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亲临东周-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正是他们力保周襄王娶隗后,说是隗后花容月貌,如今花容月貌虽然不假,可是连累周天子被人欺骗。
谁都不敢想象周襄王此刻有多么愤怒。
这不只是妻子的背叛,这是被亲信和亲人的集体背叛。
而且不管怎么说颓叔和桃子都是负有责任的,你以为介绍对象结束了就完事了吗?人家过得幸福是人家俩有缘分,过得不幸福,那就是你介绍人让人家遇人不淑!
这颓叔和桃子越想越是心惊,连忙收拾细软,奔着翟国去了。
为何?
投奔甘公带啊!
甘公带在路上见了颓叔和桃子也很奇怪,自己都混到逃跑出奔的分儿上了,还有人投奔自己?
颓叔和桃子为甘公带献计若干,说只有如此您才能有美好未来呢!
三个人快马加鞭到了翟国,颓叔和桃子先求见翟君,这俩人见了翟君一通胡说八道。主要是说本来当时求婚是为甘公带求婚的,谁知道被周襄王知道叔隗貌美所以强行自己娶妻。甘公带在王宫见了叔隗,两人说话才知道此事原委。不料周襄王醋劲不小,说隗后和甘公带私通,竟然将隗后贬入冷宫,将甘公带驱逐出境。如今凡事还仰仗翟君做主,如果翟君帮助甘公带能出兵讨伐洛邑,驱逐无道昏君,也是解救隗后的办法。
看来这颓叔和桃子不但有保媒拉纤的本事,还能做个辩护律师。真是能颠倒黑白。
翟君一听自己宝贝闺女被贬入冷宫,眼睛都红了。好你个周襄王,就算你贪图我女儿美色也就罢了,她总是你明媒正娶的王后,你怎么能自己吃醋就将王后贬入冷宫呢?你也太狠心了,不管怎么说,当日我们还听从你的命令讨伐郑国呢!
翟君心急如焚,自己的女儿在冷宫受苦,哪个父亲能放任不管?翟君和甘公带相见之后,立马调集兵马五千,资助甘公带和颓叔、桃子一起讨伐周襄王。
其实从周襄王这方面来说,反映实在太迟钝了,从甘公带出奔翟国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他还有后招。谁不知道翟国是隗后的娘家啊?难不成您都把媳妇贬入冷宫了,娘家还能坐视不理?就算隗后不对,翟国也必然出兵。何况还有甘公带从中挑拨离间?
所以等到翟君发兵之后周襄王才真正慌了。
这事儿不对啊,自己是被背叛的一方,是隗后和甘公带对不起自己啊!
周襄王派大夫谭伯为使者到翟国军队中说明事情原委。
这可真是异想天开。
无论事情真相如何,隗后被废总是真的吧?
大军压境,您还派使者呢?想什么呢?
果然翟国军队根本没人听信事实如何,赤丁杀了谭伯,兵临王城。
周襄王也怒了,你们翟国到底讲不讲道理了?你没打听打听你们叔隗都干了些什么?还发兵来攻打我们大周,我们怕了你们吗?
周襄王派原伯贯为大将,毛卫为副将,率领兵车三百乘,出洛邑迎战翟国大军。
原伯贯知道翟国素来好战,于是命令将屯车连结为营,非常坚固,赤丁派大批兵马冲锋多次都无功而返。
赤丁也疯了,我们翟国什么时候打仗这么被熊过?
要说这赤丁还真不是一般人,当下他命令在翠云山上搭建高台,上面竖着天子旗帜,命令一个军士扮演甘公带,就在台上饮酒作乐。暗地里,赤丁却命令颓叔和桃子二人各引精兵一千埋伏在翠云山后面,又派儿子赤风子领兵士五百,前往周营挑战辱骂。
赤丁这是要打一场伏击战。
赤风子引兵到了周营下面百般辱骂,原伯贯一看这次翟国军队人这么少,就准备迎战,毛卫进言道,“翟军忽然来这么少人骂战,一定是有诡计,想引诱我们出战迎敌,前往不能上当。”
原伯贯暂且按捺不动。
可是这五百个人还真是骂人的好瘦,一连骂到午时也不歇气,还对周天子本人及其母亲进行了亲切问候。
原伯贯实在忍受不住了,他命令开城门,带百乘兵车出战。赤风子急命手下上马,骂人时间久了大脑也会短路,所以翟军一阵慌乱,倒被原伯贯手下夺取很多马匹。这翟军就开始慌乱逃跑,零散向着翠云山方向奔去。原伯贯见翟军丢盔弃甲,命令手下急速前进,歼灭这伙翟军。
到了翠云山,却见山上锦旗招展,音乐阵阵,原伯贯仔细看时,却是甘公带在此喝酒作乐,原伯贯顿时大怒,这无耻小人,看我结果了他!
原伯贯率领手下刚到山脚,上面忽然噼里啪啦掉下许多东西。
不是冰雹,却是许多擂石滚木,这下子周军的车骑难行,乱作一团。只听一声炮响,山后转出两只军队,为首的正是颓叔和桃子。原伯贯知道坏了,一切都是翟军的诡计!他命令士卒迅速开路,可是被这么多翟军包围,周军胆战心惊,溃不成军。
第三十六章 周襄王停薪留职
原伯贯一时愤怒,不料在翠云山中了翟军赤丁诡计,眼看要兵败,原伯贯脱下将军服饰混入周军准备逃命。
是,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能逃脱此劫,谁说我原伯贯不能一雪前耻?
可是有个小兵叫道,“将军到这里来!”
想来这小兵也是好意,大家一起逃命有个帮助。可是这话巧不巧被颓叔听到了,颓叔鞭梢一指,立马翟军如同蝗虫一般包围过去。
原伯贯暗自叫苦,还是做了翟军俘虏。
也有逃脱士兵将翠云山大败之事报告毛卫,毛卫命令剩下的士兵继续坚守,又命人回洛邑禀告周襄王,求取救兵。
颓叔将曾经的同事原伯贯抓了俘虏,还献给了甘公带,并且还献上妙计一条。颓叔认为此刻周军新败,一定魂不守舍,如果甘公带命令夜袭周军,再放上一把火,那肯定能完全击败周军。
周襄王听见都得气哭,颓叔啊颓叔,你说啥我信啥,你咋还这么坑我呢?
赤丁听了这个计划非常高兴,颓叔果然是大周培养出来的人才啊!
这天夜里,月色朦胧,周军大营营门紧闭。文人小说下载
有一队又一队的黑影在慢慢的靠近周军大营,可是他们悄无声息,好像豹子在捕食。
有黑影接近大营,用利斧斩断铁链,燃烧的火把抛入周军连结在一起的战车上,熊熊烈火就此燃烧起来了!
周军士兵被火光惊醒的时候,敌人已经站到了他们的对面。一场生死对决就此展开,黑暗之中,赤丁和颓叔等人率领翟军放肆厮杀,周军混乱之中手无招架之力。
毛卫趁着火光逃走,不料正好遇到甘公带。
遇到甘公带还能活命吗?
当然不能。
甘公带将毛卫刺于马下,毛卫毙命。
周军大败。
周襄王这时候想起来富辰了,他愧疚,没有听富辰的建议,才为国家为自己招来如此祸患。
富辰建议在不利情况下周襄王不如出巡,诸侯中肯定会有接纳周襄王的。
说是出巡,不过是天子出奔罢了。
周襄王却迟疑了,周军虽然大败,但是凭着洛邑这城池,凭着周朝的百姓,难道非要出奔吗?
召公进言道,“现在这个形势出战太危险了。臣看这次祸患起于叔隗,请主公先斩叔隗以正罪名,然后坚守不出,诸侯一定会有人来救助我们的。”
周襄王叹息道,“这次的事情都是寡人的过错。现在寡人避位,以告慰太后。如果诸侯还没有忘记寡人,那听凭诸侯行事罢了。”
哀莫大过于心死。
被亲人接连背叛又出战不利的周襄王,准备放弃人人垂涎的天子宝座了。
周襄王对周公和召公吩咐道,“甘公带这次兴师动众,无非是为了隗后。如果他得到了隗后,那必然会面对天下责难,那时候他是没有脸面留在洛邑的。你们二位可以为寡人好好守护洛邑,等着寡人回来。”
看来周襄王事到紧急关头还明白过来了,只是停薪留职,并不是完全下岗。
周公、召公受命而去。
周襄王又和富辰商议出奔去什么地方好呢?
富辰建议道,“虽然周朝和郑国、卫国、陈国接壤,但是卫国和陈国实力太弱小,不如就去郑国。”
这下子周襄王尴尬了,之前周天子和郑国就非常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仇人。现在这个郑文公也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还刚刚请翟君收拾过郑文公,眼下这种情况自己再去郑国?
富辰却为周襄王分析道,“郑国的先祖曾经保卫周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郑文公也总觉得周天子对自己不够好,特别是在主公让翟君攻打郑国之后,郑文公恨不得翟君背叛主公,让主公知道自己的忠心。所以主公只要去郑国,那郑文公必定会好好对待您的。”
原来恨是爱的反义词,郑文公恨周襄王,不过是因为周襄王不够爱自己罢了。
周襄王听了这一席话心意才算是定了。
富辰召集家族子弟百余人,开城门与翟军作战,周襄王在简师父和左焉父等臣子的保护之下趁机逃出洛邑。
再说富辰率领子弟与翟军大战,终究寡不敌众,身负重伤。颓叔和桃子劝说富辰道,“您的忠义天地可知,何必非要一死呢?”
富辰笑道,“我多次劝谏主公,如果这次我没有死战,主公一定会认为我心里埋怨他,可是假如我死战到底,那主公是不会怀疑我的忠心的。”
富辰浑身是血,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富辰带去的子弟兵,同死的又有三百余人。
富辰的忠心果然天地可鉴,可是这样的死法似乎又很不值得。既然自己知道自己是忠于周襄王的,何必非要用死来证明?需要去证明的,终究心里不是那么洒脱。何况活着还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生命只有一次,为了证明些什么,无论是为了证明些什么去戕害自己的生命,都是不负责任和不值得的。
富辰领兵战死,洛邑城门紧闭。
甘公带命令放出原伯贯,让他在城门下呼喊开门。
周公和召公在城门上高声说道,“本来我们是准备开城门的,但是害怕翟军进入洛邑烧杀抢掠,所以城门坚决不能开。”
甘公带一看周公和召公说了此话,知道事情还有商议余地,于是请赤丁屯兵城外,并且答应赤丁会出府库金银犒赏翟军。赤丁同意了。
甘公带进入洛邑,第一件事就是放出隗后,并且参拜太后。
那个总是惹事的儿子忽然活生生的跪在自己面前,太后一阵心酸,一阵欢喜,竟然就此去世。
而小东因为知道甘公带入宫也已经投井自尽。
第二天,甘公带就假传太后遗命自立为王,并且堂而皇之的立叔隗为王后,先发大周府库犒赏翟军,然后再为太后发丧。
洛邑城内百姓怨声载道。
这怨言逐渐传入甘公带耳中,他明白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大逆不道,不为百姓和世人接受的。甘公带带着叔隗在温地居住,大修宫室,肆意享受,将国事都委托周公和召公处理。
果然一切都和周襄王预测的一模一样。
再说周襄王出奔之后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几代人的纠结,郑文公到底会如何对待自己呢?
到了氾地,只见当地竹林一片,翠绿喜人。周襄王仔细打听,原来已经进入郑国国内,于是周襄王命令停车,在封氏草堂内借宿。封氏见这一行人虽然狼狈不堪,但是个个气度非凡,于是询问周襄王是做什么官的?
周襄王感慨道,“寡人不是什么官,寡人是周天子,来此避难。”
周天子?
来我家住了?
封氏吃惊之余急忙叩头谢罪,说我们家二郎梦里都梦见有贵人来了,还真是有贵人啊!封氏急忙杀机做饭。
周襄王奇怪的问道,“二郎是谁?”
封氏说道,“二郎是我后母的儿子,也是我的弟弟。小民和弟弟在此居住,凭着力气种地,奉养后母。”
这话让周襄王潸然泪下。
一介农夫,却有亲情如此,而自己贵为天子,却根本没有亲人!所有的亲人都背叛了自己!
是,因为贵为天子,所以才会没有亲人。
大夫左焉父劝说周襄王道,“就算周公那样的圣人也难免有骨肉之变故,主公不可太过悲伤。现在应该赶紧昭告诸侯,想想下一步对策。”
左焉父说的话是对的,既然有那么狠心的弟弟和媳妇,加上装聋作哑的亲娘,就不必指望什么,更不必伤心什么。还是想想下一步对策吧!
周襄王于是立刻修书一封,分别写给郑、齐、宋、陈、卫等国,说明自己的尴尬处境和所在地。
简师父进言道,“现在诸侯能够有实力称霸的只有秦国和晋国。听说秦国有百里奚、蹇叔和公孙枝等贤臣,而晋国又有赵衰、狐偃、胥臣等贤臣,所以告知秦国和晋国,一定会有所收获。”
的确,诏书发出去了,可是也得知道重点是谁。
周襄王于是派简师父出使晋国,左焉父出使秦国,重点告知此事。
再说郑文公知道周襄王的尴尬处境,果然开心不已,让你周天子偏心眼,看看,被翟君耍了吧?
开心之余,郑文公命人在汜地创立馆舍,亲自看望周襄王,并且所有饮食起居照顾非常周到。周襄王见了郑文公毕竟有几分不好意思,可是郑文公的好意他还是明白了。
有些人说话难听,但是不代表他不是你的朋友;有些人甜言蜜语,但是不代表他不会对你落井下石。
诸侯接到周襄王的诏书纷纷派来使臣看望馈赠物品,只有卫文公没有来此问候。
鲁国大夫臧孙辰和和字文仲听说卫文公没有问候周襄王,都感慨说卫文公一定是快死了。周天子再无能,那也是诸侯领袖。没有周天子,就没有诸侯。如今卫文公如此行事,那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能长久吗?
果然到了第二年春天,卫文公去世,世子郑即位,是为卫成公。
第三十七章 晋文公深化改革
或许是当局者迷;或许是太过看重亲情;周襄王在与甘公带的斗争中一败涂地。可是他对于自己停薪留职离开洛邑之后的事情却预料的非常准确,甘公带果然是为了得到隗后之后果然站到了社会风俗和全体大周自民的对立面,而甘公带也无力承担这一后果,直接任命周公和召公作总经理,自己带着隗后寻欢作乐去也!
再说简师父奉周襄王之命前往晋国告急,晋文公问计于狐偃,这董事长周襄王已经被他亲弟弟收拾停薪留职了,这桩事情我们晋国到底管是不管?
狐偃并没有着急回答晋文公提出的问题,而是将天下形势对晋文公进行了一番分析。从大环境看,齐桓公当年之所以能够成为毫无争议的诸侯霸主,除了他实力所致,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尊王”,因为他提倡“尊王”,所以在境界上那就比其他诸侯高的多;同样也是因为他“尊王”,所以他获得了周天子的认可。你别看周天子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但是那毕竟是诸侯之主,获得了周天子的认可,那等于就是获得了正式承认,相当于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谁还能不服气?官方认证过了!而从小环境看,我们晋国这些年频繁更换国主,可是没消停。这老百姓心里都不知道什么是尊重领导了。如果这次主公能够把甘公带赶出去,重新扶立周襄王,那必然在周朝成为国家栋梁,而且也能让我们晋国的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尊重领导,对他们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您要是拒绝了周襄王,您也知道秦国现在的实力,那秦穆公摩拳擦掌的就等着这个机会呢!最后人家帮忙了,那人家就是名正言顺的诸侯霸主啊,恐怕您到时候后悔都找不着地方了!
这一番话将诸侯和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剖析的一清二楚,同时也指明了晋文公如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晋文公这时候又想起来父亲晋献公最喜欢的活动,他召见太史郭偃对此事进行占卜,结果大吉,郭偃说这是黄帝战于坂泉之兆。
黄帝!
黄帝战于坂泉之兆,最高最高领导最著名的胜利战役啊!
晋文公觉得自己头晕眼花的,但是他还依旧谦虚说道,“哎,寡人怎么敢当呢?”
谁也不是傻子,都听出来晋文公高兴得不得了,这是故意推辞一番。郭偃说您就别谦虚了,这次我们一定能战胜甘公带。
晋文公还是非常谨慎,说那你再为我筮之。
郭偃遵命,换了一种方法,结果卦象得《乾》下《离》上,《大有》之卦,郭偃说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吉大利的卦象啊,不但这次战斗能够胜利,而且天子之恩光照晋国,大吉!
两个方法都说大吉,还能有错吗?
当然有可能,概率问题。
可是晋文公听了郭偃的话兴奋了,这时候不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更待何时?
晋文公下令检阅晋国军队,将晋军分为左右二军,左军统帅赵衰,副将魏犨;右军统帅郤溱,副将颠颉,晋文公率领狐偃、栾枝等将领左右策应。
可以说这次晋文公援助周襄王派出了晋国豪华将领阵容,因为他志在必得,他希望利用这次机会,让晋国光芒闪耀天下!
快要出发的时候忽然有人报告,说是秦穆公率领秦国军队已经来到黄河岸边,不日将要渡河。
周襄王听见这个消息得开心的蹦起来,谁说周天子说话不好使了?看见没,都急着给寡人帮忙呢!
狐偃进言道,“秦穆公这个时候屯兵于黄河岸边,明摆着是为了勤王,争夺霸主之位。他之所以还没过河,是因为秦国大军此去必然要经过草中之戎和丽水之狄,但是这些戎狄之人和秦国速来没有交情。秦穆公当然不想还没碰到甘公带现和戎狄拼命。为今之计,主公可以派使者贿赂这两地戎狄之人,就说要假道勤王,同时派人告诉秦穆公,就说我们已经出发了,秦穆公必然退兵。”
果然知己知彼,何愁此战不胜?
晋文公也觉得狐偃所言很有道理,于是命令狐偃之子狐射姑多带金帛宝贝,贿赂戎狄之人;又派胥臣出使秦国,说明晋国起全国之力已经出发,就不麻烦秦穆公大驾了。
胥臣将晋文公的意思转达秦穆公,秦穆公得知晋国大军已经出发当然大吃一惊,但是他很镇定地说道,“寡人恐怕晋文公刚刚平定晋国大军尚未集结,故此出兵勤王。既然晋文公已经出发,寡人就静候佳音了。”
这当然是面子话,秦穆公心里说不出的诧异和扫兴。
果然胥臣退下之后,蹇叔和百里奚都说晋文公这是要争夺诸侯霸主,故意不让您去,害怕您争功啊!您不如照常出兵,和晋文公一起迎接周襄王复国,您看不是很好吗?
秦穆公朗声回答道,“寡人不是不知道勤王是扬名天下的好事情,但是现在戎狄道路未通,而且晋文公刚刚复国,如果没有一件大事如何能安定国家让国人心服口服呢?不如就让给他吧!”
如果当日没有帮助晋文公复国,没有两次尽心尽力,恐怕如今勤王的是秦穆公吧!
而秦穆公能够设身处地为晋文公着想,大胆放弃这次机会,这不能不说是秦穆公的胸怀。
这样的人一定会成功的,也许晚一些,但是成功会如期到来。
秦穆公于是派公子絷跟随左焉父前往问候周襄王,秦国大军就此返回。
胥臣将秦穆公退兵的消息禀告晋文公,这下子晋文公放心了。于是晋文公进军阳樊,阳樊守军将领苍葛出城劳军,这关系相当融洽,不但不打还慰问一番。这也是因为周襄王是名正言顺的领导,而甘公带的所作所为早已被人厌弃。晋文公派右军包围温地,左军赵衰等人迎接周襄王。
这年夏天四月丁巳日,周襄王回到了久别的王城,周公和召公一同率领百官以及百姓迎接周襄王入城。
周襄王复国的消息传到各地,温地起义,诛杀颓叔和桃子,迎接晋军入城。
甘公带一点也没想到溃败都是从内部产生的。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呢?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背叛了自己呢?
您客气了,是您先背叛了哥哥和整个国家,带着翟国攻陷了王城……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甘公带带着隗后准备逃跑到翟国。逃跑这事儿甘公带是熟练工种,可是这次甘公带遇到麻烦了。
守城军士严把城门,根本不容甘公带分辨。
没奈何甘公带仗剑拼搏,眼看斩杀了守城军士出城有望,却听得后面有人大呼一声,“逆贼还想逃跑!”
甘公带回头一看,这大嗓门不是别人,正是晋国大将魏犨!
甘公带明白自己那两把刷子也就是打猎能忽悠忽悠周襄王,和杀敌无数的魏犨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甘公带一看来硬的纯属找打了,于是说魏犨你看咋俩能不能商量一下子,你要是能把我放了,将来我肯定好好报答你,绝对不食言。
魏犨笑道,“周天子答应饶了你,那便好说!”
甘公带大怒,不行就说不行,还揭短!未必我就打不过你!
甘公带仗剑来战魏犨,魏犨轻挥宝刀,甘公带被斩为两截,一命呜呼!
军士将隗后抓住来见魏犨,毕竟是周襄王的前妻,谁也不敢擅自作主,所有的一切都是隗后引起的,魏犨大手一挥,乱箭齐发,隗后命丧黄泉。
魏犨将这二位的尸体报送郤溱,郤溱却觉得魏犨莽撞了,为什么不能将这二人留待周襄王处置呢?
魏犨却说,留待周襄王处置?那不是给周襄王出难题吗?不如代劳为上!咔嚓了这俩坏蛋,免得让周襄王背上杀害弟弟和前妻的恶名!
郤溱派人埋葬了甘公带和隗后,又命人安抚温地百姓,派人去阳樊告捷。晋文公急忙亲自将这个消息汇报给周襄王,曾经背叛您的俩坏蛋已经被杀死了,恭喜啊恭喜!周襄王觉得人生中的重负终于解脱了,广出金帛犒赏晋文公。
晋文公恭恭敬敬的表示感谢,同时谦虚地表示推辞,这点微末功劳如何敢邀功请赏呢?将来能够在您的周围侍奉直至随葬,臣就心满意足了。
的确,晋文公原本也没指望得到周襄王的赏赐,这些不过是希望在诸侯之中立威。
周襄王对晋文公更有好感了,这才是真正大周的栋梁之材啊!这份谦虚真是让人从心底里喜欢,周襄王将周朝温、原、阳樊、攒茅四邑封给晋文公表示感谢,晋文公这次没有推辞,谢恩告退。
为什么这次没有推辞呢?
开疆辟地是每个诸侯的理想,人家送上门来的土地还要推辞?傻啊?
原来之前周襄王的赏赐晋文公之所以推辞,主要是因为没有放在眼里啊!
百姓们争先来目睹晋文公的风采,纷纷说可知齐桓公如今又出现了!
晋文公于是下令两路大军凯旋退兵,大军在太行山之南屯兵,并派魏犨平定阳樊之地,颠颉平定攒茅之地,栾枝平定温地,晋文公亲自率领赵衰平定原地。
为何晋文公非要亲自前往平定原地?
因为这原地正是周朝大将原伯贯的封地,原伯贯由于打了败仗,所以封地被周襄王收回赏赐给了晋文公。
可是被褫夺封地的原伯贯,此刻依旧还在原地。
第三十八章 三日之约
晋文公派出颠颉和栾枝收回周襄王赐给的攒茅和温地,事情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当地的百姓纷纷带着酒食欢迎晋军驻扎。
周天子已经是谁都能欺负的主了,还不如跟着晋文公混,起码晋文公还挺有本事,何况这也是周襄王自己的意见。
偏是魏犨到了阳樊遇到了麻烦。
这阳樊守臣苍葛非常不认同周襄王裂土封臣的做法。大周曾经的歧、丰早就归属他人,现在还能有多少家底?还随便封赏呢?土地可不是金银,赏赐出去了还能有,给出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之前虽然苍葛欢迎晋文公的军队,那是因为晋文公是解救周襄王来的。而现在,周襄王却要亲手把属地封赏给别人,这是苍葛万万不能接受的。
苍葛也是个有个性的人,他居然就率领百姓将城门紧闭,把魏犨拒之门外。
魏犨本来就是火爆脾气,如今在阳樊吃了诺大一个闭门羹,气得哇哇乱叫,“苍葛,你小子听好了,赶紧开城门,不然等我打破城门,所有的人我都给你杀光!”
苍葛不动声色的在城头对魏犨说道,“我听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这城里的百姓,不是周朝的王族便是周王的亲戚,你们晋国算起来也是周朝的臣子,难道忍心屠戮我阳樊百姓吗?”
魏犨一听,这是跟我派辈分来了。
别说,魏犨虽然鲁莽,但是绝对不是不讲道理。苍葛这番话还真让魏犨无语了。
魏犨派人赶紧禀告晋文公此事,看看应该如何应对?反正我是没词儿了!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晋文公向苍葛致书一封,说这四邑也是周襄王亲自赏赐给寡人的,寡人待要不收,恐怕违背了周襄王的旨意。您要是真感念周襄王的姻亲在阳樊,那就请您率领他们归顺晋国,到时候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晋文公的话虚虚实实,虚在说怕违背周襄王旨意,人家送你金银财宝你怎么不怕违背好意呢?非不要逼得人家破土裂疆?实在这是周襄王下旨送出去的土地,既然出于周襄王好意,那就和其他人无关。你苍葛就是再不愿意,这土地是周襄王的,不是你的,所以你说话不算。而且晋文公也不是好欺负的,他绵里藏针的指出,要是为了周襄王的姻亲好,那就好好归顺。言下之意是如果不行,肯定会有战争发生。那时候就是苍葛自找的了。
最不可思议的是,晋文公命令魏犨暂缓攻城,请不愿意留下的阳樊百姓自行离开。
这代表晋文公对阳樊百姓最大的尊重。
这一份尊重不是每个诸侯都能够做得到的。
兵权在手,谁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
如果说晋文公开始的话可以看做是一种姿态,一种说辞,但是他对魏犨的命令深深打动了苍葛。
一个能够不用权势压服百姓、而且能够为百姓着想的君侯,还不够吗?
苍葛率领想离开的百姓迁居至轵村,撤出了阳樊。
魏犨跟随在阳樊百姓后面,在轵村划定疆界返还。
没有流血冲突的双赢局面是真正的双赢。这不仅是双方智慧的体现,更是双方修养的证明。
再说原地就没那么顺利了。
败兵之将原伯贯打仗没脑子,但是玩花招还真是行家。原伯贯对周襄王剥夺他原地的命令非常恼火,但是他知道单凭他一个人既没办法对付周襄王,更没办法对付晋文公。
原伯贯决定发动广大群众完成自己的愿望。
靠什么让群众听自己指挥呢?
告诉群众说,你们历来就是我原伯贯的属民,我们大家齐心合力,可不能让原地归了晋文公?
恐怕除了收获一些白眼不会有收获。
只有牵扯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真正让群众为自己所用。
于是原伯贯和所有电影中暗中搞破坏的特务分子一样,编造了一个谎言。
原伯贯告诉原地的百姓,晋文公为了收回阳樊,命令魏犨攻陷了阳樊,并且进行了屠城!
这无异于是当时最可怕的恐怖故事,屠城啊那可是,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黑白穷富,那可就都屠了!
这完全是借着当时通讯手段不灵敏的条件限制,可是为了这个原因,原地的百姓男女老幼齐心协力守护原地,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原地失陷,不也是被杀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