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娇-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今天沈府的晚饭还是同原来一样。

平南郡主这个晚上却并没有睡好:她向来有认床的毛病。

而红袖和沈妙歌晚上也睡得不好,因为他们又想起了平南郡主送来的东西。

沈府的主子们在往后几日里稍稍的松了一口气:郡主的到来并没有让沈府改变许多,她一连二三日大多数时候只待在东院里,除了去探过沈太夫人之外并没有再出过东院,好像真的打算好好的在沈府“静养”。

不过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并不如此认为,所以并没有放心多少。

沈妙歌和红袖终于能把帐册看懂了,而且是轻轻松松的,并不吃力;红袖因为懂那么一点财会皮毛,所以只用了两天时间,便把帐册记的东西整理清楚了:那些帐册中隐着的几笔不对劲儿的帐,自然也让红袖了然于胸——就算是一般的老帐房也很难能看出其中的毛病儿;但是红袖却能看出来,因为她总是习惯性的“做报表”。

报表只是草草的画了画便被红袖烧毁了:这东西现在还不能让人看到,就算是沈妙歌也不成。不过红袖看明白的东西,在她“不经意”的提点下,沈妙歌自然也一清二楚了。

居然帐目有问题,沈妙歌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的恼怒并不大,因为银钱虽然不算少,但相对于沈府来说还真算不得是大数目;他只是有些兴奋——要好好的问一问才成了。

红袖和沈妙歌又细细的看了一遍帐,认真的商议过之后,才决定明日便去帐房。

次日一早起来居然是个难得好的天气:阳光很好,也没有风。

今儿,他们想要好好的找帐房先生们算算帐;不过在寻帐房先生们的麻烦之前,他们要先去寻沈老祖:那帐房的管事儿,可是沈老祖的人。

寻沈老祖是沈妙歌自己去的,不过半个多时辰他便回来了:什么人也亲不过他个孙子去——沈老祖当然没有阻拦他,只是叮嘱他要仔细些。

红袖和沈妙歌并没有去帐房,他们内宅的书房里坐定,让人去请沈正、沈富等人。

沈正在得知沈妙歌打发人去府外请老帐房时,便生出了一些不满以及些许的不安,不过后来几日也不见沈妙歌有什么动静,他也就把事放到了脑后——帐册他是有着十足的把握;因为他们一家人可都是理帐的高手,上一任的沈府帐房管事就是他的父亲。

今日听到沈妙歌使人来唤他也没有往心里去:小侯爷就算是看懂了帐册接掌了帐房又能怎么样,他又不懂经济营生,帐房的油水一样还可以捞,说不定还可以大捞而特捞。

沈富倒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他在帐房里一向是清清白白的,因为油水都让沈正捞走了,虽然他也为此常生闷气,不过他却从来不用提心吊胆。

进了书房给沈妙歌和红袖请安时,沈正和沈富的眉头都微微皱了一下:帐房的事情,袖儿姑娘跟着掺和什么;虽然她是将来的主母,但是她现在还小,没有几年她根本就弄不懂帐房里的事情。

红袖自然把帐房管事的神色看到了眼里,却并没有往心里去,也没有打算露一手“镇”住他们;现在,还不到她露锋芒的时候。

按照商议好的,沈妙歌开口同沈正他们说话,红袖只是一旁听着:如果不是必要她不会开口。

沈妙哥并没有一开口就说他这几日看帐目看懂了什么:他是主子,应该是由沈正他们向他好好的说一说帐目的事情才对。

“正大管事,请你把这些帐目给我们说一说吧。”沈妙歌自然是看到了沈正他们对于红袖的不以为然,所以他特意把“我们”两个字咬得有些重。

沈正闻言一愕,然后心下暗喜:原来小侯爷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啊,不一样还要自己给他解说?他还是用“行话”把帐目说了一遍,说得比较粗略——反正小侯爷也听不懂。

沈妙歌听完之后轻轻的问了几句话,却都问到了正处;接着他便问到了那几笔有问题的帐目上。

沈正早已经没有了喜意,他十分谨慎的道:“这几处的帐小的也不是十分的清楚,待小的回去仔细看清楚再来回小侯爷。”

沈富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不过却悄悄的后退了一步:他知道,眼前坐着的这两位主子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儿;眼下自然是自保为上。

沈妙歌听了沈正的话没有理会他,反而取了茶轻轻的吃起来;红袖看到他学沈侯爷吃茶故作老成心中暗乐,眼角便带出来一丝笑意。

不想沈妙歌正好要晾一晾沈正,所以目光早已经自沈正身上移到了红袖脸上:她眼角的笑意便落到了他的眼中;他暗暗递了一个眼神过去:等回去再找你算帐,让你笑!

红袖虽然很想忍住不要露出笑意来,却被他弄得更想笑了,只好也取起茶盏来以吃茶做掩饰。

沈正不知道小侯爷是什么意思,但因为心里有鬼所以眼下便添了几分慌乱:难道不是那个老帐房看出来的,是小侯爷自己看出来的?

原本他听到沈妙歌提到那些有问题的帐目时,虽然一惊却并不是很怕:他认为那些帐目被看出问题来一定是那个老帐房给沈妙歌指出来的。

他便立时想到要到沈老祖面前进言,只依此事,老祖宗一定不会再让小侯爷管帐房的事情;沈府的帐目,怎么可以给外人看?那有问题的帐目他和父亲再理一理,一定可以瞒过沈老祖去。

但是现在他有些怕了:如果是小侯爷自己看出来的,那些事就算是瞒过去一时也瞒不过一世,而且日后帐房真由小侯爷来管,他就算瞒过了眼下,以后想再捞好处那是不可能的了。

沈妙歌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看着沈正笑了笑:“老祖宗和太夫人问你事情时,你也要回头仔细看清楚之后再报上来?我倒不知道,我们沈家还有这样回事的规矩。”

沈正听到这句话心头一颤,终于知道自己一开始便错了:这位小主子一点儿也不好哄骗;他欠身:“是小的错了,小的实在是不太清楚,是小的差当的不好。”

他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敢和沈妙歌对这几笔帐目:假的就是假的,永远变不成真的;所以只要认真对起帐来,一定能找到那错漏之处,那他就要倒大霉了。

沈妙歌这时却收起了笑意,他冷冷的一哼:“沈正,你好大的胆子!居然几次三番的敷衍于我,是不是看我年幼起了相欺的心思!欺主的奴才会有什么下场,你是知道的吧?”

沈正听了之后还真吓了一跳,他偷偷看了一眼沈妙歌后依然是弯腰认错,却还是坚持日后再来回那几笔帐目的事情。

沈妙歌的怒意更盛,似乎就要发作出来;但是红袖轻轻的扯了扯他的衣袖——故意让沈正看到;然后,她看向沈正道:“这也不怨你们小侯爷生气。想来你们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你们的事情吧?那个时候,大管事便对我们两个人刁难了一番。”

沈正急忙弯腰:“袖儿姑娘误会了,小的就是再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对小侯爷和袖儿姑娘起相欺的心。”

红袖微微一笑:“是吗?那我来问你,如果是夫人来接掌帐房,你也会用那样的话来解释帐目吗?此事正大管事儿不服也无妨,我们现在就可去寻老祖宗说一说,让她老人家来断个是非对错。”

沈正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原本他是不怕,但现在去寻老祖宗,被老祖宗看出帐目的问题,便会被人认为他当日就是为此才会故意刁难小主子的;到时,他百口莫辩只有死路一条了。

只是,让他现在对帐目他万万不敢,去老祖宗那里更加不行;他忽然发现自己是进退两难了,他居然被两个小孩子逼进了死角。

沈富的鼻尖上都见了汗珠:他是吓的,被沈妙歌和红袖吓的——他们两个人现在还小就能把沈正逼得进退维谷,日后会厉害成什么样子?!他现在万分庆幸自己不曾捞到过一分好处。

沈妙歌并没有真的发作,听到这里他忽然收起了所有的怒气,轻描淡写的道:“来人,带上这几本帐册和沈正大管事,我们去给老祖宗请安。”说完站起来便走。

沈正额头上的汗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小侯爷,我们还是把帐目对清楚再去回给老祖宗吧;不然,也是扰了老祖宗的清静。”

沈妙歌回身看向他轻笑:“嗯,说得很好,你还是很有孝心的。”

红袖也已经扶着赵氏的手站了起来,一副准备随便时要走的样子:“只是,沈大管事要回去仔细看帐册,这个时间太久了些吧?我们今日来时已经同老祖宗说过了,老祖宗正等着小侯爷去回这些日子管帐房的心得。”

她说着话,却没有看沈正:她定定的看着的人却是沈富。

沈妙歌点头:“是啊,今儿不去回老祖宗一声儿,便好似我没有能耐理帐房的事儿一样啊。”

沈正听到这里知道今天的事情有些不好应对,却不想就此束手:只要给他半日的时候,他和父亲便能把现在的错漏补上。

沈富刚刚被红袖看得全身直冒冷汗:虽然袖儿姑娘说得话不多,却每一句都击在沈正的要害上!

“小的们不敢让小侯爷代小的们担干系;正管事,这伸脖子缩脖子都是一个理儿了,对帐目也是我们份内的事儿,不能误了主子的事情,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对帐目吧。”他轻轻的说了一句话。

第65章 细究因

沈正虽然知道今儿不对帐是不可能了,可是沈富说出这句话来他还是想把沈富生吞了!

“小侯爷,那小的就给小侯爷对一对帐目;只是因为小的不太清楚这几笔帐目,可能对起来要慢一些,还请小侯爷莫怪。”沈正不得不应下来。他所说的话也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他要想法子在对帐目的时候把小侯爷骗过去。

沈妙歌看沈正不见棺材不掉泪,只是轻轻一点头没有斥责他。

沈正直到对帐目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倒底错的有多么厉害!他没有想到小侯爷居然懂的这么多:一开始有二三次他就要把小侯爷给骗过去了,却都被小侯爷给识破了;后来他找到一个好机会,借机把两件事情合在一起说,把小侯爷说得糊涂了,眼看就能把这次的帐目事情轻轻揭过去,却被一旁的袖儿姑娘一句话就给破坏掉了。

没有等到帐目对到最后,沈正便扑通一下子跪到在地上。

沈妙歌坐在椅子上,看着沈正微笑:“沈大管事这是做什么?”落水狗不打,怎么对得起这个刁奴这些日子对他的刁难!

沈正却只是叩头,已经说不出一句话来了;他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同时也是在等他的父亲来救他;他们一家是沈府的老人儿,只要他父亲来了,他顶多也就是丢了帐房管事。

“你个刁奴,都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没有真心认错悔改,还想着能逃过责罚!”老祖宗的声音传了进来,就在书房的里间:“你是不是在等你父亲来救你?我使个人去请他来好不好?”

沈正吃惊的抬起头来,他不敢相信的张大了嘴巴:沈老祖居然自里间里走了出来!立时他便面如土色,委顿在地上;他知道,他这一次的责罚是不但不会少半分,反而会加倍的。

沈老祖恼怒沈正落了自己的体面,命人拖下去重重的打;还让人去唤沈正的父亲过来,因为沈老祖知道,以沈正之能他一个人做不了假帐的。

接着,她又吩咐人,把帐房近几年的帐目都好好的清查一番:银子缺了是小事儿,如果让低下的人认为主子好欺,这沈府距败落也就不远了。

沈正打完拖回来时,沈父也被人带了上来,沈老祖便轻飘飘的问了一句:“你们父子可知道错了?可知道错在了何处?”

沈正的父亲精明一世却在这个时候因为不太明白事情的经过而犯了糊涂,为沈正和自己分辩了几句,惹得沈老祖大怒;原来沈老祖如此问,就是存着留下他们父子的心思:他们父子这些年没有少为沈府出力。

“把他也给我拖下去重重的打,然后叫人牙子来,一家人都给我打发出去!”沈老祖一日指沈正的父亲喝了一句。

沈正的父亲这时方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想再求饶却已经晚了。

沈妙歌和红袖只是立在一旁,没有再说半句话;直到沈老祖处置完了沈正的事情,他们才上前去扶沈老祖,并且轻轻的安慰宽解了一番沈老祖。

沈老祖也不是真得生气:左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顶多她落个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罢了;在这种事情上她很分得清楚轻重,所以并没有偏袒沈正一家人,免得以后再有下人存下相同的心思、犯同样的错儿。

沈富一直都在一旁看着,脸色已经惨白:一家人被卖!

沈老祖扫了一眼沈富,然后以目相询沈妙歌和红袖,知道他们的确是有这个意思,也没有反对,点头道:“琦儿,你做得很好。”她轻轻拍了拍沈妙歌的手,然后扶着焚琴的肩膀走了。

沈老祖虽然没有明着说,但是她的意思已经表明要把帐房交给沈妙歌:孙子如此能干让她十分欣慰,即使沈正的事情让她有些脸面无光,她也因沈妙歌的能干而没有太在意。

送走沈老祖回到书房上,沈妙歌静静的看着沈富半晌才道:“你都看清楚了?”

沈富欠身恭声道:“小的都看清楚了。”他明白沈妙歌问的是什么事情。

“都记下了?”

“小的都记在心中引以为戒,永不敢忘。”

“很好。”沈妙歌收回了目光:“你来做帐房的管事,可行?”

沈富想了想深深的弯下腰:“小的一定尽心尽力把差事做好。”如果可以推脱,他实在是不想做这个大管事儿;只是做奴才的不为主子分忧解劳也是大错啊——养你还有什么用?!

“嗯,那帐房的事情以后就劳烦你了。”沈妙歌平平淡淡的道,多余的一个字也没有说。

红脸便由红袖来唱了:“沈富,是吗?以后小侯爷要倚仗你的地方很多,凡事你多替小侯爷看着,小侯爷自不会薄待了你。”她说到这里一笑:“府中的规矩不能破,不过我说过了,小侯爷不会薄待你——以后你的月例每个月都由我们这里再领二两。”

他们年纪还小,所以想要立威只能两个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比一个恩威并施要好的多——小孩子施恩让这些年长的仆妇们容易起轻视或是贪念。

沈富连忙行礼推辞,红袖轻笑道:“富管事掌管着帐房的银钱不是一天两天,银钱自然是见多了,是不是看不上小侯爷赏给你的这二两银子?”

沈富闻言吓了一跳,不敢再推脱连忙行礼谢过沈妙歌和红袖,并且言明一定会好好的做事,绝不敢做出贪墨的事情对不起小侯爷和袖儿姑娘的恩遇。

沈妙歌没有再多说话,只是点点头便打发他回去做事了。

沈富直到走出二门之后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回去帐房便把那些帐房先生们好好的提点了一番,让他们都打起精神来做事;并且语气严厉的道:还有想动什么歪心思的人,现在就自己收拾行李走人比较好——不然就不要怪他不讲情面了。

帐房的事情很快便在府里传开了,厨房的人听得半信半疑:不过帐房换了管事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她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事,不想被两个小主子找到什么错处,丢了几辈子的体面。

沈妙歌和红袖却并没有对厨房做什么,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不是去沈太夫人、或是沈夫人面前伺候汤水,便去陪沈老祖说笑:除此之外,他们便是读书、练武。

厨房的人慢慢的放松下来:认为两个小主子可能对厨房里的事情很满意——他们近来可没有少孝敬好菜品过去;或者是两个小主子根本不在意厨房、或是不懂厨房的事情:有些事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总之,厨房不会像帐房一样吃亏倒霉就对了。

现在,沈夫人和沈太夫人的病都好转了许多,沈妙歌和红袖的日子也就有了空闲;而伺候他们的人也跟着有了喘口气的时间。

这天,红袖和沈妙歌中午用过饭之后,都感觉到很累,各自回房去小睡;而赵氏和韵香、点娇几个便凑在一起闲话,顺便做些活计。

先开始她们只是闲聊,过了一会儿映舒不经意的提到了平南郡主,她对这位郡主十分的不喜,立时便说出她心中一直不明白的地方:“宫里的贵人娘娘为什么要为平南王府家说话?也不怕我们老祖宗、太夫人、夫人进宫给皇后或是太后说些什么吗?”

“说什么?人家只是拜托我们照顾人家的外甥女,而且我们还真就是和平南王府有亲,不好推脱呢。”点娇轻轻摇头:“再说了,我们府上真给皇后、太后说了什么,就真同那位贵人结下了仇;并且也显得我们府上小家子气。”

映舒依然不服,几个丫头争执起来,各自的看法都不同。

“你们都说不太对。”沈妙歌披着外裳自屋里走了出来:“平南王府啊,只凭‘平南’这两个字就可以知道平南王府是有过大功于朝廷的。”

赵氏急忙带着众人伺候沈妙歌穿衣服,并请罪说吵到了他。

“没有吵到,是我自己醒了。”沈妙歌看了一眼红袖那边:“你们姑娘还没有醒?看来她是真累到了,让她多睡会儿吧。”

他眼下无事便坐下来,打发走了小丫头们,只留下了几个心腹之人后说起了闲话:其实他的话,主要是说给赵氏几个人听的。

平南这两个字是因为第一任平南王,也就是平南郡主的曾祖父有大功,朝廷封赏的:多年之前,南方的蛮子们带兵攻下了南方的十几座城池,朝廷几乎是失去了少半个江山,但是朝中却没有可用的将帅;而就在那个时候,老平南王挺身而出领兵出征,不担大败蛮子收复了失地,而且还攻到了蛮子们的腹地,夺了他们老巢中的很多东西回来。

“王爷的封号有很多,可是‘平南’的封号却不是随便哪个王爷都能得到的,要有军功且是很大的军功才可以。”沈妙歌说到这里轻轻的叹了一声。

也因此,朝廷忌老平南王在军中的威信而收了他手中的兵权,日后也把平南王当成了清贵王爷养了起来;以致于后来,平南王府再无人对朝廷有过建树,所以也就渐渐失势得不到皇上的重视了。

不过,当初的战事现在很多人还记得;平南王爷驾鹤之后,因为无子侄朝廷便把平南二字给了他的女儿,也算是世袭的意思;而且平南王妃和平南郡主现在孤儿寡母的,太后和皇上自然要多多“怜惜”几分,自然会对平南王妃的所求尽量给予满足。

“天家不要面子了?”映舒不服:“他们王府可是曾……”她不说众人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皇帝这就是偏向平南王府了?那将来我们姑娘……”赵氏也有些着急了。

第66章 平南郡主大宴沈府

沈妙歌听到映舒的话后道:“这种话岂可以乱说?那可是大不敬的罪过,以后万不可再如此说话。”只是口气却并不严厉。

“赵妈妈放心就是。皇帝如果真的偏向平南王府,当日太监便不会是来传贤妃娘娘的话,而是直接下旨赐婚了。”然后,沈妙歌看向赵氏安抚了她两句;接下来把平安郡主的事情详细的说了出来。

逼婚平南郡主的王爷是太后的亲孙子:当今的皇上并不是太后所出,太后所出的儿子却在近二十岁时死掉了!她便把自小养在身边无母妃的当今皇上收到了名下,而她的儿子好在留下血脉,便是廉王;自小便养在太后身边,深得太后的厚爱。

所以皇上和皇后并不好因为平南王府的事情训斥廉王:说不定太后一句郡主人不错,给我们皇家做媳妇也好;廉王在太后的宠溺下哪里还有王法二字?就算是太后知道廉王胡来,也不过是轻轻说两句罢了,所以此事让太后知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但是平南王府也不能任人欺辱,不然便寒了为朝廷尽忠的臣子的心;所以平南王妃进宫哭诉之后,皇上和皇后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平南郡主进了沈府避祸。

沈府手握重兵,就算是太后也不会无缘无故、或是道理不在她一边的时候找沈家的麻烦,更何况是廉王?

至于沈家?皇家的打算很简单:如果平南郡主和沈妙歌郎有情妾有意,皇上自然乐得顺水推舟赐婚——平妻就好了;如果沈家就是不同意和平南王府的亲事了,到时平南郡主也借沈府之名挡过了廉王的逼婚,到时再择一合适之人给平南郡主赐婚不是刚好?

皇上自始至终什么也没有说、没有做,却把一件麻烦事推了出去;不管日后结果如何,皇上是没有半点损伤的。

这些,不止是沈妙歌明白,沈家的主子们都明白;只是明白也要假装不明白。沈妙歌当然不是没有把这些话对众人明讲,只是把那个意思暗示给了她们。

皇上和皇后的心思还真被沈家的人猜到了:他们原本也没有想瞒着沈家,就连日后万一真要给平南郡主和沈妙歌赐婚时,为了皇家的声誉着想,他们都想好要给红袖一个郡主的封号;不过,这些沈家的人并不知道。

除此之外,平南王府还有一些事情是沈妙歌不知道的;但是沈家的主子们却很清楚。

“哦,如此说来郡主也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啊。”红袖的声音自身后传过来,让沈妙歌小小的惊了一下。

他回头:“你什么时候醒了?”

红袖在他身旁坐下:“醒了一会儿,听你们说得热闹便悄悄过来没有惊扰你们。”赵氏当时便看到了红袖,不过却在她的示意下没有起身,也没有提醒旁人。

“你说要风得风?不要说郡主了,就是公主也未必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天家,并不等于随心所欲。”沈妙歌轻轻摇头,然后站了起来:“好了,不说这些了。茶香,给爷来杯好茶吃吧。”

红袖却没有起来,她刚醒没有多久,还有些懒懒的,刚坐下当然不想起身:“你要去做什么?”

“没有什么,只是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给郡主请安了。”沈妙歌一面说一面说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她现在应该也静养的差不多了吧?”沈老祖曾给府中的众人说过,不准任何人去打扰郡主的静养。

红袖不感兴趣,并没有答话:见不见郡主,她根本不在意;最主要的是,她不习惯对人跪拜。

沈妙歌看她没有答话,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一晃眼一个月过去了,厨房里依然是原来的样子;红裳和沈妙歌除了天天去查看依然没有给厨房的管事脸子看。

沈夫人和沈太夫人的病已经大好了,只是沈夫人的身子还是有些弱,所以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让她在老宅里养好了身体再回来。

而一直进了沈府便安安静静的平南郡主终于有了动静,她给沈妙歌和红袖、沈家的姑娘,以及各房未成婚的嫡子们下了贴子,请他们次日到她那里去赴宴。

沈老祖听说之后闭着眼肯微笑:她还真忍得住啊。

沈太夫人听说之后也微笑:希望她见到袖儿之后,能知难而退。

红袖看过贴子之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翻来覆去的看那贴子:很精致啊,而且带着淡淡的香气;这么一张纸便价值不菲不吧?郡主就是郡主啊,不是她这种平头百姓能比的。

“我早先就说要给她请安你不去,瞧,她还不是不放过我们?”沈妙歌把贴子丢到了一旁:“现在她是有了准备,至少她是认为很了解我们了才请我们去的。”

红袖把手中的贴子放下:“郡主的字,写得好漂亮。”她的字虽然已经不是那么难看了,可是要拿出去见人,还真是不行。

沈妙歌气道:“我给你说正事儿呢,你管那字做什么;再说了,那字也不是郡主写的,这么多贴子,不可能她一张一张亲自写。”

红袖忽然心中一动,斜睨着他道:“取你的贴子过来看看。”

沈妙歌翻了一个白眼:“袖儿!”他的贴子也是旁人代写的,并不是郡主亲自所写;袖儿也根本没有其它的意思,只不过是在调笑他罢了。

红袖掩嘴一笑:“我以为郡主待你有所不同嘛。”

沈妙歌气得起身:“你自己笑吧,我走!”红袖懒懒的道:“这一招你已经用过好多次了,我如果还分不清你是真气假气,我就不姓郑;要走就走吧,我绝不会留你的。”

沈妙歌闻言自己坐了回去,脸上带着三分气恼:“袖儿!你、你……”也没有说出什么来,最终只挤出来一句:“我要同你说正经事儿呢,你不能正经的听我说?”

“说吧,只是我不知道眼下能有什么正经事儿要说。”红袖弹了弹指甲:“不过是去吃顿罢了,你至于如此着紧吗?”

沈妙歌一愣然后便笑了:“也是,只是吃顿饭罢了。”不管郡主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是他们只当郡主什么心思没有,赴宴只是纯粹的赴宴,那么郡主的心思便是白费了。

两个人便放下平南郡主的事情,该看书就看书,该绣花的就绣花。

红袖面对平南郡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因为她而让自己或是沈妙歌有什么变化,如此才能和她做到“有来有往”。

而且沈家的主子们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就说明此事根本不是大事。

沈妙歌也不过是关心则乱,被红袖提醒以后便完全放开了,把平南郡主完全扔到了脑后。

在次日,和沈大姑娘一起到了东院时,沈妙歌根本就当是赴一个平常的郡主之宴,把他和她曾经的婚约忘的一干二净。

平南郡主并没有盛装,只是家常的衣服与装扮;不过她往人群里一站,自然便会让人把目光投过去:虽然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每个人都能一眼找到她。[汶网//。。]

看到红袖时,平南郡主依然笑得温柔:“袖儿姑娘是吧?快坐吧,不要在意这些俗礼。”即不是很亲热,却也并不是很生份。

红袖行完礼之后,便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不管是和郡主,还是和沈家众人说话都自然的很;她和郡主说话,完全就当她是沈府的贵客、有亲戚关系的贵客。

平南郡主眼中闪过一丝讶色,她没有想到红袖看到她之后会如此放得开。

她却不知道红袖的想法,红袖看来:今日就算是有人会感觉到尴尬,也是平南郡主不是她郑红袖;她可是明媒正娶,而且还是救了沈妙歌的冲喜新娘;反观平南郡主,现在来求她早已经背弃的人,她没有不好意思,红袖为什么要不好意思?

沈家的众人都是约好一起来的,所以人一到便开席了。

开席之后红袖终于知道为什么人家是郡主,而她只是丑小鸭了:人家不论做什么,看上去那么的美,美的就像是一副画。

不过,红袖并不羡慕也就没有任何窘意:她是她,郡主是郡主;她做不来平南郡主,但是她会的,平南郡主同样不会。

在和郡主同桌的沈家姑娘们慢慢的有了不自在的时候,红袖依然故我,又让平南郡主小小的吃惊了一下:她没有想到一个四品武将的女儿居然是如此人物,她心中都生出了真心相交的念头。

红袖的沉静让她身边的沈大姑娘梦喜也很快的镇静了下来:她倒底掌理沈府有些日子了,已经不是原来那个闺阁中的姑娘家了;但是其它的姑娘们却多多少少的都在暗中注意着平南郡主的举止,下意识的不想让自己的举止做得更好、更完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