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后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对峙。蜀军每天辰时一刻埋锅造饭。姜维等士兵们待吃饱喝足后,集体列阵于咸阳城下三里之外。三鼓之后姜维命士兵向咸阳城城下的魏军大呼三声:魏军降不降,魏军回答说:宁死不降;离谱的是咸阳城内的魏军也辰时一刻吃饭然后出城列阵,等蜀军三呼劝降之后同样回敬蜀军向他们劝降,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

等双方“问候”完之后两军各自的将领就命令士兵原地对峙,不准任何人越过两军的中线。双方就这样对峙着等到酉时双方就像约定好的一样收兵回营吃饭。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对峙了三天。赫昭的副将张式对赫昭说:“将军,三天了,我们要不趁蜀军放松警惕的时候趁机攻击了?”赫昭说:“不急,再等等,现在局势不利于我方,多拖上一天就能给援军多增加一天的时间,长安就多一分守住的机会。”

“难怪将军每天把士兵们派出去列阵原来是为了吓唬蜀军拖延时间,等征蜀将军有时间增援我们啊。”张式恍然大悟的说。赫昭忧心的说:“司马昭不可能有兵增援我们了,这次诸葛亮来势汹汹长安那些兵力防守不一定够,哪来军队增援我们!能拖一天是一天吧。”说完赫昭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望着对面的蜀军心想:姜维先锋部队败了,诸葛亮也快到了吧,能守住吗?有其他选择吗;去长安?我一区区杂号将军到了长安恐怕就成了司马昭祭旗安定军心牺牲品了。降蜀?不可能若是诸葛亮能活捉我再说。

魏军那边发生议论的时候,蜀阵中也有不少人不解姜维的做法,士兵们都纷纷议论说是不是姜维被打怕了,不敢再进攻。孙芳见军中的议论越来越大就向姜维请教说:“将军驻兵在此,停滞不前是为什么,难道真如。。。。?”姜维拍了拍肩膀的灰尘说到:“真如什么?难道我还会背叛丞相!”孙芳说:“末将不敢,只是军中非议颇多,恐怕对将军的名声有影响啊。”

姜维没有急着回答他只是反问到:“我与赫昭对自己的主公哪个更忠心,谁家的主君对自己的臣下较为信任。”孙芳想了想说道:“赫昭末将倒是不知,但是将军对陛下、丞相的忠心可是天地可鉴的,蜀国上下无人怀疑。说到信任我家陛下比魏国的那位要强多,这跟将军停滞有什么关系了?”

姜维笑着说:“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赫昭用兵不错,颇有大家风范,若能归顺我军有何不可了。”孙芳点头称是,毕竟多个厉害的自己人比有个厉害的敌人好吧。姜维接着说到:“前些日子他放我一条生路,于我有恩但是在魏国看来就是叛逆。我是伐魏先锋赫昭死放我就是通敌若是派人将这是捅到长安或者曹睿那,就算司马昭放过放过他,恐怕曹睿也不会饶过他,最后他只剩归蜀一条路了。”

“将军厉害,看来赫昭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我军一员。”孙芳拍手叫好的说。姜维向魏军看了几眼然后说道:收兵、回营、吃饭、休息。然后蜀军都缓缓的退入营寨。城楼上突然一阵风吹过,城楼上魏军的旗帜应声而断。赫昭叹气的说:起风了,看来要变天了。赫昭的副将不解道:将军为什么蜀军提前回去了,现在才是申时,难道?

赫昭望着撤退的蜀军说道:“他们终于等不下去了要动手了,今晚叫士兵们提高警惕,严防姜维夜袭,”然后下令士兵们回城歇息。

等姜维回到营寨,只见营寨内十分安静。蜀国的士兵各做各的,有的擦手中的武器,有的搬运箭枝。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对姜维视而不见。姜维十分纳闷,觉得十分压抑,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姜维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才安心。姜维拉开大帐的门帘低头进账,见一个人背坐在案桌上,手上拿着一把羽扇不住的轻摇。突然他转头。姜维楞了一下,然后跑了进去跪在地上喊道:丞相,您来了。

诸葛亮安静的说:“你小子翅膀硬了,敢不听军令,老夫杀了一个马谡,不介意再杀你一个姜维。”姜维磕头认罪的说:末将有错,末将知罪,请丞相责罚,不过咸阳城内的赫昭有大才,与我不相上下。望丞相杀我之后,劝降赫昭让他帮助丞相完成大业。”诸葛亮笑着说:“都快死的人还向老夫推荐人才,可见你忠心可嘉。放心老夫不会责罚你的,起来回话吧。“姜维站起来后,诸葛亮拿起案桌上的一杯热茶吹了口气,喝上一口,深吸一口气对姜维说:“说说看,怎么认为赫昭跟你一样大才了,该不会仅仅就因为他识破你的计谋吧?。”

姜维欠身的说:“不错,管中窥豹。学生已经把一切安排的万无一失,基本没有破绽。但是赫昭短短的时间就能发现,并设下埋伏能有这般才干的人魏国不出五个。但是他赫昭一无名之将居然能看出来。可见他本事不小。”“尽然他如此优秀那么怎么劝降他了。”诸葛亮问道。

姜维向诸葛亮解释这几日的布局,然后向诸葛亮请求到:“为逼反赫昭,末将想让丞相修书一封给赫昭。”诸葛亮说:“既然能为我军捞得一个大将,那老夫就修书一封吧。”诸葛亮提笔唰唰几下很快就写完了,然后又叫姜维把其中一些字涂掉换上姜维写的字。改完书信之后诸葛亮命人将信封装好等晚上入夜在送入城内。姜维心想写一封劝降信用得着这么费事吗。但是想到刚才装信是诸葛亮的笑容心里肯定这样做必有玄机。忽然姜维想到昔日曹操用一封涂改的信就离间了马超与韩遂以致二人反目从而拿下了凉州。以彼之道还之彼身,高!实在是高,姜维越想越觉得自己想的是对的就大声叫好:老师就是厉害啊,高,实在是高明,谁也不会想到老师会用当年曹操用过的计谋对付魏军。看来赫昭只能归顺了,要不他就没有活路了。”

诸葛亮对姜维说:“淡定!火候还没够,再遣一人前往长安告密说,赫昭准备献城投蜀。”姜维一边叫好,一边安排心腹可靠的人前往长安告密。诸葛亮等姜维冷静下来就问道:姜维,即使老夫不来你也有计谋对付赫昭吧,要不也不会再咸阳城下苦待三日吧。”姜维谦虚的说:“全赖老师教诲的好,学生是有打算。并且打算今夜夜袭咸阳并派一旅偏师绕道拿长安的另一个门户下武功。即使攻打咸阳不成,我军再战略上也不至于落于下风。”

诸葛亮称赞说:“好,谋定而后动。不愧是老夫看重的人。骑兵不善攻城,强攻也是徒增伤亡,不如这样吧,老夫令孟获率五千藤甲军攻打咸阳,绥军将军杨仪、射声校尉向充率军一万攻打武功,待拿下武功后向充率五千士兵镇守武功;杨仪率余下人马回老夫帐下听令。”接着诸葛亮让姜维去传达他的命令。向充、孟获见是丞相命令,都欣然领命。孟获更是高兴的跳起来,不断的拍胸口嗷嗷的叫,就连士兵都对他侧目。最后祝融夫人见实在是丢人才一把拉住他;而杨仪接到命令时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想诸葛亮把用攻打武功的小事把自己支开,然后全力培养姜维简直就是偏心,姜维不过一个降将地位,为官比自己晚但是好事全让他赶上了,地位都快比自己高了。杨仪越想越气正想骂出口的时候,姜维说道:“绥军将军难道丞相的交代有何不可吗?或者不想去,不想去你就跟我说吗,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不想去,你跟我说了不想去我回去告诉丞相说你不想去,丞相认为你不用去就可以不用去了。若是丞相让你去你还是不想去你可以跟丞相说你不想去,你亲自跟丞相说,丞相不会让你去,一句话到底去不去。”

听姜维的话,杨仪听着听着就迷糊了,最后只听到一句去不去。杨仪迷迷糊糊地说道:去。姜维对大家说:“大家都听清楚了,绥军将军杨仪愿意与向充率军攻打武功啊;时候不早了,绥军将军杨仪愿意与射声校尉向充现在就率军出发吧,安国将军您也去休息下晚上夺城可仰仗您了。”话都说道这份上了杨仪只好点齐兵马与向充前往武功。而南蛮来的孟获拍拍胸口的说:保证完成任务。

诸葛亮站在瞭望塔上望着长安的方向自然自语的说道:先帝,老臣离您实现统一天下的梦又近了一步了。现在老臣已经站在长安门户咸阳的城下今夜将会拿下咸阳,咸阳一破长安将在我蜀汉的雄狮脚下颤抖,老臣老矣,不过先帝放心我会替他培养一群合格忠心的文臣武将。“老师您找我又什么事情?”姜维行礼问道。诸葛亮说:“你跟随老夫已久,老夫平身所学你已经尽得精髓,只是缺乏历练,老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你可愿意代替老夫独挡一面了。”

“老师何出此言,维以师礼侍丞相,从无此心啊;况且学生所学浅薄不足当大任,难道老师快?。”姜维推迟的说。“老夫年事已高,而且陛下早已成人,军国大事却不太精通,因此老夫想待此次北伐事了,回成都卸去军职专心教导陛下帝王之术,也好为帝国培养一些有用的人才。”说完诸葛亮从袖中抽出一本《兵书二十四篇》递给姜维示意他收下然后说道:“《兵书二十四篇》乃我呕血之作,上面记载上古的奇门遁甲与绝阵与老夫的一些用兵心得以及一些山川地理,你拿回去好好参研,切记此书不可外传尤其是不能魏国得到,否则我蜀汉危矣。”“老师如此厚爱,学生必当全力以付,报效帝国。”

“你回去吧,老夫想一个人呆一会”诸葛亮把姜维遣退说道。他心想到衣钵传人已经找到,也为刘禅留下一位肱骨之臣,心事已经了却了大半。诸葛亮指着天边的火烧云叫嚣的说:“老夫用兵以正为主,此战老夫要借祝融之力,火烧长安城。哈哈火烧长安。一边吼着一边大笑把天空中的飞鸟了惊吓四处飞散。难得失态的诸葛亮一阵癫狂之后很快调整过来,整整衣冠,轻摇羽扇消失在夜幕中。

三国争雄 第二十五章  强攻长安—2

咸阳城下,蜀军的营寨中孟获对他从南中带出的五千藤甲兵做最后的动员大会:“弟兄们,这是第一次跟魏狗打战,俺们各个都是南中的精英要打出俺们的威风不能让人小瞧了;老子婆娘同意了,只要今晚谁杀敌排前五十的可到老子婆娘的亲卫营中挑选一个女人做老婆,记住了这么好的机会只有一次啊。”

听完孟获的话台下的五千藤甲军各个都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即上阵杀敌砍上五十个魏军人头交给祝融夫人换好换得美人归。

祝融夫人见孟获为激起士兵的士气擅自做主将她的亲卫营的女兵许作奖品心里十分生气。但是孟获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又不忍自己的亲卫羊入虎口,于是说道:“立功的勇士肯定可以得到我手下姑娘的芳心,但是要我们的姑娘自己挑选她的郎君。”藤甲军的人认为祝融夫人跟孟获说的没什么区别就同意了。

听着阵阵从蜀营传来的呼喊声,赫昭的副将称赞的说:“将军说的果然没错,蜀军真的等的不耐烦了,要准备攻城,我们要好好准备,今夜给他个迎头痛击,消消蜀军嚣张的气焰。”

赫昭担心的说:“如果面对的是姜维的大军我还有信心守住如是诸葛亮来,我就回天乏力了,除非······!”“除非什么?”副将追问道。“除非司马昭能率军救援,否则咸阳就独木难支只有投降一途”赫昭回答说:“不过司马昭不一定能指望上,投不投降就看今晚了,尽人事听天命吧。”说完赫昭一脸疲惫的走去安排防务了,一点都没有打败姜维的意气风发。

望着赫昭离去的背影副将心想看来跟着一位心中不是怎么想着打赢的是没有前途的便心生退意。

入夜正如赫昭说预料的那样蜀军如约出现在咸阳城下,但是夜袭的军队已经不是姜维所率领的蜀军而是由南蛮孟获所率领的五千精兵—【藤甲军】。以有心算无心,赫昭理应赢上半筹;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当孟获的藤甲军冒着城上飞来的多如牛毛的箭支一路顺利的爬上城墙的时候,魏军悲哀的发现他们的箭雨根本就没对蜀军造成太大的伤亡。除了几个上云梯不小心摔下去跌死的大部分藤甲军都陆续的登上了城墙。当魏军发现大批蜀军登上城墙准备为了他们的荣誉拼死一战的时候,更绝望的发现当他们的刀、枪剑砍在蜀军身上除了给蜀军的盔甲留下一道印痕,就再也砍不进去了。

一股绝望开始在魏军中蔓延,趁你病要你命。藤甲兵可不手软,藤甲兵们趁着魏军对战失神的片刻顺手劈下魏军士卒的头别在腰上,藤甲军月杀月起劲,魏军越退越后最后,藤甲兵把咸阳城魏军全逼到县衙处。

“报,将军、不好了城破了!”一个亲兵慌慌张张的对赫昭报告说。“什么,这么快城就破了,不可能。”赫昭的副将一把扭过亲兵的脖子不相信的问道,一边问还一边使劲的摇晃。

亲兵被掐住脖子,被卡的喘不过气来,但还是撑着断断续续的把话说完:将军城真的破了,蜀军····不知到··从哪叫来一群····妖怪·盔甲生厉害·弟兄们怎么也砍不死他们·····敌人正朝这边杀来···将军早做打算阿。”

赫昭的副将一听蜀军正向县衙杀来,立即松开手拔出剑准备出去跟蜀军拼命。但是赫昭一把拦住他:“稍安勿躁,现在出去只是送死。前些日子我放姜维一命,今夜便是姜维还我人情的时候了,等蜀军兵围县衙我向他求情放我们走。”

赫昭的副将听赫昭这么一说想拼命的就放下来了,于是就安静的呆在赫昭身边静待蜀军的到来。

“昔日武乡侯弹琴摆空城计使太尉中计退兵,今日我也附庸风雅一番,来给我找张琴来,我也学学武乡侯。”赫昭对身边的亲兵打趣到,一会真有个亲兵给赫昭找来一张古琴。当最后的魏军退进县衙的时候见他们的统帅安静的坐在院子了弹琴犹如找到主心骨般心也定下来,扭头把兵器对向正赶过来的藤甲兵。孟获指着院子里的魏军笑着说:“你们这群瓮中之鳖,还想学丞相摆什么空城计,俺不吃这套,冲进去。”“慢!”赫昭大声喊道。孟获好奇的说:“你们汉人就是麻烦,你快死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有屁就放。”

“敢问将军尊号,我也好知道我败在谁手里。可与你们的先锋姜维将军熟悉?”赫昭开口问道。孟获嚣张的回答说:“老子南中孟获,添为安国将军,姜维那小子跟我还算熟悉,你要是那小子的朋友,老子准你投降若是想战老子留你个全尸。”

赫昭对孟获说:“我乃魏将,守土有责,怎能降蜀。只是我跟姜维昔日在魏同朝为将但并不相识仅有数面之缘,几日前姜维率军攻城被我所围;我念及昔日之谊放他一马,不知今夜将军可否送个人情放我等离去。”孟获思考一会心想赫昭是丞相要定的人,以后可能是同事了不如放他一马,以后也有个照应。

正当孟获在思考放与不放的时候赫昭的副将见孟获不语挖苦他说:“我听闻南中彝族中人十分爽快,今夜见将军如此婆妈,看来传言有虚啊。”孟获见赫昭的副将如此不识趣心想老子在想怎么找个好的借口放你们,你们居然敢挖苦我们彝族名声,他爷爷能忍按不能忍。开口大骂到:“你他妈那根葱啊,信不信老子劈了你。”说完准备下令藤甲兵进攻。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收兵的鼓声,军令如山熟知诸葛亮军法无情,孟获只好退兵,临走的时候对赫昭与他的副将说:“算你们走运,看来姜维将军替你求情成功了,你们保住小命了。赫将军,姜维那小子叫老子送封信给你接着。”说完就把信仍了过去,然后指着赫昭的副将骂道:下次别让我再看见你,下次见面就是你的死期。”说完孟获急忙带着藤甲兵退出咸阳城。

赫昭捡起孟获仍过来的书信,然后打开仔细的看了一遍,而她的副将也趁机伸头过来偷看,没等副将看清楚上面些什么,赫昭就将书信收起来放好。副将不解的对赫昭说:“将军,为什么蜀军明明可以拿下咸阳却在快到成功的时候撤退了?”“你问我,我问谁去啊!”赫昭无奈的回答说。“看来只能弃城了”赫昭望着县衙内存余的魏军说。

“丞相,为什么这个时候收兵,明明可以拿下咸阳城了?”孟获回营后向诸葛亮不解的问道。“因为司马昭率五万大军来了,一个时辰后将进入咸阳城”姜维回答说。“司马昭算屌,五万大军还不够我藤甲兵几个冲锋了,这也能做收兵的理由?。”孟获说完仔细的盯着诸葛亮希望自己能找出答案。但是诸葛亮还是沉默不语示意姜维给孟获解释。姜维对孟获说:”司马昭不算什么,五万魏军也不算什么,丞相并不是怕了司马昭只是有更大的谋划,安国将军放心,战以后有得你打回去好好休息吧,你也累了一夜了。”孟获摇头表示不理解但是听到有战打还是高兴的回去休息的。

“司马昭已经按照老师所想前来增援咸阳,老师接下来有何打算。”姜维向诸葛亮请教到。“姜维,你不是说赫昭有才吗?此次就用计收服赫昭啊,司马昭不来怎么逼反赫昭了”诸葛亮回答说。“学生虽然愚钝,但是认为老师如此大费周章绝对不止是为了逼反一个赫昭这么简单。”姜维继续追问道。诸葛亮神秘的一笑说道:“老夫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三国争雄 第二十六章  强攻长安—3

赫昭的副将见赫昭想弃城就劝说道:“将军守土有责,不能轻言弃城,否则到了长安散骑常侍也会治您的兵败之罪啊。还是派人去打探下,视情况再做打算吧。”赫昭找来几个斥候对他们说:你们找几匹马出城打探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速去速回。”

那几个斥候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不肯动半步,赫昭无奈之下只能许诺侦查回城之后没人赏银百两,这时斥候才为所动,一溜小跑的去找马侦查城外情况。大约一刻钟之后咸阳城内剩余的魏军等的不耐烦准备哗变的时候。一个斥候兴奋的骑马跑回来一边跑一边高声的说好消息:援军来,我们有救啦。

斥候冲到赫昭面前跪下报告说:“将军,蜀兵退却是因为散骑常侍司马昭大人率五万大军增援,要不了多久将会抵达咸阳城下。散骑常侍大人要转告将军,命将军出城迎接。”一听援军来了残存的魏军各个都欣喜若狂。赫昭看着他们无奈的摇摇头,心想:司马昭来了也没用,除非陛下亲征或者太尉领兵至此,因为对面领军的可能已经不是姜维,而是诸葛亮。

赫昭的副将见赫昭日想也想长安增援但是现在长安的增援到了却有一种担忧。副将心底怀疑姜维书信可能是一封劝降信,而赫昭恐怕内心已经动摇,或许会叛变。副将眼珠一转,心里一嘀咕对赫昭默说一句:将军对不起了,人往高处走,更何况你与蜀军有说不清的干系。副将越想想得意,一边想一边流口水想着他当上将军的威风。

赫昭拍拍正在意淫的副将的肩膀对他说:“想什么了这么开心,走吧去迎接司马昭吧,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副将心里回一句:你看来是躲不过啦,哈哈哈。副将收起笑容跟赫昭去咸阳城楼下迎接司马昭。一会司马昭的军队便赶到了咸阳城,他看着城楼下赫昭只率领百十来人迎接不由的生气的对赫昭骂道:“你一个区区杂号将军居然敢消遣我,我不远千里增援你,你派这么点人迎接我糊弄谁啊。”赫昭回答说:“蜀兵刚攻下咸阳城不久,但是听到大人率军前来增援退兵了,现在咸阳城内就剩下这些人了,散骑大人来了现在咸阳就全仰仗大人了。”

司马昭见赫昭手下各个身上带血知他所言非虚,也不计较那么多就命大军分成两队一队随司马昭入城驻防清理尸体,另一队城外驻扎并任命赫昭做城外驻扎军的统帅。司马昭把咸阳清理完毕布防结束后,赫昭的副将悄悄的潜入司马昭的帅府。“启禀将军,赫昭手下有人求见。”一个亲兵进来传话到。司马昭忙了半宿见赫昭不来见他手下人却来了,十分奇怪就示意带他进来。

赫昭的副将对司马昭说:“散骑大人小人有一个关乎咸阳乃至长安安危的消息告诉将军。”司马昭听完眼皮都不眨下,没一点反映。副将说:小人是当年太尉贾诩大人旗下的密探,真名叫做贾福。主要暗中负责监视长安一带的将领,若有谁对皇室不忠暗中铲除,小人也是一个巧合之下才得知姜维曾给赫昭一封劝降信,而且赫昭可能打算投降,他们设局想要将大人一网打尽啊。”司马昭一听他是毒士贾诩的手下就来兴趣他,心里明白为什么曹睿对大臣们的动向那么理解,原来是贾诩留下的间谍组织的功劳啊。

司马昭和颜悦色的对贾福说:“你将如此重要的消息告诉我,若是你有足够的证据我帮你干掉赫昭保举你率善中郎将,你看如何?。”贾福说:“证据当然有不过不在我手里,书信在司马昭手里。”司马昭沉吟一会对传令兵说:传令城外军队回城驻扎,赫昭速来帅府见我。”贾福不解的说:将军为何如此要杀赫昭轻而易举,何必如此麻烦了|Qī…shu…ωang|。”司马昭说:“我是主将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道理,你就安心的做你的率善中郎将。”

赫昭接到传令见司马昭又见司马昭将城外大军招进城以为出了什么变故,便急忙赶入帅府。赫昭对司马昭说:“不知大人叫我来有何重要事情,属下认为大人将城外大军撤到城内实为不智,若蜀军来攻便失去犄角只能死守了。”司马昭见赫昭一进来就质疑他的决定心里十分懊火问道:“那将军有何高见了?”赫昭回答说:“据探子潜入蜀营探听的消息,这次蜀军的统帅可能是诸葛亮,诸葛亮用兵如神,我大魏只有太尉可堪匹敌,属下认为咸阳城小,若蜀军强攻估计手不了多久,因此属下建议退守长安,借助长安坚固的城池与蜀军周旋,待陛下或者太尉来援诸葛亮必退。”

“长安是坚固啊,将军可知最坚固的城池是怎么攻破的吗?”司马昭不温不火的问道。赫昭一时没弄明白司马昭这话想说什么,贾福一脸阴笑的回答说:“嘿嘿,最坚固的城池拿下的最好办法是里应外合,你说是不是啊,赫将军。”

“话虽如此但是谁会出卖谁会出卖自己的国家了,我是个军人有话直说”赫昭回答说。

“那就要问将军自己,将军要是对大魏忠心就把姜维给你的书信拿出来吧,这样对你对大家都好。”贾福对赫昭说到。赫昭终于明白两人串通一气想要说什么了,正当考虑要不要给的时候。贾福又说了一句:该不会这么重要的书信,将军敢随便仍吧。“无奈之下赫昭只有将姜维写给他的信交出来,这时他才明白他陷入了蜀军的阳谋,姜维写了一封涂改的信本意就不是为了劝降他,而是为了离间他。当年曹操用来对付马超和韩遂的计谋今日用来还是那么管用,赫昭知道司马昭已经对她产生怀疑,即使他有千张嘴也说不清了。果然司马昭看完书信扔给贾福:“你帮看看改了的字是不是赫昭的笔迹。”贾福看完后点头称是。没等司马昭开口,赫昭说:“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于是司马昭命人将赫昭打入死牢,等禀明曹睿之后再处置。贾福一脸期冀的看着司马昭:“大人我那率善中郎将任命什么时候下来啊。司马昭一脸鄙夷的说:“急什么,该你的跑也跑不到,以后跟着我还怕当不了将军。”贾福老脸通红一时无语。

“报。。。报。。。大事不好。。。蜀军大举围城,现已经将咸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城门长慌张的跑进来说;喘口气他又接着说到:“城外蜀将叫阵,他请散骑常侍大人上城答话。”“来的好快,击鼓召集众将上城去看看。”司马昭对传令兵说。

霜重鼓寒声不起,阵阵嘶哑的鼓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司马昭对城下喊阵的蜀将喊道:“借问城下谁主事,请上前答话。”姜维上前回答说:“我乃蜀汉北伐先锋姜维,我已奉丞相将令率三十万大军将咸阳团团围住,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劝你还是投降吧。”“诸葛亮!看来咸阳是守不住的了。”司马昭自言自语的说。司马昭又喊到:“你们围而不攻有和打算,想里应外合吗?可惜啊,你们的内应赫昭已经被我给抓起来了。想要咸阳就来攻吧。”

诸葛亮坐在他那自己发明的香车上,晃悠悠的出来走过来。然后慢吞吞的下车对司马昭说到:“贤侄对老夫可不陌生吧,我虽然与司马懿对战多年,但将他引为知己,你是他儿子,只要你将赫昭放了交还我军,并主动撤出咸阳,老夫愿意放你们走。”听完诸葛亮说的话蜀魏国的士兵都吃惊了,司马昭紧张的说:“记你愿意放我和五万大军走?”诸葛亮点头说是。得到诸葛亮肯定后,城楼上的魏军两眼放光死死的盯着司马昭。司马昭明白五万VS三十万,对手还是诸葛亮用猪脑袋想都赢不了,如果不答应恐怕士兵们会哗变杀了他向诸葛亮投降。司马昭无奈的同意诸葛亮的建议,把赫昭押着送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很爽利示意大军给司马昭放出一条路。就这样姜维花了许久没攻下的咸阳城就被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给拿下了。诸葛亮住进了司马昭还没捂热的帅府。蜀国众将对兵不血刃当然高兴,但是对放走司马昭以及他的五万大军十分不解,但是强忍着没问。因为诸葛亮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情是不会说的。

“你们很想知道老夫在想什么?”诸葛亮向脑袋里充满无数个问号的众将问道,众将向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因为陛下!”诸葛亮回答说。“为了陛下?”众将更加糊涂了,丞相放司马昭怎么跟陛下有关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本好书需要读者大大的参与!想知道诸葛亮怎么回答的吗?请参与评论将你的建议写上)

三国争雄 第二十七章  强攻长安 —4

“为了陛下?”???随诸葛亮一同出兵的蜀军将领们各个两眼发直一愣楞的,无法理解诸葛亮说这句话的意思。杨仪见大家低头沉思眼珠一转对大家说到:“我知道啦。”众人见杨仪说自己明白了诸葛亮想要表达的意思都把目光注视在他的身上。杨仪示威的朝姜维等了两眼然后自鸣得意的说:“丞相这么做是为了顾全大局,丞相果然是高风亮节,大家都知道此次皇上也率军参与北伐,若皇上寸地还未攻取,而丞相这边已经拿下长安饮马黄河,那皇上的脸往哪搁啊。皇上乃一国之君若连手下臣子的万分之一多不及,不要说是被三国人耻笑,恐怕连番邦也会看不起我们的皇上啦,丞相此举高,实在是高。”

众人听完杨仪的解释都把目光投向诸葛亮,希望从诸葛亮那张淡定的脸上看出些什么。但是诸葛亮对杨仪说的不置一词。于是众将开始议论纷纷,等众人议论一会在没有新词的时候,诸葛亮冒出一句:诸位说了这么久也累,都回去休息吧,有这个闲功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