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囍上眉梢-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朝堂上不闹个人仰马翻,那有谁会相信我们没有准备好?”顾凤璋瞄了喜梅一眼,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
喜梅倒是不难理解他话中的意思,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她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你怀疑朝中有奸细。”
“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不过若无人报信,区区蛮夷小国,又如何敢举兵犯我大衍?”顾凤璋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再说了,那八万大军也败得蹊跷,我总觉得……”
听着他这样说,喜梅便知道早就胸有成竹了,外面摆出来的都是障眼法,怪不得他这段时间忙的紧,连最注重的仪表都忘记了。
“出兵倒也对,只是御驾亲征就不必了吧。毕竟兹事体大,若是出个万一……”喜梅边想边说,话到一半却意识到自己多事了,急急的收住口,抬头却看到顾凤璋正瞅着她笑。
“呃,这些事,我不大懂,只是……”她结结巴巴的辩解了两句,却看到顾凤璋摆手,“无妨的,只是我们两个人在这里,你说些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外面装作不知道就行了。这御驾亲征并非我提出来的,而是圣上亲自要求。其实想来也容易,他已经嫌我功高,若再让我把这南蛮平了,他这皇上会显得更加庸碌无为。所以索性搞出什么御驾亲征的名头,到时候有了胜仗,怎么都是圣上指挥有方,他脸上好看的多。”
“可是,皇上乃国之根本,如果胜仗了还好,若是……”喜梅说到一半,又意识到自己的逾越,顿时低下了头。
还没出征她便想着吃败仗,真是不吉利至极,顾凤璋再好脾气也会发怒吧。
不过让喜梅意外的是,顾凤璋并没有发怒,他只是看着喜梅,点了点头,“那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可是,你认为有我在,还会有败仗吗?区区弹丸小国而已,米粒之光也敢与日月争辉,待等到大军压境,不出月余便可让它灭国。”
顾凤璋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提高语调,只是坐在那里懒懒散散,可是自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不由得人不信服。
“灭国?”也就是从顾凤璋这话里,喜梅听出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打退进犯的南蛮,而是直接让人灭国,顿时呆住了。
“是啊。”顾凤璋却是点点头,“像是那种小国,最是难对付,今日你大军去了,他便投降称臣,来日你若国内有异动,他便蠢蠢欲动又生事端。我们哪里有那么多功夫去跟它耗,索性直接灭了它的国,让他们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与我们的子民通婚。不过百年之后,世上再无他们一族,我们的边陲也可以永享安宁了。”
顾凤璋不可谓不狠,只是这将入侵的敌人打退和将人亡国是两个概念,后者要投入的兵力和面临的风险要比前者大的多,要准备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听着父亲这么一说,喜梅下意识的就问道,“会不会仓促了?”
“仓促?”顾凤璋听到她这么问,笑着摇了摇头,“我从任职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虑这件事,为此准备数十年,彻底的研究了南蛮几个国家的关系和习性,你说,仓促吗?”
竟然那么早就准备开了?看着言笑晏晏的顾凤璋,喜梅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这个父亲的心计有多深。好多事情你看着突然,但是对他来说,或许已经蓄谋已久,只是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而已。
“我之前就想对南蛮大规模用兵,但是一直找不到理由,这是最好的契机。无论是从准备还是从民心来说,都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顾凤璋自言自语道,然后一抬头却看到喜梅怪怪的表情,愣了一下之后却是笑了,“你别那么看我,就算我要打这一仗,也不会丧心病狂的用着几万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嗯,我知道。”喜梅只是稍微往哪里一想,就被顾凤璋看出来了,所以她忍不住尴尬的迈开了头。顾凤璋心机深沉是真的,诡计多端或者叫智计百出也是真的,但是这都不能掩盖他的确是个处处把百姓放在首位考量的人。喜梅常常怀疑他对于自己和母亲的真心,但是她绝对不会怀疑他爱国之心。
“不过,我不会,不代表别人不会。”顾凤璋像是想到什么似的,面色一凝,然后却是忽然笑了,“不过只怕这次要借这个做文章的人要失望了。”
“为什么要跟我说什么?”喜梅听着他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道。
她不觉得这些甚至称得上机密的军国大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因为我觉得你需要知道。”顾凤璋认真的看着她,然后忽然叹了声气,“喜梅,你不是小孩子了,若我不在,你在家里也要学会承担一些事情了。”
“嗯。”喜梅应了一声,仍然不明白他叫自己过来的用意,虽然顾凤璋要离京是件大事,但是却也不至于顾家离了他就转不了。男主外女主内,在这个世界还是很普遍的事,不管意娘本身怎么样,但是她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在她管理了顾家之后,将顾家整理的那叫个井井有条,就算离了顾凤璋,也照样运转。
确切的说,就算是顾凤璋在京城,也没在家里头操过什么心,他需要忙的东西太多,整天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在家也只意味着所有人要再伺候一个大爷。所以他现在说的这些话着实诡异。
不过,顾凤璋并没有解释太多,他只是打开了书房书架的一侧暗格,然后指着一堆大大小小的匣子说,“我带不走的印信都在这里,你记好了。”
“嗯,好。”顾喜梅应了一声,心想难道是有人想对这些东西动手,所以顾凤璋才专门找她过来吩咐一番?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也说得过去。这个书房只有顾凤璋再用,他若离开,十有八九会锁起来,有人想要在这里偷走个东西的话几个月也不会有人发现,所以着实危险。于是她想了想说道,“那你走了之后,我可以用你这个书房吗?”
“可是。”顾凤璋看着她,目光有些复杂,但是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叮嘱道,“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就不要往外面跑了,多留在家里陪陪你娘吧。”
“那师父那里?”喜梅迟疑了一下,她出门也多去“探监”,倒没有其它活动。
“也尽量少去。”顾凤璋想了想,补充说道,“如果觉得无聊的话,可以请你的朋友过来完,我也会让你母亲对你松一点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69章 拜访
顾凤璋把印信留下来的原因,喜梅终于在两个月后明白了。
北狄?看着城墙外黑压压骑着马的游牧民族,喜梅只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从嗓子眼儿跳出来了,声音中都带了几分颤音,“他们怎么会来?”
“不知道。这蛮子来的邪乎,姑娘,你别在这儿看了,赶快回府去吧。”汤三跟在喜梅身边,大半个身子护住了她,脸上满是愁容。
顾凤璋去南边并没有带着他,所以这会儿汤三才会出现在喜梅身边。
一半个月前燕笙御驾亲征,顾凤璋也跟着去了,随行的还有一帮子大臣,朝中竟然被抽的了七七八八。那时就有大臣吼过国都空虚并非国之幸事,若北狄南下,国灭只在顷刻。当时人还纷纷笑他妄语,可没想到数月后,这话竟然就变成了眼前的现实。
就在三天前,数百年未踏入中原的北狄忽然南下,不到三日内便围住了京城,一时差点惊起了民变。若不是当时的京兆尹得力,只怕北狄即可已经入城了。
“姑娘不必担心,这蛮子虽然来了,可京都城高墙厚,存粮可供城中百姓食用三年,跟本不惧他们围城。只要我们坚守到大人回来,便可转危为安。”汤三护着喜梅下了城楼,小声的劝慰道,言语虽然焦急,却也没有乱了分寸。
“嗯。”喜梅应了一声,却并没有答话。她知道眼前的情势并不算危急,但是危机却没有那么容易。朝廷十几万的大军刚到南边,若是听到京城围困,匆匆来解围的话,肯定会被南蛮趁追赶。若不来救急,一则城破国亡,二来军中子弟也多是这里的子弟,听着家乡受灾,肯定心在曹营身在汉,那时想要打胜仗就难了。
依照顾喜梅对于顾凤璋的了解,不管京城局势危难,他一定会等到彻底剿灭南边作乱的小国才回来,所以在这几个月中,他们是不会得到任何援助的。
甚至,她怀疑顾凤璋根本就会隐瞒京城遇敌的消息,敦促士兵们全力南进。
京城看起来安然无恙,北狄是马背上的民族,不善于攻城,但是谁也不知道拖久了会发生什么事情。京中的百姓已经多年没有遇到这种严重的考验,人心能不能承受的住是个问题,而更可怕的是,北狄人为何会选择这么好一个时机攻打京都?
这问题起来偶然,可是像是那种马背上的民族,想要发动战争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他们能现在出现在眼前,那就意味着他们从很早就开始准备了这场战争了,他们凭什么知道这个时候是最佳的攻击时机?
答案呼之欲出,将北狄的进攻和南蛮的作乱联系起来,这几乎是一场完美的声东击西,顾喜梅忍不住怀疑是否有人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如果真的有那么个里通国外的人,那么就算京都的城墙再高,兵器再利,在北狄人眼中也如同一个任君采撷的少女般容易被推倒。
未知的威胁像是一大团乌云一样,沉甸甸的压在头上,让喜梅始终不得开心颜。
她不知道顾凤璋是否知道这些,她更不明白,如果他知道的话,为何还要离开?
他留下的东西,难道真的只是种巧合?
“三叔,我们先不回去,我问你,你且知道那日说那番话的那个老大人身在何处?”喜梅下了城墙,走到一半时忽然拉住了汤三的胳膊问道。
“老大人,什么老大人?”张三迷惑的问,然后看着喜梅的眼睛时忽然明白了,“你是说那次在朝堂上大骂说若是北狄打来了大人就是在自毁长城的那位?”
“是。”喜梅点了点头,这事情当初非常有名,那位老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当笑话看待,所以他的大名汤三应该知道。
“姑娘你要见他做什么?”汤三看了看萧条的大街,因为禁令的原因,现在街上已经不允许有人随意走动了,所以他们显得很显眼。
“问一些话。”喜梅沉吟了片刻说道,既然那个人能在之前就预料到这些事情,那他应该也算是有些见识的,京中接下来该发生什么,喜梅心中颇为不安,觉得提前找个人商量一下也好。
破巢之下无完卵,万一北狄攻进来,满城的百姓受难了不说,就算她们顾家那一大家子女人,恐怕也只有自尽一条路可走了。所以就算冲着这个,她也得做点什么。
“这乱糟糟的,那疯老子头有什么好问的!”汤三本能的不愿意带喜梅去,不过被她瞟了一眼之后,立刻闭住了嘴往一边侧身,“姑娘,那我们得往这边走了。”
喜梅刚才瞅着他的那眼,利的不像一个小姑娘,倒有几分大人的神韵,立刻将汤三给撼住了,这才记起顾凤璋临走时吩咐的,让他万事由着她的叮嘱。
这个小姐不一般啊。
那老头姓梁,是个御史,住的地方虽然不奢华,但是也再官僚们常住的那片区域,倒也算得上雅致。汤三是地头蛇,熟门熟路的带着喜梅过了去,还没走到门口,边听着中气十足的一阵怒骂,“你们这些眼皮子浅没见识的短命鬼,北狄围住了城,你们从哪里逃?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这国亡了,就算天下再大也无吾等容身之处,死在这里或者那里又有什么区别!”
这老头,喜梅听着他骂的话里头跟自己想的有几分相合,忍不住停住了脚细细倾听。汤三显然还以为她是听着那骂声有些心里头不舒服,正想出言安慰,却看到喜梅摆了摆手,示意他去敲门。
汤三去敲了门,没三两声便听着里头有人来开门,然后一个年轻男子蓬头垢面的跑了出来,满是狼狈的说,“抱歉,家父发怔,惊扰了诸位,我很快就会把他劝好的。”
“呃,我们不是住着隔壁的,我们是……”汤三听到他这样解释,愣了一下,然后正要解释,却看到一个扫帚从天而降,直戳戳的打中了年轻男子的脑袋,“你个小兔崽子,在哪里嘀咕什么呢?老子好好的,哪里疯了!”
第70章 发威
看着老爷子这样的,汤三对于要不要上前产生了疑问。这老头子看起来不靠谱啊。喜梅在后面看到了,却大大的方方的推开他走上前去做了个揖,然后开口道,“家父顾凤璋,小女子前来有事请教大人。”
她报自己的名字肯定没人知道,如果报老爹的话,恐怕没什么人不知道。
果然,那老头子看着听了这句话,手上的扫帚自然而然的就放下了,不过看着喜梅的目光还是颇含敌意。
“姑娘……”看着那老头让开了条道,喜梅就打算进去,汤三忍不住在后面叫了一声,面上满是焦急之色。
“无妨,我是来拜访求教的,心中坦荡,无可惧之事,汤叔你就放心吧。”喜梅见汤三这样子,莞尔一笑,却是出言安慰起他。
“不愧为那个人的女儿,果然有些胆量。”老头子听着喜梅这话,目光稍微友善了些,而后对着自己的儿子却又大呼小叫了起来,“你,带着你的婆娘跟这厮一起站到外面来,我们有事要谈。”
“是。”那人刚才被打也不曾还手,可见果然是至孝顺之人,所以被老爷子这么一吼叫也不恼,点点头颠颠的进了屋,而后又领着一帮人跟汤三一起立在了廊下候着。
那天,顾喜梅跟着这老头子聊了许久,汤三在廊下守着,并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只是看到顾喜梅脸上的忧色增加了不少。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七八天之后,京城果然出现了乱象。商铺们开始抬价,物价飞涨,四处都是排队买米买面的人,而更有些百姓试图冲击城门,妄想逃出去。到处都是烧杀抢掠的,差役们疲于奔命,官衙的大牢里都快装不下了。
这外面还没打起来呢,里面就自己先乱了。若是人心如此,再有高墙利刃,又能管什么用?
市面上乱,各家府里头自然也人心浮动了,看着连自己几个丫头都整天心不在焉的样子,顾喜梅大概也可以料想到其他人是什么样子了。
她这次回来,本来跟意娘冷淡了许多,连请安都不常去了。可是自从顾凤璋出京之后,她是日日都去的,这几日更加频繁。
毕竟,家里头的男人不在,就跟少了主心骨一样,再加上有重兵围城,意娘明显慌乱不少,跟喜梅说话言不及义的,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掉眼泪。
这日,喜梅正陪着母亲在屋里头坐着,忽然听着外面一阵骚乱,叫人来问,却看到丫鬟们慌乱的跑了进来,说是城破了,大家都在四散里逃呢。
“破了?”喜梅听到这话,腾的站了起来,然后看着已经慌乱的人,当机立断的喊道,“站住,是不是谣言还不清楚,慌什么慌!”
喜梅这句话吼完,大多数人是停下来了,还有少部分仍然抢了东西就往外跑,喜梅见状却是一拧眉,然后吩咐纤云,“拦下来!”
“是!”纤云平时并不怎么露手,丫鬟们也只知道她会武功,却不知道到底如何。这会儿只见她腾空飞起,然后一脚就将那抱了财务往外跑的刁奴踩在了脚下。偌大一个汉子被她一双绣花鞋踩的嗷嗷直叫,旁边有些贰心的看到这个也不敢动了。
这边的奴婢都定了下来,喜梅才让人去喊汤三过来,这个倒没废多大功夫,人刚出门就看着他带了一堆人急冲冲的赶过来,原来也是听了这消息,生怕喜梅母女出状况,带着人来保护她们了。
汤三带来的都是顾府的私兵,各个膘圆体壮,是顾凤璋多年培养下来的,论忠心和武力都不比军队里头的士兵差,甚至有些本来就是退役的军人,往哪里一战就有股子肃杀之气。喜梅看着他们不动如山的气质,心中暗自称道,当下就让汤三带人封住前后门,然后着令将家中的仆役等人通通叫道中庭集合。
京都城墙高壮,喜梅不信北狄能那么容易打进来,怀疑多半是人的诡计,所以一边整顿家里,一边让人去街上打听。当家中所有人都被叫道中庭集合以后,打听消息的果然回来了,说是有北狄的细作散布谣言,已经被官府抓住打死了,现在官府正出动差役安民抓人呢。
听到这个,喜梅心中大定。看着已经毫无主意的意娘以及阮冰等人,心中叹了声气,直接自己走出去讲话。先是安抚了一番人心,然后又将刚才作乱的十几个仆役拉出来,狠狠的打了板子。她一向心善,往日里有人就算犯了错,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但是这次却是狠了下心,看着那几个屁股被打的血迹斑斑,有些人甚至当场就晕过去了也没有喊停,只是寒着一张俏脸在那里安静的看着。
乱世用重典,这会儿若不把他们打怕了,打到并不敢有异心,那下次不定还会出什么事了。若是今天有人觉得趁乱偷些东西无所谓,那改天再乱起来,也就更敢做出趁乱杀人或者其它禽兽不如的事情了。
顾喜梅可没忘了,这次顾家出征的男人不少,几乎都是些老弱,若震不了场面,肯定会被人当软柿子捏了。
顾喜梅这下立威却是吓到了仆役们,原本都以为大小姐是最软弱心软的,平时就算有人在她面前跌了杯啊盏啊也没有怒过,这会儿方知真人不露相,一个个看的噤若寒蝉,心中又恐又惧,却是再也不敢不把她的话当回事了。
惩戒完毕之后,令各归各位,不过条例却是更严格了些,限定了个人的活动范围,不允许随意串门行走,各门之间由谁负责划分的一清二楚,末了,她威严的看了一眼底下的人,“我知道你们有人平素是偷懒耍滑惯了的,但是这次胆敢有在当值的期间喝酒赌钱玩忽职守,那几个就是你们的下场。”
“是。”底下人看着躺在那里生死不知的几个,心中惧怕不已,恭恭敬敬的低头称是。
喜梅安顿好家里的事,把纤云留在意娘身边照应着,然后带着弄月以及汤三等人,到了隔壁二伯住的地方。果然这里比她们那边更乱。顾喜梅当下也不管越俎代庖了,直接让汤三带着家兵守住前后门,如法炮制了一番,才让秩序稳定了下来。二伯和二伯母这个时候惶惶不安,顾仲毓往日很是憎恶顾凤璋,但是在方才的混乱中,他才感受到顾凤章的大哥的好处,万分怀念起他的诸般好处,连带的见了喜梅也亲切了不少。
喜梅处理了家事,然后点了家中私兵,发现竟然有五百之多。不过顾家够大,平日里这些人散布在各处也不引人注意,故而她一直都不曾知道顾风璋竟然还握有这么一支武装力量。汤三看着喜梅疑惑,便告诉她这是京中定例,世家大族多多少少都掌握了一些武装力量,多则上千,少则数百,往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万一到危机的时候,就是保护家人的最后底牌。
听着他这话,喜梅眼睛却是一亮,心中也有一个主意产生,当下便带着汤三和最精锐的二十人,一起到了县衙。
这里比喜梅想象的还要乱,像是一个巨大的菜市场,无数的人进进出出,有穿皂衣拿着链子拴着凡人的差役,有形形色色的百姓,有各家大户派来的管事,四处都在说话,四处都在喧闹,人跟人之间几乎要凑近了才能说话。人人都脸红脖子粗的,少有顾忌到别人,连喜梅一个女孩子走了进来都没有人注意到,顶多是路人看了两眼,然后又立马投入到吵架大业中了。
喜梅被护着挤了进去,到了内室,人要安静不少,不过却也是一种无声的压抑弥漫在其中,当中的府尹正在团团转的踱着步子,身上的官服揉的像是咸菜干,脸上胡子拉碴,眼袋大的吓人,仿佛好几天都没有睡过觉了。
“府尹大人……”喜梅进了屋子,走到他面前盈盈一拜,而那老头子先看是个女孩子进来,下意识的就挥挥手,“你是谁,谁允许你进来的?真是胡闹!;来人啊,来人,把她给我……”
“大人,我过来找你有事相商,不知大人可记得我?”汤三和同来的人一左一右的拦住了正要暴走的府尹,喜梅不得不往前了一步,加重了语气。
这么看起来,倒像是他们在斜坡他了。
“你们,你们……”府尹忙了好几天,正是头晕眼花脾气暴躁的时候,汤三这等举动让他不得不清醒了起来。定睛一看,这才认出是顾喜梅,当下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顾,顾小姐,你怎么来这里了?快快快,赶快回去,这兵荒马乱的,你一个女儿家怎么好在外面乱跑!”
他这一看却是急坏了,若是顾喜梅出了问题,就算他守住了城,等顾凤璋回来也得落层皮。
“大人!”喜梅见着他着不着五六的样子,忍不住加大了声音叫住了她,“我的安危你且放心,我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件关系全城百姓的事情找你的!”
第71章 再起波澜
其实喜梅想的法子也很简单,那就是抽调各家的私兵,统一指挥,参与维持治安。京中常驻兵力并不多,军队都到城墙上守城去了,维持治安的非常有限,各家豢养的私兵仔细论起素质来,比衙役们却是要高出许多了,有他们加入,城防的压力会小上许多。
再说了,拉了他们出来,一是可以给城防军队增加一支预备役,二则也是将这些世家大族绑到了车轮上,若是城破,没有私兵保护冲不出去的他们将会成为最大的肥羊。
“姑娘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你觉得各家族会同意吗?”府尹听完喜梅的话之后,苦笑着问道。这法子其实他早就想过,也在人手捉肘见襟的时候去上门求过,但是一个个都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推辞了,根本就不愿意出一兵一卒。
“空口白话自然是不肯,但是,若是有这个呢?”喜梅拿出了袖袋里的东西递给他,府尹看了之后大惊,“这,这是丞相大人的手书?”
“是。”喜梅面不改色的点点头,“父亲临出发前就预料过,所以留了这个给我,若真遇到问题,府尹大人可凭此令便宜行事。”
“丞相大人真乃神人。”府尹将那手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多遍之后,交口称赞道,重重的谢了她,然后殷勤的送喜梅出了门。喜梅也留下日后若有事,可以直接派人去府上请她的承诺之后,才离开了县衙。
“姑娘,那手书,真的是大人写的?”两人出了门,看着外面乱糟糟的一团,汤三生怕她出问题的护在她左右,等靠近了些时,才忍不住小声问道。
这东西出现的恰到好处,也出现的太过精准,他虽然一直对顾凤璋无限佩服,但也不觉得自家老爷能做到这点。
“怎么,你不相信?”顾喜梅反问了一句,脸上表情淡淡的。
“这……”汤三见着她的脸色,不敢再问,讪讪的走在了她后面。
这手书的确不是顾凤璋留下来的,顾凤璋留下来了一堆章子,而顾喜梅模仿他的笔迹又毫无压力,随便伪造出一封手书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实际上只要有玉玺,就算皇帝诏书她也造的出来。
这个时候,东西是真的假的有什么重要的,只要好用就行了。喜梅在心里头默默的想着,念头却已经转到别处去了。
有了顾凤璋的手书,府尹调起人来果然顺利了许多,有足够的人手,京城的治安总算好了一些,而百姓们看着那些大汉穿着官服在街上走来走去,心中也不禁安心了许多,一时间难题总算解决了。如果不是每日城墙上都会响起厮杀声,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日子跟平常没有差别。
只是,随着围城的时间一天天过去,援兵始终没有影子,人心又开始浮动了起来,而这一次的罪魁祸首,则是飙升的米价和其它日用品。
喜梅本以为自己的作假只要这一次就够了,没想到看样子还得接二连三的出,但让她意外的则是,就算这样也改变不了当下的局势。
“这些商家的胆子怎么这么大,竟然敢在这个关头还要哄抬物价?”喜梅看到来讨主意的府尹,惊讶的问道。
自从她上次送了东西过去,后面府尹倒真的把她当救命稻草了,遇到事情就在“求教”。倒是十分依赖。
“顾小姐你是有所不知,敢调高物价不是普通商户,而是那些被权贵们把持的店面。我们上次强行收了他们的私兵,已经激起不满了,这次不敢下狠手。再说了,百姓可不知道这些,若是他们只看着我们抓人,受有心人士挑拨,以为官府是要对百姓下手,这可就不好办了。”府尹忧心忡忡的说。
“依我看来,你是对他们太客气了。”喜梅想了想,脸上浮现出冷笑,“既然有人敢在这个关头发国难财,那就是嫌脑袋长的太结实了。”
“这……”府尹听到喜梅的暗示,却是变了脸色。
这倒怪不得他,官场上常说,上辈子没做好事才会轮到这辈子做京兆尹,满地走的哪个官都比他大,在夹缝里求生存,难怪胆子会小。喜梅想了想,那些人自己不会放在眼里,但是在他那里,却都是大的不能再打的存在了。
“既然如此,那我出面就好了。要不然任着他们折腾,车京都是撑不了太长时间了。”喜梅叹了声气,幽幽的说道。
她知道自己要做的是冒天下大不韪的事,但是到如今,也不得不做。
府尹听到喜梅这般说,眼睛瞪的滴溜溜的圆,有些张口结舌的说,“小,小姐,这是何必呢……”
其实这句话他早就想说了,顾喜梅一个大家闺秀,现在还未成年,就算躲在家族后面也没人说她一句什么,这般强出头,对于她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喜梅听着府尹的话先是一愣,而后却又笑了,淡淡的说道,“这城若是破了,我们都得死,我怎么能不努力。”
“就算,就算我们能苟活,你如何舍得这一城的百姓?如何舍得这一城的繁华?上元佳节之日,我在最高处看灯,便曾被这座城池感动过。如此巍峨的国都,也只能在这里见到,我又怎么忍心它毁于战火之中?”喜梅喃喃自语道。
这话,却只是说给自己听了。
府尹听到喜梅的话,愣了一愣,等回过神之后,却是长长的做了个揖,“姑娘爱民之心,令老朽惭愧。吾虽不才,但也愿意助姑娘一臂之力。”
喜梅见状,赶紧惶恐的扶起了须发皆白的府尹,“大人多礼了。我,我也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只怕姑娘这一举,清誉难存啊。”看着笑的坦然的顾喜梅,府尹感慨道。
“不过就是些骂名恶名而已,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曾经说过,要做事,便要学会不去听不该听的话。只要能保住一城百姓,个人得失又算的了什么。”在这个时候,喜梅不由得想起了顾凤璋,脸上的笑容很从容,“大人,你且回去吧,等到明日,便可见我手段如何了。”
第72章 守城
“胡大人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你,你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