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王侯-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毕修廉叹了一口气,白无痕这样说话,其实已经失去了气势,看来要自己出手才行,白无痕虽然是个沉着冷静的武将,要对付这些机智灵活之辈却是稍显不足,于是他开口道:“顾先生且不须关心我大明国事,我大明共有百城,城城百姓都是丰衣足食,扬州本就该属我大明,当年若不是你汉人狡猾,恐怕先生今日来此应是出使才是!”

“先生所言差矣!”顾宪知道想要吓唬白无痕已经不容易了,“当年贵国皇帝与我太祖皇帝就在那长江立誓,愿划江而治,然后贵国便偷偷南下,想要争夺扬州,不知为什么先生将‘狡猾’两字送给别人,顾宪是敢替祖宗受的,而且扬州属我大汉国土,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先生可任意寻一扬州百姓,恐怕都不会自欺欺人地认为那百姓会认为自己是明人吧!”

毕修廉微微一笑,道:“顾先生应该知道天下逐鹿的典故吧,旧朝崩裂,既然贵国能够夺取扬州,难道我大明就不能夺取江南!”

“先生所言甚是!”顾宪倒是肯定了一句,方才毕修廉说到大汉先祖狡猾,这个词顾宪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接受的,既然毕修廉又说到天下逐鹿,已经承认扬州谁都有权去争夺,那倒不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

毕修廉倒是微微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是稍微紧张了一些,对方这招避实就虚用的不错。

白无痕道:“使节此来我军莫非是来讨论扬州归属么?”

“当然不是!”顾宪站了起来,道:“顾宪是来解救将军于危难之中的!”

“先生莫要以为危言耸听便会使本帅放弃攻打扬州!”白无痕有些怒了。

看到白无痕的怒气,顾宪心里有了底,不慌不忙道:“将军恐怕不知我江南大军须臾既至吧!”

白无痕冷笑道:“那又如何!”武帝命太子刘源与燕王刘渝至江南招兵北上,这个消息早已经传到了他这里,只不过若想在江南招到十万人马,不用一个月未必能够办得到,所以现在倒并无威胁,唯一可担心的是本来已经定好的由军机阁的人偷开城门,在昨夜却丝毫没有动静,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延迟了,白无痕对这一点儿很担心,因为他知道刘渊是个什么角色,就连相王都能栽在他的手里,金隐真的能够成功么?

“将军可以想想,我江南大军由太子殿下统帅,其士气自然不必说了,若是将军无法攻下扬州城的话,遇我军锋芒,必定撤退,那时此去竟陵百里恐怕会使将军损兵折将,当然得不偿失,若是将军侥幸攻下了扬州城,则必须全力安抚城中百姓,何况还有城中大户,那时江南大军一至,扬州还将是孤城一座,将军既想安抚城中百姓,又想对抗大军,顾宪窃以为不能两全也!”

白无痕一愣,顾宪顺着自己的意思说了下去,好象自己惟有撤兵才是正途,这才知道自己方才是掉入了他的陷阱,攻下扬州之后,肯定将城中物资扫掠一空,否则的话拿什么来对抗汉军,不过现在倒也不好更改方才说出去的话,看到顾宪那脸上淡淡的笑容,白无痕哼了一声,对他转头不理。

顾宪知道已经成功了一半,其实自己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能够大摇大摆地进入扬州城而已,并不奢望他能够撤兵,现在就该是激一激毕修廉的时候了,他转过身来,问道:“先生以为贵军几日可破扬州?”

毕修廉本来计划好了,只要金隐成功三天就可以攻破扬州的,可惜金隐好象是失败了,若是如此的话,以现在的兵力攻打扬州虽然困难,但是并非毫不可能,他的目光在顾宪的脸上停留了片刻,想要看出这个书生在想些什么,他可不想重蹈白无痕的覆辙,谨慎道:“十日既可!”他考虑的是江南大军十日之内,断然不能来到扬州。

顾宪点了点头,突然道:“顾宪愿与诸位打一小赌,若是贵军能够十五日内攻破扬州,顾宪愿意自尽于扬州城上!”

旁边的偏将突地站了起来,按住腰间剑柄,冷喝道:“你的小命就在眼前,哪里还要十五日后去取!”

顾宪凛然不惧,目光一直望着白无痕,这里只有他是主将,也只有他最为自负,虽然自己的这个办法很冒险,但是却一定可以成功。

白无痕的眼睛果然亮了起来,里面露出一丝狠意,毕修廉方想说话,白无痕却抢先道:“先生真要如此,本帅绝不强求!”

顾宪放下心来,毕修廉也是轻叹了一声,知道此刻想要阻止白无痕是做不到的了。

只听顾宪淡淡道:“若是将军十五日内攻不下扬州的话,那又当如何呢!”

“本帅率军离去,从此不再踏上中原半步!”

“好!既然如此,顾宪先行告辞了!”顾宪拱了拱手,白无痕有点儿热血上冲,不知道方才这家伙挑三捡四地不肯进来,这次为什么又这样就走了,只是点了点头,喝道:“送客!”

毕修廉望了望顾宪的背影,心里感叹南朝才俊不少,北朝若想征服中原,需要的可不是像白无痕这样的武将,需要的将是智慧,他倒没有想到要把这个人留下来,一个原因这是两国交使,若是伤了礼节,在中原这个地方并不是件好事,另一个原因则是他想知道这个年轻人如此急着想进入扬州城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就算他进入城中,又能使扬州更加稳固么?

第四十八章 军中赌注(下)

刺使府中摆开了一个小小的宴席,为的是迎接带着圣旨而来的顾宪,顾宪当众向福王刘渊宣旨,上面大都是武帝鼓励刘渊的话,并无一字见责,不过刘渊心知肚明,武帝现在能够说的也只是这些而已,只要扬州兵围一日不解,自己还可以安稳的坐在福王这个位置上。

宴会后,刘渊便将顾宪留了下来,他看出这个当朝状元有很多话要和自己说,而自己何尝不是有很多话要和他说呢?其实刘渊万万没有想到冒险进入敌营中的人竟然是这个弱不禁风的书生,而且最为重要的这个书生竟然能够轻而易举的就让白无痕放了行,这一点刘渊自讨也没有办法轻易做到,顾宪这个人平淡恬静,与自己的性子大抵类似,但是这个人的眼光闪烁,似是看透了世事,那种超然的气质,却并不是自己能够拥有的。

仆人奉上茶来,刘渊和顾宪相对而坐,刘渊笑道:“先生此行冒的险确实不小,本王很想知道先生到底是有何用意!”

顾宪心想其实这还不是为了你,不过这种话他是说不出来的,只是淡淡笑道:“学生为国效力,当受驱弛,区区性命又有何顾惜!”

刘渊点了点头:“只是先生这份勇气,就足以让众多武将汗颜了!”白无痕这个人太过冷傲,若是能够给顾宪好脸色,那才是怪事,只不过刘渊一直在意那个军师,此人确实是个厉害的对手。

“那是王爷谬赞”,顾宪倾了倾身子,“学生在军中行走时也是忐忑不安,不知道谁的刀剑会突然砍了下来,不过幸好明军没有杀我的勇气和必要,要不然也不会在这里见到王爷了!”

刘渊笑了笑,这个人确实真实,他本想从顾宪的眼神中看出他为什么要冒这个险,不过他什么也看不出来,顾宪一切如常,似乎白日那场对峙根本就没有发生一样。

“夜已至深,如此风辰如此夜,谁为风露立中宵,学生一想起王爷的这两句诗,真是感慨万千啊!”顾宪说的不是假话,这样的句子往往就能够触动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不过这毕竟都是往事了吧,伊人已逝,是再也追不回来了,眼前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就不打扰王爷休息了,先行告退!”

顾宪站起来行礼告辞,刘渊从他眼中看到一丝悲哀之色,也只有这一丝悲哀,才能将眼前的这个人与那日在镜湖边遇到的书生联系在一起。

※※※

一连过了两日,由于白无痕还在等着金隐的消息,所以并未攻城,顾宪便整日与刘渊在府中谈诗论文,加上一些江南名士的参与,更使得这种聚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两日下来,无人不对顾宪的才情深为佩服,虽然他并没有像刘渊那样惊艳全场,但是此人之博学,恐怕要比刘渊更胜上一筹,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文学书法,或者是金石玄黄,甚至就连耕种机械,此人都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侃侃而谈,风度可嘉,可以说能够让江南这些名士佩服的人除了刘渊之外,只剩下了这个顾宪一人了。

刘渊心里当然清楚若论治学,自己肯定不是这个才子的对手,虽然也是酷爱读书,但是顾宪几乎是过目成诵,比自己厉害上不知不少,要不是自己身上还带着些天成的名句以及超越这个时代的思想,恐怕这个“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号该给这个年轻人才是,最主要的是此人学习的功夫一流,闲时无论如何手中都有一册书,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恐怕也没有多久就会超过自己了。

刘渊还是第一次与一个人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当然只是在读书上。

相比起刘渊来,顾宪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非常含蓄,并不像刘渊那样锋芒毕露,甚至有些故意谦虚的感觉,而且此人最能揣摩别人的心意,言谈举止非常得体,真是一流人物。

当然刘渊最看重的就是此人的胸怀开阔,是那种能够运筹帷幄的人。

其实他已经生了将他收入帐下的心,只不过顾宪对任何人都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若想像收服郭瑭、龙城等人一样让这个为自己买力,还真的是件难事,何况自己的才智未必就比此人要强。

第四十九章 赠君一语(上)

明军终于在清晨开始了攻城,大概他们已经知道了金隐出了事,想要靠偷袭城门并不会有什么效果。

白无痕没有想到相王花了数年时间精心安排好的扬州分部竟然能够被刘渊一网打尽,若他知道其实真正出手的是与金隐同为大族的许家,也许会更加吃惊。不过既然金隐没有了消息,那么白无痕只剩下攻城一途,此外别无选择,除非等待朱统的大军攻破了竟陵后南下,不过他也得到了消息,想要攻破竟陵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和金隐的下场一样,军机阁在竟陵城的势力竟然也被一个叫做龙城的小将全部拔除,朱统感叹完后生可畏后,也只能以硬兵攻城了。

此刻扬州城下的明军已经增加到两万,除了前锋营的五千骑兵外,大部分都是步兵,白无痕于前夜下了将令,军队三更造饭,到清晨攻城便开始了,不过进展并不顺利,扬州守军准备的比较充分,一直攻到黄昏,明军也无一人登上过扬州城头,无奈之下白无痕只好鸣金收兵。

一天的战斗,明军就损失了差不多一千多人,而汉军除了浪费了大量的守城工具外,人员倒是并没有多大的损伤。

刘渊也在城上和王峻等人坚守了一整天,这种惨烈的战况确实让人震撼,不过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作用,只要这个福王还站在城头,那么扬州士兵的士气就会不断高涨,不会放任何一个明军上来。

只不过顾宪倒是以害怕血腥为由在府中修养,这个借口倒是无可厚非,不过一想到他独自闯过明军大营的胆色,现在又害怕血腥,这个书生还真是非常奇怪。

回到府中之后,刘渊在柳朝云的服侍下沐浴更衣,这才稍微舒了一口气,不知道明军明天什么时候还会攻城,今夜会不会偷袭,便向霍烈道:“去将顾先生请过来!”

“禀告王爷”,霍烈脸上带着一丝奇怪的笑:“顾先生说他身体不适,方才他的书童已经送来了帖子!”

刘渊一愣,看来顾宪知道自己会去找他,接过帖子一看,见上面写着几行字:“学生偶感风寒,竟至卧床不起,王爷万勿挂念,请以战事为重!”

刘渊仔细想了想,昨晚还与顾宪清谈诗词,好象并没有发现他有生病的迹象,莫非回去的路途上感了风寒,这位书生身子单薄,生病倒是寻常的,只不过自己身为福王应该去看看,虽然战事紧张,但是探望病人也是应该的,于是便让霍烈准备车马,往驿府行去。

到了驿府后,早有顾宪的书童出来迎接,书童见了刘渊忙道:“我家先生现在卧床不起,不能远迎,还请王爷见谅!”

刘渊点了点头,道:“不妨事,本王想要进去看看先生,不知道是否使得!”

书童赶忙道:“王爷请!”便带着刘渊往后走去,顾宪果然平躺在床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看到刘渊进来,似乎要挣扎地起身,道:“学生未能迎接王爷,还请恕罪!”

刘渊本想上去扶他,不过听他说话之后却是一愣,顾宪中气十足,根本不像有病的模样,再仔细看他的脸色,也是白中透红,正常的很,刘渊心里有点儿奇怪,走前两步,笑道:“先生还请躺下,勿要起身!”顾宪这才躺了下来。

刘渊虽然对医学并不精通,但是由于一直练武还是有点儿常识的,顾宪此时虽然说不上红光满面,却也不是染了风寒的样子,他疑惑地看了顾宪半晌,顾宪只是微微地睁开双眼,而且他目光灵动的很,要是生病的话肯定不会这样,刘渊这回是彻底愣了,顾宪难道只是在试验自己?还是他有想说的话……

“王爷万勿因学生的贱体而耽误了军国大事!”顾宪眼神清澈无比,说这句话时嘴角好象还带着笑。

刘渊站了起来,道:“先生不用担心,扬州城坚固无比,敌军想要攻入,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不过先生的病却是非常重要,要知道先生是我大汉的新科状元,人才难得,要是稍微有了损伤,本王不知道该怎么样像父皇交代啊,不知道先生都有哪些地方不适,可以说给本王听听么!”他实在有点儿奇怪顾宪的举动,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装病,演这样的一出戏……

顾宪低声道:“学生有三种病,一是头疼无比,仿佛头顶有大锤砸下一般,一是心神不定,好象将有生死之事要发生,惶惶而不可终日,另一种却是四肢无力,举手抬足亦不能够,根本无法动弹。”

刘渊更加疑惑了,顾宪现在的样子根本不像有病,哪里想到他还像模象样地说出了三种病,他一时弄不明白顾宪的意思,道:“先生所说之病倒是有些奇特,前几日本王曾经与先生谈及医学,先生当时也是颇有见地,可见习医也是相当精深的,不知道先生有了这三种病会下什么药!”

顾宪微微笑了一笑,这下更加表明他根本就没有病,不慌不忙道:“头疼欲裂,好象有外物砸在头上,倒并不需要什么药物,只要将头上的外物取走便可,王爷觉得此法如何!”

刘渊心里突然有一些明白了,点头道:“先生所说不错,不过却又如何能够取走!”

“那要看自己的勇气了”,顾宪的语气突然重了起来,“要是外物不除掉的话,这身子恐怕永远都不会感到轻松自由,可惜这外物却又是十分巨大,大多数人情愿它留在那里,都不愿意将它搬走,听之任之算了,反正一生转瞬既逝,这就是头疼之症永远不会痊愈的原因,其实只要用尽全力,将那外物去处,然后自然是海阔天空了!”

刘渊确实是心里有所感受,太子刘源就是自己头顶上的那块大石头啊,一直压着自己喘不过气来,只不过刘渊却始终都没有用自己的力量将他废掉的决心,有时甚至认为刘源登上皇位是必然的,只是不住哀叹自己的命运如此,听到顾宪这样一说,他脑中突然清明了起来,现在只要用心将这块大石头搬走,那么确实就是海阔天空了,就算平王做了皇帝,至少也比刘源好。

第四十九章 赠君一语(下)

他停顿了一下,问道:“不知道心神不定先生将会出何药方!”

顾宪看到他的表情,已经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那也不枉费来到扬州一趟了,笑道:“心神不宁是必须要用定心药的,要知心之一物,既可以坚比铁石,也可以柔若杨柳,不能抛开一切,使之变为铁石,那肯定会左右摆动,始终无法治愈!”

刘渊怎么还不知道他在提点自己,不过收益倒是不少,这个顾宪确实能够看出自己现在的病症所在,这哪里是给他治病,根本就是给自己疗伤,忙问道:“先生还请指教定心药物都是些什么药材配成!”

“其实只有两种药物而已,一个是忍,便如长弓,一个是坚,便如宝剑!这两种药材王爷都有,只要炼制得法,自然会药到病除!”

刘渊想起风龙子说的那句“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的话,做人确实要能屈能伸,看来顾宪认为自己救援竟陵之举是能伸而不能屈,刘渊笑道:“这道药本王也有了,想听先生说说这第三种四肢无力又有什么药可治!”

顾宪伸身将盖在身上的被褥推了一推,为了装病把自己捂也够热的了,但是他还想装下去,不能随意说破,道:“四肢无力的药方倒也简单,王爷找一枚金钱,再找一只宝剑,合在一起炼制,便是药方了!”

刘渊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顾宪说的有道理,四肢无力就无法站起来,也只能任人宰割,这个世界上惟有财富和武力这两样才能让人四肢有力,辟易天下,而现在只要有足够的金钱,加上拥有军队的话,那么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

顾宪这三种病正是指得自己目前的处境,而且每样病都提出了药方,刘渊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当然对顾宪感激莫名。

顾宪躺在床上,看着这个年轻英武的福王,这个人也许是诸多皇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了,若他能够登上帝位的话,说不定真的会重现盛唐繁华,只不过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终身跟随呢,现在还很难下决定,这次来到扬州,也只不过是想将这些建议告诉他罢了,算是报了当日在镜湖边上的救命之恩,若说要效忠某个人,顾宪还没有下定决心,这毕竟是个乱世,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并非一定要真正的英雄才能够风云一时。

他实在想看看这个福王自己能够走到多远,到那个时候再做决定也不迟,想到这里,他慢慢的坐了起来,道:“王爷面色赤红,似乎也有些寒气,学生以为王爷十日之内不可随处走动,待到太子殿下带兵来到扬州,可以服用他的药方,定会痊愈!”

刘渊也是聪明绝顶之人,当然明白顾宪是提示太子是来到扬州,就是他刘渊的死期,不过刘渊早就想好了,若刘源真有这个胆量,那么他只能在惊魄楼的帮助下遁走了,至少隐姓埋名一段时间,暗中将太子搞掉,相信以烟雨、惊魄两楼的势力还是做的到的,到那时他刘渊还是可以光明正大的重新出现。

这也许就是顾宪所说的“忍”字吧!

所以他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很有道理,本王定会遵循!”

顾宪又躺了下去,看来自己和福王的事已经处理完了,这次扬州之行的目的也达到了,他可不能再和福王保持密切,因为那样处境堪虞的只能是自己,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太子都会保住位置,高高在上,要是因为这件事将太子得罪了的话,那可不是自己做事的风格,明哲保身,恐怕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最朴素的梦想吧,报恩归报恩,只要此次福王不死,这个恩已经算是报了,从此两不相欠。

顾宪装了半天的病,又被厚被捂了半天,身体倒真有点儿累了,该与福王摊牌的时候了,他轻声道:“顾宪重病在身,多有不便,而且现在军情紧急,还请王爷勿要费时再来看望学生,何况太子殿下须臾既到,必定每日都要商谈军国大事,王爷想必还要费去不少心血,就不要再顾及学生了。”

刘渊愣在地上,方才顾宪借病提点自己,正是满心高兴,其实一直想着怎么来收服这个才智过人的书生,现在倒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但是顾宪的这几句话又说的如此坚决,将自己和他的关系分的清清楚楚,也表明了不想因为自己得罪太子的意思,这真如一桶冷水从头浇了下来,刘渊明白了,这个顾宪确实将世事看透了,方才的提点,甚至闯明军大营的壮举,其实只不过是为了报恩而已,接下来他还是大汉的状元,自己还是福王,两不相干……

顾宪心里也有些难受,眼前的这个福王确实是一代帝王之才,只不过为了自己自己的安危,有些事必须要分得清楚,他也是不得不这样去做。

刘渊也不知自己站了多久,终于想明白了,像顾宪这样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主见的,既然说了这样的话,那就肯定会这样去做,想也是徒劳的,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机会,想到着里,刘渊嘴角露出一丝苦笑道:“既然如此,先生好生养病,还望先生早日康复!”

他有点儿不敢去看顾宪的目光,说完这句后转身就往门外走去,一想到自己要失去这样的一个人才,刘渊的鼻子甚至都有点儿发酸。

“顾宪恭祝王爷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在刘渊身后的顾宪已经跪在了地上,对着刘渊的背影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第五十章 离别扬州(上)

“禀告大帅”,一个守卫匆匆跑进了军帐,白无痕正在和毕修廉谈论军事,微微一愣,问道:“有何事竟然如此紧张,快快报来!”

“汉国燕王已经率领三万大军抵至枫林渡,直逼扬州!”

“叭”白无痕的手重重的拍在了书案上,满脸得不可置信,他一直以为汉军最早十日能够北上,没有想到这个燕王竟然如此神速。

毕修廉心里一叹,看来这次计划已久的行动要以失败告终了,相王安排的奸细虽然能够成功地控制了竟陵的水军,但是却被竟陵和扬州的汉军一一识破,再打下去这场战争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不过他毕竟还不是一军的统帅,命令还是要白无痕来下的。

过了半晌,白无痕才摆了摆手道:“撤军吧!”

※※※

看到城下的明军迅速撤去,郭瑭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是快顶不住了,这两日来明军已经多次登上了城头,若不是汉军奋勇杀敌的话,扬州恐怕真要在自己的手里丢了,那样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看重自己的福王刘渊,然后才是朝廷百姓,但是现在却可以放松一下,燕王刘渝的行动确实迅速,知道了扬州被围的消息之后,马上带着三万精兵北上解围,而把太子刘源留在杭州继续征兵,其实打到现在,竟陵和汉口都没有被攻破,明军已经占不到任何的便宜,毕修廉的想法是对,尽快撤军才是,免得遭受更大的损失。

扬州城的百姓也松了一口气,尤其看到燕王骑着大马进入扬州城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危机解除了,扬州还是大汉的扬州,百姓还是大汉的百姓,改变的只是一些人的命运而已。而许谨等人就更为高兴,他一直为许家出面收拾金家而感觉到冒险,不过现在现在放心了,只要还是在大汉的统治下,那么这个险几是值得冒的,虽然他心里明白,刘渊用这个法子已经把自己逼到了向大汉效忠的一面,再也没有办法生出背叛之心了。

刘渊本来是借用了李衡的醉天楼,来为燕王贺功,不过燕王刘渝却借故推辞掉了,刘渊心里明白,他是为了表示与自己划开界限,太子马上就要进驻扬州,怎么来处置自己还是未知,以燕王的性格自然不肯与他这个九弟有任何的瓜葛,何况两人在中秋宴会上还是针锋相对,燕王早已经将刘渊当成了对手。

刘渊也乐得清净,专心等着太子到来也好,每日只以读书为乐,本来想去看看顾宪,不过顾宪这几日都与燕王在一起,倒有些不太方便,一想到这点,刘渊心里就满不是滋味,顾宪这样的人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可惜却不能被己所用。

清晨的扬州城显得无比的清冷,而且也安静了许多,不过却很快被马蹄声击得粉碎,一行骑士来到城下,亮出了令牌,高声喝道:“秦王座下风云四骑要见福王殿下!”

扬州城兵见这四人都是汉军装饰,却浑身都是血迹,忙道:“诸位稍侯,马上去给你们通报!”

刘渊匆忙来到城楼上,终于得到了秦王的消息了,汉口被围数十日,秦王就没有一丝消息送了出来,他的心里一阵激动,整个大汉都没有人愿意支持他,也没有人能够救他,惟有秦王才能,刘渊似乎看到了光明,但是心里却没来由的一阵狂跳,风龙子说自己这次东行身边之人会有大难,现在看来倒是他要输了,柳朝云洗清了嫌疑,田柔也完好无恙,若是能够在秦王帮助让自己不至于受罪的话,那么就算被贬到它地也算是值得欣慰了。

城下的骑士中确实有刘渊见过的风云四骑,看到他们的样子,刘渊不禁一愣,这些人仿佛也是从重围中杀出来的,难道竟陵出事了,忙道:“本王在此,诸位将军快请进城!”

“王爷!”骑士们纷纷下马,突然全部跪在了城下,当先一人抬起头来,道:“禀告王爷,汉口失守,秦王殿下阵亡了!”

刘渊像是被雷击中了一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

目送着燕王的大军距离扬州越来越远,刘渊才在王峻的陪同之下,回到了刺使府,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秦王竟然会阵亡在汉口,还是风龙子赢了,秦王恐怕是除了珠儿之外,自己最亲的一个人,现在他就死在了战场上,刘渊甚至认为秦王是自己害的,若是自己坚持不来竟陵的话,秦王的命运是否会被改变。

王峻有些担心刘渊,这个一直意气风发、神采熠熠的福王似乎被秦王战死的消息彻底击垮了,不过他没有发现此时刘渊的目光渐渐由平静变为坚定,其实刘渊已经下定了决心,为今之计,也只能来个金蝉脱壳了,太子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处置自己的机会,必须先在扬州脱身才是!

回到府中后刘渊马上将霍烈和孟阳找到了书房里,将计划向两人说了一遍,霍烈疑道:“王爷逃出扬州后,又将去什么地方避难呢!”

“蜀国吧!”刘渊淡淡道,人若抗命,必遭天谴,风龙子说自己一定要去西方才能够躲过此难,刘渊本来是不愿意相信的,但是现在秦王也死了,自己也要逃出扬州,隐姓埋名,能够选择的地方也只有北朝和蜀国了,下意识中蜀国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霍烈和孟阳虽然是满脸疑惑,不过看到刘渊如此坚定,倒也不敢再问了,马上下去准备。

刘渊的目光望向窗外,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以来,已经过了一年之多,在这一年里,自己从一个默默无名的九皇子福王,成了天下第一才子,而且还拥有了像烟雨楼、惊魄楼这样强大的势力,虽然最后还是被命运所制,不得不要逃难到边远之地去,但是这其中的一波三折,还是足以使一个人成熟起来的,想起在保泰楼上击败竞争对手,想起第一次见到武帝,想起在江南的文采风liu,想起珠儿的惨死,想起中秋之夜破掉动魂,想起竟陵之战,想起遇见顾宪,想起秦王阵亡……

刘渊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该进去与柳朝云交代一下了,这次前去蜀国是逼不得已,还要和她们告个别,因为根本无法把她们都带到那里去,不过却只能和柳朝云一个人说,若是跟田柔说了,恐怕她的性子根本隐瞒不住。

第五十章 离别扬州(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