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郡主的邪夫们-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他趁机提出对筹措军粮有功之人进行嘉奖,将此人提拔为副将,报请皇上恩准,后来查清楚这一位副将就是他女儿的夫侍,这个家伙还跟他耍心眼,当朕是傻子。
考虑到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没有责罚他,而是要他建功立业,继续镇守边关。
可是,想起此事,皇上心里难免心绪不平。
“皇上,小不忍者乱大谋,十几年前西凉国和吴国结盟联合攻打启国,启国虽然赢了,但是,我们也伤了元气,战神一直镇守边陲,把边关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启国风调雨顺,功不可没。我们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大增。由于启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最近几年有些地区灾情严重,百姓的日子过得清贫,希望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民心不可违。”
太后顿了一下,接着说:“周边列国的军队集结在边关,蠢蠢欲动,如果本国有一点风吹草动,势必会造成内忧外患,周边列国趁虚而入,危害启国的江山,那就不妙了。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太后语重心长的告诫着皇上。
“母后所言甚是,所以儿子在战神的奏折上一一批复,恩准了。”
“对战神这样的人,不是赐他金银财宝就可了事的,他府里金银珠宝多得是,这些俗物他是看不上眼的。据说,他给他女儿打造的郡主府就富可敌国,他有的,就不必赏赐了,而是要赐与他恩惠。”
“母后教训的是,儿子谨遵母后的教诲,儿子有一事不明,什么样的恩惠他认为是最大的。”
“皇上你不是刚才说过,战神为他女儿打造的郡主府富可敌国,足以说明这个女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富可敌国的。他就一个宝贝女儿,谁得到了他的女儿,谁就得到了战神的认可。联姻是最好的方法。”
“母后所言甚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神的弱点就是他的女儿,刚才,下朝堂后,儿子私下把战神留下来,试探着旧话重提,给他女儿赐婚,战神婉拒,说他就这么一个女儿,他女儿从小娇生惯养,性子野,刁蛮任性,得病以后就给她找了五位夫侍来冲喜,此种性格和身份不适合皇宫的生活。”
“这个战神搞什么名堂?找出这么烂的借口来搪塞皇上,藐视皇族,诸不知抗旨不尊要株连九族的。”太后想起来了清雅无匹的一张笑脸上,给人留下了舒心的笑容。
太后望着桂花糕突然笑了起来:战神啊,战神啊,你心机深沉,可是你的女儿不谙此道,露出了最纯真的一面,一盒桂花糕对战神的谎言将会不攻自破。
太后伸手将桂花糕推到皇上的面前,意味深长的说道:“皇上,这一盒桂花糕母后品尝了,很好吃,你也尝尝。品品糕。猜猜是谁的手艺。”
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 计中之计
皇上眼眸一直落在桂花糕上,每块桂花糕右上角印有一朵小花,桂花糕做出一朵花的形状,在食盒里将桂花糕按花瓣的形状摆放,形成一朵花蕊的形状,别致的花样体现出一个小女孩玲珑剔透的心思,与宫里御厨做的形状不一样,不用太后告诉他,皇上心里就猜到了是谁送过来的。
“母后,此女与坊间传闻大不一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孝心可嘉,完全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战神为何诋毁自己的女儿?”皇上眼里闪过一丝疑虑,从矮几上拿起一块桂花糕准备送进嘴里。
太后马上伸手压住他的手,婉转的劝道着:“且慢。听太医说皇上最近凉了胃,太医嘱咐你吃东西要注意,恐宫外的食物不合你的胃口,还是叫御膳房重新给你做一盒糕点端上来吧。”
皇上眼里闪过清雅无匹的小脸。这一张小脸上镶嵌着一双清亮的大眼,大眼里没有任何算计,没有掺杂着如何杂质,他伸出另一只手拍拍母后的手:“母后无妨。少吃几块,不会有事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品糕可以感受战神的心思。”
在一双母后的注视下,皇上拿起一小块桂花糕送进嘴里,慢慢的嚼着,品尝着,冷峻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暖色:“味道不错,桂花糕香酥可口,甜而不腻,一位心思细腻,心灵手巧的女孩,怎么可能是刁蛮任性,性子很野的女孩?完全在混淆视听。”
“战神煞费苦心,把自己的女儿包藏得很严实,甚至不惜毁誉,理由一个,就是不想女儿入宫,这个战神在搞名堂。”太后准确的扑捉到皇上的语气,一语道破天机,帮助皇上理顺思路,指出战神的用意。
“战神确实是用心良苦,从小到大从来不带自己女儿入宫参加各种皇家宴会,有时儿子以关心的口吻询问为何不带他女儿入宫时,他借口女儿身体不适搪塞过去,直到现在世人对他女儿的了解,还局限在生病冲喜的过程中,可见他把自己女儿包藏得多严实,人算不如天算,连太子和豫儿都认出了他女儿的真面目,何况是母后哪?”皇上眼里闪过一丝忧虑。
“皇上,你打算怎么办?”太后意有所指,母子连心,皇上眼里滑过的一丝忧虑她可是明白,皇上在担心什么!
“这正是儿子担忧的地方,儿子子嗣不多,只有太子和豫儿两人是皇家血脉,我不想他们为了一位女子,而翻脸,那将是皇家的不幸。启国的不幸。”皇上接连吃了几块桂花糕,胃里便有饱胀之感,他把手里的那一块桂花糕放进食盒里,随手端起一杯清茶抿了一口,清茶将留在口里的桂花香给冲淡了。
太后一愣,稍一思索,很快就明白了皇上的旨意,随口接过去:“所以,你把丫头支走,就是想让太子和孙儿静下心,淡忘丫头,重新再给他们指婚。”
皇上没有言语,只是低下头继续品茗。掩住了眼中的精光。
太后心念急转,扫了一眼深沉内敛的皇上,神色之间无法揣度,太后细细的品味着皇上的意思,,一瞬间就从深层次明白了皇上此举的用意,不禁击掌示好“此计甚好,此计甚好。”
太后久居深宫,无意间从豫王口里,得知太子对一位民间女子产生好感,逐对此事进来调查,得知太子在民间和女扮男装的紫玉相熟,太子心中的紫玉就是战神的女儿紫薇。
启国两大郡主声名狼藉,太后见过南宁,对南宁印象不好,唯独没有见过紫薇,于是,太后就对战神的女儿产生了好奇,把她召进宫,顺便也把南宁召进宫,想借南宁的手逼她现出原形。
果然不出太后所料,两女相斗,南宁逼紫薇跳起了兔子舞,一只兔子舞终于露出了她清新淡雅,崇尚自由和快乐,能歌善舞的特性,打破了坊间胸无点墨的传闻。
一只兔子舞令太后大乐,赏赐了她许多的东西。
没想到,在跳舞之前,一只兔子令豫王和紫薇在宫中相遇,她护着兔子不许太监伤害兔子,在豫王面前露出了一副悲悯之情,让豫王对她产生好感。
兄弟同时都对她产生好感,心生暗恋。
在御花园里,皇后显灵,皇上心惊不已,皇后去世以后,再也不曾在皇上的生活里出现,为何当着此女的面显灵。
皇上答应皇后一定要替她好好照顾太子,就为太子指婚,太子不知紫薇就是紫玉,当庭拒婚。
而此时豫王赶过来当场求婚,太子了解真相以后,又反悔跪在御书房求皇上赐婚,闹得兄弟两人不和。
朝廷上下人们摄于战神的威严,不敢明目张胆的议论,背着战神悄悄议论此事,偷偷的在背地说此女是祸水,是妖精脱胎的,有大臣上奏折建议:早一点将太子和豫王的婚事给定下,安定民心。
太子和豫王已过大婚年龄,事不宜迟,此事不能在拖了。
太后想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原委,猜测到皇上也派人彻查了太子出尔反尔的原因,顺藤摸瓜查清了三人之间的纠葛,这才有以上的举措。太子跪在御书房一天一夜,求父皇赐婚,皇上不理不睬,任他跪在冷冰的地上。
太子执迷不悟,皇上就指派了他一个差事,命他出宫彻查当地官员贪污一案。
太子领命出宫,一走就是大半个月未回宫。估计太子回宫在即,皇上又派紫薇出京到边远的连城察看灾情,将三人分得远远的,暗中为太子和豫王指婚。
太后将前因后果一一想明白了,各种不明的环节一一打通了以后,才大赞皇上渊深远略,避免兄弟为一位女人手足相残,动摇启国国本和根基。
太后也就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不紧不慢的说道,太后每一句话说出来,都令皇上舒心,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开了:“皇上,母后年纪大了,不愿动弹,前几日小喜子告诉母后,说御花园菊花、月季花开得灿烂,母后也就动了心思,许久宫里没有热闹过了,母后就叫皇后在御花园里办赏菊宴,请三品以上官员的千金小姐全部入宫赏菊,各位千金小姐登台进行才艺表演,让太子和豫王当裁判,如果两人给哪一位千金小姐打分打得最高,那就是缘分,当场赐婚,挑选出太子妃和豫王妃,择日完婚。你看如何?”
“母后此计甚妙,此事就拜托母后和皇后去操办。儿子到永和宫去走走。”皇上冷凌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一场赏菊宴将会解决大麻烦,让两兄弟重修旧好,是他最愿意看见的。
“皇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你可不能忘怀!帝王应无情,你可不要重蹈覆辙专宠一人,引起后宫嫔妃的嫉妒,闹得后宫不团结。皇后劳苦功高,是启国的功臣,为你诞下孙儿,为前皇后抚养了太子,她的功劳不可小觑。你不能冷落皇后。后宫可以牵制朝堂,后宫稳定了,朝堂相对而言,也会稳定。”
皇上眼里闪过伉俪情深的前皇后,两人在一起吟诗作对,弹琴吹箫的情景,从他见到皇后的那一瞬间起,皇上就认定了皇后是他的唯一。自此以后他的心就放在皇后身上,再也不愿多看其他嫔妃一眼。
这些嫔妃为了争宠,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们认为这是最美丽的,落在皇上的眼里她们都是庸姿俗粉,俗不可耐。
皇上许久不曾宠幸他们,冷落她们引起后宫的幽怨,在一次赏雪过程中,看台倒塌,将皇后埋在雪里,幸好是雪深,才护住了皇后,否则皇后必有性命之忧。
自此以后,他想尽一切办法,想保护皇后,都没有护住皇后,皇后难产诞下太子,导致大出血香消玉殒。
直到现在他都不知皇后是怎么死的,没有找到线索证明皇后被害而亡,一切显得那么自然、顺理成章。
他一直沉浸在自责的内疚当中,而无法自拔,他深恶后宫争斗,心中的阴影无法消除,皇后走后极少宠幸其他的嫔妃,导致他的子嗣稀少,只有太子和豫儿两个皇子。
他叹了一口气:“母后,儿子知道了。儿子去看看皇后,不知最近皇后在忙什么?”
太后眼里露出笑意:“皇后贵为人母,母仪天下,自然是在为皇上操心。”
皇上看懂了太后眼里的笑意,心里也明白了皇后为何事在操劳:“为太子、豫儿的婚事在操劳?”
“是的。战神心机深沉,既然他不愿他女儿入宫,我们暂时不要打他的主意,母后曾经试探过那个丫头,话里话外显示出她也不愿入宫。既然如此,何处无芳草?想嫁人皇宫成为太子妃和豫王妃的大有人在,太子和孙儿的婚事也不能在拖下去了,为皇家开枝散叶的是当务之急。”太后慎思之,注目对面的皇上,这一张酷似先皇的脸,令她想起了先皇与她之间的过往。
先皇握着她的手,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的小手,放在她的掌中,拼着最后一口气,嘴巴微微动着,就是发不出一个音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她明白先皇的眼里的深意:“皇后,太子还小,朕将太子托付给你了,一定要教育太子做一个好皇帝,振兴启国。”
她紧紧抓住先皇的说,哭泣着:“皇上,你不能扔下我们就走,你将这么重的担子压在我们孤儿寡母的身上,我们如何担当得起?”
先皇死也不愿闭上眼睛,浑浊的眼睛已经无光,依然睁得大大的望着她,要她给个明确的答复。
太后不忍先皇带着遗憾离开人间,一边哭泣一边点点头,先皇才安心的闭上眼睛,离开他们了。
皇上驾崩了。
想到这里,太后心里涌起一股酸涩,默默祈祷着:先皇在天有灵,请护我儿身体健康,着太子和孙儿早日大婚,为皇室开枝散叶,让启国兴旺发达。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深宫幽怨
在豪华的永和宫里。
皇后坐在软榻上,榻上铺着柔软的织金锦缎软垫,塌的旁边摆放着一张矮几。矮几上放着糕点和水果,面前摆着一杯茶。皇后掀开杯盖,一股热气缓缓升起。茶叶漂浮在杯中,她用杯盖轻轻抚过漂浮在杯中的茶叶。
茶叶在杯内一上一下沉浮着,杯中的茶,流光摇曳,茶的淳香依着茶水慢慢升起,袅娜地在杯上形成一团浓意。
突然,她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哀怨,偌大的寝宫只有她一个人端坐着,高高的红墙困住了她,她不知外面是何模样,困在红墙内,满心满意都是一个人的身影,可是这个身影已经许久未曾在她的面前出现过了。
缕缕浮躁的情绪,伴随着茶水的热气在袅娜中回旋着,与热气一起久久不能散去。
她伸出手摸摸冷冰的床榻,宽敞的床榻,昨晚又是她一人拥着豪华的锦被,躺在空荡荡的床榻上,辗转难眠,多想留下他的身影,留下他的温暖,可是帝王无情。
谁道皇上无情?
谁道皇上有情?
皇上是对她无情,对前皇后有情。
想起前皇后,她心里就有些不平,她的思绪回到了以前。想起了进宫以来的过往。
皇上极少宠幸后宫嫔妃,将一切宠爱都留给了前皇后,与皇后卿卿我我,忘记了他是皇上,他拥有庞大后宫,后宫的嫔妃盼星星盼月亮盼着皇上的到来。享受着雨露滋润。
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奢望!
十五岁是花季的年龄,也是少女怀春时期,她做着少女的美梦来到了皇宫,成为皇上的女人,除了她进宫的时候皇上临幸过她以外,几乎很少想起了后宫里还有她这女人的存在。
她由少女脱变为女人,初为人妇的她,时常回忆她与皇上在一起的恩爱,每每心里总是情不自禁的陷入爱河中,无法自拔,时时怀念与皇上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那一瞬间的恩宠已经让她中毒,刻骨铭心的将皇上刻在自己的心里,永不磨灭。
每到天黑她就驻足观望,有时趴在窗户上,探出脑袋朝外面看,希望能从匆匆而行的人影中,寻到熟悉的黄袍身影,期盼皇上的脚步停留在永和宫,今晚由她侍寝。
可是每一次她都很失望,派太监出去打听,他们从别的宫里太监口里得知。皇上夜夜停留在皇后哪里。
她心里充满了幽怨。认为是寝宫里的宫女和太监不得力。连皇上到哪里去了都搞不清楚,总是慢其它宫一拍,要他们何用?于是她就朝寝宫里的太监宫女发脾气,狠狠的教训了他们一顿。
其实她心里知道,永和宫的宫女和太监成为她的出气筒了,她只是一肚子怨气没有地方出,心里的怨气不敢随便说出来,隔墙有耳害怕传到别的嫔妃耳里,变成她嫉妒皇后的一个凭证。
引起皇上和皇后的不满,皇上最恨后宫嫔妃吃醋闹矛盾。后宫不团结,皇上会重罚闹事的嫔妃的。
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她善妒的把柄,对她不利,她不希望人们认为她是一个善妒的女人。
她压住心里的幽怨,忿忿不平的抱怨着:她哪里不如她,论家世她是丞相的女儿,父亲三朝元老,辅佐了三位帝王。先皇驾崩以后,皇上就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即位的。没有父亲的支持哪里会有他的今天,皇上得到了一切,就过河拆桥,将她晾到一边不管不顾,一心只是喜欢哪位皇后。
同样是皇上的女人,在后宫里,只有前皇后做皇上的女人最幸福,她就成为不幸中的人了,是在期待中和煎熬中度过一天又一天,晚上躺在被窝里数着羊羊熬过一夜又一夜。
皇上太绝情了,前皇后怀上孩子,还不知是男,是女,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如果皇后生下一位皇子就立为太子,生下公主,就立为永宁公主。
孩子未生下,封号都给取了,这叫宫里的嫔妃情何以堪,世人都知皇上是痴情人,一心一意念着皇后的好,一心一意对待皇后,将她们这些嫔妃置于尴尬的境地而怨气冲天。
宫里的嫔妃个个都认为皇后是狐狸精投胎的,有一套媚术在迷惑皇上,她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都在指责皇后使用媚术,可是谁也猜不透哪些媚术是什么?
最后此事传到了皇上哪里,皇上责罚了一位说事的嫔妃,将她打入冷宫,才平息事端,自此谁也不敢妄下结论,只是悄悄的在琢磨着皇后是如何迷惑皇上的,也不知这一位狐狸精是如何下套,夺走了皇上的心,无论她们怎么努力,皇上都不愿看这些嫔妃一眼,甚至当众点评嫔妃的着装,艳俗。
艳好理解,后宫的嫔妃为了博得皇上一笑,竭尽所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艳装丽服,美丽的妆扮成为后宫一道靓丽的风景,望着自己心爱的男子,眼里闪过爱意。
可这一切看在皇上的眼里,皇上不为所动反而当着皇后的面,指出她们着装艳俗,当众大赞皇后清新淡雅,美丽大方,崇尚自然,
气得当时还是贵妃的她回到寝宫,将身上艳丽的服饰都扯掉了,看见哪一位宫女和太监不顺眼,就拿他们出气,狠狠的将他们责罚了一遍。
吓得宫女唯唯弱弱,谨慎小心,生怕触犯了贵妃,他们会遭到一顿责罚。
这时,父亲派母亲进宫来看她,见到她的境遇深为担扰,并嘱咐她一定要抓住皇上的心,为皇上生下皇子,母凭子贵。
她当着母亲的面委屈的哭泣着:“母亲,皇上连面都不见,女儿如何才能抓住皇上的心,皇上一心迷恋哪一位狐狸精,谁也不愿宠幸,女儿如何会怀上皇子?”
母亲就从怀里掏出一份秘方交给她,并告诉她:“这一份秘方是你父亲从太医哪里花重金讨来的,你就照着方子使用,保管可以怀上皇子,其他的事情你父亲会替你安排。”
说完,一位太监从外面进来了,走上前,十分乖巧和机灵的跪在地上行礼:“奴才小喜子叩拜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贵妃一愣,朝她母亲看了一眼,她母亲点点头,贵妃马上意识到了是父亲的安排,父亲在私底下请内务府的总管帮忙,调配一些机灵的太监和宫女进入永和宫,侍候贵妃娘娘。
贵妃娘娘扫了一眼,恭恭敬敬行礼的小喜子,她收起眼泪,心里感觉到了一丝安慰,有父亲撑腰,她怕什么?她抬起下颚:“免礼,小喜子以后永和宫就交给你掌管了。”
“是,贵妃娘娘,奴才一定竭尽所能侍候好贵妃娘娘。”小喜子十分乖巧和诚恳的回答着。从小喜子的语气里,贵妃娘娘就听出了小喜子已经将自己献给了她,愿意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后宫里有这样忠心的奴才,就好办事。
果然,父亲没有选错人,很快就可看出小喜子的忠心,小喜子按照药方去抓药,天天熬药端给贵妃娘娘调理身体。
然后小喜子想办法买通冯公公,叫冯公公在皇上面前为贵妃娘娘美言几句,花重金贿赂敬事房的总管,想办法让皇上临幸贵妃娘娘。
小喜子性格好,为人随和,与宫里宫外的一些太监和宫女关系相处得比较融合,他也可以从其他太监的口里得知宫中的一些趣事。
有一次,他在通往永和宫的小路上行走时,遇上了一位太监,那一位太监忙拉住他,与他讲起了昨日宫中的趣闻,丽和宫的丽贵妃,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穿上艳装丽服站在皇上必经的路上,等着皇上从此经过,好上前与皇上亲近,通过接触让皇上对她产生好感。
约莫一半柱香的功夫,丽贵妃透过花丛,从扶疏的树枝中。她看见皇上的身影出现在小路上时,一张笑脸笑颜如花,以自己认为最美的姿势准备出现在皇上面前时,谁知,膛螂扑蝉,黄雀在后,皇后从另一条路上早就候着,只等皇上下朝,她就提着食盒,迎上前,莺莺燕燕的声音响起来:“皇上,臣妾专门为你熬制了燕窝粥,估计皇上下朝以后会到御书房处理奏折,臣妾就提着食盒准备送到御书房,没想到臣妾在这里遇上了皇上,皇上请到臣妾寝宫里去品尝一下臣妾亲手为你做的燕窝粥。可好。”
丽贵妃傻眼了,手里拿着手帕不知怎么办才好,她今日精心打扮的一场偶遇的戏码也被皇后给破坏了,
她的这一身打扮没有落入皇上的眼。皇上反而对她的过于艳丽的色彩,极为俗气花俏的服饰,感到厌恶。
皇上看看皇后,再看看丽贵妃,眼里闪过一丝厌恶,就这样皇上挽着皇后的手腕从丽贵妃身边走过去。气得丽贵妃当场落泪,恰好被他偷偷的看见了。
丽贵妃的遭遇引起了小喜子兴趣,小喜子马上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贵妃娘娘,她听到这里,顿时茅塞顿开,心里明白了皇上喜欢什么样类型的女人,一个主意在她心里产生。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一章 她是替身
梳妆台的镜子里出现了一张精致的脸,一袭大红艳丽的宫装领口开得很低,露出丰满的胸部,眉心点上一点朱砂。面似芙蓉,画上远山黛眉,比桃花还要媚的眼睛涂上彩影,显得勾人心弦,肌肤如雪,
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满头珠钗在头上摇晃着在烛光映照下闪出耀眼的光芒,艳丽的红唇微微上扬,好一个艳丽的浓妆女子。
她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眉笔,久久的注视着镜子中的艳丽的女子,艳丽的女子与脑子里的清新淡雅的女子相撞,渐渐的她的思路清晰起来了。皇上喜欢什么样类型的女子,那么她低下高贵的头,装扮成什么模样。
微一沉吟,她把头上的满头珠钗取下来,换下一身华丽的宫装,轻施胭脂,淡扫娥眉。模仿着皇后的样子,一身淡绿长裙,逶迤拖地白色荷花散布在裙摆边,身披薄丝白纱。
低垂鬓发斜插碧玉簪子,花容月貌出水芙蓉。一位清新淡雅,剔除人间铅华的清新少女,走出永和宫,拿着扇子在花丛里扑碟,一身淡绿长裙向喇叭一样展开,融进自然里,成为皇宫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皇上乘坐御轿下朝以后,经过这个地方,见到美丽清新的身影,眼睛一亮,他命太监停轿,远远驻足观望,不忍打扰这一幅美丽的画卷。
冯公公注意到皇上眼里的笑意,心里暗暗高兴:怡主子的机会来了。
他站在皇上的身边轻轻的说道:“皇上,这是永和宫的怡贵妃。怡贵妃是赵丞相的嫡长女,名叫赵欣怡,进宫有一段时日了。”
“这才是贵妃的本来面目。”皇上兴趣盎然,悄悄的接近怡贵妃,贵妃此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有人在向她靠近,蝴蝶完全将怡贵妃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她也融进了自然之中,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位少女爱美的天性,一双眼睛灵动俏皮可爱,随着蝴蝶的移动跟着移动着。
蝴蝶站在一朵花上,煽动着翅膀,振翅欲飞,一只柔荑悄悄的伸出,肌肤如凝,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柔和的光泽,一只修长的大手也同时伸出来捉住了柔荑,他们的响动惊动了蝴蝶,蝴蝶受惊煽动着翅膀从芊芊食指堪堪擦过去。
“呀,蝴蝶飞了。”怡贵妃如梦初醒,后知后觉的发现蝴蝶从她指尖堪堪飞出去。她遗憾的指着飞入花丛中的蝴蝶,忘记了自己是过来勾引皇上的。一种纯真使然露出了小女人的天性。
“呵呵,朕捉到了一只大蝴蝶。”皇上龙颜大悦,眼里闪过一丝戏谑,看着天真无邪的贵妃心里满心欢喜。
“在哪里?皇上你捉住的蝴蝶在哪里?”怡贵妃扬起小脸,急切的询问着皇上,见皇上含笑不语,似在告诉她,你自己找。
怡贵妃信以为真,皇上以天子的身份帮她捉蝴蝶,蝴蝶岂敢不就范,乖乖的落在皇上的身上,煽动着翅膀等着她的垂怜。她低下头在皇上身上寻找,皇上除了一身龙袍以外,别无它物。
她心里产生了一丝疑惑,皇上骗人。
“朕真的捉到了一只珍贵的花蝴蝶,这一只蝴蝶在世上独一无二。”一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瞧着皇上,想从愉悦的龙颜上寻找答案,皇上满心欢喜,剔除一些心计,原来她也有如此倾心可爱的一面。皇上对她越发感兴趣,开心逗她。
他微微捏着小手,小手在他的掌中微微抖动,怡贵妃明白了皇上口里的珍贵蝴蝶是指的什么?原来皇上心里还是有她的,不然皇上也不会将她封为贵妃,只是她任性,仗着娘家的势力,喜欢争风吃醋,闹脾气,倔强起来死也不愿低头,才让皇上越来越厌恶她,甚至疏远她。
她在皇上的心里是独一无二的,有这一句话她死也瞑目了,她倚在皇上的怀里,手微微颤抖着搁在掌中,心里波澜起伏,她挣扎着欠身,向皇上行礼:“臣妾失礼了,皇上请恕臣妾失礼,皇上万岁……!”
“爱妃,朕还是喜欢看你刚才捉蝴蝶的样子,爱妃免礼。”皇上起身,松开她的手。
突然,手里一空,她的心里失落了,她惶惶然然的,生怕她的任性引起皇上不快,帝王的心思是最难猜测的,刚才皇上把她棒在掌心,许她一个独一无二,是朕真珍贵的蝴蝶,现在,却将她放开,让她失去屏障,失去依托,失去皇上的宠爱,这对后宫的女人是致命的打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整个永和宫都会因她不受宠而受到人们的歧视,父亲交给她的任务无法实现,她将永无翻身之日。
她慌了,忙拉住皇上的龙袍,哀哀的唤着:“皇上,别走,臣妾吩咐了御厨,准备备一桌丰盛的午膳,请皇上留在永和宫用膳。”
皇上眼里含着笑意:“爱妃,有心了。”
“皇上,你忘记了,今日是臣妾进宫与皇上成婚三周年的日子,所以臣妾恳请皇上移驾到永和宫用午膳,以纪念特殊的日子。臣妾感激不尽。”
皇上一愣,他宫里那么多的嫔妃,皇上将所有的心思放在皇后的身上,还真是不记得他与哪一位嫔妃成婚的日子,也没有哪一位嫔妃告诉他,与皇上成婚的日子。
看来这一位怡贵妃真是有心,皇上登上御轿,朝怡贵妃招招手:“爱妃,上来。坐在朕的身边。”
皇上往旁边挪动着,移出一大块空地方,伸手欲将怡贵妃拉上御轿。
贵妃吃惊的长大了嘴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一份荣宠只有皇后才会享受,皇后才可与皇上匹配,坐在皇上身边,经过永和宫,进入皇后的寝宫。
何时,这一份殊荣降临到她的头上,让她体会到莫大的荣宠,她只是长大嘴巴,定定的望着笑意盈盈的皇上。直到冯公公上前扶着她的柔荑,把她交给皇上,她才如梦方醒,已经来到了皇上的身边。
皇上转过头对冯公公说:“摆驾,到永和宫。”
冯公公扬起拂尘:“起驾,皇上到永和宫。”
太监抬起御轿。载着皇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