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夜行-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高煦跪哭道:“那云南乃是山高路险的烟瘴之地,儿子久居北地,如何适应这等南疆生活?今日儿子只求父皇宽赦,儿也不要封国了,从此不关朝政、不问世事,就在金陵城里做一个闲散王爷,但求能守在父皇母后身边,心愿足矣!”

“这……”

朱高煦叩首,泣声道:“父皇若不答应,儿子这就上路,只是要求父皇先为儿子准备薄棺一口!”

朱棣惊道:“这是为何?”

朱高煦惨然道:“只恐儿子未到云南,已然一命归西了……”

朱高炽一旁看着,眼见兄弟这么说,一张胖脸已然胀得通红,再看看他老子脸色,朱高炽把牙一咬,上前端端正正地跪在朱棣面前,恳切地道:“父皇开恩,就应二弟所请,容他留在京师吧!”

解缙正在文渊阁里忙碌着,忽地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又惊又怒,勃然道:“汉王不肯离京?太子竟然还为他求情?”

赶来送信的杨士奇无奈地道:“阁老有所不知,汉王抱病见驾,形状凄惨,皇上已经不忍了,太子纵不为他求情,皇上必也应允的,太子若站在一旁置若罔闻,岂非让皇上觉得太子天性凉薄?”

解缙勃然道:“汉王不走,天下不宁!太子是汉王胞兄,他不方便说,我去说!”

解缙说罢,也不顾杨士奇劝阻,风风火火就往谨身殿赶去!

第684章 由他闹吧

“皇上!”

解缙怒气冲冲赶到谨身殿,见到朱棣,劈头就叫了一声。

殿里只有朱棣一人,成功地利用朱棣亲情难过的弱点,得到皇帝承诺,让他留在京城的朱高煦扮作久坐气力不支的样子,已经离开了,朱棣独自坐着,想了一阵子心事,刚刚静下心来打开奏章,解缙就胀红着脸闯进来。

朱棣对这个有名的大才子非常倚重,抬头一看是他,并不计较他未及时行礼的样子,反而露出一副笑脸道:“出了什么事,怎么这般莽撞,如今你可是内阁首辅,言行举止不能没个做派啊。”

解缙却不领情,气忿忿地道:“皇上明旨颁诏天下,封皇二子为汉王,藩国云南,如今为何出尔反尔,又把他留在京城?”

朱棣眉头一皱,对他咄咄逼人的态度稍稍有些不悦,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汉王病体虚弱,他说不习南方气候,想想也是实情。当初的安排,确实是朕莽撞了些,如今把他留在京城,只做一个闲散王爷,又有什么妨碍呢!”

解缙顿足道:“皇上,当日皇子争嫡,朝堂上拉帮结派,大臣们无意于国事,整日为此纷争,这些事皇上您都是知道的。如今让汉王就藩云南,也是为了避免将来再生起什么事端,令国本也为之动摇,现在皇上怎能改变主意呢?”

朱棣的神情很是无奈,面对解缙的逼问,他的语气有些软弱,半似商量、半似央求地解释道:“汉王确实身染重疾,病体虚弱,朕是天子,也是人父啊,难道就狠得下心,逼着他往云南去就藩吗?爱卿,你不要担心,如今太子之位已定,有朕在,汉王留在京里,也不敢再生什么是非的。”

解缙怒气冲冲道:“汉王若是去了云南,他的争嫡之心或可因此而消解,一旦把汉王留在京城,汉王绝不会就此罢休,必定再惹是非。皇上是汉王之父,更是天下之主,皇上先是人君,其后才是人父,国事家事,当以国事为重,臣请皇上立即下旨,令汉王就藩云南!”

朱棣怒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啪”地一拍桌子,勃然喝道:“我儿已不欲争权,如今连藩国都不要了,只求在京城里做一个闲王,你都不能容他么,这般情形,等朕百年之后,我儿岂非在这世间再无立锥之地?解缙,你要效仿黄子澄方孝孺之流,是不是?!”

“臣不敢!”

解缙慌忙谢罪,这才发现自己说话太冲,已然激怒了皇帝,后背上登时冒出一层冷汗。

国事家事掺和到一块儿的时候,还真是难办啊!

※※※※※※※

金陵街头,数十侍卫,拱卫着两位身着麒麟武服的将军正缓缓而行。

左边那人是定国公、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徐景昌,右边那人比他还年长一些,也是一位年轻英武的将军,乃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叫做薛禄。

徐景昌对薛禄道:“辅国公自幼时就在青州长大,算是半个山东人。祺夫人就是青州彭家庄人氏,这一次辅国公因为彭家老太公过世,要过去拜祭一番,你是青岛人氏,此番回乡省亲,我与你引见引见,跟辅国公一同走,搭搭他的顺风车,不会有你的坏处。”

薛将军笑道:“多谢大都督美意,对辅国公,卑职是久仰的了,昔日在军中,常听辅国公之名,只是一直未曾谋面。”

这薛禄本是穷苦人家出身,所以原来并无大名。在家族里,堂兄弟们全揪出来排行的话,他是行六,大家就都叫他薛六,后来当了官,薛六听着不雅,就取了谐音,改名薛禄了。要说这薛禄,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可是说起一个民间故事,有些人大概就有些印象了。

在老故事里边,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就是某民家孕妇待产,正逢大雨磅礴,等这孩子生下来,哇哇大哭的时候,其父听见门口有人说话,打开门一瞧,原来是两个在他家门前避雨的将军,一左一右地站在那儿,按着刀,倒像在给他家站岗把门儿似的。

这事被一位相士知道以后,就说这孩子降生之际,两将军守门,将来必成大器,后来这孩子果然拜将封侯,富贵之极。这个故事里的婴孩就是薛禄,这是薛禄幼时的一桩趣事,他后来果然功成名就,成为几千年来青岛地区唯一一个封侯的武将,子孙富贵,与大明同休,可谓贵不可及,便有人穿凿附会,把这桩偶然说成了天意。

一般人说,靖难武将三大功臣,乃是张玉、朱能、丘福。实则在军中武将们心里另有一番排名,那就是张玉、朱能、薛禄。靖难时,薛禄还是燕王府一个小兵。朱棣起兵时,以八百壮士夺九城,其中就有他一个,之后在真定之战时,薛禄持槊刺中左副将军李坚,将他生擒,因功升为指挥佥事。

此后,薛禄追随朱棣南征北战,援救永平之役,一举攻克大宁、富峪、会州、宽河等地。又击败朝廷骑兵,进升为指挥同知。攻打大同一战时,他担任先锋官。白沟河一战,他率军追击朝廷兵马,一路追杀至济南城,东昌之战、滹沱河之战,他都冲锋在前。

后来在单家桥,薛禄被平安生擒,他趁人不备挣脱绳索,夺刀杀守卫,抢马飞驰而回,此后在顺德、大名、彰德、西水寨,东阿、东平、汶上、淝河、小河、灵璧诸战中都是首功的将领,还曾生擒朝廷的都指挥使花英。不过因为他的起步太低,论功行赏时不能不考虑资历,丘福就排到了他的前面。

薛禄有勇好谋,纪律严明,善抚士卒,同甘共苦,在军中甚受爱戴,如今他已升做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五军都督府现在靠徐景昌一个人支撑着门户,颇觉辛苦,这个在军中甚有威望的名将加入以后,立即成为徐景昌重点扶持的对象,这次恰好薛禄要回乡省亲,徐景昌刻意安排他搭夏浔的顺风车,自然也是一种提携。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便奔了夏浔的府邸。

※※※※※※※

杨府里,解大才子正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转的夏浔眼都花了。

解缙的才学是没得说的,夏浔拍马都赶不上,可是说到人情世故,才子们大多有点恃才傲物,这方面解缙就欠缺了些。

解缙咋咋呼呼地去向朱棣抗议,结果沟通的技巧差了点儿,反把朱棣惹毛了,挨了一顿狗屁呲,灰溜溜地回了文渊阁。解缙六神无主,也没心思处理政务了,思来想去,就跑到夏浔府上来讨主意了。

“大绅兄,我的解大学士,阁老大人,你别转了成不成?”

解缙个子矮,在地上转来转去的样子跟耍地趟拳似的,看得夏浔眼晕,夏浔忍不住叫住了他,捏着下巴思索一阵,说道:“大绅兄,你坐下,沉住气!这事儿嘛,说一千道一万,根儿还在皇上身上。”

解缙白了他一眼道:“我的国公爷,这还用你说么,谁不知道根子就在皇上身上?”

夏浔摇头道:“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咱们屡屡功亏一篑,根本原因是,皇上三个儿子中,一直以来最疼的就是汉王。不错,在咱们眼里,皇上是天子,是四海之主,凡事都应该以国事为重,可你别忘了,他同时也是一个父亲,皇帝也是人,汉王在皇上那儿扮可怜,咱们似乎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把戏,可他亲老子会跟咱们一个看法么?”

解缙摊手道:“那怎么办?你说怎么办?这个祸害只要留在京城里,一定会惹事生非的。”

夏浔沉沉一笑,缓缓地道:“那就由着他闹!”

解缙瞪眼道:“由着他?”

“不错,由着他!”

夏浔直视着解缙,沉声道:“事情的症结在皇上心里,皇上一日狠不下心,这事儿就解决不了。所以,由着他闹!太子名份已定,不出大事,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以前咱们不能让他闹,现在却不同。既然他不肯走,那就由着他闹,纵容他闹,闹到皇上烦了、厌了,心寒了,不用咱们劝,皇上就得想办法!”

解缙听懂了夏浔话中之意,神色开始冷静下来,他凝神思索片刻,说道:“国公这主意,似乎是不错,可是我担心,一旦再闹起国本之争……”

夏浔道:“国本之争,已经定了!太子就在那儿,你以为还会有那么多的官员跟在汉王后面摇旗呐喊?错了,大错特错。如今的汉王,再如何张狂,他也只是汉王。以当今天子的精明、以如今内阁、六部的安排,他能闹出什么花样来?他跳的越欢,越像一只跳梁小丑,叫百官侧目,叫天子生厌!”

解缙有些意动,夏浔又道:“咱们该韬光隐晦啦,按兵不动!他要闹,由他闹!必要的时候,再帮他一把,让他可着劲儿的折腾!”

解缙心领神会,颔首道:“我明白啦!”

就在这时,府里管事在书房门口咳嗽一声道:“老爷,定国公登门造访!”

第685章 目标:小萝莉!

“《后汉书·陈禅传》:“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诣阙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及群臣共观,大奇之。”

《太平御览·方术部》:“……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幻,能刺御虎,佩赤金为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

《搜神记》卷二:“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时,先以舌吐示宾客。然后刀截,身流复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既而还,取含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

“《异苑》云:“上虞孙奴,多诸幻伎。元嘉初叛,建安中复出民间。治人头风,流血滂沱,嘘之便断,创又即敛。”

读到这里,夏浔心道:“这种幻术和现代魔术中的移头术很相似了……”

夏浔已经启程赶赴山东了,启程前,他对潜龙的人吩咐了一声,叫他们搜集有关方术、道术、幻术的书籍,不管正史野史,只要有所记载的,就给自己淘弄来。

潜龙要做这样小事自然容易,一夜之间,搜遍金陵大小书馆,将有这类记载的书籍全都买了来,于是夏浔车轿里面屁股底下那口箱子里没有别的,全都是史书、杂记和民间故事,记载的内容大多与方术、幻术有关,夏浔时常翻阅。

“老爷,薛禄将军来了。”

车外忽地传来二愣子的声音,夏浔“哦”了一声,把书塞回座下,说道:“请薛大人进来吧!”

夏浔的车仗昼行夜寐,一路赶往山东,随行的多了一个薛禄和他的几名侍卫。

薛禄论年纪比夏浔只大三岁,二人年纪相仿,性情也相投,虽则那薛禄是个不识字的主儿,实则夏浔在文学上也是一个半瓶醋。

若说到武功,薛禄家传的武艺着实不凡,他能从一介小卒脱颖而出,建功立业,短短数年间跃升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那是凭着一身真本事拼出来的。

夏浔不像薛禄自幼习武又经过战阵的千锤百炼,终成一套实战效果极佳的武功,但是他从一开始学,就学自名师,先是张士诚麾下大将胡大将军,接着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罗克敌,一身武功惊奇绝艳。

这些年来他勤加习练,武功日渐精深,这回与薛禄一路同行,行则饮茶聊天,止则饮酒较技,很快就成了极熟的朋友。熟稔之后,薛禄就不再那么拘束了,旅途寂寞,薛禄常常跑到他车上来,两个人谈天说地。

薛禄上了车,两个人又聊起天来,今天薛禄正好说起当日白沟河一战的惊险:“国公,您当时不在场,不知其中凶险,我军那时中了敌军奸计,已呈败象,而皇上当时也深陷重围,危在旦夕,末将真的心都凉了,只道今日只有战死沙场而已。

巧巧的,那李景隆跃马横枪,向我大军掩杀来时,一阵风来,他的中军大旗竟咔嚓一声断了,你说奇不奇?这不是我皇上乃真龙天子,天命所归又是甚么?一时间,朝廷兵马尽皆失色,我三军将士军心大振,皇上振臂一呼,登时攻守逆势,杀了他个落花流水……”

薛禄说得眉飞色舞,夏浔只是笑而不语。

那莫名折断的旗,不是出自野史,而是正史中言之凿凿的事,夏浔以前也曾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的他当然知道真相了,可他不能说出来的,这种神话似的传说,有益于朱棣的统治,他当然不会说破。

那位在帅旗上动了手脚的锦衣秘谍之所以其名不显,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功是要赏的,但是却不能对外宣布他的功劳。

夏浔笑笑,趁着薛禄说的口干,低头喝水的当口儿,对他道:“将军此番回乡省亲,为老父祝寿,孝心可嘉。我这次回山东,也要多待些时日的,如果时间来得及,也许我会往胶东一行,说不定还能赶上令尊的大寿。”

薛禄一听又惊又喜,有些惶恐地道:“如果国公爷能参加家父的寿诞喜宴,那……那可真是末将莫大的荣幸啊,我薛家满门都会倍感荣耀。只是末将是什么身份,哪能劳动国公大驾。”

夏浔道:“不然,我那丈人,专营对日朝两国的通商贸易,在胶州湾设的有彭家码头,大船数十艘,我打算回程的时候到那里去看看,然后从海路回去,免得一路颠簸之苦。故而,若是得便,当可路过你那里。”

薛禄喜得合不拢嘴,连忙道:“不管国公来时,是否已过了家父寿期,国公都一定要告诉末将一声,到末将家里坐坐,末将一定亲自赶去相应,略尽地主之谊。”

夏浔笑着答应下来。

再往前去,两人就不大同路了,夏浔要往东北方向走,直接奔青州,而薛禄则直接往东。第二天上午,两人半途分手,薛禄带着自己的几名侍卫,快马轻骑,径奔胶东而去。

※※※※※※※

锦衣卫八大金刚里的朱图和纪悠南,带着陈郁南一班人正在蒲台县调查那个可疑的小姑娘。

纪纲已传来秘信,说辅国公将到山东,青州那边在他赶到之前如果不能抓到真凭实据,务必隐入地下,绝不可以让辅国公察觉他们的存在。而蒲台县这边,则要求他们立即动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嫌疑人弄走,进行秘密审讯。

他们这一次来山东,虽不比当年罗克敌派冯西辉四人到青州时一般落魄,却也是极机密的行动,这是调查皇帝驾前的红人、当朝的辅国公啊!他们不但不敢通知地方官府,还得以行商身份来掩饰自己的真正来历。

一俟得到纪纲的通知,他们就准备下手了。说来可笑,堂堂锦衣卫,从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精干特务一大帮,他们如此阵仗,如临大敌的,准备下手的第一大目标竟然是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娃儿,传出去真要笑掉别人大牙。

这些天,通过对唐赛儿的调查,他们已经查到了唐赛儿的身份,甚至知道她的父亲是因为朝廷往山东移民,从淮西一带迁来的,当然,他们不知道唐姚举本就是淮西白莲教的一个坛主。

特务也是人,而不是能掐会算的活神仙,他们不能借助地方官府的力量,以一个外乡行商的身份探问唐家底细时,又得千小心万小心,不能引起当地人的警觉,能查到这些资料已经极为难得了。

通过对唐赛儿的追踪,与唐家过从甚密的人便也一一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唐赛儿是个年轻的女娃娃,除了与几个同龄的小女娃儿玩耍,平时去的地方不多。她常去的地方一共只有三处,一处是苏欣晨的家,一处是她那祖师婆婆的住处,再就是林羽七的家。

林羽七接收了唐姚举的旧部,对唐姚举的遗孀和女儿当然得善加照顾,再加上他有心与唐家攀亲,将这女娃儿与自己的儿子结成姻缘,所以等到赛儿稍大,他就向唐家娘子提出,可以让赛儿到他家里,同他儿子一起识字读书。

林家的家境殷实,请有西席老师。在林羽七心中是把唐赛儿当成未来儿媳妇看待的,虽然说女孩子不用读多少书,可是林家这么大的家业,当家主妇若是连个大字儿都不识,如何操持家业,做丈夫的贤内助?

林羽七这既是有心示好于唐家旧部,也是有心提前培养儿媳妇。唐家娘子对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拒绝,因此唐赛儿常往林家去,与她三儿哥哥一起读书。这一来,林家就被朱图列为了最大的嫌疑人。

而徐泽亨、苏欣晨夫妇则成了他们的第二怀疑对象。除了唐赛儿经常到徐泽亨家去玩耍外,他们成为第二怀疑对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也曾与唐赛儿一同往青州去。唐赛儿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娃儿,背后必定另有真人,锦衣卫现在就是以唐赛儿为线索来查缉。

反倒是那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婆,压根没被他们放在眼里。唐赛儿只与苏欣晨私下说过“祖师婆婆”四个字,陈郁南可没有听过这句话。所以打破他们的头,他们也想不到,这小女娃儿的一身本事,竟然就是跟那个年逾八旬、牙都掉光了的孤老婆子学的。

经过他们查访,这老婆子定居于此的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本地十之八九的住户自打懂事起,就知道这老婆子住在县城里头,这就不像一个妖人了。元末时候,白莲教各个支系纷纷起兵造反,江山落入朱元璋手中之后,他们才重新潜入民间,而这老婆子早在元朝灭亡以前,似乎就是一个本本份份住在这儿的守寡妇人。

再者,唐赛儿虽然常往那老婆子家去,他们隐在暗处,倒也时常看见她爬上那婆婆家的树去,摘个梨呀,揪个枣呀啥的,因此只当是小孩子嘴馋,才喜欢去那婆婆家里磨蹭,所以他们根本没有疑心那孤老婆子。

不过,他们虽未怀疑那个颤颤巍巍、随时入土的老婆子,还是把动手的地点选在了那老太婆的家。因为这儿人少,只要动作迅速一点,不虞被人发现。那老婆子又聋又瞎的,要是不曾让她发现便饶过了那老东西,若是被她发现,顺手把她做掉也只是举手之劳。

傍晚时分,唐赛儿蹦蹦跳跳地来了……

第686章 幻人

唐赛儿很懂礼貌,路上碰见吃过晚饭正在街上遛弯的长辈,她都会停下来很乖巧地打声招呼。只是一般看见了男性长辈她才停下,若是看见婶子大娘们,她便只是甜甜地叫上一声,就撒开双腿溜之大吉。

小丫头长得太可爱了,大眼睛、尖下巴,水灵灵的好像菩萨身边的小玉女,那些婶子大娘们从她小时候起,只要见了她,就喜欢亲近亲近,捏捏她的小脸蛋,就为这,小时候的唐赛儿每次被她娘领着上趟街,一条胡同没走完,两个小脸蛋就变得红扑扑的像一只红苹果了,唐赛儿就此落下了心理阴影,实在是怕了这些母爱泛滥的女人们。

一见唐赛儿进了那老婆子的家,三个正奉命逡巡在附近的便装锦衣卫立即行动起来。

赶着带蓬儿驴车的叫郭萌,是个小旗,负责动手的是两个校尉,刀悦和叶随景。他们肩披搭裢,扮成沿街卖杂商的小贩儿,就蹲在老太婆家篱笆墙外,只是二人不大叫卖,货色也不全,所以生意不好,身边没什么人。

郭萌赶着驴蓬车到了篱笆墙外,正好挡住刀悦和叶随景,两人立即以蓬车为掩护,纵身越过了篱笆墙,随后,那驴蓬车就驶到路对面的大树下去了。三人的时间配合的妙到毫巅,只是刹那间事,街上虽行人不少,竟似没有一个发觉。

可是真的就没人发觉么?暗处,戴裕彬的一双大眼,正像匿于林间的一头猎豹,杀气森森地盯向这里……

老婆子家的院子里种了两片蓖麻地,高大的蓖麻现在已经长成一人多高,枝繁叶藏,蓖麻中间留出一条不算太宽的庭院,两个锦衣卫就藏身在蓖麻地里,候着那小丫头出来。他们已经盯了好几天,不但了解了这小丫头与哪些人接触频繁,同时也摸清了她的行动规律。

唐赛儿每次到老太婆家,都只待大约半个多时辰,趁着天还没有全黑,她就会出来,出来时一般会爬上树,顺手揪个梨子摘几个枣儿啥的,一边吃一边回家去。两个锦衣卫就藏身在那梨树和枣树下,籍蓖麻为掩护,等她出来以便掳人。

他们耐心地等着,那个叫唐赛儿的小姑娘终于出来了,她扭头对着屋里甜甜地喊了一声:“奶奶再见!”就像往常一样,轻快地走过来,钻进蓖麻地,往枣树下走来。两个蹲身蓖麻地的锦衣卫立刻作势欲扑,这时,他们忽然觉得周围好像一下子就黑了,有种太阳光突然没入山下的感觉。

可这只是一种感觉,实际上周围的天色并没有突然变得更黑,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们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个小丫头,一时也未多想,眼看那小丫头走到面前,正仰头看着树上,两个蹲身在地的锦衣卫立即一跃而起,向她猛扑过去,各擒一只手臂,另一只手顺势便去掩她嘴巴。

“啊!”

饶是两个锦衣卫艺高胆大,一把抓住那小丫头后,也不禁骇然低呼,因为他们手上传来的感觉清楚地告诉他们,那小丫头被他们这一抓,竟然一下子扯成两半了。

这人又不是纸糊的,怎么这么不禁抓?两个锦衣卫骇然而呼,定睛再一看,手中空空如野,哪里有人,再往前一看,那小姑娘明明还站在三尺远的地方,正瞪着一双大眼睛,冷冷地看着他们。

“果然是一个妖人!”

两个锦衣卫虽然惊惧,可是一想街头还有行人,天色尚未全黑,这个小妖女年纪还小,道行定然不深,胆气又壮起来,却不想他们如今是闯进了“妖窟”老巢,声色光影、迷幻药物,乃至从宋朝时候起,被幻术大师们加进去的新式道具——火药,在这里都可以从容布置,两人自从跃进这道篱笆墙,就已着了道了。

二人低喝一声,十指箕张如爪,又复猛扑上去!

眼前“卟”地火光一闪,那小女娃儿的脑袋突地燃烧起来,眼见如此骇人情景,两人不由大惊,硬生生地止住了身子,就见那女娃儿脑袋一转,身子不动,脑袋硬生生地扭了一圈,他们看到的不是后脑勺,而是一只眼窝深陷、白骨森森的骷髅。

紧接着一股青烟飘起,那小女孩儿踪影全无,刀悦和叶随景顿萌退意,他们恐惧地看了一眼对方,登时又怪叫一声,自己的同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变成了一只厉鬼,那脸青}的,虽然模样依旧是自己熟悉的模样,可那脸色儿、神态,要多恐怖有多恐怖。

两个锦衣卫骇得各退一步,惊恐地看向对方,就在这时,前边发出一阵咕咕的笑声,两人扭头一看,就见一个胸前耷拉着血红长舌头的白衣吊死鬼儿,手里举着哭丧棒,正一蹦一蹦地向他们扑来。二人全神看向那吊死鬼的时候,脑后突传巨痛,登时昏倒在地。

“看看他们是什么路数!”

那个老婆婆阴恻恻地道。她收起一根短而粗的沉重木杵,顺手熄了右手一盏颜色和形状都很怪异的灯笼,躺在那儿却依旧如同恶鬼的两个锦衣卫立即恢复了正常脸色。对面的白衣吊死鬼儿倏地矮了一大截,一把揭去面具,赫然竟是唐赛儿。

她手忙脚乱地把长袍子掖进腰带,一双高跷先丢在地上,又从鼻孔里捏出两粒小小的药丸儿,那东西有清神之效,可以避免她自己也被迷幻药物所迷,不过味道辛辣之极,非常难闻,是以一旦“作法完毕”,马上就拿了出来。

随即她才走到那两个锦衣卫身边,弯腰摸索起来。

“婆婆,这儿有块牌子!”

唐赛儿在刀悦身上摸索了一阵,什么宝钞铜钱一概不管,最后摸出一枚腰牌递给师父,老婆婆接过腰牌一看,顿时色变,她的老手摸索着那腰牌,一双原本浑浊苍老的眼睛登时射出凌厉的光芒,骇然说道:“赛儿,你怎生招惹到这些要命阎王的?”

唐赛儿惊奇地道:“徒儿没招惹谁啊?他们不是下五门的人贩子么?”

老太婆森然道:“祸事临头了!”

※※※※※※※

尹盛辉带着心腹小旗张普鑫狼狈不堪地走在田间小径上,正急急逃遁。

纪纲的密令传到青州以后,这边就抓紧了行动。尹盛辉急于立功,想要抢在夏浔赶到之前抓到真凭实据,因此带了六个身手高明的手下,夜入彭家庄,想要弄到点真凭实据。结果那彭家庄上上下下莫不是彭家耳目,在彭家多年苦心经营之下,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六个人,现如今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尹盛辉本意是逃回青州城去,结果哪个方向全都是人,彭家庄大张旗鼓,只说庄里进了贼盗,利用里长村正的身份,发动村民举着火把大搜特搜,逼得他们只得返向而行。如今赶了一夜的路,已经跑出好几十里地去,总算是安全了。

“千户大人,咱们那几个兄弟,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否则不会惊呼出声的!”

张普鑫跑得筋疲力尽,犹自对尹盛辉道。

尹盛辉恨恨地道:“我也这么想,可那儿是彭家庄,是辅国公的岳丈家,光是一个辅国公,咱就惹不起。现如今青州府的上下官吏,都把彭家庄捧着供着,齐王殿下又以辅国公的旧主自矜,对彭家也颇为维护,咱们是明着打不起,阴的也玩不过,还他娘的咋办?

这一下还打草惊蛇了,咱们赶紧绕道回青州,通知咱们的人,暂且放下青州的事,全部隐入地下,叫蒲台那边抓紧行动,只要那边抓住了凭据,拷问出了口供,咱们就不怕了,只要证明彭家和白莲教沾了边,连齐王殿下也不敢再维护他们!”

张普鑫道:“大人说的是,咱们最好弄两匹骡马代步,这儿咱道不熟,也不知道跑到哪儿了,要是问着道儿走回青州,至少也得拖上一天时间。嗳,大人快看,那儿有户人家,咱先弄点吃的吧,这肚子里空的难受啊!”

尹盛辉一抬头,恰也看见一户人家,屋顶上正冒出炊烟,不由精神大振,忙道:“走!先去弄点吃的!”

那户人家再往前去一里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