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会稽立为国都的事情交给了范蠡,范蠡经过实地勘察,建设了会稽新城。会稽山被包围在会稽新城之内,西北方修筑飞翼楼,象征天门;东南建漏石窦象征地户。范蠡特意在会稽新城外城的修筑中,将西北空缺,声称是既然已经臣服了吴国,那就不敢阻塞道路。看起来这是为了向吴国表示臣服,但是也是为了日后出兵方便。

越王勾践命令文种主管国内政治经济,范蠡主抓军事,越国军民一心,国力逐渐强盛。

勾践为了让自己不要忘记曾经在吴国遭受的耻辱,继续了吴王夫差的任务,对自己进行了新一轮的虐待。主要说就是睡在柴草铺上,冬天偏要和冰在一起,夏天就非要生火炉。每天吃饭前要先尝苦胆,睡觉到了半夜起来哭一场,嘴里总是念叨着“会稽”。

如果不是知道勾践曾经的忍辱负重,一定以为这是精神病患者。

勾践是用这样独特的方式避免自己忘记了耻辱,忘记了越国的伤痛,不要沉迷于享乐,要复仇!

但是对于吴国,勾践却是一如既往的恭敬。每个月都有越国的使者前去问候吴王夫差,当然随之而行的还有越国诸多的贡品。

在反击之前,越王勾践是不会让吴王夫差有一丝一毫的怀疑的。

吴王夫差很是安慰,谁说勾践是小人?明明就是忠臣么!如果说之前吴王夫差对勾践还是有期待,那么越王勾践如今的行动,已经证明了吴王夫差的眼光,没错!吴王夫差甚至将东至句甬,西至槜李,南至姑蔑,北至平原,纵横八百里地的地方封给勾践。

吴国和越国是友好邻邦!

恐怕先君阖闾在地下已经气死过去几百回了。

随着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友谊加深,伍子胥明白,自己的话已经没人听信了。他借故不再上朝。

而吴王夫差也觉得,能够有越王勾践这样的忠臣,伯嚭的功劳非常大啊!

既然现在和越国也没那么多矛盾了,吴王夫差觉得是时候好好享受一番了。他询问伯嚭,怎么样能提高一下寡人的生活待遇呢?

伯嚭对此非常精通,我们吴国曾经修筑过一些宫殿,但是都太小家子气,根本不足以和主公您的气质匹配。不然这样,您可以命人修筑姑苏的高台,达到高百里,大可以容纳六千人,到时候广选美女充实其中,这不是很好吗?

修高百里的宫殿,你要登月啊!

吴王夫差觉得伯嚭的建议非常好,那就赶紧办吧!

吴国开始征集各种稀有建筑材料,比如巨大的木头。都要修筑百里高台了,没有大木头能行吗?

这边文种也在为越王勾践献计献策,要拿下吴王夫差,必须对吴国进行一系列的腐蚀计划,不能让吴国就这么发展下去。勾践表示很有兴趣,怎么能腐蚀吴国呢?

文种提出了几个可行性计划,一是送钱,让吴国的君臣觉得我们很好;二是在食品买卖上提高价格,拉空他的国库;三是多送美女,让他们不干正事;四是多送良工巧匠,让他们修筑宫室,荒废国力;五是多在吴国发展奸臣,让他们内讧;六是想办法杀死他们的忠臣,让他们缺少栋梁之才。

简言之,文种的计策就是引导吴国进行奢侈性消费,树立一大批奸臣,霍乱吴国国政。

勾践觉得这是个好计策,可以确定这个对敌方针。于是越王勾践命令越国三千木工入山,为吴国砍伐建造姑苏台需要的大木。

也许是越国制定的标准太高,一年了,这三千木工在越国的深山中晓行暮宿,居然没有发现可堪大用的木材。

难道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目的?

艰苦的环境,绝望的念头,令这三千木工的人生集体跳水进入了人生低谷。

就为了给吴国修筑高台,我们越国人犯得上这样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越王勾践的做法,这些木工心生凄恻的抱怨。

据说山有灵,这三千木工在绝望中不知道第几次搜寻深山,忽然发现了惊人的神木。这神木周长二十围,高五十寻,而且一长还就是一双,这果然是天从人愿!

越王勾践听说这消息也是欣喜若狂,这是否代表着我们越国复仇的心愿就要达成呢?

越王勾践亲自前去祭奠,然后命人将这神木砍伐,通过水路送往吴国,表明这是越国为了支援吴国修筑高台的一点心意。

吴王夫差更是欣喜,这天生神木到了吴国,看来我们吴国的气运就是旺啊!

当然伍子胥一如既往的对此事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越国这是忽悠您呢,这不是让纣王修筑鹿台吗?趁早把这木头丢掉!

吴王夫差对于伍子胥的言论已经有些厌倦了,什么时候伍子胥能不和寡人唱对台戏呢?人家送礼还送出罪过来了?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明摆着越王勾践这是对寡人一片忠心,什么都能让你挑出毛病来!

聪明的伍子胥,执着的伍子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吴王夫差对此已经有了抗体,根本和没听见一样。吴王夫差命令,就用越王勾践送来的神木修筑高台!

历经三年准备建筑材料,五年修筑,姑苏山上的高台终于修筑成功。这座高台可比楚国的细腰宫更加恢宏,据说广八十四丈,高三百丈,只要上到最高层,可以看到周围二百里地的风景。而且过去登台的九曲径在这次修筑过程中也得以加宽。

青山绿水之间,凭空有高台一座,仿似人间仙境,但见白云飘飘,真是好创意!

可是吴国为了修筑高台,累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越王勾践听说吴国高台修筑成功的消息也和激动,不过他不是激动吴国国力强大,而是激动经过这座高台的修筑,吴国百姓怨声载道,财力枯竭,距离战胜吴国,就又近了一步。

文种紧跟着提出了第二步计划,吴国高台修筑成功,眼看着就得征集美女了,但是大张旗鼓的为吴国选秀,恐怕我们越国百姓不明就里的得心生怨言。不过有个好办法,您可以出亲信百名,分别组团在全国游历,每个团队跟随相面专家一人,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美女一网打尽了。

第三十七章        谣言是可怕的工具

“同志”这个词语在现代成为普通人之间的称呼,出门买东西,招呼别人总爱叫一声“同志”。深究“同志”的本意,所谓志同道合者,其实是很高尚的称谓,貌似比朋友还要深一层次,毕竟朋友也会有酒若朋友,而且未必都是志同道合。真正的同志,那一定是能毫不掩饰的指出你的缺点,鼓励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吴王夫差觉得越王勾践是自己的朋友,要不谁能这么掏心掏肺的对自己好呢?好比这世上最后一块切糕到了越王勾践手里,那他也一定毫不犹豫地将这唯一的切糕给了自己。

所以说吴王夫差太天真!

这世上哪有奴隶和征服者称为朋友的?

在一切的复仇计划展开之前,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是万般顺从,急人所急。吴王夫差的高台刚修筑好,越王勾践就急着派人为他搜罗美女去了。

经过半年的努力,越国的美女都被一网打尽,而且选出了其中最美丽的两位——西施和郑旦。

据说西施的父亲是苧萝山下打柴的农夫,这村子里多是姓施的人家居住,由于分了东西两个村子,而西施的家在村子西头,所以被称之为西施。郑旦和西施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两个人经常在江边浣纱,都是出名的美女。

这一次越国将这二位美女选了出来,也可以说是非常公正的。越王勾践命范蠡用百斤聘西施和郑旦入朝,二位美女入朝的那一天,可以说是举国轰动,所有的老百姓都涌上街头,想看看大美女到底长什么样儿?

还是范蠡具有经济头脑,他一看既然大家都这么激动,那这样,这二位先送入别馆,在门外放着一个柜子,想看美女的,先投金币一枚。

金币一枚?

那算什么,这可是全国闻名的大美女啊!

顷刻间柜子里就塞满了金币。

到了二位准备好了的时候,恭请二位小姐登台亮相,这家伙,地下人山人海的,愣是没人说话。

顾不上,多看一眼是一眼。

真是美女啊,这是谁家闺女,怎么长的呢?这五官,这气质,天上来的吧?

群情激动,范蠡一看露面活动这么火爆,那这样,加演两天。

这三天收入不菲,全都送入国库,成为准备对吴作战的启动资金。

越王勾践送二位美女在土城居住,学习舞蹈礼仪,等到学习结束,才将她们献给吴王。

此时楚昭王去世,世子章继位。而楚国几经变迁,特别是经过吴国的打击,国力衰落。不过让楚国人民感到安慰的是,几个强大的国家目前处境都很艰难,鲁国自从孔子走后,国内局势混乱,而齐国也在晏子去世之后国力衰微,晋国那就更不用说了。几大诸侯同时陷入缓慢发展时期,反而是吴国,接连战胜了楚国和越国,实力雄厚,而且声望益隆。

吴王夫差也盘算着,是不是轮到我们吴国称霸了呢?

其实齐国在齐景公的统治下,尤其是在晏子的辅佐下,开始有了复兴的迹象。但是随着齐景公年纪增长,每个诸侯都会面临的烦恼降临到了齐国。那就是立储。

如果无意外,立嫡长子是约定俗成的,但一有意外,由立储引发的危机,大可危及一国稳定。这在郑庄公选择继承人和晋国骊姬引发的动乱中早有证明。

齐景公的夫人燕姬本来是有儿子的,但是不幸燕姬的儿子早早去世了。

这问题就复杂了。

齐景公的庶子倒不少,一共有六个,但是立谁呢?

其中,齐景公最小的儿子荼最受宠爱。这不是因为荼聪明伶俐,而是因为荼的母亲鬻姒虽然身份低贱,但是最为齐景公宠爱。齐景公因母爱子,称荼为安孺子。

齐景公在位五十七年不立世子,就是想等着安孺子长大成人,然后立安孺子为世子。

可惜在七十多岁那年,齐景公大病,看来是坚持不下去了。

没办法,齐景公拜托国夏和高张辅佐安孺子。

这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大夫陈乞一直和公子阳生关系很好,建议公子阳生赶紧出奔,您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公子阳生带着儿子壬出奔到了鲁国。

齐景公在病重之际,居然连出狠招,命令国夏和高张把剩下的公子都驱逐到了莱邑。

这下齐景公放心的去世了,谁也不能和我的安孺子争权了!

是,谁也不能和安孺子争权,问题是您还安排了两位权臣呢?

果然,齐景公一去世,齐国大权就为国夏和高张把持。

一旦出现权臣,就是国内政治动荡的开始。

陈乞对于齐景公的做法非常反感,难道安孺子是你的儿子,别的儿子都是充话费送的?

陈乞决定做点什么,帮助庶长子公子阳生。

他明白自己没有兵权,也奈何不了国夏和高张这两个实权派。

但是陈乞非常聪明,如果有办法将国夏和高张孤立起来呢?

没错,让国夏和高张站到所有人的对立面,还发愁对付不了他们?

陈乞开始了行动。

陈乞运用的武器,叫做“谣言”。

在各位齐国大夫面前开始流传一个消息,国夏和高张准备开始官员任命,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只用安孺子的党羽。

这下子齐国官场炸了锅,用安孺子的人?那我们都不是啊!

这是准备让我们集体下岗?

人在绝望的时候总会有所行动,坐以待毙不如起而反抗!

这个谣言在发酵到一定的时候,所有的大夫联合起来,推举陈乞和鲍牧为首领,领着大家伙找一个活路吧!

一切都在按照陈乞的预定计划进行,一场动乱迫在眉睫。

经过陈乞的策划,集中起来的家臣攻击了齐国当权派:国夏和高张,高张被杀,而国夏,则出奔到了莒国。

权力顺理成章的被替代,陈乞作了齐国左相,鲍牧作了右相。这二位也不算赶尽杀绝,还立国书和高无平继承这两家的祭祀。

陈乞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完成,他成了齐国数一数二的权臣。

看着才几岁的安孺子,这乳臭未干的孩子怎么能作齐侯?

陈乞决定进行第二步计划。

他派人前去鲁国传递消息。

一个夜里,公子阳生出现在了齐国的临淄,没有人知道阳生后来去了哪儿。

那一夜,陈乞的家里烛火很久都没有熄灭。

没几日陈乞说是要祭祀祖先,邀请各位同僚到家里参加。

左相邀请,谁能不去?

齐国大臣欢聚一堂,一切结束之后,陈乞说请大家观看武术表演。

谁能说不看呢?

又没让你买门票。

一个身高力壮的力士背着一个大袋子进入中堂,陈乞一打开袋子,所有的人都吃惊了,怎么出来的是公子阳生?大变活人啊这是!

此时陈乞为了让众大臣听命,居然声称是奉左相鲍牧的命令将公子阳生接回齐国的,俗话说立嫡立长,如今安孺子年幼,既然齐国没有嫡长子,那么庶长子公子阳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第一继承人。

齐景公的遗命竟然被搁置不提。

鲍牧一听陈乞的话大惊失色,我什么时候让你这么做了?我可没有!

陈乞也没想到鲍牧居然直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否定了自己的说法,这老兄太没心眼了,眼看事情都摆到了台面上,否认有用吗?

公子阳生听了这话反而并不生气,他笑呵呵的问鲍牧,自古以来储君位置更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您就说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吧!

这直接将真假问题代换成了同意与否的问题,鲍牧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到底如何回答。

陈乞一看鲍牧犹豫了,硬是按着鲍牧参拜了公子阳生。其他大夫一看,虽然不知道鲍牧到底是怎么想的,总之他没再反抗。左相和右相都这么决定了,别人还有反对的余地吗?

混乱中所有的大臣们争着参拜公子阳生,在从众心理作用下,公子阳生和各位歃血为盟,表示一定会努力将齐国建立好。

之后也没经过什么斗争,各位大臣拥簇着公子阳生,居然就这么大摇大摆进入齐宫,就此即位了。

公子阳生成为了齐悼公,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将弟弟安孺子拉出去杀了。

是亲兄弟不假,是小弟弟不假,但是齐悼公不允许有任何可能出现的危机隐藏下来。

从这一点看,齐悼公可比吴王夫差狠多了,有魄力多了,犹豫什么?凡是有可能成为对手的一概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论出生籍贯,杀无赦!

紧接着齐悼公就捉摸了,鲍牧当时为什么态度如此暧昧?陈乞已经将寡人从口袋里放出来了,他鲍牧凭什么说自己不是倡议寡人即位的人?

多新鲜呢,你从口袋里钻出来,人家就得拥护你吗?

因为你从口袋里钻出来有魄力?

这一捉摸,齐悼公就觉得鲍牧此人有问题,他一定是不乐于看到寡人即位。于是齐悼公和陈乞商议此事,陈乞也觉得鲍牧当时的举动让自己陷入危机之中,关键是鲍牧后来也和陈乞分权啊,要没有鲍牧,陈乞可就一个人独掌大权了。于是陈乞建议,干脆您直接杀了鲍牧防患于未然多好!

齐悼公早有此意,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鲍牧处死了。但是齐悼公觉得不能让鲍叔牙没有后人祭祀啊,于是命令鲍息继承鲍叔牙一脉的祭祀。

陈乞终于如愿以偿,独揽齐国大权。

第三十八章       谁的忠心

环境是外因,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还主要是内因,也就是他的性格在起作用。但是环境变了,也可能给一个人全新的展示自己性格的机会。盗圣白展堂,到了同福客栈,那就是称职的小伙计,别管慨叹了几千次少爷的身子跑堂的命。

齐悼公非常侥幸的即位之后,雷厉风行的除去了对自己有威胁或者是自己怀疑有威胁的人,然而他的心狠手辣在齐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所有的老百姓都在感叹,这家伙这么狠呢?那安孺子多小的孩子,他能掀起什么风浪,就这么给害死了?鲍牧是左相啊,人家一没投机倒把二没私自放贷,就这么给整死了?

齐国舆论界酝酿着对齐悼公的强烈不满情绪,但是齐悼公对此毫不知情。

或者这就是性格使然,齐悼公的妹夫邾子也是一个傲慢的人。

傲慢,那也是有资本才能傲慢,请问您是油菜花呢还是能拼爹呢?

你管我!

小小的邾国不够邾子横行霸道,他又把鲁国给得罪了。

从实力而言,鲁国那还不是邾国的几倍?就算鲁国再走下坡路,也轮不到邾国放肆啊!季孙斯禀告了鲁哀公之后,鲁国出兵,嘁哩喀喳就把邾国给攻破了,而邾子也成了鲁国的俘虏。

这消息传到齐国,可把齐悼公给气晕了,好你个鲁国,我们几天没收拾你们,你们难受是不是?我妹夫怎么你们了,就让给破国了,人还给抓了!

不行,这事儿没完!

齐悼公决定出兵讨伐鲁国。

但是他心里也害怕齐国万一不是鲁国的对手,这面子可就载大了。得找个帮手,齐悼公一寻思,就想到了吴王。

的确,要说现在的诸侯,谁有吴国拉风?人家那可是打败了楚国和越国两个国家,越王勾践都给吴王夫差养马去了,那叫一个恶!

吴王夫差接到齐悼公的请求也很高兴,早就想出兵讨伐中原了,就恨没有理由,这下好,理由送上门来了!同意!

吴王夫差要出兵的消息一传出来,鲁哀公立马傻了,怎么还把那么凶悍的人招惹了呢?这不是离着十万八千里,还把吴国给得罪了!鲁哀公明白,吴国只要出兵,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没办法,赶紧想辙。

鲁哀公先是恭恭敬敬的将邾子送回了齐国,而且还情真意切的对齐国表示道歉。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原谅我们,给我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齐悼公一看挺好,没出兵,事儿就办了,不错。齐悼公派人去吴国禀告吴王夫差,我们和鲁国的纠纷已经解决了,就不劳您出兵了。

没想到吴王夫差听说此事勃然震怒,你们以为我们吴国是干嘛的,召之即来,呼之即去?逗我们玩儿是不是?既然你们齐国瞧不起我们吴国,那这样,我们吴国就先出兵攻打你们齐国!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蛮横,不用你帮忙了,怎么就成了瞧不起你了呢?

说到底吴王夫差就是想出兵讨伐齐国,解救装疯呢这是。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鲁哀公听说吴王夫差因为此事发怒的消息,居然第一时间派出使者邀请吴王夫差,不是为了别的,为的是讨伐齐国!

您不是对齐国不满意吗,您看看我们一起打齐国如何?

这招可够狠的,吴王夫差对此非常满意,居然就同意了。本来是帮着齐国打鲁国,忽然莫名其妙的就帮着鲁国打齐国了,这也太没有立场了,您这到底有没有是非观念,到底是帮着谁啊?

帮着谁,帮着自己!

齐悼公这时候肠子都悔青了,赶紧问问哪儿有卖后悔药的?

齐国上下对齐悼公的不满全面爆发,这不是引狼入室吗?这吴国是好对付的?先君为了不惹事,最小的女儿都嫁给了吴国的世子波,听说那孩子思乡心切,到死也没能回来。

这样的国家你还去招惹他?

怎么对付吴国和鲁国的联军呢?

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有办法。

此人正是陈乞的儿子陈恒。

自从陈乞去世之后,陈恒代替父亲执掌齐国国政。当吴国和鲁国的大军侵略齐国南鄙的时候,陈恒觉得自己该出手了。

陈恒找到鲍息,问他有没有办法制止这一场灾难?

的确是灾难,齐国上下人心惶惶。

鲍息也愁得慌,但是他说自己对此没有办法。

按照规则当然没有办法,要想有办法对付这个非常时刻,那就必须有非常的做法。

陈恒在齐悼公阅兵之即,进毒酒,鸩杀齐悼公。

不用有什么不平衡,被你害死的安孺子和鲍牧比你可怜的多!

当然陈恒没有将真相说出去,他说齐悼公是暴病身亡。陈恒派出使者,向吴国求和,我们齐国的确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如今上天将怒,我们主公都暴毙了,那您看能不能饶恕了我们?

只要能够饶恕了齐国,齐国之后会永远感激并且服从上国!

齐桓公地下有知得气得蹦起来,这些不肖之子!

吴王夫差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本来就是让中原诸侯看看我们吴国的利害。要说真是一口吞了齐国,吴国目前没这个野心,也没有这个实力,毕竟齐国曾经是中原诸侯名副其实的霸主,要真有这个形势,不一定中原诸侯都怎么反应。

吴王夫差不想成为第二个楚王,也就是整个中原的敌人。

既然人家也谢罪了,也告饶了,那咱们就回。

吴军一撤退,鲁国难道还能留下?

把齐国整急眼了真和鲁国单挑,鲁国一定不是对手。

鲁军也撤退了。

所有的人都明白,陈恒是杀害齐悼公的凶手。

但是所有的人也都知道,陈恒是为了救齐国。

而且齐悼公白白害死的人还少了?

齐国人对此没有人发表意见,更没有人大肆宣扬。

陈恒扶立齐悼公的儿子壬即位,是为齐简公。

面对着杀害自己父亲的陈恒,齐简公心潮澎湃,但是他没办法不防着陈恒。

哪天我要是犯错误,这位能不能把我也毒死呢?

齐简公觉得必须让陈恒手里的权力小一些,这样自己会安全一些。齐简公任命陈恒为右相,阚止为左相,齐国的政局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斗争不一定都是血淋淋的,没有硝烟的斗争更加充满智慧的较量。

就在吴王夫差在齐鲁大地上耀武扬威的时候,越王勾践的美女训练也告一段落。越国最美丽的西施和郑旦,经过了三年的艰苦训练,终于从祸国殃民大学红颜祸水专业本科毕业了。

本来就国色天姿,如今经历了三年的刻苦学习,西施和郑旦可以说是无敌于天下的美女。两位美女都看不出有什么浣纱的工作经历,那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不但仪态万方,更加才华出众。

越王勾践命令用府库里最美的首饰装扮这西施和郑旦,用宝车送她们到吴国。并且还命令旋波、夷光等六名美女作为丫鬟,陪同西施和郑旦入吴。

范蠡将西施和郑旦送到了吴王夫差的宫殿,说这是越王勾践送给您洒扫庭院的丫鬟。

吴王夫差看着西施半天没说话,说什么啊?这样的美女洒扫庭院?太奢侈了!我们吴国的美女都用钉书机钉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西施啊!

伍子胥习惯性的暴跳如雷,这都是祸国殃民的祸水!褒姒和妲己这些妖女都是祸乱国家的!主公,你可千万不能接受啊!

吴王夫差嫌弃的看了伍子胥一眼,这白胡子老头忒煞风景!当着美女,说话还是这么粗鲁。

吴王夫差温柔的告诉伍子胥,这是越王勾践对寡人的一片忠心,寡人怎么能让他心寒呢?

伍子胥险些一个跟头晕死过去,越王勾践还一片忠心?我看是你没心吧!

说什么都是白扯,吴王夫差命人将西施和郑旦安置在姑苏山上的高台,每日寻欢作乐。而西施由于擅长舞蹈,最为吴王夫差宠爱。据说郑旦由于不能和西施抗衡,居然郁郁寡欢,一年之后便去世了。

得到了西施,吴王夫差如获至宝。这样的美女自然要享受最好的生活,他命令王孙雄在灵岩上修筑馆娃宫,极尽奢侈。馆娃宫里铜沟玉槛,到处都是珠宝装饰。

人家的珠宝戴在身上,到了馆娃宫,那都是一水儿的装修材料。并且还命人修筑“响屧廊”,“屧”是鞋子的名字,这回廊地下是空的,下面原为大瓮,上面铺上木板,所以人走在上面有清爽的声音。

总之是一切为了西施,让西施美女更好的生活,开心的生活,成为吴王夫差的第一目的。甚至在城里开凿大濠,从南到北,用锦帆为游,号为锦帆泾。

自从西施来到吴国,不用说吴王夫差就成功转型为娱乐型专业选手,离治国的道路是越来越远了。

伍子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几次找到吴王夫差所在的地方,无奈吴王夫差根本就不接见他。

如今吴王夫差身边的红人,是太宰伯嚭和王孙雄。

第三十九章      借贷人品

得到了西施的吴王夫差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每天游山玩水,赏花作乐。

但是越王勾践一刻都没有停留。

所有那些失败的耻辱,为了获得自由而做出违背人格的事情,都火一样灼烧着越王勾践的心。

勾践,你曾经活的不如一个百姓,就是吴王夫差的一个放马的奴隶!

要战胜吴王夫差,也不是一个西施能够做成的。

文种再次献计,今年越国正赶上天时不好,谷物歉收。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向吴王夫差进行借贷。

借钱借东西这件事情从来都是伤害友谊必备良药,甭管多铁的哥们,只要提到借钱,一定会心生隔阂。借给你吧,怕你不还,关系这么好,也不能跟你要利息。不借给你吧,透着那么小气。最可气的是纠结半天终于把钱借了出去,借钱的人却压根忘了这件事情,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既然现在吴国已经把越国看做了朋友,那不妨试一试。

文种奉命前往吴国,见到吴王夫差之后,将越国的灾荒扩大了八十多倍讲给吴王夫差听,果然吴王夫差听到之后神情凄恻,越国这是怎么了?哪位天使大姐降罪了这是?太可怜了,不行,这事儿我们吴国得管!吴王夫差当即表示,本着人道主义因素,吴国愿意发送粮食救助越国。

从这点来看,吴王夫差对于斗争的残酷性还没有切身体会,可以说是一个天真单纯的人。能够同情曾经的敌人,那绝对是善良,善良的有些愚蠢。

这消息传了出去,伍子胥都要挠墙了,去劝吧,吴王夫差肯定不听,不去吧,难道眼看着越国诡计得逞?

纠结了半天,伍子胥还是决定再去找吴王夫差。

这一次见面,伍子胥将越国和吴国的形势对吴王夫差进行了反复解说,下一步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我的日子了,您到底明白不明白?

您还想借粮食给越国吗?

人家这是调空了我们的国库,让我们陷入危机!

危机?

笑话!

吴王夫差说,谁不知道勾践为本王做马夫兢兢业业?他怎么会背叛寡人?

是,堂堂越王都给您养马了,这得受多大委屈?他能不恨你?能不报复你?

伍子胥都要疯了,这怎么就说不明白了呢?他把越王勾践回国之后振兴越国的举措一一告诉吴王夫差,不报仇,他勾践做这么多努力干嘛?

可是吴王夫差轻描淡写的说,那你也总得让人家发展啊!而且他已经称臣了,这臣子能讨伐君主吗?

臣子讨伐君主的还少了?

伍子胥一时语塞,说什么呢?

说什么都没用!

伯嚭从旁劝解,何必恼火,将粮食借给越国,明年让他们还就是了。

是,很轻松。

借出去了,你还指望还回来?

吴王夫差命令一万石粮食给越国,并且告诉文种,明年一定要还。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文种千恩万谢,怎么会借了粮食不还呢,那我们越国成了什么人了?不能,不能,这事儿您放心,一定做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