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中国近代史-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大批下狱的知识分子和前政府人士被释放,其中甚至包括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女儿。他们组成了一个非官方的“全俄拯救饥饿委员会”。
七月十三日这个委员会成立后,就通过各种途径和西方接触。高尔基在美英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救救“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巴甫洛夫和格林卡的国家”。高尔基清楚地知道,假如他说“世界上第一个工人的祖国”,是不会得到响应的。
与此同时,高尔察克也组织人员在美英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不要支持“把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巴甫洛夫和格林卡关进监狱的政权”,要求把支援的粮食交给俄罗斯政府分配。这样一来,双方围绕这批粮食,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损人不利己,不是中国人的专长,俄罗斯人把这发挥得淋漓尽致。俄罗斯临时政府虽然没有得到美国承认,高尔察克可是美国承认的,但其控制区域太小,美国政府迟迟不能够作出决定。
而俄罗斯临时政府军却在这个时候,依靠中国提供的粮食和军火,展开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出动了飞机撒下大量传单,宣传“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宣传“劳动法”,宣传“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此次的传单上面往往有带有一小块饼干,并用黑体字宣传“白军到了有饭吃”什么的。没有任何民众,能够在面临饿肚子,并且快要饿死的时候,会去选择主义的。白军的进攻很是顺利,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大力支持。呃,不对,俄罗斯人民说不上欢呼雀跃,只是愿意接受,不加抵抗而已。不过,到处都有俄罗斯人,积极踊跃报名参加白军——会得到足以供应全家人生活的粮食,而不是每天一点儿救济粮。
正文 第75章
俄罗斯大旱,我是知道的。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这句名言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觉得这话挺好玩。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列宁的卫士长手持机关枪,下乡“征集”粮食前,对妻子说的话。这个印象似乎是来自一篇文章。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文章里描述的,美国1921年对苏俄提供的粮食援助,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我看了感觉西方确实比东方珍重生命——虽然珍重的只是白人的生命,但总比不珍惜要强——然我更遗憾援助不是支援中国的。
不管怎么说,俄罗斯大旱,都是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但对某些儿人而言,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1921年,中国的土地改革均已经完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加之,农业技术的改进和优良品种的推广,除了少数受灾地区以外,中国粮食亩产量大幅提高,出现了全国粮食大丰收的可喜局面。
而中国答应为俄罗斯临时政府提供的贷款,还有3000万元,没有兑现。所以,高尔察克就要求,中国履行诺言,提供这笔贷款。并提供了清单,要求用粮食、军火和现金来支付。中国同意了这一要求,相应的,中国也提出了条件。贷款是以俄罗斯的矿山和西伯利亚铁路的部分路权作为抵押的,现在中国要求其确认这一诺言。另外,中国还对原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等地区的权益,提出了要求。
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是中亚的三个国家。其中,浩罕汗国于1876年已经被俄罗斯吞并;而其余两国则是俄罗斯的附庸国,分别在1920年和1921年年初,才被苏俄红军推翻,建立了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三国的领土范围,从中国的新疆以西,一直延伸至里海边上,总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地理位置也很重要。通过这里,我甚至可以建一条铁路,到达中东地区,甚至经伊朗直达欧洲。
高尔察克对此自然不会高兴。但是,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他已经重新组建了一支规模更大更强的军队,又适逢苏俄大旱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难以舍弃。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如果是在当初,我提出这样的要求,高尔察克一定会拒绝。现在总算有了胜利的希望,高尔察克如何能够放弃。反复权衡利弊之后,高尔察克最终还是咬着牙,答应了这一要求,秘密签署了《中俄附属条约》。本来已经缓和的中俄关系,又回到了冰点。
然后,中国为俄罗斯临时政府,提供了六十万吨粮食——价值八百万中国元,又提供了大批的军火弹药——价值一千五百万元,及七百万元的资金。
虽然中国提供的粮食,都是储藏几年的旧粮和粗粮。价格也上涨了很多。但俄罗斯现在粮食比什么都宝贵,顾不上这许多。
1920年7月末,俄罗斯临时政府军对苏俄红军东南方面军展开了攻势。依靠中国的大力支持,俄罗斯临时政府军很快攻克了巴尔瑙尔和新西伯利亚,把战斗推进到鄂木斯克。
巴尔瑙尔的土地政策,受到了当地普通农户的欢迎,而红军占领后,这些政策很快受到冲击,反抗农户还品尝了红色恐怖的滋味。所以,在这些地区,民众对俄罗斯临时政府很是支持。同样,返回的白军对参加革命者,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他们严厉打击参加工人稽查队,支持红军,支持苏维埃的人。抵抗者本人会被枪毙,家属会被流放。就算不抵抗,也会被投入监狱,严厉惩处。同时,白军所到之处,也把“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的政策贯,彻实施下去,把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分配给农户,并减免农税。这些政策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稍后,俄罗斯临时政府军与苏俄红军东南方面军围绕鄂木斯克,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在此种情况下,要求美国政府提供粮食援助苏维埃,要求赫伯特·胡佛担负起“支持苏维埃”、“支持共产主义”、“支持第一个工人阶级的国家”等名义,是没有可能发生的。美国提出苏俄释放美国人质,美国援助一批粮食——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也没有达成协议。
十一月末,白军全力以赴,集中了所有军队,历经三个月的战斗,在粮食和大炮的围攻下,终于重创了红军东南方面军,攻克鄂木斯克;并顺势直入,接连攻克秋明、托博斯克、库尔干等城市,把战线恢复了到1920年初的形势。
大批粮食的供应,迅速稳定了局势。白军疯狂的镇压,让无数人家破人亡。
这种镇压,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行动。内战往往比外战更残酷,红军大批的屠杀白军俘虏,白军则的将所抓的红军俘虏头向下活埋,两军早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很多白军军官、老兵的家属,就受到了残酷的对待。现在他们把同样的措施,用在了红军家属,及支持红军者,甚至据说支持红军者身上。俄罗斯临时政府无力,也无意阻止这种行动。只是在重新控制地区,贯彻执行了税收减免,土地分配等政策,以争取民心。
同时,“军功赏罚令”被切实执行。虽然由于地域不佳,控制区域不足,在征求意见后,只对愿意接受此处土地,并排名在前的的部分白军官兵,执行了奖赏。然,“军功赏罚令”的落实,仍然极大的激发了白军的作战勇气。
而且,白军用粮食为代价,招募了很多人为之工作。无数人为了养家糊口,加入到白军之中,他们修整道路,运输物资,加紧生产,甚至不计生死,英勇奋战。
1922年年初,白军再次攻入乌拉尔山区以西,伏尔加河一线的地域。
早些时候,俄波战争刚刚结束。
1920年9月,波兰和乌克兰两国军队在毕苏斯基的统帅下,向苏维埃俄国发动了进攻,史称俄波战争。10月7日,波军进占基辅。10月26日,红军西南方面军转入反攻。12月4日,红军西方面军转入反攻。同时,立陶宛加入苏俄一方对波宣战,史称立波战争。1922年初,波军占领维尔诺(即维尔纽斯),并扶持了“中立陶宛管理委员会”,立陶宛宣布停火,但坚持维尔诺是立陶宛不可分割的首都。
苏俄红军兵败华沙城下,损失兵力高达20万,波军转入反攻。但由于双方消耗巨大,两国不得不宣布停战。1921年4月,波兰与苏俄在里加签订了和约初步条款。但是,等到正式签约的9月,苏俄形势却变的十分不妙。首先俄罗斯大旱,极大的削弱了苏俄的国力。其次白军大军反攻,苏俄红军东南方面军被困鄂木斯克,损失很大。
于是,波兰的态度,就变的很微妙了。
1921年10月,双方正式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即《里加条约》。列宁是个很明智的人,苏俄再次作出了让步,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部,苏俄不干涉波兰与立陶宛间的分歧。依靠妥协,苏俄暂时取得了西线的和平。
稍后,鄂木斯克失守,苏俄红军东南方面军几被歼灭。高尔察克又杀过来了,这一次他率领了更多的军队。列宁再次发出号召,“一切为了东线”,“全力粉碎高尔察克”。苏俄竭尽全力,集中兵力,又招募了大批工农加入红军,并四处搜刮粮食,好不容易才把白军挡在伏尔加河一线。
白军消灭了红军东南方面军,但三个月的城市战,白军损失也很大,征召了大批新兵补充。此后虽势如破竹,攻入俄罗斯腹地,其战斗力实已大减。而红军也是如此。年初与波兰的战争,红军损失20万人,东南方面军失败,又损失二十多万。红军也补充了大批新兵,实际战斗力也下降了。列宁亲自把红军交给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红军在指挥上占据优势。但白军在物资和兵力上,都占据优势。
这么说,有点儿客气,实事求是的说,红军的粮食是极度匮乏。白军则大不相同。1921年年底,美国承认了俄罗斯临时政府,并援助了大批粮食、药品和军火——当然,高尔察克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随后各国的承认,多多少少都会提供一些儿援助。高尔察克更阔了,他甚至用粮食悬赏红军,以孤立红军。
总而言之,双方在伏尔加河流域奋战了好几个月,也没有决出胜负。
这么热闹的时候,中国自然也不能够袖手旁观。
《中俄条约》签署时,中国恢复了原有国土,并将新疆增加了一些儿。也就是说,中国西部疆界恢复到巴尔喀什湖,并扩张了一点儿。然而,这只是条约上规定的领土,并没有得到落实。原因有很多。一来我刚刚控制新疆,根基不稳;二来我不想与正兵强马壮的苏俄红军开战,为他人火中取栗;三来我对中亚,怀有野心——这话似乎有点儿矛盾,其实不然。
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本来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与中国相距遥远,没有太多历史渊源。如果中国直接出兵,第一需要血腥镇压其统治阶级,第二需要镇压被苏俄煽动的下层民众,等于与其举国为敌,后果难以预测。在1920年,苏俄红军推翻了希瓦汗国,建立花拉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1年年初,苏俄红军又推翻了布哈拉汗国,建立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在此其间,苏俄已经血腥镇压其统治阶级。中国再插手,完全可以拉一派,打一派,方便统治。
1921年苏俄大旱,为了维持其统治,苏维埃必然会对这些地区严加盘剥,当然也就会引起普通民众的不满。而白军的攻势如此猛烈,苏俄不得不集中兵力,与之战斗。此时此刻,如果中国的手段巧妙灵活,不仅胜利轻而易举,遭遇民间抵抗的可能性,也会大为降低。
而且,中国国内的局势,也有了很大改善。通过大量向外移民,税收减免、普及教育等系列政策的实施,新疆的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对中国有了初步的认同感。加之,新疆铁路已经建成通车。因为资金充裕,新疆铁路不仅修建了哈密——迪化——伊犁线,同时也把铁路修到了喀什。
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日本的贷款。与美国和日本的贷款谈判,均已经完成。两个谈判僵持不下,最后不得不举行了三方会谈。最后,北海铁路(即西伯利亚铁路中国段)的股份认购权,美国取得了37%,日本得到12%,中国保有51%,美国为中国提供贷款2亿美元;日本对中国提供贷款1亿日元,中国则须首先用这笔钱,为北海铁路修一条复线。有了这么一大笔钱,中国铁路的建设自然一跃千里。这一年多来,中国铁路开始施工的总里程,超过一万二千公里;竣工通车的铁路里程也高达八千多公里。
新疆铁路的经济政治意义,就不多说了。反正它对新疆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唉,钱还是不够用,要不我就在南新疆也修条铁路了。新疆铁路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新疆的运输条件,物资运输便捷十倍——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再说,起家于南方的国防军,其一大弱点——骑兵,也已经被弥补。两年前,国防军整编了东北、西北的骑兵部队,又在蒙古草原招募了大批牧民,组建的四个骑兵师,或者说卡车骑兵师——配备了大批卡车,已经训练完成,可以正式投入作战了。从组建开始,我就没安好心。有两个骑兵师虽然招募的是蒙古人和汉人(四个骑兵师都是从蒙古和东北招募的),却早早的开赴新疆,从组建、训练,到剿匪等实战演练,骑兵师始终活动在新疆地区。
1922年2月,国防军出动大军,大举向中亚进军。
西路军是主力,由王泽、韩伯平率领,共有四个师,骑兵师、轻步兵师各二,由伊犁出发,沿伊犁和向西,进攻阿拉木图。然后,分兵两路,一路向北进攻,收回中国故地之后,再向西——我的命令是“趁此良机,尽力多占土地,过后在与俄罗斯交涉”;另一路则向南向西,一直推过去——我的命令是“打到里海”。
南路军是偏师,由熊文率领山地第七师,由喀什出发,经乌孜别克山口,进攻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地区。
正文 第76章
关于指挥作战,传说有算无遗策的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然,我从来就没有见到过这种人。
蒋百里长于大局,尤其是战略上,眼光之深远,实非常人所能想象。但是,蒋的战术指挥,战场决断能力却很一般,也缺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与蒋的经历性格有关,百里天生就是作军师的,缺乏那种杀伐果断的决断力。而陈士诚、汪道铭、余程万等人,或长于攻坚,或长于指挥,或长于防守,或长于突袭。但是,有所长,就有所短,这些人没有一个能够达到传说的境界。
我自然也差远了。我长于大局,眼光深远更在蒋百里之上——这是他自己说的,我自己心知肚明,只好笑而不语——战术指挥也可以,有决断力。但是,真要指挥大军,我又不如汪道铭、余程万。每次做兵棋推演,十之六七,都打不过他们——我说的可以,是相对蒋而言。但是,却无人敢小瞧我,用余程万的话说,“大帅怎么会在同等条件下,与人作战”。这话含有诬蔑我的意思,我就很自然的批评了他,“我是不打无准备的仗”。
我最大的长处,就是我的耐心。形势不利的时候,我从来不与人作战。每次作战,我基本都处于不败之地,实力几倍,甚至十几倍于敌手。又从不小瞧敌人,总是全力以赴。一旦开战,当然如摧枯拉朽。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老实说,我既没有天才军师,又没有猛将如云,本人也不过中人之资,自然就会小心再小心了。
本着一贯的原则,我对此次作战,仍然是精心准备。
新疆铁路一通车,我就把多半运力用于军运,连续不断四个多月的运输,使伊犁、喀什两地囤积的物资,足以支持十万大军作战一年半。不怕多了,我只怕少了。将来的西北,必然是国防重地,多少东西都能消耗掉。不管俄罗斯谁当家,中俄关系也不会好。
虽然知道当地的苏俄守军平素不足五万,装备在俄罗斯也是二流,我依然派遣了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大军前往。同时,在新疆和甘肃两省驻扎二十万大军,以备随时增援。如果需要的话,三天之内可以增兵五万,七日可以增兵十五万。
当然,甘肃驻军增加,也可以顺便解决宁夏的一些儿问题。宁夏马家很谨慎,从来不硬顶,也在很多地方做了退让。但是,这还不够。军队的国有化、正规化,势在必行。军政必须分开,选择了从政,就不能插手军队。要当军官,就必须去上军校。所有军队,必须打散混编……若是不能认清这些儿,那宁夏马家就只能灭亡了。随着土地、税收、教育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居民生活改善,政府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公信力。生活好过了,日子舒服了,谁还想去造反。就算马福祥想造反,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参与。吴佩孚加入国防军以来,未尝参战,此去中亚,也未获选中,早急的够呛,在甘肃正虎视宁夏,就看宁马的造化了。
这样一来,中国整个军队的分布,就明显呈现出北重南轻的态势。北海省(暂时军管,筹备建省中)西面是俄罗斯几十万大军,还有联军驻扎,为了随时保持控制局势的能力,三个师不能再少了。蒙古边界漫长,驻军不能少,一号工程很重要,也须严加防范,两个师并不算多。东北的工业建设蓬勃发展,预计在五年内可以初步建成重工业基地,要戒备朝鲜的日军,需要时还要增援的边疆,三个师都紧巴巴的。加上中亚之战,西北驻军三十万,整个国防军陆军的大半部队,尽在北方。不过,这也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中国北临俄罗斯和日本,边防必然会北重南轻,或者说,北陆南海。
考虑到军费开支,国防军去年再次裁军五十万,把军队控制在一百万以内。其中,海军十二万,空军一万五,陆军八十六万。这次裁军,仍然是以裁减陆军为主,海军和空军主要是调整部署,优化重组。海军确定为三大舰队:第一(北海)舰队,基地为青岛;第二(南海)舰队,基地海南;第三(大洋)舰队,基地三都澳。空军规模太小,还未细化。
国防军此次裁军,遣散费很高。一般来说,低的也有一百二三十元的遣散费。这样一来,遣散费用总共高达一亿几百万元。但是,这个东西是不能够节省的。现在政府省一点,退伍军人生活不下去,政府就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来弥补。
有了这一百多元,养活一家人基本不成问题。政府为了鼓励移民,对从南方到东北的火车客票提供了高额补贴。到东北的客运火车票,价格极便宜,约为正常的四分之一。一家五口,三五十元足以。五元的登记费用,可以领取150亩土地。丰收后,米价下跌了,上等大米才四分钱一斤。一家人吃的好一点儿,四十元钱也可以吃一年,其余几十元购买农具,修建房屋什么的,仔细算算也够用了。也这些儿钱不光能让他们活下去,还能让他们将来活的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避免造成新的问题。
至于裁军,我觉得是很平常的一件事。百万大裁军,我都见过,何况我现在五十万,五十万的裁。但中国的封建思想,还是很严重的。上次裁军就有人嘀嘀咕咕,这次就有人公然说,总理大人依靠军队起家,裁军很是不利呀!我都当他放屁。
此外,还有人宣传帝制,“复辟”什么的。当然,这里的“复辟”,是恢复帝制,主角换成了我。而且声势不小。听到如此消息,我不由得失笑出声,真是敢想。但这样的消息,不是由两局公开通报给我的,反而由韩铁私下告诉我的。我笑过之后,忍不住一声长叹,这么想的人还是不少呀!于是,我严厉批评了韩铁,以作为回答。我是有私心的,但我的回答也包含了真心诚意:
“……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振兴中华的。时至今日,说什么‘复辟’、‘称帝’,不过是有人不思在工作上积极努力,而想以这样的歪门邪道来取悦于我。真是笑话!我再爱权的,也从来没有想过以军队维持统治。如果一个政权只能靠军队的威吓,才能够存在下去,那就是一个失败的政权。我,毋须如此!如果民众把我选下去了,那说明我做的还是不够。但是我相信,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韩铁一脸是汗,连声说,“是是是”。
我看他如此,就抚慰了他几句,“阿铁,你也跟了我这么多年,这点儿事还看不明白。称帝对我有什么好的?不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皇帝只是个虚名,当总理不也一样。如今是‘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
你现在是内阁成员,换成过去,就是六部尚书。家财也有个几百万了。我呢,总比你要强一些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孩子们也不小了,只要稳稳当当的,将来从政、从军、从商,凭着我们的人脉,做什么都会成功……别想太多了!”
……
对于此类问题,我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等候时间冲刷腐败,教育抚育新生,期待未来了。但我也多少做了一些事情。
我实行“土地村有”,使农民的生活改善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土地村有”培养了农民关心、争取自身利益的精神——这是附加赠品,不在我的预料之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村里人多了,总有些人愿意出头,每次他们有什么要求,他们就争取,争取不到,他们就打官司,严重了就把政府告上法庭。我很重视法律和廉洁,只要是合法权益,他们就多半能够争取到。
地主关于“土地村有”的官司,许多人看到官司没有胜利。但更多的人看到,地主没有任何损失。官司输了,那是讲理讲输了,没有打击报复,没有其它迫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种种可能的地方,努力争取利益。争取就有机会得到;不争取就连机会也没有。我以为,没有任何东西,比这种“争取自身利益的精神”更加宝贵。很多人说,刁民越来越多,官不好当了。我说,“没有本事,就不要当官。刁民万岁!”
我还组织安徽大学文学院社会研究所,重点研究美国的制度。美国是怎么把精英选拔出来,怎么确保选拔的就是精英,怎么确保这些精英成为领导者,它的核心机制是什么……也许我们不能够全盘照搬,但我们一定要明白美国是如何做到的,我们能否从中学习到什么,能够采用哪些制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这世界第一强国,不学习别人的长处,我们拿什么去与人家竞争?
美国的强大,不光是武器、科技、地理等外在因素的强大,而是有其内在素质支持的。美国的制度,是真正的精英制度。他的制度,他的竞选机制,能够确保决策者是一批精英。因此,第一,他不犯错误,第二,他少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他能很快改正错误。所以,美国称雄于世界百年而不衰。在这个世界的中国,没有这样的机制。满清留下的,是一潭死水,一个粪坑——有思想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没有思想。有脑子就没位子,有位子就没脑子。
我建立的制度,也不敢说如何,不断改进而已。
……
中国的文化自有其有精华,无须多说。但从一开始,儒家就走错了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选择了孔子,而不是孟子。这是历史的选择,我无力改变。但是我如今可以在孟子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中国文化。有人说,“新儒家”都是“翻译”家。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自己落后了,就要从别人那里学习,肥料加多了,也许暂时是不像原来的东西了,但时间一长,总会长出丰硕的果实。
……
此外,我还着重对整顿了公共秩序。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都进行了严肃处理。通常他们初犯时,会内罚穿上一件粗白布做成的衣服,上面用大大的黑体字醒目地写着,我不该XXXX(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直到他们抓获三个犯类似错误的人。累犯的话,则会被罚穿着衣服,进行社区服务。后来,有人认为,穿这样的衣服,有侮辱人格的嫌疑,便想方设法加以修改。终于在半年后,取消了。不过到那时候,人们轻易已经不会再去违反这些儿规定。丢不起那人!
我还通过立法,对体育设施公园、广场、、城市绿地等在城市的所占比例,进行了规定,限制了一个最低比例。我始终认为,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民族/国家,要强于四体不勤之辈;精神意志的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有些人活者,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正是因为太多人失去抵抗意志,区区一个日本才能在中华耀武扬威。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后世关于日本的争论。我以为,没有什么可争论的。无非是站在什么立场。站在受害者立场,加害人还满不在乎,仇恨它是理所当然的;站在旁观者立场,自然可以说“适者生存”什么的,如此而已。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选择仇恨,还是宽恕,要看具体情况。受害者在之前的状况下,连仇恨都不会,那不是理智,也不是宽容,而是懦弱,自然会被人瞧不起。当然,这与是否贬低日本,是否向日本学习无关。
想来想去,尚武精神、竞争意志的培养,只有体育竞技最合适。所以,为民众提供足够的运动场所,也就成为基础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体育在教育中占据了相当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始终在10%以上。而且学校必须配备一定规模的运动场所,规模大小与学生数量成正比。运动场所可以很简陋,却不可以没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始终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是田径、球类和国术。中华国术大赛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之一,受到广大国术爱好者的欢迎,与定段赛并称国术界两大盛事。
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1921年年中,由于系列福利法案的通过执行,给政府的财政造成了危机。于是,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国防军再次大裁军,并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第三次裁军。中国的地缘位置实在不佳,为了适应国防的需要。国防军再次裁军的同时,国会针对此事,通过了两项法令。
其中一项法令是《兵役法案》的第三修正案。该修正案规定:国家不再征召义务役,完全实行职业兵制度。同时,为了培养后备军人,增加教育中的军训部分。要求完成义务教育的男子,须完成六个月的正规军事训练,完成大学教育的,至少要完成一年的军事训练。并扩大了后备役军官的培养,以为军队培养人才。这种培养,通常也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虽然学校采用学分制,学生也可以半工半读。但多一条途径,总是好的。对国家也十分有利,属于双赢。
《兵役法案》的修改,还有一个用意。它取消了义务兵役,这也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融入中国提供了一个缓冲。说白了,就算少数人意图分裂,没有受到过正规军事训练,其影响也会小很多。而边疆地区的义务教育,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