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娇-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妙歌把红袖拥在怀中,轻轻叹道:“这一辈子,只要能每天这样拥着你们娘俩儿,我已经别无所求。”
红袖抬头柔柔的看着他,一直知道他的辛苦只是没有说出来:“那一天,我本来没有力气了,就要晕过去时忽然听到了你唤我……”
她没有直接说什么谢谢,她和他是夫妻不用如此客气:两个人的生命中,都不能只余一个人独活的;听完红袖的话,沈妙歌只是紧了紧胳膊,当日的让他撕心裂肺的感觉,他再也不想要一次。
“我们,就要这一个孩子吧;”沈妙歌看着女儿,眼中满满都是宠爱:“至于儿子,我们可以在兄长或是弟弟那里收养一个。”
他早就这样想好了,只是现在听到红袖又提到当日的事情,才忍不住说出来的。
红袖看着他并没有说话,也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只是痴痴的看着他:知道他受了苦,倒是真没有想到当日的事情把他吓成这样。
幸福的依在沈妙歌的怀中,感受他的心跳与他的关心,红袖看着怀中的小女儿,微微的笑了:这样天使一样的可爱的孩子,再有几个也不嫌多啊。
只是,现在当然不能同沈妙歌说:说了,他也不会同意。
在墨神医和灵禾的努力下,红袖恢复的很快,身体也没有落下什么毛病:除了要好好调理一两个月,她已经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了。
这却让很多的人大失所望: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红袖九死一生之后,一定会落下什么病根——不是命不久矣,就是不能再生育;不管哪一种,总是有人一心盼望着的。
转眼便到了孩子的大日子:她已经出生十二天了!这一次,沈府是大操大办,贴子撒了一个满京城;在得知红袖已经无有大碍,京中的贵妇们几乎都来了。
红袖这一天很着力的应酬着贵妇们,尤其是公主和王妃们:她打定主意,以后一定要再交好几位脾性好的公主和王妃,不为其它只为了女儿。
当天下午郑姜氏走时来看红袖,她现在有了新的担心:女儿的身子要好好的调理,而且又生的是个女儿,虽然沈府不会因此薄待了红袖,但是沈妙歌那里怕是要纳妾了。
她现在心里很矛盾的:不让女婿纳妾吧,一个于情于礼上说不过去,再一个就是她真得不想再让女儿受那种苦——再来一次,她怕是挺不过来了;让女婿纳妾吧,现在女儿身子还不好,女婿一纳妾,依着女儿的性子怕会一气再伤到身子,且有了妾以后女儿的日子……
她抚摸了半晌女儿的头,最终长叹一声,带着一肚子的担心回府了:自孩子出生到现在,她一直住在沈府老宅里,怎么也要回去看一看,然后再回来照顾女儿养月子。
郑姜氏虽然没有说,但是红袖却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她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担心;虽然知道沈妙歌不会把其它的女子看在眼里,但是有了妾总会多出许多事来。
她当天晚上忍不住把这话和沈妙歌说了,沈妙歌却微笑道:“你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对策。”
红袖看着他,他也不说只是点了点红袖的鼻子:“不相信你的夫婿?”
红袖摇了摇头,然后很正经的道:“不是,我相信你;只是,你笑得好像一只狐狸,而且是一只刚刚吃了鸡的半大狐狸。”
沈妙歌哪里肯让红袖,两个人闹了好一阵子先在女儿的哭声中停下来:红袖非要坚持自己喂养——她并不是没有留下奶娘,因为她的身子弱所以奶水并不足。
但是她知道自己的乳汁中有着让孩子增强体质的东西,所以她坚持着;在孩子吃不饱的时候,才会让奶娘把孩子抱走。
就如红袖和沈妙歌所想,沈房的长辈们还没有着急给沈妙歌纳妾:因为红袖身子不好,就算是要纳妾也不急于这一时;并且,红袖还年轻,沈老祖都认为纳妾再过一年说,倒是可以收两个通房伺候沈妙歌。
但是沈府有人等不及,在这些关心沈妙歌的声音里,三房是最热切的。
沈老祖最终还是认为不用纳妾,倒是可以选两个老实的丫头送到房里伺候沈妙歌:很多事情她不说并不表示她不知道,沈府欠红袖什么,她心知肚明。
不过她心疼红袖,同样也心疼沈妙歌,后者更甚一些:所以才会有收通房之说。
终于,在沈府几房的努力之下,选出了四个丫头:是由沈夫人做主选的,当然不是由各房送上来的。
现在,沈府长房是不会让各房的人进到红袖的院子里。
沈妙歌和红袖自然不是一点风声不知道,赵氏和韵香等人虽然心有不快却也不好说什么,尤其是看到两位主子都不当一回事儿的时候。
沈老侯爷特意请了郑大将军商议此事:两府交情已经不一般了,不想因为此事而让郑将军心生不快。
郑将军并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虽然心里不痛快倒底也说不出阻拦的话来:谁让女儿生了一个女儿呢——当然,他可没有认为女儿不好;只是此事上他站不住脚为女儿说什么。
为此事让两府生出不快来,连累到女儿和外孙女他是不愿意的,所以只能沉默的点了点头:沈府已经言明,这两个通房就算是有孕生子,也不会抬举她们做姨娘。
沈府做到这一步,也让郑将军不好说什么,再说便是郑府理亏了。
于是,沈老侯爷便着人去唤沈妙歌了:此事已经定下,只要告知一声沈妙歌。
沈妙歌听完祖父的话后,他却跪倒在地道:“孙子不孝,不敢遵命。”
沈老侯爷当然知道孙子不想纳妾的心思,只是没有想此时他还如此:就不替沈府多想一想?他不禁心中生出几分气来。
而郑大将军也没有想到沈妙歌会直接说出不遵命的话来;看到女婿如此,他还有什么不快?当即便开言让沈妙歌听沈老侯爷的话,收两个通房也是为了照顾他。
沈妙歌再一次拒绝了,并没有一丝犹豫。
厅上的气氛有些沉,如果不是有郑大将军在,沈妙歌便会被厉声喝斥了;现在虽然沈侯爷也没有客气几分,倒底还给儿子留了几分脸面。
沈妙歌叩头,然后说出自己的理由:“我朝礼法与律法同有明言,男子娶妻之后,年三十无子者可纳妾一人……”他朗朗的背起了礼法和律法来。
最后他又道:“通房丫头虽然不算作是妾,但是圣贤皇后在世之时曾有明谕给家中嫡亲的弟弟——通房丫头虽然没有占妾之名,却行妾之实,一样应受礼法与律法约束才对。”
他这么一长篇大论下来,还把已经去世的前太子妃拉出来说理:前太子妃是一位很好很好的人,朝中有少人家族都得到她的好处;沈妙歌的话让厅上的众人都面色古怪起来。
不论是沈老侯爷、还是郑大将军,没有一个男人是不知道这些的:只是天朝上下,早在几百年前便无一个男人遵行了;不说他人,就是沈老侯父子和郑将军,他们哪一个都纳过妾、收过通房的,但是哪一个也不是在年三十无子之后。
但是,不等于说他们违礼了,便要沈妙歌也违礼:这样的话,打死沈老侯爷父子也说不出来。因为沈妙歌说出的理由很正当,正当的不能再正当了;不论是谁都不能说他错了。
第40章 动了春心
沈妙歌没有说错,虽然眼下人人都当那礼法不存在,但是礼法依然在、律法也依然在:你不能让一个做对事情的孩子,改去做错事吧?这对一向以诗礼传家的沈府来说,绝对是做不出来的。
最终沈老侯爷面带几丝尴尬之色的道:“嗯,你能知礼法这是很好的,咳;”他并不是想让沈妙歌纳妾,只是让他收个通房——并且还不会抬举成姨娘;此事和圣贤皇后当年训斥她的弟弟并不一样。
沈妙歌立时叩头:“孙子谢祖父成全!孙子自小是随祖父学的礼法,当年祖父之言日日不敢忘。”他在打断了沈老侯爷的话之后,还小小的拍了一下沈老侯爷的马屁。
无论是沈老侯爷、沈侯爷、郑大将军,都知道沈妙歌是在推脱,可是他们却再也开不了口说什么:总不能说这礼法早已经无人遵守了,你也不必当真吧。
真如此,那礼法还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只要他们开口说礼法不用遵,那么沈妙歌一样也可以不用纳妾收通房:因为礼法都不用遵了,那还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沈妙歌很恭敬的行过礼告退了,然后沈老侯爷轻轻的骂了一声:“小狐狸!”然后此事做罢。
虽然不一定在沈妙歌三十之前都不给他纳妾,但是只要沈妙歌在三十之前有了儿子便再也无人能硬让他纳妾。
几乎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法子:这小子是怎么想出来的?连郑大将军都有些纳闷——他的女婿是君子,是书生、是将军,是什么他都不奇怪,什么时候变成小狐狸一只了?居然还摆了他们这些老狐狸一道。
郑将军看向老侯爷一抱拳:“恭喜叔父啊。”他恭喜的是沈府有一个真正的好苗子,可以接掌沈府,沈老侯爷父子知道他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在委婉的替沈妙歌说好话。
郑将军说完之后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不会连自己也被那小子算计在内了吧?
就如郑将军所说,沈老侯爷父子虽然有些郁闷被沈妙歌摆了一道,不过心中还是有着几分欢喜的:沈妙歌终于真得可以成为沈府的掌舵人了。看到子孙成材也是一桩乐事,所以沈老侯爷骂完之后也就算了。
沈侯爷看父亲不打算再追究,他也顺其自然了:反正眼下沈妙歌和红袖都不大,纳妾的事情也并不是很着紧。至于沈妙歌跟前无人伺候,沈侯爷在心中道,他自己愿意受苦,他人代他操得什么心!
红袖听完沈妙歌的话后,轻轻笑着摇头:“你也不怕老侯爷恼了你?”
“有岳父呢,怎么会恼了我?”沈妙歌笑得别有深意:“岳父大人可就我这么一个乘龙快婿,哪里舍得我被祖父责骂。”
红袖嗔了他一眼之后又是一叹:“多子多福啊,就算你如此说也只是保得一时,纳妾之事不会就此罢休的。”这是观念问题。
红袖当然还会再生育孩子,但是也不会连续不断三年生两:她顶多能生养三四孩子吧,其中有二三个男孩儿便是运气不错——只有这么几个男孩子,想来沈府不会甘心的。
沈妙歌却比红袖想得开:“保得一时说一时。车到山前必有路,这还是你说过的话呢,现在居然也如此想不开了。”
红袖想了想一笑:也是,到时再说吧;夫妻同心,有什么事情能成过不去的坎?
沈老祖看着面前的四个丫头,无奈的对沈夫人道:“带回去吧。”她只是心疼孙子早晚前无人伺候,顺带当然也希望能多个为沈家开枝散叶的人;但是孙子好像不太领情。
不过此事从头到尾都与红袖无关:红袖并没有说过一个字。
沈妙歌的不纳妾、不收通房传回沈府之后,不止是让一些人心里的盘算落了空:这个时候让沈妙歌收屋里人,其实是为了打击红袖。
她在月子中,只要心情不好身体自然也就养不好:众人都知道红袖的性子要强,只要挑拨那丫头几句,让红袖生上几场闷气是很容易的。
除此之外也让沈府的众少奶奶们都对丈夫生出了不满:哪一年不收两三个能过得去?一时间沈府中几位爷可是没有少看妻子的脸色。
沈四少奶奶的心中是最不痛快的,她却无法接近红袖只能生闷气而已;倒是后来被她想到一个妙计,虽然现在还用不上,不过早晚有用。
能让郑红袖伤心一番,也能让自己出一口气;沈四少奶奶立时便让钱大掌柜的准备东西,而她便常常到沈夫人那里走动。
孩子转眼便满月了,红袖和沈老祖都回到了沈府:满月是个大日子,沈府要大宴宾客,她也是要出来见见亲戚的,总不能还在老宅里窝着。
说到底,她是沈府将来的主母,沈府她不能久离的,于她日后真正掌理沈府并不是好事儿;虽然她并不想回沈府,在老宅住着才真是舒坦。
回到沈府的日子,倒还算平静;毕竟红袖现在精力全在孩子的身上,几乎是足不出户。
除了江氏几位嫂嫂之外,沈家几位姑娘也常来坐坐;尤其是七姑娘很喜欢婴儿,每次来都要亲手摸一摸婴儿的小手或是小脚。
孩子的乳名儿由沈老祖赐下的:大姐儿;大名沈老侯爷父子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反正离百日还有好久,他们倒也不急。
沈四少奶奶对沈妙歌和红袖的回府还是极为高兴的,至少能常常看到沈妙歌。
红袖和沈妙歌对孩子保护的紧,没有谁能对孩子下手:不过也没有几个人对大姐儿有兴趣;与其害大姐儿不如直接害死沈妙歌来得好,就是害死红袖也比害死大姐儿有用的多。
百日之期到了,沈府的热闹倒也不必提了。
沈夫人早早把让人把百家衣送了过来:今天孩子要穿百家衣祛病祈福的;这百家衣自然是有讲究,是其它孩子穿过的最好——越多孩子穿过越好,尤其是穿过它的孩子都健健康康的长大了,这样的百家衣真是千金难求。
这种风俗很有些怪,而且红袖也认为那百家衣也不卫生,并不想让大姐儿穿用;但是沈夫人送了来,她还真有些不忍拒绝沈夫人的好意。
那百家衣红袖取到手中看了又看,的确是浆洗的很干净,这才放心把衣服交给韵香给孩子换下来;时辰到了,她还要带着孩子给女眷们请安问好。
累了一天的红袖,亲了亲大姐儿便和沈妙歌回房歇下了;只是半夜时分听到大姐儿的哭声,红袖就想起来去看看,上夜的映舒听到在门外回:“大姐儿醒了,奶娘正在奶她。”
大姐儿也不是没有晚上醒来过,红袖便又躺了回去:大姐儿的确是不哭了。
第二日大姐儿睡得极好,一天都没有怎么醒;红袖笑道:“看来是昨天晚上闹得累了。”红袖回到府中已经两个月了,怎么也不能天天守着孩子;早在一个月以前,她已经自沈夫人那里接过了不少事情来。
忙碌而平静的日子让红袖很满足,每天看一看大姐儿就会很幸福。
仙灵茶楼等都再次开张,自然是让等了很久的京中贵人们很高兴:尤其是这么久没有听书,让很多人都心生怨念——书到一半儿没有了,听书人的心悬在半空不上不下的要多难受有难受啊。
郭大娘看到仙灵茶楼开张,自然有着十二分的怨念;只是诚王妃现在就让她头有些大,一时半会儿倒也没有空闲来寻仙灵茶楼的麻烦。
连姑娘天天都到仙灵茶楼来听书,然后有空闲便会和郭大娘约到酒楼或是哪里聚一聚:她的朋友还真是不多,能说上话来的更加的少了。
在郭大娘的刻意奉承下,连姑娘对她的好感倒是增加不少。只是郭大娘用了很多心计,依然没有问出连姑娘的身世来。
红袖在搬回沈府之后,终于发觉到墨神医的不同:他虽然回了郑府住,却三天两头的找借口来探大姐儿;大姐儿他每次来都会看上一看,只是他的目光更多的都落在了映草儿的身上。
红袖没有想到墨神医居然会看上映草儿,她感觉十分的有趣儿;她并没有去问映草儿的心思,现在还不到时候:因为映草儿明显没有感觉到墨神医的心思。
但是后来红袖发现,如果指望着墨神医这个大冰块儿说出心事来,那太阳真会打西边出来;红袖后来还是让韵香点了点映舒:由映舒这个姐姐去和映草儿说此事会好的多。
映舒倒是并不反对:是她妹子高攀了人家神医;不过她也并没有因此就一心希望妹子嫁给墨神医——还要看妹子的心意了。
红袖不知道映舒和妹妹说了什么,她也没有过问;应该提点的提点过了,接下来只能看墨神医和映草儿的缘份了。
不过她还是很看好这一对儿的,因为映草儿现在一看到墨神医便脸红,可是她躲出去时,还总假借着各种由头偷偷看墨神医:比如嗅嗅花什么的。
这小丫头,分明是动了春心。
第41章 有惊无险
映草儿一害羞,便害得墨神医来红袖的院子更勤了:因为他现在每次看不了映草儿两眼,她便躲出去了,晚上更加睡不好。此事成了韵香几个人的笑谈,映草儿因此也被几个大丫头常常取笑。
红袖依然没有点破此事:并不着急,因为映舒还没有定下亲事,映草儿和墨神医的事情怎么还要等上一等的;而且红袖也真得想知道墨神医会不会主动向自己开口要人。
转眼已经有十余日过去了;每日里被欢笑和幸福包围的红袖,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
她的心思已经完全定了下来,虽然还会想起上一世,但是却没有什么遗憾:想念还是会想念的,也仅仅是想念。
这里有她的女儿、她的丈夫、她的家,她的人与心也就留在了这个世界,心甘情愿。同她初嫁到沈府时,是不一样的:那时,她只不过是无奈。
今天一早,红袖去看大姐儿时却查觉到有些不对,大姐儿睡得不安稳不说,而且小脸发红;她的胳膊上有些地方好像有点发红,还冒出一些小小的红点儿。
红袖不敢怠慢,急急着人去请墨神医来:孩子莫不是着了凉?她轻轻抚上了孩子的头,的确是有些发热。
墨神医来了之后,看大姐儿的情形之后眉头皱了起来:“如果孩子不是着凉发热的话,应该是要出痘了吧?”
他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愣在了当地:出痘?那还不是死定了!
红袖看了看大姐儿,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应该是着凉吧,是不是?”墨神医如此说,几乎可以说是出痘了——因为着凉发热这样的病,他不会不能断定的。
不能断定的病,只能是出痘:因为现在还并不是很明显。
墨神医摸了摸下巴:“孩子可用过什么贴身的东西,不是贵府上的?!”他是真得怀疑孩子是出痘了,所以没有回答红袖的话,而是直接问起了孩子是不是接触了不应该接触的东西。
红袖听到这话感觉眼前一黑:她记得清朝时出痘还会要人的命呢;在这个不知名的时空,出痘是比伤寒更让人害怕的疾病。
赵氏叫道:“百日的时候,大姐儿穿过百家衣。”
但是沈夫人让人送来的百家衣,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她不可能会害自己的亲孙女儿。
墨神医在断定了大姐儿是出痘之后,这院子便禁止人出入了;而红袖和赵氏及丫头们也不能出院子,包括墨神医自己。
墨神医很快的开了方子出来,外用内服都有;而且还给红袖等人也开了一个方子,不能让人再感染。
他看到红袖的神色,冰冷的安慰道:“大姐儿并不要紧,她的身子不弱并且我们发现并不晚;只要好好照顾她,一定没有事儿的。”
红袖看着墨神医点了点头,心下安稳了许多;虽然水痘会致命,却也不是绝症,这个她还是知道的。
只是,是谁在害她的女儿?红袖很不解。
她和沈妙歌回府之后,明显感觉到府中的人对大姐儿并不感兴趣:一个女孩儿对谁也不会有什么威胁的,当然也就不会有人为大姐儿多费心思。
但是,现在大姐儿染上了水痘。
沈妙歌回府之后听说女儿生了痘,立时急红了眼睛;他先问清楚了原因,然后便和沈夫人一起查起有哪些人接触过百家衣。
并没有多少人,因为沈夫人也十分的小心,所以那百家衣她是亲自收着的;不过桨洗、晾晒是由她的大丫头侍琴做的——怕桨洗房里人多手杂,所以沈夫人并没有把百家衣交给桨洗衣房的人。
侍琴却已经在前两日被家人接回去成亲了:因为她年纪到了,而且伺候沈夫人多年,所以并没有要她的赎身银子,还赏了她二十两银子。
除了侍琴之外,还有就是送百家衣进府、进二门的人,以及送百家衣到红袖院子里的丫头:这些人都找到了。
送百家衣给红袖的是沈夫人的大丫头司琴;她还在沈夫人的房里当差,并且是很得沈夫子信任的人。
不过沈妙歌和沈夫人都认为这些人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都有人可以证实他或是她们,直接把衣服送到了。
只有侍琴,院子里的人虽然有人看到她洗衣服,不过她洗的时间很久:据她说是泡上一泡,但那时间也太久了一些。
侍琴洗百家衣的当天,好像是出去过;只是事隔太久,婆子们也记不太清楚。
沈妙歌便命人去寻侍琴一家人:侍琴的家人却已经离开京城,听说是随着侍琴的丈夫一起走了。
沈夫人的脸色十分的难看,不用说是侍琴把百家衣掉包了;不然她家一直世代居住在京城,怎么会一下子就搬了呢。
侍琴并不重要,她能害人也只是那一次;眼下重要的是要找出是谁让侍琴把百家衣掉包的。
此事便要细细的查:因为侍琴已经找不到,就要把她近几个月里接触过的人都查一遍。沈妙歌等不及,把事情交给母亲之后,不顾沈老祖的吩咐直接闯进了他和红袖的院子。
他要陪在妻子和女儿身边。
红袖并没有为百家衣的事情多费心思,她要好好的照顾女儿。大姐儿的身体底子很好,再加上红袖、沈妙歌等人日夜不眠的照顾,还有墨神医的仔细诊治,大姐儿不过是几天时间痘儿都结了痂。
墨神医看到之后道:“已经无事了,不过这个院子却还要好好的打扫一番才成。”他又开了一个方子。
沈妙歌和红袖除了担心和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之外,倒也没有受太大的苦;得知女儿已经无碍之后,他们夫妇便和大姐儿一样睡了一个不醒人事:太累了。
墨神医虽然也很辛苦,不过却没有抱怨一句,不是因为红袖,是因为映草儿。
他被迫居于红袖的院子里,起居在众人的默认下自然是由映草儿来照顾:他终于可以常常看到映草儿了;两个人虽然没有说过什么,甚至连手也没有牵过,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感情的确是升温了。
墨神医是个君子,他对是映草儿是有了男女之情,但是在没有迎娶映草儿之前,他是不会冒犯她一点儿。
这很得映舒等大丫头的赞赏:这是姑娘所说的好男人啊。
大姐儿的病好之后,红袖和沈妙歌也歇过来了;映舒代妹妹向红袖开了口:她不介意妹妹先定亲的。
沈妙歌听说墨神医看上了映草儿,沉默半晌道:“天定的姻缘啊。”
众人不解问沈妙歌这话是何解,沈妙歌淡淡的道:“草儿、草儿,草儿不也就是草药?草药遇上神医,自然是……”
众人大笑,红袖推了一把沈妙歌:“也有你这样做主子的?”
沈妙歌笑道:“我这主子不好?我还打算给草儿备二十两银子的妆奁,你这样说我,我看这妆奁省下吧,全由你添银子置办好了。”
他给的是沈府的,而红袖自然还有私己给映草儿的。
墨神医却还在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赵氏看不过提点他两句,他才鼓起勇气来寻沈妙歌和红袖:他一个大男人,怎么也要全映草儿的脸面,由他来提亲的。
红袖和沈妙歌并没有难为人,答应了下来;而映舒的父母自然也没有不同意道理,他们实在是感觉高攀不上,反而有些不安是真。
墨神医倒是一位实诚君子,还备办了丰厚的四色礼去了映舒的家,再次向映舒的父母提亲:这是把映草儿的父母真心的当成了自己的岳父岳母来待,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
只是映舒没有成亲之前,他还要等一等才成;不过墨神医现在已经很满足了,并没有立时提出要迎娶映草儿的意思。
原本红袖要让映草儿回家待嫁,恢复了她的自由身;不过映舒和映草儿都不同意,此事便暂时做罢;不过映草儿早晚是要赎身的,因为墨神医的妻儿不可能为奴为婢的。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让红袖和沈妙歌大为吃惊,他们夫妇万万没有想到冰块一样的墨神医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
墨神医早就知道映草儿是掌理仙灵茶的人,所以他以改良仙灵茶为借口,天天可以和是映草儿见面,并且光明正大的和她待在一起——此举,让所有的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会是那个冷冰冰的神医能做出的事情?
但是墨神医真得对仙灵茶做了改动,并且还有创新:经过他的改良,仙灵茶的口感不但好了,并且还有了一批可以治病的仙灵茶:效果虽然不能同药比,但和原来的仙灵茶相比,那可不是能同日而语的。
如此,更没有会反对他常常和映草儿在一起了。而仙灵茶的新花样,也完全不用红袖操心了。
并且,映草儿还向红袖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可以为一些贵客订做特制的仙灵茶;此举后来成为仙灵茶楼的一大收益,只是此消息一放去之后,墨神医几乎在仙灵茶楼一坐便是一整天。
幸好红袖立时限定了一个月只会为一位贵客订做特制的仙灵茶,如此才解了墨神医的苦力境况,也解了映草儿的心疼。红袖此举让那些贵人们更加的趋之若鹜;自此之后,墨神医成了仙灵茶楼的东家之一。
沈夫人并没有停下追查百家衣的事情,虽然查得很艰难,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进展;而红袖和沈妙歌明面上似乎并不在意此事了,但是暗底里他们夫妻可是一直在注意着沈府各房——他们夫妇压下来的怒火,足可以把沈府都烧个火光冲天。
红袖和沈妙歌都认为三房动手的可能性最大,只是没有凭证他们也只能好好的防范、细细查访。
第42章 福祸两相依
沈夫人和红袖虽然什么也没有查到,但是沈四少奶奶近来却贤良起来,不但对三老爷夫妻恪尽媳妇的孝道,就是对沈四爷也极好;并且也不怎么出房,对沈府的事情好似也不感兴趣。
沈四少奶奶如此做,只会让红袖和沈妙歌更加确定了大姐儿的病是她所为,不过没有凭证想来三老爷夫妇会力保她,所以红袖夫妇暂时压下怒气,如往常一样待她。
而沈妙歌已经托人去寻侍琴一家人:只要寻到侍琴此事便好了结;他可不想留一个想杀自己女儿的人在府中。
如果到时三房还是执意要护沈四少奶奶,那么就让三房出府另立门户吧。
这天一大早,沈府便来了客人。
沈妙歌为此没有出去:因为来得人是沈大姑娘的夫家,他们终于肯来沈府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沈大姑娘的未婚夫自海上归来,他们是来定日子迎亲的自然好说;如果那男人在海上遇难,那他们是来退亲的呢,还是……?
红袖去陪沈大姑娘,想来现在她是最难受的。
不过红袖到了沈大姑娘的房里,才看到她梦喜一脸平静的再写大字;红袖过去立在她身后看过去,她写得是:流水无情,又岂知落花有意。
红袖轻轻一叹,抚了抚梦喜的肩:“姐姐,你……”(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梦喜回首微笑:“你什么时候来的?这些丫头越来越没有规矩了,居然不知道进来说一声儿;来,坐下说话,大姐儿今天可好?原想一会儿就去看她呢。”
红袖看着梦喜,一时间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姐姐,我们是一家人,你心里不舒服可以说出来;如果难受也不妨一哭,相信祖父、父亲一定会为你做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