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朱重八-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样的出身,一样的见识,苗美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所以指挥不指挥其实意义不大。
流寇这边的人数毕竟比较多,本来就站在战阵边缘的人,或者在军队后方帮不上前面忙的人,很自然地就向两翼回旋。
这又是流寇军的一大问题之所在,在正正经经,经过训练的军队打仗时,所有的士兵都必须按长官的要求,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举着自己的长矛。后排的士兵很明显是不可能第一时间参战的,但他们也被要求不能乱动,静静地观看前面打仗,随时等着迎接来自两翼,或者背后的攻击。
当前排顶不住时,后排才会替换下前排。所谓的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有时候就需要这样的变化。
但是流寇没有这样的素质,他们听到大哥说冲上去打,那么他们就认为自己应该立即冲上去找个敌人撕拼,现在前面的打得嘶吼连天了,后面的却连敌人的毛都摸不到,他们怎肯干休?于是后排的流寇就向两翼回旋,想绕到朱元璋军的侧翼去攻击。
流寇人多,朱元璋人少,在军阵的正面,肯定是不如流寇的横线拉得长的,于是流寇的两翼很自然地伸展得比朱元璋的军阵要长,然后就像折过来的两个翅膀一样,贴上了朱元璋军的两翼。
绕到了侧面的流寇很高兴,这下打对方围起来打了……敌人侧面肯定很容易打。
但是他们很快就失望了,绕到旁边一看……这里居然也有盾墙,也有矛阵……
军阵并不是一个班的小朋友横五排竖五排在操场上做体操,小朋友们做体操时,脸都朝着一个方向……但是军阵里的士兵,有着各自的防御范围,侧翼的士兵,脸是不向前看的,而是向着侧翼的方向看的……他们的矛阵与盾墙,也不会向前,而是向着侧面。正面的战斗,他们根本不管,只管看住自己这一面就足够。
“啊!”
“这里也攻不进去!”
“围着打也没用吧……”
“真的像刺猬一样,四面都是刺……”
“这该怎么办啊?”
流寇们一片茫然,手足无措,只能节节后退。
流寇们不知道怎么办,但是许人杰这位读过无数本兵书的古代军事迷,却知道已方应该怎么办了,他的两眼发出兴奋的光芒,大声叫了起来:“哈哈哈,我没有白读这么多兵书,我看到流寇军的弱点了……他们后排的士兵全都向两边迂回,绕到侧翼,这么一来……他们的军队就失去了纵深……变成了薄薄的一层,现在如果王二带队猛烈突击,一下子就可以将他们的军阵从中间击穿!”
朱元璋其实也正想下令击穿敌军军阵呢,没想到许人杰这个菜鸟居然也想到了,他转过头来,深深地看了许人杰一眼,心中暗道:这人还不错,确实从兵书里学到了些东西,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假以时日,多打几场实战之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将领。
“鸣鼓,命令军阵加速推进!”朱元璋淡淡地道。
“啊?你真的鸣鼓加速突破?”许人杰楞了楞,随后大喜道:“你也觉得我刚才的判断是对的?所以才这样指挥?”
不知道为什么,许人杰心里有一种被自己的父亲夸奖了一般的感觉,就好像小时候,他初学打算盘,用一下午的时间算好了一本最简单的账簿,他的父亲就对他十分的赞许,将他算好的账簿放在大堂中间的桌子上,见人就得意地道:“看,我儿子算的,这么小就会用算盘了……将来咱们家有他继承,一定能赚很多很多钱”
许人杰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成为了白水最有财力的米商。
此时的许人杰,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就如同当年初学算盘被父亲肯定的那种感觉一样欣喜……原来在不知不觉之中,他已经认可了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将他当成一个可以学习和憧憬的老师。
朱元璋居然真的对他点了点头道:“你判断得没错,敌军失去了纵深,此时从中用力一击……可将之斩为两段。”
“咚咚咚咚”
鼓声变了,变得更加积极,更有冲劲。
王二一听,顿时会意,手里的铁棍用力一扫,身边的苗美被他扫出老远。
“前进!”
“前进!”
整只军队都高喊了起来,士兵们用长矛开路,猛地向前突进了起来。
苗美大吃一惊,赶紧叫道:“顶住……”
他叫完之后一回头,突然发现,身后没人……
原来流寇的后排士兵,全都绕到敌军两翼去了,甚至有些士兵还想绕到朱元璋军的背后去……正面的战斗力,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弱得不行了。
不妙了……苗美只来得及想到这里,流寇军薄薄的正面就被冲垮了,王二压根懒得理会苗美,几棍就将他扫到一边,苗美身边的少量流寇,也被军阵向前冲之势,一下子逼到了旁边去。
军阵被打穿,苗美带出来的近千名青壮年都被切成了两半,分别交给了朱元璋军阵的两翼来挡住,一时半会无法再绕回来。
王二眼前的视野顿时开阔,他向前一看,哈哈,前方远处,王左挂骑着高头大马,满脸惊慌之色。他正在召集第二披青壮出来迎敌呢,但是混乱的流寇大军还没有调节得好阵形,依旧和刚才一样不成样子。
“王左挂,吃我一棍!”王二提起铁棍,撒开脚丫,向前继续冲锋……
一六五、已不是朝廷的天下
看着自己派出去迎敌的流寇,被敌军轻轻松松地从中间突破成了两半截,王左挂忍不住有点傻眼,更傻眼的是,敌军中那条硕大的壮汉,提着一条铁棍,撒开大脚丫,飞也似地对着自己冲了过来。
王左挂的胆子其实也说不上很小,胆小的人敢造反么?但是……他对着这种向自己冲杀过来的一条大汉加一只军队,却感觉到心惊胆战,双腿直闪。
“大哥,我们两个也上!”飞山虎和大红狼两人赶紧在旁边请战。
“可是……军队还没有集结好……”王左挂左看,右看,他的手下仍然处在一片混乱之中,而且混乱的情况正在加剧,原因很简单,刚才他们就挤得够乱了,现在有敌人对着自己冲过来,人哪有不慌的道理?忙中出错,乱上加乱。
这一乱就不可收拾了!
有些胆子小的老弱妇嬬就开始嚷嚷了起来:“天啊……咱们打输了。”
这一嚷,坏事!
要知道八千人挤成一团,站在后面的人,是看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情况的,越是后排的人,越是只能看到前面的同伴的后背。而且越是站在后面的,越是胆小的!
流寇军与正规的军队不同,正规的军队站在最后的叫做殿军,不但有殿后的作用,还有督战的作用,如果前排的士兵向后逃,督战的殿军直接抽刀出来就把逃兵给杀了。
但是流寇军没这个讲究,站队是zìyóu的,也就是说,胆大的自然站在最前面,胆小的自然就缩在最后面,这些胆子小的人,听到前面的人嚷嚷:“咱们打输了。”
这一下,后排顿时大乱。
“输了?”
“天啊!输给官兵了?”
“那咱们都会被抓去菜市口斩首吧……”
“我不要……我不想被斩首……”
“逃啊……”
没有人带头,站在后排的士兵开始退了,他们刚开始还有点胆怯,不敢退得动作太大,但是退了几步之后,发现有许多人都和自己一样在后退,什么也不顾不上了,转过身,撒退就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几个人跑,很快就变成几十人跑,几十人跑,变成几百人跑,几百人跑,很快就发展成上千人,几千人跑……
前排的士兵本来不想跑,但是后面的跑了,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极大,本来还想战斗的人心里也忍不住想:“别人跑,我干嘛还要傻傻的向前冲?嫌死得不够快么?”
整个大军都开始溃退!
王左挂向后一看,天啊!手下们都跑了,我这当头儿的还留在这里干嘛?他一扯马缰,转身也跑。飞山虎和大红粮对视一眼,无奈地摊了摊手,也跟了上去……
他们居然全都把苗美给忘了!
此时苗美正带着七八百名青壮苦攻朱元璋的两翼呢,但是在训练,队列,指挥,兵器,士气,护具各方面都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他们的进攻就像挠痒痒,根本就攻不破朱元璋军的盾阵。
等到苗美抬起头来看已方的大军在何处时,只看到王左挂等人逃窜而去的背影……
主力都溃散了,他带这只流寇军的士气可想而知,瞬间,七八百人同时大喊,扭头就跑,散向四野之中。苗美苦叹了一声,也只好打横里跑了出去。
---------------
见到敌军逃了,王二兴致大发,还想追击!
却突然听到后方的中军敲响了铜锣,咣咣咣,这是收兵回去的命令。
王二忍不住有点不满地嘟哝了起来:“我军大获全胜,此时应该追击嘛……”
“王二哥……追……追不得了……兄弟们其实早就没力气了,一直在苦撑着呢。”跟在后面的士兵们赶紧叫了起来。
王二回头一看,原来跟在他背后的六百士兵,全都累得呼呼直喘气了。流寇一退,这些士兵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限于军令在身,他们还勉强地站着,但王二看得出来,这些人现在只想躺倒在地上,好好地睡一会儿。
原来他们隔着敌人一里之外就开始冲锋,虽然敌人也冲锋让他们省了不少的脚力,但也累得不轻,接下来又是和一千人激战,转着圈儿的打。六百人的体力,都已经到了很危险的边缘。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知识不得不拿出来说说,古代打仗,或者说就算是现代打仗,人少的一方对人多的一方,总是有很大的体力压力。因为敌人的军团可以车轮战似地上来和你打,但你只有这么点人,只能让这点人苦撑。
有些玩惯了游戏的人以为,两军打仗,十万人对十万人,就是二十万人挤在一起打,这种看法明显是不对的,没有哪个大平原可以装得下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殴斗。通常战场都有一定的范围限制,所以,两个军阵交战,真正在打的,只有最前面的几千人或者几百人,别的队伍都在休息,等机会,或者是戒备。
前面的人打累了,换下来,又上一只新的生力军和敌人打,打累了,再换下来,又上一只新生力军和对方打,这样轮着转儿的打,直到把对方的军队全部打得不行了,战争才会胜利。
人少的军队打人多的军队,就必须面临体力在轮番作战中耗尽的问题,精神在高度集中下枯竭的问题!所以……打仗最好不要用什么奇谋,真正的战争,应该是比敌人多上几倍的兵力,有着充足的补给,排山倒海之势,正面压过去,才能敢言必胜,否则……什么奇谋都不保险。你再厉害的军队,也会被敌人给累死。
君若不信,看看二战,**有那么多经过专业培训的将领,精锐的士兵,先进的武器,结果还不是给咱们那些拿着大刀,长矛,红樱枪,三八大盖的农民军来个百万雄师渡长江给淹死了!
扯远了,不好意思,说回正题!朱元璋军虽然以六百人轻取敌军一千人,但是每一个士兵在同一时间都要面对两个敌人,虽然仗着整齐的军队,良好的训练将敌人拒于盾墙之外,但是精力与体力的损耗,都比敌人要快。
朱元璋选择在这个时候鸣金收兵,也是为了掩饰这只军队已经累得不行了。
王二乖乖地带着部队回转过来,六百人并没有坐下休息,因为朱元璋还没有下令让他们休息。
此时,朱元璋正转过身,看着白水的城头,那里有曹宝相和一大群乡绅,他们正在欢呼相庆,庆祝宜川王左挂被赶走了。
“马小天,你去城下告诉曹宝相和乡绅们!我军已经收拾了王左挂,现在该他们交税,今年的秋赋乖乖给我交上来!”朱元璋淡淡地道。
“好咧!”马小天大笑了两声,撒腿对着白水城的北门跑了过去。
-------------
白水城头,乡绅们发出一浪又一浪的欢呼声。
“白水得救啦!”
“咱们不用被流寇杀掉了!”
“哈哈,我家老宅子保住了!”
几个有点见识,老于事故的乡绅,却不像他们那样欢呼雀跃,他们皱着眉头,用担忧的口气道:“这白水朱八……好厉害啊,用区区六百人就击退了宜川王左挂八千大军……这样的家伙就在咱们城池旁边的山里做山大王,怎能让人安心?”
县尊大人曹宝相此时却没和乡绅们闹到一起去,他拉着自己的师爷,钻到了城门后面的阴影里,低声道:“快去给西安府那边写封信!就说宜川王左挂带着上万流寇进攻本*县,情形危机万分,关键时刻,本官挺身而出,死守城池,亲身带领官兵和乡勇军,打退王左挂的大军……”
师爷大汗:“东翁……您这样谎报军情真的没问题?”
“切!能有什么问题?这白水已经乱得是流寇和山大王的天下了,我给朝廷胡乱写几封信算什么?”曹宝相哼哼道:“在这种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地方当官,我他妈的人生得意须尽欢!”
“报……”一名城门守兵大声叫道:“白水朱八派人过来传话……叫咱们交今年的秋赋……”
曹宝相刚听到这个消息,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见到城头上的乡绅们齐声起哄道:“交……咱们马上就交,请朱大王稍等一下,我们回家去拿钱。”
“这群混蛋!”曹宝相对着乡绅们愤愤地骂道:“我找他们要点孝敬银子,他们推三阻四,废话连天,现在山大王来要钱,一个个乖得像兔子一样。”
“东翁……少说两句……言多必失……”师爷在旁边提醒。
“算了,我也就随便说说。”曹宝相深深地叹了口气:“在这破地方当官,我只要能不死,混得一天是一天吧,唉!”
当天傍晚时分,残阳如血,天空的颜色很诡异。
白水城下,曹宝相带着一群衙役捕快,以及两百左右的卫所兵打扫战场,他们把朱元璋军杀死的流寇首级都割下来,拿袋子装好,打算回头送到西安府里去领功。这些人头朱元璋是用不上的,因为他不可能拿人头去找朝廷领功,但是曹宝相却用得上,所以两人达成了一个协议:曹宝相每割走一个人头,就要付给朱元璋一两银子,这个叫做买战功!
在战场另一边的城门口,白水的乡绅们排着队,把今年的秋赋银子交到朱元璋的手上,没有人敢不交,也没有人提出异议,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这是崇祯二年的秋天,白水城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换了主人,已不是朝廷的天下!
一六六、教我打仗
当朱元璋将“秋赋”运回到山寨里时,山寨里正在秋收!
在寨子的外围,有许多座小山头,这些山头上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基本上都被乡民们开垦成了田地,这些田地并不大,而且形状各异,有的是斜着的,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甚至有的根本说不出来是什么形……勤劳的中国农民,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因地制宜,变废为宝。
黄龙山的土地虽然算不上多么肥沃,甚至可以说有点贫瘠,但是再贫瘠的土地也比遭了旱灾的土地要强,这一批村民凭借着山区里的一点溪水,以及从山外带回来的种子,居然收获了一批粮食。
在这些边角小田里,有一些乡民正弯着腰,在田地里收割着庄稼,他们的影子被阳光拖得长长的。这些在收割庄稼的农民,就是最早来到山寨的那一批人,因为他们来得早,所以打下的基础也好,占地也占得早,今年才能顺利地收获庄稼。
至于后来的乡民,他们开垦出来的田地就距离寨子有点远了,有的甚至要翻过两个山头才到,而且他们的田地开垦出来还没到一年,根本没赶得上播种期,所以今年没有收获,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谁叫他们一开始不加入朱元璋的手下呢?
没有收获的农民们,只好用有点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收割庄稼,心里酸酸的,要是早些……早些听朱八哥的话就好了。
朱元璋带着军队从山坡下经过,田地里的农民们一起向他问好,有些则在军队里寻找着自己的儿子,兄弟,父亲,丈夫……不时有人惊喜地招呼着某人的名字。
山寨的第一次秋收!一个很好的开端!这意味着寨子终于可以自己产出一些基本的粮食,不会完全看着山外的脸色过活。
朱元璋向山坡的农民们微笑,虽然曾经一世为帝,但朱元璋本人最喜欢的职业还是农民!他是在贫穷的农民家庭出生,对农民这个职业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他极为讨厌贪官,曾杀得贪官血流成河,他也不喜欢商人,曾对毫不留情地打压。
上一世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有的对,有的错,有的需要完全推翻,有的则需要小小地修正,总之,这一世一定能比上一世做得更好,但无论如何,他对农民的那份偏爱,是不会变的。
“朱八哥!今年我收了不少粮食呢……哈哈哈!”一个小老头儿对着朱元璋大笑:“自从崇祯元年秋天跟着您反到到山寨来,白吃了您两年的饭了,今年……我终于有了自个儿的收成。”
朱元璋微笑着挥了挥手:“哪能说您白吃呢?您儿子不是在我手下干活吗?没有他帮着打仗,我也弄不回来这么多东西,您就放心地享用吧。”
“嘿,我那不争气的儿子,以前就知道吊儿郎当地晃来晃去,跟那些青皮无赖混在一起,现在跟着您出去做正事儿,我心里特实在,您把我这儿子管教得好啊……现在他当了兵,回家时对我都恭敬得多了。”老头儿满脸笑意:“对了,咱们刚上山那会儿就说好的,我要把收获的粮食上缴给您一部份……当做我交的税赋。”
“嗯!”朱元璋没有推辞,只是点了点头,收税这种事,推辞不得,如果碍于什么人情一类的推了一次,将来就不方便再收了,如果把寨民们养成了不交税的恶心,那将来又会弄出一个收拾不下来的坏局面,就像现在的大明王朝一样。
从小老头儿的田边经过之后,一路上,山坡边不停地有人招呼,说的话也大至和小老头儿说的差不了多少,这些乡民们没有参军,没有亲手去参与“收税”的工作,也没有与进山来围剿他们的官兵交过战,所以他们吃着朱元璋分配的粮食,心中一直有点揣揣不安,一直想着要为山寨做点什么,现在终于迎来了收获季节,岂有不赶紧表现一下的道理?
朱元璋微笑着向他们挥手,一一回应。
等到进了寨子,他照例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开始分配战利品。粮食、生活用品还是像老样子一般分发出去,保证乡民们的基本生活。那些已经有了田地,收获了自己的庄稼的村民,他也照发不误,并不会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收入,就不把军队抢回来的东西分发给他们。
因为朱元璋非常了解人心,人这种东西,不患贫,患不均!如果有了收获的乡民不发东西,只发给没收获的,那岂不是变相地鼓励大家都别干活?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多劳的多得,少劳的少得,有收获的人多得些东西,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他发东西的方式还是和上次一样,粮食每个人都发,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活,但是日常用品按军功发放,这样一来,有军人的家庭,就能得到细头、针、锅等等山寨里无法自产的物品。而没有军人的家庭想要这些东西,就需要用自己收获的粮食去找士兵换取……这样一来,整个山寨的乡民都能在寨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总之,你要么干活,要么参军,如果啥也不干,就只有一口饭吃,没别的生活用品,那日子也会很难过的。
正在忙着分这分那的时候,负责山寨防御的拼命三郎突然凑了过来,表情古怪地道:“朱八哥,山脚下突然来了一行人,说是要来拜访您……很古怪……您去看看吧!”
“拜访我?”朱元璋大奇,这什么地方?这里是山贼聚居之处,居然有人要来拜访?
朱元璋走到山寨门口,向下一看,只见远处的山脚下,有二十来条汉子,都穿着青衣小帽,一看就是某富家子弟的家丁,其中有两个家丁抬着一顶滑杆。
所谓滑杆,就是两根光滑的竹竿,在中间挂着一张软网,像个兜一样,这玩意儿其实是用来抬人的。在崎岖不平的山地,轿子一类的东西是很不方便的,压根没法抬,但是滑杆却可以在山道上奔行如飞,所以有点身份地位的人进山,就喜欢找两个身强力壮的人抬滑杆。
朱元璋定睛一看,滑杆上抬着的应该就是要来“拜访”自己的人了,这个人他很面熟,正是许人杰许大老爷,今年三十二岁,米商。
“哟,那不是许人杰吗?”跟在朱元璋身后的朱八、马小天、甚至狮子狗等人都认出了他来,一起大奇:“这许人杰跑到咱们这里来干嘛?而且咱们前脚从白水回来,他后脚就跟上,必然图谋不轨。”
“他不是图谋不轨。”朱元璋笑了:“他是来找我学东西的。”
“学东西?”众人大奇。
若给他些时日好好调教,许人杰或可成为一名智将。朱元璋并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他只是挥了挥手道:“去几个人,把他迎上山来。”
对于朱元璋来说,冲将、猛将,这两种玩意儿很容易弄到手,原因很简单,他是贼,凡是跑出来当贼的,没几个不是胆大的,所以贼军里要弄到冲将、猛将,难度不大。像王二、拼命三郎、狮子狗,这些人都是做冲将和猛将的好料子。就连王左挂那么不成器的军队里,也有苗美、飞山虎、大红狼这几个强人。
贼军最难弄到的,就是智将!说难听点,贼军缺脑子!
一万个做贼的,里面可能只有一名读书人,搞不好一名都没有。这道理很简单,十年寒窗苦读书,读成了是要去当官的,谁会读完了书之后去当贼?这不是发神经病么?
不光是朱元璋,明末农民起义的所有义军首领,都面临着一个缺智将的问题。就拿张献忠来说吧,这家伙多厉害啊,作风强硬,战力顽强,但他抓到一个秀才潘独鳌,就赶紧将这位秀才请来做军师。
再说李自成吧,这位够猛,那可是魔王级别的。民间传说,李岩李公子是他的左膀右臂,这个李岩李公子是什么身份?举人!仅仅只是一个举人!不是进士,不是诗圣,也不是什么鸿儒或者江南四大才子,也就仅仅是一个举人罢了。
像许人杰这种读过书,会算数,搞得清楚东南西北,说得明白天下大势的人才,目前山寨里就一个,那就是朱元璋本人,别的人全部抓瞎。如果能将许人杰拐入伙,这将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朱元璋岂有不迎他的道理!
不一会儿,许人杰在马小天等人的带领下,上了山来。他这人挺有趣的,远道从白水跑到山寨下,他一直坐着滑杆,但到了走上山寨大门这条山道,他却下了滑杆,用自己的脚爬了上来。
朱元璋心中暗暗点头:读过书的人就是这点好,识礼数,许人杰下滑杆这个小动作,说明他对我的尊敬,不敢坐着滑杆高高在上的走到自己面前。
他站在山寨门口静静地等着,只见许人杰走到近前,见到了朱元璋,对着他恭敬地作了个揖,然后大声道:“朱八大哥,我这次来拜访您,就想着一件事……您能不能教我打仗啊?”
一六七、许人杰入伙
“教你打仗?”朱元璋早就猜到了他来的目的,但是却故意做出了很吃惊的表情:“我说你是个米商吧?你不去琢磨算盘,却来琢磨打仗?”
“这个嘛……”许人杰有点老脸微红,他的岁数其实比朱八大了十来岁(从外表上来看),被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这么一句,颇有点笑他不务正业的意思,只好红着脸辩解道:“人嘛,总得有点喜欢做的事儿,你看西安府里那些个商人家的公子哥儿,这个喜欢吟诗作对,那个喜欢花鸟虫鱼,这个喜欢郊游踏青,那个喜欢寻花问柳……我许人杰喜欢的东西只是和他们有点不一样,这也没什么不对吧?”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我觉得寻花问柳更适合你,打仗嘛……唉,不是很合适。”
“这……怎么就不合适了?”许人杰的表情颇有点愤愤然:“你是说我不是当将军的材料?”
“不!”朱元璋摇了摇头道:“你比我见过的许多庸将更像一个将军。”
“那你凭什么说我不合适?”许人杰叫道。
“你没有条件!”朱元璋一字一顿地道:“庸将,也是朝廷正规的将领,拿着朝廷的薪俸,管理着朝廷的士兵,他们练兵、披甲、打造兵器都是合理合法之事,碰上有山贼流寇,就像我这种人出现的时候,这些将领就可以奉旨出征,光明正大地打仗……”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问道:“但是你呢?”
“我……”许人杰一下子楞了。
“你是个米商……”朱元璋晒笑道:“你若练兵,披甲,打仗,那就是犯了王法,改明儿就有官府上门来把你抓去,菜市口跪下,一刀砍了脑袋。”
“可我现在不就在练吗?”许人杰嚷嚷道:“你看,这一年多来,我练了五六百兵出来了,个个似模似样的……朝廷不也没管?”
“朝廷不管你,原因很简单!”朱元璋指了指自己,非常认真地道:“因为白水有我在,宜川有王左挂在,府谷有王嘉胤在……我们这群山贼流寇在闹腾,我们这群坏蛋在捣乱,朝廷才纵容你这个‘好人’练兵,才纵容你和我们这群‘坏蛋’打仗,当我们不闹腾了的时候……你再练练兵试试?你哪怕只练了一百个兵,就不再是‘好人’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坏蛋’。”
“那你们现在反正都在,就让我练练来打仗也好嘛。”许人杰顺着杆儿向上爬。
“笑话!”朱元璋哼了一声:“我教你练兵,教你打仗,你学会之后和谁打?难道和我么?我干嘛要教你怎么和我自己打仗?”
“这个……”许人杰抹了一把汗水:“我可以去和宜川王左挂打嘛……”
“宜川王左挂这种人,成不了大事,不出一年,必死!”朱元璋认真地道。
“那我去和府谷王嘉胤打仗,反正不和您打。”许人杰的脸皮还真厚,人家都明言拒绝了,他居然还变着方儿来撒赖,商人这种东西,就有这种拉下来面子的功夫,若是换个正统的文人,还真做不出来。
“王嘉胤有什么好打的?”朱元璋冷哼了一声:“他也不会比王左挂强到哪里去,不过也是流寇罢了,左右打起来都是那么回事。乱七八糟,不成体统,一碰就死。我前不久就听说,他被督粮道洪承畴用不到千人打败,逃窜到山里去了。”
“这……”许人杰发挥出商人讨价还价的本事,继续撒赖道:“我不管啦,反正管他还有哪个流寇要跑来,我这人就喜欢打仗,就要学打仗,你教我嘛,学费好说,要多少银子,你报个数,我立即叫人搬来。”
朱元璋没去接学费的话头,而是换了个话头道:“其实……有个对手倒是值得你一战。”
“谁?”许人杰大喜。
“这天下最能打的,最棘手的军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