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王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刘渊此行只是一个代刺史,朝廷有例,亲王封至州县,虽然官职上是刺史,实际上一切政务却由长史执行,长史本来应是亲王府中的幕僚之长,不过由于福王并未真正置府,所以太子很容易就能够将刘渊控制在自己的手掌里。

刘渊见过杜简之后,便长期呆在长史府里,读书写字,杜简倒也不来打扰他,每次请安也只是略谈政事,不过却以保护福王安全的借口,派了一支百人军队将整个长史府看管起来。

刘渊自然知道这是太子的主意,不过也知道他不敢对自己怎么样,至少不敢下毒手杀掉自己这个王爷,除非武帝升天,他登基做了皇帝,那就另当别论。

第十四章创书赋词(上)

珠儿的身体显得越来越虚弱,大概是水土不服,刘渊看得心痛,但是整个扬州城最好的大夫都找来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杨英那边每月传来一次消息,烟雨楼的发展倒是非常迅速,只不过由于牵入了平王和太子的争斗,比之当初,是大有不如了。

刘渊惦记着新建造的福王府,听杨英说由于为了掩人耳目,年底才能落成,刘渊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栋专门为珠儿建造的宅子,不知道珠儿还能不能看到。

不过既来之,则顺之,在田柔的陪伴下,刘渊还是收拾心情读书。江南文化之乡,存书比京城多了许多,刘渊生平最大爱好便是寻找珍本的书来读,这回得逞心愿,倒也是件好事。

春日到来之前,平王虽然派人询问刘渊是否可以回都,不过出于对珠儿身体的考虑,刘渊还是婉拒了,反正对东都也没有什么感情,倒不如和田柔、珠儿、方咏等呆在这里,至少温暖许多。

天气终于渐渐转暖。

元日前,有帖子送到刺史府上,原来是江南望族李衡的请贴,江南共有四大名族,李家堪称其中翘首,而其下的许家、风家、金家也是足以让刘渊吃惊不小的大族,士族之风源于旧朝,也称门阀,皆因与一家一族不同,一个士族中往往有数姓并存,而且规模宏大。

汉国建立之初,取消了选材考虑的门阀制,也曾经考虑过将这些大族全部迁入东都,但是江南望族却全体抵制,最后连朝廷也没有办法,此事不了了之,可见他们的势力确实非同寻常。

刘渊到来扬州,还是第一次参加江南望族所举办的宴会,便要方咏准备一下,珠儿由于身体不适,留田柔在家侍侯。

杜简也早早赶来,道:“江南大族每年元日前都要举行宴会,其豪华不下于都城王侯,王爷到时可好好见识一下。”

刘渊对他没有好感,淡淡道:“本王其实是不得不赴约,杜长史要不然你代表本王去吧!”

杜简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再答话。

两人到了李家的逐浪楼,刘渊大感杜简所言非虚,这座逐浪楼的规模确实非常宏大,楼虽不高,但是占地足有数顷,周围遍布池塘,只是由于雪日,看起来有些萧瑟,不过显然经过了充足的准备,周围树枝全是用绸缎扎成的花朵,灯火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没有唤回点春日,却把春意全部倾泻到了这一方楼宇上。

早有人招待刘渊和杜简,这两人毕竟是本州长官,就到高位落座,李衡发已花白,但面色红润,笑道:“早闻福王督管本州,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刘渊忙道:“本王也早就慕闻江南名士,心向往久矣!”

其实他也知道像李衡这样的江南望族根本没有把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福王放在眼里,要不然到任当初也不会不闻不问了。

李衡又将其他名族的名士一一介绍给刘渊认识,刘渊在京城时早已习惯了这些应酬,此时做来,倒并不费劲,而且这些名士大部分都是气质高雅之人,谈笑有度,只是那种骨子里的傲气却无论如何也去不掉。

这些人里面,刘渊注意到一个人,此人姓许名谨,是许族首领,年纪不过三十,于众多望族首领中显得最为年轻潇洒,加上其人本身就拥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气质,确实非常醒目。

李衡开场完毕,便道:“福王新到江南,应是另有体会吧!”

刘渊本来不想太过显眼,主要是身旁坐着的这个杜简,不过自己毕竟是一方之主,缓缓站起道:“李老抬爱,若说江南风物,恐怕本王连一分都未体会得到,不过这人杰嘛,在座各位实在给本王一个最好的答案。回宫以后,定当禀明父皇,来此选贤取士。”

若论气度,刘渊实在有无可比拟的天生优越在内,所以只是随便几句话,便使的方才对他连看都懒得看的许多名士纷纷送上惊讶的目光。

这里毕竟还是汉国的国土,他刘渊是一方之主,若是被这些望族在气势上压下去的话,肯定不会有个好的结果,前任扬州刺史深知望族的实力,采用阴柔安抚的手段,反倒使这些望族根本不把朝官放在眼里。

刘渊笑道:“皇恩浩荡,父皇在我来时,曾特地嘱托于我,扬州乃是天下名士之地,端的是文采风liu,若本王回京之前能够学的一二,就是平生之幸了!”

底下突然有人道:“王爷的才学早已闻名江南,尤其是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真是道尽文采风liu啊!”

刘渊认出这人是风家的风烈永,当然也听的出他语气中的讽刺之意,看来方才自己那句话,把这些江南名士给得罪了,笑道:“风三兄,恐怕还不知道这首诗的全部吧!”

风烈永一愣,他全然没有想到只是打个招呼,刘渊竟然能够记得如此清楚,疑道:“不知这诗全部是怎样的!”他本想讽刺一下刘渊提倡及时行乐,并不知为国为家,却被刘渊问住,气势上马上弱了下去。

刘渊环视四周,笑道:“此诗只是一时戏作,行家面前,岂可班门弄斧,不过既然风三兄问起了,倒是献丑了!不知道李老这里有没有笔墨!”

看到福王要当众写诗,许多坐在后面的人都站了起来。

笔墨拿来,刘渊当即挥毫,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夫子,风先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李白的《将进酒》虽然其中多有劝人及时行乐的句子,但是整首却是尽诉心中抑郁之气,读来奔放豪迈,境界当然不仅仅是那两句所能代表的。

包括李衡在内的所有江南名士全都把目光投到了条幅之上。

风烈永再读一遍,道:“王爷才华绝世,烈永佩服了,方才言语得罪,还请王爷见谅!”

这人有一说一,倒不失为一直性的人,刘渊忙道:“风三兄客气,能与风三兄这样的江南才俊相交才是人生幸事!”

这时旁边一人道:“王爷所书这字体,前朝从未有过,奔放豪迈,欲透过纸背,不知道到底是何书艺!”

众人也同时露出疑惑的神情,这种字体确实从来都没有过,一直使用的是隶书,同时将目光投向刘渊。

第十四章创书赋词(下)

刘渊笑道:“这是本王自创的字体!”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哗声,隶书前中原所用的的篆字传说是上古神灵所创,而隶书更是唐朝大家诸良所创,可见创造一种字体乃是足以震惊寰宇的大事,这句话被刘渊轻轻淡淡的说了出来,又加上事实就在眼前,不仅让这些名士目瞪口呆。

刘渊没有想到他们的反应,略有些尴尬道:“本王也只是试验而已,暂定这种字体为行书(注),取其行走之势,其实本王还创出一种楷书,一种草书,到时可请行家指教一下!”

除了惊叹之外,全场再无别的声音。

刘渊将条幅捧到李衡面前,道:“元日佳节,本王实在无以为敬,仅以条幅一幅劝酒,还望李老笑纳!”

李衡大喜道:“王爷此书可以说是开宗之作,如此厚礼,实为惶恐,各位,我们共敬王爷一杯!”

当把这杯酒倒进肚子,刘渊知道自己终于成功地折服了这些江南名士。

杜简站在一边尴尬地陪酒,看到他的样子,刘渊心里忍不住暗笑。

酒过三巡,开始了即兴节目,先是一些歌妓表演,接下来才是隆重出场的江南名妓,这些江南名妓的地位与一般妓女无法可比,与大族门阀的关系也是颇为密切。

一清脆的丝竹声响起。

周围的几人都露出了关注的神情,尤其是杜简更是如此,刘渊不由得心里大讶,也抬眼往前看去。

门口缓缓步入一个美人,轻纱遮面,两名俏婢抬着一只古琴,刘渊大感这一幕非常熟悉,只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古琴放下,俏婢退到一旁,那美女微微行礼,便在琴前坐下,全场顿时安静下来,这些方才还谈笑风生的江南名士一个个都露出了倾听的神情。

那美女伸手轻轻地扶弄几下琴弦,发出几声轻响,这几下就像是抚在了人心上似的,刘渊忍不住心痒了一下,仅仅靠这样拨弄一下就达到这个效果,技艺也够惊世骇俗了。

本来还以为琴声还会响起,哪知一个轻柔婉转的声音唱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刘渊愣住了,一者他听出了这美女是谁,就是在保泰楼上献琴的那个绝世美女柳朝云,一者这首词是他填的,本来也只是在平王府里玩的游戏,哪知竟然传到了扬州。

柳朝云的声音刚落,便有人起身赞道:“小姐的歌声真如天籁,让金某浑然忘世啊!”

刘渊心里暗笑,这个姓金的家伙摆明是想出个风头,若是浑然把世界都忘了,还不绕梁三日?人家刚刚唱完,就起来喝彩了……看来这些所谓的名士里面也有俗人。

由他开头,各种喝彩声当然不断,柳朝云却安静地坐在琴前,双目望着手中古琴,头并未抬起,也并没有把轻纱取下来的意思。

这时有人道:“小姐的歌声确实优美,不过这词曲却也幽怨动人,婉转流畅,不知是哪位所作,前朝好象未闻此类行文!”问话的正是许谨。

刘渊心中一动,柳朝云柔声道:“这作词之人便是福王殿下了!”说着美目往刘渊望来,刘渊心道今天自己还真多发明,刚刚弄出来书法,现在又弄出了词,只是奇怪柳朝云自从进来后,一直没有抬过头,竟然一眼就望了过来,看来她早知道自己在这里了。

全场的哗然就不用说了,许谨笑道:“福王果然文才风liu,真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江南名士汗颜!不知这种文体又是如何称呼!”刘渊听出他这话里的自嘲之意,急忙谦虚几句,道:“本王也没有想好,只是一时兴起所作,取名为词好了,用以配曲,倒也相当!”

众人纷纷点头,仔细体会这“词”的奥妙。

刘渊干脆好事做到底,笑道:“本王以为,民间多是轻词慢曲,多数婉转动人,不过这词曲子乡土,还显得稍差一筹,若是由才华之士按曲谱词,再由像柳小姐一般高手唱出,定然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这些名士都是家学极为丰富之人,马上明白其中诀窍,表示同意。

“譬如柳小姐方才所唱的这一首,本王定名为《鹧鸪天》,词可以不同,但曲调一致,算是一种游戏吧!”

许谨笑道:“王爷想前人所未想,真乃是开宗创派之高手!”附和之人甚多。

刘渊急忙谦虚几句。

柳朝云又唱了几个曲子,几乎全是刘渊所作,然后便退了下去,这时杜简主动起身告辞,向刘渊道:“王爷,时辰不早,我我们也该回府了!”

刘渊也跟着站了起来,拱手告辞,两人刚刚走到门口,身后却传来了许谨的声音道:“王爷请留步!”

刘渊道:“许先生还有什么事么?”

许谨向杜简笑道:“杜长史政务繁忙,何妨先行一步,许某深为敬佩福王的才学,还想与王爷请教一二!”

杜简知道得罪不起这些门阀望族,只好点了点头,自己走了。

刘渊心道看来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只是个被杜简看管起来的破落王爷,苦笑道:“许兄还算帮了我一个小忙!”

许谨笑道:“王爷这边请,我知道李老的好酒藏在哪里!”

两人边往楼后走去,许谨边道:“王爷真是个令在下感到神奇的人,后世不知有多少人会把这次逐浪楼的事传为美谈!”

刘渊道:“许先生言重了,本王自认才疏学浅,一切所得都是天意罢了!”

许谨笑道:“当然是天意,要不然也不会让在下结识王爷这样超众人物,许谨幸何如之!”

注: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

第十五章年轻气盛(上)

从逐浪楼出来已是深夜,许谨这个人最大的特点便是善谈,想是唐朝时流传下来的清谈传统,那时贵族名士都以清谈炼丹为乐,崇尚玄学,只不过后来国家动荡,生灵涂炭,清谈之风才被遏止,原因是许多大事都被清谈所误,便为“清谈误国”四个字的诠释。

扬州城里仍然有许多灯火,刘渊坐上马车,霍烈马上递上来一个手炉,道:“杜简方才派人来过了,被我赶了回去!”

刘渊点了点头,杜简肯定顾忌自己与江南大族交往,却没有想到仅仅一个宴会就使自己竖立了这样一个风liu才子的形象,以后他想阻拦什么也很难办到了。

车辙的声音碾过小雪,声音清脆动人,刘渊耳中似乎响起柳朝云甜美的歌声,却突然想起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个绝顶美女竟然一直带着面纱……

正在胡思乱想间,突听外面有人喝道:“前面可是福王!”

刘渊一惊,驾车的孟阳已经道:“阁下是谁!”

刘渊这才听到马蹄声响,方才想的太入神了,没有听到有人来到跟前,难道是杜简的人……

那人喝道:“在下秦王座下偏将龙城,要事要请教福王殿下!”

龙城?刘渊脑中浮现出那个英武的青年,原来就是在平王府遇上的那个试图追求慕容清雪的将领,急忙掀开车门道:“原来龙将军,许久不见,何不到本王府上一叙!”

龙城瞥了一眼,果然是福王,突然冷冷道:“在下没有这个兴趣,只想问福王一个问题!”

刘渊一愣,他口气不善,自己并没有与他结什么冤仇,疑道:“龙将军请问!”

龙城道:“福王可知慕容小姐现在何方!”

刘渊心里隐约明白,原来是为慕容清雪来的,笑道:“慕容小姐的行踪本王也不甚清楚,不知龙将军为何找我问这个问题!”

龙城突然哈哈大笑,伸手一拉马缰,另一只手一指刘渊道:“都是你这个福王,才害得慕容伯父被流落岭南,致使慕容小姐遭此磨难,我龙城看不过去你如此霸道,今天绝不放过你!”

刘渊一愣,道:“龙将军误会了,且容我解释!”

龙城已经拉马靠了近前,霍烈“镗”的一声拔出配剑,直指龙城,喝道:“何人敢冒犯王爷!”

“放下剑!”刘渊走出马车,示意霍烈退后,淡淡道:“龙将军且慢动手,是谁告诉你慕容强被贬与我有关!”

龙城道:“当然有人告诉在下,福王你贪恋慕容小姐的美色而不得,所以才将慕容家贬去岭南,此事已经传遍军中,难道还会有假!”

刘渊心想定是太子散布的谣言,如此倒也辩驳不得,尤其是在这个年轻气盛的龙城面前,冷冷道:“龙将军是不是想找我替清雪报仇!既然如此,我倒有个提议!”

“什么提议!”

刘渊面色平静道:“本王与龙将军单打独斗一场,若是本王侥幸胜了,龙将军再听本王的解释,若是本王败了,任由将军处置!”

霍烈和孟阳马上靠了上来,低声道:“王爷……”

刘渊阻止他们继续说下去,把目光望向龙城。

龙城显然愣住了,他千里迢迢赶来这里就是为慕容清雪出口恶气,完全不顾对方是不是王爷,已经觉得有些唐突,哪知刘渊还会给他这样一个机会。

他鼓起勇气,从马上跳了下来,亮出腰间配剑道:“王爷请!”

刘渊对自己的功夫心里有底,伸手接过霍烈递上的长剑,道:“霍烈和孟阳将马车退后,本王要看看龙将军是不是有些真本事!”说话间他手中的剑已经刺了出去,龙城见来剑又急又快,却似乎取的是自己的手臂,不由得大为奇怪,怕还有什么后招,身子微退,手中的剑也击了上去,两剑相击,龙城手中一震,没有想到刘渊竟然还有如此大的力气。

刘渊根本不会用剑,看到力气占了上风,又是连劈几剑,龙城被他压着只能一一硬挡,这种把剑拿来当刀使的招数他并未见过,加上刘渊又力气奇大,根本无法还手。

刘渊大喝一声,身子一矮,突然蹲下,双脚连环踢出,龙城反应倒快,快速后退,哪知刘渊趁机已经来到他的近前,手中的剑扔到地上,双手抓住龙城肩头,龙城只觉一股大力传来,小腹上又被刘渊的膝盖顶起,身子像是飞起来一般,然后重重地摔落在地。

刘渊拣起剑,指在他的胸前,道:“龙将军是不是认输了!”

龙城带来的几个侍从方想上前,霍烈和孟阳已经来到跟前,两人联手,四个人顿时飞了出去。

龙城心里很不服气,怎么也没有想到刘渊竟然这么快就将自己摔倒在地,用的虽然并不是正规的打法,不过自己毕竟还是输了。

刘渊看他不想认输,撤回剑,笑道:“既然龙将军不想听我解释,那本王也不勉强!若是愿意到府上一坐,本王随时恭候大驾!”

刘渊把剑掷给霍烈,上了马车。只把一脸不服的龙城留在了原地。

霍烈靠上来道:“王爷何苦亲自动手,这些小事由人小和孟阳来做就行了!”

刘渊笑道:“要击败他容易,但是要收服他就困难的多,龙城真是年轻气盛,要是他提出在马上比试,本王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霍烈瞅了刘渊一眼,好象要说什么,但是却没有说出口。

刘渊疑道:“霍烈你是不是想要说什么!”

“小人若是说了,王爷切勿怪我!”

刘渊笑道:“不怪你就是!”

霍烈想了想道:“小人听方先生说,王爷今年不过才十九岁,这龙将军虽然年轻,但说不定还比王爷要大,王爷说他年轻气盛,这个……嘿……”

刘渊见他认真的样子,笑道:“霍烈你是否想奉承本王!”

霍烈忙道:“王爷恕罪,小人不敢,只是觉得杨大婶说的那句不错,王爷是人中龙凤,自然不能和平常人一样看待!方才王爷那几手,就是高手骤然遇上了恐怕也会措手不及,我和孟阳跟了王爷真是三生有幸!”

刘渊淡淡一笑,望向窗外的朦胧夜色,人生是怎么样的向来就没有人说得清楚,说清楚的时候都是已经过去了。

第十五章年轻气盛(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刘渊在扬州府中已经呆了差不多两个多月,这段时间除了和许谨等名士一起研究诗词书法,便是和珠儿、田柔共享受温柔之乡,由于刘渊口中常出“名句”,马上成为扬州最炙手可热的名人,他每赋诗一首,几乎顷刻间就传遍大江南北,用洛阳纸贵形容毫不为过,而他创造出来的三大书体,更是让南朝文人欣喜若狂,人人都以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书而自傲,刘渊的所写的条幅自然就成了最为珍贵的教材。

不仅南朝为之疯狂,就连大批商家也上门求字,试图传入北朝,刺使府一时间热闹非凡。

杜简虽然颇为不满,但是自己也得罪不起这些大族,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渊却乐在其中,一方面可以结交到一些名士大贾,一方面也可以练习自己的书法,他生来就爱好书画,却一直没有机会全心求道,这次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肯放过,只不过由于仿造张养易和钱君则两位大师的画作而撑起了烟雨楼,刘渊倒不敢公然作画,怕别人生起疑心。

这段时间,他终于对江南大族有了深刻的了解。

门阀制度源于唐前,因为唐时起用了以门阀取士的制度,所以一些小的世族纷纷投靠大的门阀,或结成姻亲,或干脆就成为家人,以便使门中弟子得以顺利拿到功名,而这些大族又掌握了全国大部分的生意,譬如铸铁、矿厂等,若不是唐庭将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产业强制收回,恐怕他们的实力还会更加惊人。

而门阀中最重要的就是门第之见,这才是望族与非望族之间最大不同。

越是大的门阀,它内部的教育就越有自己的特色,而且由于几百年的沉积,这些思想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很难改变,加上同一等级门阀中人只与同一等级的名士交往,所以使得门阀显得高高在上,类似于取得天下的皇族。

刘渊能够理解这种思想,也能够明白这种高高在上的气质确实非常难以改变,不过却也知道正是因为这些门阀的强大实力,才使得整个中原最终于四分五裂,导致群雄逐鹿的形势,现在的朝廷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儿,必须要不遗余力地压制大族,否则的话,他们产生的影响力是惊人的。可以想象只要扬州四大望族登高一呼,云集者将不仅仅百万。

其间的微妙确实言语难以形容。

这些对刘渊来说产生了强大的诱惑力,只要能够拉拢到这些大族,其实就是拥有了强大的后盾,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不过许谨这个人虽然生性豪爽,但做事极有尺度,只是点到为止,两人虽然整一起谈书论画,却也难说就是什么莫逆之交。

初春三月,是扬州最美的日子,刘渊接到许谨的邀请,要在“醉红楼”一聚,孟阳驾着马车,车外杨柳新绿,春风和煦,刘渊心情畅快之极,到了“醉红楼”,刘渊刚刚走到楼上,便看到许谨和风烈永正在谈笑,旁边有美婢相陪,旁边坐着一位中年男人,此人是一个胖子,眼睛几乎要眯成一条缝,看到刘渊上来急忙站了起来,拱手道:“这位莫非就是福王!”

刘渊向许谨望去,许谨笑道:“王爷来的正好,这位欧阳兄早就想拜见王爷,正好趁此机会!”

刘渊赶忙还礼,但是想不起哪里还有一个姓欧阳的扬州名士。

许谨解释道:“欧阳兄乃是北朝大贾,这次路过扬州,留在我处小住了几日,听闻王爷文采风liu,很是仰慕,所以……”

刘渊恍然大悟,马上道:“欧阳先生原来是北朝第一富豪家,据我所知,欧阳家现在像欧阳兄这样年纪又有如此气魄也只有少主欧阳景了!”欧阳秦靠贩卖马匹起家,现在又掌控了整个北朝的兵器生意,堪称中原数一数二的富豪,除了江南这些大族外,还真罕有匹敌。

那人和许谨对视一眼,许谨笑道:“我早说过福王总会给人带来惊奇,欧阳兄这回信了吧!”

风烈永笑道:“福王果然厉害,没有让小弟我白白替你扬名!”

欧阳景惊异道:“福王对我朝尚是如此熟悉,竟然能一下叫出我的名字,在下十分佩服!”

刘渊道:“也没什么,这段时间多是无聊,闲翻一些书而已!欧阳兄应是扬州常客,倒不如迁到此处安家,我大汉也可多些战马。”

三人知道他在开玩笑,一齐笑了起来,气氛十分融洽。欧阳景马上叫来酒席,四人谈笑倒也非常惬意,欧阳景虽然外表不扬,不过言语却并不比擅长清谈的许谨、风烈永稍差。

酒过三巡,欧阳景拍手道:“这次兄弟南下,带来几个蛮族女子,各位不妨欣赏一下!”

许谨和风烈永眼中马上放出光来,显然这是期待已久,刘渊哑然失笑,看来今天晚上不能回去和珠儿、田柔疯狂了。

一阵奇怪而急促的琴声响起,珠帘缓缓启开,走出八位身材苗条的女子来,她们一边伴着琴声做着动作,一边却靠近大厅中间。

这些蛮族女子皮肤古铜色,充满光泽,带给人以莫大的美感,尤其是她们的眼睛,非常勾人,比中原女子更为大胆,嘴唇丰厚性感,使人生起狠狠吻下去的冲动。

刘渊微微观察了一下欧阳景,此人竟然也同时将目光投了过来,目光清澈明亮,不见丝毫欲火。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分别移开。

风烈永站起道:“王爷,小弟就不客气了!”说罢搂起最后两女匆匆上楼去了,三人哈哈大笑,许谨淡淡道:“蛮族女子确实独特,在下也先行了!”

欧阳景示意最前面也是最漂亮的两位蛮女过来招呼刘渊,笑道:“王爷,在下性急,王爷见笑了!”说着也带着两位蛮女上楼去了,刘渊自然明白他的用意,向两位蛮女微微一笑。

其中一位上来给刘渊宽衣,用不纯正的中原话道:“奴家侍侯王爷吧!”

另外一位蛮女却端来一小盆冰块,待刘渊衣物除尽后,轻轻含上一块,然后俯身到了刘渊跨间,一阵酥麻的感觉传遍全身,刘渊心道蛮女果然诸多节目,轻轻把正在为自己身后服务的蛮女搂了过来,享受口舌交缠的醉人滋味。

※※※

第十六章幽禁王爷(上)

*从江南一路北上,绿了江南之后,东都却还有些寒意。

太子刘源将手中的《福王诗选》撕得粉碎,怒道:“都是你干的好事,现在把这个福王吹到了天上去!京城到处传诵他写的诗词,到处谈论他的书法,哼,江南第一大才子,我大汉第一大才子!”他已经怒不可遏,刘渊本来在京城虽然是小有名气,也得到父皇的赞赏,但是还不至于出了这样一本《诗选》,而且还被国人捧为天下第一才子,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平王现在每天在武帝面前都拿出这些诗文来刺激自己。

旁边的荆先生待太子平静下来道:“在下早就说过扬州并非福王的葬身之地,为今之计,我们也只能困住他了!”

太子愣道:“计将安出!”

荆先生想了想道:“太子可以给杜简下一道手令,对外称福王身染重病,任何人不得见他,然后将刺使府控制在手中,待他的病一久,若是骤然死去,也就不会有人过问了!到时恐怕皇上也不会起疑!这就是困计!”

太子思索片刻道:“那要多久才能除掉他!”

荆先生自然知道他的想法,道:“此事急之无益,他毕竟是个亲王!若是事情闹大了,杜简逃不出去,恐怕到那时他也会把太子给……”他言下之意也十分明白,武帝虽然看重他这个太子更甚于别人,但是儿子毕竟骨肉情深,真的死了,追究起来也未必不能牵扯到太子身上。

太子刘源点了点头,道:“那你去办吧!对了,安乐公主出嫁的事安排的如何了!”

荆先生笑道:“孟家的人已经在来京城提亲的路上,不日将会到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