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娇-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韵香和茶香伺候着红裳把外面的大裳脱了下来:“已经烧好了,姑娘这就要过去吗?”他们主仆都没有把洗澡说得太过明显。

红袖正想答话时,却听到沈妙歌问她:“只是身子累了吗?”红袖一愣看过去,看到那个小男孩儿脸上有着几分落寞,也有着几分无奈。

红袖看他半晌,答非所问的道:“五哥儿,你多大了?”

沈妙歌没有想到她会在这个时候问出这样一句话来,不过还是答了她:“十二了;”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我比你大一岁。”

红袖点点头,明白他强调大一岁的意思;不过她却在心底道:我比你大十几岁呢,不过却不能告诉你。

她对这个小男娃有了几分同情,沈府这样的环境,大人都活得极辛苦吧?

“我这两天就要搬到西边去了。”红袖轻轻的岔开了话题,就算他辛苦,日后她也会辛苦:两个人不过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有些话不说也罢。

沈妙歌点头:“三日已过,这是应该的;我,明日就要搬回东边去了,回我原来的院子。”

红袖再次点了点头,没有再同他说什么,反而低低的吩咐韵香二人准备她的换洗衣物;沈妙歌沈默了下来,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红袖再说话,便有些不满的抬头看了过去:“你就不问问我明日之后会住到哪里去?你日后有事儿如果想找我,找不到怎么办?”后面的一句话,他是临时加上去的,因为中间有明显的停顿。

红袖被他问得呆了一下,然后不觉失笑:“府中任何一个人都知道你住在哪里吧?我如果想找你很容易的。”

沈妙歌显然不满意她的回答,一下子扭过头去不看她、也不再理会她。

红袖看沈妙歌闹别扭,刚刚的郁闷不觉消散一空,上前轻轻一拍他的头:“好了,不要再闹小脾气了;我去……那个啥了,你还不去?”

说完,她便带着赵氏三个人向屋外走去:她实在是太累,现在没有精力哄孩子,只想洗一洗早些睡。

而在门外不远处,立着服侍沈妙歌的几个丫头;看到红袖主仆行过来,屈膝万福:“姑娘。”红袖只是轻轻摆了摆手,便走了过去。

泡在热水中,红袖舒服的吁了一口气;赵氏在一旁坐下了:“姑娘,姑爷想让你问问他住在哪里,你就问问好了,为什么要惹他不高兴呢?男人啊,是要哄着的,不然日后姑娘会吃亏的。”

红袖闭着眼睛不在意的道:“吃什么亏?”他一个小孩子闹脾气罢了。

“姑娘!”赵氏看红袖漫不经意,不得不加重语气:“吃什么亏?姑娘不记得柳氏了吗,我们夫人不就是吃了柳氏的亏。”

红袖睁开了眼睛,看着赵氏过了好一会儿她一笑:“奶娘放心吧,我不会吃亏的。”小妾不让他纳,还能吃什么亏;再说了,现在那个小男孩也太小了,不必这么早就担心吧?

赵氏听到她的话,只当她是小孩子的话,想想现在同自家姑娘说这些还早,她根本就听不懂,也就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不过还是反复叮嘱她,不要再招惹姑爷不高兴。

红袖被奶娘罗嗦怕了,便答应了下来。

赵氏迟疑了一下:“姑娘,姑爷让他的丫头在门外伺候着,日后姑父的贴身丫头不进去,我们也到门外候着吧?有什么事儿你大声唤一声儿,我们就听到了。”

红袖还是一样答应了一声儿,她现在快睡着了:是有听没有懂。

回到房中,红袖却没有看到沈妙歌,以为他洗澡还没有回来,也没有在意;可是赵氏等人都要她等沈妙歌回来后再睡,又等了一会儿还不见他回来,赵氏便认为是姑爷生气在闹性子。

红袖拗不过赵氏,只得打发她去找找看;赵氏半晌回来了,脸色非常不好:“姑娘,姑爷、姑爷出去了。”

“啊?”红袖还真是有些惊讶:“他没有在院子里?那他去哪儿了?”

赵氏摇头表示不知道,还埋怨的看了好几眼红袖;红袖无语:这小屁孩脾气也太大了吧?自己哪有说什么,只是没有问他明天要去哪里住,他便大晚上的走了,真是被宠坏了。

红袖想了想道:“五哥儿走了,我们就睡吧。”她累坏了,现在只想睡觉。

男人不是不能哄,但是绝对不能宠他耍性子;所以红袖决定不去寻他,也不理会他——就算明日沈家的人来问罪,她也要据理力争一番,不然日后沈妙歌长大了,那还了得?

这一次不止是赵氏劝她了,就是韵香和茶香也不许她睡下。

茶香急得直想跳脚儿:“我的姑娘,这里不是将军府,您不能这样任着性子胡闹的。”

居然还成了她胡闹!红袖翻了一个白眼,丫头们不给她收拾床,她自己来;就算不是将军府,她现在也有了一些把握,沈府的人不会因这点小事儿对她如何的。

韵香一把拉住了红袖,轻轻的道:“姑娘,我们现在可以算是寄人篱下,有些事情是要忍耐三分的。”

红袖推开韵香的手:现在去寻小屁孩儿,可就不是忍耐三分的事情了。

“姑娘,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初来乍到,根本没有站稳脚跟儿,而且因为……,您已经招惹了沈家不少人的敌意;姑爷,其实就是姑娘您的护身符啊。”韵香的手牢牢的,就是不放开红袖。

红袖闻言坐了下来,韵香所说她都知道,只是她有她的打算罢了——当然,也有困极却不能睡而生出来的几分气恼在里面;不过,听到韵香的话,她对韵多了一些了解:这个丫头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不想却有这样的心思。

她正想同赵氏三个人解释时,外面传来了响动。

茶香跑过去打开了门,然后面色有些古怪的回头道:“姑爷回来了。”她现在相信了一句老话儿: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第14章

茶香心下一叹:姑爷可不比自家姑娘让人省心多少,他们这一对小夫妻真是一对小冤家啊!姑爷生气跑了,没过多久居然自己又跑了回来。

红袖也有些不解:这小屁孩不闹脾气了?

沈妙歌已经被人抬了进来,看到红袖没有睡,好似在等他一样;他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你也累坏了,早些睡吧,莫要等我了;我先去洗一洗。”

红袖只是点头,并没有说不是在等他之类的话;而她的反应也让赵氏等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两个丫头扶沈妙歌起来,向外走去;走到门口处他忽然回头:“过两日我会去西边住,就和你的院子紧邻。”

“啊?”红袖又惊讶了:如此重规矩的世家,怎么可能会让他住到西边去?

看到红袖惊讶,他笑的露出两排白牙:“我去找老祖宗说了,老祖宗发了话,所以没有人会反对的;就是反对了;”他笑得更欢快了:“老祖宗也一定会听不到的。”

红袖明白的同时,想到沈老祖的“耳聋神功”她也笑了:那老人家,其实有时候也是很有趣的。

接下来的几日,红袖被沈妙歌的二叔父、三叔父、六叔父等人请去吃饭。

沈妙歌的二叔父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一位侯爷为妻;他们夫妻很疼爱沈妙歌,所以爱屋及乌,待红袖也是极好的。

红袖对沈家二太爷的印像极佳:因为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居然没有纳过一个妾!此事自然是沈妙歌说的,当时他说完这些话后看了一眼红袖,然后便若有所思的样子,没有再理会红袖。

沈妙歌的三叔父和六叔父两家人,虽然待红袖看上去极亲厚,其实红袖感觉到三婶娘和六婶娘其实都不喜欢她。

虽然红袖不明白为什么,不过她早已经料到了:他们可都是送了沈妙歌妾侍的人,虽然有一个现在还没有开脸儿。就算成亲男人纳妾是常理儿,但是二叔父和沈家另外的姑奶奶都没有送妾侍给沈妙歌来说,他们也知道这样做对新妇来说并不好。

沈家的姑奶奶们,红袖没有应酬:大姑奶奶根本不理睬红袖,而其它的姑奶奶们自成亲之后,没有再来府中。

除了沈大姑奶奶外,沈家还有两位姑奶奶当日参加了红袖的婚礼,她还是记住了那两位的:其中一位便是沈妙歌二叔父家的二姑奶奶,再有便是三姑奶奶,是大房沈老夫人的亲生女儿,是位王妃。

红袖到现在才知道大姑奶奶并不是沈老夫人的亲生女儿,她是沈老侯爷原配的女儿,沈老侯爷的原配在产女儿时因难产而亡,凤氏家族以照顾幼女为由,再次同沈府结亲,把沈老侯爷原配的亲妹妹又嫁了过来,就是现在的沈老夫人。

沈大姑奶奶嫁给了当朝的一位侯爷长子,只是她夫婿没有接掌侯爷之位便去世了,她性子极不好,在夫家便被孤立排挤,最后只能回到娘家来住。

而沈老夫人很重脸面,不想被人诟病她待姐姐的女儿不好,所以对沈大姑奶奶一直容忍有加:也是因此才造成了沈大姑奶奶的跋扈嚣张的个性。沈大姑奶奶要回侯府,沈老祖非常不痛快,但沈老夫人还是求老侯爷允她回府来住。

不过,沈大姑奶奶并不尊重沈老夫人,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她的夫婿就是活下来也只是位侯爷,何况他还短命死掉了;而沈老夫人亲生的女儿三姑奶奶却嫁给了王爷为正妃,而且听说夫妻感情还不错——这让沈大姑奶奶心里非常不痛快,认定是沈老夫人偏心才会有这样的差别。

红袖听沈妙歌说完这些沈家的“秘辛”之后,轻轻摇头:这位沈大姑奶奶根本就是不可理喻嘛。

沈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人虽然没有再来,却都着人送了不少东西给红袖,听沈妙歌说,他的这两位姑母是真得很疼爱他。

红袖当时听到沈妙歌的话,随口问道:“大姑奶奶就不疼爱你吗?”

沈妙歌沉默了一会儿才答道:“也疼爱,嗯,比那两位姑母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这话落到红袖耳中,怎么都有些奇怪的感觉;只是沈妙歌说了那一句之后便不再提及他的大姑母,红袖看他的神色也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红袖应酬完了沈府的长辈们,她和沈妙歌在西边的院子也收拾好了;沈老祖发话,让他们明日便搬过去。

有了新居红袖当然高兴:她和沈妙歌在一起总是有许多的不方便,而且有了自己的院子,她也就等于在沈府有了一个立足之处。

移居的事情不需红袖和沈妙歌操心什么,要搬过去的东西也只是红袖的嫁妆;嫁妆都还是整箱的,倒也不需要收拾,只要抬过去便了;而其它的东西收拾收拾,也不过是几个包袱。

虽然新居内的摆设床帐等等都已经收拾妥当了,因为有沈家老祖宗的话,所以屋子收拾的十分的好,只那窗上糊得便是最好的朝霞彩:一种红色的窗纱,因为像早起天边最艳的霞光而得名;但是红袖等人还是要再收拾一些,把带过来的东西归笼一下,安放到合适的地方。

红袖和赵氏主仆几人忙了半日也不过是粗粗的安顿了一下,然后越氏便和韵香去厨下做些饭菜,说是要庆祝一下迁居;而茶香去给红袖几个人沏茶了。

她本想随茶香去看看,她现在对茶香的茶艺非常有兴趣,只是她没有去成,因为沈妙歌来了。

红袖虽然多少有些奇怪,只是过门是客,她现在可是主人家,怎么也要客气一番,便把沈妙歌迎到厅上坐下:“你那边收拾妥当了?”

“还没有,不过也没有什么好操心的,大件的东西都已经安置好了,现在也不过是安置我们随身的一些东西,自有贴身的人去忙。”沈妙歌打量了一下屋里:“你已经收拾妥当了?我看你们都已经升火了,今儿中午我便在你这里用饭,你可要好好的招待我才成。”

红袖呆了一呆,不过也没有说什么:“好的,我让奶娘多加两个菜;不过,我这里也没有收拾妥当,只是奶娘她们说要亲自做几个菜,也算做是‘温锅’了。”

沈妙歌一笑:“如此说来倒是我怠慢,应该带些礼物过来的。”两个人一笑,便开始闲聊起来。

红袖现在心底多少有些希望了:不知道是不是冲喜的缘故,现在沈妙歌的身体可是比成亲那日稍好了一点,不至于动一动便气喘、站立不稳。

同时,她也有些起疑:冲喜如果能治病,在现代医生治不了的病不都可以冲一冲就能有好转,哪还来绝症一说;冲喜绝对不可能治得好病,沈妙歌的身子见好应该有些其它的原因才对。

是什么缘故呢?红袖心下寻思着。

茶香奉上了茶来,沈妙歌吃了一口:“咦?”他细看了一眼茶盏里面的茶叶:“这是我们府上平日里所用的雀舌,我有时也吃此茶的,怎么没有如此香?”

红袖前两日所吃之茶都是沈府中的丫头泡好送上来的,所以她轻轻一尝,眼睛也是一亮:茶香,果然是深通茶道之人,这茶果然和平日里所吃的不同。

“有特别香吗?我尝着还可。”红袖却没有往下说,只是随意答了一声便转开了话:“西跨院里住着的姑娘们虽然已经见过几面,只是我一向愚生,所以能记住的不多,明后日收拾妥当了,我设宴请姐妹们过来坐坐,还要劳烦你在一旁提点一二。”

沈妙歌点了点头,一笑:“当然可以。只是我帮了你的忙,你是不是要酬谢于我?”

红袖偏头看过去,看得沈妙歌脸上微红才道:“当然是要谢的,只是要如何酬谢你才好呢?”沈妙歌既然提了出来,便是已经想好了所求的。

“也不用太过麻烦,日后我的一日三餐要来你这里用,便算作是酬谢可好?”沈妙歌虽然被红袖看得有些窘意,知道自己如此做有些不好,但是事非得已,他还是把来此的目的说了出来。

用饭?红袖看了一眼沈妙歌,没有立时答他:赵氏等人的手艺只能说是尚可,比沈家的厨娘们并不强,认真说还要弱一些——沈妙歌不可能是为了贪口舌之欲而来,那他如此做是为了什么?

红袖并不认为沈妙歌是要和她日日相对,所以才会有此要求:沈妙歌年纪还小,哪里会懂什么男女之情?只不过二人的关系自认识的那一刻起,便是名份已定,所以他会有些什么想法羞涩一下倒是正常;但是他们不过才相处几天,论情那是一定没有的。

沈妙歌看红袖沉默,眉头微微的皱起:“我只是不想食用大厨房的例饭,但是我一个男人,按规矩在院子里是不能设厨房的,所以只有到你这里来了;算是我相求于你,日后你有什么事儿也可以来求我。”最后一句话,还是透出了几分孩气。

红袖一笑:“一点小事罢了,有什么可求来求去的?你愿意便过来一起用饭好了,也不过是多一双筷子罢了。”她听到沈妙歌的话的心中一动,便立时一口应了下来;如果她所料不差,沈妙歌应该还有话说才对。

第15章

就如红袖所猜想的一样,沈妙歌听到她答应并没有展颜而笑,而是又开了口:“我想去求一求老祖宗,你这个小厨房中的所需,让你的人单独出去采买,银子自然是有出处的,你不必担心;”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红袖:“我不会让你吃亏的。”又是一句孩气的话,红袖听得笑着摇头:“我知道了。”

她也没有推辞:她现在吃穿嚼用沈家供给也是应当应份的,倒也不用客气;太客气反而不是好事。

“你的院子是我特意求了老祖宗给你的,因为这几处院子里,只有你的院子后面有一口井,而且水还是很甜的,如此就不必出去打水了;所以这处院子并不是原来老祖宗打算给你的大院子。”沈妙歌被红袖笑得有些不自在起来。

红袖闻言收了笑意,一本正经的看向沈妙歌:“我们院子里只有我们主仆几个人,并没有安排其它的人——里里外外所有的人,是不是也要重新采买?”

沈妙歌一愣,他没有想到红袖如此通透:“嗯,府里的人原本也不多,也怕你用不惯,所以老祖宗的意思,让人牙子带过一些人来,让你自己选些人来用才是最好的主意。”

红袖心里已经很明白了:沈老祖是不是有这个意思她不知道,但是沈妙歌一定是如此主张的,她却可以确定;他会如此安排,显然是早就想好了的。红袖不自禁的想起了那天晚上,沈妙歌“发作”半夜跑出去的事情。

不过,沈妙歌看来并不是很相信她:虽然他做了很多的安排,但是为了什么,他却一直没有提。

她低着头想了半晌后忽然道:“大厨房的管事是……?”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出来,不过她相信沈妙歌知道她要问的并不是大厨房的管事头儿是谁。

她如此问,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沈妙歌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他一直没有动作,也一直没有告诉过沈家的长辈呢?

沈妙歌很认真的看了一眼红袖,他支起的手握了握然后放开才轻轻的道:“那管事的是老祖宗陪嫁丫头的小女儿,原来一直在老祖宗身边伺候的人,而且,她也是祖母陪家丫头的儿媳妇。”

红袖瞠目结舌,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过了好一会儿,她原本想问一句:沈老祖和沈老夫人看上去都很精明,不可能什么也察觉不到吧?后来却一叹什么也没有问。

沈妙歌并不相信她,她在沈家也无根基:问了也是白问,不如不问。

红袖没有说话,而沈妙歌却在沉默了好久之后道:“也许是灯下黑吧。”无头无尾的一句话,但是红袖知道他这是在向自己解释。

她想了想便轻轻问了一句:“沈夫人那里——”做为沈妙歌的母亲,她应该不会放任儿子“病重”才对。

“母亲什么也不知道,而且我也只是近日才有些疑心,并没有确认什么。”沈妙歌看了一眼红袖:“这些日子因为应酬叔父等人,多日未曾食用大厨房的饭菜,身子骨便好受多了,腿脚也不再立一立便软;因这个缘故,我连日日服用的药,近来两日也偷偷停止服用了……,而我的身子,却真的越发有力气了。”

红袖听得无语,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她沉默半晌,长长吁了一口气:“不过我初来乍到,这个院子想要做到干干净净,并不是那么容易。”

沈妙歌忽然露齿一笑:“你可以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说起来,我原本还担心你能不能在沈府活下去——我们沈府不止是长房男丁艰难,就连娶回来的妻室也多半儿去得早;不过,我在早两日时,就已经放心不少,现在更是放心了。”

红袖还想说什么的时候,赵氏进来:“姑娘,饭菜都好了,现在是不是摆饭?”她闻言点点头让赵氏等人摆饭,然后请沈妙歌到一旁的偏厅去用饭。

沈妙歌没有再提及此事,红袖看他神色知道他不想再说,也就没有再问下去。

两个人刚坐下不久,沈妙歌的两个贴身丫头进来一福:“五爷,您的饭菜是摆在姑娘屋里,还是送回去?”

沈妙歌轻轻一摆手:“把饭菜摆上吧。”

那丫头便带着两个小丫头进来,轻手轻脚的把饭菜摆好了:“五爷、姑娘,请用饭。”

沈妙歌挥手:“你们出去吧,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那丫头迟疑了一下,便低头屈膝道:“婢子告退。”

她虽然只是迟疑了一下,但是红袖还是发觉了;她扫向一旁的沈妙歌,却没有说什么,给沈妙歌布了一道菜,请他用饭。

沈妙歌看了看摆在自己面前的那些大厨房送来的饭菜,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冷意,吩咐韵香二人:“把这些菜式放到一旁,一会儿把所有的菜合在一起,记得搅乱一些再让虹儿送回大厨就好。”他没有让韵香二人送去,却说让她们把东西交给他的贴身大丫头——这就是说,红袖的丫头,在他眼中要比他贴身之人可信。

红袖本就是在职场中练成了白骨精,哪里会不明白沈妙歌的意思?

韵香二人答应着把那些虹儿刚刚摆上来的饭菜又撤到了一旁,这才同赵氏一起伺候自家姑娘和沈妙歌用饭。

用过饭之后,茶香奉上了茶来;红袖的杯中是茉莉和柠檬香茅,闻起来有一处别样的香气;她吃了一口,知道里面还加过一些蜂蜜,味道不错。

而沈妙歌面前却是一盏松萝茶;他看了一眼红袖的杯子,又看了一眼自己的茶:“为什么我和你们姑娘的茶不同?”

茶香笑着一福:“这两种茶都是有助消食的,不过姑娘的茶中有花儿,婢子怕五爷不喜,所以才给五爷上了松萝茶。”

沈妙歌又瞧了一眼红袖的茶点点头:“嗯,知道了。”他吃了一口松萝茶,虽然味道不错,但他还是对红袖的茶极为好奇。

红袖看他的样子也猜到了,便让茶香又奉上一杯茉莉香茅茶给他;他也只是尝了一口,便轻轻皱眉:“太甜了。”便把茶放下,安心的吃他起松萝茶来。

想到刚刚沈妙歌吩咐韵香的话,红袖道:“老祖宗让我选人时,是不是也给你选两个不错的丫头?”

沈妙歌闻言看向红袖,轻轻一笑:“由你做主就是。”说完脸上一红,便又低头吃茶。

他身边的丫头当然不止这两个,有两个是老祖宗给的,还有几个是沈老夫人给的,其余便是沈夫人给他的。

红袖原本也没有多想,看到他脸红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强忍住没有翻白眼:这才多大的孩子,居然敢调戏她这个近三十岁的老女人!

这个小屁孩居然以她的夫婿自居,那话就是等于说:我在内宅的事情,当然由你这个妻子来安排了。

“只是,我们这样做,方便吗?”她还是有些迟疑的,沈妙歌的身边人,现在可不是她想换就能换的。

“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沈妙歌对着手中的茶盏吹了一口气,水汽四散升腾起来隐了他大半儿的脸:“我身边的丫头许多都已经年纪很大了,早就应该打发出去的;只是因为我当初一病不起,所以这些人才没有被放出去。”

自然不会是这一点原因。

他说完偏头看向了红袖:“我虽然还不能做主打发她们出去配人,不过我母亲可以的;此事,我自会向老祖宗提起,当然要在你有合适的人之后。”

红袖放下心来:保住沈妙歌才能保住她自己,但是也不能因此招惹的沈老祖和沈老夫人不高兴。

沈妙歌伸了一个懒腰:“我在哪个房间睡?我想去歇一会儿。”他说得理所当然。

红袖想瞪他,可是两个人名份已定,想想便散了胸中一口气:三十多岁的人,何必为了既定的事情,同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儿一般见识?

她便吩咐韵香伺候沈妙歌去偏厅西边,她院子正房的西屋去歇着:那屋子,红袖原本想收拾做一个小书房的,现在看来书房要另外改地方,那间房屋要留给沈妙歌了。

沈妙歌摇摇头道:“不用你的丫头去伺候了,让虹儿她们过来就成;不过茶水还是要你的丫头送去。”他说完转身时忽然又顿住:“人牙子明儿不来,后日一定会到的;你身边应该有四个大丫头,二等的丫头八个,小丫头二十个,看门的婆子两个;你现在好好想一想需要什么样人儿,到时也好挑人。”

红袖听得眼睛大睁:她只有一个人而已,用得着这么多人服侍吗?

第16章

“不必,不必这么多人吧?”红袖还真不太习惯被这么多人伺候着;就算有人伺候着是舒服,但是被许多人伺候,她心里负担还真是有些重。

“人多?不多的。我的姐妹们,每个人身边都是一样,这是定例规矩;除此这些人,还要再加一个奶娘,四个教养妈妈,奶娘你是有的,教养妈妈的事情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解决;如果你想一来,便让府中的人认为你同我们家的姑娘们不一样,就随便你想要几个人都成,我是无所谓的。”

“既然是规矩,就依你所言好了;只是你需要多少人?”红袖自然知道什么叫做入乡随俗,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人感觉到与众不同。

沈妙歌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低着头默算后才道:“我身边的人,在内宅里的人数应该同你们是一样的;不过我身边有老祖宗和祖母的人,所以人数比起你们来要多一些;至于外面的人你不用管,内宅的人你给我准备四个大丫头,五个二等丫头,小丫头十几个,你看着来好了。”

红袖答应着,让人出去唤了虹儿两个大丫头过来,服侍沈妙歌去西边的屋子歇着。

沈妙歌一走,奶娘赵氏便过来小声道:“姑娘,你怎么能让五爷住在西边?他可是沈府的小祖宗,人人都捧在手里的人。”

红袖闻言立时便明白过来:说起来沈妙歌可以比作她在单位里的顶头上司,她怎么可以住得比顶头上司舒服?就算沈妙歌不在意,但是沈家的三代家长呢?

她知道自己实在是因为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遇事远没有以前在公司里的灵活头脑;她轻轻点头:“今儿没有收拾妥当,所以先暂时委屈了五爷吧;我们歇一歇,然后先把东屋收拾出来,以后东屋便是我们给沈家五爷准备的——,客房。”

她,只能住到西屋去了。

东屋要大的多,并且外间是一个暖阁加过一个小小的玄关;而西屋只有一个玄关式的外间,而且房间也比东面要小的多。

不过,沈家是侯爷,所以房间要比平常人家的为大,西屋就是小了些,红袖看上去也比上一世自己的蜗居大了许多。

红袖也睡了一会儿,她起来之后却发现院子里多了许多的人;问过赵氏才知道,是沈老夫人打发那些人来帮忙的;有这些人在,红袖醒来一个多时辰便收拾妥当了:一些细微处当然是要红袖她们主仆收拾才可以的。

沈妙歌睡醒后便坐着檐子走了;他走之前对红袖提了一个很奇怪的要求,他要红袖这两日多买一些小狗小猫来;红袖原想问他做什么用,没有来得及问他人便走了;她也就丢开手,晚上或是明日再问也不迟。

她隐隐猜到了,所以想问清楚之后再买回来。

送走了那些来帮忙的丫头和媳妇子们,红袖主仆们没有立时去梳洗更衣,反而先坐下吃两杯茶歇了一歇:赵氏三个人自然是不敢在红袖面前,和主子一起吃茶,她们轮换着去茶水房里吃茶。

赵氏正打算要去整治今天晚上的饭菜时,门外却又是一阵笑语喧哗;因为现在院子里并没有人,所以赵氏打开帘子看了出去,只一眼她便急忙笑道:“姑娘们来了?快屋里请。姑娘,姑娘们来看您了。”

她一面给红袖报信儿一面打起了帘子:“姑娘们小心脚下。”

红袖听得一惊,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实在是不便见客,但也只能稍稍整理一下迎了出去:“姐姐和妹妹们来了,快请;只是我这一身,实在是怠慢姐姐和妹妹们了,恕罪恕罪。”

沈家的姑娘们已经走了进来。

前面四位姑娘身量高低不同,但长得相貌却有些仿佛;最长的姑娘未语先展笑意:“妹妹说得哪里话,本就是我们心太急了,没有给妹妹梳洗的时间。”

说话的人红袖倒是认识,她是沈家的大姑娘沈梦喜。

后面跟着的两位姑娘,虽然长相同前面四位姑娘也有点仿佛的地方,但是她们两位却长得更像一些:一看便知道她们两人是亲姐妹。

其中年长的一位微笑着打量了一下红袖:“大姐姐说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