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妖师鲲鹏传-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纣王传旨将费、尤发下法司勘问。五道条陈限即举行,另三条再议。纣王说完起驾回宫,百官各散。
第一百二十章节 太师远征,文王夜梦
天下兴,好事行;天下亡,祸胎降。太师方上条陈,事已好将来了,不防东海反了平灵王。飞报进朝歌来,先至武成王府。
黄飞虎见报,不由地叹道:“兵戈四起,八方不宁,如今又反了平灵王,成汤江山何时方能安定!”
黄飞虎把报差官送到闻太师府里去,太师在府正坐。堂候官报道:“武成王差官来见老爷。”
太师命差官将报呈上,太师看罢,打发来人,随即往武成王府里来。武成王迎接到殿上行礼,分宾主坐下。
闻太师说道:“元帅,今反了东海平灵主,老夫来与将军共议,是老夫去,还是元帅去?”
武成王说道:“末将去也可,老太师去也行,一切但凭太师主见。”
闻太师想一想,说道:“武成王,你还是随朝护驾。老夫领二十万人马前往东海,剿平反叛,归国再商政事。”
闻太师停顿了片刻,又说道:“不知武成王可知那妲己是否迷惑陛下为恶?”
武成王说道:“这妲己却是不曾为恶,也有数次解救过贤臣,不过此人性格软弱,陛下说什么她便做什么,如今那喜媚得宠,她也不与之争斗。”
闻太师听到此言,摇了摇头,明白后宫之中恐怕已是喜媚的天下,自己也无可奈何,只听他又说道:“不知武成王可有亚相比干的消息?”
武成王叹道:“实不相瞒,自亚相离开鹿台之后,一家人在一瞬之间全数失踪,府中下人俱不知他们的踪迹,如今亚相是死是活皆不知晓!”
闻太师听到此言不由叹道:“陛下此举已失去人心,成汤江山危矣!如今我等也只能皆尽全力相护,成败如何一切都看天意。”
武成王说道:“太师言重了,陛下不过一时被惑,终有一日会醒悟的!”
闻太师叹道:“武成王有所不知,这次我去北海讨伐败军,却是遇上了大事,也正是如此我方才说成汤气数已尽!”
武成王听到此言不由地问道:“是何大事,竟然让太师如此气馁?”
闻太师说道:“北海一事,我先是见到了圣师鲲鹏,之后在圣师的指点下发现,北海起事的源头竟然是圣人,而如今陛下又做出恶了圣母与圣师之事,你说这成汤天下如何能不败亡?”
武成王问道:“不知是那位圣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讳,竟然支持他们叛乱?”
闻太师叹道:“是西方二圣中的准提圣人,如果不是有圣师相助,恐怕我至今也不能平定北海叛军,可如今陛下竟然毁坏圣师法像,你说日后再有劫难圣师又如何会助我殷商一臂之力?”
武成王听到此言,心中也甚敢凉意,陛下先是得罪了圣母女娲娘娘,之后又开罪了圣师鲲鹏,如今就连西方二圣都插手人族之争,如此情况之下成汤又如何能不灭亡!
武成王想到此处不由地叹道:“我等受先帝大恩,也只能誓死效忠,之于结果如何,也只能听从天意。”
次日早期,闻太师上表出师。纣王惊问道:“如今平灵王又反,该如何处置?”
闻太师奏道:“臣之丹心,忧国忧民,不得不去。今留黄飞虎守国;臣往东海,削平反叛。愿陛下早晚以社稷为重,条陈三事,待臣回再议。”
纣王听到此言龙心大悦,他巴不得闻太师早去,也好不在自己面前搅扰,心中甚是清净,于是纣王连忙传谕:“发黄旄、白钺,即与闻太师饯行起兵。”
纣王驾出朝歌东门,纣王命斟酒赐与太师。闻仲接酒在手,转身递与黄飞虎。只听,太师说道:“此酒武成王先饮。”
黄飞虎欠身说道:“太师远征,圣上所赐,黄飞虎怎敢先饮”
闻太师说道:“将军接此酒,老夫有一言相告。”黄飞虎依言,接酒在手。
只听,闻太师说道:“朝纲无人,全赖将军。当今若是有甚不平之事,礼当直谏,不可钳口结舌,这非人臣爱君之心。”
接着闻太师回身见纣王说道:“臣此去无别事忧心,愿陛下听忠告之言,以社稷为重,毋变乱旧章,有乖君道。臣此一去,多则一载,少则半载,不久便归。”太师用罢酒,一声砲响,起兵径往东海去了。
文王自逃回西岐之后,听散宜生之言,出示谕西岐之境,乃道德之乡,无兵戈用武之扰,民安物阜,讼减官清。孤因羑里羁縻,蒙恩赦宥归国。因见迩来灾异频仍,水潦失度,及查本土,占验灾祥,竟无坛址。昨观城西有官地一隅,欲造一台,名曰‘灵台’,以占风候,看验民灾。又恐土木工繁,有伤尔军民力役。特每日给工银一钱支用。此工亦不拘日之近远,但随民便:愿做工者即上簿造名,以便查给;如不愿者,各随尔经营,并无逼强。想宜知悉,谕众通知。
西岐众军民人等一见告示,大家欢悦,齐声说道:“大王恩德如天,莫可图报。我等日出而嬉游,日落而归宿,坐享承平之福,是皆大王之所赐。今大王欲造灵台,尚言给领工钱。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况且为我百姓占验灾祥之设,如何反领大王工银也。”
一郡军民无不欢悦,情愿出力造台。散宜生知民心如此,抱本进内启奏。
文王说道:“军民既有此意举,随传旨给散银两。”
众民用心,着意搬泥运土,伐木造台。正是: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又道是:行见落花红满地,霎时**绽东篱。
造灵台不过旬月,管工管来报工完。文王大喜,随同文武多官排鸾舆出郭,行至灵台观看,雕梁画栋,台砌巍峨,真一大观也。
文王随同两班文武上得灵台,四面一观。文王默然不语。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奏道:“今日灵台工完,大王为何不悦?”
文王说道:“非是不悦。此台虽好,台下欠少一池沼以应‘水火既济、合配阴阳’之意。孤欲再开沼池,又恐劳伤民力,故此郁郁不欢。”
散宜生说道:“灵台之工,甚是浩大,尚且不日而成;况于台下一沼,其工甚易。”
文王因在灵台观看时间较长,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晚,回驾不及。文王随文武在灵台上设宴,君臣共乐。席散之后,文武在台下安歇,文王台上设绣榻而寝。
时至三更,正值梦中,忽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帐中扑来。文王急叫左右,只听台后一声响喨,火光冲宵,文王惊醒了,吓了一身香汗;听台下已打三更。
此时,文王不由地暗忖道:“不知此梦是主凶还是吉?也罢!待到天明,再作商议。”
次日一早文武上台,文王说道:“大夫散宜生何在?”
宜生出班见礼道:“大王有何宣召?”
文王说道:“孤今夜三鼓,得一异梦,梦见东南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帐中扑来,孤急呼左右,只见台后火光冲霄,一声响亮后被惊醒,才知乃是一梦,就不知此兆吉凶如何?”
散宜生躬身贺道:“大王此梦乃是大吉之兆,主大王得栋梁之臣,大贤之客,真不让风后、伊尹之右。”
文王问道:“卿何以见得此是大吉之兆?”
散宜生说道:“昔日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傅说于版筑之间;今主公梦虎生双翼者,乃熊也;又见台后火光,乃火煅物之象。今西方属金,金见火必煅;煅炼寒金,必成大器。此乃兴周之大兆。故此臣特欣贺。”
众官听到散宜之言,齐声称贺。文王传旨回驾,心欲访贤,以应此兆。
第一百二十一章节 文王渭水请子牙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这一日文王与文武闲居无事,见春和景媚,柳舒花放,桃李争妍,韶光正茂。文王说道:“三春景色繁华,万物发舒,襟怀爽暢,孤同诸子、众卿,往南郊寻青踏翠,共乐山水之欢,以效寻芳之乐。”
散宜生近前说道:“主公,昔日造灵台,夜兆飞熊,主西岐得栋梁之才,主君有贤辅之佐。况今春光晴爽,花柳争妍,一则围幸于南郊,二则访遗贤于山泽。臣等随使,南宫适、辛甲保驾,正尧舜与民同乐之意。”
文王听到此言心情大悦,随传旨道:“次早南郊围幸行乐。”
次日,南宫适领五百家将出南郊,步一围场。众武士披执,同文王出城,行至南郭。只见得和风飘动,百蕊争荣,桃红似火,柳嫩成金,萌芽初出土,百草已排新,芳草绵绵铺锦绣,娇花袅袅斗春风。林内清奇鸟韵,树外氤氲烟笼。听黄鹂、杜宇唤春回,遍访游人行乐;絮飘花落,溶溶归棹,又添水面文章。
文王同众文武出郊外行乐,共享三春之景。行至一山,见有围场,步成罗网。文王一见许多家将披坚执锐,手持扫杆钢叉,黄鹰猎犬,雄威万状。怎见得:烈烈旌旗似火,辉辉造盖遮天。锦衣绣袄驾黄鹰,花帽征衣牵猎犬。粉青氈笠,打洒硃缨。粉青氈笠,一池荷叶舞清风;打洒硃缨,开放桃花浮水面。只见:趕麞猎犬,钻天鹞子带红缨;捉兔黄鹰,拖帽金彪双凤翅。黄鹰起去,空中咬坠玉天鹅;恶犬来时,就地拖番梅花鹿。青锦白吉,锦豹花彪。青锦白吉,遇长杆血溅满身红;锦豹花彪,逢利刀血淋山土赤。野鸡着箭,穿住二翅怎能飞;鸬鹚遭叉,扑地翎毛难展挣。大弓射去,青妆白鹿怎逃生;药箭来时,练雀斑鸠难回避。旌旗招展乱纵横,鼓响锣鸣声呐喊。打围人个个心猛,与猎将各各欢欣。登崖赛过搜山虎,跳涧犹如出海龙。火砲钢叉连地滚,窝弓伏弩傍空行。长天所有天鹅叫,开笼又放海东青。
文王见这样个光景,忙问道:“上大夫,此是一个围场,为何设于此山?”
散宜生马上欠身答道:“今日千岁游春行乐,共幸春光,南将军已设此围场,等候主公打猎行幸,以舒畅心情,亦不枉行乐一番,君臣共乐。”
文王听到此言,正色道:“大夫之言差矣!昔伏羲皇帝不用茹毛,而称至圣。当时有首相名曰凤后,进茹毛于伏羲;伏羲说道此鲜食皆百兽之肉,吾人饥而食其肉,渴而饮其血,以之为滋养之道;不知吾欲其生,忍令彼死,此心何忍。朕今不食禽兽之肉,宁食百草之粟。各全生命以养天和,无伤无害,岂不为美。伏羲居洪荒之世,无百谷之美,尚不茹毛鲜食;况如今五谷可以养生,肥甘足以悦口,孤与卿踏青行乐,以赏此韶华风景,今欲骋孤等之乐,追麋逐鹿,较强比胜,骋英雄于猎较之间,禽兽何辜,而遭此杀戮之惨!且当此之时,阳春乍启,正万物生育之时,而行此肃杀之政,此仁人所痛心者也。古人当生不剪,体天地好生之仁。孤与卿等何蹈此不仁之事哉。速命南宫适,将围场去了!”
文王接着又说道:“孤与众卿,在马上欢饮行乐。”观望来往士女纷纭,踏青紫陌,斗草芳丛,或携酒而乐溪边,或讴歌而行绿圃,君臣马上,忻然而叹道:“正是君正臣贤,士民怡乐。”
散宜生马上欠背答道:“主公,西岐之地胜似尧天。”
君臣正迤逦行乐,只见那边一伙渔人作歌而来:“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纲恩波将歇息。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于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文王听渔人歌罢,对散宜生说道:“此歌韵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贤隐于此地。”
于是,文王命辛甲道:“与孤把作歌贤人请来相见。”
辛甲领旨,将坐下马一磕,向前厉声言道:“内中有贤人,请出来见吾千岁!”
那些渔人齐齐跪下,答道:“吾等都是‘闲人。”
辛甲说道:“你们为何都是贤人?”
渔人答道:“我等早晨出户捕鱼,这时节回来无事,故此我等俱是‘闲’人。”
不一时,文王马到。辛甲向前启道:“大王,此都俱是渔人,非贤人也。”
文王说道:“孤听作歌,韵度清奇,内中定有大贤。”
众渔人说道:“此歌非小民所作。离此三十五里,有一磻溪,溪中有一老人,时常作此歌,我们耳边听的熟了,故此随口唱出此歌,实非小民所作。”
文王听到此言,说道:“诸位请回。”众渔人叩头去了。
文王马上想歌中之味,好个‘洗耳不听亡国音’。
片刻,文王带领众文武出郭,径往磻溪而来。行至三十五里,早至林下。文王传旨道:“士卒暂在林外扎住,不必声扬,恐惊动贤士。”文王下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来,只见子牙背坐溪边。
文王悄悄的行至跟前,立于姜子牙之后。姜子牙明知文王驾临,却故作歌道:“西风起兮白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为?五凤鸣兮真主现,垂竿钓兮知我稀。”
姜子牙作歌毕。文王说道:“贤士快乐否?”
姜子牙回头,看见文王,忙弃竿一旁,俯伏叩地说道:“子民不知驾临,有失迎候,望贤王恕尚之罪。”
文王连忙扶住姜子牙,说道:“久慕先生,今特专诚拜谒,得睹先生尊颜,实姬昌之幸也。”
文王笑着携子牙至茅舍之中,只听,文王又说道:“久仰高明,未得相见。今幸接丰标,祗聆教诲,昌实三生之幸矣。”
姜子牙说道:“尚乃老朽非才,不堪顾问,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荷蒙贤王枉顾,实辱鸾舆,有辜圣德。”
散宜生在旁说道:“先生不必过谦。吾君专心前来聘请先生,还望先生不要推辞。如今天下纷纷,定而又乱。当今天子,远贤近佞,荒吟酒色,残虐生民,诸侯变乱,民不聊生。吾主昼夜思维,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侧隐溪岩,特具小聘,先生不弃,供佐明时,吾王幸甚,生民幸甚。先生何苦隐胸中之奇谋,忍生民之涂炭;何不一展绪余,哀此茕独,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载之德,不世之仁也。”
姜子牙原本就是在故做高傲,听到此言,便说道:“既然君王如此高看小民,那么想毕一定是礼贤下士,要我相助也可已,不知君王能否做到我的要求?”
文王说道:“先生有何要求但说无妨,只要孤能做到的,一定做到尽善尽美。”
姜子牙笑道:“小民也没有什么大要求,想要小民辅助君王,只需君王亲自为小民拉车入城即可,不知君王能否做到?”
姜子牙此言一出,四周一同陪文王前来的官员顿时大怒,纷纷大骂姜子牙不知好歹,竟然如此嬉弄文王。
文王听到姜子牙之言连忙阻止四周大臣,然后说道:“先生,只要愿意辅助孤,别说是拉车这点小事,就是再难孤也能做到。请先生上车,孤这就亲自为先生拉车。”
姜子牙没有言语直接上车,文王不顾众臣的阻拦,亲自为姜子牙接车。文王毕竟是一文人,这种粗活不是他所能承受的了,只拉了八百余步,但走不动了,要求休息片刻。
这时,姜子牙说道:“君王亲自为臣拉车八百余步,臣便保周八百余年。”
听到姜子牙此言文王顿时周身有劲,欲再拉车,姜子牙说道:“先前君王不知其意,所以拉车之数有效,如今就算拉再长的路也是无用了。”
文王听到此言心中不由感慨万分,暗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多拉几步。
文王聘姜子牙进了西岐,万民争先相看,无不忻悦。姜子牙至朝门下马。文王升殿,姜子牙朝贺毕。文王封姜子牙为右灵台丞相,姜子牙谢恩,偏殿设宴,百官相贺对饮。其时君有辅,龙虎有依。姜子牙治国有方,安民有法,件件有条,行行有款,西岐起造相府。此时有报传进五关。汜水关首将韩荣具疏往朝歌,言姜尚相周。
第一百二十二章节 文王身死,武王继位
西岐姜子牙在朝,一日闻边报,言纣王荒吟酒色,宠任奸佞,又反了东海平灵王,闻太师前去征剿。又见报,自闻太师离开朝歌之后,纣王放出了费仲与尤浑二人,二人蛊惑圣聪,广兴土木,陷害大臣,荼毒万姓,把持朝政,狼狈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
次日早朝,文王问道:“丞相昨阅边报,朝歌可有甚么异事?”
姜子牙出班说道:“臣昨见边报。纣王剜比干之心,作羹汤疗妲己之疾;而费、尤二人则紊乱朝政,横恣大臣,蛊惑天子,无所不为,害万民而不敢言,行杀戮而不敢怨,恶孽多端,使朝歌生民日不聊生。如今百姓如在水火之中,大王以仁义广施,若依臣愚意,先伐崇候虎这等乱臣贼子,解救一地百姓。”
文王说道:“卿言虽善,奈何孤与崇侯虎一样爵位,岂有擅自征伐之理?”
姜子牙说道:“此言差异,大王发兵乃是仁慈之心,救民于水火。倘天子改恶从善,而效法尧、舜之主,大王此功,万年不朽矣。”
文王闻子牙之言,劝纣王为尧、舜,其心甚悦,便说道:“丞相行师,谁为主将去伐崇侯虎?”
姜子牙说道:“臣愿与大王代劳,以效犬马。”
文王恐子牙杀伐太重,于是说道:“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别端,也可以共议之。”
姜子牙说道:“大王大驾亲征,天下必会响应。”
文王与姜子牙起兵代崇候虎,一路上父老相迎,鸡犬不惊。民闻伐崇,人人大悦,个个欢喜万分。
崇候虎不得人心,在得知文王伐他,城中百姓欣喜万分,纷纷抵制崇候虎,不得人心的崇候虎在文王大军攻伐之下不过数日便兵败被擒。
崇候虎罪大恶极,文王迫于形势斩杀于他,不过文王没有接手崇候虎之领地,而是发还给其二弟崇黑虎,以示自己并无私心。
文王斩杀崇候虎后,回兵西岐。文王自斩了崇候虎,神魂不定,身心不安,郁郁不乐。一路上茶饭懒餐,睡卧不宁,合眼朦胧,又见崇候虎立于面前,惊疑失惊。兵回西岐。众文武官员迎接文王入宫。文王路上有疾,用医调治,服药不愈。
文王将崇侯虎父子斩首,而崇城已归崇黑虎,于是北边地方,俱不服朝歌。消息报到朝歌,文书房微子看本,得知崇侯虎被文王所诛,崇城尽属黑虎所占,微子心中是即喜而且忧。喜者,侯虎罪不容诛,死当其罪;忧者,黑虎独占崇城,终非良善;姬昌擅专征伐,必欲剪商。
微子感到此事重大,不得不奏。于是抱本来奏纣王。
纣王看此本,怒道:“崇侯虎屡建大功,竟然被叛臣诛戮,实属痛恨!。”于是传旨命点兵将,先伐西岐,拿曹侯崇黑虎等,以正不臣之罪。
这时,中大夫李仁上前奏道:“崇侯虎虽有大功于陛下,实荼毒于万民,结大恶于诸侯,人人切齿,个个伤心。今被西伯殄灭,天下无不讴歌。愿陛下将此事徐徐图之,如若急行,恐怕诸候将会四起,局势难以收拾。”纣王听罢,沉吟良久,方息其念。
文王回到西岐之后,病势日渐沉重,有加无减,已是及及可危。
这一是,文王传旨宣丞相进宫。姜子牙入内殿,至龙榻前,跪而奏曰:“老臣姜尚奉旨入内殿,问候大王,贵体安否?”
文王说道:“孤今日召卿入内,并无别论。孤居西北,坐镇兑方,统二百镇诸侯元首,感蒙圣恩不浅。方今虽则乱离,况且还有君臣名分,未至乖离。孤伐侯虎,虽斩逆而归,外舒而心实怯非。乱臣贼子,虽人人可诛,今明君在上,不解天子而自行诛戮,是自专也。况孤与侯虎一般爵位,自行专擅,大罪也。自杀侯虎之后,孤每夜闻悲泣之声,合目则立于榻前。吾思不能久立于阳世矣。今日请卿入内,孤有一言,切不可负:倘吾死之后,纵君恶贯盈,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丞相若违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见。”文王说罢,泪流满面。
姜子牙说道:“臣荷蒙恩宠,身居相位,敢不受命。若负君言,即是不忠。”君臣正论间,忽殿下姬发进宫问安。
文王见姬发至,便喜道:“我儿此来,正遂孤愿。”姬发行礼毕,文王又说道:“我死之后,吾儿年幼,恐妄听他人之言,肆行征伐。纵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为,以成臣弑君之名。你过来,拜子牙为亚父,早晚听训指教。今听丞相,即听孤也。可请丞相坐而拜之。”
姬发请子牙转上,即拜为亚父。子牙叩头榻前,泣道:“臣受大王重恩,虽肝脑涂地,碎骨捐躯,不足以酬国恩之万一!大王切莫以臣为虑,当宜保重龙体,不日自愈矣。”
文王对子发说道:“殷商虽然无道,但吾乃臣子,必当恪守其职,毋得僭越,遗讥后世。你日后要睦爱弟兄,悯恤万民,吾死亦不为恨。见善不怠,行义勿疑,去非勿处,此三者乃修身之道,治国安民之大略也,你要紧记心中。”
文王言罢遂薨,亡年九十七岁,后谥为周文王,此时为商纣王二十年仲冬。
西伯候文王薨,姜太公望率群臣奉姬发嗣西伯之位——后谥为武王。武王葬父既毕,尊子牙为尚父;其余百官各加一级。君臣协心,继志述事,尽遵先王之政。四方附庸之国,皆行朝贡西土。二百镇诸侯,皆率王化。
汜水关总兵官韩荣得知文王已死,姜尚立世子姬发为武王。这让他心中大惊,连忙修本,差官往朝歌奏事。
上大夫姚中见有本,便与殿下微子共议道:“姬发自立为武王,其志不小,意在谋叛,此事不可不奏啊。”
微子说道:“姚先生,天下诸侯见当今如此荒吟,进奸退忠,各有无君之心。如今姬发自立为武王,不日而有鼎沸山河、扰乱乾坤之时。今就将本面君,昏君决不以此为患,总是无益。”
姚中说道:“老殿下,言虽如此,但我们也要尽臣节。”姚中说着便抱本往摘星楼候旨。
姚中上摘星楼见驾毕,纣王问道:“卿有何奏章?”
姚中说道:“西伯候姬昌已死,姬发自立为武王,颁行四方,诸侯归心者甚多,将来为祸不小。臣因见边报,甚是恐惧。陛下当速兴师问罪,以正国法;若怠缓不行,则其中观望者皆效尤耳。”
纣王不以为然地说道:“姬发一黄口稚子,有何本事?”
姚中奏道:“姬发虽年幼,但姜尚多谋,南宫适、散宜生之辈,谋勇俱全,陛下不可不预防啊。”
纣王说道:“卿之言虽有理,那姜尚不过一术士,又能有何作为!”
姚中知道纣王意在不此,随即下殿叹道;“灭殷商者必是姬发矣!”
鲲鹏在得知周文王姬昌身死,心中明白大劫**将至,阐截两教争斗也即将开始,鲲鹏由于在不周山倒之时欠下了通天教主的因果,他此行一方面是想入劫寻机斩却三尸,一方面是借机了却与通天教主的因果。
鲲鹏心中明白自己将通天教主以外的所有人圣几乎都得罪了,他入劫中各方圣人自然会找他麻烦,他想躲也躲不了,也只能与通天教主一起面对诸圣,这样他方有一线生机。
周文王一死,姜尚姜子牙一定会鼓动姬昌伐商,自己这些年来在朝歌的布局已经完成,也是时候正式与准提及阐教一较高下。
在临行之前鲲鹏再次见了苏妲己告诫她不要妄自行动,此时由于喜媚进宫,纣王在喜媚的诱惑下也渐渐疏远了苏妲己,而苏妲己也有意投靠妖师鲲鹏自然听从鲲鹏的命令,隐居深宫之中,不再与喜媚有所过密的往来。
喜媚入宫得到了纣王的宠爱,一开始她还感激苏妲己推荐自己入宫,到后来怕苏妲己与自己在纣王面前争宠也渐渐疏远了与苏妲己的往来,并且喜媚又将恢复修为的玉石琵琶精也带到宫中,两人一起排济苏妲己。苏妲己见状也自然明白喜媚的心思,于是正好借此机会了断了与她们之间的关系,躲入深宫之中不再理事。
喜媚与玉石琵琶精见状,则是大喜,做事更是肆无忌惮起来,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她们却不知自己如此行为却是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第二百二十三章节 武成王反商
喜媚自从得到了纣王的宠爱后,整个朝歌中也只有武成王黄飞虎还敢与之对抗,于是喜媚对黄飞虎是痛恨万分。
这一日,武成王之妻贾氏入宫拜见黄妃,喜媚得知后便设计让纣王看到贾氏,纣王是个好色之徒在看到贾氏的美貌后不由地起了邪心,贾氏一从,坠楼身亡。黄妃得知此消息后,前去讨个说法,也被恼羞成怒的纣王给推下鹿台身死。
武成王在得知此事之后,原本对成汤无比忠诚的他,也不由地起了反意,于是他在周纪等人的鼓动下终于做出了决策,踏上了反抗成汤之途。
武成王掌管朝歌大军,对整个朝歌是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大军击败了前来讨伐的纣王,然后轻松地离开朝歌向西岐而去。
武成王离开朝歌不久,闻太师便东征结束凯旋回朝,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进朝歌便得知了武成王反败的消息,这让老太师闻仲十分震惊,他离开朝歌之前还与武成王相商一同誓死保卫成汤江山,可没想到短短数月便起事端,武成王竟然反叛,这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
只听,闻太师对纣王问道:“武成王为何反叛?”
纣王说道:“元旦贾氏进宫,朝贺中宫,触犯美人喜媚,自知罪戾,负愧坠楼而死,此是自食其果,怨不得他人。而西宫黄妃听知贾氏已死,忿怒上楼,辱朕不堪;是朕怒起相攘,误跌下楼,非朕有意。不知黄飞虎辄敢率众杀入午门,与朕对敌,幸而未遭毒手,今已拥众反出西门。朕正在此沉思,适太师奏捷,乞与朕擒来,以正国法!”
闻太师听到纣王此言,不由厉声说道:“此事据老臣愚见,还是陛下有负于臣子!黄飞虎至少有忠君爱国之心,今贾氏进宫朝贺,此臣下之礼,岂有无故而死!况鹿台乃陛下所居,与中宫相间,贾氏因何上此楼,其中必有主使、引诱之人,故陷陛下于不义。陛下不自详察,而有辱此贞洁之妇。黄娘娘见嫂死无辜,必定上楼直谏,陛下亦不能容受,溺爱偏向,又将黄娘娘跌下楼。致贾氏忿怨死,黄娘娘遭冤,实君有负臣子,与臣下何干。今黄飞虎以报国赤衷,功在社不能荣子封妻,享久长富贵,反致骨肉无辜惨死,情实伤心。乞陛下可赦黄飞虎一概大罪,待臣追趕飞虎回来,社稷可保,家国太平。”
此时,百官也齐声说道:“同处之甚明,无不钦服。望陛下速降敕旨,大事定矣!”
闻太师又叹道:“此是天了负臣子,故当赦宥。如若黄飞虎有负君之处,只怕老臣一时之见,还有礼当说者,即行商议,不可有误国事。当初陛下如果听从臣之言,如今也不会有此事发生!”
班中闪一员官,乃下大夫徐荣出见。闻太师见状问道:“大夫有何议论?”
徐荣说道:“下官认为虽是天子负臣,但黄飞虎也有忤君之罪。”
闻太师说道:“何以见得?”
徐荣说道:“君欺臣妻,天了负臣;不顾恩爱,摔死黄娘娘,也是天子失政。黄飞岂得率众杀入午门,声言天子之罪,与天子在午门大战,臣节全无,故武成王也有不是。”
闻太师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