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妾这职位-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家的满口答应,道:“一定问清楚给姨娘个说法。”就带着人把明杏押回二房。
薛家的素日精明干练,事关太太们的事,岂敢自专,带回由二太太定夺更为妥当。
薛家的把明杏带回二房,让她在正房外面候着,两个老婆子寸步不离地看着。
薛家的进去,学了事情经过。
二太太指尖轻抚着绣娘送来的容二姑娘的大红绣金鸾凤嫁衣,唇角漂浮若有若无的笑意,
薛家的看二太太笑了,眨眼笑容却没了,疑似自己看花了眼。
二太太道:“带她上来。”
明杏被带上来,素日惧怕二太太,吓得腿都软了,哆嗦着伏在地上,不敢抬头,等了有一会,不见头顶动静,明杏身子抖得厉害。
这时,只听二太太轻笑一声,不高的声儿道:“今个你实说便罢,若有一句谎话,信不信我卖你去勾栏。”
静静的厅堂,只闻明杏上下牙齿碰撞‘哒哒’声,薛家的帮腔喝道:“太太问你话,不想找死,还不快说。”
明杏惊恐抬起眼睑,颤声道:“奴婢全说。”
就把怎么定计,怎么害佟氏,太太吩咐的话,统统说了一遍。
二太太心道:好个王氏,表面装作贤惠,背地里做出这等狠毒之事。”
薛家的问:“太太,您看这事……”
二太太嘴角噙着笑,道:“这事不该我做嫂子的出头,上有老太太……”
☆、33妻妾过招(三)
老太太和单家的正说三房惠姐的事,门外小丫鬟一声:“二太太来了。”
二太太笑盈盈进门,行礼道:“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看着她,一脸的和煦地笑容,道:“大热天上我这来,又有什么事啊?”
二太太笑道:“看老太太说的,媳妇就不能给老太太问安,非要有什么事才来。”
老太太撇撇嘴,调笑道:“你忙得有多少空闲,来都是棘手的事。”
婆媳毕竟是姑侄,气氛轻松许多,二太太笑道:“老太太是媳妇肚子里的蛔虫,倒真被老太太猜中了,有件棘手的事来烦老太太。”
说着,就把明杏口供原原本本告知。
老太太也不惊诧,似意料之中,略一思谋,道:“钗是不是老三家给的,这个辨明也不难,老三媳妇有嫁妆单子,年节下赏的也都有账,在说屋里人总有认得的,明杏那丫头又是家生的,平素看着也不糊涂,伙同妾侍诬主母,借她个胆也不敢”
二太太心悦诚服道:“老太太分析的有道理,只是这事老太太想怎么办?”
“把那叫明杏的丫鬟给我留下,你忙你的去吧。”
二太太对姑母一向打心眼里服气,老太太不说,她也不好深问。
二太太前脚走了,老太太唤了声:“来人。”
一个小丫头闻声跑进来,问:“老太太有何吩咐?”
“去把你三爷找来。”
老太太算了下,这时,三爷贾成仁该下朝回来。
那小丫头去了。
老太太对单家的道:“这三房都不是省油的灯,我就说佟姨娘没动静,原来在这等着。”
单家的道:“依老太太的意思是佟姨娘刻意安排的?”
老太太道:“佟氏我素日只道是绣花枕头,看来倒小瞧了她,这事在这个时候揭出来,就有深意。”
“老太太是想告诉三爷?”
“佟氏这番作为,三爷迟早会知道,我若替三太太瞒下,事关惠姐终身,若一个不好,你三爷嘴上不说,心里怪我这嫡母。”
单家的道:“老太太虑的是,三房的妻妾斗出大天来,老太太自是不理会,可里面关联着惠姐,惠姐是三爷亲骨肉,好了歹了,落埋怨。”
“正是这话。”
这正说着,门外一声:“三爷来了。”
贾成仁快步进门,恭恭敬敬给老太太行礼,道:“儿子给母亲请安。”
老太太笑容满脸,忙道:“罢了罢了,快给你三爷看座。”
丫鬟忙在老太太近旁按了把椅子,老太太又忙吩咐道:“快把我冰镇着的绿豆汤端来一碗,给三爷解解暑气。”
又朝贾成仁道:“自己娘们,不用拘礼,把那大衣裳散散,别热坏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单家的看没有丫头在旁,忙亲身过去帮三爷宽衣,贾成仁忙道:“老太太不用忙活,儿子没事的。”
这时,丫鬟端上一晶莹剔透的水晶碗,里面盛着一满碗冰镇解暑的绿豆汤,老太太看着贾成仁喝下,贾成仁一路下朝真渴了,咕嘟嘟喝剩了碗底,一抬头,看老太太笑眯眯关切地看着他喝,心生感动,嫡母对自己关怀备至,事若己出。
老太太对单家的道:“这贾家都指望你三爷撑着,你三爷在我心里是根顶梁柱,有你三爷,我这心里就踏实。”
单家的忙赔笑奉承道:“可不是,老太太那日不念叨三爷几遍。”
三爷贾成仁听了,心里舒坦,道:“老太太看重儿子,儿子却屡让老太太失望。”
说着,一想自己做的事,不免惭愧。
老太太理解地道:“男人家都打年轻时过来的,有个把女人不足为怪,只要嫡妻贤惠,就不会出大格。”
贾成仁看老太太话里有话,道:“母亲有话不妨直说,儿子听着就是
。”
老太太使了个眼色,下人把明杏带了上来,明杏一上来,胆怯瑟缩地跪在地上,给老太太和三爷叩头。
老太太道:“把你跟二太太说的话,跟你爷说一遍。”
明杏不敢抬头看贾成仁的脸,低头学说了王氏如何给了钗,又如何让去找唐大爷,细说了一遍。“
贾成仁听了怒从心起,竟有这等事,他深信的嫡妻竟然这般恶毒,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老太太命人把明杏带下去,拿出那金钗给三爷看,贾成仁本已信了□分,接过钗一看,便有十分信了,这一对金钗是眼熟,大概在王氏嫁妆里见过。
人证物证,不由他不信。
老太太道:“你房里的女人争风吃醋,原也正常,但也要顾贾家脸面,这等丑事传出去,我贾家颜面何存,你媳妇什么都好,就是心眼小了点,是不是还没忘当年之事。“
贾成仁无话可说,道:“儿子无能,屋里人都管不好。“
老太太道:“罢了,这事到此为止,我不令说出去,留些颜面,毕竟事出有因,你媳妇当年掉了哥儿,想来这些年心里也不好过。”
贾成仁满脸通红,赧然道:“总是儿子糊涂,让老太太操心。”
老太太看贾成仁一脸羞愧,毕竟在朝为官,还需留些脸面,就转了话题,道:“你身子骨大好了?”
贾成仁欠身道:“谢老太太惦记,无大碍了。”
“嗯,这该死的奴才,下手这么狠,我叫人好好教训了他。”
贾成仁颇为感动,贾府家规甚严,每惹祸事,父亲动用家法,嫡母都拦在头里,这回也是,明知庶子不对,却还偏袒。
贾成仁低声问;“老太太把他怎么样了?”
老太太恨恨地道:“这辈子怕是只能在床上了,我给了他浑家银两,令她好好侍候着,不缺他吃不少他穿,也省得在来找你麻烦。”
贾成仁听了,感激地望向他嫡母,道:“老太太替儿子打算,对儿子宠惯,儿子惭愧,从今儿起,不在让老太太担一点心。”
老太太道:“回去别和你媳妇闹,她心里有怨气,这些年,她也不容易,女人家,哪有比孩子没了更扎人心的。”
老太太指着桌子上那对金钗道:“这是你屋里的,你拿回去吧,余下的事,不用我说,你自个掂量着办。”
贾成仁把那一对金钗收在袖子里,唯唯退下。
出了门,往三房走,进到三房地界,忘了一眼佟氏的屋子,踌躇下,就过去王氏上房。
王氏穿着家常衣裳,刚用过午膳,见三爷回来,笑着道:“爷今儿回的晚,用过饭了吗?”
贾成仁也不答言,上前去,从袖中取出那对钗,甩在炕上,二话没说,转身出去了。
王氏低头向炕上一看,顿觉一愣,惊得目瞪口呆。
小偏院
正屋里间碧纱橱内,佟氏倚在细竹塌上,旁边案几上摆着一碟子大个红枣,一琥珀小碗中盛着冰镇酸梅汤,佟氏素手拈起一个枣子,含在嘴里。
徐妈妈立在旁,给主子打着扇子,道:“明杏那丫头,二太太命人找牙婆卖了。”
佟氏‘噗’把枣核吐在一方雪白的帕子上,道:“这事我不好出头,想法子让五爷知道,五爷若有情救她,是她的造化,若不救,那是她该得的。”
徐妈妈道:“那姐儿事,如今阖府传开了,都知道姐儿许配个浪荡子,估计也瞒不了三爷。”
佟氏道:“听听动静,我估摸着三爷不会没有动作,只看这两天。”
三日后
贾府外书房,贾成仁和一个官员在说话,贾成仁道:“孙家的事打听清楚了。”
那官员道:“打听明白了,孙家二公子行为不端,府中仆妇丫鬟稍有姿色都不放过,曾逼死人命,那丫鬟的家人要告,孙家许了银钱,才平息了,孙二公子镇日流连章台楚馆,包养娼妓,勾栏中没几个不知道的。”
贾成仁听了,握拳猛地砸向书案,切齿道:“这等人差点成了我贾成仁的乘龙快婿,都是我糊涂,听信夫人的话。”
那官员道:“不怪大人,这等家事,大人怎么能知道。”
贾成仁道:“赵仁兄,不怕你笑话,贱内和小妾,素有积怨,才惹出这事来。”
二人说了一会,都察院经历赵松年告辞回府。
贾成仁愤懑往外走,疾步进了内宅,往王氏上房去了。
☆、34慧姐婚事(一)
贾成仁疾步进了内宅,迎头碰上耀哥低着头,脚步匆匆,贾成仁唤了声:“侄儿,你这么急往哪里去?”
耀哥看是三叔,忙规规矩矩站住,行礼道:“三叔好,侄儿正要去学里。”
贾成仁看贾耀眉间隐有愁色,心道:这孩子也不知又有甚不顺心的。
道:“用心读书,旁的事不打紧,功名才是男人立足之本。”
耀哥恭恭敬敬地答道:“是,侄儿记下了。”
贾耀和卢氏小夫妻闹了点别扭,耀哥被母亲逼迫不过,收用了瑞香,卢氏无奈收拾了厢房,给瑞香住。
瑞香不用做粗活,镇日无事,描眉画眼,打扮得娇娇绕绕,专等小爷耀哥回来,勾着小爷去她房中,耀哥年轻,那禁得住她撒娇撒痴百般挑逗,不免多留瑞香房中,把卢氏房中来得少了。
卢氏不免吃醋拈酸,小夫妻常借故口角,耀哥不痛快偏就躲去瑞香房中,卢氏更加生气,寻趁瑞香的不是,瑞香岂是好惹的,一来二去,大太太便知道,把儿子找去骂了几回。
耀哥心里有气,怪卢氏无故生事,更加不去卢氏房中,与瑞香相亲。
今儿本来是回来取些银两,一来学里使费,二来请同窗之谊吃个便饭。
可与卢氏没说上几句,卢氏便一堆抱怨话,耀哥听她数落瑞香不是尚能忍耐,后来听她竟把母亲也怪起来,不由动气,吵了起来,遂拂袖离去。
正巧看三叔回来,耀哥平素对三叔颇敬畏,犹豫几次,方才道:“惠妹妹的婚事三叔可要慎重,我听我母亲说……。”
说着,瞧瞧三叔的脸,看贾成仁并无不悦,道:“我听我母亲说,孙二公子不拘小节,三叔可要打听明白,莫误了惠妹妹的终身。”
贾成仁听了,哼了声道:“岂是什么不拘小节,简直就是败类。”
暗道:大太太糊涂人都知道孙家的事,自己夫人岂会不知,更加确信是王氏故意害惠姐,气上来,额上青筋凸起,耀哥看三叔表情冷冽,不敢多言。
退一旁,让道三叔过去。
贾成仁本想回三房,又折回,往老太太处去了。
老太太上房
贾成仁束手恭立,就听老太太道:“如今你想怎么办?“、
贾成仁撸脸道:“慧姐的婚事儿子想退了,不知老太太是何想法?儿子听老太太的。”
老太太道:“既是慧姐嫁过去遭罪,不如趁早退了亲事,只是,退婚对女方不利,京城消息传得快,怕没几日就都知道了,慧姐以后……。“
说吧,咳了声,心生烦恼,把王氏怨怪起来,这是打贾家的脸,当着儿子又不好说出。
贾成仁恨道:“都是媳妇不贤,惹老太太烦心。”
“我烦不烦心倒没关系,只是慧姐在寻个好人家怕就难了,现在也说不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贾成仁拧眉,道:“儿子想过了,实在不行,惠姐夫婿不在京城里寻,周遭附近州县有那正经人家,略过得去的,反正惠姐也有陪嫁,吃不了苦的。”
老太太点点头道:“这倒是个法子,惠姐出嫁除了公中出的,我体己钱出一份,不管嫡庶总是我孙女。”
贾成仁道:“怎能让老太太出,儿子不知孝敬老太太,反要老太太的,心里怎能过得去。”
“你三房银钱都是你媳妇把着,你当官俸禄有限,我死了又带不走,不给我儿孙给谁?只瞒着那两房不让知道,知道都来闹我”
贾成仁眼圈一红,有点哽咽道:“惠姐若有老太太这样的嫡母,也不会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老太太柔和地目光看着庶子,道:“咱娘俩还说外道话,这回你该知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不能坏了规矩,就是外人不说,自己家里先就乱了。”
贾成仁低头,深悔道:“儿子明白了,都是从前年轻,为与佟氏的感情,不管不顾,才有今日之祸,险些误了慧姐终身。”
又恨声道:“总是那王氏不贤,做下丧尽天良之事,她陷害佟氏儿子也就罢了,不过一个妾侍,只是不该害惠姐,怎么说也是我亲骨肉,她也该顾念夫妻情分。”
老太太叹息数声,道:“三媳妇已生儿育女,和你夫妻名分已定,还要念在娴姐和轩哥,毕竟你有错在先。”
贾成仁对嫡妻虽说不*,然结发夫妻,不能说没一点感情,但一想她做的事着实狠毒,不免心寒。
贾成仁从老太太屋子里出来,走去王氏上房,王氏看丈夫进门黑着脸,听说他去了老太太处,陪着小心道:“老太太巴巴找爷去,何事?”
自打丈夫把那钗甩过来,她就提着心,丈夫是个敏感心细之人,丈夫不提,自己又无法抛白,还有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王氏暗恨明杏那丫头坏了自己的事。
也恨二太太不替她捂着,圆过去,反闹到老太太那里,让丈夫知道。
又纳闷,佟氏用了什么法子,收买了明杏那丫头,供出自己。
心里盘算,若丈夫追问,矢口否认,抵死不认,反正单凭那丫鬟的一面之词,不足以定她的罪。
王氏心虚,就加了小心,生恐他发作,但贾成仁不提及此事,搁在心里,未必是好事,久了,成了疙瘩,夫妻间嫌隙更深。
王氏陪着小心,看着丈夫的脸,贾成仁也不坐,站在地中央绷脸说道:“把那官媒找来,慧姐的婚事退了。”
王氏一听,怔住,脱口道:“爷这是为何?”
贾成仁看她的眼神冰冷,夫妻间反正也就一层窗户纸,索性直说,道:“我为何退了慧姐婚事,夫人心里一清二楚,还需我多说吗?”
王氏听他话里意思认定自己所为不假,根本不容她辩驳,也豁出去,道:“她一个庶出,能嫁去这样的人家,是她的造化,妄想像嫡女一样,投错了胎。”
贾成仁陌生眼神看着她,半晌,极冷的声儿道:“你若还念着夫妻情分,就把婚事退了。”
王氏犹自不甘,倔强劲上来,挑眉道:“若不退亲,夫君当如何?难不成把为妻休了,把佟氏贱人扶正。”
贾成仁一脸愠色,强压下火气,好言道:“我知你还记恨从前的事,从前是我对不住你,婚事退了,只当这事没发生过,在我心里你还是三房主母,我贾成仁的妻,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你好好想想。”
贾成仁说完,就走了出去,没回头看呆立着王氏。
贾成仁下了台阶,就听王氏屋里茶盏落地声响。
贾成仁从上房出来,脚步略顿,往佟氏房中走去。
小偏院
徐妈妈进西间,看主子盘腿坐在炕上,做着针黹,抹了把头上的汗,道:“今儿这天真热呀!还是屋子里凉快。”
佟氏闲着无聊,怕祯哥学里人多气闷,就寻了块上好细棉布,估量着给祯哥缝个小褂。
佟氏指着南窗根下一把鸡翅木雕灵芝纹座椅,笑道:“心静自然凉,妈妈才从外面进来,歇歇脚,喝口凉茶。”
徐妈妈起小奶大的姑娘,自是比旁人有些体面,加上年岁大了,也就破例坐下,拿一粉彩描金莲花纹盖碗,倒了杯凉茶,连喝了几碗。
佟氏笑道:“妈妈上了几岁年纪,灌了一肚子凉茶,仔细回头不自在。”
徐妈妈抹抹嘴,几杯凉茶下肚,五脏六腑都舒坦,道:“老奴是粗人,主子别笑话,身子硬朗着哩!”
佟氏待她喘了口气,看看晌午院子里无人,门口也静悄悄的,方小声道:“明杏那丫头二太太怎么发落了?”
徐妈妈身上的汗消了,走近主子跟前,小声道:“消息传到五爷的耳朵里了,五爷看来对这丫头有几分眷顾,听说这丫头被牙婆领走,忙忙就追出去。”
佟氏放下心道:“如此甚好,若明杏落入烟花,是我等罪过。”
这正说着,佟氏从窗子见贾三爷进了小院,略重的步子,进了堂屋,朝里间走来。
徐妈看主子盯着外间看,也看过去,见爷来了,赶紧取过炕沿下佟氏的绣鞋,替主子穿上。
贾成仁就进来了,佟氏放下针线,忙下炕,福身道:“妾不知爷过来,多有怠慢,爷恕罪。”
贾成仁今个脸上鲜有笑容,道:“跟我还客套什么。”
说吧,就坐在炕沿边,徐妈妈忙出去门口招呼丫鬟烧水沏新茶。
屋里就二人,佟氏垂眸,贾成仁看她不上前,倏忽想起他刚娶她时,她也是这般羞怯模样,不敢抬头看他。
有时,也许就这一刹那,搭上那根神经,便起了心思。
贾成仁拉过她的手,示意她坐下,二人并肩坐在炕沿上,佟氏不经意往旁挪了挪。
贾成仁看她有意躲他,也不相亲,为她怨自己误会冷落之故。
侧头看着她,声儿放柔,道:“如玉,为夫一直误会你,冷落你,你撒个娇儿,我们便从此揭过好吗?”
佟氏对这男人真心不喜欢,可姓贾的却不能得罪,她只好敷衍道:“这事也不能全怪爷,不知者不怪。”
贾成仁听了,满意地道:“你放心,从今后我定会对得起你,还有惠姐的婚事,我令你主母退了。”
佟氏一喜,有贾成仁做主,事情就好办多了,看来虎毒不食子,贾成仁虽善逢迎却还能念骨肉之情,不由发自内心奉承起他来,道:“爷是明白人,对庶出也看重,惠姐有爷这慈父是她的造化。”
贾成仁听着顺耳,细看佟氏虽已生儿育女,却容色照人,竟不逊于小鸾和婉儿,顿生绮念。
长久没到一块,竟有股子新鲜之感,贾成仁情动,揽过她身子,怀中温软,男人本能令他无法把持,附耳轻语道:“乖乖,你我几时没做,今儿趁亮,宽衣让爷好好瞧瞧。”
遂动手解佟氏衣衫,佟氏略做挣扎,就顺从了,贾成仁放倒炕上,剥开她外裳,佟氏阖眼,面色羞怯,贾成仁见了,更加*得心痒痒,搂着亲嘴咂舌,手在佟氏身上乱摸。
佟氏强忍厌恶,为惠姐只好委屈俯就与他。
一个小丫鬟却在这时突然闯进来,见此情形,羞得脸绯红,低头眼睛不知往那里看,期期艾艾道:“孙家来人了,太太让爷过去。”
这小丫鬟误打误撞,正好解了她困窘。
贾成仁按捺下色。欲,放开佟氏,恋着男女之私,看眼炕上仰躺着的佟氏,绣鸳鸯红肚兜下露出一小截雪白小腹,底里春光令人遐想,垂涎道:“待爷办完正事,在来办你。”
整整衣冠,就出去了。
这里,佟氏从炕上爬起身,系好衣衫,捋了捋衣裳上的褶皱,长松了口气。
她担心孙家,孙伯府乃当朝贵胄,退亲必有番周折,两家的婚事,已纳采,问名,纳吉这道程序,就差下婚书,悔婚,需男方家同意,若男方家不同意,闹不好对簿公堂,本朝法律倾向于男方,女方多半要吃亏的。
佟姨娘坐不住,起身出去,走至廊下,倚着朱漆廊柱坐了一会,不知事态如何,着实不安,忙摆手招呼挽香过来,吩咐去上房打探消息。
☆、35惠姐婚事(二)
佟氏吩咐挽香去上房打探消息。
无心别的,只枯坐等信,一柱香功夫,挽香气喘嘘嘘跑入,道:“主子,婚事十有□是退不成,蔡邑伯府大少夫人亲自来府上,主母刚提退婚,就被她一口回绝,口口声声若退婚去见官。”
伯府这位大少夫人是伯府嫡长媳,此次奉公婆之命,来商议二弟婚事。
佟氏急道:“三爷呢?
挽香道:“孙家来的是女眷,三爷不好出面,只和蔡邑伯府管家在前面花厅吃茶。”
佟氏忙道:“太太怎么说?“
挽香道:“伯府大少夫人口齿伶俐,太太说不过,被伯府少夫人质问哑口无言,眼看着这事就成定局,若写了婚书,下了定想退可就难上作难。”
佟氏暗道:此事不妙,虽有贾成仁做主,但贾成仁与蔡邑伯同朝为官,并不想撕破脸,闹到公堂,若王氏敷衍不使力,退亲这事难成。
当下,佟氏衣衫来不及换上,就赶奔上房。
佟氏从后门进去上房,丫鬟仲夏在堂屋后门口,见佟氏走来,要往厅堂里闯,身子一横,拦住她,道:“太太和伯府少夫人有要事相商,姨娘不得进去。”
佟氏拂开,冷声道:“姐儿婚事不妥,你个奴才担得起?”
仲夏那日看爷来势汹汹,和太太闹开了,知道爷现已偏佟氏,佟氏复宠,也就不敢拦了。
佟氏疾走,自后堂入内,站在屏风后,侧耳细听,听里面一个陌生女人声儿,道:“你我两家在京城是头脸人家,夫人何出退婚之言?是我伯府配不上你贾府?还是听信传言?可有实据。这官司即便打到天子面前,也是你贾家理亏。“
蔡邑伯府大少夫人言之凿凿,振振有词,反衬王氏支支吾吾,声儿低了八度,纹细声儿嗫嚅地道:“少夫人误会,实在是小女不堪配令弟,小女庶出,缺乏管教,不守规矩,怕过你府上,惹公婆丈夫生气。”
伯府少夫人甄氏却一声轻笑,道:“如果是为这,夫人敬请放十二分的心,入了我伯府就要守孙家规矩的,我孙家自会□。不劳夫人担心。”
几句话,说得王氏竟不能接言。
佟氏听到此处,心明镜王氏此番作为实属故意,这王氏岂是那木讷软弱之人,何曾这等不中用,手段心思她平日见过,外人不知还只道她是老实头。
佟氏捏紧手中的帕子,步出屏风,盈盈朝王氏过去,王氏和甄氏听到身后细微的脚步声,同时回过头去。
甄氏看后堂走出一清秀女子,看穿戴打扮,不似家下仆妇下人,不觉微愣。
王氏见是佟氏出来,也诧异。
佟氏行至王氏身旁,低身附耳道:“太太害我之事,我只当没发生,太太退了惠姐婚事。“
王氏看她公然要挟,盯着她,怒道:“你待如何?”
佟氏莞尔,压低声儿道:“对簿公堂,轩哥儿和娴姐……”。
王氏惊怒,目瞪着她。
这一招切中要害,扼住她软肋,王氏暗惊:这佟氏娘家不是无人,听说佟家还成了皇商,和宫里打交道,若一纸诉状,告到公堂,说她迫害小妾庶女,明眼人一看便知真相,她堂堂五品诰命夫人,声名脸面不顾,可也要顾娴姐和轩哥儿,惠姐的婚事和哥儿的前程……。
王氏不禁多想:佟氏逼急了与她闹起来,吃亏的还不是她,佟氏的下贱儿女怎和她两个尊贵的嫡子女相比,佟氏一个卑妾,能舍下脸,她可豁不出去。
佟氏看出她表面镇静,内心慌乱,似有惧意,知道自己话起了作用。
又小声说了句:“这事闹到太子那……。”
说完,看眼王氏,王氏立时明白她用意,心里恨极,但无法,牙齿咬得下唇发白,不情愿自喉咙里嗯了声。
佟氏飘然退下。
伯府大少夫人甄氏看这年轻女子与王氏低语几句。
她退下后,王氏的态度瞬间变了,语气不似方才柔弱,态度强硬起来,道:“孙贾两家虽有口头婚约,然婚书未下,做不得数,令弟所为,一查便知,京城弹丸之地,瞒不了人。若认真打起官司,倒是你孙家没脸,这等区区小事,当然不能惊动皇上,太子辅政,只凑上太子查个清楚,到时你也无话,若无此事,我贾家陪送一倍的嫁妆,送女过门,负荆请罪。”
甄氏被她一番言语弄得一时手足无措,听她话里话外,明摆着是仗方家之势,贾府和方府联姻,太子倚重方家,焉有不向着她的理,况蔡邑伯正极力巴结笼络太子,开罪方同知,就是得罪太子,将来有苦果子吃。
王氏看甄氏半晌无语,知道震慑住她,话又拉了回来,微笑着和婉地道:“退亲是我贾家理亏,这样,要打要罚,随少夫人的意,至于打怎么打,罚怎么罚?我先说罚,我贾府包赔一千两银子,作为补偿。”
又招呼小丫头低声吩咐几句,那小丫头转入后堂。少时便回,手里捧了个描金缠枝莲退光匣子,王氏命打开。
匣子里铺着一层红绒,上面赫然躺着一硕大的南珠。
王氏亲热地笑道:“这是我当年出嫁之时,祖父给我的,说可镇宅,今儿和少夫人投缘,微薄之物不成敬意,略表歉意,也是臣妇有心和少夫人交好之意。”
甄氏朝匣子里望去,正巧正午的日头偏西移,丫鬟站的地光线颇暗,浑圆的南珠闪着深幽的光,她在伯府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一眼便看出这珠子成色上乘,价值不菲,亏王氏竟舍得拿出送人,可见贾府富贵不是讹传。
甄氏的夫君乃伯府嫡长子将来袭爵位,可伯府被这小叔子倒腾空了,偏婆母宠*幺儿,不加拘束,孙二公子更加肆无忌惮,甄氏心里不满、厌烦,怨怪婆母偏心。
甄氏心思活动,自己收了,孙家不会知道,阖府家下人都知道将来伯府说了算的是大少夫人,巴结讨好唯恐不及,那个不识趣会传话给年迈的老夫人和将来靠哥嫂过活的孙二公子。
甄氏虽动了心思,一时不好把话收回来,然口已松动,道:“此事不敢自专,需禀明堂上公婆,在做定夺。”
王氏笑道:“烦少夫人多多美言,一千两银子我派人随后送到,虽对伯府这点银两不值一提,是贾家略为瞄补之意,伯府大恩,贾家不会忘的。”
甄氏见诸多好处,那还管小叔子婚事,既收了财物,自当尽力在公婆面前游说。
二日后,蔡邑伯府大少夫人捎信过来,媒婆上门,把两家亲事算是退了。
佟氏得了信,长出了一口气。
徐妈妈在旁,念了声‘阿弥陀佛’。
王氏顺利把惠姐的亲事退了,那一千两银子钱自是从惠姐嫁妆里扣除,想那颗珠子,不免肉疼。
这一回,又让佟氏那贱人占了上风,气得晌饭没吃,躺在西暖阁炕上,夫君如今对她冷淡,无事不来上房。
这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偷鸡不成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