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亲临东周-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盾和士会心里有千万种设想,故意杀人,谋财害命,权力争斗……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如此残忍行事的正是晋灵公!
看来这位晋灵公是名符其实的心理变态患者,估计放任其发展,身边的人都会成为被害者。
赵盾挥手让两个内侍退下,他思索片刻,觉得此事不能装作不知道。他和士会商议,必须对主公进谏,劝说他万不可如此。
以赵盾的才智,能想出来直接进言的做法,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对自己太自信了。毕竟晋灵公即位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晋国大权一直把持在自己手里,到现在也可以说赵盾是晋国实际最高领导。晋灵公是赵盾看着长大的,当然说句实话,如果晋灵公不听,赵盾很有能力废了晋灵公。忠臣和昏君的关系,也可能演变为权臣和君主的较量。
士会认为,眼下进谏,除了赵盾和自己,别人更没有机会了。所以他提议自己先去劝说一番,如果晋灵公油盐不进,那时候赵盾再出马。
晋灵公一看见士会进来,心里立马知道这位肯定又是劝谏自己的。可是他不动声色,立马承认错误,说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改。
还有这么英明的君主呢?大臣一个字没说先说自己错了?还表示要改正?
士会倒很满意晋灵公的态度,主公果然英明!士会回来告诉赵盾,主公已经诚信悔过,赵盾说那我们就等着看他的行动吧!
第二天晋灵公就命令随从摆驾,前往桃园游玩。
赵盾说主公这是要悔过吗?
明摆着之前晋灵公是对付士会,不想听他啰嗦。
既然知道晋灵公已经无药可救,就应该另想办法。可是赵盾一怒之下居然亲自前往桃园进谏晋灵公,这就成了权力死磕了。
赵盾一见到晋灵公就跪下口称有罪,将晋灵公所作所为历数一遍,说明晋灵公这样做的错误所在,危害所在,要求晋灵公千万改过,不然就将是下一个夏桀殷纣。
晋灵公根本没想过赵盾会这么不给自己面子,将自己杀人作乐的丑事都说了出来。
他脸红了,用袖子遮着脸说自己以后一定改过,但是这次还是先玩儿玩儿吧!
赵盾险些一口血喷出来,你小子当我傻是不是?悔过还要这次先玩儿?
赵盾倔脾气也上来了,他居然挡在桃园门口,不放晋灵公进去。屠岸贾从旁劝解,说相国您这样不是让人耻笑主公吗?有事明日再说也不迟啊!晋灵公也赶紧表示,明天就召见赵盾。
赵盾不得已让开道路,但是他狠狠的瞪着屠岸贾骂道,“亡国灭种,都是因为这样的败类!”
这就很不明智了,这不是当领导面给领导亲信难堪吗?您是打狗还是打主人?
赵盾愤然离去,晋灵公开心的进入桃园,玩儿的欢声笑语,玩儿的好不尽兴。可是屠岸贾从旁悠悠长叹一声,让晋灵公不由得停了下来,问个究竟。
屠岸贾苦着脸说道,“桃园虽好,有相国在此,主公以后还能玩儿的这么开心吗?”
小人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无孔不入。或许现在他不是你的对手,可是要想对付你,小人不会向君子一样下战书,正面对抗。小人擅长的是借力打力,我打不过你是不,我找个能收拾你的,挑唆他动手你看如何?
赵盾刚才一句怒骂,已经将屠岸贾这条晋灵公的走狗和自己的对立形势说明,屠岸贾此时不趁机挑唆晋灵公对付赵盾,恐怕再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果然屠岸贾此言一出,晋灵公顿时大怒,赵盾是个什么东西?这江山是寡人的江山,寡人想怎么样便怎么样!他再多嘴,屠岸贾你给出个计策,我们除掉他!
屠岸贾立刻表示,如果您下决心除掉赵盾,那这事好办。有个叫鉏麑的大力士,他家庭条件不好,臣经常接济他。这次主公要办了赵盾,那就让鉏麑动手,一定万无一失。
这天夜里屠岸贾就秘密召见鉏麑,说明现在奉晋灵公的命令消灭赵盾这个敌人,你埋伏在赵盾府邸,等他早上五鼓上朝的时候,一举将他击杀。
一场非正常手段刺杀大臣的荒唐戏码即将上演。
夜,死一般的寂静。
绛城内的灯火逐渐熄灭,活色生香的白天伴随着人们的倦意朦胧睡去,鉏麑埋伏在赵盾府邸旁边的小树林中。
此处夜风习习,天上星斗闪烁,虽然不如家里舒服,但是勉强算的埋伏的好地方。
鉏麑伏在树下,眼睛却是闭着的,离天亮还早,此刻是他闭目养神的时候。
不知道等了多久,远处传来遥远的打更的声音,五更了。
鉏麑纵身轻跃至赵府门旁,忽然见赵府的灯光明了。鉏麑顺着门缝望进去,却见中堂上一员大臣,身穿朝服,正襟危坐。鉏麑不由得心里吃惊,这是赵盾吗?这么早端坐恭候上朝,可见他对国家,对朝廷的尊重。
自己,要这样杀害一位忠诚的大臣?
鉏麑暗自为难,这样一位忠臣死于自己手里,自己岂不成为杀害国家栋梁的凶手?可是不杀,自己又成了不讲信义的小人。
这一刻似有百年流转。
终于鉏麑大声对着赵盾府邸叫道,“刺客鉏麑,奉命刺杀相国,不忍加害忠良,请相国日后小心!”
刺客告诉自己要刺杀对象要小心?
是的,说完这些话,鉏麑就朝着赵盾门口的大树奔去,他用尽了全身的力量,碰死在这棵大树上。
这用生命完成的呼喊还在夜空中回荡,可是鉏麑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赵盾陡然受惊,急忙命令手下看个究竟,赵府上下早有人查看明白,车右提弥明劝说赵盾今日不可入朝,看来朝中有变。
朝中有变,朝中有变。
所有人都看出来这一点,赵盾觉得心里一丝寒气。原来自己对主公的劝说,成了他杀死自己的理由?
但是这寒气一闪而过。
赵盾,不是赵衰。
赵盾行事,从不拖泥带水,赵盾胆色,不惧强秦雄楚。能和秦国、楚国这样的诸侯大国翻脸在先,而且直接动手的,遍数晋国,恐怕还没有几个人。
赵盾吩咐,将鉏麑埋葬在大树旁边,自己照常入朝。
晋灵公这个夜晚也没有睡好,他也在焦急的等待。
终于屠岸贾带来了消息,晋灵公急切的问道,“怎么样了?赵盾死了没有?”
屠岸贾忽然跪地谢罪道,“鉏麑,碰死了。”
什么,碰死了?
交通意外还是恶性疾病?
晋灵公忽然觉得好多星星在自己眼前晃啊晃啊……
屠岸贾急忙起身扶助晋灵公,安慰他说自己还有一计,晋灵公盯着屠岸贾问道,“有何妙计?”
原来屠岸贾的意思是趁着赵盾进宫的机会召见他,赐酒的时候晋灵公趁机要下赵盾的佩剑观看,等到屠岸贾一声令下,埋伏下的武士就可以将赵盾杀死了。
不信你赵盾就是害不死,你以为你是superman啊?
晋灵公觉得这个计划好极了,当下表示肯定。其实鉏麑莫名其妙的碰死在赵府,傻子都明白赵盾已经生疑,不过此时晋灵公已经骑虎难下,如果就此罢手,等于等着赵盾收拾自己。倒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还有一个机会。
第二十一章 疯狂娱乐场所:桃园
晋国终于等到了晋灵公的长大,可惜这位晋灵公却是彻头彻尾的昏君。在赵盾几次劝谏之下,晋灵公在屠岸贾的帮助下开始进行刺杀赵盾计划。
晋国的危机一触即发。
赵盾不顾鉏麑刺杀自己照常入朝,这不只是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更是因为他自认为为了晋国他呕心沥血,问心无愧。可就在朝堂上,晋灵公提出要好好款待赵盾,感激他为了国家日夜辛劳。
赵盾奉命赴宴,只有车右提弥明一人跟随。屠岸贾说的非常清楚,这次宴会属于晋灵公的私人宴会,所以他人无召不得入内。
酒过三巡,晋灵公要赵盾的佩剑观看,赵盾正要解下佩剑,忽然听得提弥明叫道,“相国为何在主公面前拔剑?”
赵盾一个激灵,顿时醒悟,提弥明已经上前将赵盾扶下大殿。
好险,原来屠岸贾是准备来一出白虎堂陷害林冲的戏码!
屠岸贾早命令獒奴放出灵獒,追赶赵盾。
传说中的灵獒咬牙切齿,凶狠无比追逐晋国相国,赵盾能做的也只有跑!
要说赵盾这身体素质可能最后难逃獒口,多亏提弥明眼疾手快,没几下就将灵獒脖子折断。
这只害人的虐畜就此被消灭。
可是晋灵公看到这一幕愤怒无比,命令埋伏好的武士攻击提弥明和赵盾。
为了保护赵盾,提弥明死在武士刀下。
赵盾趁着武士和提弥明决斗,自己飞奔逃命。后面却有一个人狂追不舍,赵盾心慌意乱,忽然听到后面那人高喊,“相国,我是来救你的!”
这人飞步上前背起赵盾就跑,说来也巧,赵府的家丁已经全数在宫外等候。原来救助赵盾的是他曾经救过的翳桑饥民——灵辄。五年之前,赵盾从九原山游猎归来,忽然见到翳桑之下趴着一个人,赵盾以为是刺客。不过派人询问之后,才知道只不过是一个饥饿到极致的人:灵辄。灵辄外出游学而回,但是却穷困潦倒,三天没吃饭了。赵盾怜悯灵辄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悲惨遭遇,急忙命人拿出干粮和肉干送给灵辄充饥,可是灵辄在吃饭之前却先藏起来一半。赵盾非常奇怪,询问灵辄为何如此?灵辄凄惨的回答道,“灵辄家里还有老母,也不知道还是否健在?您送给我的干粮不敢一个人吃完,还是留一些给母亲,说不定能够为母亲充饥。”灵辄的行动深深感动了赵盾,赵盾说这是孝子啊!赵盾命令随从另外准备干粮送给灵辄,绛城人称灵辄受助的地方为哺饥坂。没想到偶然一次相助,灵辄成为自己的救命恩人。
看来除了坚持己见的赵盾,所有的人都明白赵盾此次入宫险恶无比。好在赵府家丁人数众多,追赶到的武士见占不到便宜逐渐退去。
赵盾回首,晋宫如今是回不去了,只能和儿子赵朔走上离家背国的老路——出奔。
赵盾出奔,去何处也是个难题。能够和晋国抗衡的无非秦、楚,可是这两个国家都和赵盾有切齿深仇,死在赵盾手里的将士不少。赵盾和赵朔父子虽然脱离险境,但是却行的艰难。所幸路上赵盾遇到了西郊游猎归来的赵穿。
赵穿身为赵盾的侄子,更是赵盾一手扶立的军中领袖。如今赵穿眼见叔叔赵盾被晋灵公迫害的准备出奔,气愤不已。赵穿让赵盾先别着急处境,等几天,等几天赵穿的消息。
赵盾太累了,不是被武士和灵獒追赶的累,是心累了。他没仔细思考,就告诉赵穿,自己在首阳山等他的消息。
其实晋灵公此时表面驱逐了赵盾风光无边,但是暗中危机四伏。作为晋国相国首辅大臣,赵盾在朝中势力雄厚。要想让赵盾不能翻身,不是简单将赵盾赶走那么容易,重要的是要连根拔起赵盾的势力集团。
可是晋灵公被赵盾严厉管教多年,如今见赵盾被追的好不狼狈,出奔在外,自己已经和没有紧箍咒的孙悟空一般,觉得终于自由了!晋灵公决定抓紧时间寻欢作乐,千万不能犹豫,不然说不定哪个大臣就又来聒噪了。
赵穿要救赵盾,几年前他可能会直接领兵去打晋灵公,但是现在他不会。如果臣子攻击君侯会是什么样的舆论?天下人如何看待?诸侯如何看待?赵穿在回去的路上仔细计划了一番。
赵穿回到绛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桃园见晋灵公。一见面,赵穿“噗通”跪倒,磕头谢罪。他倒把晋灵公吓了一跳,这是怎么话说的?
赵穿诚恳的向晋灵公承认错误,赵氏家族愧对主公!臣现在也是罪臣一员,不敢在您面前效力,请您罢免臣的官职!
这一下子倒让晋灵公非常意外。
他知道赵穿和赵盾是叔侄关系,他也知道赵穿在军中的地位,但是一直以来被压抑的天性在赵盾走后得到了释放,所以他根本没想过如何处理赵穿?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晋灵公和赵盾的斗争必败无疑。
只顾眼前享乐,不顾隐藏危机,还不是等着被人收拾吗?
如今赵穿这一跪倒让晋灵公明白过来了,赵盾是走了,可是留下了满朝的门生故旧。赶走一个赵盾容易,难道能将满朝文武都赶走?这蛛丝马迹的能说都没有什么关系?
晋灵公觉得赵盾的势力太大,难以清除。何况赵穿能在自己想不到的情况下主动请求辞职,他想赵穿和赵盾是不一样的。想到这里他安慰赵穿,好好工作,别想太多。赵盾是赵盾,他欺负寡人,你赵穿没有。你就好好干吧!
赵穿诚恳谢恩,并且立即提出了一条建设性意见。赵穿认为之前赵盾对晋灵公的管束实在太不应该。领导么,自然要保证领导的身心健康,如何保证这一点呢?那当然要领导身心愉悦。就说齐桓公吧,他有如夫人六位,再说您的爷爷晋文公,那出奔的时候也结下许多情缘。所以您现在太委屈自己了,还是昭告全国,广选美色,充实后宫。只有生活健康了,您才能更好的工作,不是吗?
这话说的晋灵公心情无比愉悦,这赵穿果然是和赵盾不同,句句话都说到寡人心坎上了!没想到啊,没想到,原来赵穿是最忠心于寡人的大臣!
晋灵公当即采纳了赵穿的建议,命令屠岸贾负责在全国组织选美一事。
屠岸贾领命前去之后,赵穿建议在军中选择骁勇之士二百名,担任桃园守卫。晋灵公也答应了。
赵穿回到军营,立刻命令手下选择最忠心于自己的二百名军士,并且亲自向这些军士训话。在训话的过程中,赵穿透漏了这次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卫最高领导晋灵公在桃园的生活,不能让晋灵公有任何危险。至于执行任务的时间,这可不比打仗,说不好。也许什么时候离开,得看晋灵公何时离开桃园。
此言一出,群情激奋。
什么,要我们去保卫那个在桃园害人的领导?他那恶犬吃人还吃的少了?他的弹珠打伤的百姓还少了?再说,这可不比打仗,打仗就算是输了也总归有个结局,总有回家的那一天。看他对桃园喜欢的劲儿,说不定还永远住里面呢!
难道我们就永远戍卫此人?
赵穿看着这二百人激动的议论纷纷,他不动声色。
终于,赵穿说道,“倒是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担心。”
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议论,看着赵穿,赵穿冷静的说道,“桃园不是深宫,何况有我们把守,到时候大家看我命令,杀了昏君,便可以回家。”
所有的人都跪在了地上,表示愿意听从赵穿的命令。
不是他们要弑君,是晋灵公从来没有给过他们希望。无论是作为普通百姓,还是作为一名军人,晋灵公都没有给过他们希望。所以赵穿的话,让他们愿意铤而走险。
赵穿命令这二百人准备妥当,进入桃园。在赵穿举行的阅兵仪式上,晋灵公眼见的这些卫士虎背熊腰,精神抖擞,也暗自佩服赵穿带兵有方。
是带兵有方,至于是什么方,还得到最后才知道。
晋灵公一激动就留下赵穿陪侍,酒宴之上晋灵公无比感慨,对自己这么忠心又有能力的人,自己怎么早就没发现呢?
这一天桃园灯火辉煌,欢歌笑语。
可是这酒喝到二更,忽然听得外面有喧哗之声。赵穿见晋灵公面露怀疑,连忙说一定是有人在桃园外喧哗,军士们在驱逐这些人。
经过了绛霄楼弹珠伤人事件,还能有人敢半夜在桃园外喧哗?
晋灵公带信不信,这时候那喧哗声已经逐渐近了。
赵穿命令掌灯,二百名戍卫军士在台阶外列队。
沉默的这二百人,谁都知道他们是军中勇士,可是这沉默让人心慌。赵穿看着他们,默默的挥一挥手。
晋灵公在恐慌中还没明白过来,已经被沉默的军士杀死。
是的,就这么简单,逼走赵盾,作恶多端的晋灵公就死在桃园卫士手下。
晋灵公的左右随从目瞪口呆之余惊慌奔走逃命,赵穿命令军士不得伤害无辜,马上有新的任务需要执行。
第二十二章 秉笔直书
曾经说话直接的赵穿,在残酷的斗争中展现出惊人才华。
赵穿的计划其实很简单,一是通过主动辞职让晋灵公信任自己,二是将屠岸贾支出去避免强大对手,三是挑唆军士成为己方,在保护的时候下手除去晋灵公。
这三步棋步步紧逼,重要的是他能够思虑清晰,而且能够每一步都实行成功。
当然晋灵公不得民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军士动手的时候,晋灵公的随从不是保护他,而是四散逃命。甚至这件事情发生了以后,国内百姓也很平静。
没有人为晋灵公抱不平。
屠岸贾在搜罗美女途中得到晋灵公遇害的消息,他知道政局大变。屠岸贾果然是聪明人,当即默默潜回府邸。而士会等人赶到桃园,却发现已经空无一人,所有的晋灵公随从都已经作鸟兽散。士会料想赵穿一定前往迎接赵盾,于是命人将桃园封了,等候赵盾回来。
赵盾回到绛城之后,召集百官,前往桃园。赵盾见了晋灵公伏尸大哭,不知道的倒以为他们有多深的感情。估计赵盾在哭泣的时候也在感慨,你说你啊,不听话,还要害我,看看现在什么情况了?
倒是晋国大臣百姓纷纷说晋灵公咎由自取,这事儿根本不怪赵盾。
是不怪赵盾,权力斗争没有对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过从当时君臣之义的角度而言,赵盾纵容赵穿弑君,却是不可饶恕的。
赵盾命令将晋灵公收敛安葬曲沃,紧跟着开始召开大臣会议,商议迎立新君事宜。赵盾也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于当时迎立储君不慎引起的,所以他提议,这次立君,一定要慎重。
士会代表大臣表示同意,赵盾思虑之后提出立晋文公之子黑臀。据说这黑臀将生之前,他母亲梦见神人用手将他的臀部涂黑,所以有此命名黑臀。当日晋文公为了保证公子不对新君政权造成危害,已经早早命令公子黑臀出仕周朝,同时表示对周朝亲近之意。如今晋灵公没有子嗣,黑臀在周朝出仕已久,而且也比较年长,应该是最合适人选。
这一次赵盾提出储君人选倒没有私心,大臣都表示同意。赵盾为了减轻赵穿弑君之罪,派赵穿前往洛邑迎接黑臀。
公子黑臀在太庙即位,是为晋成公。
要说公子黑臀在洛邑这些年可不是白混的,当公子黑臀成为晋成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女儿也就是庄姬嫁给了赵朔,从此晋成公和赵盾成为了儿女亲家。这起码是晋成公在对赵盾表示扶立自己的一种感谢,也是对今后利益共享的一种昭示。
赵盾谦虚的提出一个请求,因为赵盾的母亲是狄女,多亏了晋文公的女儿赵姬谦让,才得以让赵盾继承赵氏嫡系。如今赵姬的三个儿子赵括、赵同、赵婴都已经长大成人,赵盾请求将自己的位置归还给赵姬的女儿。
归还?
您客气了,您的位置就算真想还,谁敢接着?晋灵公死的还不够快是不是?
晋成公一想,姑姑赵姬的三个儿子怎么说也算是自己的表兄弟,何况有赵盾这个天大的面子,这事儿不办也不成。晋成公于是任命赵括、赵同和赵婴同时作为晋国大夫,而赵穿依旧辅佐中军。
表面上看是赵盾不忘旧日恩情,报答赵姬,事实上是赵氏的权力范围更加扩大,赵盾的集团实力更加提升。
赵穿找到赵盾提议除掉屠岸贾,此人是晋灵公第一号走狗,日后必定为害。而赵盾却说别人还没说你做的不对,你倒挑起别人来了?看来赵盾心里自问有愧,所以桃园之事想就此了结不提。
屠岸贾是真正的小人,又何曾对晋灵公有什么忠心?从此反而恭敬侍奉赵盾,求得平安。
桃园之事,在晋国达成了难得的一致。赵盾的权力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并且还更加强大。
但是赵盾心里不安。他可以在立储问题上反复无常,害死一个又一个公子,坑了秦国,可是他毕竟没有弑君。如今自己已经没什么不敢做的了,新来的晋成公也得看自己眼色行事。
桃园,成了赵盾不能回避又难以面对的噩梦。
终于有一天,赵盾在太史董狐的书简上看到了这样的记载:
秋,七月乙丑,赵盾弑其君夷皋于桃园。
赵盾大吃一惊,急忙申明,桃园事件事发的时候,自己已经出奔,距离绛城二百里地,怎么会知道桃园之事呢?
可是董狐认真的回答赵盾道,“相国出奔,既不离开晋国,回国之后也没有讨伐逆贼,您说和桃园事变没有干系,您一无所知,谁相信呢?”
赵盾一看这位是真不给面子,自己也的确难以洗脱罪名,只能挣扎着问董狐,这事儿能改吗?
董狐说这怎么能改呢,这是历史啊!董狐就算是抛头颅,洒热血,这也不可能更改了。
赵盾只能喟叹自己当时为何不出奔呢?
为何不出奔呢?
当然是为了等待赵穿的消息。
赵穿军中大将,赵穿能想到的办法,切实能帮到赵盾的办法,只能是兵变。
只不过赵穿将桃园事变缩小到了尽可能小的范围,没有造成更多的不良影响。
在托付赵穿此事的时候,赵盾没有问,但是不代表他不明白将会发生什么。如果真的害怕赵穿弑君,赵盾就会带着赵穿一起出奔了。
所以面对董狐的质问,赵盾无话可说。
从此赵盾对待晋成公更加恭敬。既然已经落得弑君的罪名,就别落得不恭敬的罪名了。
赵穿此时希望自己能够晋升为晋国正卿。
不料正是赵盾良心爆发,害怕太史的时候。有了董狐的话,为了顾及自己的名声,赵盾拒绝了赵穿的请求。
赵穿无比愤恨,当然自己苦心计划这一切都是为了谁?难道要让自己做替罪羊吗?
赵盾解不开自己的心结,赵穿更加解不开。
不久赵穿气愤之中疽发身亡。赵穿的儿子赵旃请求继承父亲的职位也遭到了赵盾的拒绝。据说赵盾回答他,等你立功之后,何愁没有卿位?
桃园事变,将赵盾人性中最虚伪、最自私的一面暴露了出来。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可以无视赵穿的弑君;为了自己的名誉,他可以抛弃赵穿,划清界限。
这一年,周匡王去世,他的弟弟瑜即位,是为周定王。
周定王注定不能安定,就在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出兵讨伐周朝。是的,这一次楚庄王不是和任何一个诸侯为难,而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周天子。楚庄王讨伐混陆戎人,渡过雒水,直接在大周的地界肆虐。这还是前所未有的情况,历来只有诸侯乱战,周天子调停的,就算郑庄公打败了当时的周天子,那也是周天子发兵在先。
刚上任的周定王派王孙满出使楚军,进行斡旋。
楚庄王一见王孙满就提出来一个深刻的问题:那鼎怎么样了?
楚庄王说的鼎不是别的,正是当日大禹铸就的九座宝鼎,经过三个朝代的流传,如今保藏在洛邑。
问话的意思很明确,你们大周,还有保存宝鼎的资格吗?
王孙满好像根本没听出来楚庄王的言外之意,从历史的角度为楚庄王进行了介绍:夏商周三代朝代更替不是因为这个宝鼎,而是德之所在。这宝鼎是大禹建造,夏桀暴虐,宝鼎流传到了商朝;商纣无道,流传到了周朝。如果是有道之君,难道宝鼎还能一再易手吗?如果本来就是无道昏君,也没办法保全宝鼎!我们周朝保全宝鼎,占卜说是会在周朝流传三十世,七百年,如今时间还远远未到,所以还不是能问鼎的时候!
这话义正词严,直接揭穿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的野心,同时也申明了,称霸或者扩张,还是要看人心向背。
楚庄王经过王孙满的教育,羞愧难当,再也不敢有窥伺周朝之意。
楚成王听了王孙满一节历史课,却付出了惨重代价。原来斗越椒素来野心不小,特别是楚成王分权之后,他就更加不满。趁着楚成王出兵的机会,斗越椒就准备起事叛变。而楚成王也明白,斗越椒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于是将蒍贾留在国内。不料斗越椒起兵之后,先杀了不听从自己的斗克,继而杀了蒍贾,蒍贾的儿子蒍敖带着母亲在梦泽避难,而斗越椒则发兵蒸野之地,阻挡楚成王的回程。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本来要侵略周朝的楚成王,白白送给斗越椒一个叛变的机会,自己面临着空前危机。
楚成王得到斗越椒叛变的消息,即刻启程返回。快到漳澨的时候,斗越椒率领军队赢了上来。
斗越椒武艺高强,在本军阵前任意驱驰,楚军反而面露恐惧之色。楚庄王看着斗越椒百感交集,曾经顺从的斗越椒,为何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斗越椒的顺从只是为了谋取更多的权益,一旦受到阻遏,他就是最疯狂的那个。思考片刻,楚成王说斗氏为楚国立下过大功,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辜负斗越椒的。哪怕是斗越椒叛变。楚成王派大夫苏从与斗越椒讲和,赦免他滥杀无辜之罪,并且派世子为人质,保证不会变卦。
可是斗越椒的野心如今不是区区一个令尹能够满足的了。
斗越椒直接说明了,自己要做楚王!
苏从再三劝告,于事无补。
第二十三章 可怕的马拉松
面对斗越椒的背叛,楚成王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原谅。可惜斗越椒坚持不肯,无比斗个你死我活。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战场上见。
曾经的兄弟部队战场相见,这时候不用说什么客气话,各自拼命。楚成王第一场派出大将乐伯,不料不敌斗越椒之子斗贲皇。潘尪和斗旗分别接应,四员战将斗做一团。
楚成王亲自击鼓,激励士气,不料被斗越椒看见。斗越椒弯弓搭箭,正好射中鼓架,楚成王吃了一惊,鼓槌也掉了下来,这斗越椒,果然好箭法!楚成王还没来的及赞叹,斗越椒已经连珠箭不停射过来,楚成王一看这仗没法打了,这不是熊人吗?斗越椒,你个叛贼,你想射死寡人不成?
楚成王急命鸣金收兵,右军将军公子侧和左军将军公子婴齐一起前来救驾,总算是没让斗越椒捡了便宜。
这一仗,打得楚军没了精气神。
楚军和楚军对阵,原来还是背叛的那一方比较厉害。
对啊,能背叛肯定有两把刷子,不然等着被灭啊?当然是有信心成功才背叛的。
楚军退至皇浒安营扎寨,大家找到斗越椒射过来的箭仔细查看,只见,这箭可太霸道了,不但比一般的箭长二分之一,而且还是鹳翎为羽,豹齿为簇,锋利异常。
看的人胆颤心惊,这要是被斗越椒射中一箭,得是什么待遇?
楚成王心乱难眠,夜里巡视各营,却见到处都在传说斗越椒的神箭。
斗越椒这一箭,没射中楚成王,却射散了楚军的斗志。楚成王略一思索,穿一亲随耳语几句。
不一会儿,关于斗越椒神箭的最高机密立刻在整个楚军大营流传。据说先君楚文王知道蛮族弓箭很厉害,于是派人专门求取箭样。蛮族贡献楚文王箭样两支,名叫“透风骨”。这两支“透风骨”本来是藏在太庙的,不知道怎么就被斗越椒知道了这事儿,将“透风骨”盗走。所幸“透风骨”一共只有两支,所以到现在斗越椒也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