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亲临东周-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氏:“屈”,并且留在吴国,作了吴国的相国。
第四十一章 屠岸贾的报复
机会只为有准备的人而存在。
最郁闷的莫过于有准备,但是在机会到来的时候却不得不放弃。楚国由于国丧,眼睁睁的放弃了联合齐国对抗晋国的机会,这让楚共王无比心痛。
曾几何时,进军中原是历代楚王的梦想,虽然这梦想历经挫折,但是从未变色。楚国的对手从齐国变成了晋国,可是楚国依然强悍,只不过这强悍却没让世人发现他的力量,这也未免让人桑心。特别是齐国,是曾经的霸主齐国请求楚国援助,这无疑是楚国对齐国的一次精神胜利,而战胜晋国的机会又是楚国梦寐以求的。
大好时机,就因为楚庄王去世擦肩而过。
齐国虽然臣服了晋国,可是这件事情成了楚共王的心病,自己难道就是那个楚国历史上离梦想最近却又没能胜利的楚王吗?
楚共王决定自己努力,创造机会。
十月份,楚共王派公子婴齐为大将,联合郑军讨伐卫国,击破卫国郊外之后,楚军再度侵略鲁国。仲孙蔑不得已挖空心思讨好楚国,将国内良匠、织女各百人献于楚军,结盟之后楚军撤退。
看来这又是一次文明落后但是武力发达的国家征服文明国度的案例,楚国在生活、生产方面或许落后于鲁国,文明礼仪更是不必说。但是楚国有进军天下的野心,也有这个战斗实力。所以文明如鲁国,也不得不结城下之盟。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第八章讲到的“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提到德意志民族能够令欧洲返老还童的力量,正在于他们的氏族制度,也是野蛮时代的东西。
现在鲁国和卫国已经为当初帮助晋国讨伐齐国付出了代价,而晋国也并不准备就这么迁就下去。晋景公派出使者,请求和鲁国一起讨伐郑国,鲁成公表示了同意。
既然郑国是楚国的忠实死党,那就应该为楚国也付出一些代价。
周定王二十年的时候,郑襄公去世,世子费即位,是为郑悼公。郑悼公上任之后,和许国发生了一些冲突。这冲突主要是关于土地方面的,郑国和许国的边界之争。不过许君看起来聪明的多,许君也没跟郑悼公废话,直接找楚共公诉冤枉去了。谁都知道郑国最怵的就是楚国,楚共公还真没惯着郑国,派人直接批评了郑悼公的做法。
郑悼公一气之下,投奔了晋国,你说我,我还不认你当老大了!
这一年,郤克由于在战争中手臂受伤,没有得到术后理疗,病重之后郤克告老,没多久就去世了。栾书代替郤克,成为晋国中军元帅。在楚国派公子婴齐讨伐郑国的时候,栾书率领晋军救援郑国。
当时诸侯之间主要是楚国和晋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而由于各种因缘际会,齐国和郑国都已经臣服晋国,所以晋景公在胜利面前难免有几分沾沾自喜。特别是有屠岸贾从旁引导,晋景公从实干型领导迅速腐化堕落,成为晋灵公饮酒作乐型领导的接班人。胜利之下掩藏着深重的危机,而晋景公则每日游猎、饮酒,赏花玩景好不开心。群臣一见晋国风气大变,不由得个个为自己打算起来。
诸位世家之间还没发生实质斗争,背景最深厚的赵氏宗族内部先起了内讧。
原来赵婴齐当日在和楚国作战之时自己抢先渡河,引起赵括和赵同的强烈不满。都是兄弟,难道你知道求生的机会偏不告诉我们?我们就活该当炮灰吗?
估计赵婴齐日后也没有抓住机会改善和兄弟们之间的关系,于是在晋景公转型期间,赵括和赵同诬告赵婴齐,逼迫他出奔齐国。
这是非常可怕的,这不但是赵氏内部的纷争,而且预示着整个晋国内部分崩离析的前景。
恰好此时梁山发生了山崩,崩裂的山体堵塞了河流,造成三日水上交通瘫痪。晋景公作为最高领导,发扬晋国光荣传统,命令太史占卜。屠岸贾抓住这个机会,贿赂太史,让太史说山崩的原因是“刑罚不中”。屠岸贾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不过看来这太史也没有什么职业道德,居然就答应了屠岸贾的要求。
既然有了“刑罚不中”的说法,晋景公当然要跟诸位大臣讨论,这到底是怎么个不中了?
屠岸贾这时候就跳出来了,“刑罚不中”当然有啊!当年灵公被害,赵盾作为凶手之一已经列入史册了,可是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而且赵氏的子孙还在朝堂公然为官!先帝,你死的好冤啊!
屠岸贾这一挑明,晋景公心里也迷惑了。赵盾当年在桃园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晋景公也明白赵括、赵同这些年肆意妄为,他问韩厥此事,韩厥认为赵氏对于晋国是有功之臣,当年的桃园之事,和赵盾无关。人家出奔了么!
晋景公觉得还希望再听听别人的意见,于是问栾书和郤錡,这两个人却含糊其辞,说不明白。
含糊其辞,也是一种态度。
能够问这么多人,其实晋景公心里已经开始各种纠结,各种怀疑。
当然,栾书和郤錡的含糊其辞大有意味,这都是屠岸贾交待他们去做的。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赵盾在晋景公的心里已经是弑君的罪犯了。晋景公吩咐屠岸贾处理赵盾一案,但是要避免扩大影响,以免国家动乱。
得罪小人真是这世间最可怕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发难,更不知道他如何发难。而小人做事往往充满想象力,无所不用其极。当日赵盾不过在桃园得罪了屠岸贾,后来又没有除恶务尽,所以才导致了今日屠岸贾的复仇。
不过赵盾为官一任,到底有佩服他的人。
韩厥得知屠岸贾得手,急忙将消息告知赵朔,让他赶紧逃命要紧。
可是赵朔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不准备逃跑。赵朔认为父亲赵盾当日反抗晋灵公的压迫,现在已经恶名在身。而自己是明正典刑了,别管对错,也是晋景公的命令,再逃跑岂不成了逃犯?庄姬现在已经身怀有孕,如果能剩下一个男孩,就可以延续赵氏血脉。这孩子就托付给将军了,赵朔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
看来赵朔缺乏反抗精神,不过那么强悍的父亲,儿子自然会精神弱一些。也许赵朔心里认为,当日赵盾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不应该放纵赵穿弑君。所以这也不算是完全诬告,顶多是父债子偿。
如果说有些污点需要用鲜血和生命去抵偿,赵朔希望是自己的。
牺牲,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韩厥泣不成声,当日都是有赵盾的慧眼识珠,自己才有今天。但是现在,自己看着屠岸贾迷惑人心,却根本没有搭救赵朔的能力。韩厥只能建议赵朔,将庄姬姬送回娘家吧,在晋景公的宫里,或许能够保这孩子一条性命。
赵朔和妻子洒泪分别,明明是名门贵胄,可是却不能一起生活到白头,只能生离死别,这痛楚自不必说。赵朔告诉庄姬,如果将来生了女儿,就取名叫“文”,生了儿子,就取名叫“武”。文者无力,武却能复仇!
赵朔派门客程婴护送庄姬回到母亲成夫人宫里居住。
赵朔一个人,在这座自己长大的宅子里,等待死亡的命运。
天亮的时候,屠岸贾率领全副武装的甲士包围了赵氏宅邸,将晋景公的亲笔讨罪声明悬挂在赵氏宅邸大门上,声明是奉命讨逆。
赵朔、赵括、赵同和赵旃的家人都被杀戮殆尽,只有赵旃的儿子赵胜此时在邯郸,得以幸免于难。赵胜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出奔宋国。
屠岸贾对赵盾的仇恨有多深,在这场不分男女老幼的屠杀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满庭的鲜血还让他意犹未尽,屠岸贾命令差点赵氏人数。
经过清点人数,发现庄姬并不在这里。
屠岸贾心知肚明庄姬是公主身份,但是他更明白,庄姬已经怀孕,将来生下的孩子,一定会是叛逆。
也许经历了桃园事件,屠岸贾除了仇恨,还学会了务必斩草除根。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对手翻身的可能。
屠岸贾命令人速去查问庄姬去处,自然也不是最高机密,早有人报告,半夜时分,有温车入宫,想必正是庄姬。
屠岸贾将这消息报告给晋景公,晋景公说这可不可造次,我姑姑庄姬是母夫人所爱之人。看来晋景公还有一丝亲情,明白姑姑没犯罪,到底株连不得。
但是屠岸贾却反复说明,公主万一生了男孩,那可是赵氏的逆子,将来叛变是一定的!
这话说到晋景公痛处了,都把那孩子全家老少灭门了,还能指望那孩子老实了?为了安全起见,也必须斩草除根!
晋景公告诉屠岸贾,如果真生了个男孩,那就除掉吧!
屠岸贾日夜担心庄姬到底生男生女,还派人去宫里刺探消息。几天之后,庄姬果然不负众望,生下一个男孩,成夫人对外宣称庄姬生了个女孩。
第四十二章 赵氏孤儿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童年是美好的生活。
不过也总有一些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注定背负着沉重的使命,比如纠结在报仇与不报仇之间的杨过,比如在出生前失去几乎所有亲人的赵武。
如果没有屠岸贾,赵武的人生无疑将是花团锦簇,事事如意。可是小人屠岸贾的发难,使得赵氏满门被害。为了保存赵氏宗族的一线血脉,庄姬逃到了母亲处。不过就是这样,屠岸贾也没放弃,硬是挑唆晋景公,下命令假如庄姬产子,就要斩草除根的命令。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在成为母亲之前,她或许娇小无力,或许天真可爱,可是一旦成为了母亲,她就无惧世界上任何势力,因为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庄姬要保护儿子赵武,成夫人要保护庄姬。虽然她们都是女流之辈,但是表现出丰富的斗争勇气。成夫人在庄姬产子之后,放出消息,庄姬生的是女孩。
傻子都知道如果是女孩就没有成为敌人的必要。
屠岸贾当然不信。
敌人说的话能信吗?
虽然这敌人是老弱妇孺。
屠岸贾派家里的奶娘进宫查看,这下子庄姬慌了,只能推说孩子已经去世了。
这可就非常引人怀疑了,早不去世晚不去是,刚要看看就去世了?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屠岸贾能够肆意派人入宫,可见屠岸贾的势力的确已经膨胀到了一定程度。而此时晋景公已经转型成功,每天忙着吃喝玩乐享受人生,根本顾不上这事儿。屠岸贾满腹狐疑,居然带着女佣亲自前往宫里搜查。
屠岸贾气势汹汹,庄姬孤立无援。
走投无路之际,庄姬将孩子藏在裤子里,暗自对天祷告,老天爷!这孩子是无辜的,如果赵氏宗族当灭,就让孩子哭,倘若赵氏该有一线血脉,就请保佑,孩子别出声!
人在孤立无助的时候总会求助神灵的保佑,作为母亲,这是庄姬能为儿子做的唯一的事情。
不知道是孩子太小,还是感应到了紧张的气氛,在屠岸贾将内宫搜的乌烟瘴气的时候,孩子居然没有哭。
当然屠岸贾一无所获。
不过这也证实了他心里的疑惑,这孩子必定是男孩!屠岸贾相信孩子一定被送出宫去了,不然为何遍寻不见?难道一个小婴儿还会武艺能够躲藏不成?
屠岸贾在全国悬赏,如果有人举报赵朔孩子的下落,奖赏千金;倘若有人隐藏这孩子,等同赵氏同党,全家处斩!
这是典型的公私不分明。凭什么一个孩子就要承担大人的罪过?不报告还算同党,和这孩子同党能犯什么罪过?
赵武刚一出生,就荣幸的成为了全国通缉犯,还是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之下。
不过所幸,有害他的人,也有保护他的人。
话说赵盾有两个心腹门客,一个叫程婴,一个叫公孙杵臼。赵氏被屠岸贾谋害之后,公孙杵臼本来约程婴一起赴死的。我们老百姓,说不过你们奸臣,我们活不起还死不起吗?
可是程婴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赵氏灭门惨剧发生之后,他告诉公孙杵臼,不能做无畏的牺牲,要为赵氏做些什么。
是的,死或许恐怖,但是却很容易。活着,坚强的活着,让你的敌人胆寒,却是很艰难的事情。
程婴提醒公孙杵臼,别忘了赵朔的夫人庄姬是怀孕走的,万一生个男孩呢?那不是复仇有望了?
程婴给公孙杵臼种下了复仇的火种,好吧,公孙杵臼决定暂时不死了。
可是不几天传出来消息,说庄姬生了个女孩!
公孙杵臼万念俱灰,矮油,这还能活了吗?还报什么仇啊?死去,死去!
看来这二位还有点重男轻女。
好男儿志在四方,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程婴到底成熟,这样的环境之下,这消息未必可靠。还是好好打听打听,看看到底如何。死,有什么难的?难的是死了就活不过来了,万一被假消息忽悠了,那多憋屈呢!
程婴决定不能坐等,他找了个路子,结交宫人,种种贿赂宫人,派她去给庄姬送信。
庄姬在宫里虽然安全,但是犹如井底之蛙,她是真的无能为力了。不过她知道,程婴是忠心于赵氏的,庄姬只写了一个字送了出去。
程婴接到庄姬的回信欣喜若狂,字迹柔弱,但是赫然是一个“武”字!
天不灭赵氏!
等到屠岸贾在宫里打死搜索的时候,程婴和公孙杵臼在宫外也心焦不已,赵武不早点救出来,在宫里就多一日的危险。
程婴和公孙杵臼在思索,苦苦思索。
要和屠岸贾斗争,要想赢了屠岸贾,必须靠智慧。
公孙杵臼问程婴,保全这个孤儿和为赵氏死难哪个更难?
程婴说,当然是保全孤儿更难,简单一死容易呢。
公孙杵臼淡淡说道,为今之计只有用别的孩子假装是赵武,并且你主动报告屠岸贾。屠岸贾害了这个孩子,赵武就安全了。
程婴说那如何能够将赵武带出宫里呢?
公孙杵臼说那必须找另外一个人了,这事儿我们都办不了。
另外一个人,能够有能力救出赵武的,只能是韩厥。
程婴明白了公孙杵臼的意图,他知道公孙杵臼要牺牲自己了,而自己就是那个举报的人。不过程婴还准备再付出更重要的东西,自己的儿子刚出世不久,程婴准备用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武。
程婴付出自己的名誉和一切都不足为惜,但是要付出儿子的生命,他不由得流泪不止。
不过公孙杵臼骂程婴,这是美事,哭什么哭?
公孙杵臼内心够强大,但是未免不近人情。
这天夜里,程婴就把儿子送给了公孙杵臼,并且前往面见韩厥,说明公孙杵臼的计划,韩厥非常痛快的答应了程婴。
计划各方面就位,程婴即刻扬言知道赵武的下落,果然屠岸贾一得到消息马上就赶来见程婴,问个究竟。屠岸贾一见面先说明自己一定会兑现承诺,只要说明赵武的下落,一定会高官厚禄,决不食言。
程婴知道屠岸贾心急了,他反而不动声色,反复询问自己究竟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屠岸贾倒很耐心,一一解答,此人如此热衷名利,看来一定有真实消息。程婴最后还是告诉屠岸贾,自己是赵氏门客,公主生下孩子就派人送了出来,现在就藏在公孙杵臼处。但是自己深怕别人告发,再说,养一个孩子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不如告发了算了。
屠岸贾急切询问孩子到底在何处?详细地址和邮政编码?
程婴故弄玄虚,屠岸贾心领神会,屏退左右,程婴才慢吞吞的说,孩子现在藏在首阳山,不过要找这个孩子,还必须您亲自前往。别的人或多或少和赵氏有旧,恐怕都不足信。
屠岸贾要求程婴和他一起前往,如果得到赵武重赏,假如没有,那就是死罪!程婴一口答应。
屠岸贾率领家丁三千和程婴一起前往首阳山,一路山色明媚,不过所有人都无心观看。
苍山有灵,但是此行只为害死一个婴儿!
竹林掩映之中,小溪潺潺之侧,程婴带领着屠岸贾一干人等左转右转,果然有茅屋一间。
程婴敲门,公孙杵臼开门之后,面露惊恐之色,当即转身准备逃跑。不过三千甲士将茅屋团团围住,公孙杵臼徒劳的挣扎了半天,程婴说你就别白白反抗了,司寇已经知道孩子在这里,你就交出来吧!
甲士将公孙杵臼牢牢抓住,屠岸贾问道,“孩子呢?”
公孙杵臼面色苍白,却坚称并没有孩子。
屠岸贾冷笑几声,没有孩子,会这么惊恐挣扎?鬼才信!
屠岸贾命令甲士搜查茅屋。
小小一间茅屋能有多大?三五个人进去,走进里间,床上可不就放着一个新生的婴儿!
甲士将婴儿献给屠岸贾,屠岸贾激动的面色发红,颤抖着接过了婴儿,这孩子锦被包裹,白白胖胖,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那么,这就是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儿子了?
公孙杵臼见屠岸贾凝视婴儿,急切痛骂程婴,“程婴你个无耻小人!我们深受赵氏大恩,我约你共同赴死,你说要为赵氏立功。如今赵氏孤儿在此,你却将他举报!程婴!无耻狗贼,你将来有何面目见到九泉之下的相国?!”
公孙杵臼愤恨的面目狰狞,血管暴突,程婴低头不语,根本不敢正眼瞧公孙杵臼。
屠岸贾冷眼旁观,片刻,他觉得一定是这样。
只听屠岸贾命令将公孙杵臼斩首,而那个婴儿,却被他亲手摔死在地上!
能够害死一个无辜婴儿的,一定是魔鬼的化身。
不过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子被害死的程婴,自认也是屠岸贾的帮凶。他面色惨白,当然不止是为了公孙杵臼,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被自己害死的儿子……
这场戏,以两个人付出生命为代价,宫里对赵武的搜索,终于告一段落。
第四十三章 白日见鬼
利令者智昏。
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看你怎么对付他。
在屠岸贾对赵氏的疯狂报复中,他的对手其实很少,只有柔弱的庄姬母子,没有实权的公孙杵臼、程婴,和唯一的实力派韩厥。
但是屠岸贾虽然凶狠残忍,势力庞大,但是庄姬这一派有智慧,也有牺牲自己的决心,所以猖狂至极的屠岸贾就此上当。
韩厥听到首阳山事件之后,几日后便命一名医者入宫。这医人入宫之后,前往看望庄姬母子。
庄姬度日如年。所有人都知道赵武被害,只有她知道,儿子好端端的养在宫里。好端端的是喜事,难得是如何将孩子送出宫去?
庄姬心不在焉,无意中却看见医人药囊里面,赫然是一个“武”字!正是自己派人送给程婴的那个字!
庄姬心跳加速,她明白,这是来接孩子出宫的人!
庄姬看着医人,医人将药囊打开,看着庄姬,她心里明白了。庄姬将儿子抱出来,放在药囊内,儿啊,今日一别,不知生死。赵武好像明白母亲的悲伤,忽然大声啼哭起来,庄姬慌忙祷告,孩子,赵氏宗族百口冤案,就靠你来报仇了!乖孩子,千万莫哭,千万莫哭!
说也奇怪,赵武在药囊内,忽然就不哭了,他沉沉的睡去。
睡吧,睡吧,睡醒了,就到了安全的地方……
庄姬千般不舍,但是为了赵武的安全,还是让医人用药囊带走了赵武。
有了那个牺牲的孩子,宫里盘查已经非常松弛。所以没有任何惊险,赵武来到了韩厥府上。韩厥命人将赵武收养在密室之内,即便是韩厥的亲人,也不知道,原来那个将整个晋国折腾的鸡犬不宁的孩子,赵盾著名的孙子——赵武,原来就藏在自己家!
屠岸贾准备兑现自己的诺言,以千金上次程婴,奇怪的是程婴却推辞了。屠岸贾满心疑惑,这是为何?程婴说明自己虽然是为了钱财行事,但是用一个婴儿的命换来自己的生存,已经是不义了,再拿钱,实在下不去手。就请屠岸贾用这些钱收敛赵氏百口,也算对得起过去的主人了。
屠岸贾听了这话居然非常惊喜,这人不错,说话很爽快,对钱就是要有一种热衷的精神,何必扭扭捏捏,假模假式的?不过他能想起赵盾是他曾经的故主,也算义士。屠岸贾表示允许程婴安葬赵氏百口,就用这赏金做经费吧!
程婴用屠岸贾给的赏金收敛赵氏遇害的亲人,将他们安葬在赵盾的墓旁边。屠岸贾后来想要留用程婴,可是程婴表示自己良心难安,将要去远方,离开这个地方。
屠岸贾为人狡诈,虽然此时相信了这一切,难保将来他不会怀疑。所以趁着他还相信,程婴必须远离晋国。
当然,程婴不是一个人走的。他从韩厥府邸带走了赵武。
赵武,可怜的孩子,程婴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带着他远赴盂山藏匿。
一切风平浪静,在付出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之后,晋国进入了貌似安定的时期。
三年之后,晋景公在新田游览,这地方土肥水美,晋景公于是将国都迁往此地,改名为新绛。而过去的都城绛城,就被命名为故绛。
举凡迁都都有个缘故,谁也没有无缘无故迁都的。比如东周迁都洛邑,那是让犬戎欺负的没招了,走为上。不过晋景公此举,则完全是转型之后心血来潮之举。
老百姓讲话,闲的没事,作呢!
迁都盛事,晋景公大开筵席,宴请群臣。筵席上当然一片阿谀奉承之声,谁还不会来点事儿呢!晋景公心情无比畅快,痛饮佳酿。
不过就在天色昏暗,快要点灯的时候,忽然有一阵怪风吹入堂内,所有兴高采烈的人无不觉得寒风刺骨,心惊胆战。
这风给人的感觉无比怪异,好像聊斋里面,又好像西游记里面,怪风一起,妖怪就要现形了!
虽然晋景公君臣没看过聊斋和西游记,但是凭着本能,他们真心感到了害怕。
果然,风过之后,一个蓬头大鬼披着头发破门而入,大骂晋景公,“昏君!我的子孙有何罪过,为什么你要枉杀这许多人!我已经起诉上天,取你的性命!”
这鬼居然就手握铜锤前来打晋景公,晋景公忙叫救命,不过看群臣根本没有任何反应。
坑爹的,都看不见,就我自己能看见啊!
晋景公慌乱之中拔剑砍去,不料却砍伤了自己的手指,群臣都看傻了,这是无实物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啊!大家纷乱之中拔剑劝告,晋景公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有时候昏过去也是一种解脱,比如看到鬼的时候。
晋景公昏迷之后,许久才醒来,说明刚才看到了什么。群臣慌乱不已,这就是传说中的白日见鬼吗?
这是撞了什么邪了?
有人建议赶紧找桑门大巫吧,据说这桑门大巫可是了不得,能白日见鬼,还能说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桑门大巫奉命进宫,刚一进门就说有鬼。
晋景公已经吓得奄奄一息了,不过看这桑门大巫居然破口说明有鬼,未免有几分信心,问看到是什么鬼了吗?
桑门大巫详细将这白日出现的鬼描述了一番,说这鬼蓬头垢面,身长丈余,手拍胸膛,非常愤怒。
晋景公激动了,这和寡人见到的鬼一个模样啊!那他为何说自己的子孙被冤枉死了呢?
看来领导还觉得这鬼无事生非,自己很冤枉呢!
桑门大巫坦然解释,这位不是别人,是为您的先祖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子孙被冤枉死的那位。
那位,傻子都知道是赵盾。
晋景公沉默了半天,问桑门大巫,是赵盾吗?
明摆着是啊!
可是屠岸贾非常激动的否认,这桑门大巫明显是为赵盾翻案,一定是赵盾的同谋,主公千万不能听信!
屠岸贾激动是有理由的,如果晋景公真的相信赵盾是冤枉的,那主抓这件工作的自己岂不是暴露了?
晋景公也明白这件事情是自己放话的,现在就反悔恐怕不合适。但是他心里真的已经明白,只要有鬼,那一定是赵盾!
赵盾,他到底是回来了!
还是作为鬼的形象!
赵盾要是人,晋景公肯定不怕他;但是他是鬼,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晋景公幽幽的问桑门大巫,有驱鬼的办法吗?
晋景公还是确定那鬼是赵盾,而且他真心害怕了。
更可怕的是,桑门大巫说这鬼的怨气怒气太大,根本没办法破解。
晋景公一听这话,紧跟着就问,那自己的大限什么时候到呢?
看来晋景公已经非常确定,这就是赵盾前来复仇。如果是赵盾,那自己必定不能幸免。不管人家曾经犯过什么罪,你都把人家灭门了,能饶了你?好容易回来一回?
桑门大巫坦率告知晋景公,您的大限大概就是,您尝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
晋景公觉得心里忽然哆嗦了一下。
恐怕所有的人听到自己的大限都会哆嗦吧,无论是谁。
可是暴跳如雷的却是屠岸贾,屠岸贾大骂桑门大巫满口胡言,眼看还有一个月麦子就熟透了,你说主公尝不到新麦,明摆着胡说八道,胡诌八扯!屠岸贾非要说桑门大巫胡言乱语,命人将桑门大巫赶了出去。
晋景公听了桑门大巫的话已经瘫软在床上,脑子忽然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自己,真的要被赵盾索命而死了吗?
桑门大巫被赶走以后,晋景公的病体日益沉重。虽然晋国的名医都被召入宫里看病,但是居然没有人能够开出药方。
那就是无药可医了。
不是喜欢你喜欢的无药可医,是病的无药可医!
晋景公这一病,晋国的大臣们纷纷开始寻找名医,为晋景公治病。魏錡的儿子魏相说,听说秦国有两位名医,叫高和、高缓,他们是扁鹊的徒弟,医术非常高明,现在是秦国的太医。要治主公的病,我看必须这两位名医不可。
此言一出,鸦雀无言。
虽然晋国和秦国渊源颇深,但是还是怨恨居多。谁能派名医为仇人治病啊!
可是魏相却说,为了治好晋景公的病,他愿意亲自前往秦国,说服这高和、高缓来给晋景公治病。
魏相连夜驱车赶往秦国,终于在风尘仆仆的魏相赶到秦国之后,如愿见到了秦桓公,并且陈述了晋景公病重,希望能够派高和、高缓二位名医为晋景公治病的愿望。
秦桓公都要笑了,晋国屡次欺辱我秦国,我们两国也屡次出兵打得你死我活,打得头破血流,难道还指望我们派自己的名医医治晋景公?您是不是脸有点大呢?
魏相早就料到秦桓公会这样反应,他不以为然,正色说出一番大道理,他先回顾了秦国和晋国悠久的友谊历史,两国也有很美好的过去么!重点是,战争的开始,是秦穆公发动的崤之战,那次是两国关系恶化的开始。之后虽然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您肯定会派人救治我们主公的,人道主义啊!我们晋国的大臣都说您肯定不会救治我们主公,可是我不信!我相信您的胸怀,不会看着人奄奄一息,无动于衷的!
第四十四章 尝不到的新麦
不走的路,也要走三回。
人生屈指数十年,但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遇到。
眼下,晋景公最不希望看到的景象出现了:为了某个原因,向秦国告饶。
魏相历数秦晋两国的纠缠历史,其实这些秦桓公也非常明白。的确,秦晋两国爱恨交织,血肉相连。
如果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