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王侯-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云一个人说,若是跟田柔说了,恐怕她的性子根本隐瞒不住。

第五十章 离别扬州(下)

太子刘源第二次来的扬州时,与第一次大大不同,此时身披重甲的刘源说不出来的得意,武帝已经下旨表彰他,其中尤其说他“勤勉奋己,精忠报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秦王阵亡的消息,这个消息使多年来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刘源忍不住对着上天感叹一声:“二弟终于死了!”

秦王五岁从军,七岁便见识过战场,一生历经大小战役无数,是被汉人称颂为“战神”一类的人物,他的死让刘源放了心,以平王的声誉,恐怕还不足以对他形成威胁。

荆无计还留在杭州征兵,刘源这次前来的主要目的其实瞒过了荆无计,他想要好好款待一下那个让他恨到了极点的九弟,虽然武帝没有表示对刘渊责怪的意思,不过刘源清楚,竟陵失守,刘渊已经是犯了大错,而且在扬州,他就是皇上,他说的话就是圣旨,福王是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的,虽然对柳朝云已经没有了兴趣,不过这个仇却是不得不报的,一想到刘渊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模样,刘源真是心花怒放,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恨不得马上拍马进城。

王峻等扬州长官早就恭候刘源的大驾,顾宪列在第一位,许多扬州百姓更是涌上了街头,眼巴巴地想要看看他们未来的皇帝。等到差不多中午时,终于出现了,先是五千骑兵昂然进入,然后才出现了刘源,他跨下高头大马,威风凛凛,旁边簇拥着大批的侍卫,刘源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奇怪的是并没有看到刘渊的身影,停下马大声道:“福王呢!”

“禀报殿下,福王他已经……”王峻不知该怎么回答,不过从他眼圈透红还可以看得出来他刚刚哭过。

太子一愣,觉察到事情有些不对,喝道:“福王何在!”

“福王已经自尽身亡”,顾宪往前走了几步,不慌不忙道:“殿下等下应去看看!”

刘源睁大了眼睛,心里像是被冷水浇过,不过他记起荆无计说过这个顾宪是个人才,自己一定要结纳,所以倒并没有发火,咬了咬牙道:“状元现在就带本宫去看看!”他不敢相信那个人竟然会自杀,不过看到顾宪等人的样子却知道这肯定是真的,王峻可能骗自己,但是顾宪却不会,要不是他上次在武帝面前保举燕王,说不定自己这个大总管也未必能够坐得上。

顾宪带着刘源来到刺使府,刚刚走到外厅,便传来抽泣的声音,刘源心里真是烦躁无比,一想到不能好好折磨刘渊一次,便觉得失了皇位还要难受,所以走得最快,看到院子里早已经摆好了灵柩,柳朝云和田柔两人披麻戴孝跪在一边痛哭时,刘源这才信了。

顾宪观察了一下刘源的脸色,心里也不禁感叹这个太子实在是一太不会控制自己了,不知道这些年来他怎么能够挺那么多大风大浪,难道这些都是荆无计的功劳,那么这个人也是太可怕了……

刘源大步走到灵柩前,一声不响地伸出手去,就要推开盖子,他要看看灵柩里面究竟是不是刘渊。

“殿下!”柳朝云首先意识到他要干什么,轻轻叫了一声,田柔则腾的一声跳了起来,喝道:“你想做什么!”

“本宫想看看这里面究竟是不是福王!”刘源冷哼一声,“你们想要阻止本宫么!”

柳朝云害怕的低下头去,就算阻止也未必能够阻止得了,这个太子是想做什么就会去做什么的,不过身旁的田柔却眼睛一瞪,道:“谁也不许动我家王爷!否则的话,莫怪本姑娘和你拼了!”

王峻也是大惊失色,忙上前道:“禀告殿下,福王已经归天,还是勿扰的好……”

他的话刚刚说了一半,刘源一眼瞪了过来,镗的一声拔出了了腰间的配剑,喝道:“本宫就是要看看里面的人到底是不是福王,谁敢拦我,必斩无疑!”

当时几名护卫涌了上来,王峻马上被按在地上,而田柔虽然身手不错,但是哪里敌得过数名高手,一下也被按住,但是口里还在大骂不止,刘渊就死在他的面前,她不明白刘源为什么就不相信,在他死后还要开棺验尸。

顾宪皱了皱眉头,他的目光扫在了旁边落泪的柳朝云身上,突然间明白了点儿什么,一直以来他就觉得刘渊的死有些奇怪,所以第一个来到现场的就是他,不过死去的那确实是刘渊无疑,但是看到柳朝云现在的反应,难道刘渊并没有死?若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招金蝉脱壳之计用的确实就非常漂亮了。

刘源哈哈大笑,一把掀开了棺材,往里面望去,但见刘渊平躺在那里,虽然脸色平常,但是显然已经没有了呼吸,刘源这才信了七分,伸手去探他的鼻息,看来真的是死了,虽然没有折磨到他,不过刘源还是高兴的狂笑了起来,这就是与自己为敌的下场,秦王死了,福王也死了,只不过剩下一个平王而已,他越想越是高兴,突然拔出了一只匕首,狠狠地刺在了刘渊的心脏上,鲜血顿时将寿衣全部染红,这回就算他装死也不怕了……

刘源将匕首留在刘渊的心脏处,自己的手在里面擦掉了血迹,然后一把将棺材盖合上,喝道:“给本宫看守好这具棺材,任何人不得靠近!”

几名守卫纷纷答应,柳朝云看着太子刘源一路狂笑而去,终于舒了一口气,若不是刘渊顾及到田柔的性子,柳朝云真想把真相告诉田柔,也好让她不至于那么伤心。

顾宪终于恍然,看来棺材里的这个刘渊真的是假的了,不知道刘渊用了什么法子,连自己和太子都给骗过。

※※※

就在此时,扬州城门出现了一辆轻便的小马车,马车慢慢走出了扬州城,车中露出一张年轻的脸,这人回头望了一眼扬州城,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目光平静、从容。

※※※

第一卷《潜龙勿用》 终

第二十一章 大婚之喜

顾宪全无知觉的坐在马车上,听着车外雨点打落的声音,觉得整个人的精神都显得空远了起来,就是无法集中精神去想任何一件事。

他现在最想呆在安乐公主的身边,哪管只是抱抱她也好。

可惜他不是那样的男人,在这样的时候去找安乐公主,他肯定也会装出一副从容的表情,什么都不会和她说。

顾宪赫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人,就算生出了要依靠别人的想法,也只是一瞬间的,而且他的底线拒绝自己这样去做。

马车直接开进了丞相府。

顾宪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一个站立不稳,差点儿就摔倒在地上。

幸亏旁边的仆人眼疾手快,急忙扶住了他,道:“老爷……”

顾宪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心想自己也有这样落魄的时候,还真是可笑,不过等到走到客厅的时候,他就要恢复平常了。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事情足以击碎他平静的心。

他的脚步迈过了门槛,一丝笑容慢慢地浮现了上来,旁边的仆人一愣,不知道方才那一幕是不是真的。

小书童等候了多时,顾宪的两位夫人也急忙迎了上来,看到他脸上的笑容,同时舒了一口气。

顾宪笑道:“你们还没有歇息?”

两位夫人倒没有说什么,小书童撅着嘴道:“先生不歇息,我们哪里敢歇息,先生,皇上到底有什么要事啊,这么晚了还要把你找出去,不知道你的身子不舒服么?先生,你的手好热,啊……”

两位夫人吓了一跳,急忙去摸顾宪的额头,惊道:“大人,你……怎么热成了这个样子,快快坐下,叫大夫!”

顾宪也觉得一阵眩晕,知道自己大概是受了风寒了,也没有辩解,便被他们拉得坐了下来,这时他才觉得头疼的像要裂了一样。

※※※

顾宪病了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宫里面,刚刚心满意足,并且得到了慕容清雪许诺的刘渊大吃一惊,若是换做平时,他肯定第一个跑到顾宪的府上去,不过想到昨天晚上发生的一切,便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两人见面,会是相当尴尬的。

安乐公主却是迫不及待地来到顾宪身前,当发现顾宪风寒颇重时,干脆也不回宫了,衣不解带的服侍了几天。

本来刘渊想与顾宪商议大婚立后的事情的,不过因为顾宪这一病,刘渊和慕容清雪也都没有了心情。

这日刘渊正在养心殿里翻看奏折,孟阳突然来了。

孟阳现在是龙腾阁的总统领,加上又节制禁军,自然威风了不少,不过和刘渊还是主仆时一样,何况他和霍烈又是兄弟,自然随便的很。

刘渊将他宣了进来,霍烈马上下去和他抱了一下。

孟阳先是欣喜刘渊终于登上了皇位,然后担心道:“听说顾先生生了大病,属下倒是没有机会去看望他。”

刘渊笑道:“不妨,只是偶尔感了风寒而已,先生身子较弱,不过休息几日,应该便会痊愈。”

孟阳颇有意味地看了霍烈一眼,道:“禀告皇上,属下在跟随皇上之前,曾经学习过一些用内力探察经脉的医术,虽然并不精通,但只是探察病情的话,却还有些把握。”

霍烈不知道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孟阳看他,只好点了点头,道:“老孟有什么事要说?”

刘渊也有些专注起来。

孟阳道:“属下这一门的功法,倒是先师直接传授的,只要人天生便有缺陷,探察起来还是十分容易的,当日……当日……顾先生……”

他支吾半晌,刘渊有些急了,道:“说吧!”

孟阳忙道:“当日属下和顾先生在清除参合道余党时,曾经发现顾先生脸色苍白,连走路似乎都有些不稳,所以属下就用这个功法去探察了一下先生的体内。”

刘渊睁大了眼睛。

孟阳面露忧色,道:“先生五脏似乎天生便有些奇怪,尤其是心、肺两脏,位置都比常人稍微偏离,而且似乎略微肥大,这样的情形……”

刘渊站了起来,霍烈替他问道:“这样又是如何?”

孟阳道:“先生似乎并不能长寿,说不定会中年夭折。”

刘渊又坐了下来。

说不出什么感觉,只是不想说话而已。

霍烈也愣了,直直地看着孟阳,本来想问他是否判断的正确,但是看到孟阳那副表情,他知道问了也是白问。

刘渊终于起身道:“朕要马上去见先生,霍烈你准备吧!”

两人之间还有什么误会?还会有什么尴尬。就算顾宪不愿意见自己,那么自己也不能不去看他,本来以为只是风寒小病而已,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大病,若真如孟阳所说,顾宪本来就命不长久,那么……

刘渊轻出一口气。

※※※

顾宪本想起身给刘渊行礼,不过刘渊却马上上前一步,按住了他。

原来是主仆,现在是君臣,不过还是两个意趣相投的白面书生。

安乐公主摆了摆手,旁边跪倒的众人纷纷退下,只有慕容清雪和安乐公主站在旁边。

慕容清雪根本无法掩饰自己的悲戚之情,她不仅可惜顾宪这个才华绝代的大汉丞相,也替安乐公主感到伤心。

刘渊握住了顾宪的手,笑道:“先生若是不淋雨的话,这场病未必会如此之久,朕本来想要先生帮朕策划大婚、立后之事呢?”

顾宪一愣,随即明白,目光扫向了慕容清雪,道:“恭喜主上、小姐!”

刘渊继续道:“当然不仅仅是朕的事,安乐现在守丧已满,朕已经不准备把她留在宫中了,哈哈……”

安乐公主俏脸微红,她这几日一直守在顾宪床前,虽然并不像原来那般艳丽,但却朴实了很多,让顾宪看了更加心动。

顾宪挣扎地道:“学生谢过主上成全,只是……”

安乐公主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说“只是”两字,难道他并不愿意迎娶自己?

刘渊接过他的话头道:“先生安心养病便是,安乐现在已经不住在宫里了,你们只欠一个仪式而已,朕可是开明的很,安乐是朕最为疼爱的妹妹,自然要给她找一个最好的归宿。”

顾宪艰难地点了点头,目光中的深情是掩盖不住,但是那里面不仅有深情,还有一种浓重的悲哀。

慕容清雪鼻子一酸,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最不会演戏的。

刘渊从丞相府中走了出来,将霍烈招到一边,道:“有没有办法使用内力为先生续命,当日蜀王将要病逝时,你就为他续了几日的命吧!”

霍烈点了点头,道:“先生虽然脏器有所异常,但还不至于须臾即死,孟阳和属下说过,只要先生保养的好,活到四十多岁不成问题,甚至可以更加长久,只不过先生现在过于劳累,否则的话,也不会如此了……”

刘渊知道自己太过于担心了,倒有些胡思乱想了起来,露出一丝苦笑,道:“既然如此,此事稍候再议吧。”

※※※

顾宪虽然身体渐渐虚弱了下来,不过病却是渐渐好了,加上他现在根本没有事情烦恼,心事也渐渐解开,又有安乐公主和两位夫人陪伴,整个人渐渐恢复了神采。

刘渊心中大喜,就算顾宪只能活到四十岁也好。

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定的,只要顾宪认真钻研养生之术,未必不可以延年益寿。

但是他又不能直接将顾宪放归于山林当中,在刘渊所拥有的力量当中,少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就是无法少了顾宪。

所以刘渊将顾宪召进宫中,与他长谈了一次,顾宪并没有表明自己想要归隐的念头,不过却也以身体为由,希望能够辞去丞相的职务。

刘渊并没有答应这件事,不过却只让他挂了一个丞相的名号,只要不是十分重要的事,都不需要由他参议,这已经给顾宪一个很为宽松的环境,顾宪知道自己不能过于贪心,赶紧谢恩。

事情似乎又渐渐正常了起来。

大汉乾元元年十月二十日,刘渊迎娶了慕容清雪,然后宣布将慕容清雪封为敏敬皇后,同时册封柳朝云为贵妃,田柔为静妃,碧素公主为蓝妃,白葳为清妃,追封珠儿为淑云皇后,改葬在了皇陵。

蜀国白蓁太后也派人送来了贺礼,带队的正是蜀国丞相战游,战游重新在刘渊面前提起了蜀国地位之事,刘渊当然信守承诺,表明自己生前,绝对不会对蜀国动一兵一卒,只不过蜀国却也要坚决支持自己对明作战。

而最让顾宪感到高兴的是,李纳终于回到了大汉,有了他的支持,国事顿时少了许多,李纳是典型的强干类型,丝毫不知道劳累一般。

大汉乾元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汉丞相顾宪迎娶了安乐公主,这对才子佳人的组合,在大汉引起的反响并不下于刘渊和慕容清雪的大婚,尤其安乐公主曾经嫁入蜀国的传奇经历,更让这次大婚变得饶有情趣。

站在厅堂之上的顾宪,脸上虽然带着淡淡的笑容,但心里却是始终高兴不起来,他终有一天要告别这繁华的一切,安乐公主真的愿意跟随他去过平淡的生活么?

可惜他却没有办法问出这个问题。

一看到安乐公主那兴奋异常的表情,顾宪就不忍心去问这样残忍的问题,不管安乐公主是否愿意,自己要走的时候,还是要走的,在没有走的这段时间里,给她一段美好的回忆便是了。

站在远处看着着场婚礼的还有一个身影落寞的女人,她身着一身白色长衫,这是典型的北朝装束,望着丞相府的方向,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突然间一匹快马经过她的身边,然后停了下来,萧芳华微微一愣,这里是龙腾阁的驻地,这马上之人应该是龙腾阁的人才对,而这么多日以来,龙腾阁的任何人都不敢打扰她的生活。

一个白衫的中年男人从马上跳了下来,径直向萧芳华走了过来。

萧芳华微微有些紧张。

那中年男人距离萧芳华几步远时停住脚步,突然低声道:“见过夫人!”

萧芳华一愣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迅速的四处望了一眼,从袖子里拿出一块小型的玉佩,道:“夫人可认得这个?”

萧芳华吓了一跳,急忙退后了几步,这玉佩她当然认识,这是代表着欧阳家的信物。

“夫人!”那人又靠近了几步,低声道:“老爷听闻夫人留在大汉,这才派小人前来看望夫人,夫人可是一切安好!”

萧芳华像是受惊了的小动物一样,又退了几步,颤声道:“我……一切都好!”

那人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道:“夫人既然一切安好,小人这就回禀老爷了。”

他话虽然这样说,但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萧芳华方才是骤然惊吓,现在才有些提起勇气,慌乱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那人道:“不知道夫人可否借一步说话,老爷说夫人若还想回到大明,就要替欧阳家办一件事情才行。”

萧芳华愣愣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那人从怀里拿出一小包东西,一把抓住了萧芳华的手,道:“夫人只要将这包东西放到顾宪的茶水里,便可以回到大明了。”

萧芳华的手颤抖着,却挣脱不开。

那人淡淡道:“难道夫人真的准备抛弃欧阳家么?要知道那会是什么后果……”

他的眼睛突然闪出一道寒光,只是这道寒光,便把萧芳华吓得后退了一步。

但是她手中始终还紧紧握住那包东西。

那人笑了一笑,道:“夫人深明大义,定然不会辜负老爷所托,小人就在京城里等着夫人的好消息,到时候也好带着夫人离开这里。”

不远处高楼上的两个女人站在那里,将这一幕全部看在了眼里。

站在窗前的女人眉头微微皱起,道:“姐姐,这个女人便是顾先生的……”

身后穿着便装的美女淡淡一笑,道:“她叫萧芳华,现在也是北朝第一富豪欧阳家的夫人。”

窗前那女人嘴里念着这个名字,突然眼中露出神采,道:“原来是天池萧家。”

身后那女人一愣,道:“妹妹难道知道萧家。”

窗前那女人沉吟半晌,道:“姐姐,朝云想必知道了顾先生到底出身哪里了?”

身后的女人先是愣了,然后笑道:“清雪倒是忘了妹妹是北朝人了。”

柳朝云微微一笑,道:“没有想到顾先生竟然是北朝蓝枫顾家的人,而这位欧阳夫人,她的父亲,便是被屈死流放的萧家后人。”说到“屈死流放”四个字时,柳朝云眼中露出一丝狠色。

慕容清雪疑道:“妹妹……”

柳朝云淡淡道:“好一个欧阳夫人?这位萧家后人竟然不知道,害死她爹爹的就是他的夫家。”

慕容清雪站了起来。

※※※

第一章 蜀地书生(上)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那个时代带来的爱好吧,刘渊喜欢将茶直接放到杯子里来泡,茶叶是极品的龙井,浇上开水之后,刘渊的目光就望在那一潭青绿之中,然后看着一叶又一叶的茶叶伸展开来,再落到杯底,这个过程十分美妙,能够使人瞬间安静下来,所以刘渊一直很享受这种感觉,直到所有的茶叶都落到了杯底,然后才开始品尝芳香。

霍烈恭敬的站在一边,看到刘渊喝了一口茶,这才道:“王爷……”

“你又忘了”,刘渊微微一笑:“叫我公子,我姓秦!”刘渊用“秦”做自己的姓,在蜀国隐姓埋名这段时间他就叫秦渊,算是一种怀念吧,当然是为了怀念二哥秦王刘浙。

“是,公子!”霍烈尴尬地笑了笑,他的脸上也戴了一个人皮面具,这是刘渊亲自做的,按照从相王梁桂鹏脸上揭下来的那一张,一共只做了三张,一张给了自己,一张给了孟阳,最后一张则留给了霍烈,不过这个面具做的极为精巧,贴在脸上并无不适之感,而且为了使这个面具更加漂亮一些,刘渊用了很多心思,霍烈也感觉到此刻的自己很受美女青睐,想是这张面具的功劳。

“有什么事,说吧!”刘渊又喝了一口茶,远处群山苍茫,正是落日后最美最安静的时光。

“烟雨楼刚刚传来消息,两位夫人已经回到府中,皇上下了旨,追封王爷为东王,厚葬于乾陵,并在圣旨上说王爷是在竟陵阵亡!两位夫人也同时有了封号。”

刘渊点了点头,武帝毕竟还是关照自己的这个儿子的,若是大汉福王畏罪自杀,恐怕传出去并不好听,看来自己倒能捞到和秦王一样等级的封号,那个替死的人倒是祖上有德了,看来柳朝云和田柔两女是无忧了,现在已经被册封为诰命夫人,太子就是想动他们也要掂量掂量。

他们还是刚刚到达蜀地,这一路上刘渊的心情舒展了不少,杨英分门别类的将各种消息一一传了过来,燕王解了竟陵之围,明军两员大将朱统、黄彪退守汉口,与燕王展开了激战,最后两军在汉口僵持起来,燕王用铁索横江,阻止敌方水军南下,然后在汉口城外立了一座大寨,这是打算持久打下去了,大概想要收复汉口也是比较困难的,而明军此时也无力在图中原了,恐怕这种局面几年内都无法打破。

燕王凭借着高明的手腕,受到了军中优待,大有取代秦王之势。

太子刘源风光无比地回到了京城,受尽了朝野上下的追捧,声势算是达到了极点,荆无计确实是个人才,将这件事炒得沸沸扬扬,刘渊每路过一地都能够听到类似于太子英明神武一类的赞词,看来只等武帝归天,刘源就可以稳坐皇位了。

不过武帝倒有一个颇具意味的安排,便是将左右丞相一一撤去,改了同平章事这个兼职的名称,这是大汉立国以来,第一次对官职的品阶进行更改,任何高级的官员都可以领同平章事这个官衔,要看皇帝的意思,使得参与决策的人多了几人,且由平王刘沦来任尚书令,总领百官,这样做可以说是平衡了平王和太子之间的势力,由此看来这种做法还是耐人寻味的。

顾宪成了参与政事最为年轻的官员,因有军功,加上太子极力推荐,被拜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看来武帝对他还是青睐有加。

各种情报纷纷而来,杨英确实很有情报的天赋,能够将这些情报有条理的分门别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自己手里,应该并不是容易就能够做到的。

刘渊将手里的军报放了下来,开始尽情欣赏蜀地风光,今天晚上就要到达蜀都成都,大汉的那些事都离自己很远了,现在这里是蜀国,他只是一个平常的年轻书生,根本不是什么王爷,这样无拘无束的建功立业才是最舒服的。

想起风龙子的断言,刘渊不禁一笑。

什么王侯之命?又有什么命运之说?譬如做一件事之前,有人想要判断吉凶,便拿一枚铜钱扔上天空,事先说好正面是吉,背面是凶,难道抛到了正面这件事不做也是吉,还是说抛到了背面,这件事就不能去做了……

未知的事,是一定要去做做才知道的,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

※※※

很快来到了成都城外,此刻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刘渊一边欣赏蜀地风光一边往城中步行而去,想起相王梁桂鹏所说的尝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山水的胸怀,在这方面自己倒和他是志趣相投,他正想找间客栈休息下来时,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个声音道:“这位兄才,在下有礼了!”

刘渊转过身去,但见一白面书生带着一个小书童,正在向自己行礼,急忙回礼,这书生生就一双剑眉,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看来却是英姿勃发,倒像一员儒将,从书童背的行装来看,倒像个赶考的举子,恐怕是来蜀地参加春试的,刘渊心里有了计较,笑道:“在下有礼了,不知兄才有事么?”

书生抬起头来,扬了扬手中的折扇,潇洒道:“请恕在下无礼,兄才仪表不凡,恐怕也是赶来参加春试的举子,实在是有心结交,不知兄才可否赏一个脸,在下就住在城南的‘一得客栈’。”

果然是前来赶考的举子,蜀地虽然不如江南文采风liu,但是却也非常重视文化,而且据说蜀主最喜欢写诗作赋,选拔人才也是以文为主,并且每年都要举办两次考试,比大汉还要盛行,使得许多在大汉不得志的书生纷纷来到蜀地,虽然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属国,但是毕竟还可以建立功名。

刘渊点了点头,道:“兄才还请前面带路!”

虽然霍烈和孟阳都是满脸的不愿意,不过刘渊才懒得去理他们,自己早就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书生了,要知道中国历史上故事最多的就是书生,最为悲惨最为复杂的也是书生,最为辉煌的是书生,能够挽救国家的是书生,关键时候遭殃的还是书生……

那书生看到刘渊如此爽快,心中大喜,高兴地带着刘渊往城南走去。

※※※

海牛:BS“天道无级”和“龙游商人”两位,怎么连书评都有人剽窃的?

第一章 蜀地书生(下)

蜀中名士与江南的风气又是大不相同,这些人虽然也喜欢大谈风月,不过却比江南那些自命的风雅之士实际多了,关心国事则更胜于关心诗词上的东西,虽然其中也有一二保守的人,但是大部分书生都给人一种哀伤时事的感觉,譬如主动结交刘渊的剑南书生华恒,便是一个最爱感叹世事的人,吟诗作对只不过是他想要报国的敲门砖而已。

其实这和江南大族不愿意入仕有很大的关系,蜀国毕竟还是大汉的附属国,国人大半都有怨怒之情,觉得蜀王应该自立,建立自己的国家,不受大汉牵制,而这些书生便是这个主张最大的拥护者,他们想与江南名士争一高下,当然也看不起江南名士的诗文,唯一令刘渊感到欣慰的是《福王诗选》在蜀中是热门的诗集,而且得到蜀中大部分名士望族的推崇,刘渊这个天下第一大才子的名号算是坐定了,只可惜传言中他战死在竟陵,蜀中这些名士们很是痛苦了一把,急忙帮刘渊记入史册,称为“一代诗圣”。

“一得客栈”是众多赶考书生聚集的地方,时常有一些诗会举行,参加的大部分都是赶考的考生,有时也会有些名士助兴,刘渊很快就混了个脸熟,只不过他已经不再像往日那样锋芒毕露,也不经常口出名句了,所以虽然算一个抢眼人物,但是并不出类拔萃,这里面华恒算是一个领袖,其他的诸人也都是各有擅长。

刘渊在华恒的介绍下,拜了蜀中名士王志坚为师,其实只不过是为了挣来一个考试的名额罢了,因为像刘渊这样没有名衔的书生,必须有人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自古书生惟有靠科举才能踏上仕途,刘渊自然也不能例外。

蜀国的春试安排在春节过后一个月举行,刘渊悠闲的参加了考试,以他的才学自然不在话下,发榜之后得了个金榜第一,华恒排在第二,然后就是殿试,刘渊又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在蜀国王族中震动了一下,蜀王孟衍当即御笔亲批刘渊为新科状元。

刘渊算是大过了一把状元瘾,按照蜀国的风俗,状元提名之后要在城中连续游览三日,成都的老百姓全部涌上街头,将刘渊好好欣赏了一番,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名叫秦渊的状元竟然生得如此年轻,而且眉清目秀,却是一个翩翩的美少年。

由于人皮面具的功劳,刘渊不虞被人认出来,坦然地将仪式作足,接下来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一个月下来,蜀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