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姑娘,绝对没有!现在的五爷,他不来寻我们的不是,我们已经念阿弥陀佛了。”花奴在一旁接话,就差指天誓日了。

近几个月来,她们这位主子爷动不动就会发作一次:她们完全不知道是哪里做错了,如此才让她们无所适从。

红袖也听不明白,便对着点娇几个摆摆手:“我去看看。”

点娇几个人终于放下心来:一会儿应该用饭了,袖儿姑娘如果不回来,她们还真不知道谁去唤五爷用饭呢——那是指定找挨骂啊。

“你怎么了?哪个招你惹你了?”红袖也没有敲门,推门便进了书房。

“没有什么。”可是他的声音明明就是闷闷的。

红袖走到书桌旁坐下:“是吗?是谁把送茶的人都骂了一通?丫头们也是好心,而且对你一个照顾不顾那可就是一顿板子,你就是不为其它……”

“好,我说,我说还不成吗?”沈妙歌立时打断了红袖的话:她平日里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可真要是多起话来,能把沈妙歌念得想头发疼!

“那我听着呢。”红袖好整以暇。

沈妙歌却没有说立时说话,他直直的盯着红袖的面容半晌,然后才轻轻的道:“明儿就是你的生辰了。”

“嗯。”这不是废话吗?

“有许多人为你庆生。”

“嗯。”又一句废话;红袖的声音略微高了一些,看向沈妙歌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你,高兴吗?”沈妙歌说完之后转开了头。

红袖原本想说一句高兴的——沈家如此待她,她不管心里如何想,嘴上不说一声高兴不是太过轻狂了吗?但她看到沈妙歌的神情不对,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为什么想起问这个?”

“你,不感觉明天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吗?”沈妙歌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原来,袖儿没有想过,要同他一起庆生。

红袖有些听明白,她托腮看向沈妙歌:这个孩子多大了?嗯,好像是十三岁了——生日还没过,差一些日子才足十三岁;只是他的话,有些……,不会是自己想多了吧?

她的脸上闪过一丝红晕,悄悄啐了自己一口:以为人人都像自己一样,孩子的身体里却有着大人的魂魄吗?人老心不老,对着小男娃发花痴会笑死人的!

“有什么不一样?年年都有生日啊;要说不一样,任何一天只要有特别要记住的事情便都不一样。”红袖随口应付了一句。

沈妙歌猛的扭过头来,看着红袖半晌忽然笑了;然后跳起来道:“袖儿,我有事去寻赵妈妈,你有事儿先去忙吧。”说完推开门便跑得不见了人。

有事儿先去忙吧?红袖揉揉额头:她不就是为了要哄这个半大孩子开心才过来的嘛!她不自禁的又想起沈妙歌那句“不一样的日子”来,连忙站起来走出书房:她是太闲了,看来要找些事情来做才好。

点娇几个丫头已经喜笑颜开:还是袖儿姑娘厉害啊,进去三言两语便把五爷哄得这么高兴了,她们今天看来不用再挨五爷的骂了。

第53章

用中饭的时候,沈妙歌心情很好,但是他却急匆匆的吃了两口便又跑掉了;就连红袖唤他,他也只是回头一笑,脚下却没有停留半分。

红袖看他心情不错,也就任他去了,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府里的众人与自己庆生,不能只是拜谢便算完的,过了明日要准备回礼才成:礼物当然不马马虎虎,所以她要费些心思才可以了。

红袖的心情说不上好来,但也不坏就是了:她一个晚辈的生辰沈府如此费心,对她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不过从来福祸相依,也并不是说没有一点好处——至少,沈府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她郑红袖作为未来沈家主母的位置,是很稳固的。

看点娇待她越发的恭敬、亲厚便能知道,庆生果真是有一定好处的。

下午,红袖正在房里思索给各房回何种礼物时,听说府中来了客人。沈家的客人,来便来了,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自然不用理会。

不过点娇和映舒却忍不住跑出去打听了一番,回来后两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来的那客人,真的同红袖有关。

“你说什么?”红袖有些不敢相信,她认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姑娘,是真的;我们五爷原来订过亲的那位姑娘随她的长辈儿来到了我们府上。”点娇的面色上带着三分不忿。

“和你们五爷订过亲的姑娘?”红袖重复了一遍,她有些茫然:她是来给沈妙歌冲喜的,现在是他的妻子,怎么他又冒出来一位订过亲的姑娘?

“你们五爷呢?”红袖想找当事人问一问,看看他知道不知道此事。

点娇却已经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原来沈妙歌自幼便定了亲事,是平南郡王的嫡女;后来因为平南王府的老王妃思故土,所以他们一家人便离开了京城,也许是因为来往不便,也许是因为沈妙歌的身子越来越弱,平南王府近两年同沈家走动的越来越少了。

在去年,沈妙歌病情一下子变得重了,沈老祖要为他冲喜时,沈侯爷亲自去拜访了平南郡王:不过人家一口回绝了现在让女儿嫁过去冲喜的请求,只是同意送两个小妾过来为沈妙歌冲喜。

沈老祖当然生气,把那两个跟到京中的小妾送去了京中的平南郡王府:他们沈家不接受这两个小妾。

平南郡王早已经势微,虽然是一位王爷,却手中并无半点实权:不然,当初也不会同沈家结亲;所以沈家如此做,并没有任何顾虑与担心。

因为沈家很清楚,平南王府如此做就是已经存了要退亲的心思:他们不仁,沈府当然也就不义了。

平南王府却一丝回音也无:小妾送回去就送回去了,没有给沈府捎过只言片语;后来沈府又同郑府结亲,他们也是装聋作哑,也不过问。

沈老侯爷看平南王府如此,便在沈妙歌和红袖的亲事订下来之后,把人家小郡主的庚贴打发人送了回去:退亲呗;而平南王府收回了自家郡主的庚贴后,也没有再和沈府通过信。两家都是京中的大户,沈家又成亲在即,当然不会大肆宣扬此事,免得脸上都不好看。

红袖听完之后,心下更是疑惑:已经退了亲,还来沈家做什么?

点娇一撇嘴:“我们家同他们家原本就有亲的,我们沈家上两辈的一位姑奶奶曾嫁到他们王府为侧妃,诞下了平南王妃的公公;现如今平南老王妃仙去了,平南王又驾鹤西归,平南王妃和郡主自然是要回京料理一些事情。”

这同沈家也没有什么关系吧?就算是要回京发丧,平南王府打发人来送个信儿,沈家自去吊唁也就是了。

红袖因为不明白,所以心里的不安正在扩大:平南王妃和那位小郡主今天来府中,怎么看此事也有些不妥的地方。

“平南王是什么时候西去的?”红袖轻声问道。

“听他们说着,有四个月左右了吧?”点娇道;她有些着急:姑娘净问这些无用的事情,现在重要的不是平南王什么时候死掉了,而是那位同五爷订过亲的小郡主。

红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一些:现在平南王府的人不应该正在守丧吗?跑到沈家来做什么?只是这话却不好直说。

点娇的话也没有说完,她继续飞快的说了下去:“听王妃娘娘说,小郡主的身体不好,因为忧伤几度卧床不起,所以平南王妃想把她送到我们府上来将养;”

点娇说到这里悄悄看了一眼红袖:“王妃娘娘还说,她要守孝不能离开,可是王府只有小郡主一点血脉,又不能不顾;只是平南王府势微,京中已经没有几家至交好友了,只能求到我们家头上;请我们家看在我们原来那位老姑奶奶的面子上,伸手帮一帮她们孤儿寡母。”

点娇后面的话是学着平南王妃的语气说的,听上去很有些凄婉,令人不忍拒绝;不过她说完之后,却狠狠的啐了一口。

“当初,我们求他们冲喜之时,这位王妃娘娘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说我们太不把他们王府当回事儿了,说郡主怎么能冲喜;也不见她看在我们老姑奶奶的份儿,救一救我们五爷。”

红袖听完之后心沉了下去:平南王妃送小郡主来,并不只是为了调养吧;千里迢迢的送女儿进京调养?

“郡主的身体如何?”她还怀着一丝希冀,不想把人想得过坏了;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王爷府怎么也不能来依附侯爷府吧?

“脸色有些白,身形的确是瘦了一些,不过却不像王妃娘娘所说的那样病重;我们偷偷年小郡主,她走动行礼说话与常人无异。”映舒的话中也通出了几分鄙夷:平南王府的所图,她一个丫头都能看出来。

红袖想了想,认为沈家不会答应下来:不为其它,只因为曾经有过婚约,他们沈家便不好留郡主住在府中。

“袖儿。”沈妙歌自外面进来,他的脚步很沉稳,面色很平静:“你们几个先出去吧。”他的身上已经完全不见了上午时的烦恼,与中午高兴时的跳脱。

点娇与茶香等人一礼都退了下去,韵香却拉着茶香去寻赵氏了:有些事情,也许要遣人去将军府送个信儿——那平南王府,是来者不善啊。

沈妙歌坐到床上,看了床几上的东西两眼:“你在备回礼?”很闲适的口气:“也不必太贵重了,这里面有几个人是真心实意的?我们趁此生受些好处正好;二叔父那边倒是值得多费些心思。”

红袖也陪着他闲话起来:他不提的事情,她也不提。

沈妙歌终究有些忍不住了:那位郡主来了,袖儿好似不在意呢;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起来:“袖儿,平南王府来人了。”

“我听点娇说了。”

“那,嗯,没有什么事儿了。”他原本想安慰红袖的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于是他更加气闷,有了一些不快。

“我听说,那位郡主是你原来订过亲的,是不是?”红袖瞄了他一眼,逗他:“你的郡主娇妻来了,你没有去偷偷瞧两眼?”

沈妙歌闻言一扫胸中闷气,把一肚子的话一股脑说了出来:总之,他根本没有见过那位郡主,而且也退了亲的,同他没有半丝相干;祖父和父亲等人也不会答应平南王妃的过份要求等等之语;无非就是想让红袖安心。

红袖便只是微笑的听着,不断的点头:她原本就只是疑惑,担心倒是没有多少的——她已经是沈妙歌的妻子,三媒六证齐齐全全,有什么可怕的。

沈妙歌“安抚”了一番红袖之后叹道:“此事也不能说以后就没有麻烦了,那平南王府已经没有王爷,而且那位小郡主了得皇上封的郡主——平南王没有后嗣,皇家只等着郡主嫁人、平南王妃死掉收回平南王的封号吧?”

“我刚刚出去听人说,好像有什么要对平南王府逼婚,是什么人不知道;想想,平南王府还是有些家业的,那平南王妃总不会坐以待毙,她们母女真要被人暗中相逼,也许会再来罗嗦我们家也是说不定的。”

红袖闻言看了一眼沈妙歌:这一年来自己没有白费心思,当然,这小子还真就是块好料,所以稍加点拨便能闻一知三;他这么久才回来“安抚”自己,原来是去打听平南王妃来沈府的原委去了。

红袖并不担心:沈家只要不点头,一个失势的王府王妃并不能让沈家做出让步来。

沈妙歌却还有些担心的,因为他比红袖更加清楚皇家和朝廷;不过明就是红袖的生辰,他也不想让红袖多烦心,再说祖父他们也不会同意平南王妃的请求,日后就算有什么事情,他们也会想法子应对的。

红袖小夫妇便低头商议起还礼的事情来,一会儿便有说有笑起来,把平南王府丢到脑后去了。

就如红袖所想,沈家并没有答应平南王妃的要求,恭恭敬敬的送了她们母女出府。

沈老祖的却大半夜没有睡着,她眯着眼睛一直在想事情;同样没有睡着的还有沈老侯爷等人。平南王妃的到来,也让沈家某些人很高兴:沈府,太过平静了;可是他们却又不敢轻易起风浪。但是平南王妃这样被打发走,却让他们很失望。

红袖却睡得极熟,因为她累的:晚饭的时候,沈妙歌打发走了所有的丫头们,桌上的菜式也极为丰富,是赵氏特意做出来的;他要为红袖单独庆生。

第54章

沈妙歌待屋中只有他和红袖时取出了一只钗,一只算不上精致、漂亮的钗,而且还是木制的;他有些不好意思:“我原本想去给你买支钗的,可是后来想一想,认为不如我亲手做的心意足——你原来就说礼物在情在义而不在表像;只是我费了多半天的功夫弄好后,却又发现这礼物太过单薄了,也太丑了些,实在是不配你,只是时间……”

红袖听到这里一把抢过了钗来:“你不想给我了?那可不成!我一看就极喜欢,你再给什么我也不换的。”她还真的有了感动,心底软软的牵动了一下。

出身豪门侯府,沈妙歌想买什么贵重的钗都不算难事儿,而这样的一支木钗,却难能可贵了。

“那颜色还没有干透!”沈妙歌看红袖来夺,急急喊了一声,却还是有些晚了,那钗已经被红袖握到了手上。

红袖一看手中的钗,才知道刚刚沈妙歌小心翼翼不只是因为不好意思;现在,换成是她不好意思了,轻声道:“对不起。”然后又加上一句:“我真得很喜欢,谢谢你。”

沈妙歌闻言扭捏起来,他向外扭过去了半个身子,声音也低了几分:“不、不要紧;你喜欢就好。”不用看,他的脸一定又红了。

被红袖的手一握,整支钗的颜色便深浅不同了,不过这并不影响这钗的价值。

红袖看沈妙歌脸红之后,暗暗一笑起身仔细的把钗放好,又净了手才回来坐下;她再一次谢过了沈妙歌:这时终于知道沈妙歌上午不高兴,是因为不能单独为她庆生。

丈夫虽然年龄还很小,但也是她丈夫不是?加上今天是晚上沈妙歌的举动,红袖的心还真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也因此,红袖说过谢谢之后,再也无话了,他们小夫妇之间更有些尴尬无言。

最终还是红袖暗暗啐了自己一口:居然被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弄得红了脸,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她倒底不是一个古代的女子,如此一想也就放开了,便先说话故意逗沈妙歌,沈妙歌三两个便被逗得急了,起身不依红袖:两个人玩笑打闹了一会儿,才安静的坐下用饭。

尴尬,终于消失不见了。两个人一面吃饭一面说笑,一顿饭用得十分畅快。

沈妙歌最终心情极好的回院子了:虽然今天不是袖儿的生辰,可是今天却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

红袖睡得虽然极沉,却莫名醒得极早:平南王府的事情便自然而然的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她为此有些失笑,怎么会为了已经解决的事情不安呢?摇摇头,想摇掉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然后翻了个身想再睡一会儿。

只是怎么也睡不着了,她干脆起床去练功了。

今天,是红袖的生日。

一大早上沈家的姑娘们便到了,一片的道贺声,冲淡了红袖心头的那一份不安。

沈大姑娘拉着红袖的手笑道:“中午我们不敢争的,一家人要一起为你庆生,都到老祖宗那里热闹去;晚上,你却要来我房里;如果你不来,嗯,你就等着姐姐妹妹……”她一扫旁边的几位姑娘,大家一起做张牙舞爪状。

红袖笑着应了并道谢:这一会儿,沈家姑娘们才真是活色生香,平日里她们太过文静了,观之虽然像画中仙子一般秀美,却失了一份生气。

姑娘们一起正在说笑,沈妙歌挑帘起来:“大姐姐和妹妹们倒来的早!可用过早饭了?”

沈大姑娘笑道:“没有!看你天天都要到袖儿妹妹这里来用早饭,姐姐嘴馋,也想尝尝妹妹这里的早饭有多好吃。”

立时,屋子里的姑娘们一起哄笑起来,都道没有用早饭,要尝尝红袖这里的早饭是什么味儿。

沈家姑娘们的打趣,只是让红袖的脸儿有些发红,沈妙歌却依然故我:他似乎只在红袖面前容易脸红。

“那就一起用饭吧。韵茶,可以摆饭了。”他好像根本就没有听明白自家姐妹们的玩笑。

一起用过早饭后,红袖和众人一起去给沈老祖请安。

沈老祖一看到红袖极为高兴,马上让人拉起她来,不让她叩那三个头:“好了,好了;俗礼不要了,你过来陪我说阵子话比叩头更让我高兴。”然后便让人把她准备的东西取出来给红袖。

红袖看到沈老祖给得四样东西都极贵重,便推辞了一番,还是由沈妙歌代为收下了,又引得屋里伺候的老人儿一番打趣。

沈太夫人等都在,红袖一一拜过去,自然是收获颇丰:虽然不比沈老祖,却也是些难得的好东西。

大家说笑了一番,然后便在沈老祖的院子里开了席面:花厅四桌,偏厅三桌,厢房里自然还有几桌的——是备给下人们的。

沈太夫人请沈老祖入席,沈老祖笑道:“走吧,过去一面吃一面说话才真正热闹。”

各屋的门全部打开了,坐在屋里一眼便能看到院子里:院子里已经搭好了戏台,戏班子的人也到了,都在一旁的厢房里装扮。

“老祖宗,太夫人,大姑奶奶和表姑娘们到了。”

听到丫头们的禀告,沈老祖脸上的笑意稍减,扫了一眼红袖才看向沈太夫人:“来了便让她们进来吧。”沈太夫人连忙轻轻摇头,示意不是自己请得沈大姑奶奶。

红袖听到沈大姑奶奶来了,很无所谓:来就来呗,她是好意自己就接着,不安好心?今日也不用自己想法子打发她。

而且马家两位姑娘都是极好的人儿,在沈府住的时候同红袖还是不错的,能看到她们姐妹,红袖还是有些许高兴的:她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的人算得上是手帕交的也只有沈、马两家的姑娘们。

沈大姑奶奶进来之后,先给沈老祖等人见礼,然后便向红袖说了两句吉祥话,让人送上一些贺仪来;贺仪倒是让红袖小小的吃了一惊,小气的沈大姑奶奶这次拿出来的东西很能见的人。

红袖上前拜谢了沈大姑奶奶,她让茶香接过那些贺仪时,不经间看到门边立着的一位姨娘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东西绝对是好东西,红袖不明白她一个姨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色,便暗示了一眼韵香:这位姨娘虽然看着眼熟,却并不知道她是谁,甚至不知道是谁房中的:红袖对于沈府各房的妾侍们还真是分辩不清,没有记住几个人。

终于入了席,红袖坐在了沈老祖身旁,同席之人除了沈妙歌的几位婶娘外,还有沈大姑奶奶。

沈大姑奶奶今儿倒是待红袖极为不错,没有说什么让她难堪的话,也没有给她什么脸子看;几位婶娘的话并不多,除了看向沈大姑奶奶的目光有一丝的特别外,还真是人人都极高兴的样子。

红袖特意到偏厅给江氏等嫂嫂敬了几杯酒:她是吃得茶水;江氏拉着红袖亲热的说了一阵子话,其它几个人虽然不若江氏待红袖亲厚,却也过得去。

姑娘们那边却不要红袖敬酒,七姑娘梦琪起身笑着把红袖推走:“你自去谢他人,我们姐妹要谢,有你谢的时候。”

红袖笑着转身出了偏厅,到厢房谢过了沈老祖、沈太夫人等人的大丫头们:这些人虽然是奴婢,可是却不能小看的;她终于应酬完了转身回花厅。

她一进厅门便听到沈大姑奶奶在诉苦,不自禁的摇了摇头:这位姑奶奶真是一点儿眼色也不会看啊;而且她这次来,还真就是有目的。

只是她的目的,沈家上上下下无人不心知肚明,只是这一年以来沈太夫人一直不答应她,她还不明白吗?

红袖坐下后,假作什么也没有听到,只管哄沈老祖、沈太夫人等人开心;而沈夫人看向红袖时,眼中含笑点了一下头。

沈大姑奶奶倒还没有愚到极点,看到红袖回来之后便没有再说她在夫家的事情,而说了一些笑话之类的哄沈老祖高兴。

饭用得倒并不慢,众人吃饱之后便把席面撤了下去;沈夫人又着人抬了软榻上来给老祖宗歪着,沈太夫人和沈家的其它媳妇们便只能坐着。

丫头们送上来了果品茶水时,那戏子们也装扮的差不多了,有媳妇子把戏单子送到了老祖宗面前。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是爱看戏的,一看到戏单子都来了精神;不过今日是为了红袖庆生,所以她们让红袖点戏:红袖哪里会?本尊就不是喜欢瞧戏的人,她本人也是对戏曲一无所知,所以只管推辞。

沈老祖一笑接过戏单子点完之后,众人依次都点了一些:都是一些沈老祖喜欢的戏文;红袖最后才接过戏单子来,看到众人点过的戏之后,问了问赵氏也点了一出热闹喜庆的戏文。

这戏一唱起来,红袖才发现自己是真得清闲了:屋里几乎没有人说话,她自然也就不用再应酬这人那人了。

沈妙歌悄悄的溜到红袖身边坐下:“累不累?要不要我带你去偷偷歇一歇?”

红袖还真有些累,只是现在可不是她能离开的时候,便轻轻的摇了摇头,轻声道:“不累;你一身的酒气,小心被侯爷捉到训你!就算是推脱不过吃两杯也就罢了,怎么也不知道节制些,就是让太夫人闻到你这一身酒气,也少不了一顿骂的。”

沈妙歌吃酒吃得脸红红的,轻笑道:“没有事儿,我一会儿偷偷去睡,醒了之后换身衣服就不会被祖母发现了。”

红袖想了想道:“我看你还是去给夫人说一声儿,就说感觉到累了——你身子大好也不过年余,大家还是很小心的,你可以去睡的光明正大,根本不用偷偷摸摸的而且还不会有人怪你,多好?”

沈妙歌连连点头,却还是问红袖真得不用去偷偷歇一歇:他来也是因为担心红袖被累坏了。

红袖轻轻摇头:“我没有事儿,你自管去歇你的;对了,哪个跟着你呢?”

“映舒和点娇跟着我过来的,不过刚刚被老祖宗屋里的人拖去灌酒了,不知道现在醉没有醉呢;不要紧的,这里还有小丫头,院子里有花奴呢。”

“那就好,我还想让茶香跟着你回去呢,花奴在我就放心了;快去吧,万一侯爷过来你就惨了。”红袖听到有人伺候他,便赶紧催促他离开。

沈妙歌带着十二分的舒服走了:只要听到袖儿细声软语的关心他,为他打算,他心里就甜的很。

他和沈夫人说话时,不想却被沈大姑奶奶纠缠了好一阵子才脱身回院子。

赵氏一直跟在红袖身旁,听到沈妙歌的话,她上前伏耳对红袖说了几句什么;红袖轻轻摇头悄声道:“我自有主张,奶娘你不用担心的。”

花奴看到沈妙歌带着两个小丫头回来了,向院子外面看了看:“姑娘呢?这就散了?”

沈妙歌摇了摇头:“早的呢,我吃酒吃得多了些,所以姑娘让我回来睡一下,免得被侯爷捉到。”

花奴眼睛闪了闪,打发走了小丫头,上前扶了沈妙歌回房,只是她的身子贴沈妙歌贴的有些紧。她知道沈妙歌就要满十三岁了,按京中百姓们的说法,他是十四虚岁了:可以人事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55章

花奴眼睛闪了闪,打发走了小丫头,上前扶了沈妙歌回房;只是她的身子贴沈妙歌贴的有些紧。她知道沈妙歌就要满十三岁了,按京中百姓们的说法,他是十四虚岁了:可以人事了。

沈妙歌却没有什么其它想法,只是感觉花奴贴自己如此紧有些热:虽然现在这个时节夏天已经快要过去了,可是秋老虎也不是玩儿的。

他轻轻挣了挣:“花奴,给爷取大钟茶来,爷走着回来渴得厉害。”

花奴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沈妙歌挣了两三下她才放开:但是沈妙歌挣最后一下时,却无巧不巧的碰在了她胸前的柔软上。

她脸色绯红低头轻轻的、颤颤的应了一声儿:“是的,爷。”

沈妙歌没有立时进屋,他站在原地看了看自己的胳膊,又看了看花奴的背影儿,眼底有些莫名的东西闪过。

“爷,茶来了。”花奴挑帘进来,看向歪在床上的沈妙歌。

今儿天气本就有些热,再加上他吃了一些酒,便脱了外裳倚在床头上:“快给我,喉咙里就要着火了。”

花奴急急就应着走过去,把茶盏递了过去,却在沈妙歌的手接过来时,她的手动了一下,茶盏便歪向了她自己,茶水泼了她一身:茶水是温的,她并没有受伤。

只是现在因为天气炎热,所以身上的衣衫还都极为单薄,泼上水之后便如半透明一样,玲珑身材半隐半现,有些诱人的意思。

沈妙歌的眼睛闪过几分阴郁:他并没有碰倒那茶盏;就算他的手碰上了茶盏,几只是刚刚触到茶盏而已,根本就没有发力。

他不自禁的想起了一些姨娘们的事情,及和红袖在一起说话时,她告诉他的一些话:有些女子,真得如此机诈吗?

花奴先看向沈妙歌:“爷,没有打湿您吧?婢子笨手笨脚,请爷责罚。”她说着屈膝福了下去。

胸前湿的厉害,她一屈膝半蹲,那胸前的模样可就正正对着沈妙歌的目光。

“没事儿。”沈妙歌扫了一眼花奴的胸前:“你,快去换件衣服吧。”

花奴脸上一下子飞红起来,急急欠身应了一声;可是起身的时候,却因为踩倒了裙角和衣带站立不稳一下子跌倒以沈妙歌的身上!

衣带也松了,她身上的衣衫有些散乱。

沈妙歌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花奴先好像是呆住了,后来便好像是不知道所摸的想自沈妙歌的身上起来,可是她的小手却按得很不是地方:居然按在了沈妙歌的跨下。

然后她低低的惊呼一声,连忙收回了手,身子又跌在了沈妙歌身上,胸前的柔软因为另一只收力还在沈妙歌的身上动了几下。

沈妙歌还真有了一些反应,不过他依然是没有说话没有动,脸上的微红却呼吸的变化,却让人知道了他的变化。

花奴再次挣扎起身时,依然被衣带绊倒,这一次跌的时候,她却转了一个方向:她和沈妙歌脸对脸了,她软软的、有些烫烫的唇正正就要印在沈妙歌的嘴上。

沈妙歌的脸更红了一些,他看到花奴又跌下来,眼睛一闭偏了偏头,花奴的嘴便吻在了他的发巾上。

花奴已经跌了又跌,可是沈妙歌初了脸变红,呼吸有些急促之外,却连手指头都没有动一下;她最终好像是耗尽了力气,这一次跌下来之后,便没有再起身;身子不知道是因为害怕或是害羞?轻轻的颤动着。

花奴的衣服已经有些不整了,上衣的外裳几乎完全解开了,而中衣的衣带也在跌落的时候,不小心被她弄开了,小衣的领口也松松的;裙子已经被她踩了几次,踩落了半幅在地上。

她的呼吸也很不稳,脸上红的厉害,眼中却不时闪过惶急。

沈妙歌还是一动不动,她只好再次抬起头来:沈妙歌的眼睛正好可以看到她胸前的一片白腻。

富人家的孩子总是早知道很多事情,何况他还是一个有了妻子的人;所以有很多事情,他虽然从来没有做过,却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