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器宗-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阳神殿联军派去广兰域的兵力,也就是千万上下,经此一役,已经接近过半伤亡,根本无法再坚持下去了。
“我方死伤,大约在其三成之下,而且多是报废傀儡战兽,以及偃师装备的法宝之流,真正的人员死伤,在其一成上下,道境六重以上修为者,更是只有四人重伤,但已得到妥善安置,并无陨落危险。”
执事紧接着又禀报了李晚所关心的损失。
到了李晚这个层次,即便是道境四重修士,也只不过是一些数字罢了。
道境五重以上,倒是有可能变成名字,在他脑海之中对照。
六重的高手,才能混个上心。
饶是如此,听到道境六重以上的麾下修士,只有四人重伤,其他都是傀儡,法宝,机械方面的损失,而且还在敌方三成之下,也是心中一喜。
“赵昕果然善用了本域兵力,并没有让本座失望!”
李晚站了起身,当即便嘱咐侍者召唤亲信,上堂议事。
不久之后,萧清宁等人赶到,听闻消息,也是喜不自胜。
萧清宁和李晚的判断一样,赵昕等人成功给阳神殿造成重大的伤亡,极有可能挫败其斗志,放开广兰域。
倒是有几名幕僚表示了担忧,怕那阳神殿联盟不惜代价,继续增兵鏖战。
萧清宁道:“联军随强,但遭遇挫败,想到的并不是应该如何报复,而是如何止损!他们人多力量大没错,但现在,也难免生出相互推诿的心思。”
几名来自水魔宫的谋士暗自点头:“这倒是,就说要增兵,那到底应该是哪一家出力?还是像过去那样,继续平摊?”
萧清宁道:“如此看来,你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也有可能,就此消弭刀兵,尘埃落定。”
李晚笑道:“此时无需猜测,只待本座到长老会上提出试探,让他们表态便是,不想认输,便继续打下去,我们奉陪到底!”
有了胜利打底,李晚对这次试探,极具自信。
……
很快,李晚便就广兰域封疆归属一事,再次向仙盟提出了聚议之情。
各方巨擘大能对此早有准备,或以本尊亲自降临,或派遣使者,或以分神投影之法前往总舵,不过月余,便筹备完毕,而在这时,广兰战役的结果也刚好出来,详细消息摆上了各方巨擘的案头。
这一回,李晚不仅得到了原来十四方的支持,还有玉景天,神乐山,龙界三家,加上自己,就是十八方之多。
但人心向背,从来不是如此简单计算,因为广兰形势渐趋向紧,一些事不关己的中立者有心结束争端,此时看到九龙域占了上风,也是有意倒向他们,结果便导致,原本拥有两可之选权柄的,不再投选阳神殿。
这一次,阳神殿一方得到的支持,只有十家之多,连同他们自己,是十一方。
但这结果还是有些不明不白,李晚便提议道:“来个最终的投选吧,不再计算两可之选,而是把在场二十四席长老算作全部,超过十五方支持者,便是超过六成,获得封疆之权。”
玄天道氏的荣尊看了李晚一眼,淡淡说道:“有理,附议。”
龙界的代表是一名李晚并没有见过的老龙王,他常驻总舵,代替龙界发言,也早已经得到了东海龙王的消息,决定在这一事件中支持李晚,因而道:“我们龙界也觉得这样做更好,大家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是啊,都已经作过一场,分出胜负了,何必还要苦苦纠缠?
除了与阳神殿等几家拥有生死同盟,活着其他别的原因,不得不死硬到底的势力,其他各家,都巴不得早早确定封疆。
“也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众人说定,立刻便再次投选,结果不出意料,陆明衍获得封疆一事,得到大部分长老认可。
这一次,仍旧还有十六家支持陆明衍,而阳神殿提出的代理人,只获得了八家支持。
“好了,结果已经不言而喻,此次广兰封疆,就授予陆道友吧。”
玄天道氏的荣尊站了出来,轻咳一声,郑重宣布道。
众巨擘意味深长地看向荒皇等人。
现在仙盟决议已下,他们当然有资格继续反对,然而继续反对,需要担负巨大的压力,甚至引得仙盟出兵干涉,到那时候,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了。
是接受,还是反抗,全凭他们一念而决。
“不用看了,我们接受这一决议,那就这样吧。”
荒皇黑着脸说了一句,冷哼一声,直接离场而去。
……
封疆之事,终于尘埃落定!
这一喜讯,立刻传遍了九龙域内外,然后又是广兰域,以及九龙域的各方盟友,贸易主顾。
一时之间,关于此事的议论纷纷扰扰,甚嚣尘上。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却是,九龙域的崛起,当真是势不可挡了。
从李晚创立基业,到为弟子谋取封疆,开疆拓土,只有短短万余年时间,这份发展的劲头,绝对称得上是勇猛精进,比起其他势力快了不知几许。
然而就在这时,诸天之中,果然也不出所料,出现了一些九龙域发展实在过快,有必要遏制,平衡星域稳定的声音。
九龙域的强势,令得一些传统法道势力,也为之侧目,甚至警惕戒惕起来。
而在这时,李晚也回到了九龙域中,处置善后之事。
“明衍,现在大局已定,就算阳神殿再不甘心,也难兴风作浪了。”
陆明衍问道:“师尊,如果他们实在不死心,那该怎么办?毕竟也是一方势力,仙盟虽大,可也不是什么事都能管的。”
李晚笑道:“你能认识到,长老会上通过,只是决议,真正执行,还要靠人这一点,非常不错,不过要知道,毕竟是各方势力都已经首肯了的事情,至少台面上,只认你为广兰域主,是不会允许阳神殿明着胡来的,而我们不管台上台下,都能对付他们,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说到底,诸天之大,强者为尊,而九龙域的强,是通过这场战争来证明的,自然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而阳神殿和它的几方盟友,不是不可以兴风作浪,但兴风作浪的代价,将会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大局,谁也不会容许他们一直挑衅强者,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
接着李晚又给陆明衍讲解封疆之事,并道:“你早已经出师,能够独当一面了,按说为师应该让你自立门户,但如今的天下,还是巨擘当头,你一朝不成巨擘,便不可能真正独立,所以,即便将来封疆广兰,也还是我九龙域的附庸。”
陆明衍连忙道:“此乃天经地义,弟子其实更远侍奉师尊左右,不去那远方封疆之地。”
李晚笑道:“莫作小儿女态,你留下来,能有什么用?无非就是让九龙域多出个心腹宗师,能够替为师处置一下日常事务而已,只有封疆广兰,才能培植自己的势力,才能赢取功勋,传扬名声,今后也有希望继承为师衣钵,甚至入主长老会,获得承认。”
“你若能够成为一方巨擘,彻底独立出去,反而才是为师所希望。”
这是李晚的由衷之言,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把自己的弟子圈养在自家势力之内,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分封出去,各自独立。
只可惜限于条件,目前倾尽资粮,精力,也只栽培出一个陆明衍而已,后续的藏剑道人丁清平,还在从天界历练,那些个亲信宗师之流,又多是着眼于未来,参研凡人道器去了。
他们主攻道途,技艺,陆明衍主攻名位,权柄,都是为道统大计。
听到李晚这一番话,陆明衍也越发确定,师尊对自己期望很大,想想以前养育之情,栽培之恩,更是孺慕之心大起,思索其应该如何经营发展师尊费了大力气为自己争取来的广兰域封疆,才能帮忙师尊的忙。
陆明衍的计划是在万年之内晋升道境六重后期,甚至道境六重巅峰,真正站稳脚跟,然后在师尊的帮助下延续任期,把广兰域从仙盟册封转变成为私有疆域,真正并入九龙域的版图。
然后,就是两边资粮和人才互通有无,紧密合作的事情了,在此过程,各种山门大阵,矿业开发,人才栽培诸事,也要兼顾起来。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长生之路
一年后,九龙域,灵虚山上。
李晚亲自率领众人,给陆明衍送行。
“明衍,此行你就封广兰域,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为师能够为你铺就道路,却不能代替你走下去,所以未来就要靠你自己了,好自为之吧。”
“师尊请放心,弟子定当不负厚望!”
送别的仪式并不繁琐,毕竟李晚才是家长,而陆明衍只是后辈子弟,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李晚确实是对他寄以了厚望。
陆明衍不但带去大批资粮,更带去人才,技艺,诸般底蕴。
说起来,他如今的处境,可是比李晚当初筚路蓝缕自行发展好上十倍,发展的成效,应当也能不错。
毕竟,一切都是在已有的基础而来,条件得天独厚。
“夫君,明衍此去,将会奉你法旨,在那里发展凡人道器,经营相关产业以及发掘宝材,相信不需万年,就能有所成效。他也是曾在从天界历练的,一定能处置好,倒是广兰域本身毗邻神人疆土,如果他们复土心切,再加上灵宝宗挑拨,还真有可能重燃战火。”
不久之后,陆明衍已经离去,萧清宁私下和李晚提及广兰局势,提到了神人一族。
李晚道:“无需多虑,我已命赵昕常驻当地,可在发展之初保驾护航。”
萧清宁闻言,点点头:“把赵昕安排在那里,倒也不错。”
其实到了此时,神人的威胁,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李晚手中拥有保护广兰域的力量,就不会畏惧这些挑战。
果然不出所料,陆明衍去了广兰之后的几年,神人屡屡作出犯边姿态,但却始终都只限于小股滋扰,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伤害。
陆明衍按照既定大略,有条不紊地在广兰营造山门,建设城池,大阵,短短三年内,就立起一座名为明方城的主城雏形。
此城依托于临鉴山,乃是整个广兰的治所中心,对周边矿藏和各方虚空通道,星域星门,形成有效的影响加持,意义不可谓之不大。
在这过程中,阳神殿和白骨山几方的联盟并非全无动作,李晚打探到,他们似乎正在和神人频繁接触,酝酿着什么阴谋。
这些人当然没有那么容易放弃,不过就算当真想要发动,也是一段时间过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晚也不惧,因此除了嘱咐麾下多多留意,自己也没有再管这件事。
对李晚而言,最近封疆之事尘埃落定,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他自觉冥冥之中的气运再次加持自身,使得自己神魂莫名强大,对大道本源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刻了。
气运之道,确实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看似李晚平常并没有怎么勤苦修持,勇猛精进,实则不断攻城略地,占据地盘,都是在为自己的道途积攒底蕴,气运积累也为之雄厚起来。
李晚作为道途的开创者,受到冥冥之中的气运加持,获益最大,当整个广兰域都纳入控制范围的那一刻起,便恍如看见,丝丝白色气运之力,不住地从中涌出,跨越无边宇宙,无视时空法则影响,朝自己涌来。
这种力量,并非五行灵气,也并非阴阳道蕴,而是更为奇特和有效的裨益之物,得享气运加持,在李晚自己都没有料想的情况下,神魂修为,就莫名其妙暴涨一截,法力也变得更加强大,修为更加深厚了。
这实在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现今大势在我,造化大道,似乎又可以更进一步了?”
在这一刻,李晚恍然之中,就像是福至心灵,感受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顿悟之感。
实则是他修炼气运、因果、时空诸道,与自己牵扯颇深的广兰域形成了有效的牵连。
而广兰域中,是存在不少神人矿产,天然造物的,其中一些,甚至是极其珍贵的后天道果,接近本源的东西,也有前所未见的纯物,能够为他所得。
李晚原本就在掌握一千二百九十六种以上纯物性质之后,造化大道小成,掌握了本源,此后,经过多年修持,又再陆续推演和参阅实物,掌握六百余种纯物,达到两千上下。
如今,又再增长四百有余,便稳稳当当,达到了两千五百种了。
“一万二千种!一万二千种以上,十倍于小成,我应该就能够达到中成,堪比不朽大能的地步!”
李晚心中明悟,欣然大喜道。
虽说长生不朽的道途,漫漫无际,没有上限,但其实大道本源受限宇宙,也就是这一方诸天万界的层次,其实也是有限的。
李晚修炼的是造化大道,追索万物本源,掌握纯物性质,就体悟到了有十二万九千六百种纯物这个上限。
并非当真没有更多纯物,也并非更多纯物无用,而是单只这十二万九千六百种纯物,就足以完美生成整个诸天万界,成就一切物质构成和性质变化的根基。
所以,这道数自然天成,你可以绕过,可以超越,可以增删,但却不可无视它的作用,因为它本身是自洽稳定,并且圆满的。
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为外物所动。
几十种纯物,彼此结合祭炼,就足以形成一方洞天世界的物质根基了,几千种,那是涉及一方界域的程度,而达到上万种,恐怕整个星域,都能覆盖。
这里所称的星域,可是指上下各界,幽天星域,苍天星域这些自然分野,而不是九龙域,广兰域这些星域之内分割的一块块地盘。
据李晚所知,若是自己能够达到这一程度,也的确就是大道中成,长生不朽的地步了。
而若是当真掌握全部十二万九千六百种以上纯物,掌控一切物性变化和造化之理,恐怕整个诸天万界的一切实体事物,都逃脱不了掌控。
他将成为造化大道的化身!
当然,如今他才掌握二千五百余种纯物物性和相关变化,离那大成之境,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他此刻思虑更多,还是获得漫长的生命,成就长生。
其实到了李晚这一境界,修为法力,与长生境界,已经相差无几了。
这是因为,半步长生与真正长生之间,相差的只不过是道途选择,而不是境界层次!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也即是说,其实李晚踏入半步长生境界的那一刻,掌握本源力量,并且能够运用自如起,就已经在各方面和长生大能相差无几,乃是同一层次的道境后期修士。
那么,半步长生和长生境界,差的究竟是什么?
答案不言而喻,无非便是长生本源,无穷寿元而已。
寿元可是个好东西,古往今来,无数前辈高人,精英天才,都是追求长生逍遥。
修真之路,有两大道果最吸引人,一个是纵横无敌,逍遥无拘的力量,退可供修士强身健体,守护自身,进可掌控他人,享尽权利;另一个就是无穷的寿元了,只有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超脱了生命的轮回,才是真正的修士,不会像凡人般,短暂一生,碌碌无为。
半步长生,往往是各道掌握本源之始,但也有以生命之道入道,掌握的第一种本源力量,就是与寿元相关的,这样的修士往往就没有半步长生的境界,直接踏入长生境界。
所以,半步长生与长生境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无非便是选择不同而已。
不过修士掌握了一种本源,虽然已经有所经验,而且修为身份提高之后,获取资粮更多,门路更广,一般而言,掌握第二种更加容易,但也的确存在死活无法成功,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长生无望,终老无缘的情况。
这个比例,大约是在半数左右,而且还不是单纯受到修为影响法力影响,而是看道途特性。
李晚当然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掌握了造化大道的本源之力,已经一只脚踏入了长生大能的圈子,最后却只能功败垂成。
若是无法真正长生,他最多就只能拥有一时的力量,而无法在十万年,几十万年之后,仍然春秋鼎盛,保持活力,到时候,恐怕会出大问题。
“夫君,你准备要冲击长生境界了?到底打算怎么做?”萧清宁得知李晚打算,有些惊讶问道。
“是的,我最近自感底蕴已经积蓄足够,麾下势力又暂时安稳,正是最好的时机。”李晚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淡然答道,“其实长生之道,分为肉身长生,元神长生,铜道人等前辈,是古法修士,元神百万年不死,就是一种门路,另外一种是修炼肉身,成为渡世宝筏,同样可以巩固元神,守护自身。”
“这两法,各自以肉身,元神为根基,各有优劣,一般法道选取的都是元神长生,乃至成为主流,但并非另外一种无用,甚至可以说,太古洪荒,远古时代,不乏肉身长生,灵肉合一,直接成就长生不朽者。”
“你也打算走这条路?”萧清宁听出了些许端倪,不由有些惊讶。
正如李晚所言,长生之路,不乏肉身证道者,其中尤以那些太古生灵,洪荒巨兽为最,甚至在仙国前期,仙魔盛行的时代,都多见其成功者。
甚至可以说,那才是最初证道长生的主流。
然而自仙道鼎盛以来,到仙道式微,修真崛起,修士都转为注重元神修持,讲究精气神意合一,强渡苦海,而不要什么渡世宝筏。
“这没有什么可奇的,长生毕竟只是长生,肉身,元神,只取其一,掌握寿元自增,神魂衍生的道法就可以了,这样一来等闲伤害无法损及根本,漫长时间休养,更能抵过光阴流逝,也就实现了所谓的长生,离不朽还差得远呢。”
“我打算在掌握更多物性变化之后,以这些物性,凝聚造化之主化身,然后以身此合道,而真我本尊,亦将融入元神修为,为下一步实现不朽做准备。”
“毕竟肉身,元神,两者俱皆圆满,缺一不可,才能证道不朽。”
“其实对于有志不朽的大能来说,两条长生之路,怎么去走,都没有区别,因为最终还是要走另外一条,借以融会贯通,成就圆满。”
李晚继续解释道。
“但一般人都会先选自己更有把握的那条,实现了长生再说。”
长生是不朽根基,追寻不朽,不说希望渺茫,就是光看耗费的时日,也是数以百万年计,漫长的寿元,当然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李晚此时,目标就非常明确了,他要借助修炼造化之主化身,成就长生。
“至于具体做法,其实非常简单,甚至在凡俗世间,都见端倪,那就是偃师之道的寄魂夺舍之法。”
“你可见,等闲偃师无法活上几百个年头,不待百年,肉身就衰老,腐朽,或者因为各种意外亡故了,这时候就会有人想到天材地宝的好处,借助这些天材地宝,为自己打造傀儡化身,然后寄身其中。”
“当然也有金师不断萃取天材地宝精华,融入肉身,借以裨益的做法。”
“而宝尊的修持之道,更像是法道的元神修持之法,我当初修持此道时,也的确曾经借鉴过不少此道功法。”
“然而凡俗毕竟就是凡俗,以普通傀儡当作渡世宝筏,成就长生,也不可取,这还没有考虑到无限寿元和神魂衍生的实现,如果简单成就长生,今后遭到重创,无法弥补,就不妙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陨落,实际上,长生境界之上,大多数的陨落者,都是这样在一次次的争斗之中被人损伤,封印,渐至衰落,那些其实并不是完美的长生状态,将来也几乎无法成就不朽。”
“我要考虑到将来证道不朽的出路,就不能简单打造一具自认为完美的傀儡就行,这名为傀儡,实则化身,相当于法道修士的法相,分身之流,不单是自己所有,更是天地大道的意志彰显,符合道蕴,有资格成为诸天宇宙的掌控者。”
“这其实是借鉴了合道之法的法门,窃取天地大道权柄为己所用,但同时也摒弃古法缺陷,尽量保持本尊自由!”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九龙域的瓶颈
此时条件已经成熟,李晚说到就做,当即召集门下各方精英,秘密进行起来。
其实相似的事情,李晚已经做过一次,那就是在尚未成道之前,成就元婴所用的灵尊化身,然而成道之后,李晚斩出灵尊化身,坐镇下界,如今也正要祭炼造化之主化身,窃取大道权柄。
事关重大,李晚依旧还是来到自己宝界之内,寻找秘密洞天道场的彭云祖,清泉大师等人,要他们准备宝材,送到宝界中心。
然而这时候李晚所需,并非是像建木那般之物,而是各种纯物或者结构简单的合成之物,甚至包括许多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
“造化之主化身,乃是秉承造化意志而生,代行大道权柄,并无常形,其实更像是法道修炼的法相。”
“而本座之所以采取这些,并非是要加大祭炼的难度,反而是要降低它,今后亿万修士,都可以效仿此法,祭炼相似而不相同的法相分身,以获得部分造化权柄!”
李晚如是对身边亲近之人说。
弟子元鑫得知,大惊失色:“我们也可以效仿此法?”
李晚沉吟一阵,道:“不错,甚至是结丹境界,初涉元婴之道时,都可以通过此法加以修炼。”
元鑫得知,激动不已:“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师尊果真不愧是我器道的大圣人,大救星,若真成功,从此器道赶超法道,成为修真主流,就有望了!”
见元鑫如此,李晚却是笑着摇摇头,暗叹一声。
其实他有如此的决心,一方面是本身为器道中人,兴旺自己道途的意愿所致,一方面也是被逼无奈。
他犹还记得,广兰之中结束时,掌管内政的夫人萧清宁找到自己,讲了一件令人有些意外的事情。
“夫君,我们的六重修士死伤几员,理应补充,但纳贤榜通过各方渠道张贴出去多时,却没有人理,至今还是为零。”
李晚当时听到,也是吃了一惊:“怎会如此?我们预见到此战辛苦,必然会有所损失,提前发布了这纳贤榜,现在都十多年过去,还是没有一点反响?”
萧清宁:“我也不知道原因所在,不过并非全无反响,而是在听到我们开出的条件之后心动,甚至亲自来九龙域看过之后,快要决定之时,才突然反悔。”
李晚面色一寒,道:“是否有人暗中捣鬼?定要查出来!”
招贤纳士,乃是一大界域的抡才之策,盖因高阶修士养成困难,各方除了自行栽培,都是从草莽之中招揽,加以补充。
哪怕是最封闭,最守旧的势力,也免不了要豢养门客之类。
说起来各方豪门,势力虽然强盛,占据的财富也多,和草莽相比,也只不过是势均力敌而已,而且这所谓的草莽,大多都是次一等的势力和没落豪门都囊括在内,底蕴不知有多深厚,出的高手,自然也不乏可用之人。
甚至不考虑这些,光是考虑体量,草莽都足以胜过任何一个豪门。
草莽虽然弱势,但只是和全体豪门加起来相比,如果哪一个豪门自以为强大,能够忽略草莽的影响,那一定是失心疯了。
李晚也算是草莽出身,萧清宁的萧家天工坊,同样是草莽势力,自然不会忘记从草莽招募贤才,补充自身,但这次需求高阶人才,的确有些困难。
萧清宁听了,当即去查,结果探访几名曾经受邀的草莽高手,得知他们心意,却是大吃一惊。
“问题不是出在别人暗中捣鬼,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怎么回事?”
“夫君,我们是器道势力,在享受了器道好处的同时,与法道并不相符的特性,也显露无遗,本来那些人才答应得好好,都是看中我们能够为他提供的资粮和待遇,但来到九龙域之后,看到器道之盛,炼器师地位之高,反而有所疑虑了,我让人探问那些人才心思,结果却得知,他们担心来到我们这边后,修炼晋升无望,最终反而耽搁了自己。”
“当然,我们也的确可以不计代价,为他们提供更多,但我们所要的人才,大多都是补充缺口所需,之前开出的待遇就已经不错,再往上加,就不是丰厚,而是浪费了!”
“这么说来,是我们的发展方略与他们各自的期望不符,利益难以实现统一?”
“应是如此!”
真相很快就大白了,原来并不是有人捣鬼,而是器道势力注重器道发展,在法道方面有所欠缺,甚至冲突所致。
一位高阶修士,所求并不单单只有修炼资粮,如果当真如此,开得起价钱的势力也不少,哪个不比九龙域底蕴深厚,大有前途?
相比那些势力,九龙域难以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修炼秘籍,难以为他们提供交际圈子,高手名位,甚至难以给他们相应的权柄地位……都是器道势力,主政者往往是器道大成的宗师人物,真正有志的高手,又怎么会甘心在这些传统法道所认为的旁门修士麾下做事?
好,就算九龙域豁出去,为了招揽人才不顾一切,那些修士往往也无法胜任器道所需。
比方说,一位护法堂主,按照过往经验组织人手,拱卫灵峰,多少投入方为合理?
传统法道可能需要十名五重高手,百名四重高手坐镇,而九龙域,运用各种傀儡,法宝,可能只需三五人,一二十人,这里的出入就大了。
护法堂主一意孤行,器道宗师的话又听不进去,人家投到上面,萧清宁是帮外行的法道高手还是帮内行的炼器师?
如果偏向炼器师,那法道高手还没有尊严,地位,权柄?
如果偏向他们,正常的护法事务,还要不要继续,是否采用器道特色之物,而非传统法道高手?
好,九龙域再豁出去,什么都听你高手的,高手也的确尽忠职守,对得起他所得的信任和待遇,那么就按照法道的方法行事,再向上面提出抽调人手,上面是给还是不给?
尤其高手往往也有各自的附庸势力,那是跟随一起来投的修士,彼此拉帮结派,利益契合,团结起来,对抗炼器师,怎么得了?
又再如,九龙域要制定一次百年大计,攻略某方坊市,究竟应该注重何种资粮和宝物,也都要分清轻重。
这已经不是双方愿意不愿意能够说清的了,就九龙域的条件而言,的确算不上是个好的选择,至少那些道境六重以上的高手们,往往无法得到自己心满意足的待遇。
当然,草莽高手当中,也不乏年老体衰之辈,想要寻求一二势力庇身,作为客卿,护法之流供奉终老,这般的修士,要求不会那么多,九龙域完全符合他们心意,但这般的修士,又往往是九龙域看不上的,至少,无法委以重任。
如此看来,之前招降的赵昕等人,反倒成为了难得的人才,实在是矮个子里拔将军,能捡一个是一个。
听完萧清宁的分析,李晚不禁陷入沉思,良久才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外如是。”
其实在这事发生之前,李晚和萧清宁等九龙域高层,已经注意到九龙域中修士,正在逐渐有修为层次下降的趋势,这并非是指单个修士的修为退步,而是九龙域内人员构成,不断殒亡,离开,调换,补充之后,呈现出向道境中期上下集中的趋势。
不过与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