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衙内贾宝玉-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治愈良药,甚至因此而重获青春。

    “就在山的那边,就在山的那边,是一片稀疏的棉花地,那纨绔根本就没有办法让棉花增产,他是个信口雌黄之辈,他是个无知无能之辈,他不如我,他远远不如我”

    邵仲永飞奔起来,一脸的兴奋,完全不像是个形如枯槁之人该有的精神气儿。他喃喃自语,不停的念道着,狂般的翻过了面前这座高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棉田。

    “他不如我,他不如”

    依旧高叫着的邵仲永,声音慢慢低沉了下去,直到销声匿迹,仿佛从也未在世间响起过一般,未惊起一丝尘埃。

    这一望无际的棉花地,竟似一片雪的海洋,一颗颗的棉珠上,挂满了一朵朵饱满的棉花,竟将棉珠的绿色尽皆掩盖,只是一团雪白,在骄阳的照耀下,无比欢快的闪烁着耀眼的亮光,恰似李家庄佃户们此时灿烂的笑容。

    这是一片白色的海洋,李家庄村民们的笑容是这海洋里的波涛,为这厚厚的白色更增欢庆的点缀。

    李家庄棉田今年的收成,竟比往年多了三成不止,即便交上国税地租,留下一年的口粮,也还有许多剩余,贾宝玉的法子奏效了。

    凭着最后一丝力气,回光返照般翻过前面这座山,目睹到这片白色海洋的邵仲永,终于在这一刻,油尽灯枯,不得不服气的永远闭上了自己的双眼

    李家庄的恶霸李旺自那日被自己驴子摔下地来,重重跌那一跤,竟是重伤不起,请了无数名医,用了无数良药,只不见好,但却也不咽气,他心里还一直记挂着斗赢京城世家贵公子之后在其他人面前耀武扬威呢。

    “我不能死,我不能死,我可是即将要斗赢京城世家贵公子的人物,我可是要成为这百里之地最有脸面的乡绅的人物,我还没看见刘财主和汤财主他们在我面前心悦诚服的样子,我怎么能死?我不能死”

    李恶霸躺在床上,这些日子用他仅有的生命力,便一直念叨着这些。

    “李三儿,李三儿,去,去棉田里看看,摘棉花的日子到了,去看清了棉花地里长了多少棉花,立即回来禀报。”

    看着李三儿连滚带爬飞快离去的背影,李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稀疏的棉花地,那枯槁的棉珠上,仅仅挂着的几颗可怜的棉花摇摇欲坠

    声惨绝人寰的大叫声,在开满厚厚棉花的棉田里响起。

    李旺自然不相信下人的回报,拼着最后一口气,亲自去了棉田,最后的下场,不过也只是惨叫一声,含恨闭目。

    昌黎县不大,区区百里之地,对于县令李光宇来说,管起来实在没有半点难度,上任几年来,几乎就没有一件事把他难倒过。不过这些日子,却有一件事,让他食不甘味,卧不安寝,当真是愁白了头。要问是哪件事啊,这还用说吗,当然是荣国公之后,三等男爵,二等侍卫,贾爵爷为李家庄出头那件了。若是本县事务,本县人物,又岂会叫堂堂一县之尊这般苦恼。

    在李光宇看来贾宝玉自然是仗着家世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也是因为觉得有趣这才心血来潮管了这档子事,恐怕不过是玩玩罢了,即刻启程走了,便立马把这事忘了也说不定。但人家是国公之后,男爵,侍卫,爱咋咋样,爱闯祸就闯祸,即使一时心血来潮的玩闹,他不上心,你却不得不上心,甚至要事事想到,为他妥当善后,还不能有半点差池,他或许都不会记你的好,你却不能不去办。没啥,谁叫人家家世显赫,位高权重呢。

    “这孩子,人不大,却这么爱出风头,管这档子事做什么,这不是给我添麻烦吗?”李光宇身为昌黎县县令,还算兢兢业业,对本县的作物有所了解,尤其是作为本县重要产业的棉花,他尤为清楚。棉花往年年产几何,他自然再清楚不过,按着今年的税收和租子,那棉花地里必须得比往年多出一两成收成才行呢,这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他当然不信就凭那京城纨绔的那个胡闹法子能做到。

    无可奈何,那位公子身份显贵,爱吹牛就爱吹牛吧,你下面的人还必须得帮他把这个牛给圆了,不得叫上头失了面子。李光宇埋怨虽埋怨,可也清楚这其实是自己的一个机会,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可是他巴结上朝中权贵的良机,他怎能轻易错过。反正他应付上面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一纸文令也不知多少回了,这件事情不过和那上面的空想一个性质罢了。

    不过想来容易,却原来并非那般简单。

    一来李旺有府尹大人作为靠山,李县令在未巴结上贾家之前,他还真不敢得罪,想要用强自然不行。但贾爵爷和李旺订立赌约的时候,把话又说的太满,除了真能叫地里多长出几成棉花来以外,李光宇还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

    为了此事,李县尊当真是茶饭不思,绞尽脑汁,几日间,头都白了几根了,可依旧没有一个头绪,这个愁啊

    眼见时间飞逝,眨眼已到棉花收成之时,可李县尊依旧一筹莫展。此事固是巴结上贾家的好机会,但同样担着厉害关系,试想,倘若国公之后在自己地盘上折了威风,他岂不把怨气撒在自己身上,京城权贵一怒,岂是他边远小县一个小小县令能承受的?

    李县令心急如焚,像只热锅上的蚂蚁乱转。

    “来人啊,去李家庄棉田里看看,今年到底有多少收成。”事到如今也无可奈何,李县令只得先派人去田里探听探听虚实,再另谋良策。

    “你说你在京城耀武扬威便罢了,怎么还跑来我这穷乡僻壤多管闲事;你说你来我这儿亮明身份,欺负欺负人也就罢了,怎么偏偏还要隐瞒身份,和人家斗智;你说你无知就是了,怎么偏偏还要表现出来?这可叫我如何替你擦屁股,替你在世人面前把你的无知掩盖起来”

    在焦急的等待过程中,一向沉稳多智的李县令也不由牢骚不断。

    不过,这些牢骚很快就被回来禀报的人打断了,像李大财主一样,李县令自然不信,一定要去棉田里亲眼目睹了,这才惊得目瞪口呆,良久说不出话来。

    半晌,李县尊方幽幽叹道:“敢情这些天我都在杞人忧天,瞎忙活啊?人家贾爵爷胸中才能,岂是我能理解的?我还对人家颇多埋怨,骂他无知,到头来,却不成了个笑话?”。



………【第八十八章 金陵的新生活】………

    第八十八章金陵的新生活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金陵这座江南城市。金陵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凭借其散王者之气的地脉,环山绕水的险峻地势,金陵曾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悠久,底蕴厚实,漫步其中,“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金陵是一座历史名城,更是一座文化名城,它是状元的摇篮,是大家世族的栖息地。金陵籍的状元曾有过二十位之多,金陵的乌衣巷,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

    金陵景色怡人,十里秦淮自然是其最繁华之地。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

    贾府在金陵的老宅便正在这天下第一等的繁华之地,名满天下的秦淮河畔乌衣巷中。

    宁国府在街东,荣国府在街西,二宅相连,竟占了大半个乌衣巷,占尽世间繁华,但由于举家迁入京城,大门外一片冷清,门可罗雀。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却甚是峥嵘轩峻;后面一带花园,树木山石,一片生机繁荣。

    由此可见,当日的贾府因是何等的显贵,何等的荣耀

    贾宝玉在路上耽搁日久,紧赶慢赶,终于在老太太第二次派人来老宅探听消息的时候,及时赶到,收拾停当,忙打来人回去报了平安。

    贾府金陵老宅同京城的宅子一样,富丽堂皇,气派非凡,如果不是因京城有大观园,贾宝玉定然更喜欢这里多些,不仅因为这里的布置多是江南水秀的风光,精巧别致让他欢喜,更因为在这里他便是一家之主,再不用受老爷、老太太、太太的约束。当真有种虎入深山,龙归大海的感觉。

    不仅是贾宝玉欣喜异常,便是随行的丫鬟们,一个个也如出了笼的鸟儿般,欢快无比。在外院见了留守的老仆人们,贾宝玉领着林妹妹、宝姐姐以及众美婢们进了后院。一入后院,丫鬟们便唧唧喳喳,半刻也不能消停的布置了起来,哪里有一点长途奔波,劳累不堪的模样儿。

    “这柜子摆这儿”

    “换那件锦花团簇被铺上”

    “这盘花儿开的可爱,二爷喜欢,摆他书案边上吧”

    贾宝玉也来了兴致,同这帮俏丫鬟们一起忙前忙后,精心布置起自己的新家来。不过,与其说他在帮忙布置,倒不如说他是趁机享受深陷忙碌的花丛中的感觉。

    “哎呀,二爷别闹,你这样搬别把花瓶打碎了。”

    见秋纹麝月抿着嘴儿,吃力的抬着一个大花瓶,贾宝玉忙向前搭了一把手,不过他不是去捧着花瓶儿,而是直接捧在了秋纹和麝月的小手上,惹来二美婢连声的娇嗔埋怨。

    “咯咯咯”一阵娇笑声,却是晴雯扭着小腰儿,喘气道:“赶紧放开手去,太痒了,别害我摔下去。”

    身材高挑的晴雯,踩在一个小凳儿往壁上挂灯,脚儿一点一点,水蛇腰儿一扭一扭,贾宝玉见了,忙去扶她,不过刚攀上晴雯那盈盈一握,柔嫩细腻的小腰儿,不由自主便揉捏了起来,害的晴雯面红耳赤,喘气不止,差点儿就从凳子上跌了下来。

    看见袭人在牵床叠被,贾宝玉伸手从她肩上伸过去,同她一起牵着被子,袭人扭头向他满含情意的轻轻微笑。

    看见金钏儿嘟着鲜艳欲滴的红唇正对着书架吹灰尘,贾宝玉忙绕到书架后面,与金钏儿嘴对嘴儿一起吹,你把灰尘吹进我嘴里,我把灰尘吹进你嘴里,可惹来金钏儿好些个妩媚的白眼儿。

    看见娇小玲珑的惠香正埋在衣服堆里,折衣装柜,贾宝玉忙靠过去,和她一起折衣服,只不过惠香折的是衣箱里的衣服,而贾宝玉他折的却是人家惠香身上穿着的衣服

    瞎折腾了一阵,贾宝玉终于引起了众美婢的共愤,一齐娇嗔着将他赶了出来,关门时纷纷捂嘴儿娇笑道:“二爷还是去外面逛会子回来吧,你在这儿我们可什么也别想做了。”

    贾宝玉委屈的站了半晌,就好像是被老婆丢出一个枕头关在门外的衰男,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可奈何,他只有先去看看林妹妹了。

    一路舟车劳顿,林妹妹该累坏了吧。一路如此想着,贾宝玉来了林妹妹院子,但让他大跌眼镜的是,林妹妹竟然一点儿也不像劳累过度的样子,反倒精神十足,竟同自己房里的丫鬟们一样,正一脸兴奋的和紫鹃雪雁一起布置她们的新家呢。

    哎,果然女人都是一样的。贾宝玉感慨了一阵,见林妹妹正站在书案前精心摆放笔墨纸砚,忙向前去搭手。

    林妹妹的手去拿湖笔,宝玉便也伸手去拿湖笔,林妹妹拿端砚,宝玉便也去拿端砚,林妹妹拿宣纸,宝玉也便去拿宣纸

    纠缠之间,贾宝玉时不时趁机握握林妹妹的手背,挠挠林妹妹的手心,拉拉林妹妹的手腕

    “哎呀,宝玉,你就知道帮倒忙,你且出去逛会子,我收拾好了再来。”于是乎,贾宝玉又一次被逐之门外。

    好吧,我再去看看宝姐姐。贾宝玉怨妇般的扭头,飞奔宝姐姐香闺。本以为宝姐姐也同林妹妹她们一样,此时肯定正忙于收拾布置呢。然而出乎贾宝玉的意料,宝姐姐并不在她自己的房里,只有莺儿等丫鬟在忙碌的收拾着。

    贾宝玉不由奇道:“宝姐姐如何不见?”

    莺儿指了指外面,笑道:“她如今可是这府里的管家了呢,自然要去外面吩咐一番。”

    啊是了,宝姐姐可是老太太授权的管家呢。虽说这里不比京城荣国府,可好歹也有几十上百号人,事务繁盛,她又岂能像我们这般清闲。不过这些对能干的宝姐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如今在金陵府里的一应家事,到了宝姐姐手里,定然井然有序,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也不用自己过多操心。

    贾宝玉见过凤姐儿那样一个八面玲珑,女霸王似的人物当家,却不免对宝姐姐这样一个待人不冷不热,不亲不疏的性格是如何管家的产生了好奇,忙从里面出来,来大堂寻宝钗。

    方到了门口,只见一应执事的媳妇等来往回话者,络绎不绝,见了宝玉忙垂手侍立一旁行礼。

    宝玉点头继续往里去,只见堂上宝钗坐定,一脸郑重,那一股不冷不热、不亲不疏,叫人不敢逼视的气质,不怒自威,虽是初来乍到,即便是一直守在金陵的老仆人也没有敢心怀半分不尊重的。

    薛宝钗和王熙凤那种“嬉笑怒骂间杀伐决断”的霸王似管理方式全然不同,她对下人几乎连半句重话也没有,但却没有一个下人不对她心悦诚服,为何?不过是以德服人罢了。

    宝钗理事之法,向来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说出理由来,叫执行的下人们认同,自然执行起来便不会打折扣。

    如果说王熙凤用的是“霸”道,那么薛宝钗显然用的是“王”道,推行的是德政。自古以来,秦以“霸”道剪灭六国,齐以“王”道七筐天下,孰优孰劣,却是众说纷纭,不一而是。

    不过作为女子,贾宝玉更喜欢宝钗这样的行事风格,如果像王熙凤那般强横,便如母夜叉一般,又有何可爱之处?

    贾宝玉只在一旁站了片刻,薛宝钗处理事情得心应手,很快就把积累的家务尽皆处理完毕,笑着叫贾宝玉在她身边坐下。

    宝玉笑道:“当年凤雏一日之内处理百里之地一年的政务,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差错之处,惊呆了张翼德,今日宝姐姐片刻便处理了这许多年金陵府里积留下来的家事,却叫怡红公子空长叹,可恨男儿不如女”

    宝钗嗔笑道:“男儿志在四方,又岂能为家事所累,这些琐碎杂务,自然由我们女子代劳了。”说着,宝钗忽觉此话不妥,方想改口,却又不知如何开口,脸儿不觉有些热,忙止住了话头,顾左右而言他。

    “出来时,老太太吩咐宝兄弟来金陵一定要走访贾府世交甄家,长途跋涉,你也累了,早些休息吧,明日一早我便命人送去名帖,准备礼品,你便携去拜候吧。”此时的宝钗,与在京城时心里明白装糊涂,万事不理论全然不同,如今这府里的一应大小事务,她可是时时记着,时时谋划,全然已进入府中女主人的角色。

    贾宝玉见宝姐姐一脸娇羞,却又同女主人提醒男主人一般说着家事,心中十分欢喜,忙点头不迭道:“一切都听从姐姐安排。”

    江南甄家,乃贾府几代世交,去岁甄家家主甄应嘉还去过贾府,贾宝玉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如今自己既来金陵,即便家里不吩咐,他也势必是要去拜访一番的。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贾府虽然祖籍在金陵,但如今势力都已北牵京城,在这里势力实在不多,甄家世居金陵,从未离开过,可谓是真真正正的金陵地头蛇,以后定有许多要仰仗他的地方,贾宝玉又岂能不先和他打好关系。

    不过,目前对贾宝玉来说甄家还不是他最关心的,反倒那十里秦淮繁华之地,更叫他心驰神往不已。



………【第八十九章 秦淮名妓】………

    天下一等一的富贵繁华之地,除了京城便属金陵了,而城中的秦淮河又是金陵最为繁华之处。

    相传楚威王东巡时,望金陵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明华两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明末华初,秦淮名妓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秦淮河畔,绣楼林立,美人如画,或歌或舞,无不牵动着天下风流才子拳拳之心。

    朱雀桥旁,媚香楼中,凭栏临水,家喻户晓的当红歌姬卞絮鼓琴唱曲: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枝。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琴音悠扬,歌声清脆,闻之让人神迷,沉浸其中仿佛漂浮云间,如梦如幻,似痴若醉。

    贾宝玉同冷二郎、贾芸、方褚、杜贺、公孙霸围桌而坐,无不听得神游太虚,深深迷醉。

    贾宝玉来金陵,自然第一天就要接见在此展势力的贾芸和方褚,而金陵城内最适合聚会宴饮的胜地自然要属秦淮河畔林立的歌姬绣楼。

    贾芸一边摇头晃脑听一回琴曲,一边凑在贾宝玉耳边禀道:“这些日子我们谨遵黄先生的吩咐,暂且按兵不动,只派地下党挖出金陵最大的两股势力吴家和张家之间的恩怨,我们见缝插针,从中挑拨,如今颇有成效,物价和张家已斗的不可开交,眼看便要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另外,我又频繁走访应天府,自府尹以下皆以打点妥当,尽量拖延官府插手吴张两家相斗的时间,以至于事态愈演愈烈,不日便或可达到我们期望见到的结果了。”

    贾芸说的轻描淡写,却不知这其中花了他多少心思,光是打点官府,银子花的如流水一般不说,即便是一层一层打通,将银子送去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吴张两家和睦相处已经多年,凭些往日旧怨,见缝插针挑拨得他们反目那又更不容易了,这里其中所花的心思贾芸自不会详说,贾宝玉心里自然明白。

    “这黄先生也不知出的是什么法子,光叫贾芸这厮忙活,却偏没我什么事,这些日子可把我闲的淡出鸟来。”自来金陵之后,用的多是诡计,从也没有生过实打实的冲突,方褚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对此颇有些怨言,贾芸话音才落,他早已瓮声瓮气的在贾宝玉面前起牢骚。

    贾芸笑道:“黑汉你急什么,待吴张两家斗的差不多了,自然有你大展身手的时候。”

    杜贺的身形与方褚差不多,一直有意与方褚分个高下,这次来了金陵,怎能错过机会,早已大吼起来道:“你若闲了,便与我斗几百回合怎样?素听众兄弟说你武艺了得,却不知抵不抵的住我手中砍刀?”

    方褚一听,早已暴跳如雷,声如洪钟般嚷道:“怕你怎的?你是好样的,俺们现在就出去厮打,输了的是龟蛋。”

    这两人同样是黑熊一般身子,同样是炸雷一般脾性,一言不合便要大打出手。冷二郎一向事不关己素不多事,公孙霸好武如命,倒想看看他们的武艺,也不多话。只有贾芸急忙拦住他们,劝道:“教父在此,你们两个莽汉休得无礼。”

    不过光凭贾芸哪里劝的住,二人拉扯在一起,便要出去相斗。贾芸急了,忙去拍醒沉醉在歌曲之中的贾宝玉,说道:“这两个莽汉搅在一起,还不知要闹出什么事来,二爷怎不管一管?”

    此时贾宝玉一门心思都沉浸在卞絮琴音歌声之中,心里纳闷:“怎的这金陵的歌姬我看起来如此眼熟,倒像是在京城见过似的。”

    卞絮正当妙龄,身段婀娜风流,眼波妩媚动人,一颦一笑,艳美无比,总让贾宝玉觉得十分眼熟,正沉吟疑惑之时,却被杜贺方褚这两个莽汉闹醒。

    “你们做什么?如此雅音妙曲,却被你两个俗汉给玷污了,出去门外守着,不许生事,若再听到你们半分声响,罚你们一个月不许喝酒。”壮士岂可无酒,贾宝玉这招正好点中杜贺方褚这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汉要害,吓得忙闭了嘴,乖乖出去,安安静静守在门外。

    此时卞絮一曲已罢,按琴止歌,不觉向贾宝玉多看了几眼。

    贾宝玉只觉余音绕梁,不绝如缕,再细品歌中词句,不觉叹道:“此曲柔肠百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道尽千般柔情,万般情思,想来应是一女子所作。”

    见客之时,一向端庄淑静,妩媚温柔的卞絮,闻此言竟动容失魂,“叮铃铃”一阵琴响,是她纤纤玉指一时无措拨弄得琴弦乱颤。

    秦淮歌姬,大多琴棋画样样精通,其才气竟不比名流才子差。许多名妓在秦淮河畔都有自己的绣楼,临河会客,或抚琴唱曲,或笙歌曼舞,或吟诗作画,尽是风流雅事,一身铜臭无才之人,是难入她们绣楼的。歌姬虽身为下贱,但无不才气纵横,自带一分傲气,不遇知己对众人自是千篇一律的笑脸,看来妩媚多情,其实又有几分真情?

    茫茫人海,滚滚尘埃,在这红尘之世,这些才华横溢的歌女们,其实只是在等待,与世人虚与委蛇,卖笑周旋之时,其实她们只是在等待那么一个知心之人。终有那么一日,有这么一个人,她们愿意揭开面纱,真容相对,从此一心待他,无论海角天涯。

    贾宝玉方才所言正是听懂了此曲,卞絮心中一突,难免失态。不过她身在欢场多年,很快就稳住心神,笑语连连道:“公子果然好才情,此诗此曲尽是当年秦淮名妓柳如是所作。”

    柳如是?贾宝玉只觉这个名字很是耳熟,难道是秦淮八艳?不由心中一动,忙问道:“她又如何?”

    见贾宝玉竟然没听说过柳如是,卞絮明显有些吃惊,随即便捂嘴笑道:“听公子口音应是京城人氏,想来第一次来金陵,也是第一次进这欢场之地,一心只有圣贤大义,并不知这欢场风流韵事。”

    贾宝玉见自己都要被她说成一个食古不化的老古董了,忙打断道:“这你可就错了,我满肚子并没什么圣贤大义,进这欢场之地倒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从来公子才俊,恨不得别人说他满腹圣贤文章,偏偏眼前这位俊逸非凡,看起来才学渊博的公子,却一本正经的说他肚子里根本没什么圣贤,这可叫纵使识人千百的卞絮也吃惊不已,漂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显然是还没有反应过来。

    “咯咯咯”

    半晌,卞絮终于缓过神来,不由咯咯娇笑起来,婀娜身段花枝招展,粉嫩脸儿红晕渐醒,看起来好不醉人。

    贾宝玉和贾芸早已看痴了,便是冷心肠的柳湘莲,硬心肠的公孙霸也不免有些恍惚。

    卞絮身在欢场多年,见过了男人被她迷的神魂颠倒的模样,这些小场面自然不以为意,巧笑连连,妖娆妩媚,轻声说道:“公子说笑了,已公子人品才学,想是溢满京城的才子,絮絮得见公子,实乃三生有幸,公子又何必过谦?”

    贾宝玉忙摇手道:“我肚中实无点墨,若论才学,我不及姑娘半分,又如何是自谦?姑娘琴棋画样样精通,是这金陵城家喻户晓的才女,我在姑娘面前实在汗颜,亦不敢说假话。”

    贾宝玉说的是实话,怎奈卞絮偏生不信,饶有深意的笑着向他看了几眼,轻启朱唇,悠悠道来:“秦淮河畔,一向是文人墨客,风流才俊留恋不舍之处,多少年来,这里出了许多诗文传唱,家喻户晓的名妓,最有名的有七位,风骨嶒峻柳如是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六位是:倾国红颜陈圆圆,艳艳风尘董小宛,侠肝义胆李香君,侠骨芳心顾眉生,风流女侠寇白门,灵秀多才马湘兰。她们的故事在这秦淮河畔口口相传已多年,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她们作诗写文,是以流传甚广,无人不知。我方才所唱乃柳如是所作《杨花》,道尽我风尘中女子情思,我深喜之,是以会客多唱此曲。”

    若是宝姐姐林妹妹这样的大家闺秀和一个男人谈女儿家情思,羞也要羞死了,但青楼歌姬谈起来却是百无禁忌,倒和后世女子的开放不避相近。贾宝玉和她聊起天来,少了许多禁忌,畅所欲言,倒是相谈甚欢。

    在卞絮谈到秦淮名妓之时,贾宝玉很自然就想到了秦淮八艳,但卞絮只说最有名的有七位,那么另外一位又是谁呢?



………【第九十章 媚香楼姐妹】………

    贾宝玉奇道:“不是秦淮八艳吗?怎么只有七位,还有一位呢?”

    “秦淮八艳?”卞絮显然从未听说过,歪着脑袋想了一回,摇头道:“公子从哪里听来,我怎的从未听说过?”

    “你没听说过秦淮八艳?”贾宝玉就好像现了外星人一般,惊讶得双眼直瞪,张口无语。到

    卞絮心下纳闷了,难道秦淮八艳很有名吗?我必须得知道?

    秦淮八艳在后世实在太过有名,几乎无人不知,贾宝玉如此惊讶也情有可原。不过贾宝玉不知道的是,他在看外星人似的看卞絮的同时,卞絮甚至包括在场的贾芸、冷二郎、公孙霸等这个时代的人,都在看外星人似的看他。

    “二爷,秦淮八艳是什么人?”贾芸最是了解贾宝玉,却也不知他嘴中所说的秦淮八艳是谁,不由好奇的问了起来。

    “你也不知道?”贾宝玉更加吃惊了,又转头问冷二郎和公孙霸道:“你们也没听说过?”

    二人对望一眼,都莫名的摇了摇头。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秦淮八艳是杜撰出来的?

    其实历史确有秦淮八艳其人,轶事记板桥杂记》之,不过此时《板桥杂记》尚未写出来,世人自然不知有秦淮八艳一说,只知秦淮出个许多家喻户晓的名妓,卞絮说的那七位只是其中一部分。

    贾宝玉不解其中缘由,只道既然有秦淮八艳一说,那最有名的名妓起码得有八位才对,怎的卞絮只说了七位?

    贾宝玉沉吟之时,卞絮十分好奇的张着大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望着他,样子十分可爱。

    “啊!对了。”贾宝玉忽的心思一动,竟想出一个缘由来。

    “公子,怎么了,想起什么了吗?”卞絮此时竟不像一个惯在欢场中的名妓,倒更像一个好奇心极重的小女孩儿,大眼睛眨巴眨巴的,一副可爱的样子。

    贾宝玉忽然笑道:“你瞧我多么糊涂,眼前便也有一艳,我却忘了。姑娘才色冠绝秦淮,家喻户晓,名声远播,自然与姑娘所说那七位齐名,合称便不是‘八艳’吗?”

    原来贾宝玉认为眼前这位卞姑娘应该也属于秦淮八艳之一,人家姑娘谦虚,自然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