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王侯-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渊一愣,蜀王今年刚好是二十八岁,难道他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件事!看蜀王的这声长叹,想必此事在他心头纠缠已久,今日终于可以当着自己面上吐露出来。
刘渊知道不能让他再陷入这种宿命之中,自己已经背了个这样的阴影,知道这其中的苦处,事事都要受到牵绊,忙道:“这些都是相师危言耸听之词,王兄勿要当真!”
蜀王微微一笑,可惜连这一笑都有些凄惨的味道,过了片晌才道:“这位天苦相师据说是天下第一相师,乃是鬼谷门的当代门主。此人面目精奇,行动古怪,而且又身负高明的武功,确实是一大奇人。鬼谷门是江湖中秘密流传的一个门派,以相术闻名天下,据说还有一种以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换取别人命数的相法,非是本王胡言,要不是如此,先王也不会将他请来替本王批命了。”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刘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满脸的不可思议,难道这位天苦相师就是风龙子的师父,当代的鬼谷门主?
※※※
拉票拉票~~~~~~海牛解禁的速度还是可以的吧~~~~~~
第四十九章 蜀王之命(下)
蜀王大感疑惑,惊奇地望着刘渊,不知道为什么一向从容不迫的他竟然会如此激动。
刘渊也觉得自己有些异样了,但是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平静下来,尤其是听到了风龙子的消息更是如此,忙道:“王兄,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这位天苦相师!”
蜀王苦笑摇头道:“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自从二十年前替本王批命之后,便再无踪迹,这些年来,本王一直想再请他来到蜀国,却没有任何的消息,说不定他已经仙逝了!”
刘渊慢慢回复心神,风龙子也是神龙一样的人物。第一次在杭州西湖见到他时,他独独挑上了自己,然后就消失不见。而在京城时更是神秘非常,杨英动用了惊魄楼的高手都没有找到他的踪迹。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找到他。但是他说为自己批命之后便会双眼皆盲,说不定已经退隐到某处了。
杨英为了等风龙子等了数十年,但是最后还是无法将他留下。像风龙子这样的人,是与俗世无关的。
刘渊心里升起一阵疲惫的感觉,这个命相之术确实害人不浅,若是再见到风龙子,定要当场揭穿他的胡言乱语,刘渊和不想身上始终背着这个沉重的包袱。
蜀王淡淡道:“其实王弟说的有理,人生百年,后化为鬼魂,还在乎什么命相?”
刘渊心神渐渐平静下来,目光往蜀王望去。
当蜀王说起天苦相师的几句话时就可以看出,他是真的相信为自己批的命是真的,也相信今年便会是自己的大限之期,所以才会如此忧心忡忡。
刘渊心中一动,想起蜀王前日与自己结拜为兄弟,要把碧素公主嫁给自己,然后又封自己为西川王,接下来的成都留守……难道蜀王竟然是在默默地安排一切,他是在担心,是在计划一切,若是他真的如天苦所说的那样遭受大劫的话,便要将蜀国和这些人托付给自己?
想到这里,刘渊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了,蜀王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一个相师之言,他不能让蜀王现在就失去信心。
眼前的这个蜀王虽然还非常年轻,不过眼角处却已经是愁绪万端了,刘渊沉声道:“王兄勿要相信此等无稽之谈,更不要担心亲征东蜀的事,只要用人得当,东蜀定是唾手可得!”
蜀王点了点头,不过显然只是敷衍刘渊而已,道:“不管如何,若是本王确实出了事情,无法逃过此次大难,王弟勿要忘记蜀国,勿要忘记白贵妃,当然还有安乐公主!”
刘渊一愣,没有想到他竟然把安乐公主也算在里面。
蜀王叹道:“自古生在帝王之家,便没有了自由,安乐公主其实也是一个苦人啊!本王有负于她,每想及此,都是深感愧疚。若是本王确实有事,还请王弟定要将安乐公主送回大汉去,若她不愿意回去,则留在慈云宫中吧,但是勿要亏待于她。”
刘渊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不知道安乐公主听到这番话会是什么感觉。
两人虽然有夫妻之名,却没有夫妻之实,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几次,说话也不超过十句,但显然是同一种人,所以蜀王才会将心比心,感受到安乐公主的悲哀!而在这个时候还会想着她。
蜀王脸上露出笑容,伸手拍了拍刘渊的肩头,道:“王弟莫要替为兄担心,其实相师之言,确实只是无稽之谈,本王绝对不会相信,只是觉得有些累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刘渊心知真正看不开的是他而已。
蜀王转过身去,淡淡道:“本王还想请求王弟一件事,便是关于碧素!”
刘渊忙道:“王兄请讲!”
蜀王道:“碧素天性淳朴善良,也许在王弟的眼中,她是一个刁蛮任性的人,但是本王却知道若论心肠之好,恐怕大部分人都不如她。记得当本王还年幼的时候,曾经练习射箭,而射死了一只小鸟,碧素便大哭了一场,还特意在宫中为那小鸟做了一个像模象样的坟墓,最后硬是要本王前去赔罪才算了结。”蜀王眼中露出缅怀的神色,嘴角露出微笑,想必那一幕现在已经在他眼前了。
刘渊能够感受到他对碧素公主的疼爱,其实自己对安乐公主又何尝不是如此,道:“公主天真直爽,虽然曾经为难过臣弟,但是我也知道公主只是好玩而已,并无恶意。”
蜀王转过头来,欣喜地点了点头,道:“本王还以为王弟还记恨公主呢?”
刘渊心道要是能够记恨就好了,前些日子还在慕容清雪的安排下见识到了这位公主的厉害,但是对她却怎么样也讨厌不起来,毕竟她还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美女,而且性子与田柔非常类似,恐怕任何男人遇上她,一个是让自己承认倒霉,一个则是希望能够征服这样的女人。
刘渊也许是后面一种人,但是却也不敢轻易打碧素公主的念头,尤其还有一个和她相得益彰而精灵古怪的白葳,更不想惹麻烦上身。不知道自己若是恢复了大汉福王的身份,这两个整天吵着要嫁给福王的少女将会是副什么表情。
想想这倒值得人期待一场。
刘渊看出蜀王还是想把碧素公主塞给自己,急忙道:“臣弟怎敢记恨公主,据臣耳闻,公主好象声言除了大汉福王刘渊之外绝不嫁给别人,不知道主上是否知道此事!”
蜀王果然露出愕然的神色,过了半晌才道:“以前本王确实听碧素说起大汉福王,但是却不知道她有这样的想法,唉,真是荒谬,大汉福王虽然才华出众,但是毕竟已经战死了,碧素难道想终身不嫁!哼……等本王再去教训与她!”
刘渊心里暗笑,道:“主上亲征在即,待大军凯旋后再询问公主的意思吧!”
蜀王点了点头,竟然没有发觉刘渊其实是想避开这个话题,道:“若不是王弟提醒,本王倒是真得忘了此事,看来还要贵妃出马才行,碧素最听贵妃的话!”说着露出一丝喜色。
※※※
大家多多投票,海牛多多解禁~~~~~~
第五十章 破蜀之策(上)
迫切需要大家的票票~~~~~票票支持,海牛解禁绝对的快~~~~
※※※
蜀王不再说话,刘渊心里有些复杂,这次见他倒像是听他在安排后事。看来蜀王确实已经抱着死意去亲征了。难道仅仅因为一个相师之言,就使的一国之主落到这样的地步?蜀王实在顾忌的太多了,想的也太多了。
不过若是刘渊采纳了郭瑭的建议,在亲征时杀死蜀王,说不定天苦相师的批命就真的成真。这还是确实是件玄妙的事。
但是现在刘渊却要阻止这件事情发生,他不能让蜀王死在东征途中。什么人若抗命,必遭天谴,只不过是胡言乱语罢了,既然那位天苦相师断言蜀王要死在今年,刘渊便要试试他们到底有什么神力,竟然能够知道未来的事。
刘渊心里突然一阵激动,自从风龙子给自己批命之后,他还是第一次有了与所谓天命对抗的决心,也许这正是因为对象是蜀王而不是自己的原因吧!他不能让蜀王死在今年,一定要证明鬼谷门只是一派胡言。
刘渊站了起来,朗声道:“王兄可愿听听臣弟的击破东蜀之计!”他将声音提高,目的就是要把蜀王从幻想拉回到现实中来。
蜀王一愣,神色果然有所转变,道:“王弟请讲!”
刘渊从袖中取出蜀中的地图,放在书案上道:“自古东、西两蜀,虽然是同水之源,但却因为一条瑶江将之隔断,加上桑山、罗山的阻挡,使得西北入蜀惟有剑南一路,东南入蜀也只能选择永州,而两蜀之间则必须通过延、允两州才能沟通。”
蜀王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当年先王便是攻下延、允两州,才统一全蜀,而且战先生这次递上来折子中也是建议先从延州入手。”
战先生就是战游,这位蜀中狂士因为在黎州率兵救下蜀国名将葛成刚而名声大震。
要求蜀王亲征东蜀,便是他出的主意。虽然东征的时候战游是刘渊帐下的谋士,但是战游对刘渊却并不服气,所以这次要求蜀王出征其实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针对刘渊的,想要为蜀王在军中竖立威信,以使刘渊无法掌握兵权。
刘渊点了点头,战游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却更是一个狂人,想要制服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说不定比顾宪还要困难。而要让他甘心服从,那就更不知道从何入手了。此次战游代表蜀中名士要求蜀王亲征,然后在黎州聚集大军,共有三十万,全是他一手操办,确实有些厉害。现在这位狂人已经被蜀王任命为随军参军,是第一位的谋士。
他提出先攻打延州的策略也没有任何的问题。只不过战游这个人傲慢自大,愿意使出奇招,让人防不胜防,却并不稳健,若是指挥一场小战,定回有上佳的表现,但是若想统领数十万的大军,在数十座城池间混战的话,恐怕未必能够胜任。起码在这一点上,他就不如郭瑭具有眼光。
可惜这次蜀王亲征,郭瑭出任的只是一个保护的角色,不会参与讨论军事。而蜀中的将领,如陈玉坤、辛古铭等人都是非常年轻,战游这个第一谋士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蜀王又是用人不疑,恐怕战游实际上就是这支东征大军的真正指挥。
所以刘渊才会担心蜀王会战败收场,而直接向蜀王献计。以免到时战游冒险轻进。
蜀王的目光也盯在了地图之上,神情凝重下来,他不想错过刘渊所说的每一句话。
刘渊手指落在地图上,沉声道:“延、允两州为东蜀门户,自然以延州最为重要。若是攻下此州,便是打开了进入东蜀的大门。王兄你看此州的位置,正是因为其靠近永州,便给了我军一个极大的机会。要知道大汉晋王已经有了十万大军驻扎在永州城外,只要王兄进军直逼永州,迫使敌军出战,然后便可以借助汉军的力量,攻破此州。永州一破,东蜀诸城便可以随意攻打了,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形成瓮中捉鳖之势。既可以直奔蒙州而去,也可以迂回一一收复旁边各城,那时顺王惟有退守一策,自然免不了落败的下场!”
蜀王对军事没有丝毫了解,虽然也读过一些兵书,但是却并无大的用处。听到刘渊说的有理,点了点头,最主要的是他明白了延州的重要性,也记住了得到延州之后,若是攻打永州,便会使形势变得对自己非常有利。
刘渊知道他明白了,这是平定东蜀最基本的策略,也是人人皆知的策略。但是人人皆知却恰恰是喜欢剑走偏锋的战游最不擅长的,就怕他突发奇想,将这个基本弃置一边,最后落得个腹背受敌的下场,所以自己一定要和蜀王将此事明确。
到时候就算战游提出什么新的设想,只要不违背这个基本,牢牢地将永州和延州控制在手里,其实已经掐在了东蜀的咽喉上,战游再有什么怪招都对整个形势无碍。
蜀王抬起头来,道:“王弟所言甚是,但是除了延州之外,允州也可以直通云州,也是王弟口中所说的东蜀门户,不知道王弟有什么看法!”
刘渊道:“延、允两州,虽然有所偏重,但是正如王兄所说,允州可以直通云州,也是进入东蜀的要道,王兄请看……”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落在允州和云州中间的桑山上。
蜀王微微皱眉,道:“这是……”
刘渊淡淡道:“这便是允州重要性不如延州的道理,王兄若是仔细斟酌,可以看出,先夺了允州,顺王便可以从延州出兵,驻扎在此处,然后在灵州布下重兵,形成围困允州之势。桑山易守难攻,灵州又是蜀中要塞,那样允州便成了一座孤城了……”
蜀王露出恍然的神色,喜道:“若非王弟提醒,本王还不知道此事!”
刘渊心道他真算得上天真淳朴,在自己面前半点蜀王威严都没有,笑道:“王兄千万勿要轻敌,想想先王历经十数年才平定东蜀,应该知道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蜀王点了点头,素容道:“王弟还请放心,本王对用兵毫无了解,定会集思广益,不会独断专行的,何况还有战先生等人辅佐。”
刘渊点了点头,这一点他相信,可惜用兵也并非定要集思广益,有时独断专行也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蜀王目光又落到地图上去,皱眉道:“王弟有何方法攻破延州!”
刘渊心中一喜,他毕竟确实在思索此事,如何攻破延州才是此战最为重要的。
※※※
第五十章 破蜀之策(下)
票票啊,你就是俺的动力,哈哈~~~~第二部结束了~~~
※※※
刘渊的手指还是落在了桑山之上,道:“若想攻破延州,却必须先要攻打允州!”
蜀王一愣,却并没有插言。
刘渊道:“顺王此人傲慢自大,又刚刚击败了三北大军,当阵射杀葛老将军。可以说现在正是意骄自满的时候,王兄正好可以利用他的这种心理,巧妙设计,将延州夺下。”
蜀王点了点头,叹道:“顺王一直认为本王不懂用兵,曾多次在先王面前提起,这次是本王亲征,他定然不会将本王放在眼里。”
刘渊点了点头,心道这位蜀王确实有些太过于直白了,忙道:“王兄只要造下意图攻打云州的假象,然后诱使顺王出兵桑山,延州可以说已经落在我手了。”
蜀王眼睛一亮,没有想到刘渊说的如此自信。
刘渊解释道:“顺王乃是战阵老将,当然也知道延州的重要,所以想必大军都会布在此处,若是王兄想以重兵攻下此城,并不容易。而且就算攻下此城,那也必然是大伤元气。到时若顺王将大军后退,囤积在延、永两州间的苍州,等待我军进攻永州,然后以硬兵抗击,王兄若想攻下永州至少也要数月。而此时顺王却从允州出兵攻打云州,则会将我军彻底孤立,所以无论如何,王兄最佳的选择便是在桑山将顺王大军击溃。”
蜀王有些迷惑了起来,显然并未把握其中的关键,方才刘渊明明说只要攻下延州,便可以直达永州了,那为什么现在好象就算攻下延州,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刘渊不想解释太多,现在蜀王亲征的大军虽然号称三十万,其实不过二十万而已,而顺王手下恐怕至少会有三十万人马,若是不能在延州将顺王彻底击败,使之无力将蜀王阻止在永州城外,那么蜀王就会变成孤军深入,其实也是件极为危险的事。所以刘渊要将顺王击溃在桑山附近,那样就会断绝后患,才能够长驱直入。
刘渊道:“王兄可以先以两三万人马攻打延州,定要造成只围不打之势,让顺王有所疑惑,认为王兄只是佯攻延州。同时以十数万大军进逼允州,必须要竭尽全力,让顺王知道王兄攻下允州的决心。那时顺王定会调动兵马,保护允州,而此时只要王兄将这两万人马撤退,顺王定会出城追击。”
蜀王有些明白了,这是声东击西之策。
刘渊继续道:“那时王兄要迅速退入云州之内,并且将攻打允州的十数万大军撤回至桑山附近安下营帐,同时防止允州有兵来犯。顺王首先会选择攻打云州,以为可以趁机夺回这座两蜀要塞,那时只要王兄坚持一月,顺王无功之下不会选择退回延州城内,必定会撤回桑山,意图围困这十数万大军。”
蜀王脑中清晰起来,道:“王弟计策甚妙,那时我军早已在桑山设下埋伏,顺王必定大败!”
刘渊淡淡一笑,蜀王想的太简单了,虽然必须要将顺王在桑山击败,但是却不是在这个时候,道:“顺王强悍之极,当日臣弟与他在罗山布阵对战,虽然占尽优势,仍然让他逃回东蜀,所以若是在桑山设下埋伏,恐怕未必会大败顺王军。”
蜀王皱了皱眉,他还以为自己已经猜对了呢!
刘渊道:“我军务必要在桑山处拖住顺王,首先设下大寨,使他不能骤然攻入,然后便要三战一退,使得顺王欲罢不能,那时他定然会从延州调兵,意图大败我军,而此刻延州就几乎成为一座空城了!”
蜀王终于明白,道:“那时本王便率兵攻打延州,使得顺王首尾不能兼顾,若是能够夺下延州,顺王的大军可以说就是孤立在桑山之中了。”
刘渊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这样必须要顺王大意才行。首先不能丢了云州,其实要借助桑山之险使顺王欲罢不能,最后就要奇袭延州了,但者缺一不可。而这个奇袭延州却也要和蜀王说明,忙道:“延州毕竟是座坚城,那时王兄勿要以大军攻城,若是骤然间无法攻下,顺王大军回转,王兄危矣。臣弟举荐雷霆军可以一试,到时候可以让雷霆军换成顺王军盔甲装饰,然后偷进延州,定然会事半功倍!”
蜀王哈哈大笑道:“听完王弟此计,本王大感此战必胜!”
刘渊看出他确实是真的有了信心,虽然这信心未必太早了点儿,但是毕竟比方才一脸苦相,沉浸于那个所谓的命相之术更好,急忙躬身行礼道:“臣弟恭祝王兄收复东蜀,凯旋而归!”
蜀王点了点头,道:“本王定不会让王弟失望!”刘渊一愣,这个蜀王已经些君臣颠倒了,不过他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倒也不必惊奇了。只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这样买力地替他出谋划策而已。
回到王府中,刘渊马上写了封书信给郭瑭,要他务必保护蜀王安全,然后也将如何奇袭延州之法写在里面,郭瑭是个聪明人,应该会随机应变,只不过蜀王是否会按照自己的计策行事,却还是未知,毕竟军中还有一个巧舌如簧的谋士战游。
他又将孟阳找了回来,龙腾阁自然也要出力保护蜀王。尤其此次更有玄妙莫名的意义在内,刘渊更是不敢大意。
想到战游,刘渊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丝不安,这个狂士虽然有不少奇思妙想,但是到底能不能指挥全军,却还是一个问题。刘渊叹了一口气,心道只要保住云州,然后以攻打延州为首要,就算不胜,也不会大败。
所以他提笔写了一封信给战游,将此事说明,希望他能以大事为重。至于这封信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刘渊没有半点信心,但是却必须走此一步。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是尽力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已经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了。
※※※
汉制嘉佑七年八月二十日,蜀王孟彦章亲征东蜀。成都城外,文武百官跪倒一片,呼声震天。
而此时西川王刘渊却坐在书房中,眼睛虽然望在手中的《乾坤引》上,却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直到听到城外几声炮响,这才将手中的书放下,拿起旁边的香片,尝了一口,然后将目光投到窗外。
蜀王是否会安然无恙的回来呢?自己又何时能够回归大汉呢!
※※※
第二部 见龙在田 终
第一章 狂士战游(上)
第三卷开始了,海牛期待大家票票支持!
※※※
过了中秋之后,蜀都成都还是有些凉爽之气的,而且天空也显得清朗了许多,想起当初的雾日迷茫,到有些颜色为之一开的喜悦在内,只可惜由于蜀王亲征东蜀,这种喜悦始终无法真正的在这座古城里尽情释放出来,而是带着一些沉重和忐忑不安。
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入了位于成都城南的一座会馆前,会馆的门前挂着一块用隶书书写的匾额,上面“编书馆”三个字清晰入目。
西川王刘渊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先是看了看这块匾额,然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身着一身白色的长衫,虽然与一般书生略有区别,不过相差并不是很多,加上他高瘦挺直的身体,脸上淡定从容的微笑,这个人站在那里,给人一种飘逸俊秀的感觉。
来到这里,刘渊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李纳确实是一个正宗的文士,而且非常勤奋,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要将《四库全书》完成了。自从先代蜀王驾崩,老丞相徐诚病逝之后,刘渊这个西川王便被指派为编书总裁,统领编撰《四库全书》之事,现在既然已经差不多完成了,自然要来看看。
白楚臣等众多编书官员已经等候在馆外,见刘渊到了,纷纷上前行礼,白楚臣显然是欣喜异常,虽然脸色比前年苍老了许多,不过眉角却全是喜色,上前道:“王爷此次能来,下官确实十分感激,《四库全书》马上就可以编成,主上已经下旨由王爷亲笔提名,王爷快快请进!”
刘渊点了点头,笑道:“白大人如此客气,本王倒有些不知所措了。”白楚臣的女儿白蓁现在被封为贵妃,他的身份自然就更高了一层。但是白楚臣是正宗的文士,性格与李纳非常类似,并不喜欢官场斗争,最喜欢的就是做做学问,要不然也不会将编撰这套全书当作是一生的大事了。可以说遍成此书,最为高兴的就应该是白楚臣了。
李纳在旁道:“王爷才学高超,学生等学识浅陋,还望王爷能够指点一二,让此套全书更加完善才是。”
刘渊点了点头,心道没有被你骂得狗血喷头就已经是万幸了,李纳这种直谏的风格让刘渊大为头痛,不过他平时倒是非常勤奋忠诚,都怪自己乱给他什么权力。
刘渊昂首往里走去,霍烈倒并没有跟他进来,这里的气氛毕竟不同于其它地方,何况刘渊其实也是一个标准的书生。
数十架高大的书架整齐地摆在那里,上面摆放着各种已经装饰一新的书册,想必都是抄录下的,站在这样的书架面前,刘渊心里有些异样起来,若是可以选择的话,他倒宁愿呆在这里。
白楚臣介绍道:“这里只是六十间藏书阁中的一个而已。此次编撰全书,一共收集了十万六千五百二十六本书籍,按照王爷的意思,抄录下来五万三千六百四十八本,其余的只是列出索引而已,待日后慢慢由各地文人进行抄录……”
刘渊点了点头,随手从书架中抽出一本来,见书页崭新,字迹清秀,翻看一看,更是赞许地点了点头,若无那样庞大的人力,想必只是抄写这些书籍就要让人望而却步。看来还是拥有权力的好,只要有权力,才有能力做成大事。
李纳也拿出一本来,道:“这本《天想录》乃是从宁海收集来的,世间仅存一本,还有些残缺不全,确实是非常珍贵之物。”这本书李纳早就送给刘渊看过,而且此次整理中的这样马上就要失传的书并不在少数,刘渊心中感叹,放下手中的书,笑道:“诸位辛苦了,王爷先替天下读书人谢过各位了。”
白楚臣忙道:“此乃下官毕生所求,白某能够适逢其事,已经是万幸了!”他并不是虚伪客套,而是真心实意,想必只凭着编撰《四库全书》之事,他白楚臣就会列入史书之中。
这时已经有人为刘渊准备好笔墨,刘渊走到案前,提笔写下“四库全书”四个字,然后又在后面加上了“大汉嘉佑七年,蜀西川王览”几个小字。
写下这几个字,刘渊似是松了一口气,心里没来由地一阵激动。虽然说《四库全书》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而已,还需要不断地收集整理。但是现在实际上这部全书已经可以布告天下了,到时候中原各地的藏书阁中都会有一套完整的全书,方便各地文人浏览,不知道要让多少读书人欣喜若狂。
从编书馆出来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刘渊在李纳的陪同下将整个全书浏览了一遍,这些书籍之多,恐怕任何一个人想要一辈子看完都是件困难之极的事,更不用说去细心研究了。不过刘渊还是从中拣了几本没有看过的珍本,让李纳派人送到西川王府上去,至少闲时手中也有可以把玩的东西。
刘渊走出编书馆,登上马车,本想直接去找慕容清雪,不过却想起安乐公主,这些日子倒有些冷落了这个妹妹,一直与慕容清雪品尝鱼水之欢,吩咐霍烈往慈云宫行去。
这时孟阳突然出现,刘渊看他脸色就知道有事,道:“上车来讲吧!”
孟阳上车之后,立即道:“属下派往舟山岛的人已经回来了!”
刘渊先是一愣,然后才想了起来,原来是派去调查风虚子这个女道士的人,自己这一整天都在编书馆里晃悠,头脑倒有些不清醒起来,笑道:“有什么消息!”
孟阳摇了摇头,道:“属下无能,想要捉住那妖道确实并不容易,手下的人曾经几次伏击她,但是却都被那妖道从容逃脱了。”
刘渊点了点头,这是情理之中的事,风虚子此人武功非常高明,自己三人都只能将她逼退而已,一想到她那次穿墙而过的神功就更是心中发冷,若是孟阳真的能够将他活捉的话,那倒有些奇怪了。
孟阳遗憾道:“王爷要不要再多派一些人去?”
刘渊叹道:“不必了,此人有神鬼莫测之能,将她活捉,恐怕并不实际。暂且由她去吧,只要跟踪就行,不过若她还想进入蜀境,则格杀勿论,不用再留活口!”
孟阳一愣,刘渊少有如此坚决地要对付某人,当初因为珠儿的死才对动魂组织下手,而且对太子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知道这个风虚子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让刘渊下此决心。不过他不便细问,忙道:“属下遵命!”
刘渊不想和他解释什么,风虚子最厉害的还不是武功,而是那种能够让任何人对她言听计从的能力,他绝对不会让她再影响到现在的蜀王,而且不让风虚子入蜀,这样也可以暗中调查一下白蓁的身份。
※※※
第一章 狂士战游(下)
回到府中,刘渊还在替安乐公主担心。她虽然现在并无俗事牵挂,不过却显得有些憔悴了,不知道是因为思念大汉的原因,还是思念顾宪这个男人。安乐公主虽然并没有明说,但是刘渊看得出来,顾宪对她十分重要。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能够给这个妹妹带来幸福。安乐公主要想光明正大的嫁给顾宪,虽然看起来容易,但是其实上却要经过重重磨难,并非是件简单的事,且不说顾宪的意思如何,只说如何能够让安乐公主恢复自由就是一个问题,她毕竟还是蜀国的皇后。
这时有人为刘渊拿来了延州目前的军报。刘渊随意翻看,不禁哑然失笑,龙腾阁的这些人记录的太过于详细了,可以说是巨细无遗,果然都是做奸细的材料。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