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妾这职位-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府大姑娘贾闵坐在惠姐旁边,直盯着惠姐看,惊讶地大声道:“惠妹妹脖子上戴的珠子好大呀!还有这副镯子,上面镶着红宝石像血滴子,一定价值连城。”
惠姐娇吟得意地道:“手钏是婆母的陪嫁,送了我,这珠链子是公子爷花大价钱买下的。”
几桌席上的人不少听见的,不觉朝娴姐看去,娴姐脖子上空空的,手上是一对玉镯子。
娴姐的脸红红白白,现出窘态,王氏看在眼里,不免心疼。
惠姐身怀有孕,不能久待,就先去偏厅歇着,佟氏一看惠姐出去也跟了出来,走去偏厅。
看惠姐倚在凉床绣金牡丹引枕上歇息。
惠姐看她进来,想要起身下地,佟氏忙道:“你有身子多歇着,别累了,我也不是外人。”
佟氏过去挨着惠姐坐下,问:“方姑爷对你如何?”
惠姐含羞道:“对我很体贴。”
“方老爷好太太怎样?”
“也好,每日弄些补品逼我吃,吃得直想吐。”
佟氏又问了最关心的事,“你姐姐对你怎样?”
惠姐脸色一变,轻蔑地嘲嗤道:“哼,她?巴不得我孩子落了,背地里诬我孩子不是方珏的。”
惠姐鼻子里又哼了声道:“她到处传言,说我行为不检,孩子是别人的,可惜夫君不信,枉费了她的心机。”
佟氏担忧地道:“小心为是,头抬,不能有丁点差池。”
佟氏不好明言自己的不祥预感。
天黑前,方珏叫丫鬟唤娴姐姊妹俩回去。说轿子已备好了。
佟氏等送到大门口,方珏等在那里,看见惠姐出来,急忙上前挽住惠姐,嘱咐脚下。把娴姐晾在一旁,佟氏看他小夫妻俩亲密,把娴姐不理会,娴姐脸色煞白,脸子很不好看。
三人走去小轿子。
娴姐上一乘小轿子,方珏牵着惠姐的手送至后一乘小轿。
双手托着把惠姐抱了上去。正巧娴姐上轿子一转头看见,嫉妒啃噬她敏感脆弱的心。
惠姐上去,从轿窗里朝方珏笑着招招手,方珏走去上马。
☆、67苦命人儿
七月流火,暑气蒸人,佟姨娘怯热,就不怎么出屋,这古代的房屋梁缘高深,宽敞凉快,秋荷又去上房领冰块,放在屋子四角里镇着,大厨房又开始煮绿豆汤,放上冰块,解暑。
佟氏每日早起趁凉快给王氏请安,王氏天热也腻烦人多在身旁围着,就早早打发回去了。
佟氏无事就坐在窗前绣花,借以打发时间,日子在指尖缓缓流过,偶尔佟氏做活累了,抬起头,看窗外天空高远,不觉想起那个人。
佟氏听见外间有说话声,像是二等丫头叫莺儿的和祯哥的小丫鬟叫秋儿闲聊。
秋儿道:“听说了吗,大太太要休了大奶奶?”
莺儿‘啊?’了声,道:“我怎么没听说,你听谁说的,别是误传吧!”
秋儿道:“听大房五月说的,说大太太想娶甥女陈二姑娘为贵妾,可大奶奶死活不同意,气得大太太直嚷着让耀哥休妻,陈二姑娘直接娶做正室。”
莺儿道:“那耀哥能答应?”
秋儿叹了声,道:“要说这男人薄情寡义,喜新厌旧,耀哥和陈二姑娘早就有首尾,焉有不愿意的。”
莺儿道:“这么说小爷耀哥也同意了。”
秋儿道:“好像听说耀哥还顾念着几分夫妻情分,不忍心做得太绝,听耀哥的意思是把陈二姑娘娶做二房。”
莺儿好奇地问:“那大奶奶什么意思?拗不过只好依了婆婆?”
秋儿嗐声,道:“那有啊?大奶奶抵死不愿让耀哥娶二房,说要想就按通房礼进门,耀哥又不愿委屈陈二姑娘,陈夫人也不干,说宁可姑娘剩家里,也不做通房,一定要按贵妾礼进门,和大奶奶姊妹相称。”
秋儿停住。
莺儿着急听下去,急道:“后来呢?”
“后来大奶奶坚持不肯退让,话说急了,顶撞了大太太,大太太一怒之下,非逼着耀哥休妻。”
莺儿急于知道结局,道:“休了吗?”
秋儿道:“听说闹到老太太跟前。”
佟氏听得浑身发冷,不管怎么说,自家的买卖得大奶奶鼎力相助,她巴望着大奶奶好,大奶奶休回家去,卢家乃名门望族,会以为耻,大奶奶在娘家的日子也不过。
大房
贾家大爷和大太太上座,耀哥站在下面,大太太一脸的不悦,对丈夫和儿子道:“这样的媳妇我受够了,不想看着我死,就休了。”
贾家大爷看看嫡妻,长叹一声道:“你说得轻巧,媳妇娶进门是说休就休的,旁的不说,老太太这关能过吗?在说亲家也不干呀,无故休妻,也不占理呀!”
大太太辩驳道:“怎么是无故休妻?七出之条,你看看她占了几条?不顺父母这是一,无子其为二,妒是三,你们说说我说的那条冤枉了她。”
贾大爷和小爷耀哥父子俩互瞅瞅,这三条真都占上,还真不好驳。
大太太看父子俩无言对答,得意地道:“我就说这样的媳妇早就该休回娘家,你父子还偏袒。”
贾大爷是个和事老,怕嫡母跟前这话说不出口,亲家那也无法交代,就苦劝道:“虽你说得有理,可我们贾家向来厚道,不做亏心的事,媳妇休回娘家,你让她娘家的脸面往那放?媳妇年轻轻的怎么做人?依我说,好好和媳妇说说,各自让一步,陈家二姑娘纳为通房,待生子在抬了姨娘。”
大爷话音未落,大太太周氏脸突变,带了三分怒气,道:“我甥女做贵妾我都觉得糟蹋了,做通房,别说她母亲答不答应,就是先我这就不愿意。”
耀哥接着母亲话茬,道:“二妹妹做妾都埋没了,还要做通房,父亲说的儿子也不同意。”
娘俩极力反对,贾大爷没折了,埋怨老妻道:“大房里整日价吵吵嚷嚷,你看人二房三房多消停。“
大太太撇撇嘴道:“那两房消停,我看早晚要出事,你还不知道那三房的惠姐和娴姐闹得跟仇人似的。”
贾大爷道:“还是说自己房里的事,我还是这意思,媳妇不能休。”
大太太道:“我和老太太说去,让老太太评评这个礼,这媳妇对婆婆没一点孝顺。”
贾大爷道:“你执意要休了媳妇,我也不管,我提醒你一句,别惹母亲不快,大暑热的天,把老太太气到了,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一提老太太,大太太气势就弱了。
大太太仗着胆子过上房,找老太太。
老太太才吃了饭,在炕上懒着,听丫鬟说大太太来了,知道又是和孙媳妇卢氏闹气。
大太太进门二话不说,直接跪在当地,道:“老太太给媳妇做主。”
老太太微叹,道:“起来吧!有话好好说,都当婆婆的人了,动不动跪什么?”
丫鬟扶着大太太在椅子上坐了。
老太太正了正身子,道:“说吧,又是那一桩?”
大太太腰板挺直,开口便道:“您孙子耀哥要休妻,求老太太答应。”
不出老太太所料,真就是卢氏又惹了她婆婆,老太太心里对这卢氏没几分好感,仗着出身,凡事不会圆通,拧着婆婆和丈夫,这在婆家能立住脚?
可大局出发又不能不拦着,道:“我贾府无此先例,休妻的事是甭想了,孙媳妇不好,你当婆婆的教导她,别动不动就休妻,是不是为了纳你甥女为妾的事,这事孙媳妇要是拦着就是她的不是。”
卢氏不答应纳妾,大太太也是一气之下要休了媳妇,其实真要休了,她还有点犹豫,耀哥落第,已是连考两次,她本来满心希望儿子金榜题名,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了,除了怨恨媳妇耽误了儿子,儿子功名这盼头,心里也不报什么希望。
想借卢氏娘家之势,给儿子谋个一官半职,耀哥走仕途这条路也是迫于无奈,家里生意老二夫妻俩把着,有心争,贾大爷父子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生意真要交到她爷俩手里,也得陪着底朝上,贾大爷胸无大志,每日闲来看看书,出去溜溜,倒是老实,不操心,可大房这今后生计无着,不由她不想。
于是道:“既是老太太这么说,媳妇就定下娶陈家二姑娘做妾。”
大太太回去就把儿媳卢氏找来,说这是老太太的意思,卢氏短短数日,人已憔悴得不成样子,足足老了十岁。
走路虚弱得要丫鬟扶着,此刻听了,提上一口气,道:“要娶就是通房,做妾死我都不会同意。”
在无二话,脸也不朝大太太看。
仲夏,暑气熏蒸,大太太听了气急,头上血涌上来,眼前一黑,朝后倒去,躺倒在软榻上。
众人慌了,上前召唤,好半天,大太太才悠悠醒转,眼前人影晃动,恍惚看卢氏也在跟前。
卢氏方才看婆婆晕倒,也吓得够呛。
只见大太太顺手抄起引枕,朝卢氏甩过去,破口大骂道:“我把你个不孝的小蹄子,我几世作孽,娶了你这样的媳妇。
越说越气,抄起桌上的茶杯,就要砸向儿媳,众人一看不好,忙拉劝,推大奶奶卢氏出去。
晚间,耀哥回来,就听说母亲病了,进去上房,一看母亲躺在床
上,人很萎顿,桌上饭菜未动。
耀哥上前,弯腰问:“母亲,怎么早上好好就生病了?”
大太太周氏扭过脸,不看儿子。
身旁的陪房顺义家的埋怨道:“还不是大奶奶惹的,太太气得晕死过去,这刚刚大夫来过,服了药。”
耀哥一怒之下,拔腿去自己房中找媳妇卢氏。
卢氏晚饭也未用,心中不安,婆婆晕倒,这祸事惹大了,此刻方知害怕。
‘咣当’门扇被一脚踹开,卢氏惊得站起来,见是丈夫进来,才要说话,耀哥上前照着她小腹就是一脚。
卢氏本来已弱不禁风,那禁得住他这一脚,踹得倒退五六步,重重跌倒,耀哥上前踢打,房中丫鬟豁出命地抱住爷的腿,哭求道:“爷,绕了奶奶吧!这样打会出人命的。”
耀哥犹不解气,一脚把丫鬟踢出老远。
佟氏听房中丫鬟小声议论,不放心,就起身,换了衣衫,走去大房。
此刻正好进门,见此情形,疾步上前挡在卢氏身前,厉声道:“小爷一个读书人,不顾斯文,下死手打自己发妻,还有点夫妻情意吗?”
耀哥此刻有点醒过神来,余怒未息,指着卢氏道:“你问问她做了什么?把婆母气死过去。”
说罢,脚一跺,一撩袍子转身就出去了。
小丫鬟尖叫一声,指着地上,佟氏回身,惊见大奶奶裙下流出鲜红的一摊血水。
众人一看都傻眼了,忙扶躺在炕上,佟氏吩咐丫鬟道:“快请大夫来。”
丫鬟飞跑出去,卢氏捂住小腹,佝偻着身子,疼得脸色煞白,豆粒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身下裙子都被血水染红,下来大的血块,小丫鬟不知何故,吓得啼哭不止。
这时,卢氏陪嫁过来的老吴婆子看了,惊道:“不好,好像做了胎儿,小产了。”心疼地看着她姑娘,眼泪就流下来。
佟氏听了,暗惊,心下一片悲凉,早知道有了,这事就不会出了。
匆忙替卢氏换下污了的衣衫,收拾了,等大夫到了,佟氏撂下帐子,把卢氏一只手拿出来。
请来的大夫四十几岁年纪,看着稳重,细心地给卢氏请脉,佟氏看他脸色沉重,知道不好。
大夫又命拿出另只手来,手搭着脉搏,沉吟半晌,放开,佟氏取过窗台上放着布包着的那团子污血块。
大夫仔细看了看道:“可惜,少夫人所怀胎儿至少二月。”
佟氏心‘咯噔’一下,朝帐子里看眼,大奶奶卢氏一动不动,好像没有知觉,不知她是否听了去,但看她一点反应都没有,不无担心地问道:“大夫,大人没事吧!
吴大夫道:“调养一阵子,料无大碍,我开几剂药,按时吃下去,少夫人身子很虚弱,注意饮食和休息。”
丫鬟婆子跟大夫拿药方,唤小厮去药堂抓药。
大夫走了,佟氏撩开帐子看卢氏雪白一张脸,唇无一点血色,闭目,好半天没动,佟氏俯身低唤道:“大奶奶。”
大奶奶卢氏眼睑动了动,一颗泪珠顺着眼角滚落在玉枕上,佟氏拿过床头搭着的一方新帕子,轻轻替她拭去眼角的泪水。
佟氏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只有时间才能慢慢平复这伤痛。
佟氏起身,命丫鬟叫厨房弄点补品,又走去外间,叫过一个丫头,小声吩咐她去告知大太太。
又命另一个丫头出去找小爷耀哥。
佟氏仍回里间守在卢氏床前,半晌,一个小丫鬟端着个雕漆填金托盘进来,上面放了一只白玉小碗,里面是黑乎乎的药汤。
旁边丫鬟撩起帐子挂到双鹤银钩上,佟氏坐在床沿边,拿着银勺子,卢氏的失血的唇碰到冰凉的药勺子微微张开,药一点点喂进去。
卢氏阖眼,不愿睁开,也许她已没有气力面对尘世的冰冷。
卢氏服过药,安静地睡去了,佟氏看她消瘦得肌肤失去水分,发丝枯干,已不是初次见她时,那端庄秀雅的少妇。
佟氏看她睡梦中蹙着眉头,好像很不开心,似无限凄苦。
☆、68娘家来人
二日,卢府就得了消息,卢氏大嫂郭氏就带着人赶来,在贾府门前下轿子,不待通报,就往里闯,大门上的小厮认出是卢府的人,看一行人气势汹汹,未敢拦着,郭氏带着群人直奔大房。
进了卢氏的院子,正好卢氏的陪嫁丫鬟锦儿端着盆水出来,‘咣当’铜盆就失手滑落,也顾不上拾,就像看见亲人似的,飞跑上前,跪伏在郭氏面前,一声悲哭:“少夫人,您可来了,我家姑娘她命好苦啊!”
说罢,也不顾尊卑嚎啕哭起来,卢府得卢氏丫鬟锦儿送信出来,卢氏父亲文渊阁卢大学士卢振国未下朝,嫡母贺夫人听派来的人支支吾吾说个不清,好似刻意隐瞒什么,不免多疑,庶女出了事,忙命儿媳郭氏即刻去贾府看个究竟。
郭氏听婆母吩咐,才往外要走,贺夫人道:“回来!”
郭氏又转回,听婆母还有什么话说,贺氏道:“看来人慌慌张张的,好像是有事瞒着,你多带点人去,万一有甚不好,你回来即刻回我。”
郭氏答应一声,就带人赶去。
这才一进院子,就见锦儿哭天抹泪的,焦急道:“快起来,我先看看你家姑娘在说别的。”
锦儿带路进了堂屋,郭氏闻一股子浓浓的草药味,里间的撒花软帘垂着,酷暑天气,梅花格子门却掩着,越发有不祥的预感。
锦儿紧走几步,上前打起帘子,郭氏进门,看金漆文几摆着药碗,紫铜兽香炉飘出袅袅沉香,门窗关得严严的,
影影绰绰纱帐里小姑子孤零零地躺着,缩着身子,没什么声息。
郭氏快步上前,撩开帐子,只见卢氏微合双目,脸白如雪,香腮塌陷,瘦弱得脱了像,不由悲从中来,唤了声:“妹妹。”
就说不下去了。
卢氏听见熟悉声儿,缓缓睁开眼,眼前人是娘家嫂子郭氏,动了动唇角,却是一丝苦笑,郭氏见了这笑容凄惨惨,哽咽道:“妹子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竟变成这样子?”
卢氏眼角湿润,虚弱地喘口气,轻声道:“嫂子来了,别难过,妹子没事。”
郭氏见她瘦削得颧骨突起,双目空洞,暗淡无光,握住手心冰凉。
郭氏起身,厉声问身后跟着的丫头锦儿道:“说,这是怎么回事?你家姑娘怎么会弄成这样?”
锦儿闻言双膝跪下,泪流不止,悲悲切切地说了事情经过。
郭氏听完,义愤填膺,骂道:“贾耀,你个灭绝人伦的畜生,下此毒手,枉读了诗书。”
命锦儿道:“你前面带路,我找亲家好好问问,我卢家女儿犯了哪条王法,竟生生打落了胎儿?”
郭氏一时气愤,就让丫环带路去大太太上房,边走边嚷道:“没王法了,耀哥给我找来?竟敢动手打人,反了他了”
大太太当晚便听说卢氏落了胎儿,也吃了一惊,开初也有几分后悔,不该撺掇儿子去打媳妇,可事已至此,后悔无用,看儿子愁眉苦脸的,又说些安慰的话。
二日,母子和陈二姑娘正在上房,听家下小厮来报说卢家少夫人带着人闯将来,一时慌了,还是陈二姑娘提醒句:“快让表兄出去躲几日在回来。”
一句话点醒了大太太,忙推耀哥道:“你岳家正气头上,还是避一避风头,等事平息了在回来。”
耀哥有几分不愿,被母亲和陈二姑娘说得无法,也是害怕卢家兴师问罪,就匆匆走出去,找地方躲起来。
这里,陈二姑娘又道:“姨母还是装病,避一避。”
就让大太太周氏躺在床上,撂下帐子,大太太在里面不出来。
命人放下帐子,吩咐说:卢家的人来问,就说让儿媳气病了。爬不起来了。
陈二姑娘在里面也没敢露面,怕卢家人看见火上浇油。
果然,卢氏大嫂带人过上房,才进院子,丫环婆子拦了道:“我家太太病了。”
卢氏大嫂纳闷反问一句道:“病了,真病了?”
大太太跟前当红的老尚婆子道:“太太昨儿跟大奶奶生气,一病不起,躺了两天,水米未打牙。”
郭氏不信,郭氏得用的管家媳妇贵福家的大声道:“病了?哄骗谁呀?让我等进去看看,方信你说的。”
老尚婆子陪着笑脸道:“亲家夫人,我们太太是真的病了,不信你问她们。”
说着用手指着周围的下人。
大太太房中的丫鬟婆子忙帮腔道:“昨儿太太让大奶奶气晕过去,这大奶奶眼真真见的,不信亲家夫人去问大奶奶可有这回事?”
郭氏看贾家人多势众,自己带来的人少,硬闯怕要吃亏,
瞪着杏目,道:“既然你家太太病了,那把你家小爷耀哥找出来,打完人就躲起来了?还算是个男人?”
老尚婆子满脸堆笑,不慌不忙地道:“小爷耀哥自昨个和奶奶口角,心情不好,出门散散心,说过两日回来。”
郭氏气愤,说得轻巧,口角,人都剩半条命了,道:“把媳妇胎儿踢打掉了,还有心肠出去逛?”
老尚婆子也不急,分辨道:“哥儿素日最是斯文,怎么可能踢打奶奶,亲家太太莫听人挑唆,也就是小夫妻俩吵架拌嘴,不小心失手碰到奶奶,哥儿尚不知奶奶有身孕,更别说小产,若知道,就是拿住他的手让他碰奶奶,借个胆子也不敢碰,亲家也知道我们太太盼孙子,要是知道奶奶怀上了,还不活菩萨似的供上,这都是气头上一场误会。”
郭氏听她这一大番言语,无礼也辩三分,对左右冷笑道:“别说是贾府主子,就这奴才都好钢口,白的说成黑的,把打人说成误会。”
贵福家的大声道:“你只把姑爷交出来,旁的自有说理的地方。”
老尚婆子装矮子,低声下气地对郭氏道:“亲家太太,不是不交人,实在是哥儿昨个就走了,一晚未回来,不的,亲家太太厅上坐,等老奴派人去找找。”
郭氏见纠缠下去,也没有结果,就朝上房故意大声道:“这事不算完,耀哥那畜生是想一辈子躲着不见人,你贾家仗势,我卢家也不是软柿子,走着瞧。”
说罢,对左右挥手道:“走。”
郭氏没寻到人,只好作罢,仍回小姑子房中。
郭氏进正屋,见几个丫头守在里间门口,郭氏进了里间,床一侧只站着一个卢氏贴身丫鬟,帐子里静静的。
郭氏走去床边,伸出撩开帐子,见卢氏平躺着,双目呆滞,朝上望着头顶的雕花承尘,郭氏轻唤了声:“妹妹。”
卢氏眼珠才动了动,微微偏过头,看是她大嫂,眼珠微微有了活动,郭氏见她眼角悬着一颗泪珠,莹然欲滴。
郭氏心酸,坐在床边,抓住她的手,卢氏手似寒冰,一直能凉到人心里。
郭氏一手用帕子擦眼睛,道:“没想到这才几日不见,妹子竟变成这样子,你为何从来回家不说?瞒着家里人?”
卢氏泪淌下来,摇头只不说话。
郭氏道:“妹子先忍耐几日,待我回去禀明公婆和你兄长,定不与贾家干休。”
郭氏不放心,派了心腹程婆子守在卢氏跟前,又嘱咐锦儿些话,就打道回府。
卢氏的嫡母贺夫人正焦急地等在家里,让人出去看了四五次,少夫人回来没有。
正说着让人去大门口路上望望,下人回禀:“少夫人回来了。”
贺夫人一见郭氏脸色不善,就知出了事,不等郭氏坐下喘口气,就急忙问:“你妹子出事了?”
郭氏就把来龙去脉学了一遍,贺夫人听了,呆如木鸡。
卢氏生母早丧,贺夫人自己只生养了两个儿子,没有女儿,就一直放她在身边抚养,视如己出,听儿媳郭氏学了庶女在贾府遭遇,心中懊悔不已,自怨自艾,当初不该与贾家结亲,害了庶女。
婆媳这厢长吁短叹,单等老爷下朝,问个主意。
偏赶上这日朝事忙,卢大学士直到天黑才回来。
过上房,看夫人正坐在那抹泪,不觉诧异道:“出什么事了?”
贺夫人边哭边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不听则已,一听卢大学士拍案而起,怒不可遏,把桌上的杯子都震落在地,发狠道:“贾家欺人太甚,竟敢欺负到我卢某头上,太目中无人。”
贺夫人看丈夫生气,收了泪,柔声道:“如今可怎么办好?”
卢大学士想都没想,对他夫人道:“去把女儿接回来,和贾家断了这门亲。”
贺氏道:“女儿被出,名声好说不好听,再嫁就难了。”
卢大学士一脸怒容道:“也不能眼看着死在贾家,以后在说以后的事,先了断了夫妻关系。”
贺氏想:庶女被婆家休了,这辈子就完了,况如今小产,伤身,能不能调养过来,都未可知。
看丈夫发怒,和婉地劝说道:“不如我找贾家老太太评评理,你出头找贾家三爷,你和贾三爷同朝为官,好说话,他是叔父,说说他侄儿也不敢不听,只要姑爷有悔改之心,小夫妻好好过日子,还是绕了他一回,下次,在有这事,在断了。”
卢大学士瞅了他夫人道:“在若过下去,我怕女儿的命就没了,接她回来,能嫁人最好,若嫁不出去,女儿我卢家养着,也好过在他贾家受委屈。”
贺氏看丈夫决心已下,就不在拦着,却不无担心地道:“可亲家能同意休妻吗?若不同意这事也难办。”
卢大学士断然道:“他同意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我卢某为官多年,还没有难倒我的事,这点小事,你就放心好了。”
贺氏看看丈夫的脸,丈夫气头上,也不敢多说,心里暗道:贾家要硬是不同意休妻,也不能把刀子架在脖子上,硬逼着他,想到这,不免犯愁。
卢大学士愤恨地道:“贾家赖与方家姻亲,就不把我放在眼里,这是明着和我叫板,这次我倒要看看,你贾家能蹦跶几天?”
☆、69旧爱新欢
贾府花厅,分东西坐着贾卢两家人,
左首坐着贾家老太太,贾大爷,大太太周氏,小爷耀哥,三爷贾成仁。
右首坐着卢氏父亲,文渊阁大学士卢大人,嫡母贺氏夫人和嫂子郭氏。
小爷耀哥垂首老实地站在一旁,不敢抬头看卢家人的要吃了他的眼神。
卢大人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先开言道:“亲家,是非对错不追究了,我们卢家这次来,意思挑明了说,是想让她夫妻和离。”
老太太刚要说话,大太太抢先接茬道:“亲家,她夫妻分开,我们也正有此意,但是休妻不是和离。”
贺夫人轻蔑地看着她道:“怎么?姑爷把胎儿打落了,还要休妻,世上还有这个理?”
大太太抖擞精神,毫不示弱,道:“你卢家的姑娘不敬翁姑,把婆母生生气得半死,请问你卢家诗礼人家,就这样教女儿的吗?
贺氏正待发话,卢大学士手势示意阻止,也不看大太太,对老太太和贾家大爷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好合好散,老太太下官知道是明白人,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贾家抬抬手,放小女一条生路,日后还是好亲戚。”
贾大爷叹了声,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可说的,这桩亲事从开始就错配了,才闹到如今这般局面,此事就依亲……。”
才要答应,大太太从旁打断道:“不行,只能休妻不能和离。”
贺夫人忍无可忍道:“既是你贾家无理,我们两家见官,问你个宠妾灭妻之罪。”
大太太也不甘示弱,道:“见官就见官,问你女一个不孝之罪。”
卢大学士朝夫人使了个眼色,抛开众人独对老太太道:“你我两家在京城都是有头脸的人家,见官双方名誉受损,亲戚一场,何必对簿公堂,你贾家放一马,卢某感念贾家恩义,也做个让步,嫁妆取回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二算奉送,如何?”
大太太小心思正是盘算儿媳的嫁妆,如和离悉数带走,心疼钱财,但听卢家慷慨,心思有点活动,只是还有点不甘。
这时,老太太却说话了,“哎!说什么嫁妆不嫁妆,既然已闹到如今这地步,在说别的也没用了,这样吧……。”
说着,瞅眼大太太,道:“你们好歹婆媳一场,孙媳妇也叫了你几年的母亲,不能做得太绝,和离就和离吧!亲家日后也好见面,毕竟小夫妻俩过不到一块,捆绑不是夫妻。”
大太太听老太太发话,虽不敢硬顶,口中却抱怨道:“娶了这媳妇来家,她几时把我当母亲,镇日气得我发昏,我还敢要她孝敬,若不是娶了这搅家精,我们耀哥早就考取功名,生生耽误我家耀哥前程,如今搅闹着要和离,哪有这么便宜事?”
贺夫人实在听不下去,也不顾丈夫朝她使眼色,嘲讽地道:“说什么媳妇不孝敬婆婆,是你这婆婆插手儿子房中的事,闹得小夫妻不和,你家儿子考不取功名,不说自己腹中空空,志大才疏,却赖在媳妇身上,真真可笑!”
耀哥那日怒打卢氏,气消后,心甚不安,又听说卢氏怀了胎儿,生生打掉了,不免懊悔,心中抱愧,一直没说话,长辈跟前,也没他说话的资格,此刻听岳母讥讽,句句戳他短处,不由脸红到脖子根,激起男人血性,怒道:“要休书我即刻就写,想和离,门都没有。”
卢大人看要说僵,按律,夫为妻纲,妇无去夫之道,毕竟主动权在人家手里,想怎么拿捏还不是听凭人家的,遂瞪了夫人一眼,妇道人家,为逞一时口舌之快,坏了大事。
卢大人不愧是朝廷内阁皇帝的股肱之臣,处事老辣,不看众人,单看贾成仁道:“成仁兄,你我同朝为官,两家撕破脸,惹人非议,与官声不好,如贾家愿意和离,就算我欠贾家份人情,待日后补报。”
贾成仁一直没说话,这是大房的事,不好轻易插嘴,何况有老太太在,此刻见卢大人寻到他头上,听他这番言语,心里暗道:这次亲家闹掰了,已得罪了你,还说什么日后补报,你卢大学士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那是睚眦必报,心里暗叹,只怕将来自己有的亏吃。
于是道:“卢大人所言,下官惭愧,侄儿多有得罪处,卢大人海量,不计较他年轻张狂,下官承卢大人之情,才是真。”
贾成仁又对老太太道:“儿子的意见是按卢大人的意思和离。”
又对耀哥道:“夫妻一场,就是和离她一个女人家下场可想而知,自古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就放了她,和离做个了断。”
耀哥低下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