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打算怎么办?”对方问道。
如果此时另外有人在场,听到这里,也许就会明白,他们谈的怕受影响的“生意”是什么了。
“这天再怎么变,生意也得照做啊。”刘文彩冷笑了一声,说道。
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在云南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正上着一堂关于刘文彩“生意”的课。
一位戴眼镜的年轻讲师在讲台上一边变换着幻灯片,侃侃而谈,下面的学生们则聚精会神地做着笔记。
“在世界毒品史上,首屈一指的还是鸦片。现代欧洲早期使用鸦片形成了一条历史长河的,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对鸦片的态度和经历。鸦片很可能是早期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毒品。它的使用肯定早于酒精制品,因为生产酒精需要蒸馏知识。相反,鸦片的制作就比较简单,只需采收罂粟,然后制备。因此,鸦片值得给同学们进行特别详细的介绍。”
“尽管世上已知存在有28类罂粟等众多的品种,然而鸦片属罂粟。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是‘催眠罂粟’,是它的植物学名,这是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凡?林奈于1753年造的词。虽然大部分罂粟都能产生白色的乳汁,含有称为生物碱的化合物,可以对人或动物产生明显的生理作用,但只有鸦片含有生物吗啡。正是吗啡使得罂粟有了特殊功效。1804年人们从生鸦片中提取出生物碱,而其实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已认识了罂粟的魔力。简?夏尔丁描述了17世纪的波斯人收获鸦片罂粟的情景:‘虽然其他国家也有大量的罂粟,但是没有哪个地方的罂粟象这里的那样,有那么多的汁、那么茁壮。它株高4英尺,叶子雪白,六月成熟。他们在冠部切口,从中取汁。波斯人出于i信,总是切12个口子,以纪念12位阿訇。他们用一把小钩刀,刀上有三个像梳子牙一样的刃,一次性地一个接一个切三个口。然后从里面流出一种黏糊的汁。他们一大早,在日出之前将这些汁采集在一起,它们的味道如此强烈,使得采集的人如同刚刚从坟墓里出来的死人一样,个个面色发青,身体瘦弱,浑身直打哆嗦,好像中风一样。’”
“虽然鸦片罂粟通常呈白色,也有深红的、粉红的、青紫的或者其他各种颜色,切割罂粟荚渗出的汁是乳白色的,接触空气后凝结变成褐色。生鸦片晾晒几天,水分蒸发后,剩下的黏状、有伸缩性、深褐色的固体被制成块、饼或砖状。这样可以存放几个月。生鸦片必须进一步加工才能使用:把生鸦片放在水中熬,过滤掉杂质后再熬,一直熬成纯褐色液体;然后将这种液体鸦片用文火熬成稠糊,称为‘熟的’、‘精制的’或‘褐色的’鸦片。熟鸦片在太阳下晾晒成厚厚的成型黏土。它比生鸦片纯得多。”
“现在的学者们只能推测罂粟的早期历史。对罂粟特性的了解可能源于埃及、巴尔干或黑海地区。很显然,罂粟的最早农业化大约在8000年前的地中海西部地区。然而无法确定全球系统种植罂粟的所有区域。最古老的现存的书面语是闪语,最早被证实出现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闪语有个象形字,表示鸦片罂粟为‘快乐植物’。有人种学家认为,大约在同一时期,鸦片的制作方法从青铜时代的塞浦路斯传到了埃及,用于医疗和在庆典时让人陶醉——当然也可能用作*yà。”
讲到“*yà”这个词的时候,年轻的讲师似乎显得有些尴尬,而下面的女学生们脸都红了起来,男学生则有人笑出了声。
年轻的讲师清了清嗓子,又放上了一张幻灯片,继续开始了讲课。
“公元前1552年的一张草纸显示,底比斯医生被告知大约700种不同的鸦片配方的用途,包括一种令烦躁儿童安定的配方。阿拉伯商人将鸦片传到了波斯、印度、中国、北非和西班牙。”
第360章 扫毒
“古希腊也有关于鸦片的记载,荷马在《奥德赛》中叙述了墨涅拉俄斯款待忒勒马科斯的情景。墨涅拉俄斯是公元前13或12世纪斯巴达国王,他和同伴回想起特洛伊战争中的死难战士,和全场人一起哭泣不已。这时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走了,在他们的酒碗里轻轻倒了一种药,有解忧、止疼和消除所有痛苦回忆的功效。喝下这碗药酒之后的人,那天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泪,甚至死了父母,眼睁睁看着亲或亲生丧命剑下,也不会掉眼泪。海伦的这种药被称为‘忘忧药’,可以消除悲伤和焦虑,根据这段描述来看,她给大家喝的很可能是融在酒中的鸦片。”
“古埃及的早期文献也有用鸦片止伤病和肿痛的记载。老普林尼指出,罗马人用鸦片治疗象皮病、痈、肝病、癫痫和蝎螯。伽林是希波克拉底之后最著名的古希腊医师,他的著作描述了罗马皇帝马库斯?奥里利乌斯使用鸦片的情况。马库斯?奥里利乌斯的统治被吉本誉为‘世界历史上人类状况最幸福的时期’。马库斯?奥里利乌斯是奉行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但不仅仅是一个寂静主义者。他的《沉思录》表达了那种无尽的内心平静,建议人们思维和行动要适度。他的用药习惯反映出这一原则。御医每天调整用蜂蜜调制的鸦片糊的剂量,以满足马库斯?奥里利乌斯睡眠的愿望,同时不破坏他的执政能力。他是一个勤奋的统治者。作为统治者,他最糟糕的是过度容忍他人的恶行,也许这是由于鸦片麻醉后带来的麻木。伽林写到,奥里利乌斯可以辨别鸦片剂中成分的质量,必要时减少用量,以处理国事。这是一个有节制的人,他用毒品并未上瘾,用不着不断增加剂量。这种情况放到我们现在,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鸦片长期用作四种标准通用缓和剂的成分,然而到了16世纪,这类药方开始大肆添加鸦片剂量。医生和药剂师研制了大量新的鸦片酊,而且进入了药典。德国医生帕拉塞尔苏斯据说为他的秘方造了‘鸦片酊’一词。鸦片酊的成分是四分之一的鸦片,其余为天仙子、珍珠粉、珊瑚粉、琥珀粉、麝香粉和其他珍稀物料,也包括他声称从牡鹿的心脏、独角兽和牛肠中提取的物质。罗伯特?波顿在《解析忧郁》中写道:‘我们忽视了近在咫尺的,却去追求那远在天边的,并为此远渡重洋。’
到了1660年,英国著名的医生托马斯?威利斯抱怨道,冒牌医生比比皆是,天天吹嘘他们有特制的鸦片酊,遇病就开鸦片酊。那个时代的庸医们乱开处方可以说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鸦片酊’一词专指鸦片和酒精的混合剂,就像海伦的特洛伊忘忧药一样,为所有受过古典教育的人所熟知。古典历史影响着西方人对鸦片的态度。但到了16世纪期间,一种新的文学强化了这种影响。旅行传奇的出版,开始令受过教育的人对伊斯兰人将鸦片用于非医疗用途产生极大兴趣。法国博物学家皮埃尔?贝隆曾到小亚细亚和埃及旅行。1546年,他写道:‘没有一个土耳其人不会将他的最后一分钱用于买鸦片。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他们都会随身带着鸦片。他们食用鸦片;因为他们认为他们会因此变得更加勇敢,对战争危险的恐惧更小。在战争时期,人们购买量是如此之大,以致很难有存货。’从贝隆那个时代起,鸦片就与奥斯曼武士有着联系,但在英国早期传说中,鸦片常与愚蠢和懒惰相关联。”
“克里斯托弗?阿科斯塔是一位西班牙内外兼修的医生,1582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东印度群岛的毒品和药品的论文。该论文被译成拉丁文和法文。阿科斯塔写道:‘鸦片在整个东印度群岛既被用作药品又被用作食品——被工人视作面包一样。’在马拉巴尔,他认识一位官员,是地方领主的书记官,‘一个聪明、活跃、非常精明能干的人。他每天服用5打兰,而且当着我的面。’那时阿科斯塔已经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认为它有麻醉服用者的作用,如果使用不的话,还会令其丧命。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明鸦片的作用。这件事是他穿过好望角返回葡萄牙时,在一艘装有土耳其、帕西和阿拉伯俘虏的船上亲身经历的。这些俘虏私藏一些鸦片。当他们用尽了所有鸦片后,他们中一个来自亚丁的非常聪明的、长得像土耳其人的对阿科斯塔说:因为他负责照顾那些生病和体弱者,如果不给他们鸦片,他们有生命危险,活不了两天,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服食鸦片的习惯。阿科斯塔没有鸦片,但与那个土耳其人达成协议,没有鸦片就给他们一些酒,每天增加一点。结果所有的俘虏都活了下来,在不到一个月的里他们既不想喝酒,也不需要甚至不想要鸦片。阿科斯塔如同其他作家常做的那样,谈鸦片必论**,他提到鸦片也用于两性方面的用途,虽然这会令人反感,但是人们大量使用,鸦成为色鬼们最常用和最熟悉的补药。当然,他也提醒说,如果用得太多,鸦片的麻醉作用会使男人阳痿。这一点不论是欧洲的医生,还是阿拉伯的、帕西的、土耳其的、科拉桑的、桑代西的、马来的、中国的以及马拉巴尔的医生,都很清楚。阿科斯塔注意到那些通过服用鸦片增加性能力的富于想象力的人反而常常产生过早的……泄精现象,因为幻想和鸦片的共同作用令他们兴奋过度。然而对那些刻板的人来说,鸦片却大有帮助。因为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取悦女性。由于女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像男人一样**,所以男人越慢,她也就越能更好地控制的**。虽然鸦片凉性极大,但减缓或几乎阻止了大脑排精的通道,也正是这一作用给性伴侣们带来了快乐。这样,他们常常可以一起达到快乐的巅峰。因此,他们认为食用鸦片是一件幸事。但实际上,却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损害……”
当年轻的讲师讲到这这里的时候,下面的课堂突然间象炸了锅一般的沸腾。
下面的学生们,此时大多数都在笑,只有极少的人发出了吃吃的笑,还有少数的人张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一位记笔记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那最后的一段,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失掉了贞c一般。
在现在的中国,尽管风气日渐开放,但传统观念在年轻人当中仍然极有市场,虽然这堂关于鸦片历史的课的内容完全是出于学术方面,但在讲台上公开讲这些,在云南的大学里,也算是头一遭了。
年轻的讲师意识到了说走了嘴,正打算再讲些进行补救,挽回刚才的不良影响,这时他忽然看到了教室门口站了一个人,正定定地看着他。
这时校长急匆匆地走到了门口,来人将一个纸条交给了校长,校长看了一眼,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拿着纸条来到了讲台前,将纸条交给了年轻的讲师。
“你现在可以下课了。”校长说道,“我已经叫李教授了。”
“哦,那好,谢谢校长。”年轻的讲师看了纸条一眼,从容的点了点头,他将纸条夹在书里,收拾好讲台上的书本,快步走下了讲台,向门口走去。
“你又在这里胡言乱语的误人子弟了。”
看到他出了门口,来人笑了起来。
“那有了。”年轻的讲师回头看了一眼还留在课堂里望着他们讶异不安的学生,笑了笑,说道,“他们这个年龄,有些事情,你就是不讲,他们也想,与其捂着掖着让他们乱想,不如在课堂上交给他们。这其实也是科学。”
“你这个家伙,还和当年一样,死性不改。”
“你不也没变吗?”不跳字。
二人说着话,向外走去,不一会儿已经来到了校院之中。
“真怀念当初上学的日子啊”来人感叹起来。
“你现在要想重新上大学,也不是没有机会。”年轻的讲师看着周围花坛里的花朵,说道。
“想要安心上学,现在还不是时候。”来人看了看周围,叹息了一声。
“这一次的任务是?”年轻的讲师问道。
“和你刚才讲课时提到的有关。”来人说道,“走吧,有人在等我们。”
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主任,部里的密电。”一位军官来到正在专心看着窗台上摆放着的一个个陶质花盆里的花的周冠笙,说道。
“放桌子上吧。”周冠笙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说道。
看到政治部主任今天懒散闲适的样子,送电报的军官不由得有些吃惊,但他并没有说,将电报放到桌子上之后,举手敬礼,便离开了。
周冠笙一边欣赏着艳丽的花朵,一边嗅着花朵散发出的芳香,象是有些陶醉的样子。
“她的幽香令人迷醉,她的艳丽令人心碎。”周冠笙叹息着说道,仿佛在吟诵着一首诗,“虽然是含苞待放的蕾,但已关不住她艳丽、妖娆的本性,她只有经过落红,才能结出饱含毒汁的果实,而一夜春雨,那片片丹红,又是为谁而落?”
“你看着我,我也看着你,你用这样的眼光看我,我也同样的这样看着你,我本无毒,你也不坏,是你把我制成毒,你也就坏了。”
“英雄花,英雄花,充满诱惑的英雄花啊饱含毒汁的英雄花啊有多少英雄被你诱惑?又有多少英雄被你毒害?有多少英雄情愿被你诱惑?又多少英雄甘愿被你毒害?”
可能是花香让周冠笙感到兴奋起来,他回到桌旁,取过纸笔,将刚才的那首诗记录在了纸上,他写得飞快,似乎是生怕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就此消失。
在写完之后,他拿起纸仔细地看了看,脸上现出了满意之色。
此时他的目光,不经意的落在了桌上的那封还未开启的电报上。
“要是我猜得不,你杨瀚之也是为了这英雄花而来的吧?”周冠笙放下了手中的诗稿,拿起电报打开封套,取出里面的电报纸看了起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周冠笙笑了起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只是,你杨瀚之应该是还没有料到,我早就布置下去了吧?”
他将电报重新装回封套当中,取过打火机点燃后放进了烟灰缸内。
“从你说要对付那只‘刘老虎’起,我就你想要做了。”周冠笙深吸了一口室内略带烟味的空气,来到了窗前,重新看着那几盆艳丽的花。
他抬起头,看着远处的蓝天白云,目光一变得空旷而深邃。
“你是怕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有国内的一些人都不会高兴,所以才这么干的。”周冠笙说道,“真是奇才啊”
“这世界真的要干净了。”周冠笙说着,离开了窗台,重新坐回了桌前,他想了想,取过另外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起来。
凌晨,丛林。
“没有动静,也没有接触。”
在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儿之后,年轻的讲师轻声说道再坚持一会儿。”
听了他的话,伏在不远处的另一个身着伪装服的人转过头咧了咧嘴,他脸上的表情虽然生动,但身子却伏在那里,听凭蚊虫的叮咬,一动也不动。
在他的前方的草丛当中,架着一柄涂有伪装色的长枪,这枝枪的外型看上去象是俄国的“莫辛纳甘”式步枪,但所不同的是,上面多了一个长长的瞄准镜。
年轻的讲师——来自“永久黄”的化学专家、云南大学的特聘讲师林宏民看了看腕上的防水手表,又看了看远处笼罩在一片雾霭之中的村落。
想到前些天还在云南大学讲课,现在竟然出现在了缅甸的丛林当中,林宏民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又过了大约十分钟左右,又有几个人顺着小路走下山来,进入到他们的阵地当中。在离他们还很远的时候,那位狙击手——洛永玄便了他们。
随着他们的走近,林宏民已经看清了他们的装束,刚刚有些悬着的心这时放了下来。
可能是没有林宏民和洛永玄等人的藏身之处,对方在进入阵地之后,以战斗队形机警地四下张望了一会儿,当中的一个人取出一个小小的竹哨,轻轻的吹了起来。竹哨发出鸟儿叫声般的声响,林宏民的身边,一个同伴也用同样的竹哨吹了吹,然后现出了身形。
“你们才来?”洛永玄看着这几个人加入进来,轻声抱怨了一句。
“路上碰到了他们的人。”为首的人简单地答了一句,林宏民注意到他身上的斑斑血点,和手中乌黑的砍刀,明白发生了事,不由得暗暗心惊。
“看样子对方的爪子很硬。”洛永玄轻声说道。
“上头情报稍微有误,他们带枪的人,比原来预想的要多。”来人当中的一个黑瘦的广西人说道,“我们的弹药怕是不够。”
“我们可以夺他们的武器弹药来用。”另一位梳着象女学生马尾辫一样的战士说道,瘦长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怪怪的笑容,仿佛猎人看到了猎物,“这样的打法,才有意思。”
林宏民打量了这个高大的战士一眼,他手里拿着一支“花机关”,腰上别了一把“头把撸子”,胸前的衣服敞开着,露出里面雄壮的肌肉,他的另一只手里也握着一把砍刀,和他们的队长手中的宽刃厚背的壮族砍刀不同,他手里的刀,又弯又尖,仿佛一弯乌月握在手中,显得说不出的渗人。
林宏民从他手中的刀和他的面容以及赤着双脚的习惯大体上能够判断出来,这是一位来自台湾的高山族战士。
在台湾顺利的光复后,为了补充守岛的兵力,大量的台湾原住民青年被招募进了中**队,这当中就有不少被日军视为“生蕃”的高山族青年猎人。
据说,招募高山族战士的创意,还是来自于那位远在北京的中国财政部长。
此时,高山族战士也注意到了林宏民在看他,冲他咧嘴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
新加入的为首的人看了看林宏民手里握着的“头把撸子”,不由得皱了皱眉,用询问的目光望向了这边的队长。
“他一会儿有他的活,你们不用管他。”队长说道,“一会儿等雾散了,就开始行动。”
“到不如我先和沙荷下去,摸掉几个,给大伙儿开路。”高山族战士说道,“他们人多,我们可以先把他们的重火力点搞掉。”
“也好,你们俩去吧。”队长看了看天色,略一沉吟,便做出了决定。
第361章 非正规武装力量的行动
两名高山族战士咧嘴一笑,挥了挥手中的月牙型砍刀,向后退了几步,然后转身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弥漫着薄雾的丛林当中。
“秀才,你先留在这里,等我们的信号。”队长指了指林宏民颈间挂着的竹哨,说道。
林宏民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尽管也去过“训练场”,而且身手不弱,但战斗毕竟不是他的强项。
他和大家一起来这里,更多的是充当“顾问”的角色。
队长开始布置任务,很快,薄雾散去,队长打了个手势,发出了战斗指令。
洛永玄看着伏在那里显得无所事事的林宏民,呵呵一笑,起身和同伴们一起,消失在了丛林之中。
而仅仅过了几分钟,远处便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林宏民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前方村落的情况,这时的枪声便得越来越密集了。
望远镜里,他突然看到了那个冲他微笑的高山族战士,此时的他正跳进了一个简易的机枪阵地内,举起手中的月牙弯刀,一刀将试图开动马克沁机枪的那个人的头斩了下来,然后顺势又一刀扎进了另外一名机枪手的心窝。
看到那具无头尸体颈间喷涌而出的鲜血,林宏民的胃不由得一阵紧缩。
虽然他不是第一次见到杀人,但这样的情景,还是会让他不舒服。
象是知道他在看着这边,高山族战士冲他咧嘴一笑,抓起被斩落的人头,冲他晃了晃,然后一转身便又消失了。
林宏民又观察了一下四周,小心的冲下了山坡,他迂回着前进,来到了村子里,他跳入刚刚高山族战士干掉的那个机枪阵地旁,小心地扶开了尸体,观察起那挺马克沁重机枪的型号来。
当他认出了这是一挺英国造的老式马克沁机枪之后,他的嘴角不由得显出了一丝冷笑。
这时,一位陌生的队员跑了过来,在他的前面,两名手拿步枪的人正在没命的飞奔着。
林宏民害怕他们跑掉,他没有去碰那挺老式的马克沁,而是举起了自己的战斗手枪开枪开始了点射,那位队员则举起了手中的“花机关”跟着射击。
子弹不停的射出,林宏民感觉自己应该是击中了对方,但目标此时却一下子消失了,林宏民和那位队员都停止了射击,远处的枪声也平息了下来,出现了片刻的平静。
这时哨声响了起来,林宏民跳出机枪阵地,和那位队员一起向前跑去,他们在100米开外的路边,发现了那两具尸体。在那两具尸体中间,一个人抱着一支步枪,跪在那里浑身发抖。
对于突然出现的这第三个人,林宏民和那位队员都感到有些莫明其妙,不知道他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这个家伙好像被吓坏了。”那位队员看着对方说道,抬起脚踹了他一下。
“他好象是得了疟疾,对他别太粗暴了。给他点水,再给他点东西吃,设法使他安静下来。”队长的身影出现了,他环顾了下四周,对林宏民说道,“你过来一下,秀才。”
林宏民跟着队长来到了一处仓库模样的地方,他们来到了一间屋子里,此时屋子里到处都是被打得浑身冒烟的尸体,林宏民从地面上的尸体上跨过去,来到桌子前,桌面上满是散乱的带有血迹的纸张,林宏民拿起一张纸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
“这里应该只是个中转站。”队长说道,“不是他们的仓库。”
“这里有鸦么?”林宏民问道,他用手飞快地翻动着桌面上的文件。
“有一些,但是不多。”队长看了看窗外,此时,两名队员正打开一座仓库的门,里面是堆得高高的箱子。
林宏民快速地翻阅着文件,当他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时,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刘文彩吃的鸦片量,远比上面想象的要大得多。”林宏民说道。
“这里应该是他们真正的仓库位置吧?”队长注意到了几张手工绘制的地图,拿起来看了看,问道。
林宏民看了一眼那些地图,指着其中一张的一处位置点了点头。
“从交通状况来看,应该是这里。”林宏民说道,“我们可以问问那个俘虏。”
“先离开这里再说。”队长说道。他和林宏民离开了这间屋子,吹了吹竹哨。
不一会儿,当所有的人都离开时,整个村落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
“火这么大,不会把这林子也点着了吧?”望着身后熊熊的火光,一位队员笑着说道。
“不会的,这里的气候,湿热多雨,这火烧得热气上升,过不多久就会有雨下来。”林宏民回头看了一眼,说道。
“其实咱们这么做,是白费力气。”洛永玄突然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一位队员问道。
“哪怕是我们找到真正的仓库,毁掉它们,这里的人还会把种出更多的鸦片出来。”洛永玄看了看林宏民,说道,“是不是,秀才?”
“不错。”林宏民的声音透着一丝悲愤,“我们并没有打击到他们的源头。”
“源头是什么?”一位队员问道。
林宏民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英国人。”
“什么意思?”听了他的回答,好多队员都是一愣。
“那是1,一支全副武装的英国考察队到达今天咱们现在所在的这一片地区,这支考察队在勘察完地形后。他们用当地人从未见过的先进武器,很快驱逐了大部分原住民,并以这里往北边的果敢县为大本营,安营扎寨。英国人通过对这片地区的全面考察,认为此地非常适于种植鸦片。英国人很快开始了试种,历经三年,非常成功,于是开始在果敢、大勐洋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而收获的鸦片则大部分销往我国内地,毒害国人。英国人的行动遭到了当时的缅甸王朝的极力反对,当地掸邦各族纷纷起来与之斗争,加之当时满清政府也出面干涉,于是很快将之驱逐。但是,以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的英国人,已充分了解到缅甸的经济价值,以及其作为未来进犯我中华的地理战略价值。于是很快以英属印度为基地,对缅甸开战,两次武装占领,灭亡了缅甸王朝,并将其并入印度,作为一个省份。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王朝惨败。1886年7月24日,清政府在英军的武力胁迫下,与之签定屈辱的《中英会议缅甸条约》,将云南南部的果敢、班洪四县割让给英国。这样,英国全面控制了这一地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大肆播种鸦片。最终使这里成为了全世界的鸦片种植基地。”
林宏民的声音不大,但此时每一个队员都听得清清楚楚,很多人脸上都现出了悲愤之色。
“你怎么对这里的情况知道的这么清楚?”一位队员好奇的问道。而林宏民只是看了看他,没有回答。
“秀才是蓝旗军后人。”队长看了看大家,替他回答道。
“蓝旗军?”
“对,蓝旗军。”洛永玄看着林宏民说道,“路还远,秀才给大伙儿讲讲吧,让大伙儿知道是怎么回事。”
林宏民抬起头,望向前方的丛林,讲述起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和议达成后,原果敢县知府林洪烈在得知果敢被割让后愤然辞去清廷另授予的车里知府之职,率麾下一千多忠义官兵孤军与英军对抗。当地掸邦首领罗之曼也激烈反对英军役使族人种植鸦片,揭杆而起反抗英军。罗之曼很快遭到了英军的血腥镇压,被迫率残部退入深山,坚持抗争。林洪烈起兵后,罗之曼便率部投奔,与林洪烈合兵一处,是为‘蓝旗军’。”
“蓝旗军组成后,以林洪烈为大元帅,罗之曼为大将军,广纳忠勇义士,拥兵两万余人,与英军长期作战,达五、六年之久。期间大量破坏鸦片田,消灭英军有生力量,给其以有力的打击。英军对蓝旗军作战屡遭失败,于是在不断增兵的同时,采取外交手段向清廷施压,要求清廷出兵配合英军镇压蓝旗军。而腐败无能的清廷竟然被迫接受了要求。蓝旗军虽然勇悍善战,但架不住两面受敌,又无援军,虽誓死抵抗,却怎奈寡不敌众,开始节节败退。最终,林洪烈与罗之曼带领五千将士退到萨尔温江边,遭到英军和清军的合围。五千义士终于弹尽粮绝,血染萨温江,全部壮烈牺牲。”
“而正是蓝旗军失败后,英国人才畅通无阻的役使当地人民大力种植鸦片,直至今日。”
林宏民说完,将自己的手枪放回了皮鞘当中,抽出了砍刀,默默地向前方走去。
“走吧。”队长挥了挥手,扫视了一眼大家,示意全体出发。
战士们谁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和林宏民一样,默默地出发了。
在来这里之前,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坐着飞机跑这么远来袭击一些村落,而现在,他们都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会来。
他们今天做的,就是当年蓝旗军的战士们没有完成的事。
在走了一会儿,休息的时候,仅剩的那个俘虏在吃了疟疾药片后第一次开始说话了。
“问他是干什么的?”队长说道。
“说他是只是一个弹药搬运工。”担任翻译的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