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科技军阀-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不久前,随着战争的迫近,父亲和哥哥便重新应征入伍,很快就被派到中国的战场上去了。

只剩下自己和已经没有了父亲的女儿,同母亲和妹妹守在这里。

时间只过去了一个多月,死亡便迈着沉重的脚步,一天一天地临近了。

吉田春子现在还记得,当第一架中国人的轰炸机出现在平壤上空的时候,人们那惊讶莫名的样子。

在一向瞧不起中国的日本人眼中,这一幕的出现无异于神话。

但在中国有过了“特殊经历”的吉田春子,对这一幕的出现,却并不感到吃惊。

通过和那位“高科技军阀”的接触以及在他那里的所见所闻,她那时就感觉到了,他带给中国的变化。

而他放过自己和孩子的举动,也让自己看到了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从离开他的那一刻起,她便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这个人能够掌控中国,那么在将来,这个人将是日本帝国最危险的敌人。

而现在发生在朝鲜的一切,证明了自己当初的直觉是多么的正确。

在“海参崴事变”发生后,日本在朝鲜的最高军事长官立花小一郎中将便将两个师团越过了鸭绿江,但只过了不长时间,便又有两个师团被调过了江。

但是不久,这些军队便又回来了,而且回来的人数,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从那时起,每天都有形状各异的中国飞机从鸭绿江对面飞过来,投下数不清的燃烧弹和炸弹,或者用机枪在低空扫射。

而当人们渐渐习惯了这些之后,死亡就成了家常便饭了。

随着中国军队的逼近,朝鲜佣人们的态度一天天地变得粗暴恶劣起来,然后就是战败。军队在撤退之前炸毁了弹药库。爆炸产生的火光在居民区引起了巨大的火灾,持续了好几天才熄灭,一团团滚滚的黑烟在头顶上飘荡着,让人感觉世界未日即将来临。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神气洋洋的机动部队惊天动地般的开了进来。

那些扛着“花机关枪”,坐着钢铁战车的中国士兵蜂拥而至,他们的坐骑踏碎了街道的路面。不久便开始实行戒严令。晚上十点之后出去的人就会被子弹打成蜂窝煤。街上到处都是象西瓜一样肿胀的尸体。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中国军官和他们的家属以及中国和朝鲜居民的大量到来,治安还是渐渐好转起来了。

吉田春子回到了家里。

家里房子的面积很大,阳台上种着野藤,散发着紫荆花的芳香,让吉田春子感觉到了家的味道。

这所父亲留给自己和母亲的砖制的房子,竟然奇迹般地躲过了中国军队的征用,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因战乱或是征用而流离失所的日本人都象自己这么幸运。

乱成一团的日本人除了靠典当卖物来糊口之外,几乎别无它路了,那些代表他们曾经辉煌的过去的颜色鲜艳的衣服和各种物品,都被拿去卖掉,甚至连祖传的钻石都被很便宜地典当,再用换得的很少的一点钱,去买少得可怜的粮食。

一些日本孩子在街上跟在中国军队当中的白俄雇佣兵屁股后面,缠着他们讨要食物,“给点土豆吧给点香烟吧行行好吧”而蓝眼珠子个子高大的俄国兵,灵巧地吐着瓜子皮,把硕大的黑面包和厚厚的油层上漂着菜叶的汤递给孩子们,还要顺手抚摸一下他们那满头卷曲的黑发。

吉田春子曾和母亲一起沿街叫卖豆腐、糖果和香烟,收入虽少却也能够糊口。她的妹妹花子则在中国军队的驻地里做洗衣的工作,能够挣到稍微多一点儿的钱。

据花子从中国士兵那里听来的消息,中国军队并没有能够攻下整个朝鲜,在朝鲜半岛的南部,日本军队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抵抗。

时不时的,吉田春子也能看到,天空中飞过机翼上涂有太阳徽记的日本飞机,只是这些日本飞机的数量太少,它们经常把携带的炸弹慌慌张张的乱投一气,然后在中国飞机的追逐下落荒而逃,最后被击落。

吉田春子现在还记得,那天有一架日本飞机被击中起火,落到了邻家的院子里爆炸,爆炸产生的大火将院子里避难的十多个日本人全都烧死了。

空气中飘荡着烧焦了的尸体、辣椒和各种各样的肉混合起来的呛人的气味,曾经让吉田春子和母亲呕了很久。

日本飞机在夜间飞来的时候,中国士兵会不时地朝着满天星斗的夜空进行射击。从机关枪中射出的红色的火流,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分明的线条,显得格外美丽而妖异。

她还看见过,那些被伏特加灌得烂醉的白俄士兵,用低低的挂在腰际的枪,朝着背着口袋趴伏在地上向前爬行的日本人,一个劲儿地胡乱射击,把他们一个个杀死。

在这里受苦受难的日本人似乎被遗忘了,日本政府总也不派船来接他们,在朝鲜的日本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们变卖了所有的东西,换成钱之后,就成帮结伙地向汉江口的地方集中,准备先逃到朝鲜南方去。

今天,便是离开的日子。

吉田春子和母亲妹妹收拾好东西,便来到了集合的地点。

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只漂着几只小机帆船,很多日本人挤在上面,落日的余晖把他们土黄色的皮肤染成了血红色。吉田春子一家好容易挤上了船,大家都怀着同一个想法——只要能回到日本,怎么都行。但不久,大海就逐渐地变成了暗绿色,海上的波浪也越来越大,小机帆船被巨*时而抛起,时而拉下,剧烈地颇旅着。在昏暗的黑色中,海鱼不时从海面上跃出,惨白的鱼肚皮令人毛骨悚然,偶尔有一两条海鱼还会窜到机帆船上。大家都开始不停地呕吐,但因为船上的人太多,甚至连横躺下去的空隙也没有。在船上大家吃的食物都是腐烂的,饮用水也少得可怜。在快要接近海岸的时候,机帆船的桅杆被岸上猛烈的机关枪扫射打断了,感觉到死神临近的人们都疯狂了,绝望地惨叫着,往波涛汹捅的海里跳去。大概过了一个多星期,顽强地活了下来的人们用那疲惫无神的眼睛,终于看到了远处港口那闪烁的灯火。

上了岸之后,大家又开始向设在山沟里的收容所开始了艰苦的行军。那时大家都已经精疲力竭,连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凭仅存的一点意志,一步一步地向前。落伍的人混身泥土地瘫倒在路边,把绝望的目光投向难友们。

终于到达了收容所。身上被洒满了消毒药水,又被粗得足可以给马注射的针头插进体内,打预防针。吉田春子抱着孩子躺在胡乱铺在地上的毯子上,许久不愿起来。

在这一次苦难的行军中,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生命力旺盛的人们才活了下来。

一位日本军医就对吉田春子说过,他们能够躲过中国军队的封锁来到这里,简直是奇迹。

吉田春子把这归功于领袖在天之灵的保佑。

因为她已经从军人们的嘴里知道,中国海军已经将朝鲜海岸完全封锁,而强大的日本帝国海军对此却似乎无能为力。

吉田春子的母亲知道了消息后,曾经绝望地对她和妹妹说,她将再也看不到家乡了。

但吉田春子不这样想,她坚信,自己能够回到家乡。

奇迹竟然再一次出现了,不久,他们这些人被马车运到了釜山,然后又被那里的外国轮船运到了佐世保港。

第247章 炮战旅顺口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日本绿色的山脉。而在清澈的内海里,可以看到成群结队巡游在海里的小鱼和透明的海蜇,甚至可以看到海底的沙粒。

但是,随着轮船不断的往东航行,海上的残骸向人们展示着战争带来的创伤,残垣断壁和倒塌的房屋也越来越多了。

回到了故乡四国岛,从战场上先归来一步的父亲和哥哥去迎接他们母女三人。

分别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彼此相知相亲的父女的再次相逢,多少给人一种惊喜交加的感觉。尤其当父亲看到平安无事的孙女中山文子的时候,那狂喜的样子,令吉田春子分外的感动。

看到父亲少了一支胳膊,而哥哥拄着双拐,吉田春子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父亲告诉吉田春子,中国海军正在封锁帝国的海岸线,他们的军舰经常炮击日本的商船和渔船,以及沿海的港口和村镇,给日本平民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日本帝国海军正在努力寻求中国海军决战,以求打破中国海军的封锁。

听了父亲的话,吉田春子的眼前,再次浮现出了那个站在中国战列巡洋舰甲板上的“高科技军阀”的身影。

吉田春子现在并不知道,更大规模的战争,还在后面。

1921年6月10日,辽东半岛,庄河县城。

日军第九师团第四联队长香月清司奉命率部坚守庄河县城。

香月清司出生于日本佐贺县,是日本士官学校第14期、陆军大学第二期毕业生,以对“步兵战术”的研究而著称。虽然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很大的名声,但香月清司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在真正的战场上建功立业。

在日本军队里,联队长是一个重要的门槛,标志你在等级森严的营房里顺利跨越了下级军官的阶级,跻身高级军官的行列。高级军官拥有许多下级军官所没有的特权,比如带勤务,带家属,行军骑马,不用同士兵一道冲锋陷阵,等等。并且往后的前景越发诱人:成为帝国的将军。拿破仑不是说过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已经当上联队长的士兵就更没有理由停步不前。

现年已经40岁的香月联队长还有足够时间为实现将军梦的宏伟目标奋斗。

但是现在,他却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5月底,增援的华军陆续开到,在辽东半岛沿海多处地方同日军发生激战。据情报显示,华军很可能正在策划在辽东半岛地区的登陆作战,作为第九师团的后备队的香月联队奉命,火速开往庄河县城,在那里抗击登陆之敌。

临行之前,第四联队全体庄严誓师,决心消灭暴虐的中**队,保卫日本帝国的“生命线”。

庄河县城座落在辽东半岛沿朝鲜一侧的海岸线中部,是旅大市区战场侧翼的重要堡垒。本书更新来自第四联队两千余名官兵一经抵达庄河,就连夜构筑工事,作好了战斗准备。

凌晨,天刚蒙蒙亮,猛烈的炮击突然惊醒了战壕里枕戈待旦的日本士兵。香月清司从望远镜里赫然看到,十余艘中**舰排出长长的队形,仿佛一座首尾相连的活动炮台,一边喷吐着火焰,一边气势汹汹地朝着岸边开来。

与此同时,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二十多架中国飞机也呼啸而至,边投弹边扫射,一下子便把日军的阵地炸得烈火熊熊,天昏地暗。

上午九时,中**队开始登陆,数十只满载步兵的冲锋艇从大船上慢慢放下来。华军使用的这种新式冲锋不是靠人力划桨前进,而是拥有推进器,因而速度极快,尽管在波涛汹涌的海水中颠颠簸簸的显得很是吃力,但还是很快地朝岸边驶来。

对于只装备了轻重机枪和陆战炮的日军官兵来说,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次与比自己更先进和强大的对手作战。

香月清司在日本国内可以称得上是声名赫赫的步兵战术专家,但现在看到这一幕,却有些茫然的感觉。

现在的情况,就好比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日本御家武士,忽然遇上一帮手里拿着火枪的外国强盗,其晕头转向的程度和狼狈不堪的景象可想而知。尽管日本士兵提前修筑了许多并非不够牢固的防御工事和防空掩体,但是等到敌人的炮火延伸覆盖以后,香月联队长才发现,那些工事和掩体大多已被炮火摧平,官兵也多有伤亡。

作为一个在国内很有名誉和有一定经验的指挥官,当香月联队长伏在地上,具体地实实在在地承受敌人猛烈的炮火打击之后,他的那些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大和民族自豪感就此灰飞烟灭。单靠步枪、机枪和数量有限的火炮,是挡不住那些来自海上武装到牙齿的进攻者的。

电话铃忽然响了,香月清司接过了电话,电话的另一端,是师团长在询问战况。

“报告团师长敌人正在向我部进攻我部已伤亡数十人”

“香月君,全靠你了阵地就拜托了我随时会派援军增援你们”师团长在电话那边鼓励道。

“是!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香月联队长大声地回答道。

日本军人是一种把服从命令看得高于生命的动物。在日本军人的信条里,在战场上,个人是没有任何位置的,命令高于一切。但是,人毕竟是有欲望的动物,比如联队长希望当上将军,士兵渴望提升军官,等等,但是一旦上了战场,你就身不由己。不管你是否愿意,你必须随时准备舍弃一切,包括己经得到和将要得到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军人的表现在战场内外常常判若两人的原因。

香月联队的官兵初步经受了敌人的炮火洗礼之后,大家都明白,一场恶战不可避免,置之死地而后生,此时香月清司和官兵们全都镇静下来。本书更新来自香月清司下令把敌人的冲锋艇放进来,在敌人的冲锋艇进入两百米以内后,他撕破喉咙的大吼了一声,下令开火。中**队虽然人数众多,火力强大,但是他们现在毕竟漂浮在暴lu无遗的海面上,因此当日本人的步枪和机枪一齐射击时,中国人便纷纷从船上跌进了波涛汹涌的海水里。好几艘小艇被日军炮火直接击毁,一些小艇中弹下沉。

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顽强的中国人尽管遭到了迎头痛击,但是仍然不肯后退,他们继续高举着着战旗,一边开枪还击一边意志坚定地驾驶着冲锋艇继续前进。越是接近岸边,就有越多的小艇被击沉,掉在水里的十兵不断被湍急的漩流卷走,而活着的人则不屈不挠地划着水向岸边游动。战斗了持续半天,华军的进攻暂时被击退,约有百余人游上了岸,趴在海岸的礁石后面顽抗。

初战告捷的日本士兵大声的欢呼了起来。

取得了胜利的日军官兵信心大增,战斗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纷纷请求主动出击,把上岸的敌人消灭干净。香月清司狠狠地啐了一口,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硝烟和油汗,痛快淋漓地说道:“:让该死的支那人多活半天吧,到了晚上,再好好收拾他们有他们在岸上,敌人的军舰是不敢开炮的。”

就象香月清司预料的那样,中**舰果然停止了炮击。到了晚上,第四联队组成了突击队多路出击,准备围歼登陆之敌,不料摸到跟前却扑了空,原来狡猾的中国人乘着夜幕的掩护,顺着海滩悄悄逃跑了。

此后的两天时间里,华军只用大炮猛轰日军阵地,并使用飞机不断的投弹扫射,打得日军抬不起头来,而华军步兵一直没有lu面。直到第三天中午,海面上出现了一队好象棺材一样的难看的平头船,这种船浑身钢甲,根本不怕机枪扫射,也不怕炮弹的轰击,轰隆轰隆一直冲上了沙滩。船头哗啦一下子打开,船肚子里立刻开出了许多搭乘着步兵轧轧作响的铁甲战车来

原来中国人竟然使用了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登陆艇战术

毫无疑问,目瞪口呆的日军官兵头一次领教了这种完全陌生闻所未闻的战争方式:登陆艇直接把战车和步兵送上滩头阵地,而那些装甲车一面喷吐火舌横冲直撞,一面搭载和掩护步兵冲锋。从完成登陆到攻占对方阵地,前后总共才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在华军机械化部队扫dà切的强大攻势下,第四联队根本抵挡不住,当天便丢失了城外所有的阵地。

不想打胜仗的军队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你有无取胜的实力。日军官兵遭此重创,只好收缩兵力逃进了县城里,准备依托残破的城墙和民房同华军进行巷战。

晚上下起了小雨,华军在庄河县城外安营扎寨,黑暗的旷野中不时响起清脆的枪声和华军士兵远远的吼叫声。日军官兵被围困在这个小小县城里,通讯切断,师团长亲口答应的援兵迟迟未至。香月清司巡视着狭小的阵地时,发现他的部队总共剩下还不到六百人,其中还有不少伤员,许多熟悉的部下已经横尸荒野。

“……大家辛苦了你们个个都是最优秀的帝**人”香月联队长被这种悲壮的战斗氛围所包裹,不由得红了眼眶,他动容地说道,“我们大家一直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难可是今天,许多战友已经先走一步,他们走得堂堂正正,上对得起天皇陛下,下对得起家乡父老明天一早敌人就要进攻,我们必须誓死战斗,坚持到援军到来。”

一个嘶哑的声音从黑暗中飞出来:“要是援军不来怎么办?”

这个可怕的问题折磨着所有的人,阵地上瞬间笼罩着死一般沉默。

香月联队长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除非你不得不死。如果阵地失守在所难免,又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人去死呢?

“中**队在使用坦克和装甲车同我们作战,我们依靠血肉之躯是没有办法抵挡的”有人接着说道,“为什么不给我们配备坦克?”

听到了这句满含怨气的责问的话,香月清司的脸一下子涨成了猪肝色,虽然在黑暗之中没有人能够看清楚。

在日本陆军当中,最强的组织便是联队,而除了近卫师团外,其余的师团的联队可以说都是“乡土连队”,而联队长常常就是当地的“土豪劣绅”。在联队里谁都得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要不然放个屁就臭回家里去了。联队长在部队里和家乡的权威是很大的,不管前方战况如何紧急,你要是认识联队长,“召集书”照样不会寄到你家来。可以说极其牛b。

日本陆军的保守是出了名的,尽管联队长们权力很大,但他们却不太喜欢给自己的部下更换先进的装备,尤其不喜欢坦克和装甲车。联队长们喜欢的是战马。因为坦克和装甲车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造坦克是工厂的事,定购坦克是参谋本部的事,坦克的燃料也是统一供应的——没有猫腻。而对战马来说,光是饲料就是一笔大买卖,在哪儿买,买多少,里面猫腻大了去了。除非当上了战车部队的联队长,那是没有办法,而普通的联队长对坦克和装甲车一般都是敬而远之的。对日本军队来说,日本海军是上层如订购军舰的“西门子事件”)而日本陆军则是从中层开始就**了。

而现在,在中国战场,这种**的后果已经体现了出来。

面对部下的责难,香月清司的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愧悔。

远处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打破了难堪的沉寂,香月清司知道,那是敌人在发动进攻。很快,一个通讯员送来了师团长迟到的命令:坚守阵地,任何人不得擅自后退。香月清司再次环顾他的部下,日本军人们一个个低下头来。联队长面无表情地慢慢地把命令撕掉,下达了作战命令。

次日,激烈残酷的战斗又进行了一天,庄河县城变成了一片焦砾。师团长答应的援军始终没有来,第四联队的剩余官兵在香月清司的率领下拼死苦战,终于全军覆没。香月清司浑身负伤仍然坚持战斗,直到被一发坦克炮弹炸得四分五裂为止。

香月清司和第四联队全部壮烈“欲碎”的消息传到日本国内,一度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全国报纸大肆宣传他们的事迹,广大日本民众倍受鼓舞,纷纷拿榜样的力量去鼓舞所有的子弟兵。日本政府则亡羊补牢,破格追晋香月清司为陆军少将,亦有文学家把他的事迹写成了名著。香月烈士从此含笑九泉,虽死犹生矣。

香月清司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师团长答应的援兵一直没有到来。

如果他明白师团长不是有意的放他的鸽子,他九泉之下,应该不会抱怨了。

就在那一天的上午九点钟,晨雾散尽,中**队的观测气球便升到了空中。仅仅一刻钟之后,出现在海面上的中**舰便开始了对旅大港的炮击。

对陆军来说,一艘军舰就是一座巨大的活动炮台。

同任何陆战炮相比,军舰的火炮都是炮兵家族中的巨人。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美国陆军陆军普遍配备的是155毫米的加农榴弹炮,口径是当时陆战炮里相当大的了。而中**队装备的最为先进的榴弹炮,口径为180毫米。而中国海军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上的主炮,口径则为空前绝后的406毫米,射程达数十公里。

此时中国舰队已经云集旅顺口,各类舰艇多达120余艘艘,舰炮近3000余门,炮火能够覆盖大半个旅大市区。而日军防守的总兵力不过50000人,所拥有的要塞炮和其它火炮无论从口径还是数量都要比中国海军逊色得多,日军官兵携带步枪开上前线时,他们中许多人确实都决心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问题是步兵同敌人军舰交战是一个全新课题,因此日军的作战意志和战技战术思想都将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很快,伴随着第一发炮弹落下,日军阵地方向腾起一股巨大的烟柱。中国舰队的目标是日军炮台的外围,中**舰很快便纠正了弹着点,然后数以百计的大口径炮弹夹带着裂人心魄的尖啸声,劈头盖脸地砸在可能隐藏日军伏兵的树林里。树林很快燃起大火,烟火越来越大,成为引导中**舰射击的显著目标。中国舰队的炮击持续了约20分钟。当炮弹爆炸的浓烟渐渐被海风刮散时,一些大着胆子观战的人们赫然看见;在那个隐匿日本军队的平地上出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大坑,炮弹将青翠的树林连同那里的伏兵一起,从大地上抹得干干净净。

这是一个让所有日本人目瞪口呆的可怕场面。

第248章 科技的差距

在以前的一切战争包括在欧洲的战争中,日本军队的战场经验也只有步兵对抗,他们遵循的战术原则是运动战,阵地战,阻击战,偷袭战,隐蔽自已,消灭敌人。但是现在,他们头一次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困难,就是他们在敌人的大炮面前,根本无法有效的隐蔽自己。

由于地形的不利条件和时间关系,日军士兵们只挖出了浅浅的堑壕,没有构筑深层防御工事。更重要的是,保守的日本军队根本没有构筑深层工事的思想准备和经验。

“……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可怕的炮火。”许多年后,原日本近卫师团步兵,79岁的日本老兵胜田一郎仍然心有余悸地对记者说道,“……你想想吧,我们当时印象中的支那军队,一个团有几门山炮;装备就算最好的,一打起仗来,只要机枪嘎嘎响,他们就赶紧挖个浅坑躲避子弹。所以支那军队当中一直有‘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的说法,都成了我们的笑话了。但是旅顺口那一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你知道支那人军舰的炮火有多凶?告诉你,几步一个坑那些支那战列舰上的炮弹足足有油桶那么粗,一颗炮弹能炸飞一幢房子……”

华军对日军的炮击可以说是日本人以前根本就没有想象到的。

“先是两架航速很慢的支那海军观测飞机大摇大摆地飞临我们的阵地上空,对我军的阵地进行肆无忌惮的低空观测。几分钟后,支那军舰便在飞机的引导下开始了试射。第一发大口径炮弹好象一只黑糊糊的笨老鸦,厉声尖叫着掠过我们的头顶,然后‘轰隆’一声落在了一座小教堂的拱顶后面爆炸。这一下的打击是如此可怕,小教堂的屋顶立刻被灼热的气浪掀翻,松软的地面留下一个直径达十几米的炮弹坑。”

“支那军舰的第二发炮弹经过修正,击中了一间我们征用的民房,将正好隐蔽在屋子里面做饭的炊事班炸得粉身碎骨,我眼看着一锅热汽腾腾的白米干饭被炸到了天上去……”

就在这一天,强大的中国舰队集中炮火向日军阵地发射了数千发炮弹,这些威力强大的炮弹经过精确计算,都好象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地扑向日军阵地。日军官兵修筑的那些简单工事和矮墙根本无法抵挡中国舰队的炮火轰击,尤其是他们越是躲进建筑物里希望隐蔽自己的时候,伤亡也就愈是惨重。

中国舰队的大规模炮击一直持续到了傍晚。当潮水般的华军步兵踏着如血的残阳开始进攻的时候,日军的反击已经变得十分微弱,一个旅团的数千官兵活着还能战斗的已经不足一千人了。旅团长草井明雄从坍塌的废墟里艰难地站了起来,举起手枪拦住企图后退的日军士兵。

“后退者死,听到了没有”

这是这位日本将军生前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仅仅几分钟后,一束焰火般腾起的炮弹迎面击中了他,天空中立刻布满粉红色纷纷扬扬的血雾。这位旅团长当场“欲碎”,时年42岁。

当天晚上,该旅团全军覆没,第三师团长大庭二郎中将紧急调遣另外个联队增援。但在此后的两天激战中,这些援军也伤亡大半,被迫撤退。

战况紧急,横山彦六和大庭二郎进入了前线指挥所。

这里距离前线只有不到三千米,而日军各部队已经在这里集结待命。

“……诸位,我要特别提醒大家,据东京方面的通报,敌人第二批增援部队三个师已经登陆,敌人的企图是通过迂回包抄,与陆地之敌会合。我军必须乘敌人立足未稳收复丢失的阵地,形成互为犄角支撑的集团防御战线。”

“嗨伊”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整天,晚上,流水淙淙的田野上起了薄薄的雾霭,四周异常地寂静,连平时最不甘寂寞的青蛙也停止了聒噪。

日本陆军第三师团第七旅团长草鹿勇之进伏在一座矮墙后面观察敌情。在他的望远镜里,一溜时隐时现的人影借着晨雾的掩护正朝他的左翼阵地悄悄迂回运动。

草鹿也是帝国陆大毕业。同日本陆军中所有得势的皇道少壮派一样,他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登上了少将旅团长的高位。战争时期的军人与和平时期不大相同,和平时期的军人可以衣冠楚楚象政客一样坐在高级轿车里高谈阔论勾心斗角,在战争时期,军人就必须用战功和业绩去铺平通向将军的成功之路。

根据可靠情报,大批中**队分别在金州湾、老虎滩一带登陆,其先头部队曾一度进占瓦房店。当日晚,日本军队大举增兵,一举夺回了瓦房店,第七旅团奉命构筑阵地就地防守。但不妙的是,第二批增援华军三个主力师和炮兵坦克若干陆续登陆,据情报显示,预计至少将有四个中国师将与日军争夺战略要地瓦房店。

想到目前所面临的局势,草鹿旅团长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从地图上看,瓦房店前濒河川沙口,背靠庄河县城,是登陆华军抄断旅大港后路的必经之地。瓦房店距海口很近,而且地势平坦开阔,完全处在中**舰强大炮火的覆盖之下。同时,瓦房店还是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如果一旦丢失,中**队便可在这里架设重型火炮,全力轰击旅大港。

头一天晚上,草鹿旅团长亲自带领部下观察地形。他发现瓦房店四周沟渠河网纵横,适宜步兵隐蔽运动,而镇外一里开外有片树林,树林前后的小河边长满茂密的芦苇。凭着一个职业军人的直觉,他敏锐地预见到中**队将向日本军队发动偷袭,而竹林和芦苇又将成为掩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