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朱重八-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没问题!”乡亲们大声欢笑。

王二带队出发,一千多名百姓跟在他后面,乱糟糟地向黄龙山行去。听说山里有粮食,许多观望中的百姓也纷纷加入,跟着队伍前行。

朱元璋则把最心腹的弟兄们留了下来,转头向着马家大院的方向返了回去。

一零一、劫你做压寨夫人

朱元璋手上全部的心腹手下,一共是两百五十几名,其中有三十五人是最心腹的,当初曾经跟着他一起对付衫家的年轻人。还有两百二十名是在冯雷村训练出来的,这些人跟他的时间稍晚一点,没有前面那三十五名那么懂他的心思。

他本来留了一百名在马家看着院子,守着自己的粮食。只带着另外一百多人夺取*县城,现在*县城拿下,他叫王二带了百姓进山,自己又带着这些心腹折返马家大院。

白水此时已经彻底乱了,城里城外,无数人乱跑,狂呼,兴奋地呐喊。

其实朱元璋刚刚带队进城时,没有这么乱,只是他宣布进山之后,大部份的百姓跟着王二走了,但也有许多人不愿意进山,就从队伍里分了出来,这些分离出来的人,就在城池里乱窜,他们已经失去了目标,于是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跑,有些人跑了一阵之后,才想起来应该赶紧回家,或者躲起来……

城外还有人撒开双腿拼命在向城里跑,朱元璋看到这些向城里跑的人,穿着青衣小帽,似乎是附近某个士绅家的家丁,嘴里拼命地叫道:“救命啊……种光道杀人放火……我家老爷被杀人,东西被抢光了,他们还在放火……救命啊……衙役捕快在哪里?快来制止那些暴民。”

这位家丁叫了几声之后,突然看到城里也乱成一团,流民乱舞,顿时呆了……

朱元璋一把逮住这名家丁,低声喝问道:“你家是哪一家?种光道抢了你家?”

那家丁大哭道:“我是城南郑家的家丁,刚才种光道带了七八百个暴民过来,一句话不说,冲进咱们家里,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女人就施暴……简直是一群妖魔鬼怪,城里还有人能主持正义吗?快去制止这帮子混蛋啊。”

听说是城南郑家的家丁,朱元璋心里冷哼了一声,这郑家就是邪恶乡绅的代表家族了,做的恶事比起衫家也不差几分,平时鱼肉乡民,欺男霸女,现在遭了殃,也算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如果不是因为朱元璋担心自己手下的百姓情绪失控,他也想去把郑家人杀个精光呢。

朱元璋一脚就把那个家丁踢到一边,哼道:“原来是郑家的,滚到一边去,没人会来管你。”

出了城,继续向东边的马农大院方向前进,朱元璋抬目四顾,只见南边几里外,有滚滚浓烟升起,映黑了天空,不用说,那是城南郑家正在被种光道一伙打砸抢烧……北边居然也有黑烟滚起,不知道是谁在趁乱打劫……路边有一户农家,根本不是乡绅的家,只是一户比较富裕的普通百姓,居然也被抢了,一个富农跪在屋外哭,他的屋子正在起火燃烧,这也不知道是哪个黑心的地痞趁乱干的。

农民起义就是这样,朱元璋不可能控制得了所有的发展,总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家伙会在这样的乱局里跳出来兴风作浪,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丛生,大约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朱元璋突然有点担心马家大院的安危了,如果有乱民趁着这个机会去打砸抢烧马家,自己存在马家地窖里的五千两银子粮食,那可就全完了。

他赶紧带着一百多个兄弟疾奔回去,到了马家大院外面一看,还好,这里还算风平浪静,毕竟朱元璋留下了一百个兄弟看守这个大院,普通的小流贼趁火抢劫也不敢对这里动手。大股的乱民又要给朱元璋一个面子,不会轻易向着朱八哥“霸占”了的地方出手。

农民起义有一个特点,就是农民军虽然各自为战,不相统属,但大抵上还是把别的义军视作一家人,不会轻易翻脸。例如朱元璋和种光道,现在他们已经是背道而驰的两股义军,今后绝不可能合在一起行动,互相之间也不会听对方的命令,但是如果这两只义军碰上,是不可能交战的,也不能向对方的地盘伸手……否则名声就臭了。

例如,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期,李自成曾经被官兵打得像狗一样窜,窜到张献忠的军队里暂时栖身,张献忠很想把李自成杀掉,但是……不好意思下手,也不敢下手,害怕寒了自己手下兄弟的心,只好把李自成保护了几天,还得恭敬地送走,这是多么憋屈的一件事。

可见张献忠这人,器量终究有限,如果当时的情况换成曹操来处理、换成李世民来处理、换成朱元璋来处理……才不会担心什么寒不寒谁的心呢,该出手时就出手,李自成的骨头都得化成灰。

朱元璋走进马家大院,对着手下的兄弟们吩咐道:“把马家所有的牛、马、骡都套好,把粮食装车,往山里运,不用一次就直接运到黄龙山里去,我在山边一个安全的地方找了个临时的存粮点,马小天能找到那地方,你们先跟着他把粮食运到那里,再慢慢从那里转运进山,这样比较快。”

五千两银子买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不是一次就能运完的,得往返数次才行,从马家大院直接往黄龙山里运的话,还没往返两次,官兵只怕就杀到面前了,所以得找个就近的中转站中转一下。

心腹兄弟们赶紧行动起来,将粮食装车运送,朱元璋则向着后院走,打算处理一下张家小姐和秋叶的事情。虽然女人的事他不爱管,但总得给这些人一个交待。

走进后院的小楼里,首先看到的是四个张家小姐的心腹家丁,这四名家丁是郑彦夫之乱的幸存者,对朱元璋是十分敬佩的,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他们,将他们和张家小姐软禁在了一起。

见到朱元璋进来,四名家丁精神一振,齐齐道:“朱八哥……您终于回来了,我们四个已经想清楚了,今后愿意跟着您走,您可别杀我们啊!”

“嗯!”朱元璋挥了挥手道:“行,跟我走吧,你们先出去,帮着我的手下装运粮食。”

四名家丁大喜,赶紧跑了出去。

朱元璋继续向着小楼里面走,这一走,眉头顿时就皱起来了,只见小楼里一大堆女人,足足十九个,中间是满脸惶恐的张家小姐,旁边是十八个丫鬟,将她团团围在中间。张家小姐在地窖里亲眼见到了朱元璋和王二出手杀死捕快,头颅飞起,鲜血飞洒的画面将她吓坏了,现在脸色还是苍白色的。至于那十八名丫鬟,个个脸上有泪痕……

这些丫鬟中除了张家小姐的赔嫁丫鬟之外,其他的都经历过郑彦夫之乱,她们知道,在这种乱局里,她们这样的女人,往往只有一个下场,就是被人先奸后杀,没有别的路可走……

朱元璋走进屋子,丫鬟们吓得齐齐退了半步,虽然她们和朱元璋相处很久,知道他是个好人,但这种情况下相见,条件反射地感觉到害怕。只有秋叶一个人反而向前走了半步,隐隐有挡住朱元璋的意思。她虽然没说话,但从她的表情,朱元璋很清楚地看到她在说:“别动她们,要动就动我吧。”

朱元璋轻咳了一声,叹道:“张家小姐,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吗?”

“知……道……”张家小姐脸色雪白,语带颤抖地道。

“换一个人站在我现在的位置,你们现在全都死了,而且是最惨的那种死法。”朱元璋淡淡地道:“幸好,这里站着的是我,不是种光道。”

“你……你究竟想说什么?”张家小姐顺了顺气,艰难地问道。

“我想把你放了,连同你的丫鬟们一起放走……”朱元璋道。

张家小姐大喜,旁边的丫鬟齐齐松了一口气。

但是朱元璋还没说完呢,他继续道道:“但是……我仔细想了想,还是不放你了,改成把你劫走,做我的压寨夫人。”

“什么?”张家小姐大惊,丫鬟们的脸上齐齐变色,秋叶也大吃了一惊,急道:“朱八哥,你要对小姐做什么?我……我看错你了……呜……难怪你不要我,原来你看上了我家小姐。”

“别想岔了!”朱元璋认真地道:“我这么做,是想救你们一命,不是要害你们。”

“胡……胡扯……”张家小姐语带呜咽:“夺人妻女……还说什么是想救我?何必戏耍我,弱女子命苦,嫁个相公是马智彬那种废物,而且还要被你这种恶棍抢去凌辱,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朱元璋轻咳一声,沉声道:“女人,先别哭,认真听我说!”

他在这里顿了一顿,等着张家小姐把耳朵竖起来听,才继续道:“我是马家管事,用马家的名义买了许多粮食,暗中支持百姓发动起义……在这种情况下,我把你和你的丫鬟完好无损地放了,你猜猜,朝廷会怎么想?”

张家小姐毕竟是*县令的女儿,对朝廷处理事情的方法还是略知一二的,她没花什么力气想,只是一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惊呼道:“朝廷会认为……我们马家通匪……”

“没错!”朱元璋微微点头道:“我若放你走,马家会因为通匪罪名,被抄家灭门,甚至诛尽九族,你和你的丫鬟全部要死……所以我说,劫走你,反而是救你。”

一零二、形势

张家小姐张大了嘴,半天合不上来,过了许久,她才艰难地道:“向官府解释,就说我是好不容易逃出去的,行吗?”

朱元璋笑而不语,只是淡定地看着她。

过了一会儿,不等朱元璋开口,张家小姐自己就低下了头,苦笑道:“这样的解释不可能行得通……乱民围府,我带着十八个丫鬟完好无损地逃出去,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别说官府不相信,连我自己都不信。”

“就算官府信了!”朱元璋轻叹道:“你仍然得死,因为你从一大堆暴民里逃出去,没有人会相信你还保持着贞洁,马二少爷肯定会一口咬定你已经被乱民侮辱了,说你丢了马家的面子……接下来会把你抓去浸猪笼,你信不信?”

张家小姐脸色一变,若她的相公是个好人,她不信,但她的相公是马智彬,有名的马家废物二少爷,品性极差,这话她听到耳朵里,立即就信了。

“所以我说了,劫走你,是唯一让你能活下去的办法。”朱元璋轻叹了一声,其实他对张家小姐没半点兴趣,压根不想拿这么一个女人来做压寨夫人,但是他必须做一些让马家蒙羞的事,这样才能把马家从这次乱局中摘除,让官府相信马家没有在背后支持起义,这样才不会导致马三小姐莫名其妙地被连累得送命。

转了几个变,绕了许多路,说了许多言不由衷的话,甚至给自己莫名其妙安上一个压寨夫人,他只是不想长得很像大脚马皇后的那个女人死掉而已,不可谓用心不苦。男人就是这样,费尽心思去做一件事,绕山绕水绕十八道弯,就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好,可惜……那女人压根不知道。

张家小姐的脸色由白变青,又由青变白,过了许久,才道:“你可以抢秋叶做你的压寨夫人,她是千肯万肯的,不一定非要选我啊……我跟着你的队伍走,做个洗衣服的婆子行不?”

“不行!”朱元璋摇了摇头,看都没看秋叶一眼,就道:“秋叶份量不够……”

抢一个丫鬟做压寨夫人,明显没有抢马家二少奶奶来得有份量,扫马家的颜面也扫得不够彻底,朱元璋是不可能这样选择的,作为一名枭雄,他只会选择距离自己目标最接近的手段。

张家小姐脸色一苦……她也无话可说了,在面对强大的力量时,她这样的弱女人,压根就没有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力。历史上这样的女人多不胜数,被豪强们抢来抢去,今天是这个人的夫人,明天是那个人的夫人,这些女人也不敢反抗。

“你也别摆出一幅这样的脸……”朱元璋摇头道:“做我的压寨夫人,总比做马智彬那废物的夫人要强……嘿……将来,至少能封个……算了!当我没说。”他本来想说至少能封个贵妃,话要出口之时,突然想到:对着一个女人夸什么海口?这种事,做出来给别人看就行,不需要在嘴上说,而且收她为压寨夫人只是权宜之计,并不代表真的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女人看,封贵妃这种事未必能轮到她,因此就将这句话压了下去。

“对了,张家小姐……我不能可能总是叫你张家小姐?今后要抢你做我的压寨夫人,总得用个像样的称呼法,你的闺名叫什么?”朱元璋随口问道。

张家小姐苦笑,低声道:“张樱仙……”

“嗯,好名字!”朱元璋掉头就走,再也没看她一眼。

他的脚还没迈出门,就听到后面有一个怯弱中带着三分不甘的声音问道:“朱八哥……我……我呢?”

是秋叶的声音,她一直深爱着朱八哥,这一年时间来,每天帮着朱八哥打扫房屋,清洗衣物,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就连知道了朱八哥要造反,她也没有去告发他,甚至想着帮他掩饰……没想到最后,朱八哥居然选了她家小姐,这可真是让她柔肠寸断,哭都哭不出来。

她只是一个卑微的丫鬟,知道自己的身份低下,根本就不敢和自家的小姐争男人,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总得为自己争取一下?她鼓起了十二分的勇气,认真地问道:“朱八哥……我呢?我怎么办?”

“不需要怎么办!”朱元璋头也不回地道:“继续帮我洗衣服打扫,我的屋子,交给你了。”

秋叶楞了:这是什么意思?继续让我当丫鬟吗?果然,我就是个丫鬟的命……

-------------

运粮工作在紧张地进行着,马家大院不停地有牛车和骡车驶出去,在朱元璋的心腹们护卫之下,一车又一轩的粮食,被运向黄龙山,两天之后,粮食已经运出去了一半。

朱元璋坐镇在马家大院里,一边等着粮食运完,一边派马小天打听着白水*县城里的情况。

据马小天回报,白水现在仍然一片混乱,处于无序的状态,种光道一伙人漫无目的地烧杀抢掠,行动完全没有计划性,把整个*县都搞得乱七八糟。

白水的乡绅们几乎全部遭殃,被种光道一伙人杀得七零八落,有几家为人机灵,距离起义现场远的乡绅,已经卷铺盖跑路,还有几家距离白水的三个百户所比较近的乡绅家,背靠着朝廷的百户所,底气比较足,就出钱招募了乡勇,组成了乡勇队,打算和种光道一伙人拼了。

“官兵的动静如何?”朱元璋认真地问道。

马小天立即报告道:“官兵缩在百户所里,没啥动静……不过有个有趣的事,种光道一伙分成了很多小股,在乡间打劫,有一股大约两百多人,冲到了距离西南百户所比较近的乡绅钱家,想烧杀抢掠。钱家组织了乡勇队,大约有一百人,和种光道一伙对抗。”

“嗯……发生了这种事,百户所里的官兵应该会出来!”朱元璋低声笑道:“人数不落太多的情况下,官兵的胆量会变大,会立即从百户所里杀出来。”

马小天竖了竖大姆指,笑道:“不愧是朱八哥,判断还是那么准确!百户所里的官兵看到种光道一伙人的人数与乡勇队差不多,立即从百户所里冲了出来,结果……嘿,朱八哥再来猜猜,结果是哪一边赢了?”

“这还用猜么?”朱元璋笑骂道:“种光道的手下不敢打,直接逃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交战。”

“哇,您真是神了,这也能猜到?”马小天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元璋笑而不语,其实这是很容易猜到的,在暴民抢劫的时候,暴民们对自己的行为还是有一定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底气就不足,缺乏执着的精神,以及为之战斗的勇气。再加上他们没有经受过训练,在碰上正规军队的时候,难免会畏惧,害怕,因此还没接战,就撒腿跑了,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但是……如果这些暴民并不是在打砸抢烧,而是在做些替天行道,自认为正义的事,往往就不会这么脆弱了,反而会有一种为之战斗到死的勇气,这是另外一回事,这里就不细说了。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朱元璋仔细想想,然后认真地道:“这次咱们的起义与郑彦夫那一次不同,郑彦夫只杀了县令,没有向乡绅动手,所以遭到的反弹并不激烈,也不迅速。这一次,种光道这么一搞,乡绅们组织的乡勇队马上就出现了,接下来,乡绅们会发现,各自为战的话,实力太弱,他们会把自己的乡勇队合并在一起,成为一只可以与种光道的队伍对抗的军队,那时候,事情就麻烦了。”

“这个过程并不长,只需要几天时间,乡绅们的乡勇队就会合并,种光道战败,然后乡绅们的目标就会转到我们身上。”

“种光道会战败吗?”马小天有点不解地道:“同样都是乡亲们组成的队伍,战斗力应该差不多,种光道有人数优势,应该不会输啊。”

“呵呵,并不是人多就一定赢的!”朱元璋笑道:“关键在于……指挥与统属。种光道的暴民军虽然有仈九百,人数还在不停的增加,但是这些人不听指挥,乱七八糟的,我相信种光道也没有能力指挥他们。但是乡勇队是不同的,他们拿着乡绅们给的佣金,当然就会听乡绅们的命令……在战场上,一个不懂军事的乡绅瞎指挥的军队,绝对比一只完全不听指挥的军队强。”

马小天张了张嘴:“我不是很懂!”

“嗯,这样来说!”朱元璋笑道:“假如敌人从北面来袭马家。我下令,两百人迎敌,两百人向东迂回到敌人后方夹击。如果一只听命令的军队,就可以听我的命令来行动,但一只不听命令的军队,就全看士兵们高兴怎么干了,他们说不定全都留下来正面迎敌,也有可能全都跑去迂回敌后……结果整个战场一片混乱,每个士兵都在按自己的判断来行事,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最后的结果就是必败无疑。”

“哦,原来如此……”马小天恍然大悟。

一零三、运粮

朱元璋的手下们加快了运送粮食的速度,两天之后,马家的粮食已经运到最后一批,朱元璋也打算随着这一批粮食撤退了,同时跟着一起走的,还有张家小姐张樱仙和秋叶两人,至于其他那些丫鬟,朱元璋本想放掉,但是她们却不愿意走,说什么也要跟着张樱仙,没办法,只好全部带上。

一百名心腹战士,押着粮车队从马家大院里驶出,朱元璋、张樱仙、秋叶等人也随在队中,才走了几步,麻烦问题就开始出现了。

张樱仙走不快!

她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从小就接受缠脚,一双小脚可以算是正宗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一步一摇,这样怎么可能走得快?而且她也算是被朱元璋强抢来的,心情不好,边走边哭。她的贴身丫鬟和秋叶两人,一左一右搀扶着她,可惜还是走不快,三个女人跌跌撞撞地走了几步,完全跟不上牛车运粮的速度。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虽然他是个古人,却不像普通的古人那样喜欢缠脚的女人。因为他上一世唯一爱过的女人马皇后,就是大脚的,人称大脚马皇后。爱屋及乌,朱元璋因此而喜欢不缠脚的女人,像张樱仙这种小脚女人,他看到就觉得烦闷。

还好,有一辆装满了粮袋的牛车上面还有一点点空位,朱元璋让张樱仙上了那辆牛车,坐在粮食堆里,这才总算解决了她的走路问题。

这个女人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个巨大的累赘,但是朱元璋却非要把这个累赘抢在身边,为了让马三小姐不受牵连,他也不可谓用心不苦了。

“放火!”朱元璋最后下了一个命令。

士兵们得令,点燃了几堆预先准备好的柴草,马家大院立即沐浴在了雄雄的大火之中……

朱元璋看着这座燃烧中的大宅子,心中还是略有点感触的,毕竟,这个宅子是他来到这个新时代的第一个立足点,是他的起点,他从这里展开了一段新的人生……如今看着它化为灰烬,心中不可能没有一丝感伤。

不过这种感伤只有短短一瞬间,当他转过头来的时候,眼神已经变得锐利而且坚定。

马车上的张樱仙则是哭得稀里哗啦,她的老家已经卖给了别人。新安身的马家虽然有个讨厌的丈夫,但公公和大伯还算对她不错,在这里的生活也算安逸,现在这个家又化为了灰烬……而且她还很担心,担心朱八哪一天晚上突然闯进她的房间,强行把她按倒在床上……因为朱八说了抢她做压寨夫人,所以这一天迟早也会到来,到时候她根本无力反抗……

她的命真的很苦,前途茫茫,除了哭,她又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她并不知道,能跟着朱元璋,已经算是幸运了,如果她没有遭遇到这一系列的惨事,而是还在做一个普通的乡绅小姐,将来终究免不了卷入狂暴的农民起义大潮,到时候如果落到罗汝才一类的人手里,下场将会更加凄惨。

罗汝才最喜欢的就是抢夺乡绅、地主家的小姐,将她们收纳成自己的妾室,他在起义后期势力大了之后,身边美女不下百名,据说罗汝才以前很穷,娶不上媳妇,所以他起义之后最喜欢的就是抢劫富家美女……什么劫富济贫、替天行道都是扯蛋,他起义就是为了抢更多更多的美女……好,又扯远了,还是回正题。

粮车队向着北方前进,走了一阵,气势逼人的黄龙山脉就出现在了北方……黄龙山是一座石质山,不是泥土山。泥土山的山势往往较平,没有什么诡异的起伏变化,但是石头山却很复杂,往往都是千沟万壑,山川多变。

黄龙山总体的海拔在5米左右,主峰大岭海拔7米,算不上高山,但是地形却继承了所有石头山的传统,复杂!非常复杂!以大岭、关山、界头梁、烂柯山为代表的十条大山梁,将黄龙山脉切割成七川五塬九十八条沟,走进山脉里,稍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在层层叠叠的山沟里迷失。

朱元璋的粮食暂时就存放在黄龙山脉边上的一条小山沟里,在这里中转一下,再转运进去,一旦进山,就没有路了,牛、马、骡子都派不上什么用场,大多数的地方得靠人力运输。朱元璋知道靠自己手下的两百多名心腹,已经不可能再继续搬运粮食。

“马小天,你去山里找郑彦夫和王二,他们应该已经安顿好乡亲们了,让他们转告乡亲们,朱八哥又找来了一大批粮食,叫他们下山来搬运。注意……别告诉他们这些粮食是从马家运来的……只说是我从别处弄来的就行。”

马小天略有些不解,奇道:“为什么不能告诉他们粮食是马家的?哦,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说,为什么不在他们进山之前,就让他们带上这些粮食……却要他们进了山之后再出来搬一次,多麻烦啊!”

“嘿,你不懂人心……”朱元璋笑道:“如果进山之前,就让他们来马家搬粮食,他们就会想,既然是马家的,应该算是抢来的粮食,他们就会把这些粮食视为他们参与了起义抢来的,会要我们马上把粮食分掉,如果我们不分,就会失去人心。但是,告诉他们这些粮食是我费尽心力找来的,他们就不好意思乱动,得等着我来分配,这样才方便我掌控局势。”

马小天张了张口,叹道:“还有这样的考虑?天啊!真复杂!朱八哥,换了我来坐您的位置,只怕人心早就散光了,这些地方我根本不会注意,马马虎虎就酿成大祸。”

“别油嘴了,快去!”朱元璋挥了挥手,马小天带了两个兄弟,向着山里去了。进山的路并不难找,因为王二和郑彦夫一路上都做了记号,而且一千多百姓进了山,那脚印也不是短时间就会消散的。

朱元璋则带着剩余的两百多们弟兄,守着满山沟的粮袋!

有些小说里,时间轴特别快,比如派个兄弟进大山区找增援部队,什么半天时间一天时间就找来了……那都是瞎扯蛋,除非那座山是个可怜兮兮的小山丘……只要稍稍有点气势的山,就不是短时间可以走个来回的。因为古时的山可不比现在的山,有什么索道、吊桥、水泥石阶给你走,那时的山大多是荒山,在里面行走要自己开路,自己越沟,要多困难就有多困难。

朱元璋知道马小天等人短时间内回不来,起码还有好几天时间才能来呢,所以他也不着急,就让手下们在山沟里好好休息。粮袋就随意地堆在沟里,也不遮掩……反正不怕下雨打湿粮食!这明末的大旱灾里,要是能下雨才真怪了。

张樱仙这一下可苦了,这小山沟里没法洗脸洗澡,也不可能洗衣服,沟里的一丁点儿的水源,只够大伙儿食用,她这娇生惯养的小姐很快就变成了脏兮兮的黑妹。

----------------

五天之后,张小天一伙人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近千人。

这些人跟着王二进山之后,与郑彦夫汇合,暂时居住在了山洞里,他们看到山洞里果然堆放了许多粮食,都感觉到十分高兴,朱八哥果然没有骗他们。正在高兴的当口,马小天就来了,带来消息说朱八哥又弄到了许多粮食,叫他们去搬。

对于这些饿怕了的百姓来说,搬别的东西也许是个苦差事,但是搬粮食就是件愉快的事了,于是百姓们又兴高采烈地从山里跑了出来。见到山沟里堆满了粮食,百姓们顿时欢声如雷,赶紧上来搬运。

正在大伙儿分派粮袋搬运的当口儿,南方远处突然扬起了滚滚沙尘,接着有许多杂乱的吼叫声传来,似乎有什么东西过来了。

朱元璋登上一块山石,向南方眺望,原来是种光道,他身上有不少血迹,带着一群手下,正在向着北方没命地奔逃,在他后面一两里外,有一大票人在拼命追赶。

朱元璋只一瞬间就看出来了,种光道这是在逃跑,追在他后面的是乡绅组织的乡勇队。

原来一切都如同朱元璋预料的一样,种光道带着近千暴民,在白水到处烧杀抢掠,而当地的乡绅们为了自保,很快就组织起了乡勇队。几家乡绅的家丁护院和乡勇队合并到一起,倒也有四五百人,隐隐可以和种光道的暴民抗衡。两天前,在白水*县城下面,乡勇队与种光道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五百人的乡勇军对抗九百多人的种光道军……结果是……种光道战败!

指挥号令统属一塌糊涂的义军,完全不是乡勇队的对手,被打成一盘散沙,九百多人的义军分崩离析,向着四野逃窜,种光道拼命招呼,可惜招呼不住,最后跟着他逃向北面的,不到百人……

说来也巧,种光道向北逃过来,正好就逃向了朱元璋选择的粮食中转地。

朱元璋心里一阵烦闷,这在关键时候,种光道跑来捣什么乱?

一零四、列阵

正在搬运粮食的百姓们一起停下了手,都向着南方张望,很快,他们也看出来发生了什么。士绅们组织的乡勇队挥舞着制作精良的兵器,正把种光道一伙儿追得上气不接下气。

种光道显然看到了前方的朱元璋部,他心中大喜,嘴里狂叫道:“朱八哥……救兄弟一把!”这一声吼得太大,显然扯动了身上的伤口,他居然吐出了一口血来。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