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亲临东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阳落山的时候,军府内烛火通明,忽然摆上筵席来。
祭足心中更加疑惑,刚才那么敌对,这又是要干什么?
忽听得有人喧哗,“拿好了我带来的好酒!”又是一阵豪爽的笑声,“祭足大人,我来迟了!”
祭足定睛仔细一看,原来是宋国太宰华督,心里不由得一阵蔑视,你们宋国难道还要先打一棒子,再给我一个甜枣吗?我堂堂郑国上卿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华督大笑着进入军府,还未坐定,这里祭足已经发难,“寡君派祭足前来宋国修好,不知道祭足犯了什么贵国的规矩,居然让贵国如此发怒?是我这个使者当得不称职吗?”
华督心里明白,这祭足此时是先发制人了。华督根本不接茬,“不是不是!您还不知道吗,贵国的公子突被发往外家,那是多么可怜的一个人。我们宋庄公非常怜悯他,又欣赏他的才华,准备帮助他。”
祭足听到此处面色有些不自然,心里不由得一阵发慌,他此行表面上是为了与宋国修好,但是实质上是为了监视公子突。谁都知道,那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听华督的话,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华督将祭足的细微表情变化尽收眼底,还是自顾自的说下去,“世子忽懦弱,怎么能当国君呢?祭足大人如果能废了世子忽,我们主公将与大人世代修好。此事,还请大人仔细思量。”
祭足心想这宋庄公真是忘恩负义的狗啊,不是我们主公你能登基?你能保命?现在我们主公去世了,你就开始要当老大了吗?还要废了我们主公的世子?居然如此直接就说了出来,可见是无耻之徒!
祭足正色拒绝,说这恐怕不行,世子忽那是我们主公定下的即位之人。我要是废了世子忽,那就是以下犯上,以臣犯君。诸侯会怎么看?周天子会怎么看?世子忽打败了的戎狄会怎么看?
华督早就料到祭足不会痛快答应,所以也没什么生气的表现,而是提醒祭足,公子突的母亲雍氏那也是郑庄公的宠妃,而且现在这世道,不就是谁有能耐听谁的吗?眼下我们宋庄公就是做了公子突的保护人了,谁敢说一个不字?再说了,哪个国家还没有点废立之事呢?他们凭什么多嘴!就说我们宋庄公,那不也是先被废,然后才得以立为宋侯的吗?
祭足心说你还知道宋庄公是先废后立啊!亏你还有脸说!
华督见祭足依然没有什么反应,故意正色道,反正我们主公是铁了心要帮公子突即位的。祭足大人如果实在不能答应,我们宋国将派南宫长万率兵车六百乘,为公子突打下郑国。等到出兵之日,就用祭足大人的人头,来祭旗!
祭足本来拿定了主意要誓死不从的,可是他真没想到宋庄公准备撕破脸的帮公子突。
特别是华督铁青着脸,说要拿自己祭旗,祭足忽然觉得后脖子发凉,也不知道怎么就稀里糊涂的答应华督,为公子突的内应。
华督还不信,这态度转化的,也太快了!请祭足大人发誓,我们宋国才能真正相信你呢!
祭足无奈,又发誓,如果不能帮助公子突,神明不佑。
郑庄公的亲密战友,最详细的上卿祭足,就这样背叛了郑庄公与郑昭公。
回想当日,郑庄公本来是要立公子突为继任者的,是祭足立嫡立长的说法,为世子忽争取到了郑侯之位。
可是今日,又是祭足,成为公子突的内应,准备要反抗、推翻郑昭公的统治。
人的立场果然是会转变的,尤其是在矛盾深刻发展变化之中。郑庄公虽然对自己的儿子们了解颇多,但是他忽略了对郑国大臣的深入了解,酿成了这场变乱。
华督连夜派人送信给宋庄公,祭足听命,事成矣。
翌日清晨,宋庄公派人召见公子突。
公子突心里也没底,他知道祭足已经来到宋国,但是他也知道,祭足是父亲郑庄公最相信的人。祭足能被宋庄公说服吗?
公子突还在胡思乱想,只听宋庄公说,“寡人答应过雍氏,要帮助你回到郑国。可是昨天,我收到了郑国的国书。”
公子突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是他忍着,只用目光探寻的望去,宋庄公眼睛看着别处,说郑昭公给我的国书上写着,希望我帮助他除掉你,他就会以三城为谢礼。但是我呢,确实不忍心,所以告诉你,私下的告诉你。
公子突心里明镜一样,立刻拜倒在地,泣不成声:“突是不幸之人,幸亏上国收留。突的生死全在国君手中。如果能得到您的帮助,回到郑国,见到我们郑国的列祖列宗,我能答谢您的,又岂止是三座城池呢?”
宋庄公一听此言,赶忙扶起公子突,说你这是干什么?我岂是贪图便宜的小人呢?你放心,郑国的使者祭足,我已经派人把他监禁起来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肯定得帮助你到底。放心,放心!
公子突面露感激之色,心里却不耻,暗道你要有本事就杀了我,想我哥哥给你三座城池,你对我说干嘛?不就是为了要更多的好处吗?好你个坐地起价的宋庄公!
宋庄公和公子突谈妥了谢礼,这才召见祭足与公子突见面。三个人将公子突回国争位之事彻底摊开,并且歃血为盟。宋庄公自为司盟,华督莅位。公子突在宋庄公的引导下立下誓言,除了三城,还要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年输送谷物三万锺为酬谢之礼。祭足在誓约上签字为证。
这誓言立完,除了宋庄公得意洋洋,其余三人无比面如土色。三个人都想,这宋庄公真是太贪了,简直是吸血鬼啊!干脆把郑国整个送给你算了!那也不嫌多!
公子突急于回国篡权,一时间也顾不得那么多,全听宋庄公的摆布。
宋庄公的后招更可怕。为了控制郑国,宋庄公让公子突将来将国政全部赋予祭足,公子突当然不敢不听。宋庄公又听说祭足有个女儿,就从雍氏之族中选出一子,雍纠,命令祭足将女儿嫁给雍纠。这次就直接带雍纠回郑国成婚,在郑国给雍纠找一个大夫的职位。
祭足心想,这是要全盘抓住我们啊!
已经上了贼船,还有什么话说?当然全部都听宋庄公的。
来的时候欢欢喜喜,回去的时候忧愁满心,郑国上卿祭足启程回国。祭足当然高兴不起来,已经和宋庄公签订了卖国条约,眼下公子突和雍纠就装作商人跟随在他车队后面。
要诚实告诉郑昭公,那宋庄公无赖之极,什么狗屁誓约肯定被他昭告天下,那时候恐怕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要是不告诉郑昭公,那自己就是货真价实的乱臣贼子。
想不到,祭足一辈子自诩才智过人,临了被宋庄公这个无耻小人绑架,要行此无耻之事。
其实祭足的选择有很多。但是他求生的本能被宋庄公抓住,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了。
回到郑国之后,祭足便称病不起。郑国诸位大夫当然前往问候,祭足在郑国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这样的人生病了,岂不是国家有难?
众位大夫到了祭足府上,左等右等却不见祭足其人。
等到该来看望的大夫基本上都来了,忽然传众位大夫内室相见。各位郑国大夫进入内室,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祭足面色红润,坐在堂上,全然不像有病之色。众人奇怪,于是问,君相既然身体康健,为何称病不朝?
祭足中气十足的回答道,“祭足无病,是国家有病啊!先君宠爱公子突,嘱托宋庄公帮助公子突。现在宋庄公派遣大将南宫长万,率领车骑六百乘,辅助公子突伐郑。郑国要大难临头了!各位,准备如何应对呢?”
各位大夫面面相觑,心想我们先君郑庄公莫不是失心疯了,好好的喜欢就传位给公子突呗,非要传位于世子忽,又让宋庄公帮公子突打回来?
祭足见诸位大臣一言不发,也知道这些话不足为信,直接挑明了,公子突就在府上,现在要让宋庄公退兵,只能废了郑昭公。看各位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高渠弥本来就和世子忽有嫌隙,深知自己素来不入世子忽的法眼。现在有换领导的机会,当然第一个发言同意,全凭祭足安排!
第四十三章 未必如愿以偿
各位郑国大夫前往探病,不料上卿祭足居然有废君的提议。虽然各位大臣都不是吃素的,听得出祭足这一番话前后矛盾,水分过多,根本不能相信,但是眼尖的早看见屏风之后衣影闪现,知道祭足敢公然提出废了郑昭公的举动,肯定是早埋伏下人手了。再加上高渠弥公然赞同,一帮子人也就顺水推舟了。
祭足早已写好了联名上奏的表章,让各位签上自己的名字,派人送入宫中。
郑国以臣废君这件事,居然就这么兵不血刃的搞定了。
果然如同宋庄公所料,得祭足帮助,公子突登基这事肯定得成。
可是谁都不知道,作为拥立世子忽的祭足,如今心里是什么感受。
更没有人知道,祭足同时带入宫中的还有密奏一封,写明了当日郑庄公立世子忽,都是自己的力保。而今日由于自己深陷宋庄公的阴谋,不得不如此。这是恐怕自己死了也不能保全主公的缘故。现在宋兵已经来到两国交界处,主公不如先从权避让,臣定当寻找机会,迎接主公回来。并在密奏末尾写下誓言。
可以说,能威胁祭足的人,会得到莫大的帮助。可是真正威胁祭足的人,也会得到莫大的损失。
郑昭公接到祭足密奏,已经知道孤立无援,出奔卫国去了。
九月己亥日,祭足迎立公子突,是为郑厉公。
如宋庄公所愿,郑国所有大小事宜,均为祭足做主。
祭足将女儿嫁给雍纠,改名为雍姬,并为雍纠求为大夫官职。郑厉公由于自己外家是雍氏,并且在宋国时得到雍氏帮助的缘故,格外宠信雍纠。雍纠在郑国权势仅次于祭足。
一切都按照宋庄公的预想进行着,郑国在更换君主之后,居然很快安定下来。
当然,公子亹与公子仪例外。
虽然公子突回国篡权,与公子亹和公子仪无干,但是傻子都知道,这二位也是当时争权的风云人物。何况郑厉公自己就是篡位登基,能不忌讳别的公子?公子亹与公子仪心有灵犀一点通,就在公子突登基的这个月,同时出奔。公子亹奔往蔡国,公子仪奔往陈国。
宋庄公听说郑国形势挺好,百姓安居乐业,特地写信致意。郑厉公看了宋庄公信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封信虽然有问候之意,但是宋庄公也直接提出来,那些谢礼什么时候给?
也就是说,宋庄公现在就要那三座城池,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年输送的谷物三万锺!
郑厉公心想你也太着急了吧,我这屁股还没坐热乎呢,你就急着要礼了?不过还真得罪不起,毕竟当初的誓约还在人家手里呢!郑厉公召见祭足商议此事。
“当初都是因为事急,所以宋国所要之物,不敢违抗。现在寡人刚刚登基,宋国就来所要谢礼,如果全部都给了宋国,我们郑国府库肯定一扫而空。何况寡人刚登基就割让三座城池,那诸侯不得笑话寡人吗?”
祭足建议郑厉公不能全部实现誓言,起码可以实现一部分,安抚一下宋庄公。比如可以说人心未定,以三城贡赋代替割让输送给宋国。白璧、黄金先给三分之一,至于谷物,就从明年开始吧。
郑厉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听从祭足的建议,先奉上白璧三十双,黄金三千镒,至于三城的贡赋,约定冬初交纳。
使者归还宋国,宋庄公闻讯大怒。好你个公子突,要不是我,你小子都不知道死在哪儿了!何谈富贵呢?现在要这么点东西你还扣扣索索的,你许给我的,那都是公子忽的东西,还轮得到你心疼吗?
这时候他没想到,自己的江山也是公子突的父亲郑庄公成就的。自己何尝给郑庄公什么好处呢?
要说整个东周,君侯中第一小人,非宋庄公莫属。
宋庄公接下来的举动,深刻印证了这一定理。
为了索要郑国许下的谢礼,宋庄公派使者前往郑国坐地索要,务必如数供上,并且直接交割三城,不要贡赋。
这就很有黑社会收取保护费的味道了。
郑厉公一看这传出去不是笑死人了,赶紧给宋国发去谷物二万锺,打发使者回国。
不几日,宋国使者又回来了,说我们主公说了,你们郑国根本没按照约定的数给,要祭足亲自来回话。
祭足上奏郑厉公,这宋庄公身受先君大恩未报,现在坐地索价,且出言不逊。请派臣前往齐国、鲁国,请这二国从中斡旋。
郑厉公实在为此头疼,问祭足到底是什么婉转斡旋之策?
祭足启奏道,当初华督弑君立公子冯为宋庄公,宋庄公为了感谢我们郑国与齐国、鲁国的成全,各送谢礼。送给鲁国的是郜之大鼎,送给我们郑国的是商彝。如今如果我们将宋国所作所为告知齐国与鲁国,请他们从中斡旋,将商彝送回宋国,宋庄公见了商彝,必定羞愧。
郑厉公大喜,立刻派人准备礼币,送祭足出国。
鲁桓公听了祭足的叙说大笑,“过去宋庄公登基可就送了你们郑国一个商彝,现在他得到的谢礼够多了。怎么,还不够吗?寡人当亲自前往宋国,为你们郑国说情。”
齐僖公听说郑国此事,却不那么友善。虽然齐国与郑国一向交好,但是世子忽曾经援助齐国击溃戎狄。齐僖公还一度坚持要把女儿文姜许配给世子忽,虽然世子忽坚持推辞,闹得很不愉快,但是齐僖公心里毕竟还是向着世子忽。所以听说世子忽被逐的消息,齐僖公大发雷霆。什么?还让我去给你们所谓的郑厉公当说客?郑侯何罪?为什么驱逐他?给你们郑国当君侯怎么那么难呢?告诉你们郑厉公,我当率领诸侯,亲自去郑国讨教!
礼币也没有接受,直接将使者逐回。
郑厉公听了两个使者汇报,真是一冲欢喜一重忧。难得鲁桓公肯帮忙,可是齐僖公这眼看着就兴兵打过来了,可如何是好?
祭足淡淡的劝解道,臣请先做准备。兵来将挡,又何必恐慌?
再说鲁桓公果然派公子柔前往宋国,约见宋庄公。宋庄公当然不知道鲁桓公约见何故,欣然同意。双方约定在扶锺为会。
至期鲁桓公与宋庄公在扶锺见面,双方寒暄之后,鲁桓公当然直入主题,代替郑国感谢宋庄公的大恩大德以及八辈祖宗,同时恳请宋庄公就放郑厉公一马,别要那么多谢礼了,差不多得了。
谁知宋庄公居然毫不买帐,说郑国受自己的恩惠简直太大了!比如一个鸡蛋,寡人抱着保护他,他说感谢那也是出自内心,发自肺腑。现在他登基成功了,立马翻脸不认人,寡人岂能忘情!
鲁桓公心说你怎么不说你是孵鸡蛋的老母鸡呢?只能耐着性子说,您对郑国的恩惠,郑国怎么敢忘记呢?现在只不过郑厉公刚刚登基,府库空虚,您宽限些时日,将来肯定得给您的。这个我可以担保!
完全是还高利贷的做法了。
宋庄公心想你忽有谁呢?什么刚登基还府库空虚?谁不知道世子忽是单枪匹马出奔卫国?难道世子忽还将国库一同搬走了不成?看来还是想赖。宋庄公正色道,“金玉之物,也许府库空虚。割让三城,说话就办了。这也空虚吗?”
鲁桓公脾气也上来了,没有这么咄咄逼人的,“郑厉公刚登基便割让城池三座,恐怕为诸侯耻笑。听说,郑厉公以贡赋代替,已经纳谷物万锺了!”
宋庄公这边也急眼了,“二万锺谷物,本来就在谢礼之内,和城池无干。况且许下的谢礼,一半还不到呢!今天就这样子,还指望以后吗?还望君侯为寡人讨之!”
鲁桓公心想不能再说下去了,这宋庄公简直就是个无耻之徒。
扶锺之会,宋庄公与鲁桓公不欢而散。
鲁桓公回国之后,派公子柔前往郑国,交待结果。郑厉公偏又送上商彝,并白璧三十双,黄金二千镒,求鲁桓公从中斡旋。
要说这鲁桓公真是好心人一个,刚被宋庄公的无礼气个半死,现在又准备第二次会面了。
这次鲁桓公亲自前往宋国,约宋庄公前往谷邱之地相会。二位君侯一见面,鲁桓公就先代替郑厉公致意宋庄公,感恩戴德并不安之极,同时送上白璧、黄金如数。
可惜宋庄公并不领情,谢字也没有一个,只问三座城池何时交割?
鲁桓公一招手,手下送上锦囊包袱一个,说郑厉公实在不敢轻易割让祖宗基业,现在送上礼物一个,可以抵挡。
宋庄公凝神一看,包袱打开,居然是商彝!
宋庄公此时已经勃然大怒,但是并未表现出来,装作不认得商彝。鲁桓公还从旁解释,说此物是贵国府库之物。郑国先君曾经效力于贵国,所以得到此物为谢礼。现在特地归还贵国,请您笑纳。
宋庄公不由得脸上发热,说过去的事我都忘记了,等回去问问府库管事再说。
鲁桓公不由得心急,怎么能忘了呢?这商彝真的是你们宋国的国宝啊!你再看看!
第四十四章 为钱而战
鲁桓公忠厚老实外带没眼色,居然没看出来宋庄公是羞愧难当,故意假装认不出商彝,还一个劲儿的要宋庄公仔细看看。宋庄公正在心慌意乱,忽有人报,燕伯朝宋,已经驾到谷邱。
三位君侯就在谷邱见面,燕伯见到宋庄公一个下拜。原来燕国与齐国交界,经常被齐国侵伐。燕伯此次前来,正是希望请宋庄公出面,与齐国请成。
宋庄公当然答应燕伯,此事于宋国无损,也不费事。
鲁桓公一见宋庄公答应了,也表示纪国与齐国相邻,既然宋庄公为燕国请成,那自己也为纪国请成,这样都和齐国搞好睦邻友好关系,岂不是好事?
于是燕伯与宋庄公、鲁桓公共同在谷邱会盟。
鲁桓公回国之后,就等待宋庄公的消息。
什么消息?
宋庄公不是说,要回府库查看商彝是否自己府库的东西吗?
可怜的鲁桓公,从秋天等到冬天,等到花儿都谢了,还是没有宋庄公的消息传来。
反而是宋国不断派出使者前往郑国讨要谢礼,郑厉公不堪其扰,又派人前往鲁国求救。鲁桓公还真是帮人帮到底,居然再次出面,约宋庄公在虚龟之境面见,商议此事。
谁知道这一次,宋庄公居然根本没去。
宋庄公也看出来了,鲁桓公见面就得替郑厉公说话,所以自己这次不但没去,还派使者告诉鲁桓公,和郑国的约定,您可以自己查看。一切有凭有据。
鲁桓公大怒,宋庄公贪而无信,实在是个匹夫!
于是鲁桓公移驾到郑,与郑厉公会于武夫之地,倡议联兵伐宋。
宋庄公听说鲁桓公发怒的消息,料想到这次难免一战。又听说齐僖公已经和郑厉公翻脸了,赶紧派人前往齐国,先说明自己已经后悔为了公子突谋逆,现在准备和贵国一同推翻公子突,迎立故君公子忽,并且顺带为燕伯求和。
小人心机在宋庄公身上得到了完全体现。
他知道齐僖公对于世子忽被废一事心存不满,就说自己已经后悔帮助公子突。这时候要说是因为公子突没给谢礼,恐怕得被齐僖公把打掉。
拉住了齐国,就不怕鲁国翻天。
就在宋庄公志得意满之际,忽然传报,鲁国与郑国联兵攻打宋国,锐不可当,已经将近睢阳!
宋庄公大惊失色,急忙召见各位大臣商议对策。
公子御说认为,军队的士气来源于正义。我们宋国这事确实做得不讲究。不如请和,息兵罢战,为上策。
大将南宫长万却认为兵临城下,如果不发一兵便求和,将来国家还怎么统治呢?
太宰华督也同意南宫长万的意见。
宋庄公于是命南宫长万为将,南宫长万推荐猛获为先锋,发兵车三百乘,两边排开阵势。
鲁桓公、郑厉公齐驱并驾,单挑宋庄公上阵前答话。
宋庄公心里有鬼,知道也问不出来什么好话,托病不出。
南宫长万远远的看见秀盖飘扬,知道肯定是鲁国与宋国的国君在此,鞭梢指处,先锋猛获早已奔出,麾车直进。鲁桓公与郑厉公退后两旁,闪出大将两员,鲁国的公子溺,与郑国大将原繁,驾车迎战猛获。
猛获一杆长矛迎战两员大将,全无惧色。鲁将秦子、梁子、郑将檀伯一拥而上。猛获力不能敌,被梁子一箭射中右臂,束手就擒。兵车甲士自然全当了俘虏,只跑了步卒五十余人。
南宫长万听报先锋猛获被擒,恨得咬牙切齿,命令儿子南宫牛,率领兵车三十挑战鲁、郑军队,不许获胜,引得敌军到西门,自有妙计。
南宫牛奉命挑战,破口大骂公子突背信弃义之贼,旁边早有郑兵围剿,南宫牛战不三合转身便走。郑将也不思量,驱车追赶南宫牛。看看到的西门,忽听一声炮响,南宫长万伏兵尽出,惊扰之下,郑将、郑军尽为俘虏。
再说郑将原繁,眼看的郑军追赶南宫牛,恐怕有闪失,会同檀伯引军齐发。原繁与檀伯追赶前军,正好看见宋国城门大开,太宰华督率军接应宋军。于是原繁、檀伯,会同鲁将公子溺、秦子、梁子与宋军一同会战。
这场厮杀从中午直到夜晚,火炬点点,辉映沙场。
太宰华督,搞阴谋诡计的好手,但是打仗就不行了,这一场厮杀直到天明,还是宋兵损失居多。
南宫长万将郑将带回宋营,翌日与郑国交换俘虏,猛获重回宋营。
鲁桓公与郑厉公正在大营中商议如何对敌,忽然有快报说齐国攻打纪国,纪国已经危在旦夕。望鲁侯念及婚姻之好,派兵紧急救援。
鲁桓公一听之下不由得大惊,按照鲁桓公憨厚的本性,必须援救纪国。于是鲁桓公建议郑厉公,自己要去救援纪国,眼下不如郑国先退兵,料想宋国也不敢再来要贿赂了。
郑厉公一看鲁桓公真是时代好人啊,必须跟从,当下表示要跟随鲁桓公解救纪国于水火之中。鲁桓公大喜,命令全力进发,现行三十里,郑厉公断后。
宋庄公这边也是得到消息,说鲁国与郑国撤兵了。
怎么可能,还没分出胜负呢,就撤兵了?
宋庄公不敢追赶,恐怕是诱敌之计,只敢让探马小心跟随。等到鲁国和郑国真到了纪国了,宋庄公这才放心。
太宰华督偏又进言,说既然郑国能帮助鲁国去援助纪国,我们宋国也应该帮助齐国啊!
宋庄公安心之余,派南宫长万发兵车二百乘,还命猛获为先锋,星夜援助齐国。
齐僖公这边也不是光杆司令,早就约好了卫侯一同攻打纪国。谁料想还没出兵,卫宣公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先走一步了。世子朔即位,是为卫惠公。卫惠公刚刚即位,根本不敢反抗齐僖公,在丧中发车二百乘,跟随齐僖公。而燕伯也害怕齐僖公的威力,帮助齐僖公攻打纪国。
纪侯面临如此压力,本来已经绝望。忽然接到鲁桓公和郑厉公来援的消息,大喜过望,赶紧安排接应。
再说鲁桓公到了之后,先与齐僖公见面。毕竟鲁国和齐国的友谊悠久,说几句话还是能说得上的。
一见面,老好人鲁桓公当然还是劝解齐僖公,纪国是鲁国世代姻好,现在得罪了贵国,我代替他特地赔罪。您还是大人有大量,饶恕纪国吧!
齐僖公心想你怎么跟谁都说好话呢?直接拒绝。齐僖公说,“纪国的先祖曾经僭告我国的先祖,我的先祖被周天子烹杀,现在八代人了,这仇恨还没报!您就帮助您的亲戚纪国吧,我为我的先祖报仇,现在为今之计,只有一战!”
鲁桓公大怒,心想你祖宗被僭被烹杀不假,那是多久的事情了?现在想起来报仇了?再说你们齐国一向攻击纪国还少了吗?少找借口!打便打,我还怕你不成!
鲁侯派公子溺出战,齐国这边彭生出战。彭生有万夫不当之勇,公子溺根本不是对手。秦子、梁子拼死前往相助,刚刚与彭生杀个平手。
卫惠公与燕伯一同来助齐僖公,那边郑兵已到,原繁引郑兵攻击齐僖公大营。纪侯也派弟弟赢季出战。一时间杀声震天,六国战作一团。公子彭生见状转回大营,不敢恋战。
鲁桓公看到燕伯质问道,谷邱之盟,口血未干,宋人背弃盟约,我才讨伐宋国,我们就这样自相残杀吗?您就知道讨好齐国,难道不为国家长远考虑吗?
燕伯自知失信,托言避去。卫国缺少大将,卫兵先被击溃。齐侯这边也被打败,齐兵大溃。彭生中箭,几乎流血致死。
正在危急时刻,多亏宋兵感到,鲁军、郑军这才收兵。
宋军虽然解了齐军围困之围,不料鲁军、郑军见了宋军,默契的开始围剿宋军。宋军立脚不住,反而大败而归。各国收拾残兵,分别归国。
齐僖公回头看着纪国,仇恨不已,发誓从此以后有纪无我,有我无纪,从此以后,齐国与纪国,势不两立!
纪侯这边迎接鲁桓公与郑厉公军队入城,大加款待,犒赏军士。如果不是鲁桓公与郑厉公拼死护卫,纪国今日破国是肯定的了。
在庆功宴上,纪国君臣却依然愁眉不展。
目前虽然已经安全了,但是以后呢?难不成还能让鲁国与郑国保护自己一辈子吗?
纪侯之弟赢季向鲁桓公与郑厉公敬酒,顺便也说出了所有纪国人的心声,齐兵此次失利,两国的仇恨又增添了重。还请二位君侯赐以保全之策!
郑厉公心想自己的位置还不知道能做到哪天呢,转眼看着鲁桓公,鲁桓公也是一筹莫展,只能回答道,来日方长,我们再作计较。
次日,纪侯亲自送鲁桓公与郑厉公出城,在三十里外挥泪而别。
鲁桓公回国之后,郑厉公又派使者前往鲁国修好,恢复武夫之盟。郑厉公看出来了,这鲁桓公确实是忠厚老实之人,而且热心助人,和鲁国一起,没错。
从此以后,鲁国与郑国为一党,宋国与齐国为一党。此时郑国的公子元去世,祭足禀报郑厉公,以檀伯代替公子元的职位,驻守栎地。
第四十五章 恨海难平
兵强马壮的齐僖公要讨伐纪国;本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好比齐僖公去郊外田猎;猎物又怎么能逃脱的了呢?再加上还有卫国、燕国从旁协助,即便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那也能摇旗呐喊助威,何况三国联兵,声势浩大,一个小小的纪国何愁不能打下来呢?
可是这三国偏偏输掉了这场战争。
最让齐僖公生气的是,一向和齐国统一战线的鲁国,居然是帮着纪国打赢自己的主力。
鲁桓公一向爱当老好人自己不是不知道,可是谁料到正好在鲁国帮着郑国对付宋国的时候,所以居然郑国也来凑热闹。
果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失败,铭刻在耻辱的石柱上。
说到底,还是齐僖公自己不能审时度势,才会没有预料鲁国与郑国的参与。
个人的失误,导致国家的溃败,将士生命的牺牲……
这场六国混战,虽然各有胜负,但是给齐僖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灵阴影。巨大的挫败感时刻笼罩着他。
鲁桓公,你居然和郑厉公那该死的小子伤害我!
这年冬天,齐僖公终于病倒了。
他知道,自己没办法迈过去这个坎儿了。
阴冷的大殿内,虽然点起了取暖的炭盆,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