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紫 (更新至210章)-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好歹捡了条命啊!
窦昭挥了挥手,示意两个粗使婆子押着季红去见牙婆。
两个粗使的婆子会意,曲膝行礼,推搡着季红离开了栖假院。
周嬷嬷眼睛红肿地从内室走了出来。
她跪在窦昭的面前,又羞又愧:“四小姐,我知道,我说什么也没用了,我也没脸再服侍五小姐了。只求四小姐能给五小姐找几个安分规矩的人在身边服侍,五小姐就是想做什么,也做
不成……我一辈子都感激四小姐。”说完,给窦昭磕了三个头。
周嬷嬷和那些丫鬟、婆子不一样。她是窦明的乳娘,对窦明有奶养之恩,而且她没有卖身契,只在雇佣文书,若是在雇佣期间要走,不过陪几两银子就行了。她之所以一直这么任劳任怨
地照顾窦明,是真心把窦明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窦昭不由暗暗地叹了口气:“嬷嬷还是留下来吧!我看窦明吓得不轻,只怕一时半会都要养着,她是你从小奶大的,有你在她身边,她能也好的快一点。”
周嬷嬷错愕。
窦昭道:“不过,窦明身边的其他人却不再适合留在栖霞院当差了,我会和崔姨奶奶商量,看这事到底怎样办好的。”
周嬷嬷这才回过神来。
“四小姐,难怪别人都夸您是菩萨心肠。”她抹着眼泪道,“您大仁大量,不和五小姐计较,这是五小姐的福气啊!”
“福气什么的不敢当。”窦昭淡淡地道,“我只盼着她经了这一件事,能长为记性,以后行事不要总是先想着那些邪门歪道,要往正道上想,往正道上走。爹爹不让她回京,她想回去,
只管想尽办法去求爹爹,求她外祖母,却不该这样不清不楚的跟着别人私自回京。要不她存着这点念想,那于二又怎么能哄了她上当。”
周嬷嬷连连点头:“五小姐教训的是。我以后会慢慢跟四小姐说的。”
两人正说着,大夫过来了。
因那大夫已年过五旬,又是从小在府家走动的,窦昭没有回避,等大夫给窦明诊了脉,窦昭请大夫到花厅里坐下。仔细地问了病情,将方子交给甘露去拿药,亲自送大夫到了二门,之后
去了祖母那里,但没敢把窦明被拐的事告诉祖母。只说是窦明吵着要去京都。栖霞院那些服侍的人竟然帮着她在外面悄悄雇了车马,要不是周嬷嬷告诉她。窦明只怕就偷偷地跑回京都了
,要处置栖霞院的人。
窦明因不太瞧得起祖母,平日不过是隔三岔五的来给祖母问个安。应个卯。还没有去二太夫人那里去的勤。加之窦昭特意嘱咐,祖母并不知道明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叹惜窦世英造
孽:“……好生生一个孩子,被他养成不成样子了。”又嘱咐窦昭。“你是做姐姐的,就是她有什么错。你也要好生生地教她才是,不能让她放任自流。”
祖母世事通透,早就看出窦昭对窦明一直以来都是副敬而远之的态度。她虽然觉这样不好,可窦昭是在她面前长大的,又从小就和她亲近,她不自觉的就有些偏袒窦昭,有些事也就装聋
作哑当是不知道的。
窦昭心里也明白,颇为敷衍地笑着应是——不是她不想管,而是窦明父母俱在,轮不到她管,但这次,她下定决心把窦明送回京都去,也许遂了窦明的心愿,窦明会乘顺些。
从祖母屋里出来,她开始整顿栖霞院的人。
西窦又是请大夫,又是放人卖人的,东窦这边很快就察觉到了异样。
二太夫人叫了窦昭过去说话。
窦昭涨红脸把窦明的事告诉了二太夫人,并道:“……这样的话实在是说不出口,也不知道怎么跟您说,只好拖一天是一天。”
二太夫人气得差点闭过气去,二太太和柳嬷嬷掐了半天的人中二太夫人才顺过气来。
“孽障,孽障!”二太夫人骂道,“我就知道,他们王家没有一个好东西。”又问窦昭,“可查清楚了那个于二为什么要拐窦明没有。”
也不喊明姐儿了。
窦昭把查到的都告诉了二太夫人,把自己的算让素心去拜访王家的人也说了。
二太夫人连连点头,窦昭的手道:“好孩子,真是难为了你。说来说去,都是你父亲惹得祸……”
子不言父过。
二太太忙在一旁干咳了几声。
二太夫人也察觉到失了言,忙转移话题安慰了窦昭半晌,还问窦昭有没有什么为难的,如果有什么为难的事,直管来找她。
窦昭拿到了尚锋宝剑,自然是谢了又谢。
二太夫人就道:“不过,素心是个小姑,又是个仆妇,让她去跟王家的人说不合适,我看这样好了,我写封信给你五伯父,让柳嬷嬷陪着素心去京都见你五伯母,这件事,就交给你五伯
母去处理好了,你毕竟是做姐姐的,而且没有出阁,别把自己牵扯了进去。”
窦昭正等着二太夫人的这句话。
二太夫人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擅于审时度势。
当初她为了儿子可以在曾怡芬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可以和自己的小叔子僵峙一天一夜,力挺王映雪扶正;等到王行宜有可能和儿子竞争内阁大学士的时候,她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寒碜王
映雪。现在,五伯父入了阁,王行宜从陕西巡抚变成了云南巡抚,正是她要报从前在王家人面前“忍辱负重”之仇的时候了,王家的仆人出了这样大的纰漏,她要是不趁机把王许氏踩得
抬不起头来她就不是窦家的那个二太夫人了!
就像她一直记得邬太太似的——窦世枢一入阁,她遇人就说邬善之所以得考中案首,全是因为窦家族学的杜夫人给邬善开小灶的原因,而杜夫子之所以给邬善开小灶,是因为当初窦世枢
落难的时候,邬松年虽然请窦世枢喝过一顿酒的缘故。
窦世枢变成了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而在儿子一考中案首之后就和窦家渐行渐远邬家,则成了忘恩负义之辈。
偏偏邬太太还不能辩解,还不能像从前那样领着儿子、女儿常常去窦家串门。
※
第143章指认
接下来的几天,窦昭把精力放在了窦明身上。
大夫看过了一个又一个,方子换了一副又一副,窦明却还是那副痴痴呆呆的模样,不说话,不吃东西,不理人。
周嬷嬷急得直哭:“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
窦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已到了京都的段公义派人送信来,说王檀根本没有弄坏王楠的推荐文书,而于二的确是犯了事——他和人赌博输了银子,怂恿着尚儿偷了王檀的古董笔洗卖,被王家的人发现,把他和尚儿赶出了王府。
线索又断了。
窦昭长长地叹了口气。
二太太、三太太和几位在家的堂嫂、侄儿媳妇都过来探病。
窦明被拐的事对窦家的声誉影响太坏,二太夫人、二太太和窦昭几个早就统一了说法,不管是谁问起,都只说是窦明闹着去京都找她母亲,窦昭不答应,她和窦昭生闷气,半夜三更躲在花园子里吓唬窦昭,谁知道却把自己吓着了。
她这个样子,不管是谁看了都要帮着出出主意,或介绍哪个名医,或推荐哪个道长,可东窦的女眷们不知道是相信了二太夫人的说辞,觉得这不过是件不值得关注的小事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家纷纷都安慰窦明好好静养,却没有一个帮着窦明出主意的,那暧昧的态度,好像都不过是碍着亲戚的面子来走个过场似的。反倒是窦昭,不时被这个那个的拉到一旁说体己话,或被喊着“傻孩子”,或被喊着“傻妹妹”,道:“这事你可扛不住,快跟你父亲说一声,把人交给她母亲是正经!”
窦昭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说段护卫已经护送柳嬷嬷和素心去了京都。
说话的人松了口气的同时均反复地叮嘱她:“这次不管你父亲说什么,你也不能把明姐儿接在手里了,这孩子太不让人省心了。”
窦昭不住地点头,向给她提点的人道谢。
好不容易应付完东府的亲眷,到了立冬日。
窦昭把早就准备好的菊花、金银花赏赐给府中的各人,大家煮了汤,沐浴扫疥。
整个府第都飘荡着菊花和金银花的香味。
周嬷嬷也一早帮窦明沐浴,又看见天气晴好,想着窦明这些天一直窝在家里,禀了窦昭,和新拨过来照顾窦明的媳妇方升家的并几个大小丫鬟拿着坐垫,捧了茶水点心、锦杌等,扶着窦明去了后花园。
一面走,还一走告诉窦明:“这是金缕梅,这是广玉兰,这是石榴树……这广玉兰春天的时候开花;石榴树呢,要到夏天开花,开完了花,还结石榴……”絮絮叨叨地,把窦明当个懵懵懂懂什么也不知道的孩子。窦明呢,木木的,仿佛这些全与她无关。
方升家的满脸的怜悯,在湖边的水榭歇下。
周嬷嬷就吩咐几个小丫鬟:“你们去玩吧!”
方升家的迟疑道:“这妥当吗?”
她们都是新进府的,听说从前的人是因为服侍窦明不力被窦昭打发出去的。进来的时候又跟着家中的管事妈妈学了快半个月的规矩才被拨到栖霞院来,大家循规蹈矩地照着管事妈妈说的行事,不敢越雷池一步。
“从前五小姐可喜欢热闹了。”周嬷嬷怅然地道,“你们欢欢喜喜的,五小姐在这里看着,说不定想起从前的事,病能有点起色也不一定。”又道,“四小姐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刻板的人,是从前栖霞院的那些人有过失,四小姐才换的人。你们要是不相信啊,可以看看四小姐身边的人,哪个不是欢天喜地一脸的笑?”
方升家想想也是,笑着吩咐下去。
几个小丫鬟不过七、八岁的年纪,窦昭当初选她们服侍窦明也是希望栖霞院的气氛活泼些,都不是什么心思重的孩子,开始还有些拘束,后来看着花园子里铺着彩砖的小径,一蓬蓬盛放的茶花,郁郁葱葱的老树,渐渐就放开了手脚,你和我斗草,我和你看花,欢声笑语,一派热闹,把被窦启俊缠了几天,借口要出去走走,坐在不远处的太湖石假山旁边的纪咏和窦启俊给惊动了。
窦启俊拉着纪咏拿上了假山上的凉亭,正好看见几个小丫鬟笑嘻嘻地闹成了一团,他不由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惹得纪咏直翻白眼,道:“你看着哪一个千娇百媚似春莺的?一个个土头土脸的……”一句话没有说完,突地“咦”了一声,往山下走去。
“你去干什么?”窦启俊急急地追了上去,就看见几个丫鬟簇拥着窦昭朝水榭走去。
“四姑姑!”窦启俊喊着窦昭。
窦昭回过头来,看见是窦启俊和纪咏,笑了起来:“纪表哥和伯彦也在园子里散步啊?”
窦启俊笑道:“这几天天天读书到半夜,难得好天气,出来走走。”然后看见了坐在水榭里的窦明,道:“五姑姑的病好些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什么起色。”窦昭情绪有些低落。
纪咏却不以为然地道:“关你什么事?你又不是她娘!就算是她娘,也不能天天把她拴在裤腰带上吧?”
窦昭苦笑:“爹爹把她交给了我,我总归是有责任的。”
窦启俊也道:“法理不外乎于人情。从法学上讲的通,从儒学上讲不通。”
“所以儒家乱法,崩坏朝纲。”
“未必太武断。若是人人都只守法不讲人情,那些为民除害的义士岂不都要被判罪?”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情可讲,才有漏洞可钻。为民除害是官府的事,与那些江湖人士何干?”
窦昭不由打趣纪咏道:“纪表哥,好像你也是儒生哦!”
纪咏撇开撇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窦启俊和窦昭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三个人一起进了水榭。
周嬷嬷等人忙上前行礼。
窦昭问她们:“五小姐今天怎样?”
“还好。”周嬷嬷含蓄地道,“早上吃了半个包子,一小碗梗米粥。中午吃了几片春笋,几块红烧肘子,一小半碗面条。”
窦昭点头。
窦启俊就笑着和窦明打招呼:“五姑姑,您可还认得我。”
窦明木然地坐在水榭旁的美人倚上,呆呆地望着窗外,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我看她挺好的嘛!”纪咏毒舌道,“能吃能喝的,还不闹腾,比从前看着顺眼多了。”
“纪公子!”周嬷嬷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沉声道,“请您口下留情。”
纪咏冷笑:“难道我说的不对?像她这样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能这样好生生地待在家里不生事闯祸,是她的福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是所有的事只要窦、王两家的人出面就能摆平的!”
窦昭和窦启俊默然。
周嬷嬷却眼睛一红,哑声道:“就算如此,纪公子也不应该这样说我们五小姐才是,她才多大点……”
“三岁看老。”纪咏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周嬷嬷的话,“她是个什么德性,你还不知道?她有今天,你难道能撇得清?别出了事就赖别人,也不想想自己……”
“纪表哥!”窦昭不悦地喊了他一声。
“算了!”纪咏挥了挥手,一副不和周嬷嬷一般见识的模样,“跟你说这些你也不懂,懒得理你!”
周嬷嬷脸通红。
窦明突然捂着耳朵尖叫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转过脸来。
窦昭、窦启俊、周嬷嬷和方升家的忙跑过来,焦急地问她:“怎么了?怎么了?”周嬷嬷更是把窦明搂在了怀里,哽咽道:“明姐儿,明姐儿,您这是怎么了?”
自从被段公义救回来之后就神色呆滞的窦明却猛地指了纪咏,尖声厉叫道:“就是他,就是他害得我,是他指使的于二……”
众人满脸的惊骇,除了窦昭和窦启俊之外——前者低垂着眼睑,后者面色冷峻。
“五姑姑,话是不能乱说的。”他沉着脸道,“你说纪公子害了你,你有什么证据?”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窦明凄厉地叫喊着,“于二说了,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我只得罪过他,只有他会害我……”
窦启俊听着这完全没有理智的话,直接无视窦明的叫唤,而是满脸歉意地给纪咏赔不是:“五姑姑可能被吓得有些糊涂了,还请纪公子多多海涵!”
纪咏目露讥讽地瞥了窦明一眼,扬长而去。
窦启俊匆匆地对窦昭说了句“纪公子性情高傲,这件事我会和他好好解释的,您不用管了”,拔腿就追了上去。
“是他,就是他!”窦明目眦尽裂地冲着纪启的背影嚷着,对着周嬷嬷又是挠,又是踢打的,想挣开周嬷嬷去追纪咏,“我要和他同归于尽!”
“五小姐,五小姐!”周嬷嬷急得满头大汗,方升家的也上前帮忙。
窦昭却走到了水榭旁,站在美人靠前远眺。
纪咏和窦启俊说着话,消失在了曲径中。
晚上,她去找纪咏:“如果段公义没能及时追上窦明,会怎样?”
纪咏笑道:“给她个教训而已,实际上你根本不用管她。”
并没有明确地回答她有什么安排。
夜风吹过,带着刺骨的寒意。
窦昭不由紧了紧斗蓬。
纪咏却道:“喂,你不会真的生气了吧?要怪只能怪她运气太差,遇到了我。不过,如果不是遇到了我,就变成你的运气太差了……”
“我知道。”窦昭低低地道,“灯笼从半空中落下来,很可能烧坏你半边脸,你就再也没机会入仕了;吃了巴豆的马如果突然腿软,你有可能从马背上摔下来,落得个半身不遂……花里
那次,如果她得逞,我们可能会身败名裂。”说到这里,她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望着纪咏的眼睛,“所以我没有指责你,可我也希望你做事,能给人留一线生机。”
第144章噩耗
纪咏听着勃然大怒:“我凭什么给她留一线生机?她中了我的圈套,是她蠢;她想算计我,也要有这个能力才行!什么引火上身,在马料里下巴豆,这些都是我五岁的时候就玩的不要了的!还窥视我们行踪,请了长辈来……我要是她,直接模仿你的笔迹写封信给我,然后让柳嬷嬷发现就行了,还用得着兴师动众地喊上一大堆人?她没本事,你竟然怪我!我有什么错?你还帮她说话!说来说去,不过因为她是你妹妹罢了……”
他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
窦明之所以落得今天这个下场,是因为窦明无能。
他愤怒的,是自己为窦明说话。
窦昭突然明白纪家老太爷为何要纪咏出来历练了。
在纪咏的心中,没有对错,只有你我。
所以他睚眦必报。
明明知道窦明被拐会面临着怎样的下场,却毫不在意。
他太聪明,太自负,世间万物、礼仪道☆德全都不放在眼里。
别人做错了事,至少还会忌惮鬼神或报应,可纪咏什么都不怕。
他是真正的肆无忌惮!
这样的人,书读得越多,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多,破坏力就越大。
纪家老太爷不过是想让纪咏通过感受红尘喧嚣中的悲欢离合让他的心中多一点悲悯之心而已。
可很显然,前一世,纪家老太爷失败了!
纪咏以方外之人的身☆份挑战世俗规矩,投着袈裟做了三品大员;他怂恿皇上出家,不过是要度不可度之人,做成前人从来没做成的事,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手段罢了。
“不是。”望着激动的纪咏,窦昭打断了他的话,“不是因为她是我妹妹,而是因为我不想看着你变成一个和窦明一样的人!”
她的声音平静理智,带着一点点的痛心,让纪咏愣住。
“你那么的聪明,那么的能干,”窦昭认真地望着她,“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做什么都比别人好。别人要琢磨半天的事,你不假思索就做到了,你理应比所有的人都优秀,都出色才是!可你看你现在,和方外之人斗法,和窦明论长短……你再看看伯彦,他花了一年的时间走遍了真定,希望能尽己所能让黎民百姓生活的更好些!他也许不如你聪明,可他做的事却比你做的夹有意义!纪表哥,”她的表情真挚,“你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不是拘限在这内宅里。以你的聪明才智,你一定能成为一个造福黎明百姓,让后辈景仰的人!”
纪咏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气氛压抑而沉重。
纪咏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她这话教训的味道是不是太重了些?
窦昭思忖着,露出个俏皮的笑容,道:“到时候我就可以跟我的后辈们说,纪见明纪咏,是我的表兄哦!当初他考进士的时候,还曾借住在我们家读书呢!”
纪咏板着脸,一冇丝笑容也没有,拂袖而去。
“唉!”窦昭摇头。
素兰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小☆姐,五小☆姐闹着要来找纪公子。”
窦昭顿时心头冒火,恼道:“她又要干什么?”一面说,一面快步朝栖霞院去。
素兰几个连忙跟上。
栖霞院灯火通明,周嬷嬷紧紧地拦腰抱着在那里正上蹦下跳的窦明,苦口婆心地劝她:“五小☆姐,您别闹了,闹开了,那天的事就包不住了,您以后可怎么做人啊!四小☆姐这几天为了您的事,忙里忙外,忙前忙后的,人都瘦了,您就是看在四小☆姐的面子上……”
“我凭什么要看她的面子?”窦明听着,越发的暴躁,嘶吼道,“她明明知道是纪咏害了我,还包庇纪咏,她把我当妹妹了吗?包不住就包不住,大不了一死!”
“周嬷嬷,你放开她吧!”不知道什么时候,窦昭已进了内室。
她站在门口,冷冷地望着窦明:“她不过是仗着现在回了家,要是闹过了头,窦家的人不会坐视不理,纪见明不敢把她怎么样而已。她既然要去找纪见明,就让她去吧!不过,我的话说在前面,你不给我面子,我也用不着给你面子。这次哪怕是纪见明要把你按在湖里溺死,我也会袖手旁观的。”她说着,目光从内室服侍的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至于你们,有谁帮着她胡作非为,从前栖霞院服侍的那些人的下场就是她的下场。”
丫鬟、媳妇们立刻面如土灰,瑟瑟缩缩地挤在了墙角。
窦明瞠着窦昭,仿佛要把窦昭生吞了一般:“窦昭,你别以为我不敢!”
“你敢!”窦昭神色平静,好像窦明是在叫嚷着不吃青菜似的,“我知道你敢,所以我让周嬷嬷放开你。反正你谁也不在乎,贴身的丫鬟季红帮你,被卖了,你再换一个丫鬟好了:周嬷嬷护着你,那是她心甘情愿的,死了也是活该……”
“你胡说,你胡说!”一向在窦昭面前强横的窦明第一次露出了惊慌失措的表情。
“我胡说了吗?”窦昭反问,“季红哪里去了?你再问问周嬷嬷,要不是我,她还能站在这里?一个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维护不了的窝囊废,也就配在家里横行。你若真有本事,就别连累身边的人啊,自己去找纪见明算账去!”说着,吩咐素兰,“你传了我的话下去,把大门关了,五小☆姐想干什么就让她干什么,可如果有人要帮五小☆姐,哪怕是帮着五小☆姐递了一根针,立刻拖下去乱棍打死!”
周嬷嬷把窦明抱得更紧了!“五小☆姐,五小☆姐,我求求您了,求求您了……”
窦明发狠地掰开了周嬷嬷的手,冲了出去。
周嬷嬷立刻追了上去。
窦昭一把拦住了周嬷嬷:“你难道还想害她一次?”
周嬷嬷失声痛哭。
窦明凭着心中的一腔怒火一鼓作气地冲到了鹤寿堂。
可当她站在鹤寿堂门口的时候,却犹豫了。
一路上,遇到她的人果真都对她视而不见。
莫二姑那冰冷如霜的小眼睛又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她不由打了个寒颤,双臂抱胸。
有小厮从鹤寿堂出来:“公子这是怎么了?不吃不喝地傻躺在醉翁椅上,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可怎么跟老太爷交待啊!”
“没事。听说从前公子要做长生不老丹,整整一年都没有迈出厢房一步,还不是好好的!”
窦明忙躲到了一旁的大树后。
两个小厮说说笑笑地从她身边走过。
她蹲在了树下。
看着夕阳西下,四周渐渐被黑暗笼罩。
夜风好像能吹到人的骨头里。
窦明冷得发抖。
没有人来找她。
月色如华,天空中疏疏落落地挂着几颗星子。
“窦昭,纪咏,我要让你们好看,我要让你们好看……”窦明双手握拳,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道。
有个黑影猛地从旁边的花圃里窜了出来,落在了她脚边。
她厉声尖叫,逃也似的朝栖霞院跑去。
黑影被吓了一大跳,弓着身子“喵”了一声。
鹤寿堂和栖霞院都安静下来。
素兰长舒了口气:“终于能安安静静地做点别的事了!”
立了冬,就要开始准备冬至节的祭祀了。
仆妇们要舂年糕,弄扁食,窦昭则需要亲手做鞋袜奉给长辈。
一时间大家都冇忙了起来。
段公义和素心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窦昭和素心在内室说话。
“七老爷气得不得了,没等我退下去就把手中的茶杯给砸了。柳嬷嬷更厉害,阴一句阳一句的,句句都说王家没教养,教不好女儿连仆妇都教不好。王老太太听了差点闭过气去,王家的二奶奶就跳出来和柳嬷嬷吵,柳嬷嬷带去的那个马骏家的毫不示弱,和王家二奶奶对骂,”素心咋舌道,“我平时看马骏家的待人挺和气的,没想到口齿这样的伶俐,难怪柳嬷嬷要带了她去!要不是她,我们这边还就真没有能接上王家二奶奶话的人。后来还是王家的大奶奶出面,一面劝王老太太不要和柳嬷嬷一般见识,一面喝斥柳嬷嬷上下不分,没有尊卑,几句话倒是说得十分漂亮,只可惜柳嬷嬷奉了二太夫人之命,存心就是去吵架的,说起话来也毫不客气,三言两语就把王家大奶奶的话堵在了嘴里,偏偏王老太太还嫌王家大奶奶说话绵柔,不让王家大奶奶插手,王家大奶奶在一旁干着急。堂堂巡抚私邸,比我们真定县的大街还不如,骂得那叫个响亮热闹,也不知道隔壁的人家听不听得见?”
这也是在窦昭的预料之中。
窦明毕竟是窦家的小☆姐,把事情闹开了对窦家也没有好处,但就这样放过王许氏二太夫人心里肯定不愿意,派了几个厉害的婆子去寒碜寒碜王许氏,给王许氏添添堵,也让自己解解气。
不过,王许氏选择了和柳嬷嬷她们对骂,还是让窦昭有点意外。
前一世,窦昭没少和王许氏打交道。
在她的印象中,王许氏还是个比较注重自己形象的人,可见这次是真的急红了眼。
但这些都不是她关心的事,她只关心父亲窦世英的反应。
窦昭问素心:“你可把我的话带给了我爹爹?他是怎么说的?”
“七老爷很为难的样子,”素心道,“说把五小☆姐交给别人他不放心,我就把二太夫人那天和您说的话告诉了七老爷,七老爷当时什么也没有说,我快回来的时候才把我叫了进去,说让我们过了冬至节就把五小☆姐送到京都去。不过,我听高总管说,七老爷好像请了个从宫里出来的教习嬷嬷,准备好好地教教五小☆姐规矩。”
这样也好!
窦昭点头。
素兰笑盈盈地跑了进来:“段护卫来了。”
段公义临行前,她曾悄悄嘱咐段公义,让他找个机会和陈曲水见上一面。
窦昭立刻起身,去了厅堂。
段公义的头发还是湿漉漉的,显然是梳洗了一番才来见她的。
厅堂也没有别人,窦昭直接问起他来:“陈先生现在怎么样?”
“陈先生一切安好。”段公义肃然道,“刚开始他去哪里还有人拦着,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