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跌落红尘-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言罢,直起身子道:“洛二小姐可是已经收拾停当?若是耽误了太后凤体,那可是掉脑袋的罪啊!”

    “已经准备好了,公公咱们可以启程了。”洛玉尘让金丹提了药箱,随着王公公上了门外等候的马车。

    洛玉尘坐在马车中,眉头微蹙,觉得此事甚是蹊跷。她不过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之女,哪里入得了皇室贵族的眼?宫里太医如云,不乏神医圣手,哪里就需要从民间寻医问药?若是连太医都束手无策,那太后的病恐非一般,若是稍有差池,但凡参与医治的人,恐怕都要担上干系,弄不好就有性命之忧,甚至会祸延家族呢。

    不知是谁向皇上进的言?细细想了一遍回府后遇到的人和事,这嫌疑最大的就要属定远侯府了。定远侯府三公子尚了一位郡主,也只有她才能与宫里搭上话了。

    肯定是那一对狗婆媳使得坏,看来上次的惩罚还是太轻了。想到此处,洛玉尘暗暗咬了咬牙,真是打蛇不死反被咬,老话儿说的好呀,斩草要除根啊!

    不提洛玉尘在车上翻来覆去地思量,宫里现在是一片紧张。

    提起大卫国的皇太后,那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太后娘家姓方,父亲官居一品,乃国之砥柱。太后嫁与先皇时,先皇还不是太子,当时的太子乃是另一宠妃所出的皇子,先皇依靠着太后娘家之力,斗倒了当时的太子,方能荣登大宝。先皇登基后,太后并未因此而恃宠生娇,反倒极是贤惠,辅佐先皇管理**。太后育有二子,长子齐恒,次子齐轩。先皇对太后极是尊敬,并将太后所出长子封为太子,即是当今皇上,次子齐轩被封为庄亲王。

    今年太后已经五十九岁,身子一直很好,很少有病痛。但自从半月前偶感风寒,身子就不太舒坦,五日前忽然口眼歪斜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太医的诊断结果是中风,施以针灸辅以汤药,倒是将病情稳定住了。但自昨日起,太后病情忽然恶化,昏迷不醒,命已垂危。宫里一众太医全力诊治,也只是能保太后一口气在,人却一直不清醒。

    皇上至孝,见太后病情如此严重,自是暴怒不已,将一众太医拘于宫中,声言若治不好太后的病,就让这些太医和一众太监、宫女随侍太后于地下。一时间,宫里一片凄风冷雨,人人自危。

    蹄声得得,车轮辘辘,马车终于到了宫门。

    “停车!”一声吆喝下,马车停了下来。

    洛玉尘将车帘轻轻地掀开一丝丝缝隙,凑过一只眼睛悄悄地偷看了一下外面,只见一个带刀侍卫伸手拦住马车。王公公从车辕上跳下来,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腰牌,走向那个侍卫。

    “方大人,咱家奉皇上口谕,出宫接洛主簿的次女,进宫为太后医病。”说着,将腰牌递给那侍卫。

    侍卫验看了一下,将腰牌还给王公公,向马车走来。洛玉尘连忙放下车帘,坐正身子。少顷,车帘挑起,侍卫伸头看了她一眼,又将车内打量了一番,放下车帘,回到宫门旁,挥手示意开了宫门。

    马车缓缓驶入宫门,沉重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关上,沉闷的关门声响起,金丹猛地一颤,畏惧地看了看自家小姐,终是没有说话。

    坐了一阵马车,又换了一乘小轿,最后只有王公公领着洛玉尘一人步行。两旁是红色的宫墙,每隔一段便站着一个灰衣太监,间或一个个宫女穿梭来去,一个个凝神屏气,行色匆匆。偌大的宫内不闻一点人声。如果闭上眼,准会以为自己站在空旷无人之处呢!

    穿过重重宫门,行过一个个夹道,终于停在一个大殿前。

    “洛小姐请在此稍候,咱家进去通禀一声。”王公公回身嘱咐了她一声,让他在台阶前等候,便向殿内行去。

    洛玉尘在殿前等候,只觉得大殿极高,两侧站着两排侍卫,气氛有些压抑。殿前游廊立着一根根粗大的柱子,柱旁站着宫女和太监。

    她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殿前的牌匾,不过估计是太后寝宫。

    不时地有宫女和太监端着盆盘出来又进去,十一月的天气里,他们却是满头大汗。

    忽地,殿内传出一声脆响,估计是铜盆落地的声音。然后一声怒喝传出,两个侍卫冲了进去,接着一个满面涕泪,被堵着嘴的小太监呜呜着被侍卫架了出来。小太监不停地挣扎着,但在两个侍卫铁钳般的手臂挟持下,一切都是徒劳的,只有一只鞋子留在了门前地面上,人却被拖拽得渐行渐远。

    旁边自有一个小太监上前将遗落在地上的鞋子收走,众人仍面无表情地立着。院中恢复一片寂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洛玉尘看着远去的背影,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不太妙啊!

    “宣——洛玉尘——觐见——”一声尖细阴柔的宣召声传出,一个小太监出来示意她随他进殿。洛玉尘整了整衣裙,拿好药箱,迈步跨入大殿。

正文 第三十一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第三十一章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进入大殿,迎面是琉璃烧制的四扇屏,上面篆刻着凤翔牡丹图。洛玉尘低着头转过屏风,入目是一间装饰华丽的宽敞大厅,迎面靠墙处摆着紫檀木的桌案,桌案后的阔椅上坐着一个明黄色的身影。

    由于洛玉尘低着头,所以只能看见龙袍下摆的云纹和一双做工精致的明黄色靴子。几个紫衣宫女和灰衣太监分侍两旁。洛玉尘用眼角的余光往两旁瞄了瞄,只见两旁跪着几个身着太医服侍的老者和中年男子。看来跪的时间不短了,有几个花白胡子的太医已经摇摇欲坠了。

    “启禀皇上,国子监主簿洛崇信次女洛玉尘觐见。”领路太监行礼禀告。

    “民女洛玉尘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洛玉尘连忙跪地叩首。

    “嗯,你就是那个‘活死人、肉白骨’的洛玉尘?”皇帝威严沉厚的声音自头顶传来。

    “启禀皇上,民女正是洛玉尘。然民女只是略通医术,‘活死人、肉白骨’之称愧不敢当。”洛玉尘垂首道。心下暗自腹诽:真是要命!这是谁这么嘴欠?‘活死人、肉白骨’?那是巫族才有的本事好不好?而且医活了也成了炼尸了,不能称为活人了。我若是有那等本事,早就自我复活了,也不至于流落到这里了。

    “你今年多大了?”头顶的声音道。

    “启禀皇上,民女今年十二岁了。”洛玉尘道。

    “你才十二岁?你能医好太后的病?”皇上的语气明显带着不信。

    你还不信?不信你干嘛将我找来?就为了将我捎带上一起为太后陪葬吗?洛玉尘心下忿忿。

    “不知太后所患何病?民女还须诊了脉方能知晓。”你以为我是占卜师吗?还没见到病人,我怎么知道是否能医好?

    “好,林海儿——”

    “奴才在。”旁边一个太监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

    “带她去给太后诊脉。”

    “奴才遵旨。”太监林海儿又施一礼,侧身向洛玉尘道,“洛小姐,请随奴才到里屋诊脉。”

    洛玉尘又给皇上施了一礼,方才站起身随着林公公向里屋行去。这与皇上说话也不让她站起来,她还从来未跪过这么长时间呢!幸亏她长年打坐,腿上的功力非凡。真不知道皇宫里这些宫女太监,每天跪来跪去地,怎么受得了?!

    二人进了里间,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年约六旬的老妇,双目紧闭,估计就是太后了。旁边几个宫女在一旁服侍着,一个中年嬷嬷正在拿帕子给太后擦拭嘴角流出的口水。

    “荣嬷嬷,皇上有命,着这位洛小姐为太后诊脉。”林公公向着那个嬷嬷说道。

    “知道了,烦劳洛小姐了。”拿着帕子的嬷嬷直起身,向洛玉尘点了点头,转首吩咐旁边的宫女为洛玉尘搬了一个绣墩。

    “不敢当。”太后身边的嬷嬷可是得罪不得,洛玉尘连忙谢过,随即坐在绣墩上,伸手按在太后的脉门上。

    真气在太后体内转了一圈,洛玉尘已经心中有数,不过是中风,只是有些严重了。但在洛玉尘看来也不是多么严重的病症。

    放下了心,洛玉尘装摸做样地闭目诊脉,心里却开始打起了算盘。

    此次进宫,十有八九是定远侯府搞的鬼,她们定是想着,若自己医不好太后的病,皇上一怒之下将她杀了,就可借着皇上的手,遂了她们的心愿。

    看来这次定远侯府是跟她摽上了,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她的。这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理儿。既是被惦记上了,以她父亲的官职是绝斗不过侯府的,只能寻一个胜过侯府多多的大靠山,方能震慑那对婆媳,以绝后患。而眼前给太后医病,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俗话说,物事若是来的易了,就不会有人珍惜。看来今日她得卖卖力气,好好地演上一场戏,让皇上和太后欠她一个大大的人情,今后方好背靠大树来乘凉啊!

    念及此,洛玉尘已经打定了主意。收回了诊脉的手,微微地皱起了眉头。

    “洛小姐,脉象如何啊?”荣嬷嬷见洛玉尘诊了脉后就皱起了眉头,心中不由地咯噔一下,连忙问道。

    “唉——太后的病不轻啊——医治起来——有难度啊——”洛玉尘摇了摇头。

    不轻?有难度?那就是还有治呀!总比那些太医得出的‘听天命’的结论强多了。荣嬷嬷连忙抓住洛玉尘的手仔细询问,那边林公公已经转身出了房,向皇上禀报去了。

    听说洛玉尘能医治太后的病,皇上连忙进了房,详细询问起了洛玉尘。

    “你准备如何医治太后呢?”皇上紧紧盯着洛玉尘,一种无形的威压扑面而来。

    “民女准备使用‘金针度穴’之术为太后施针。”那种程度的威压对本真人无效。

    “‘金针度穴’?之前几位太医已经施过了针,你的针法与他们有何不同?”皇上皱了皱眉。

    “回禀皇上,普通的针灸之术,只是以针刺穴,用以刺激几处穴道,不能深入化解经脉内的淤积之物。而民女习得一种内家功法‘长春功’,以金针为媒,将功法导入太后经脉之中清除淤塞,淤塞尽除则疾病自愈。”

    “好!好!”皇上起身兴奋地转了两圈,正想让她快些用针,忽又犹豫道,“朕倒是听说过内家功法一说,但内家功法外放一般都是伤害致敌而用,从未听说内家功法还能导入人体而不造成伤害。你那什么‘长春功’的功法,可是绝对安全的?”

    “此法自是绝对安全,皇上可以寻一人试验,民女将功法送入她体内,让她感受一二便知。”洛玉尘笃定道。

    “好!”皇上环顾四周,旁边侍立的荣嬷嬷连忙上前一步,施礼言道:“奴婢愿意为太后试针。”

    “好!就由你来吧。”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

    “稍后施针时需要嬷嬷卧于榻上,还请其他人等暂时回避一下。”

    “嗯,你们都退下吧。”皇上挥手让几个小太监退到殿外等候,自己和几个宫女在一旁观看。

    “还请荣嬷嬷卧于榻上,松开发髻,全身放松,民女方好施针。”

    荣嬷嬷依言在外间榻上躺好,洛玉尘从随身药箱中取出一个白绢制的包裹,打开后放在榻旁矮几上,从包裹中的一排金针中取出一只一寸左右长短的金针,缓缓刺入荣嬷嬷的头顶百会穴。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真是纠结啊……

    第三十二章真是纠结啊……

    洛玉尘将金针缓缓刺入荣嬷嬷的百会穴,为了让荣嬷嬷尽快有舒适感,她运起一丝木属性法力,在荣嬷嬷经脉中缓缓地转了一圈,大约一刻后便收了功,起下金针。

    “荣嬷嬷感觉如何呀?”洛玉尘退后一步,微笑着看向荣嬷嬷。

    荣嬷嬷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即醒悟皇上还在一旁等着她回话,连忙起身,顾不得整理散开的发髻。

    “启禀皇上,奴婢只觉得有一股温润的暖流顺着头顶四散开来。从头顶到腹背再到四肢,身子就像泡在温水中,只觉得血液都流的快了些。现在奴婢觉得身上都轻快了些。”荣嬷嬷严肃的面上表情都舒缓了些。

    “好!快快为太后医治,若医好了太后,朕必有重赏。”皇上颔首言道。

    “启禀皇上,施针之前,民女有几件事情需要明言。太后病情比较严重,医治起来相对困难一些,施针时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不能受到惊扰。另外,民女功力尚浅,一天之内只能施一针,功力便将耗尽,需休息一日,待功力完全恢复后,方能继续施针。若是勉强连续施针,恐怕适得其反,反倒无益。还请皇上恩准。”

    “朕准了。只是第一针施过之后,会有如何效果呢?”

    “一针过后,口眼即正。但神志恐还难以清醒,须得二针过后,方能恢复神智。”

    “好,既如此,你就开始吧。”皇上又将两旁的宫女遣了出去,只留了荣嬷嬷一人从旁伺候,自己则坐在太后床榻旁边的椅子上,静候洛玉尘开始医治。

    洛玉尘先在一旁的铜盆中净了手,用帕子擦净。来到太后床头,伸手打开太后的发髻。从包裹中取出一只三寸长的金针,从太后头顶的百会穴缓缓刺入,之后自仙府中引出一丝极其细小的天雷,循着金针导入太后体内。

    洛玉尘闭上双眼,心神随着天雷进入太后体内,默默地体会着体内经脉的情况。太后的经脉内有多处淤塞,洛玉尘并未急着将淤塞之处疏通开,而是在静脉内转了一圈,果然找到了几个出血点。

    先将出血点封住,再由远离出血点的地方开始疏通淤塞之处。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方将压迫了面部的几处淤塞通开,这样即可达到方才说的第一针的效果。

    洛玉尘看效果差不多了,便收了天雷。功法在体内转了一圈,将血液向下压了压,让面色看起来苍白一些,又逼出了一头大汗,方才将金针拔出。

    皇上见洛玉尘拔出金针,连忙上前查看太后的情况,见太后歪斜的口眼果然正了不少,呼吸也比较平稳,虽未醒转,但比之方才,果是好得多了。这才舒了一口气。

    “菩萨保佑啊!太后可是好转了些。”荣嬷嬷轻声念着佛,理了理太后散开的头发,掖了掖被角。

    “你怎么样啊?”这时,皇上才想起洛玉尘,见洛玉尘面色苍白,满头虚汗,开口问道。

    “民女只是功力耗尽,有些虚脱,休息一日便无妨了。”洛玉尘虚弱地扶着案几道。

    “林海儿——”皇上扬声召唤。

    “奴才在,”林公公快步进了房,躬身听命。

    “扶洛小姐到后殿歇息,着人好生伺候着,万不可有何闪失。”

    “是”林公公躬身应了,唤了两个宫女扶洛玉尘到后殿休息。

    “皇上,如今太后有了好转,您看……外面那些太医……如何发落呀?”林公公小心翼翼地道。

    “哼!一群酒囊饭袋,让他们都滚吧。省得在朕面前,败坏朕的兴致。”皇上现在心情不错,并没有发落那些太医。

    “是,皇上这几日操劳太后的凤体,一直不得休息。现在太后已无大碍,皇上还是回寝宫休息休息吧。”林公公连忙劝道。

    “嗯。朕还不累,还是摆驾坤宁宫吧,皇后这几日为太后侍疾,也着实是累坏了,朕去看看她。”言罢便出了太后寝宫,向坤宁宫而去。

    洛府,前院书房。

    自从传旨的公公将洛玉尘带走后,洛三老爷便派了人到宫外候着,又遣了人回老宅报信,便回了前院书房。

    洛三老爷坐在书案后,心中甚是焦躁,不知洛玉尘这次入宫是福还是祸。一时间又没有什么消息传来,在书房中是如坐针毡。

    “老爷,展先生来了。”门外传来侍书的禀告声。

    “快快有请。”洛三老爷连忙起身,迎向开启的房门。

    “洛大人,听说二小姐被宫里来人带走了?”展墨岩躬身施礼,并未客套,直起身便开口问道。

    “正是!说是太后病重,要尘儿去医治。尘儿虽说医好了几个人,可……毕竟年幼啊!那……又是个是非之地,稍有差池便是性命攸关啊!”洛三老爷眉头紧蹙,“真是……不知是哪个多嘴,惹来的祸事。”

    “不知是哪位公公来府上颁的旨意?”

    “是一位姓王的公公前来颁旨,只是不知在宫中是何职司。”言罢,便将王公公的容貌细细地描述了。

    “洛大人,事已至此,心焦亦于事无补,还请大人稍安勿躁。二小姐医术高超,又聪慧过人,料想应无大碍。在下这就托人去宫里打听打听,一有消息,便来禀告大人。”展墨岩安慰了洛老爷,便告辞离去。

    看着儿子的武师傅离去的背影,洛三老爷凝眉沉思。能和宫里搭上关系,看来此人亦非泛泛之辈,只是为何要自荐入府为一个九岁的孩童做功夫师傅呢?

    洛府,叠翠轩。

    “怎么样?可有什么消息吗?”二姨娘见碧玺从外面回来了,连忙问道。

    “方才大老爷打发了人来,请了咱们老爷去老宅了,现下还未回来。”碧玺进了房,接过一旁小丫头端上来的茶盏,放在桌上,“方才二门上的婆子说,在宫门外等候的何二已经回来了。”

    “何二怎么说?”

    “说是等到宫门落锁,也没见着二小姐出宫。倒是有几个太医出了宫,被他们府里的马车接走了。”

    “何二没上前问问?”

    “问了,只是太医们出了宫便上车匆匆离去,什么也没问出来。那帮下人们也是任事不知的。”

    闻听此言,二姨娘低头思量。若是她能医好太后的病,今后恐怕是越发地得意了;可若是医不好太后的病,不知皇上盛怒之下,阖府是否会因此获罪呢?唉——不知该盼着她能治好太后的病,还是该盼着她治不好太后的病,真是纠结啊……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宫中岁月

    第三十三章宫中岁月

    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三人进入了慈宁宫后殿。后殿摆设并不奢华,但亦是窗明几净,陈设淡雅。

    二人扶着洛玉尘在榻上躺了,一个身材略显丰腴的宫女打了水,拧了帕子给她擦洗了手脸。

    “洛小姐,这几日您就在这里歇息吧。奴婢叫含烟,”一个瓜子脸的宫女规规矩矩地福身行礼,指了指旁边的丰腴宫女,“她叫初雪。”

    “这几日就由咱们二人服侍您,有什么需要,小姐尽管吩咐便是。”初雪撤了铜盆,接过含烟递过来的锦被,轻轻地盖在洛玉尘身上。

    “有劳二位姐姐了,”洛玉尘略带疲惫地轻声道,“我有些倦了,想睡一下。”

    “洛小姐尽管休息,到了饭时,奴婢再过来叫您吧。”二人福身施礼,将床上的幔帐放下,悄声退了出去。

    待二人关了门,洛玉尘睁开了眼睛。想想这是在宫里,随时都有可能进来人,便没有进仙府打坐练功。脸颊蹭了蹭锦被,不知是什么料子制的,软软地甚是舒服。

    唉——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来皇宫一次,还是好好享受一番吧,遂闭上眼睛渐渐入睡了。

    不知过了多久,洛玉尘被初雪唤醒,撩开幔帐一看,屋里一片朦胧,含烟已经燃起了烛火。看看天色,估计到了酉时了。

    含烟服侍着洛玉尘梳洗了,初雪将晚膳摆在桌子上。

    “随我进宫的丫头现在何处?可是已经用了晚饭?”洛玉尘问道。

    “洛小姐但请放心,已经着人安排了。”含烟递了筷子给洛玉尘。

    又客气了几句,便开始用饭,初雪站在一旁布菜。

    刚刚用完晚膳,门外便有人禀报:“容嬷嬷过来了。”话音一落,门帘挑起,容嬷嬷带着一个小宫女走了进来。

    “容嬷嬷来了,快快请坐。”洛玉尘连忙站起身,给容嬷嬷看座。

    “洛小姐不必客气,身子可是好些了?”容嬷嬷拉着洛玉尘坐在榻上,拍了拍她的手,“今日可是辛苦洛小姐了。”

    “嬷嬷客气了,能为太后略尽绵力,是玉尘的荣幸,哪里敢道辛苦。”洛玉尘垂了头,躬谨地道,“不知太后现下如何了?”

    “太后已经好多了,多亏了姑娘啊!这里可还住得惯?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来便是。”

    “劳嬷嬷挂心了,这里挺好的。只是……玉尘进宫时带了一个丫头,不知现下如何了?”

    “是那个叫金丹的丫头吧?已经在他处安置好了。只是宫里规矩大,留她在宫中终是不便。如今天色已晚,宫门已经落锁,也只得在宫中过一夜了。待明日宫门开了,便让她出宫吧。以后就让初雪和含烟伺候姑娘的起居如何?”虽是询问,但语气中的肯定意味再是明显不过的。

    “全凭嬷嬷作主。”洛玉尘站起身,再次谢过了荣嬷嬷。

    见洛玉尘极是上道,荣嬷嬷很是满意,又嘱咐了初雪二人要好好伺候洛玉尘,便留了两套换洗的衣裳,告辞回去伺候太后了。

    翌日,自有小太监过来,领着金丹出了宫,直接送回洛府,暂且不提。

    送走了金丹,洛玉尘并未在外多做停留,而是立即返回了房中。

    虽说宫中景色不错,等闲也没有机会领略一番,难得有机会进宫一趟,但此时也只得错过了。

    想这皇宫里住的都是人精,身份又都是尊贵的,言行举止稍有差池,便有可能得罪了哪位贵人而不自知。因此她这一整天都老老实实地在榻上打坐修炼,并美其名曰恢复功力,以便明日为太后继续施针。

    宫中自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对于洛玉尘的存在,宫里早已传开了,各位大小主子都以各种名义,派了心腹的宫女太监到这边来打探消息。但因皇上早有旨意,并派了心腹侍卫在慈宁宫外把守,任何人不得探视洛玉尘,那些人亦只得无功而返。

    但这点困难岂能难倒众人?既然在宫里见不到人,那就出宫去打探好了。于是,这一日宫里奉命外出的宫女太监一下子多了起来。

    这一日对于洛府的主子们来说,是煎熬忐忑、患得患失的一日。而这一日对于洛府的门子和住在府外的下人们来说,却是幸运的一日。平日里不常来往的朋友,间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不约而同地登门拜访,言谈之间少不得打探几句二小姐和府中的情况。让洛府下人亦从中小小地捞了一笔。

    不论众人暗中如何动作,表面上皇宫里自是一片平静。一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洛玉尘迎来了在皇宫中的第三日。

    天色放亮,洗漱完毕用了早饭,洛玉尘精神抖擞地出了后殿,在初雪和含烟的引领下来到太后寝宫门外。

    今日的慈宁宫与前日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

    大殿外游廊上仍然侍立着宫女和太监,虽然殿前依旧肃静无声,但众人目中的死寂和空洞却不见了。看见洛玉尘渐行渐近,目中闪现一丝希冀。

    刚走到大殿门口,洛玉尘便发现今日殿外的宫女和太监,比起前日多了不少生面孔。虽然众人俱都目不斜视,但洛玉尘仍能感觉到众人眼中的打量和算计。

    正自狐疑间,在大殿门口等待的林公公已经迎上前来,“圣驾已在殿中,洛小姐快随咱家入内觐见吧。”

    待得进了大殿,才发现今日不只是圣驾在此,皇后也在皇上身边坐着。洛玉尘连忙上前又叩拜了一番,皇上少不得勉励了一番,皇后也殷殷地嘱托了一番,无非是要用心给太后医治,事后必有重赏云云。

    洛玉尘腹诽着听完了帝后二人的嘱托,终于开始为太后施针了。依着前日的流程做了全套的治疗,洛玉尘便收针在一旁静候。

    一刻钟后,太后果然徐徐睁开了眼睛,皇上和皇后连忙上前问询请安,洛玉尘又惨白着脸在含烟和初雪的搀扶下回了后殿。

    在洛玉尘的精心医治下,太后的病一日好似一日。在如此这般地给太后针灸了一个月后,太后终于能下地行走了。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孝顺能干的好孩子

    第三十四章孝顺能干的好孩子

    威武二十五年腊月初五,清晨。

    天色微亮,从子时便开始飘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殿脊上、屋檐上,落在萧瑟的枝干上,落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大地一片银白,建筑物冷硬的线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竟然流露出一丝柔软的意味。

    洛玉尘缓缓睁开眼睛,一瞬的迷茫过后,渐渐恢复了清明。

    来到皇宫已经一个月了,眼看着就要到腊月初八了,就要过年了呢!这还是她来到这世上的第一个新年呢!

    平日里大家都在一处还不觉得,这冷不丁离开洛府众人一个来月,忽然间竟然有些想念了。

    不知道弟弟是不是急坏了呢?父亲是不是在担心呢?八月有没有瘦了些?乳母和丫头们过得如何了?

    前世三百年的漫长岁月,都是在修炼和打杀中度过的,红尘中纷繁的称为“感情”的东西早已经随着岁月飘散无痕。心,已经磨练得坚硬如铁,人生除了追求成仙大道,已经别无牵挂。

    只是短短数月的红尘生活,竟然会泛起这种“思念”的感觉,不可思议中,不禁自问:我这是怎么了?

    看来是时候该回去了……

    院中传来扫地清雪的沙沙声,宫人们又开始了他们劳作的一天。

    “洛小姐,奴婢进来了。”含烟端着铜盆进来服侍她起床。

    “过会子去前面看看,若是荣嬷嬷得了空,请她过来一趟吧,我有些事情要烦劳荣嬷嬷。”

    “是,待您用了饭,奴婢就过去。”含烟答应着,和初雪一起将早膳摆放在桌上。

    待到用过了午膳,荣嬷嬷便来了。

    “荣嬷嬷来了!快快请坐。外面怪冷的,赶紧拿个手炉暖暖手。”洛玉尘连忙服身施礼,吩咐初雪拿过了手炉。

    “多谢姑娘,不妨事的。”接过手炉,荣嬷嬷脸上时时绷着的线条柔和了些。

    “那‘风痹丸’嬷嬷用了可有效?现下身子可是好些了?”

    荣嬷嬷原是太后陪嫁的丫头,陪着太后在宫中生活了四十余年。多年来在宫里不分寒暑地伺候主子,跪来跪去地,落下了风痹的毛病,一到天寒便会发作。前几日发作时,洛玉尘便拿了一些“风痹丸”给她。

    “已经用了,十分地有效。这不,今日下雪也没有觉得太疼。实在是谢谢姑娘了。”荣嬷嬷笑容又绽开了些,用手摸着腿道。

    “昨儿个又制了一些,嬷嬷拿去用吧。”洛玉尘示意初雪捧过来一个瓷瓶,放在旁边的桌案上。

    “那可是多谢姑娘了。”荣嬷嬷收了瓷瓶问道,“方才听含烟说,姑娘有事要与我商量?”

    “是。这么早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