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天传-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王灵官说完,黄角大仙似乎有些疲惫,对擒他们回来的那个黄衣人道:“杀了。”

王灵官急喝道:“上仙饶命!”

黄角大仙自然不理,眼帘垂下,再不看王灵官一眼。

气罩撤去,金天银地罡风如利刃飞卷,顷刻间将四人斩成肉糜,临死前的那一刻,王灵官眼睛死死盯住黄角大仙,他隐约觉得,黄角大仙一举一动,似乎很像一个人……

……………………………………………………

齐天岭,阴阳洞府之中,造化神猿修炼正到了最紧要的关口。

三十六根千丈玉,仅剩一根,而这根千丈玉此刻如同燃着的乳白色巨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缩短。

神猿修炼,造化多多益善,修为越高,吸取造化速度越快,此刻,五神猿正在冲击天圣的关口。

阴阳神猿引动造化,一刻不停,他当年半被动地被鲲鹏强灌造化,自己虽未出力,但每个关口的过程却都记得清清楚楚。

冲击天圣,当一蹴而就,不容半点耽搁怠慢,而一举助五人达此境界,对阴阳神猿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五行神猿,功法各异,金木水火土虽自阴阳而生,但真到此刻,却需阴阳一心五用,哪个都不能忽视的。

五彩造化通路,五色分明,将最后一根千丈玉的造化一点点平分,五行神猿依照阴阳神猿神念所传的功法运转造化。在那千丈玉消耗掉一半的时候,无支祁第一个现了异象!

无支祁原本便生得满头白发,此刻,他周身泛起一层水样波纹,整个身子如虚如幻,唯有那头白发暴涨,在空中飘逸不定,似水面荡漾着白色海草一般。

阴阳神猿松了口气,无支祁不愧是处世最久的神猿,果然是他第一个冲破了天圣的境界。又过片刻,驱神圣猿王禺双目现出两道红光,这目光有如实质,射在石壁之上,竟击出两个深洞来。

千丈玉还剩四百丈长短,通风神猿第三个过了关口,青光缭绕遍布周身,散发出生生不息的朝气来。

当通臂神猿到了天圣境界时,洞中黄光散发开来,而此时,千丈玉仅余一百丈!

悟空修为最高,他早就跨过天圣境界巅峰,踏步至阴阳之境,而那双忽闪忽灭的灵明双瞳也终于常明不熄。他端坐在上方,一边看着五神猿修炼,一边思索,自己到了这样的境界,居然还记不起前事,可真是匪夷所思了。

眼见千丈玉越来越少,悟空不由得有些心焦,右手伸入怀中,摸到了盛着两颗蟠桃的那个玉盒。

终于通臂神猿跨过这一境界,悟空心里踏实许多,即便百丈千丈玉不够聪明神猿跨过天圣之境,这两颗蟠桃也足够了。因修为最高的缘故,三十六根千丈玉,悟空少说也收了十五六根,到了后来,他心中有些不忍,便刻意放缓了修炼的速度,阴阳在下方向他投来不满的一瞥,却也没说什么。

悟空吸取这许多造化,已经知道,一颗蟠桃的造化,大致相当于一根千丈玉,而千丈玉之名,得来也绝非讹传。

之前自瀛洲岛和方丈仙岛得来的千丈玉,名虽千丈,实则只有七八百丈而已,论造化之浓馥,可不及当下这三十六根千丈玉许多。

最后剩下这百丈千丈玉,俱都给了聪明神猿,而聪明神猿本就弱于其他神猿,他性情偏执,只喜自己修炼,偏偏又无极好的际遇,故而他得的造化是五神猿中最少的。

百丈千丈玉,转瞬既无,但还不见聪明神猿有突破的动静,阴阳神猿神念一动,地上盛着寻常蟠桃的布囊飞起,一颗颗蟠桃散落半空,阴阳以极快的手法,将蟠桃中造化挤压而出,俱都化作赤色造化,入了聪明神猿之身。

千丈玉不足,由寻常蟠桃来补,这倒也是个法子,只是这些蟠桃数量虽多,造化却相对匮乏,半个时辰,聪明神猿已将洞中蟠桃造化吸收殆尽,却仍不见有何动静。

阴阳神猿面上露出失望神色,轻轻叹了一口气。

悟空见阴阳似乎有要收手的意图,毫不迟疑将怀中玉盒抛下,传音道:“还有两颗!”

阴阳想都不想,将这玉盒纳入怀中回道:“这是你的,绝不可用!”还不待悟空辩解,阴阳神猿一挥手收了七个圈子,七神猿一齐落在地上。

悟空急问道:“为何不可用?”他见阴阳神猿这么着急提升五神猿造化,知道他们踏过天圣之境,必定有大用处。但即便如此,阴阳仍不许聪明神猿服用母树蟠桃,自己怎能不急?

阴阳神猿道:“日后你自会知道。”

悟空看了聪明神猿一眼,道:“难道就此作罢?”

阴阳神猿道:“今日算是功亏一篑,说起来是我的过错,未料汝等修为如此低微,否则也不致出现造化不足的结局了。”

五行神猿皆有羞赧之色,悟空一摆手,道:“修为低微,并非他们的过错,难道没有办法补救了?”

阴阳神猿道:“七神猿一同修炼,事半功倍,若七神猿不齐,再要助聪明冲关,至少也要五根千丈玉才行,去哪里寻?”

悟空道:“天无绝人之路,去老君、真武、玄女等人处求助,不信凑不齐少许造化!”

阴阳神猿道:“蟠桃园已被老君搬走,单凭普通蟠桃,自然也可凑足,但此刻,你我却要去做一件大事。”他想了想,叹口气道,“唉,只能等着了。”

聪明神猿道:“不到天圣,有甚么后果?”

阴阳神猿道:“后果?你五个若都到了天圣之境,便能镇住此天地,即使大日如来出来,也无甚可怕!”

悟空想了想道:“为何要他五个,难道你我会袖手旁观?”

阴阳颇有深意看了悟空一眼,道:“你我?是要出天的。”

第四九二章无始来

出天?悟空听了大吃一惊,出天,有那么容易吗?如来历经七个会元都做不到的事情,难道自己和阴阳神猿就能做到?

若能出天,岂不是离开了这座大炉子,那下个会元时,七神猿岂不是凑不齐了?若能出天,岂不是说自己已经具备了穿越罡风层的能力?阴阳神猿是从那里下来的吗?这岂不是说,鲲鹏也有可能在天外?想起鲲鹏,悟空一片迷茫,盘古和如来都是从天外来的,而鲲鹏的来历,仍是一个谜。

出天……这简简单单两个字,不知道会引发多少连锁反应。但这些念头在悟空心中只是一闪而过,他自然想要出天,这其中,有好奇,有期待,还有揭开谜底前的兴奋。

悟空镇定了一下情绪,道:“既然如此,那便四处搜罗造化之物,先让聪明神猿入天圣境界再说。”

阴阳神猿想想道:“尽力而为之吧。”

发愁的只有他两个,五行神猿修为大涨,在那边已兴奋地上蹿下跳,悟空看了看那五个,王禺失了冷漠,通风忘了持重,无支祁不再憨厚,通臂少了沉默,聪明神猿虽稍有些不开心,但他一跃而至地圣之巅的境界,也是飞来之福了。

阴阳见悟空略微诧异神色,道:“他五个,只有在你我面前才如此真实。”

悟空点了点头,心中却升起了一个怪异的念头,阴阳,对五行神猿又有呵护,又有帮助,又有严厉,更重要的是:五行自阴阳而生,做个不恰当的比喻,阴阳神猿真好像是五行神猿的父母一样啊。

而自己呢,五行神猿对阴阳似乎稍有畏惧,但在自己面前却显得轻松许多,这感觉就像是祖孙之间的关系呢。悟空不由得为自己的想法哑然失笑,自己还是以世俗的关系来界定造化神猿,真是无聊之至。

他俩正琢磨着到哪里去寻如此多的精纯造化,通风蹦蹦跳跳过来,说了一句:“我师尊炼制造化炉,不知可成功了?”悟空一怔,自己可真是笨了,造化炉不就是用来吸取造化的最好法宝么,还在这苦思什么呢?

阴阳听到造化炉,也是一喜,道:“有了这东西,那便再省力不过,不过造化炉可不是那么好炼化的。”

他们才要去找元始,只听洞外传来一声清亮的女声:“你们终于出关了?”这声音正是玄女。悟空听玄女到此,心中大喜,当年玄女替换五神猿去为元始护法,她既然来到此地,十有八九是元始炼成了造化炉。

七神猿跃出洞去,玄女见了这七人,脑子里一片晕眩,阴阳也就罢了,之前自己就看不透他修为,悟空也就罢了,先前已是天圣的境界。而五行神猿,之前或是混元金仙,甚至是太乙金仙,现在居然几乎都成天圣,这就是造化的力量吗?自己勉强也算造化一脉,但和七神猿比起来,真像是不折不扣的西贝货啊。

玄女还是第一次露出这种表情,悟空见了不由得心底暗笑。玄女定了定神,道:“悟空、阴阳,随我来元始玉清宫。”

元始玉清宫亦在万寿山上,老君和灵宝早为他留了最高的那座峰头。三人到了万寿山,只见玉清宫冷清如初,显然元始只将此宫随意仓促安放,连门前童子都未安置,不知有何急事。

入了玉清宫,见元始将那造化炉放在案上,自己伫立一旁久久凝视,显然是入了神。

玄女道:“还看什么?”

三人进来,元始视若不见,一摆手叫玄女噤声,仍目不转睛看那造化炉。三人知道此刻是参悟至关紧要之际,便都静静在一旁等候。

所幸没过多久,元始长吁一口气,微笑点了点头。

玄女道:“弄什么玄虚?”

元始道:“师姐,你来此有事?”他看了一眼悟空和阴阳,目光立刻定住,这神态和玄女大致相仿,显然心中极度震惊。

玄女道:“无事怎会来寻你,我要问你,你参透造化炉中千余阵法,可有所得?”

元始道:“那是自然,造化炉中没有一个阵法是寻常的,就算天地大阵也不鲜见,我参悟三百余载,称得上是——”

玄女一摆手阻止了元始吹嘘,道:“你可知道擎天玉柱上的阵法?”

元始一怔,哈哈大笑,道:“你我倒想到一处去了,我放下玉清宫,便去了东边青丘山印证,青丘山上阵法,倒和造化炉中几个阵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悟空想了想,又是一喜,道:“难不成要封断反造化的来源?”

玄女道:“你这真是精明绝顶,这便猜出来了?”

悟空道:“若能阻断如来炼制大日如来之身,那真是教他走投无路了。”

阴阳补了一句:“五行神猿若都达天圣,也不惧大日如来,但若真逼到哪一步,这场大战恐怕天地色变,生灵涂炭了。还是元始天尊的法子好些。”

玄女问元始道:“你有几分把握?”

元始道:“现在么,不过五六成,还需多走走看看,此事不容有失。”

玄女沉思片刻,立下决断,道:“既如此,那便兵分两路,你参悟阵法若有所需,尽管与我说便是。”玄女又转头对悟空道,“收集造化,助聪明神猿冲关,就落在你们身上了。”

阴阳道:“我去便可。”

玄女微微诧异,为何不让悟空去,但阴阳所说,自应有其道理,自己怀疑阴阳很有可能突破了天地屏障,有许多事情还要向他请教呢。

悟空道:“好,两法并施,有备无患。”

玄女对阴阳道:“我去齐天岭,其实是寻你的。”

阴阳点点头,道:“我知道你要问什么,但我之所知,恐怕令你失望了。”

玄女道:“你这许多年,去了哪里,总还记得吧?”

阴阳不自觉向上看了一眼,目光穿透玉清宫殿顶,道:“我来的那处,非此天地,却又并非逃出。”

三人听得一阵迷糊,这是什么意思。

阴阳接着道:“那里,似乎是这片天地的边缘,我有种预感,自己似乎能更上一步,出了那方禁锢,但鲲鹏不许。”

悟空一闪念,道:“鲲鹏不许?他可是要你我同去?”

阴阳道:“正是!”

玄女道:“那里,可有反造化之力?”

阴阳道:“有。”

玄女又道:“鲲鹏现在何处?”

阴阳摇摇头道:“我离开时,他还在,现在却不知了。”

悟空问道:“鲲鹏还和你说过什么,你可知道他来历?”

阴阳道:“不知。”

玄女点了点头,道:“这些便足够了,看来反造化之力的确自天外来,既然如此,封住擎天玉柱阵法,便没有错。大日如来若现于世间,唯恐大祸临头,必要阻止如来才行。”

悟空道:“那是自然,那便分头行事了!”

二人与玄女和元始辞别,悟空对阴阳道:“我先去老君处索些仙丹来,再去真武、紫微、弥勒、观音、大禹……”

他还没说完,玄女从玉清宫中追了出来,道:“悟空,险些忘了一件事。”

悟空道:“什么大事?”

玄女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你闭关时,观音曾来过齐天岭,她座下龙女要见你。”

悟空又惊又喜,龙女要见自己?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看来她定然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呢。

悟空道:“就去就去!”

阴阳道:“搜集造化一事,还是交由我来,你自去吧。”

悟空心急,一个筋斗翻到了灵山落伽山上。观音远远见了,对龙女道:“他来了。”

龙女微微颔首,却皱起眉道:“我说这些,却不知有无用处?”

观音道:“我不知你要说什么。”

龙女叹了口气,道:“但依本心而行吧。”

龙女缓步走下高台,朝悟空迎去,悟空拾阶而上,到了阶顶,恰好和龙女面对面,二人相距不过咫尺。

龙女道:“我叫你来,你便来了?”

悟空点了点头。

龙女又道:“有来,便有去的,我叫你去,你去不去?”

悟空脱口而出:“去哪里?”

龙女道:“佛经说:‘从无始来’。那便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生生世世,无来去,也无始终。”

悟空仔细琢磨龙女这句话的含义,“无来去,无始终”,那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会元之厄?知道天地轮回?”悟空以为自己寻到了答案。

龙女摇摇头,道:“你说的那些大事,我哪里会知道,我只说你。”

说我?我没有来去,也无始终吗?我自然知道我从哪里来的,但我是怎么来的,这却不可和外人道。至于我将去何处,我自然不知。无始终?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这话实在太玄,没头没尾的,我又哪里猜得到?

悟空纠结了好一阵,也没弄明白龙女要说什么。

龙女又道:“你是龙树。”

悟空点点头,这还是龙女第一次和他正面说出自己前世的身份。

“我知你前生,不知你今世,你要自己去寻才行。”

悟空问道:“去哪里寻?”

龙女道:“龙树当年为传播佛法,踏遍四大部洲,他有予有得,或许,那也是你想要的吧。”

“龙树寻到了什么?”问这话时,悟空心里甚是郁闷,造化神猿中,他修为几近最高,但偏偏只有自己对前世却什么也记不起来。他甚至有个想法,是不是自己穿越来的身份使然,那些应该来的,都没有来呢?

第四九三章遇龙树

此次和龙女相见,略有不同,之前每次,悟空都会进入一种玄妙之境,而后或旁观、或代入龙树之身。他想想道:“你能不能……叫我再做一次龙树?”

龙女摇摇头,道:“能,但却无大用的。”

悟空道:“为何?”

龙女道:“佛经说:‘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你纵为龙树,也不过一时虚幻,又能奈何?”

悟空道:“你知道龙树要寻的是什么吗?”

龙女道:“我知道,他要追寻佛经大义!”

咦,竟会如此?悟空知道,佛经本身并无过错,一切恶事都是恶人为之,但龙树传播佛法,居然是为了追寻佛经奥义,由此看来,龙树也并非全受如来摆布呢?那自己,应该怎么做,难道还要沿着龙树的道路走下去?

不!龙女见识毕竟有限,她之所知,不过是限于龙树一人,龙树受这天地所限,误以为佛经所说,便是这天地至理,但自己却不然。悟空隐隐觉得,龙树所追寻的,其实乃是一个“理”字!天地之理,万物之理!

龙女见悟空痴痴模样,以为他入了情障,于是道:“佛经说:‘以一切法及诸有情皆毕竟空无差别故。’”

悟空一怔,龙女这是开导自己呢,这可真是误会了,莫说自己不是龙树,纵真是龙树又能如何,无数大事要做呢,哪里有闲心谈情说爱。而想到这里,悟空不禁起了疑问,龙树本是如假包换的造化神猿,造化无性,怎会动了情思。他看了看龙女,暗道,这丫头莫非是单相思么?

悟空对龙女笑笑道:“你说的有理,我此生高来高去,就连取经那十万八千里都未走完,真该去看看天下众生,或许便有所得呢。”

龙女点点头,道:“佛经说:‘诸法无高低,诸法无来去’。”

龙女言辞有限,张口便是“佛经说”,悟空不由得听得厌烦,道:“若无事,我便去了。”龙女点了点头,转身回了莲台。

看着悟空远去的身影,观音喃喃道:“造化神猿,当真古怪。”

“嗯,是有些古怪呢。”龙女道。

刚出灵山,但见阴阳坐在云上等候,悟空诧异,阴阳神猿来这里作甚?正好他也有事要问阴阳,于是迎前道:“为何不要我和你一同搜集造化?”

阴阳手向下指,道:“你看芸芸众生,有何感想?”

悟空被问得一愣,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阴阳接着道:“你欲做拯天救地之人,无非为了天下众生,但你可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悟空道:“一样米养百样人,这岂能一概而论?”

阴阳道:“去看看这天地吧,或许,今后再没这样的机会了。”

说完,阴阳直投灵山,他自然是去寻观音和弥勒,要索些造化灵物。

悟空却又开始思索,本来阴阳不说,他也是要入世间走一遭的。自己初登阴阳之境,修为虽高,却也需时日稳固,以现下状况去和阴阳出天,实在有些忐忑。还有一点便是,自己虽际遇非凡,平日接触的非仙即圣,但他委实知道,仙圣之悟,归根结底来自俗世之理,地上的先圣大儒,高僧道者,其实并不逊于神仙半点。

遥想当年在三界之中,老君不是也不得不遵守约定,将孟轲自善恶界放出,这其中虽有了自己助力,但自己却知道,孟轲乃有“亚圣”之称,闻道或早或晚,终会成一代旷世大儒。唉,人寿有时尽,距出三界也不知过了几百年,孟轲恐怕早已枯骨成灰了,这也是无奈之事。

带着满腹杂陈,悟空化作人身,落在灵山脚下。

当年如来为治世之尊时,灵山脚下仍是佛门掌控之地,哪有一个凡人敢入,而如今弥勒治世,灵山举足即登,山脚下俱是寺庙居士之所,香火烟气弥漫。

悟空也无目的,随意行走,不觉间行到一处大寺院,这座寺院名做“大乐禅院”,山门紧闭,门前聚集着许多人,指指点点,不知在争论些什么。

悟空见了热闹,便凑上去看,听了一阵,得知详情。这座寺院乃是一东土和尚所建,在世已有百年,这东土和尚本是凡人,此刻怕早已不在了。

这和尚当年自东土跋山涉水而来,到灵山听尊者佛陀讲法,某一日忽有所悟,便定居在灵山脚下,凭一人之力建起了这座“大乐禅院”,这和尚也被人称作“大乐禅师”。

那时灵山脚下还算清静,并无几家禅院,相距也甚远,大乐禅师对佛经法义开示分明,时日久了,大乐禅院规模越来越大,渐渐达千人之多。

而随着周围寺院越来越多,佛门“辨正”之风也越来越兴盛。须知自灵山传下的佛经虽都一般模样,但经法意义深奥,且文字言简意赅,往往生出多义来。因此各禅院传经播道,偶尔便有不同,更不用说一些胆大妄为的信众对佛经抄写时随意增删了。

若是如此也还生不出事端来,但偏偏有这样一群信众,今日在这家禅院听讲,明日又换一家闻道,听得久了,便听出不同来。这些人有脚有口,自然要将心中疑惑说出来。

凡有信仰之人,都是卫道之士,自然容不得心中正道被扭曲歪解,而众禅院明里暗里通了信息,却一起将目标对准了大乐禅院。

为何如此,皆因树大招风之理,大乐禅院规模最大,占地最广,又离灵山最近,不寻他些麻烦,简直天理难容。

而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便是:人人皆知,灵山弥勒尊者所居殿堂叫做“大悲殿”,尊者尚自“大悲”,你居然敢叫“大乐”?简直是大逆不道!

悟空听了这段公案,觉得也有些趣味,佛门辩论,称得上是锱铢必较,且看大悲大乐之间如何辩解分明。

这时,只见“大乐禅院”山门微启,开了一个缝隙,这缝隙仅容一人出入,从里面钻出一个小沙弥来。这小沙弥礼数周到,出来时便弓着身子,先给门外中禅院僧人施了个礼,然后才抬起头来站直身子。

悟空一见这小沙弥,脑袋嗡地一下,这小和尚,居然和龙树有九分相似!若不是知道自己便是龙树转世,这世上不可能再有另一个龙树出现,还真道是龙树当年假死呢。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呢?

旁边有一人道:“昨日便是他,这沙弥已应对了百余日,无人能辩得过他,当真厉害。”又有一人道:“你哪里知道,他是大乐禅院守经阁的小和尚,真正厉害的主儿还没出来呢。”

“守经阁的便这么厉害?叫什么?”有一人问道。

那人答道:“叫什么来着,那名字甚是古怪……哦,对了,叫龙树,龙树和尚!”

悟空根本无需留意,灵山脚下虫鸣鸟叫皆入他耳,一听说这个小和尚也叫龙树,他不由得又是一惊,难道这个真是龙树?悟空使玄空法秘诀仔细看去,这小和尚半点法力也无,全然一具凡人之躯,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世间还有这般巧合之事,可真是奇天下之大哉。

龙树和尚站定,下面其他寺院来的和尚一字排开,双方对施一礼,显然是论证要开始了。

第一个和尚生得胖大,他向前迈了一步,站在龙树和尚面前,张口便道:“人生在世,是苦是乐?”

龙树和尚道:“乐!”

“非也!”胖大和尚早有准备,他知道龙树和尚定会这般回答,接着道,“须知,万物春夏繁荣,秋冬衰忘;宗亲欢乐,皆会别离;财宝车马,五家(即水、火、盗贼、官府、不肖子孙)分之;妻妾美色皆是爱憎之根。爱乐则生忧,贪欲则生畏。若无贪欲,便可无忧无畏,凡夫处世则不免招灾惹祸,危身灭族,忧畏无量。殊不知三途八难、苦痛万端,皆由贪欲爱乐而起……”他这一篇论道浩浩汤汤,自己说了一刻钟,龙树和尚只仔细聆听,面不更色,淡然神情,倒似是一个有德高僧在听弟子询道。

待到胖大和尚终于说得口干舌燥,最后问了一句道:“还乐否?”

龙树和尚仍淡淡道:“仍是乐。”

胖大和尚一怔,他情不自禁手指着龙树和尚,喝道:“弥勒尊者殿堂尚名‘大悲’,你这间小禅院,如何敢称‘大乐’?真是不分大小!”

龙树道:“佛性无大小之分,弥勒尊者之殿虽为‘大悲’,但他终年笑口常开,笑面弥勒,何悲之有?”

胖大和尚体型和弥勒倒是有几分相似,但论起佛法来实在太过贫乏,前面两问是有备而来的,龙树和尚好整以暇应对得天衣无缝,他便无话可说,只得悻悻然退下,站到了后排去。

第四九四章造与化

龙树和尚并无丝毫自矜神色,恬淡如初,目光平和看向下一个质问者。

第二人是一位老僧,留着一缕长须,手里持着一串念珠。他慢悠悠对龙树和尚道:“素闻大乐禅院所讲佛法与别处多有不同,敢问有何不同?”

龙树和尚道:“并未听过别处讲法。”

老僧道:“这倒奇了,难道你的佛法是无根生出来的?”老僧貌似忠厚,却笑里藏刀。

龙树和尚面露肃敬神色,向西方施了一礼,道:“小僧有幸,听过弥勒尊者传法,有道是‘佛法无根无源,存善即为佛子’,你说佛法有根,根在哪里?”

老僧一怔,佛法根在哪里?自己哪里知道。但他却硬着头皮道:“自然在西天灵山弥勒尊者处!”

龙树和尚问道:“佛经可是弥勒尊者写的?”

老僧一翻眼睛,道:“那是自然。”

龙树呵呵笑道:“这位高僧莫非欺我年幼?可知今世乃是未来之世,才由弥勒尊者治世。五百年前,佛祖如来还是治世之尊,再往前溯三万余年,乃是上古燃灯佛治世,你说佛法是弥勒尊者所创,那燃灯佛手中拿的,难道是一卷白纸?”

老僧心思正好被龙树和尚说中,他以为龙树菩萨年轻,便要蒙他一蒙,不想却被当中揭穿,于是羞赧退了下去。

悟空在旁听得心中一动,他知道,燃灯佛乃是上古佛,亦被称作过去佛,如来是被叫做现在佛的,而弥勒恰被称作未来佛。这些在佛经中均有记载,龙树知道,也不稀奇,而龙树和尚所说的未来之世,却是第一次听说呢。悟空不由得隐隐觉得,这个龙树和尚没那么简单了。

自己千年来也没来过尘世几次,怎么偏偏今日落地,就遇到了这个龙树和尚,现在若说这是巧合,自己心里也不信了。

老僧退下,第三个僧人随即站出,这和尚生得瘦小,两只眼睛却骨碌乱转,一看便是心思灵巧之辈。

瘦小和尚语声尖利,叫道:“龙树,我有三问。”

龙树道:“师兄请指点。”

瘦小和尚道:“你可信因果?”

龙树和尚道:“信。”

瘦小和尚道:“那你说,天地因何而生?”问出此问来,瘦小和尚面露得色,此次连纵十数家寺庙禅院,要来诘问大乐禅院,这个难题他可是处心积虑想了好久的。他在寺中问过方丈师祖,无人能答得出,不信龙树小小年纪,能解天地难题。

龙树想了想,道:“天地因人而生?”

瘦小和尚早料到龙树可能会这么答,紧接着道:“岂有此理,人皆知先有天地,后生万物,若说因人而生,岂不乱了次序?”

龙树抬眼上望,道:“人皆知盘古开天,如何不是因人而生?”

瘦小和尚冷笑一声道:“盘古乃开天大神也,你居然说盘古是人,真是胡言乱语!”

龙树微微一笑,反问道:“何为神?”

瘦小和尚一愣,他应变也算快了,答道:“无所不能者,即为神!”

龙树和尚道:“你怎知盘古无所不能?”

瘦小和尚道:“这天下事,还有比开天辟地更大的吗?”

龙树忽然失神,停顿了一下才喃喃道:“有的,有的,只是你不知而已。”

他声音虽小,但听在悟空耳中,真似天雷滚滚一般,龙树和尚,一定知道些什么的!他究竟是谁?

瘦小和尚和龙树又辩了几句,只是二人似乎各说各的,龙树所言,都是什么天啊地啊,入啊出啊,众人都听不懂,然后前来攻讦的众僧便一起起哄,只道龙树和尚输了。

龙树也不作声了,只漠然看着众人丑态,待众人都安定下来,龙树才缓缓道:“这位师兄只说有三问,我依次答了,有什么不对吗?”

众人一想,瘦小和尚的确说了这话,那三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