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什么事不能在会上说的?”刘步蟾坐到椅子上,示意林建章也坐下说话。
“在会上我听说皇上要花一亿元建造四艘超级战舰?”林建章面有隐忧的问道。
“嗯。”刘步蟾点了点头,轻轻吹着茶杯里的茶叶,似乎对这件事并没有很在意。
“大人,卑职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增荣(林建章的字),咱们多少年的交情了,今天你说话怎么也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皇上要下大力量壮大海军我自然是高兴,可是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把造舰计划向全世界公布啊,我听说还要向世界各大军火商采购零部件,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实在放心不下,因此来向您求教。”
刘步蟾笑了,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看着林建章说:“增荣,你是海军部的主脑之一,也是我的老朋友了,既然你问到这里,我也就没什么可隐瞒的。实话对你说,皇上做这件事大有深意。”
“哦?此话怎讲?”林建章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于是起身把房门关闭。
“这么给你说吧,前一阵子咱们从一个德国人手中得到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机密资料,这是英国海军部设计的一份未来战舰的图纸,有了这份图纸咱们就可以按图索骥。这种战舰的重要性……怎么和你说呢……就是未来谁先拥有了这样的战舰,谁就将称霸世界海军。皇上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在英国人之前把这种战舰建造出来,但是凭我国现在的工业和科技实力还很难造出这艘舰来,只有发挥世界各强国的造船技术优势,才有可能完成这项不世之功。所以皇上就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既不让别国知道咱们在建造这种战舰,又能集各家之长弥补我国造船上的技术劣势,甚至还能通过全球采购的优势,把成本压低……”刘步蟾娓娓道来,内心对皇上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这我就不大明白了,采购零部件能比进口整舰还便宜不成?”林建章的疑虑显然还没有消除。
“呵呵,看着吧,皇上说过的话还从来没有掉在地上的。”刘步蟾显得非常有信心。
其实在此之前,关绪清就把刘步蟾召到了宫里,对这件事进行了一番密谋。他与刘步蟾主要商讨了对航空母舰建造的详细要求,以及作为幌子的四艘战列舰的命名问题,为的是使这场秀看起来会更加*真一些。关绪清要求,本年度就要将这四艘战列舰的订单发出去,订单期限限制在一年里。因为所有零部件采购齐全之后还需要装配,这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需要边实践边研究,这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关绪清还是定下了期限,三年,三年之内必须建造完成。这对中国造船工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一十七章 英德竞标
可笑的是,以日本的国力,维持每年百分之七十七的军费开支,撑到三年后再去面对中国航空母舰的话,国家不崩溃才有鬼。那时候,大和民族的奴性将会彻底暴露出来。
关绪清还将自己拟出的四艘战列舰的名字交给了刘步蟾:秦皇号,汉武号,唐宗号,宋祖号。他还要求,与此配套的人员培训和海军指挥人才,以及维修人才,更扩展到将来自己的船舶设计制造人才,都要同时进行,要刘步蟾尽快的组织现有的海军有培养前途的指挥官,分批分阶段送到英国和德国去培训,而船舶工业的人才,要持续不断的送人去英国学习。这样,以后才能自己建造一些与航空母舰配套的辅助舰。
当然,这次全球性的招标采购不管是给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做,都必须由两国在中国的合资船厂建造完成。这样也促使两国船舶工业,将大船台和高技术以及配套产业尽快的搬移到中国来,从而带动中国的人才成长和配套工业的完备。
一个福建船政局已经远远敢不上这庞大的建造需求了,看来刘步蟾等主要大臣要好好想想工业布局才好。
一个星期之内,订单已经向全世界各大军火商、造船厂发出。
关绪清就是要通过这份订单向欧洲人发出讯号,中国有钱,中国想用大量的钱来买出一支强大的舰队来,想赚钱的话,就拿技术来换吧!
果然,没过两天,英国方面本来一直向中国要回那个重要的德国犯人,可是现在却忽然停止了。而巴柴特勋爵奔走的地点也由外交部改到了海军部,亲自拜访海军总督刘步蟾。
一夜之间,刘步蟾成了当今世界的热门人物。德国方面也派出了高级别的官员由欧洲出发,在十数天内就即将抵达北京。
而与此同时,英国外交部也发出了强硬声明,严厉声讨了中俄战争中俄国对中国的敌对行动是对中华帝国的严重挑衅。同时,大英帝国的外交部门也传来消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尊重,希望中国准许中英联合舰队将母港转移到台湾岛,如果允许,英国将派人到台湾寻找合适的母港。这一条关绪清当然同意,这应该是一个一箭双雕的事情,一是俄国的远东威胁暂时已经不存在了,英国需要将战略重点南移。二是德国的合资船厂在福建,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对此实行控制。
而德国的游说团也在欧洲另辟蹊径,向中国使馆表示中国海军发展速度给中德人民的友谊增添了一个最好的注脚,却避而不谈军舰订单的事情,而是从陆军着手,表示愿意组织一个德国陆军军官团,为中国的陆军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而中国也可以派出军官到德国来编入德国军队生活训练,感受德国军队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商业利益的诱惑就是这么大。就连法国也蠢蠢欲动,希望可以为中国生产新型军舰。对于这一动向,英国和德国两个战时死敌的报纸却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嘲笑:《柏林时报》的大标题是“法国人的军舰,海底已经有不少了。”而《泰晤士报》则从民族感情出发,发表了一个几年前中法战争的回顾专题。让法国本来就没多少的竞争力一下子完全降低到零。
“中国人疯了。”海军部最近门庭若市,到了公布订单需求的时候,原本满怀信心的德国和英国船厂设计人员以及商业谈判代表们纷纷摇着头嘀咕道,一边说着一边交换着讥讽的眼神。当英国人将消息传给公使欧格讷的时候,欧格讷也不禁恼怒的啐了一口,愤恨的骂了句:“这是哪个狗娘养的提出的要求?让他们去找火星人的造船厂吧。”
当听说是中国皇帝亲自提出的技术细节时,欧格讷愣了愣,耸了耸肩嘟囔了一句:“军盲皇帝,难怪,不过还是大胆的有些疯狂。你们有没有计算过这笔交易的价格?”
“如果中国皇帝同意的话,更改设计后,恐怕整舰价格会在两千万左右,如果是建造零部件的话,一艘军舰的价格最少也得在一千万以上。真不明白中国人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具有这种超级战舰的组装实力吗?”英国的商务代表耸了耸肩,报出了数字。
“哦,天,这个价格没有竞争力。要知道当年德国人给他们造的定远舰,只有六百二十万马克,合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不到。虽然目前这艘船比七千吨的定远高了三倍,时间上也延后了很多年。但是商业上的宗旨不能改变:我们的价格绝不能超过德国人,成本要从设计上想办法。另外,愚蠢的中国人的这个猪脑的计划太可笑了,要派设计师给他们的大人们上上设计课!天哪,看来这些中国人的确没有得到那个该死的德国人的情报,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感觉奇怪的不仅仅是英国人,德国人也是一头雾水,中国人引进西方海军舰船和培训已经有十几年了,为什么还会提出这样白痴级的建造方式?难道是想刻意为难德国,从而以无可辩驳的理由将生意完全交给他们的盟国英国?不过,即使是英国,也根本没有能力来建造这样的战舰吧。
带着这样的疑惑,两国的谈判代表和设计工程师在两天后受到了中国皇帝的接见。帝国军部的咨议室内放了一块木板,下面放了几支画笔,首先进来的是英国的代表。焦急的德国人由徐世昌陪伴,去了隔壁的休息室喝茶。
同在室内的是从天津海军学堂赶来的数十名船舶设计专业的学员,今天这样一个机会非常的难得,不仅仅面见到了尊贵的皇帝,而且也能听听来自最顶尖级的海军强国的设计师来讲授一些船舶设计的道理。
“陛下。”英国的工程师在木板上浅浅的画了一条大船:“这是一条船,船舶为何能够向前行驶,是因为有这样一组锅炉,具体的数量由您所需要的输出功率和船舶的大小来决定。锅炉是蒸汽锅炉,要产生蒸汽,就必须要有水。所以,我们还必须在船上有一个储藏淡水的空间。当然,您的船员生活也需要淡水。另外,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储藏间来放置提供燃烧的煤炭。好了,锅炉加上煤炭加上水,会产生蒸汽,那么如何将蒸汽转化为战舰前进的动力呢?”设计师一边解说着,一边在空船的剖面图上添加上相应的装置:“我们还需要一组蒸汽机,同样,蒸汽机的数目,与您所需要他提供的功率和您的船体大小有关系。”
“这样,陛下您的船就有了他的动力装置。”工程师略有些轻蔑的笑了笑道:“根据这些设备以及船员生活区,还有存放弹药的弹舱,整条船的大小基本就可以确定,陛下,要知道,您的船越大,它所需要的动力就越大,否则它就会跑得很慢,而如果需要动力大,那么就又要增加锅炉和蒸汽机,所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每条船都有它的完美大小,当然,大有大的好处,大船可以装载更多的火力和弹药,可以给敌人更多的杀伤。尊贵的皇帝陛下,不知道我这么讲解,您满意吗?”工程师弯下腰来,轻浮的微笑显现在脸上,与他语气中的恭敬完全不匹配。
关绪清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是想要承揽动力装置和火炮?”
“不不不,亲爱的皇帝陛下。大英帝国的造船实力是世界第一的。如果陛下需要的话……”工程师看了看商务代表,自信满满的说道:“我想我们可以为您建造一艘无与伦比的军舰,动力和火力绝对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具体的数据,如果陛下有足够的耐心的话,我们可以在两天之内提供一个概要设计给您。”
“工程师先生,我想你来参加这次竞标之前,对标的还不是很了解,朕再重申一遍,这次我国招标不要整舰,这艘军舰我们已经划分为64个标的,动力和活力装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会议室有具体的招标示意图。不过你讲课很不错,再给朕的学生们上一节课吧。朕对你们印象很好。”关绪清站起身来,向几个英国人笑了笑点头道:“收下这些学生吧,他们都很聪明,也很需要你们的帮助。”见几个英国人都犹疑着不说话,他走向门口道:“考虑考虑吧先生们,朕这就要去听听德国人的说法,失陪了。”当下把几个英国人扔在咨议室内,来到了德国人呆着的那件屋子。
德国人的说法与英国人差不多,也想直接拿下整舰的建造订单,不过严谨的德国人的准备要比英国人充分一些,他们提出了一个一万九千吨八门十二寸主炮设计的战列舰计划,同时也带来了一份概要设计计划书,列出了整个战列舰的性能数据和一个设计草图。
PS:谢谢你们鲜花,终于进了前15,保持就好,感激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一十八章 癫狂的日本
德国人的设计中,认为十二寸五十倍径的主炮四座双联装炮塔,装甲厚度为两百四十毫米,可以充分满足中国对于大火力的要求。而海军部透露出去的那份订单也让德国人猜测到了中国对于火力的强烈要求,所以,副炮包含有八座一百五十毫米炮,十二门三磅炮和两座四联装一磅转管炮。
而德国人重视防护也在这份数据中得到了体现,吃水线装甲达到了三百八十毫米,足足比定镇二舰多了七十五毫米,而其他的部份也都是两百多毫米不等的装甲。德国工程师还特别注明,此种防护装甲仅限德国本土生产,因为中国没有能力生产这种装甲。
而动力方面,两部往复蒸汽机提供一万两千匹马力的动力,使得整舰的理论最高航速可以达到十八点五节。为了满足高续航力的要求,特别扩充了装煤量,达到了一千吨,所以乘员数量有所缩减,只有四百九十七名。
关绪清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急于表态,严谨的德国人有点儿坐不住了,费了好半天的劲又解释了一通动力系统如果再增加,势必要连带扩大装煤区,这样就会影响火力和乘员等等。
“这样一艘舰,价格是多少?”关绪清直接问德国的商业代表,商业代表简单计算了一下,表示价格大约在两千三百万到三千五百万之间,他还解释说:“是这样的,前面的价格是在德国生产,后面的价格是指在中国生产。”
关绪清诧异的问道:“为何在德国生产会比在中国生产便宜那么多?”
德国人笑了笑解释道:“当年江南造船厂生产一艘船所需的银子,可以在德国买两艘还能额外捎带点陆军用的步枪,原因在于中国工人素质不高,浪费严重,以及德国技师外派到中国的额外花费,当然,还需要有一批素质高超的德国产业工人到工组中去带领中国工人一起工作。像这样持续一两年的大规模从德国引进人力,当然花费很多。”
关绪清沉默了片刻,说:“钱不是问题,明确告诉你们帝国储蓄银行那边已经为这个项目保留了四千多万元的资金,经贸部也预留出来五千万元的资金,这还不算帝国财政的专款补贴。从你们的介绍中,朕完全能感受到贵国的诚意非凡。但是有一点还需要申明,就是此次招标不是要订购整舰,而是要你们对军舰上的64个主要部分进行投标,而且要完全按照我国海军部提供的技术参数来建造。”
德国商务代表的脸色涨成了酱紫色,他们凑在一起小声的议论了半天,一个代表才说:“陛下,这完全没有问题。德国的造船实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而且我们曾经也进行过多次友好的合作,我们相信这次合作将会给双方的友谊做出一个更伟大的注解。”
关绪清点了点头道:“这件事等朕收到英国人的订单后,会做一个权衡比较的。不过,为了感谢贵国长期以来与我国的合作,朕向你们保证,起码会把这个项目的装甲建造任务交给你们。也就是说,朕保证你们将收到三千万元以上的订单。当然,朕也祝愿你们在其他项目的竞标中能够取得成功。”
在德国人的掌声中,关绪清离开了海军部。两天后,英国人也呈进了他们的概要设计,基本上火力与德国人的设计差不多,但是动力系统要优秀一些,不过不足的方面是船体小,只有一万三千五百多吨,装甲防护也比德国人的设计要薄,而且价格也没有优势,比德国人贵二百万。
在这种情况下,刘步蟾受皇上的指示,分别对两国谈判代表进行了杀价和挑刺,经过几番来来回回的较量,终于把装甲和主力钢梁等订单交给了德国人,将动力和火力系统的订单要给了英国人,航空母舰最关键的飞机弹射甲板则由福建船政局等国内船厂共同研制建造。其他一些较为琐碎的零部件的订单则有法国、美国、希腊、挪威、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瓜分。
但是中国海军部方面规定的清楚,英德两国都必须将订单项目放在各自在中国的合资船厂中完成。经过一番计算,此次放出的订单资金是4000万元左右,以后肯定还会追加,但总量应该不会超过7000万元。同时,各相关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渐渐有了体现,德国人同时申请在上海开设铁厂,英国人也请求在马尾投资兴建一座炼铁厂。
而这笔订单带来的后续的配套舰只的订单,也是各国垂涎的目标,活跃在北京的各国商务人员天天奔走于海军部衙署,刘步蟾忙的不亦乐乎。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关绪清用英国人为自己建造航空母舰,而英国人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拼命向中国方面捞取政治和经济资本,倒把注意力逐渐从那位德国间谍梅塞施米特身上转移开了,后来安全局以看押不力为由,对外宣称梅塞施米特在狱中自杀,并把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展示出来。这件事也就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在关绪清的授意下,在日本的王凤藻也将中国的造舰计划透露给了日本新闻界,经过《朝日新闻》的披露后,在日本政商军界掀起轩然大波,日本又自上而下掀起了一阵捐款风潮。明治天皇宣布,自上次从内库节约三十万元后,再次宣布节俭十万日元,投入特别军费基金,至此,天皇的内库,仅余十万日元,而他也宣布,在海军超过中国之前,他每天只吃一顿饭。若是臣民们为天皇的举动而感动,就请向报国会捐款捐物,每当受捐钱物超过十万日元,天皇便在当日加餐一顿,以答谢臣民们的支持。
而商界的报国会又发起了一波新的募捐活动,声称要将上次提出的一千五百万元的募集目标提升为两千五百万元。而新闻界则呼吁政府增发五千万元债券,以金钱对抗中国的金钱,以强硬对抗中国的无理。
而日本社会从男到女,从老到少,也陷入了一阵新的疯狂之中,工作的男性不要超出自己抚养家庭的工资,工作的女性则完全是无偿劳动。新闻界还呼吁没有工作的年轻女性,为了天皇和大日本,应该将自己青春的身体去为大日本换回军费,一个运输公司甚至还成立了义运船队,免费将脑子发热的自愿又或者不自愿的女性运送到菲律宾等国去,那里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等等,会用金钱去换取日本女性宝贵身体的享受权。
日本已经陷入癫狂,松方正义首相现在已经完全对国家失去了办法,整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场不知道何日才会到来也不知道是输是赢的战争上,让他渐渐失却了原本旺盛的信心。如果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他不知道日本国民还能够撑多久。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皇的女儿
“一个造舰计划就能把日本拖垮,明治这么干早晚把日本拖到泥潭里。哼!”在去往钟粹宫的路上,关绪清听说明治为了动员日本人节俭连饭都省下了,不由得仰天大笑起来。王商再一旁看着,心里一个劲儿发毛:“皇上……奴才常常想,皇上这么勤政下去,中华必定振兴,只是皇上,您也要爱惜龙体啊。”王商以为皇上*劳过度以至于神智模糊了。
关绪清笑着踢了王商屁股一下:“混帐东西,朕这是龙颜大悦,你小子想什么呢。”
“大悦好,大悦好……”王商擦擦头上的汗,呲牙笑着。
关绪清笑了笑也不再说话,只挥手让他在前引路。一边走一边四下里一张,一不留神已经是月上柳梢了,正是月牙刚刚如钩的时刻,一湾银钩高悬净空,有些清雅,有些落寞。
到了钟粹宫,关绪清突然感觉心头一阵宁静和温馨,说不清楚为什么,便是那一种感觉。直到王商宣驾,众多女人出来跪迎,关绪清眼前一亮,为首的蓝妃盈盈万福。
“这么晚了,朕一来把你们都吵醒了。”关绪清扶起蓝妃打量了一下在场的女人们,笑着说:“都起来吧。还真是要多谢你们陪着朕的爱妃哪。”
关绪清看到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总害羞的躲在蓝妃身后,偶尔向皇上看上几眼,大半时间却低着头。
一个中年女人谢了恩起身,站在蓝妃身侧,不住顺着衣襟,边拢过幼兰。
蓝妃一边请皇上入内,一边说:“这是荣禄的福晋宗家氏,这个小姑娘是他们的女儿,名叫幼兰。我们很投缘,经常在一起唠家常,做女红……”
关绪清上下打量了一下幼兰,不住点头:“恩,骨子里透着水灵,荣禄有福啊。”当年荣禄加入了礼亲王叛党一伙,被关绪清处以极刑,不过祸不及家人,他对宗家氏说:“荣禄当年利令智昏,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唉,不提了。朝廷给你们的体恤还够用吗?”
宗家氏低着头说:“托皇上和娘娘的洪福,我们娘俩都挺好的。”
蓝妃也解释道:“这母女俩本是陪着臣妾,今儿个臣妾知道皇上要回来,本不想留的,但是又觉着皇上也许会去瞧珍妃,便就留了下来说说闲话。”
“哦?都有些什么闲话要说啊?”关绪清坐了下来,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道。
蓝妃回话:“回皇上话,也没什么闲话。倒是……”抿嘴一笑道:“倒是宗室氏有些闲话哪。”
“娘娘开奴婢的玩笑了。”宗室氏扭了一下腰肢,假做难为情的抬手掩住胸口干笑了几下,倒也别有几分风情,分说道:“奴婢不敢说……”
关绪清好奇道:“说啊,朕在这里,有什么不敢的。”
“嘿,还是臣妾说了吧。这宗室氏说啊,这外面有风传,都说皇上像高宗皇帝哪。”蓝妃说道。
“哦?”关绪清眉头一皱,有些不明就里,自己怎么就像乾隆了。
“是说那股子风流劲啊,都说啊,高宗皇帝勾连上傅恒家的瓜尔佳氏,而皇上您呢,却勾连上瓜尔佳氏的荣禄家的宗室氏哪。”蓝妃说着,注意到皇上脸色不好看,声音渐渐小了下去。而宗室氏却眼波流转,虽是低下头去又红着脸,却仍是风情万种。
宗室氏跪了下来对蓝妃道:“奴婢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奴婢也委屈得很呢,皇后您一定……再说,奴婢这容貌年纪……”终是不好意思,宗室氏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关绪清脸色忽然变得阴冷起来,原本的好心情一扫而没,谣言,又是谣言?最近京城里关于旗人的谣言就已经满天飞了,如今连后宫也有了谣言。他盯着蓝妃一字字道:“你是朕的爱妃要母仪一方,像这等闲话也能拿过来当乐子听,莫非你脸上光彩不成?”
蓝妃没想到皇上会为这件小事生气,后宫里传个风流韵事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时间一长假的也成真了,她和宗家氏交好,又见她年轻美貌寡居多年,是以编出这么个谣言出去,兴许皇上没意也变成有意了,说不定那天就把宗家氏也收到宫里,自己也好多个姐妹照应。当即脸色煞白,跪在地上:“皇上……臣妾……臣妾知错了,臣妾……万万不敢传这个谣言,是……”蓝妃目光在身边的宫女身上游走,心想这件事必须得着落到一个下人身上,忽然用手一指靠墙跪着的一名宫女:“是她,是玲儿对我说的。”
那名叫玲儿的宫女也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主子竟会污指到自己身上,吓得全身颤抖,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关绪清站起身来,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女人,说道:“以后朕不希望再听到任何谣言!”说罢,一甩袖子,带着王商出离了钟粹宫。
玲儿跪爬到蓝妃眼前,一个劲儿叫道:“娘娘饶命,玲儿没说过这样的话……”
蓝妃望着门外那个萧索的背影,竟然渐渐痴了……
夜风正冷,关绪清余怒未消,大踏步向前走着,王商小心的问了一句:“皇上,咱们现在去哪个娘娘那儿去?还是……”
关绪清愣了一下,没有说话,继续向前走,只不过脚步缓慢了许多,王商不敢再问,只得在前面打着灯笼。
窄窄的花径上还残留着昨日的雪痕,一阵阵北风吹过,从琼枝玉树上撒下细细的雪屑,钻到关绪清的衣领子里,又凉又麻的,关绪清打了两个喷嚏,王商赶忙说:“要不……咱们先回养心殿吧。”
关绪清摆了摆手,抬起头忽然看到不远处的一座水榭上仿佛有人影摇动,这冰天雪地的,那身影看起来竟是如此萧索,关绪清低头看到自己月光下的清影,苦笑了一下,自己何尝又不是呢?
月光斜斜地打在那人身后,猎猎的微风吹得她脚边的衣角轻轻扬起。
王商凑近皇上的身边,小声说:“可能您还不知道,这是从东瀛来的女子,刚进宫不久,叫做昌子,据说是明治天皇最小的公主。”
“哦?明治把他的公主送到我身边?他想干什么?”关绪清立即警惕了起来。
“前阵子,您一直忙着中俄战争的事,这件事奴才一直没空向您启奏,是这位公主自己非要来的,和明治没有关系。”
“哦?有点意思。”关绪清马上对这个女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来到水榭里,还没等王商宣驾,关绪清就先开口了:“看来今夜无眠的人不只朕一个。”
那个女人慢慢回身,从光影中慢慢走近,关绪清渐渐看清了她的脸。一张比月光还要苍白的脸,眉目间隐隐含着几丝哀怨、几丝感伤,关绪清心头一颤,脸上仍旧带着笑意。他微蹙着眉毛说:“让我瞧瞧,这就是东瀛来的公主吗?”说着,撩起长袍自顾自地坐在对面,眼睛玩味地扫扫石桌上的一杯精致的茶盏,又转头仔细打量着昌子。
对于关绪清的忽然出现,昌子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讶,只是盈盈下拜,轻轻说了声:“皇上吉祥!”她脸上还是一副很自若的样子,可是盯着关绪清的眼睛里却灿若星辰:“难得今日皇上得闲,相请不如偶遇,昌子有幸作东,请坐下喝杯茶吧。”
关绪清愣了一下,一时竟然没有回神,昌子也不待他答话,转头对身边那个侍女吩咐:“清风,上杯茶来。”
此时关绪清的头脑已经从刚刚的烦恼忧思中解脱过来,兴致勃勃的看着昌子亲自给自己点了一杯茶,又坐回原位静静地望着自己,脸上仍旧是一副淡淡的表情,可是眼睛却更亮了。
终于,关绪清的嘴角慢慢上扬,最后忍不住笑出声来,昌子却还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像一波宁静的秋水。茶盏里升腾着水气,水榭里寂静无声。
关绪清端起茶盏,还未入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兰香味,沁人心脾,他稍稍品了一口,点了点头:“朕听说你是明治天皇的公主?”
“是。”
“你是自己执意要来朕的皇宫的,对吗?”
“是。”
“为什么?”关绪清放下茶盏,紧紧盯住了对方的眼睛。
昌子一点也没躲避皇上的目光,还是淡淡的说:“因为我喜欢您,您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关绪清再一次愣住了,自从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听到一个女人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我喜欢你”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任何解释在这句话面前都会显得多余和苍白。他的眉毛扬了起来,止不住的放声大笑。昌子却没有一丝笑意,眼睛里闪烁着摄人的光芒。
关绪清做到昌子身边,握住了她那只柔若无骨的小手,轻声说道:“朕也非常喜欢你啊。”说完这句话,他忽然提高了嗓音:“朕问你一句话,你来中国,明治同意吗?”
“不同意,他害怕假如有一天两国发生战争,我会被您处死。”昌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叙述着一件与自己完全无关的事。
“假如真的有那一天,你会害怕吗?你会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