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男人-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边不时有女人孩子提了东西从王庄那边过来,荷叶包封上垫了大红的衬纸,南晋昌三个大字用行书写出来醒目而和气,小包用纸绳一串串得结起来,提了手上走路都倍精神。

    熟人照面,老远就先招呼过去,东家长西家短的拉扯几句,得意的夸夸孩子在幼学里又和老师学了什么本事,抬了手指挂的大小包朝对方很显摆地抱怨着。什么南晋昌的东西就是贵啦,可是没办法,人一分价一分货,用惯了那的东西就使了不了别的。一样样地摆弄过去,过节备下的点心、几种前些年只有大户人家里才用的调料,孩子学堂里用的文具,一小卷稀罕的棉线……

    “是织造作坊里的女工,”管家见我一旁听得认真,怕被唠嗑的俩女士鄙视,赶紧拉远处解释。“手上有闲钱的主,一到了下工顺道幼学里领娃娃,再朝南晋昌里挑点小玩意带回去。”

    哦,才听达莱说为和内府争劳力涨过次工钱。看来不少人逐渐习惯了有闲钱的日子,也算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吧?毕竟农户家里能吃几口点心的在以前可是腐败行为,有资格在熟人跟前显摆显摆。

    “都这样了?”

    “跟前这十来个庄子到不稀罕了,家里多少都有姑娘、媳妇的朝织造作坊里去,远处稍微差点,可也比前几年好太多了。”管家指指周围田垄里才拔起来的大白菜梢子,“老汉跟前跑得多,这说法也听得多。前后几年工夫可都是您手底下的功绩,没农学里那么多好玩意,有钱都没处称点心去。”

    “说法?”笑了,顺手朝个下了学堂的娃娃脑门上拍了把,孩子吓一跳,快跑几步前面朝我砸过个土疙瘩报复,见我有还击的倾向,灵活地滚下田垄,老远朝我做个鬼脸消失在沟渠下面。

    “圣上好啊,体贴百姓,请了刘大人和侯爷您俩能人办了农学,”管家说到这也笑了,“那帮农户知道什么,人云亦云的。要让老汉说,这里里外外全您一人的撑着,刘大人祖上烧了高香才坐了咱王家的顺风,好麦子,大白菜,哪样不是咱家先种的,他们这便宜沾大了。”

    “嗯,可以这么想。咱不这么说,嘿嘿。”

    钱管家说起这些就意气风发,胖脸油光发亮的满是自豪,“说起来都不是一战定乾坤的大事,三两天,三两个月不见气,可三两年下来翻天覆地,这才显侯爷本事。那些女工进作坊时候一个个麻衣黄瘦,几年上就变得衣着光鲜白胖水嫩。如今这跟前做媒,一说是作坊上的闺女,婆家绿了眼朝家里抢。光高丽上来的几个有了户籍的都嫁出去了,全是附近庄子里的人家,这一说媒婆牵线,先过来朝老汉问人,礼数大很!”

    看来老钱这月老做得有兴致,模样长得也像,就算退休不靠王家的退休金也能搞个婚介所糊口。附近这些庄子都有闲钱修路了,脚底下平整,走起来得劲,不似以前连牛都能绊瘸的那种,人也愿意出来走走。

    绕了河湾上,以前荒凉的滩涂上已经划出了不少小水洼,小的三四分,大的不到一亩,充分利用狭挤的河滩资源开辟个自留地出来,学了种点莲菜、荸荠,少数空出塘面养鱼虾的,没有王家庄子上的规模,却学足了王家庄子的养殖模式。

    河流中几个半大小子正支了条长网拦小鱼小虾,旁边放了几个大木桶,里面装不少河里的野生杂鱼。我对这个有兴趣,蹲了边上看,小子们每拉一网就全扔了盛水的桶里,装得差不多了就提了木桶朝养鱼小池塘里倒,和过放生节一样。

    摇摇头,这样可不是养鱼的路数,也不分鱼种,鱼塘就这么大,倒进去多了未必能活,乱来。管家趁势跑过去,低头在桶里挑拣半天,茅草杆串了两大串鲜河虾,丢去几个铜钱喜滋滋跑回来。

    “过个油,撒把椒盐脆生,晚上和老胡喝酒多个菜。”

    椒盐虾,这吃法是从王家出去的,如今在高档酒楼里成了下酒必备菜肴,颇受欢迎,主要还是油价太高,难以成为家常菜。笑问:“娃们家干啥?这么养法可不行。”

    “喂鱼,”管家提了虾串朝河水里涮了涮,解释道:“这跟那养鱼的不多,关键下不起鱼食,也就是咱王家和云家能供得起。不过庄户在庄户的办法,鲫鱼、草鱼啥的就算了,鲇胡子好养,抓了野鱼扔进去就行,不操心。”站起来指了指几处微型鱼塘,“全养的鲇胡子,这鱼没刺、油大、不腥气,做起来没别的鱼麻烦。只要送去就有人收。都是朝大馆子、大户人家送活鱼,如今吃的人多,价钱好。云家最近就不知道跑谁的关系,七、八家王、公家里都专门从她家拿鱼,一早天不亮就送鱼的水车就过去了。”

    这可不少赚钱,问道:“咱家呢?”

    管家无奈一摊手,傻笑道:“咱家吃鲇胡子也得朝云家拿。看,这事翻过来了。”

    俩人对望一阵,笑了。怪我,家里投鱼苗时候我这专家给人家鲇鱼当祸害全挑出来,家里鱼塘投放的纯一水经济鱼类,别说鲇鱼,就是麻鱼都没几条……无形让毫无养殖经验的云丫头得了个独家。

    天色不早了,一边朝回转一边问道:“咱家鱼卖得咋样?”

    “倒是不少走,可还是没云家卖得好。长刺长鳞的鱼不好收拾,料下不好就腥气。会吃的还是少。”路过家里池塘时候管家朝看塘面的农户吆喝过来一个,询问了几声,别的倒没仔细听,不过那庄户得意地说自家塘里的草鱼都奔三、四斤去了,不由皱了皱眉头。

    看来的确是该解决问题的时候了。王家替庄户出面赁了云家的地,庄户们这些年日夜劳作,无论是荸荠还是鱼塘,都在里面倾注了无数的汗水和希望。光这三、四斤的草鱼,王家总不能袖手等了草鱼朝四十斤上发展吧?到时候卖给谁去?

    鲫鱼、草鱼为主力,咋办?这年头鲫鱼还有销路,一般都是哺乳期里奶水少的妇女拿回去炖汤催奶用;草鱼吃法稍微复杂些,王家的厨子经我长期培训已经掌握了几种做法,以前请客吃饭时候客人评价颇高。几个好友还专门派人学了手艺回去,少部分贵族圈子里流行,可毕竟没有在大馆子里形成风气,关键是吃法过于精制,烦琐的制作工序不符合这年头的饮食习惯,普及程度不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消费阶层。

    黄焖鱼块,红烧,清蒸,烤……菜式有不少,都是席面上盘子的菜,这不行,不能指望家家整天开宴会,宴会里也不一定次次都有这些玩意,需要个平民吃法才行。

    “起风了,别蹲了院子里,小心受凉。”颖提了个长衣出来披我身上,“秋天里爱着凉,小心身子。”

    “哦,刚外面还热,”这一分早晚,颖这么一提醒,感觉夜里的确有几分凉意。脑子里稀里糊涂,一会想兰陵和甘蔗,一会又全是鱼怎么出手。秋天正是鱼肥肉厚的季节,一直吃到腊月里都是好味道,得抓紧了。冬天啊,我以前冬天都吃啥?

    “离冬天还早呢,”颖抿嘴笑着给我朝屋里扯,“转一天可是饿了?妾身吩咐给您加顿饭?”

    “有鱼没有?”一根筋,满脑子如今都是这个。

    “晚上了,起锅麻烦,等得时辰可长。”颖起身就打算喊丫头朝厨房传话。

    “算了,怪麻烦了,弄碗哨子面送来。”说着仰身靠了塌上,舒服地伸展四肢哎呀几声。哨子面好啊,以前跟了单位汇餐,女士们发疯的朝各种涮锅店跑,我虽然对那东西深恶痛觉,可也得发扬风格勉力苦中作乐,一桌子垃圾食品都倒汤里涮成一个味道怪恶心的。等把打了饱嗝的女士们一个个都送回家,我才和深受涮锅迫害的男士去面馆补补胃口,热腾腾,油光光,滚红的油泼辣子铺开了,带了各类浇头的哨子面一大碗下肚才能切实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轻叹了口气,或者涮锅这东西能解决问题吧。深受良心的谴责,自从参加工作后有三恨,一恨领导不体恤下人?二恨金融战线薪水日益缩水,三恨周末有人提议去鱼庄吃涮锅!总的来说最恨后一项,虽然消费不高,可老觉得什么也没吃到,尤其见不得那逐渐黏稠的锅底比垃圾坑还恶心,什么东西都朝里面窜,就好像一脚踩进粪坑,真是色、香、味俱全了。呜呼!泱泱华夏美食尽毁于此,我是历史罪人!

    “老四呢?”两口撩完面条,满足地拍拍肚皮,“喊她来接旨。”

    “臣妾领命,”颖端庄的一个标准宫廷礼节后提手就朝我脊背一巴掌,“祸从口出!”

    “快去!”笑了推颖一把,顺手取过个洗脚的铜盆子研究起来。不错,光从款式上看就标准的涮锅盆,中间搭个铁挡子就成了鸳鸯锅?一边尽量拿现有的调料炒制的麻辣些,一边是味道鲜美的红枣鸡汤……不,红枣鲫鱼鸡汤,这样能增加鲫鱼出货量。

    颖领了头发湿漉漉的老四过来,一把夺过我端了手上的洗脚盆,恨得瞪我两眼。

    不理颖,扭头朝老四问道:“家里不是在西市上打算置办地皮么?”

    老四不明所以,僵直地点下头,桌子下取了两罐蛐蛐开始看成色。

    “少动!”赶紧抢下来,这是中秋上拿程府上打擂台的大将,老四一身香水熏坏就伤心了。“警告啊,桌子下的不许动,外面墙根全给你。”

    “小气!”老四不满地朝颖跟前贴过去,摇了颖胳膊控诉,颖好像想起什么事,脸扭了一边陷入深思状。

    “用陈家的名义起个馆子吧。钱王家出。”擦擦罐罐上的味道,藏好,“就和同福楼的规模,你看得花多少钱?”

    “西市上?”老四和颖不约而同看待羊癫疯的眼神投过来,见我一脸真诚,两人对望一眼,老四诧异道:“姐夫吃撑了?”颖无奈地点点头,举手抽了老四一巴掌。

    “问话呢,管我吃啥!”

    “姐夫,您精明人说糊涂话。同福楼立西市多少年了,隔行如隔山,陈家的招牌再好用也争不过人家……”老四务实,罗列了小半个时辰的困难才总结道:“再好的馆子也得撑个冬、春淡季,一年里挣半年的钱,城里还宵禁,实在不值得拿西市的地价搞。”

    “没打算赚多少,西市有一个撑招牌,城外开分号便宜,就问西市什么价钱。”想想,补充道:“咱这买卖不分季节,有菜了好,没菜照样卖。”

    老四疑惑地看看我,缩了一团僵偎在颖怀里算小帐,“按大数,千十贯上说话吧,就看里面怎么布置了。”

    “那就千十贯,不布置,咱卖的是平民菜。”主要是让大家养成吃鱼的消费习惯,不是给家里赚钱,给庄子鱼塘打个销路而已,走大众化路线。朝颖努努嘴,“明账房里提钱让老四去置办,越快越好。哦,对了,我今着凉发烧,明一早让人朝老刘那边请假,先请三天。”

    “什么人,”颖喊那边逗弄九斤的二女过来帮老四计算,趁机爬我耳朵上蚊声道:“也不预先和妾身商量下,不管开什么,咱家可没拿全份的道理。”

    一晚上问,胡乱支应几句岔过去,脑子里盘算明天得怎么弄,我对涮锅没研究,配方配料还是个问题,胡乱炒吧,支油锅炸调料先。

    花椒、大料、姜、蒜……乱七八糟扔油锅炸得香喷喷,带了老酱炒了一老碗当底料。大锅汤里上下翻滚了几只肥鸡,鲫鱼带了调和煮得奶白奶白的浓汤,旺财和针鼻围了煮棒子的大灶台边兴奋地乱跳,颖则坐一旁看我摆弄几个才买的新洗脚盆。

    暂时这样子了,就是有点浅,画了个合适的尺寸样式让下人去南晋昌先订购五十个再说。忙了一清早,新鲜蔬菜,肉片,木耳,豆腐,能找的都找来,尤其重要的是一巨盘片片成薄片的草鱼摆放得显眼。一盘盘码得干净整齐放好,支了几个木炭炉给高温消毒后的洗脚盆架上,不同种类的汤料注满等开锅。

    各式各样的油碗一大托盘供挑选,颖、二女、老四三个围坐好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吃法,脚盆大杂烩?

    “看,学我啊,”说着拨了一筷子鱼片下盆里,炸了喷香的油合了芝麻酱等味料筷子搅匀,端了油碗朝三人鼻子下转了转,“香吧?”

    “嗯!”老四手快,抢了二女前头给油碗里拿了俩种过来,搅得起劲。学了我的样子从锅里掏了嫩熟的鱼片蘸了蘸,呵着热气捅到嘴里烫得乱扑棱。

    “好,演示完毕,大家慢用。”我对这玩意尝不来好坏,一块足矣,多了反胃,得让她们品尝才是。取了块锅盔蘸了油碗吃,新切的嫩白菜不涮蘸了也香,专门给自己准备的羊硬肋切得薄薄的片生蘸了最利口,见开水味道全完蛋,咱野人,不好吃熟的。

    “成不?”半斤生肉生菜下肚,爽很,好久没吃得这么拉风了,以前和单位女同事们一起不好意思这么吃生肉,家里就不同,没人敢笑话俺。

    三女士满头大汗地同点头,看情形这就得了,看来女士们的爱好一千多年没多大变化,很欣慰。只要家里这三个满意,外面就没得说,不是夸口,满长安找不出比这三个更挑嘴的女性了。

    “姐夫打算靠这个开馆子?”预备了三斤的大草鱼明显没招架住,前后上了三盘才勉强给老四打发,关键是颖坚决不同意朝锅里下羊肉进去,跟我生吃了几片意犹未尽地涮起了锅盔。

    “行吧?”朝老四筷子头上敲了敲,“女娃少吃生肉,长鸡眼!”

    “行!”老四眼珠骨碌一转,“起馆子的钱陈家……我一起包了。”

    颖脸上表情阴晴变幻数次,筷子隐秘地戳戳二女,俩人交换下眼神,“一家一半,老四手里才几个钱,姐给你省一半花销。”说着举筷子朝二女脑门敲了两下,“吃,吃饱了赶紧忙去,日头还没走正呢,咧个大嘴等了咬月亮?”

    二女很默契地哭丧个脸跑了,老四朝背影上鄙视一眼,挑衅地端了一盘子羊肉倒了锅里。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论清廉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7…7 16:39:13 本章字数:7158



    陈记鱼庄,让您领略不一样的吃法。承诺开业前三日用餐、酒水一律半价,前三月凡在鱼庄内消费满一百文的顾客可以凭发票去南晋昌兑换二十文的商品,往后累计超过一贯的客户永久获得陈记鱼庄用餐八五折待遇,并获得价值三百文的超级高档绝密底料一坛。店铺才开始装修,这公告已经传了出去,全凭老四的手段,先把这独特的氛围造出来,一开张肯定客源如潮。

    噱头而已,底料一坛肯定要不了三百文,连工带料算下来也就三十来文的样子,不过这年头大家好这口,一说是不传绝技云云就觉得了不起,尤其这怪吃法很招眼,京城的高门大户里已经小有名气。

    这里有个典故,京城里盛传的说法,据有关权威人士论定,可靠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如今凡满嘴百分比的人都是有学问的,也是风气。相传王家侯爷为民操劳积劳成疾,一场风寒下来口眼歪斜神智不清,了不得的祸事啊,没有王家侯爷主持的织造学马上乱成一锅粥,农学里少了这个少监连宰相学监刘仁轨都难以独撑全局……

    京城王、公、侯数十家都记挂王家侯爷的病情,誉满全球的名医、飞沙走石的名巫、上古珍奇药材均无效果,连皇宫大内的御医都临诊无方,一代奇才兼败家子眼看就要绝于人世……千钧一发间,奇迹出现了,一个和陈家生意往来数载的外域客商闻知这一状况,为表示对大唐的敬仰以及对侯爷的钦慕,毅然决然献出了家族珍藏数千年之久自图坦卡蒙法老不明去世后就遗失的古埃及配方。王家侯爷很幸运,这种奇特的饮食救了他一命,三天后就可下地行走,五日后痊愈。七日后精神抖擞地回到工作岗位,气色之好尤胜病前。融数种名贵香料、药材之精华配以各式各样的菜蔬,当然,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主是鱼,草鱼。

    “亏你有脸说,死赖了家里七天,除了吃就是睡,丢下我娘俩不闻不问,气色不好才怪!”兰陵岭南里小性子耍惯了还有个惯性,回了京依旧他完没了,刚见面不说倾诉分别相思之苦,一脑袋罪先扣下来。

    “屁话,我朝哪问去?回来几天还没见人,还没怪罪你抱了我娃携罪潜逃,一上来先倒打一耙。”左右看了看,问道:“甘蔗呢?”

    “累了,睡了,现在别去惊扰。”兰陵无奈地嘟嘟嘴,露出母亲独特的怜爱之色,“宫里折腾好些日子,这才过关,小小个人哪受过这么些罪。”

    “过关?”不解地望了兰陵,“过谁家关?”

    “当这宗族里收养孩子容易么?”兰陵说着叹口气,疲倦在靠我怀里,“有些日子了,这回来头一个就想见你,可总得给笃娃的事情先理清了。女娃家也罢了,可男娃就麻烦许多,李姓宗室间过继娃子不要紧,可收养外姓就烦琐。我这寡妇更难,光这姓都不好争。族谱里不认我不情愿,认了李姓又不情愿,绕了好大个弯子。”

    早就料到了,兰陵自称面对这些个麻烦已经安排计划好,可还是给母子折腾够呛,什么事一到了皇家就变得复杂起来。

    收养、过继在这年代是截然不同两个概念。关中有个老规矩,收养的孩子在成年后得改回原来的姓氏,有赡养老人义务却不具备第一继承权,只要宗族里还有其他同辈的男性就没有任何希望。过继就不同,一旦手续办妥马上就进了族谱,享有族内子弟的一切福利和权益,周岁上就有封爵,兰陵百年后的第一继承人。别人不得有异议。

    兰陵这当妈的煞费苦心,为了给儿子争这地位,该用的手段,该走的门路全都使上了。一回来先给那不知所以的王什么官员平反,表彰官风清正不惜策动圣上下亲告,什么以死明志让朝廷明白淮南赋税弊端,死得好!淮南赋税提到了台面上,不但连派下去数名大员亲往地方了解情况,还明令工部协同户部对淮南的分耕政策重新修订后交上三省备议,看情形是打算彻底整风整肃了。

    这一下牵扯大子,只因为这死人王啥官员。追封,殉死的夫人加诰,生前不知道兰陵咋折腾人家苦命夫妻,反正这身后事办得风光,也算瞑目九泉。下来这遗孤问题就变成首要事项,这年头女人家没有收养孤儿的权利,只能说抚养,所以就得麻烦一下做人八面玲珑的纪王李慎殿下。

    李慎,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人不错,事事慎重,绝不冒失,谁威风跟谁混的那咱。李世民众王子里难得的墙头草殿下,今掏钱给佛像塑金身,明又出资兴修道观,谁的好都落,谁都不得罪。这边稍微一给风向,他就一幅大慈大悲模样出现,悲天悯人地给孩子收养了,请注意,收养。然后李慎殿下与兰陵长公主兄妹之间亲情所致,为让这可怜能干的寡妇妹妹以后晚年不至于孤寂寥落,毅然串通族长李治陛下得到准批,将暂时姓李的孩子过继给兰陵长公主,于是这李姓就落定在我娃头上了。(此类事件历史上多有记载,均有案例可循。族谱专家的把戏。唐初的许敬宗、李义府、李敬玄可谓个中高手,偷换概念很有一套)

    明显钻政策空子!算了,只要兰陵这边高兴……我先看看甘蔗吧。

    “郎君心里有想法?”兰陵见我表情不自然,轻声问道:“才这一阵就不待见妾身了?”

    “没,就是有点不适应。”揉了揉太阳穴,叹口气,“毕竟是亲生的,叫你拿来作法,上达天庭下通三司,谁家当爹的愿意?”

    “过去就好了,我也不想这样。”兰陵脸贴了我胸膛上歉疚道:“总得给孩子个说法,不论咱这当爹的当娘的多下作,孩子往后得有个好身份,不能受罪。”

    “也是。”想想也只有这么个结果最好,无论什么年代里寡妇忽然有了孩子都不是周围能接受的,何况还是长公主,全国妇女的典范。理解兰陵的处境,往后多疼爱些,断然不会让母子俩受罪。这算是兰陵赢了一个大战役,往后我有得受。挤个笑脸出来,“你这当妈的可以抱孩子满京城显摆了,下次老天下雷劈你的时候记得给娃先扔远。”

    “你这是替那本家鸣不平呢?”兰陵见我恢复常日里的口气,表情也松驰下来,笑了朝我腰上抓了把,“是吧?”

    “本家……哦,”摇头笑了,朝后靠了个舒服的姿势问道:“你不是早安排好了嘛,何苦又跑了那边拿个可怜人作法?莫不是真的给人夫妻俩逼死了?”

    “就是!”兰陵没回避,回答还理直气壮。扭头朝我看了眼,眼神里寒光森森,“不怪我下手狠。这么些年里,真说我身上一条人命都不担是谎话,您心里也清楚,从头止今……你那二夫人对我可是没点好感,都是迫不得已啊,我心里有时候也想,这么些人命里真没几个真正该死的人。可唯独这次我倒是一点歉疚都没有,别说我,合了你也不会手软。”

    不知道这王岑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受这么大的罪过。兰陵的脾气我知道,在我跟前贤妻良母算是本性吧,可毕竟有过平息叛乱的经历,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也绝不会因为弄死个把人心存姑息,讲究的是嘴软刀硬,很少把话说得这么不留余地。

    “别这么个眼神看我。”兰陵伸手朝我眼睛上一蒙,“我给你讲讲这王司马的事迹,真可谓是不死不足矣平恨。”

    “等下,先问问是谁恨。”笑了晃晃手指。“你恨还是当地人恨?”

    “当然是我恨,”兰陵忽然笑了,低了脑袋朝我胸口顶了几下,“当地百姓被这狗官欺蒙,清官啊,哼哼,可恶!”

    “清?”

    “清廉,”兰陵点点头,咬牙道:“清廉得自家都难以为继。俸禄拿出来周济旁人,只说这廉洁一项上刘仁轨也不如他。”

    有意思了,这种官员不常见,珍稀物钟,兰陵身为李家妇女代表不说好好维护周全,还给人逼死,幸亏这一来一去戏作得周全,要不真能被后世百姓编到戏文里遗臭千年。好好听听。

    就像传说中,王岑一身好学问,树得好官风,所任之职均获好口碑,一生刚正,廉洁奉公,实属官员之楷模,对于这些兰陵不否认。爱民如子不错,廉洁奉公更需要表彰,这些荣誉死后的王岑都得到了,朝廷也乐意给他,的确都是值得赞颂的地方。

    但从兰陵的角度上看,好学问不等于好能力,廉洁奉公说白了不过是官员的本分而已,一个本分却没能力的官员再刚正也没办法救民于水火,何况还是个不知变通不懂人情自命不凡的沽名钓誉之辈。

    所谓清官的通病,为了这名声名誉,变得一无人情二无亲情,再加上自身能力不足死板苛刻,更甚于贪官给当地带来的灾难。为什么要拿自己的俸禄周济旁人?因为有人吃不饱,他借机拿那点可怜的俸禄给自己扬名;为什么看了这情景不去挽救也罢,依凭依据地朝上面反应真实情况让朝廷及时修补弊病就好,为什么还粉饰太平?能力不足又怕别人诟病,毁了声名。照兰陵说,官员们各有各的毛病,也不能因为这些就逼人家上绝路,可因为一件被当地看成王岑道德高尚之典范的事让兰陵生了杀机。

    王岑夫人娘家为当地富户,可自家家里清贫,大丫头才六岁,儿子正嗷嗷待哺……

    顺嘴问道:“这么说人家真有孩子?还有个六岁的女儿?”

    “听我说,少插嘴。”兰陵扭身取了个点心塞我嘴里,继续讲述。

    无论是颖还是兰陵,俩女人生产前后我都尽心尽力在跟前照料,本认为这是世间最天经地仪的事,可也有另类,王岑算是一个。忙啊,清官嘛,把当地治理得越来越清。家里不照看,婆娘让娘家接去生产,丫头也顺道跟了娘去享几天福。这也不算啥,要一般人看只要母子平安就谢天谢地了,可这一下犯了王岑的心病,月子没过就给婆娘硬从娘家接回来不说,一股脑的恶气全撒了才六岁的丫头身上。还大道理一条条,道德规范一遍遍地教训,给娘家送来的各种营养品统统扔了大门外,看了婆娘娃跟了自个受罪心里才特别高兴。

    娘没出月子不能动,丫头懂事,偷偷了家里唯一个使唤人跑河湾里捞些鱼啊虾啊给娘进补。不幸很,上游才过了雨,水面说起就起,一个六岁的丫头有什么水性?不留神就冲没了。当娘的得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晕过去。再醒来身体一下垮了,奶水供不上月子里娃娃就生病,这年头月子里娃闹病最危险。王岑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补救时候又接到李义府宰相和兰陵公主途经颍州的消息……

    “这么说来王岑俩孩子都没保住?”

    兰陵点点头,“他也努不住气了,事情出来万念俱灰,只求了能让他王家留个苗笋。可孩子没救过来。那王夫人到底没活的念头了,我也绝对会留这种祸害继续欺世盗名为祸人间,正好借了他的给咱笃娃过关。”脸上肌肉变得僵硬起来,能看出她在咬牙齿。

    听得我冒邪气,这是人死了,若在我跟前我能给他一千刀剐完都不叫咽气,什么玩意!当官当得让自己闺女捞鱼虾,这是让水冲走,要不往后不定还受什么罪呢。这种清官,害民害己,还不胜当贪官来得合算,起码能叫家里过个好日子。我看部分贪官就该表彰,人家自己贪点,可能力有,治下百姓日子也过得有油水,这才是当官,王岑这种连续杀他半个月都不解恨,给姓王的丢人!

    “这事过去了,”心窝子都听得疼,“往后不许提,见不得这号***!明就该把官员队伍里这类全拉出来活剐朝我……朝云家鱼塘里喂鲇鱼!”

    “说鱼呢,”兰陵也努力给这话题抛开,赶紧换到鱼上,一把攥了我膀子问道:“你家里最近可热闹,这送个锅,那送个调料的,独独没有我的?”

    “啥我家,陈家!要这要那的,哪找你去?要不是每天都来问问,鬼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府。”话是这么说,可有好的绝不能少了兰陵,“你等着,我回去给你弄点底料来,正合了吃晚饭上。”

    “后天吧,”兰陵扑哧一知,朝我戳一指头,“又拿了治病的幌子骗钱。后晌我还带了笃娃去赵王府上宴客呢,既然正了这身份,就得把笃娃推了台面上,明天得往几家姊妹家里转转,跑个脸熟。”

    “后天?”

    “嗯,后天你家里置办好,我带了笃娃登门。”说着挑衅地扬了扬眉毛,摇对晃脑道:“和你家夫人亲如姐妹呢,这么大事情不抱了孩子给她看看可不行,长时候没见你家那才女心里挂记得慌。还有我那外甥女怕是出落得比她娘标志了吧?”

    “找事啊?”嘴里说了记挂,可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