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王侯-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想提醒东方耒,皆是因为这个老太监将是刘渊登基称帝的最大阻碍,在他心里,最好的结局就是陆无华击败东方耒,然后慕容清雪再出手收拾了陆无华,甚至就算明帝死在场争斗中也是无所谓的……
只不过若是明帝真的死了,不知道刘渊会如何看待自己……
第二十章 逼上绝路
“安王怎么会来的如此之快”,燕王脸上的焦急之色是掩饰不住的,要不是他确实有够涵养,说不定现在就会大发雷霆。
旁边的诸多战将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的,而荆无计则微笑坐着,并没有答话。
安王刘渊的前锋已经到了竟陵城下,现在才来汇报给燕王得知,确实够晚了点儿。而且安王的行踪似乎又有些诡异莫测,让人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燕王想不着急都是不能,因为自己目前的兵力毕竟还不是安王的对手。
“也罢!”
燕王摆了摆手,道:“你们都下去吧!马上救援竟陵,若是竟陵之围被解,你们也就不用回来见本王了……”
旁边的将军哪里还不知道事态紧急,急忙回答一声,下去安排去了。
大厅里只剩下了燕王和荆无计两人,燕王斜着看了荆无计一眼,并没有说话,虽然还要依靠这个白面书生献计,但是燕王对他的印象却始终好不起来,只要能够不用他的地方,甚至连话也懒得和他说。
荆无计似乎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先生也下去吧!”燕王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
荆无计微微欠了欠身,笑道:“王爷似乎有些担心竟陵?”
燕王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说话。
“其实荆某倒有一言,若是王爷听了,恐怕便不会担心了!”
燕王目光朝他望来,来了兴趣,道:“哦,先生请讲。”
荆无计道:“王爷所虑者,只不过是竟陵城中的两万人马而已。担心这两万人马被刘渊救了出来,两面夹击江南大营,让王爷难以抵挡。岂不知为了围住这两万人马,竟陵城下至少有王爷的四万大军,这其中的差别王爷心里应该清楚吧!”
燕王微微一愣,虽然知道荆无计这番话有些问题,但是这个歪理却也说得通。
荆无计继续说了下去:“王爷现在恐怕不是还奢望能够攻下竟陵城吧?若是能够攻打下来这座坚城,当然对王爷大大有利,但现在竟陵城中有精兵守卫,而且刘渊又已经派兵救援,恐怕就算王爷将全部军队都派了过去,也未必……”
“先生不要再说下去了!”燕王打断了他的话,自己确实一直都想攻下竟陵城,然后放弃江南大营,将这座坚城当做据点。只可惜竟陵城实在太难打了,就算只有两万人马,自己的十万大军还是攻不下来。
荆无计又欠了欠身,道:“是,王爷,荆某其实是在担心王爷,若王爷还对竟陵执迷不悟的话,那么只能损兵折将。”
燕王并没有回答,但是心里已经信了大半,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总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你先下去吧!”燕王声音低沉了许多,他是越来越没有自信了。
果然不出荆无计所料,燕王派往竟陵的军队还没有见到竟陵城头,就已经被刘渊打了几个伏击,大败而回,损失了差不多三千人马。若不是带兵的将军跑得够快,说不定损失的还会更多,但是燕王还是一刀砍下了带兵将军的脑袋——燕王军也该提提士气了。
但是这也不足以让刘渊的势头减缓一些。
先是竟陵外的驻军不断受到骚扰,然后则是江南大营也不断被人偷袭,这一个月像是一段噩梦一样,安王刘渊根本没有全力攻打燕王的意图,但是这样不断的骚扰,却让燕王军吃尽了苦头。
最后燕王还是接受了荆无计的建议,下令让围困竟陵的人马回撤。
而安王刘渊也是吃准了燕王的这个决定,在路上设下重重障碍,等这队人马回到江南大营的时候,四万人已经剩下三万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伤痕累累。
燕王现在是想发怒都无处发去,大恨荆无计为什么不早点儿提出撤军,这个时候才提了出来,简直摆明了就是想让自己损兵折将。
“王爷圣明”,荆无计还是那副安然的态度,让人根本看不透他心里想着什么,“只要王爷能够坚守江南大营,刘渊这个国贼断然没有任何办法。”
燕王长出了一口气,本来他以为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这年自己会大有作为,没有想到刘渊刚一出兵,就将自己封锁在这个江南大营里,真是无话可说。
燕王愁苦郁闷的同时,刘渊却是另外的心情。
首先他断然没有想到燕王军这么容易就从竟陵撤军了,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马上将两军的形势改变,没有竟陵敌军的掣肘,自己面前只有一个江南大营而已。
燕王这样做其实是将他自己逼上了绝路。
其次刘渊也没有想到燕王会乖乖地等在江南大营里。以燕王现在的实力,想要出击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极为容易办到的,但是他现在龟缩在这座大营里,却只能使自己占据更多的主动。
本来他还想在竟陵城下和燕王打一场大仗的,谁知道现在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刘渊马上改变了自己的布置,首先由竟陵军扼守住江南大营身后的要塞,然后则将大军调到郁宁镇。而且自己刚刚建立的水军也正准备下海杀敌,只要将这三个方向全部封死,那么燕王只能在丰山上喝西北风了。
燕王不知道是不是糊涂了,竟然会如此轻易的就将主动权交给自己,让刘渊有些心花怒放,照此下去,不用一年,燕王必败。
按理有荆无计的支持,燕王不该出此昏招才是,谁知道他偏偏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若不是刘渊知道燕王和明军暂无关系,肯定会怀疑到这方面去。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刘渊开始督兵攻打江南大营了。
首先是三日的猛攻,然后便是几日的骚扰,这样循环下去,刘渊的目的也就暴露了出来,他并不奢望能够在短期内攻下这座燕王经营多年的营寨。而是为了不给敌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同时新征的士兵和粮草也从江南源源不断地运送了过来,而太湖的水军也终于出现在沿海附近……这些东西都清楚的表明,只要这样继续下去,江南大营被破只是迟早的事儿。
燕王越来越沉不住气来了,他现在都不想怎么去对付刘渊,想着是自己怎么会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若是竟陵城下还有自己的人马,刘渊就无法靠两万军队就截断了自己的后路,若是能够出兵抢占郁宁镇,至少在粮草方面也会有所保障……但是现在,自己竟然就糊里糊涂地龟缩到了江南大营……
他眼睛突然一亮,露出一丝杀意来,停住脚步,喝道:“快将荆先生请来,本王有话要说。”
虽然他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荆无计几次的献计,确实都起到了至观重要的作用,不由得他不怀疑荆无计这个人的意图。
过了片时,荆无计来了,燕王脸色阴沉地看着荆无计坐了下来,沉声道:“现在国贼刘渊正在营外叫战,不知道先生有何妙计破敌?”
荆无计最善观人,燕王的脸色他焉能看不出来,只是淡淡一笑道:“荆某并没有好的计策,还请王爷见谅。”
燕王哼了一声,道:“先生不是自诩多智么,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反倒坦言无谋。”
“并非荆某无谋,而是荆某知道,就算将计策说了出来,王爷也定然不会接受。”
看着荆无计那副悠闲的样子,燕王心中更怒,道:“先生不说,又怎么会知道本王不会接受。”
荆无计微微一笑,伸手接过仆人递上来的茶杯,道:“王爷乃是聪明之人,想必就不用荆某多说了吧!”
“本王倒想听听先生又何高见!”燕王身子弓起,双目直视面前的荆无计,他终于明白,正是荆无计一步一步地让自己走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真是一个白痴,竟然没有想到他的居心何在。
“既然王爷想听”,荆无计放下茶杯,身子挺直,“那么荆某也就不再吝啬,王爷为今之计,只有修书与大明讲和,否则……”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燕王已经大声喝道:“果然是无耻之徒,来人,将此人给本王拿下!”
虽然现在已经晚了。
他猜得果然不错,荆无计就是想要让自己与明国结盟,而且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处心积虑地向自己献计,一步一步的将自己推到了不得不与明军结盟的境地中。没有想到自己带兵这么多年,竟然还是被他骗过了,燕王又怎么能够不怒……
数名卫士冲了进来,大声吆喝,直往荆无计扑来,荆无计却安然不动,待到那卫士马上就要来到身前时,长袖拂出,只见领先的那名卫士惨呼一声,偌大的一个身躯竟然被甩了出去。
剩下的几名卫士知道遇到了大敌,纷纷拔出腰间配剑,将荆无计围在中央,但却并无一人敢首先上前,荆无计方才那一招已经近似神话,只是一甩袖子而已,竟然就能够有这样大的威力,这些卫士还没有见过这样的高人。
燕王站了起来,目光盯在荆无计的身上,喝道:“逆贼难道还想以武力对抗本王么?”
荆无计淡淡道:“既然王爷并不信任荆某,那又有何不可呢!”
燕王拍了拍手,从后堂中立即出现几名身材高瘦的青衣人,这些人都是他秘密培养的刺客,在江湖上也都是一流的好手,就算荆无计再厉害,遇到这些人想必也未必能够轻易脱身。
那几名卫士急忙退了下去,而这几名青衣人却迅速围了上来,荆无计还是丝毫未动,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包围之中。
“逆贼现在还有什么话说?”有了这些青衣人,燕王又有了底气,虽然他自己并不是修炼内气的高手,但是却也知道,在这个时候气势上不能输给荆无计。
荆无计淡然道:“荆某还能有什么话说!王爷若是想置荆某于死地的话,那么就算荆某说得天花乱坠,还是没有任何用途。”
燕王冷笑一声道:“你这大胆逆贼,也许该称你为明国奸细才对。”
“说什么来辅佐本王,其实就是想本王向明国异族屈膝罢了,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荆无计淡淡道:“荆某虽对明国并无丝毫恶感,但却并不是明国派来的奸细,王爷还请不要误会。”
燕王一使眼色,几名青衣人同时出手,直扑坐在中央的荆无计。现在只有拿下这个人,才有可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荆无计再也无法安然坐在那里,轻喝一声,身子突然间腾空而起,就在空中转了一圈,双掌同时拍去,立即与所有的人对上了一掌,这几名青衣人纷纷后退,没有想到荆无计这一掌竟然如此强悍。
燕王大吃一惊,身子首先往后退了一步。
几名青衣人大声吆喝,又是同时出手,不过这次荆无计只是站立在那里,以肉眼难以分辨的速度拍出数掌,又将数人全部逼退。
一个显然是首领的青衣人知道事情不妙,喝道:“保护王爷!”
所有的青衣人全部来到顺王面前,再也顾不上包围荆无计了。
荆无计背着双手,虽然他身形单薄,但是却无形中也大有一股傲气,目光紧盯在顺王的脸上,道:“王爷现在是否肯听荆某的几句话了。”
燕王冷声道:“大胆逆贼竟然敢威胁本王,要知道这里可是千军万马之中,你本领虽高,恐怕也未必能够逃得出去!”
荆无计微微一笑道:“若不是王爷逼得太紧,荆某也是无意冒犯。当日太子殿下败亡之时,荆某以为天下英雄,只有王爷一人而已,所以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哪里想到竟然会落到如此地步,哼,王爷既然没有容人之心,荆某走也是应该的。”
燕王一愣,荆无计此时说话并无狡诈之色,看来不似作假。
要知道他现在全然处在上风,自己身前的几个废物,根本不足以对付他,只要他能够以自己这个燕王为人质,想要去哪都是不废吹灰之力,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还要虚言欺骗。
“只可惜了王爷多年的经营,将要毁于一旦,荆某看了实在可惜之极”,荆无计转过身去,继续道:“能够与安王争夺大汉江山的人,惟有王爷一个而已,若是王爷也败给了安王,到了那时,大汉皇帝之位,定然会落到安王的手里,难道王爷就此甘心情愿?”
燕王眼中露出疑惑之色,荆无计说的有理,而且这个时候他没有必要还对自己客气。
荆无计看出了他已经意动,不过自己的这个代价付出的够大的,就算真的能够说服燕王,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毕竟两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想要挽回是没有办法的了。自己一直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君主,可惜合适的君主好象并不适合自己。
“其实王爷疑心荆某为明国做事,倒也并非毫无道理!”荆无计神色坚定下来,“王爷一定以为,是荆某将王爷逼上了这条绝路。现在安王两面夹击,让王爷无法兼顾左右,但是王爷是否想过,正是如此,王爷的大军才能够完全保全,若是一直与安王激战的话,到了最后两败俱伤,真正能够得利的也只是明人而已,不管是安王最后攻破江南大营,还是王爷击退安王,只要明军从汉口出兵,那时想必王爷无法抵挡明军的攻击吧!”
燕王咬了咬牙,他无心担心这个,因为他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击败安王,但是要让他向明国屈膝,这确实是件难事,他毕竟是大汉的皇子,而且就算他借助明国之力登上皇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
荆无计继续道:“王爷还请三思,荆某对王爷之心,可鉴日月,其实王爷最初便应该联合明军,不管安王有什么通天手段,都将拿王爷没有任何办法。”
燕王打断他的话道:“先生所言差矣,自我大汉开朝以来,便与明国势不两立,你岂能让本王做出此等背国之事……”
他原来一直称荆无计为“逆贼”,现在又改回了“先生”,显然是已经被荆无计说动了。
“王爷差矣,这岂能用背国两字形容。自古做大事者不拘小节,王爷只是利用明军的力量而已。只要击败安王,让王爷成功登上皇位,那时再全力驱逐明军,还会有何人说王爷是背国之人?王爷应该知道唐风宗从异族借兵之事吧,现在人人皆道唐风宗是大唐中兴之主,没有听过他是背国之人……”
燕王露出思索的神情,投靠明国让他心理上有些承受不了,不过荆无计说的话倒也非常有道理,因为不与明国结盟,自己根本就不是安王的对手。而像荆无计所说的,夺取皇位之后,再行大汉皇子之事,倒也不失为枭雄之计。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连命都没有了,还管什么名声……
荆无计知道已经完全将他说动,笑道:“王爷乃是圣明之人,不用荆某赘言,现在安王陈兵营外,背靠汉口安营,只要王爷一封书信,明军从汉口击出,何愁安往不败。”
燕王长出了一口气,道:“你们暂且下去吧!”
他的话是对保护在自己面前的青衣人说的,这几人急忙回到后堂。
“先生请坐吧!方才本王有所冒犯,还请先生勿要疑心,其实本王一向倚重先生,若非如此,也不会言听计从了。”
看着燕王想笑又笑不出来的脸色,荆无计急忙躬身行礼道:“王爷宽宏大量,能够赦免荆某唐突之罪,已经让荆某感激莫名了!”
燕王点了点头,道:“出使明国之事还要倚靠先生了。”
荆无计急忙行礼答应,两人现在虽然说还是君臣,但是荆无计心里明白,燕王永远也不会是第二个太子,若不是自己实在想要证明自己,说不定早就选择退出了,因为就算能够成功将燕王送上皇位,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海牛:这几天换了地方,上网很不方便,解禁的也就慢了,大家见谅~
第二十一章 结盟条件
一袭黑衣的斗篷将来人遮住了模样,留在汉口城上的士兵纷纷诧异起来,过了半晌,终于来了一名偏将,叫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见我家将军?”
“我有机密之事要见守城将军,你们还是不要问的好!”
来人的目光从斗篷中射了出来,不经意间看到了在城楼上站着一个秀气高佻身材的男人,这个男人的身后还站着一名书生,心中微微一动,原来他们两人也来到了汉口?
不过仔细一想,这两个人却没有任何理由不来到汉口。燕王和安王的仗已经打了一年了,明人不是笨蛋,军机阁更不是笨蛋,既不会被安王的疑兵之计迷惑,也不会以为这只是一个诱敌之计,这可是统一中原的千载良机,这两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的。
那秀气的男人目光冰冷,刚刚捕捉到底下那人的目光,底下那人便飞快的将斗篷拉好了。
“大胆奸细,将军有令,要我等射杀于你,再不离开,可要莫怪我不客气了!”城上响起一阵弓弦声。
来人依旧站在那里,似乎并没有听到这句话。
一声弓弦声响起,一支利箭如闪电般的直射来人,只从这一箭的声势来看,便知道出手的定是高手。
城头响起一阵惊讶之声,显然是在赞叹这支神箭,这惊讶声中还有一丝兴奋在里面,大概是谁都想看看这支箭穿透此人身体的景象。
来人还是站在那里,甚至连手都没有抬起来,仿佛连这支箭射出的巨大弓弦声也没有听到。
连城楼上那秀气的男人都不禁微微颔首,他最为清楚自己手下部将的这一手箭法,恐怕当世之中,绝无第二个人能够射得出来,就算是修炼内气的高手也无法以肉身阻挡,城下这个来使确实够胆大的了。
那利箭丝毫没有停顿,但是却并没有取来人的上身,而是扑的一声射入那人下身的长衫,顿时钉在地上。
城头响起一片喧闹之声,紧接着是一片诧异之声,因为那人并没有倒下,甚至还是动都没有动一下,那支箭就留在他的身下,好象原来就生在那里一样。
众多士兵这才明白原来这支箭本来就是要吓这人一吓,但是先不说这人判断力之高,就是这份定力恐怕也让人瞠目结舌。
明国士兵风格颇为骠悍,当即有一名偏将大叫一声,所有的士兵立即为来人喝起彩来,一时城上的刀枪并举,城下之人倒像是他们的英雄一样。
那射箭的将军回到秀气男人的身旁,并未说话,而那秀气男人的目光始终落在来人身上,并没有离开丝毫。
虽然说这人有着极为高明的武功,但是他最令自己感到欣赏的是那份气度,不是任何人都有能耐看着长箭及体而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待城上士兵的欢呼声渐渐散去,城下来人才伸手将长箭从地上拔了出来,笑道:“将军果然好箭,若是我猜得不错,想必射箭之人应该是北朝相王座下大将白无痕吧!”
白无痕上前一步,拱手道:“白某方才失礼,惊扰先生,还望勿要怪罪。”他声音清朗,听起来坦坦荡荡,来人微微一笑,心道这种试验的方法也只有你能够做得出来,难道仅仅一句道歉就能够全免了么?不过这里倒是人家的地盘,而且自己还有重任在身,倒是不方便再竖多仇,点头道:“将军客气,能够见识将军的神箭,我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秀气高佻的男人眼睛先是闭上,然后缓缓睁开,郎声道:“阁下既然要见本关守将,不妨进城说话。”
来人急忙失礼道:“荆某见过相王殿下!”
那秀气的男人当然便是北朝独掌大权的相王梁桂鹏,闻言哈哈大笑道:“原来竟然是南朝声名远震的谋士荆无计荆先生,本王倒是看走眼了,没有想到荆先生竟然身负绝学。”
荆无计除下了斗篷,心道什么声名远震,若不是太子败亡,自己也整天想着要怎么击败明国,统一天下,但是现在却只能成为说客。
汉口城门缓缓打开,白无痕早已经下城来迎接荆无计,两人间只是淡淡的几句话而已,这时相王才出现在大街尽头,荆无计急忙上前失礼道:“荆某久闻王爷乃是天下名士,今日一见,才知道所言非虚。”
相王眉头轻皱,道:“先生从江南大营赶来,莫非只是向本王说这些的吧!”
“当然不是,荆某为王爷带了一件重礼。”看出相王并不准备款待自己,荆无计也只好不再浪费时间了。
“若不是对这份重礼大感兴趣,也许先生只能无功而返了。”相王眼中突然露出杀气,面相十分不善。
荆无计知道这是这些带兵打仗将领的通病,无论和任何人谈话,都要在气势上胜过一筹才行,燕王如此,相王当然也不能例外,不过幸好自己没有这个毛病,只要达到目标便好,笑道:“若是如此,荆某还是退出城吧,以免王爷对此礼并不称心,反倒要荆某的人头。”
“先生乃是天下有名之士,既然已经来到了汉口城,恐怕是赶也赶不走的了!”相王旁边的书生悠然道。
荆无计笑道:“请教这位是……”
相王急忙介绍道:“这位乃是本王的军师毕先生。”
荆无计早就知道他的身份,只不过初次见面,还是要礼貌性的问一下,笑道:“毕先生请了,荆某并不是什么有名之士。而且先生之言差矣,就算荆某略有薄名,也知道君子之道,如何会赶也赶不走这样无耻。”
毕修廉答道:“在下也只是试探先生而已,还望先生勿怪。其实先生之名,北朝无人不知,尤其是曾经辅佐太子刘源十数年之久,更是让先生声名远震。谁不知道太子刘源生性昏庸无道,行事怪异,先生能够将他留在那个位置上十数年,确实并非常人可以办到的。”
荆无计嘿嘿笑了两声,看来这个毕修廉和自己倒要对上了,道:“先生谬赞了,先生之言颇为有理,太子殿下确实行事怪异,昏庸无道,荆某无力将之扶上帝位,倒也深感愧疚,但是现在相王殿下……”
他一指旁边准备看热闹的相王,道:“现在相王殿下英明无双,毕先生却仍然没有……嘿嘿,不知道该如何说了,得罪得罪。”
相王怒道:“先生竟敢出此诳语!”
虽然荆无计的意思是毕修廉来没有将他辅佐上皇位,相王心里倒并没有不高兴,但是要知道这是众人环绕之地,荆无计如此肆无忌惮地说出来,无疑是点明自己的野心,相王却不能沉默不语。
荆无计淡淡道:“荆某并非明国人,但是对此事也看得一清二楚,毕先生以为如何!”
毕修廉脸上虽然还带着微笑,但是心里却大不是滋味,幸亏相王的态度还算不错,要不然恐怕还会担心一阵子,荆无计确实有些阴毒,这样摆明了是在离间自己和相王。
要不是有孝敏太后支持着玄治帝,相王早就可以登上皇位了,但是现在太后未死,而相王又不肯骤然发难,陷自己于风险之中,所以他毕修廉也没有任何办法。
而且相王也想先平定南朝再说,所以这件事一直没有成功。
但是这件事无疑是他的一道心病,现在被荆无计说了出来,心里自然更加不舒服。
不过现在却是一个最好的契机,要不然相王也不会跑到汉口来了……
这位北朝军师只好敛容道:“先生所言甚是,倒是在下有些辜负王爷的期望了。”
他这句话一出,不仅相王愣住了,就是荆无计也没有办法不愣住,他倒没有想到毕修廉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可以随时认输的人,此人的胸襟恐怕比自己要宽广许多,果然是相王看中的人,以后倒要小心提防了。
“先生此言让本王甚为汗颜啊!”相王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座下的这位军师,脸上露出笑容。
荆无计也急忙道:“毕先生高风亮节,荆某方才言语唐突,还请勿怪。”这回他是真心实意,毕修廉也看得出来,点了点头道:“先生还没有告诉王爷,那重礼到底是何物?”
“乃是汉口、扬州两座城池!”
相王冷笑道:“莫要怪本王直言,现在荆先生投靠贵国燕王,只有一个区区的江南大营,哪里来的半座城池,何况汉口又在本王的手中,又怎么会成为你的礼物。”
荆无计道:“王爷乃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荆某的意思,现在燕王虽然被围江南大营,但是手下尚有精兵数十万,只要能够得到王爷的支持,何愁安王不破,到了那时别说区区一个扬州,就连苏、杭两州,恐怕也是燕王的囊中之物。”
相王哼了一声,并未答话。
毕修廉在旁道:“恐怕现在燕王无以为继了吧,荆先生想要瞒得过王爷那是万万不能,燕王虽然有一座坚若城池的江南大营,但是手中的人马恐怕已经不足十万。而且现在被安王两面夹击,粮草也被断绝,现在是否能够坚持两月已是疑问,还说什么精兵猛将?”
荆无计笑道:“先生所言差矣,先生既然对南朝军事颇为了解,应该知道其实大部分精兵都掌握在江南大营的事实。自从大汉立朝以来,汉口、竟陵两城组成的江南军用来抵挡贵国,几乎聚集全国一半人马,而剑南关外阻挡蜀国、蛮族的边防军,还不足四分之一。燕王执掌江南大营,势力最为强大,在大汉本无对手,若不是安王调动了蜀国人马,恐怕根本不会与燕王平分秋色。而且蜀人毕竟还不是中原人,让他们为安王流血恐怕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安王现在才会在江南大肆征兵,据荆某所知,现在安王阵中的蜀人都有了归乡之意,他的军队虽然声势浩大,但只是虚有其表而已。”
毕修廉冷笑道:“既然如此,燕王自有能力击败安王,为何还要与我大明结盟。”
荆无计心道自己吹嘘的也够了,管他们信不信,反正相王肯定是想借这个机会进击中原的,一切谈话只是个幌子而已,笑道:“燕王殿下虽然击败安王有余,但是却无法扩大声势,要知道中原地理广阔,就算安王败退,燕王要攻下京城,还需要一定时间,何况到了那时大汉不会管什么蜀国、蛮族,定然会将剑南守军撤回守卫,燕王确实没有必胜的把握。”
相王有些不耐烦起来,道:“先生所言倒是不错,不过本王若是冒然出兵,恐怕仅仅一个扬州……”
荆无计知道事情的关键就在这里,现在划多少地给相王才是最重要的,笑道:“王爷有何想法!”
相王道:“我大明男儿,却为一个大汉王爷征战沙场,确实有些可笑,恐怕就算本王传令下去,也不会有人愿意前往,先生还是请回吧!”
荆无计目光一转,忙道:“贵国男儿天生豪爽,荆某早就有所见识,若是燕王殿下许诺,得城之后,城池归于燕王,而财物妇女之类归于贵军,又将如何?”
相王眼中一亮,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其实他心里清楚,自己就算将所有的大汉城池都夺了下来,想要守住的话也是件麻烦的事,而且还要去收买人心,况且现在大明又不是在自己的手里。
而对于明国的士兵来说,那些财物和女人才是他们最想要的,若是燕王真的能够如此慷慨,那么这倒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条件。
“若是燕王得城之后,由我明军收缴三日的话,本王倒有了令各军出兵的法子。”
毕修廉眼中神色一黯,他也是南朝人,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