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笑颜欢-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晚,宋欢颜果然是自己一个人睡在这里。床上的被褥都是新的,白天又在外面晾了好一阵,摸起来很是干爽松软。宋欢颜本不是认床的人,可这会,许是突然没了祖母的陪伴,睡得极不踏实,连翻了好几个身,终是无奈地抱着被子坐起身来。
这会,田氏也还没有睡,她盘腿坐在木床上仔仔细细地数着铜钱。突然屋门一开,只见宋欢颜披着件棉袄,手中还抱着个绣花枕头,笑眯眯地看着她道:“奶奶,我睡不着。”说完,她便合上房门,一溜小跑地来到田氏跟前。
田氏先是一愣,继而见她披着棉袄,不禁蹙眉道:“你这孩子,怎么敢这样就跑过来,也不怕着了凉。”
宋欢颜钻进她身后的被窝不说话,只用被子把自己给捂得严严实实地,笑嘻嘻地冲着田氏眨眼睛。
田氏见她这般娇憨可爱,自然也跟着笑了,抬手照着她的小屁股轻拍一下,宠溺道:“你这孩子!”
田氏继续低头数钱,宋欢颜倒也不着急入睡,只看着桌上的盈盈跳动的烛芯儿。
过了半响,田氏收拾妥当,回头见她还睁大着眼睛,出声问道:“怎么还不睡?”
宋欢颜应声回过神来,轻声回道:“我也不知是怎么了,就是不困。”说完,坐起身子,闲闲说道:“奶奶,咱们俩说会儿话吧。”
田氏转了身,挨着她的身旁坐下,只应了一声:“嗯,也好。”
宋欢颜想让田氏给她说说过去走镖时的趣事,田氏露出一个沉思的表情,好像极力地再回想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向她讲了几个关于风土民情的小段子。
宋欢颜只觉听得并不过瘾,便又缠着她多说一些。无奈,田氏毕竟上了年纪,记性不比从前,一时间实在想不出什么有趣的事儿。好在,祖孙俩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搭着话,渐渐地起了困意,相依而眠。
****
重新开始摆摊,田氏和宋欢颜每天照例起早贪黑,忙得脚打后脑勺,日子似乎又恢复到了从前的模样。只是,偶尔宋欢颜还是会望向街角,希望能再次看见那一高一矮的两个身影。从那天之后,王盛和铁头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再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后来,田氏为了省去麻烦,将小摊从南街迁到了东街,离着树荫胡同也近许多,来回只需要一盏茶的功夫。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匆匆而过,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置办年货,迎接新年。原本有些萧条的大街小巷,再次变得热闹喧哗起来,街边满是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卖小吃的,卖字画的,卖零碎玩意儿的,卖艺耍把式的,等等等等。茶馆酒肆,纷纷挂上大红灯笼,看着颇为讨喜。祖孙俩的生意也渐渐有了气色,宋欢颜的厨艺也终于有了“出师”的迹象,亲手包得馄饨,每天最少也能买上一二十碗。
这天,宋欢颜急匆匆地跑回来取馅料和面皮。却见,自家院外正站着一个小童儿向自己招手。
PS:新书上传~~还请各位亲们多多支持,点点击,投投票,收藏一下吧!
第二十一章 崔夫人(上)
这小童儿约莫五、六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面若银盘,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圆溜溜地很是招人喜爱。
宋欢颜见他头上高挽发髻,衣着打扮甚是讲究,胸前还戴着一把银制的长命锁。
这是哪户人家的小少爷,怎么跑到自己院外来了?宋欢颜快行几步,冲着他微微一笑,俯下身子问道:“小娃娃,你从哪里来啊?”
小童儿见她笑盈盈地同自己说话,大眼睛转了转,开口问道:“你家是不是有馄饨买?”
宋欢颜闻言,点点头,心中却更觉得纳闷了。
小童儿很是高兴,低头从腰间的荷包里数出几文钱,有意摊给她看了看道:“你瞧我有钱,你现在就给我做上一碗。”
宋欢颜笑眯眯道:“买是有买,不过这里没有。你要想吃,就叫你爹娘带你去街上的小摊去吃吧。”
小童儿闻言却是不依,连连摇头道:“我这会就要买。”说完,就将手里的钱一股脑地塞进她的手里,很是认真着急的模样。
宋欢颜想将钱还给他,可那小童儿却故意背过双手去,扭着身子,完全就是一副赖皮的模样:“我要馄饨,我就要馄饨。”
宋欢颜有些无奈地看着他,暗道:这是哪里来得馋嘴小屁孩儿,怎么一点都不认生。就算你长得可爱点儿,也不能这般粘人耍赖啊?
俩人僵持了一会儿,宋欢颜见他就是赖着不走,终于妥协了。她双手推开院门,向那小童儿轻声道:“好吧,我就好心给你做一碗,你进来等着吧。”
她的话音刚落,那小童儿就抬脚迈进院中,丝毫也不犹豫,圆溜溜地眼睛好奇地四下打量。
宋欢颜怕他乱跑,只好将他带到厨房,并且还好心地给他搬了一只小凳子坐,跟着拿起火折子去点柴。家中正好有现成的高汤,她盛出来两勺放进锅中加热,顺道加了些青菜和佐料。
这会,小摊上只有田氏一人操持着,自己的动作得快些才行。宋欢颜飞快地包着馄饨,十二个馄饨,很快就下了汤锅,引得那小童儿在旁瞧见,小脸上写满吃惊,呆愣愣地瞧了好一会儿,才道:“真厉害!”
宋欢颜闻言,瞥了他一眼,随即将煮好的馄饨端到他的面前,递了羹匙道:“快趁热吃吧。”
谁知,那小童儿不接羹匙,反倒是要伸手去端那滚热的瓷碗,也不怕被烫着。
宋欢颜见了,忙阻拦他道:“这很烫的,你要拿到哪里儿去?”
小童儿很是高兴道:“我要端给娘亲吃。”
娘亲?宋欢颜显然有点被他这个小鬼给弄糊涂了,但见他非要马上端走的架势,忙问道:“你娘亲在哪儿啊?”
小童儿依旧笑笑地看着她道:“娘亲在家里。”
宋欢颜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我彻底被你打败了。无奈,对方是个小孩儿,她也只能好人做到底,将碗里的馄饨倒进有盖子的砂锅里面,准备亲自帮他送过去。
小童儿见状,立时笑弯了眉,乐颠颠在前面带路。
原来,他也是住在这条胡同里,离着自家只隔了两户。小童儿上前敲门,宋欢颜跟在他的身后,片刻只见,一名青衣小厮前来应门。
那小厮一见他们二人,顿时吓得一惊,连语气都有些磕巴道:“小少爷。。您什么时候跑出去的?”说完,又好像猛地想起什么似地,俯下身子,故意压低声音道:“我的小祖宗啊。您不好好在屋中歇午觉,怎么能偷跑出来呢?万一让老爷夫人给知道了,小的们可有罪受了。”
小童儿见他这副慌张的模样,却觉好笑,那小厮见状,忙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继而抬眼上下打量了一番宋欢颜,只觉看着有些眼熟。
宋欢颜赶着回去,便将手中的砂锅交给那小厮道:“这是你家少爷买的馄饨。”说完,转身欲走,却见那小童儿扯住自己的衣角,小声说了一句:“多谢。”
宋欢颜闻言,笑了笑,柔声说道:“下回记得同父母一起出来,莫要再自己偷跑出来了。”
小童儿眨眨眼,只冲着她笑笑,却不答话。
到了傍晚时分,那小厮特来送还砂锅,并且向宋欢颜作揖道谢:“白天时候,我家少爷多亏了小娘子的照顾,我家夫人让小的特来跟您道声多谢。”他一面说一面从袖兜里摸出一小串铜钱,双手呈给宋欢颜。
宋欢颜见了,忙摆一摆手道:“这可使不得。你家少爷白天已经付过馄饨的钱了。”
那小厮见她执意不肯收下,倒也不好强给,只得又道了一声谢,继续道:“我家夫人这几天正害喜得厉害,今儿尝过小娘子的手艺,很是赞不绝口。所以小的想来打个商量,看能不能请小娘子明天晌午再做一碗送过来。”
现成的生意找上门来,宋欢颜自然是愿意的,当场点头答应下来,随即询问起他家的主人姓甚名谁。
那小厮含笑回道:“我家主人就是崔教书。”
原来是他。搬来已有一月有余,宋欢颜常听见街坊四邻谈论起这位崔教书,只是一直未有机会得见真人。想来,白天那五官清秀的小童儿,便是他的儿子了。
***
第二天晌午,宋欢颜按着商定好的时辰送了馄饨过去。
前来应门的还是那位小厮,他双手接过瓷碗,十分客气地让着宋欢颜进院,含笑道:“我家夫人正在厅中闲坐,请小娘子进屋去说话。”
这崔家的院落格局宽敞,竟比自家的要大上两三倍,院子里满铺着青石方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直往里,迎面设有一所单屋,启帘进屋,只见屋中裱糊干净,两边墙壁挂着古人山水名画,架上摆列着大大小小的古董玩器,优雅沉静。
崔教书的内人正端坐于黑漆交椅之上,她看着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生得眉目清雅;肤色白里泛红;甚是明艳端丽。一双玉手有意无意地护着小腹,很是小心翼翼。待见小厮领着宋欢颜进来,侧头吩咐身边的丫鬟小梅去泡茶来吃。
宋欢颜先开口问了声好,那崔夫人见她模样姣好,又懂礼貌规矩,不禁心生喜欢,笑盈盈地招呼她落座。
第二十一章 崔夫人(下)
宋欢颜没有料到她会这般热情招待自己,不免有些腼腆,微低了低头。
崔夫人含笑道:“昨天,我那稚儿给你添了不少麻烦,难得姑娘周到细致,还亲自将他给送了回来。”
宋欢颜闻言,忙客气道:“区区小事,实在不足为谢。同在一条胡同住着,彼此相互帮忙是应该的。崔夫人太客气了。”
崔夫人听了微微地笑着颌首,不由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小姑娘。她虽然穿着粗糙的衣裳,却丝毫遮掩不住周身透着那一股清丽活泼的气息。看着年纪也不大,行为说话却是规矩得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想必也是家教良好的人家出身。
“姑娘叫什么名字?”崔夫人轻声问道。
“我姓宋,名欢颜。欢乐的欢,容颜的颜。”
“嗯,是个好名字,听着文雅又讨喜。”崔夫人轻声赞了一句。
片刻,丫鬟小梅过来奉茶,崔夫人端起那只青花细瓷碗,轻轻地抿了一口,方才问道:“姑娘,今年多大了?”
“待过年关,我就十一岁了。”
“哦,姑娘天生一张娃娃脸儿,看着倒是不像。”崔夫人又吩咐身边的小梅:“来,把我屋里的那个红漆木盒拿出来。”
小梅脆生生地应了一声,随即揭起青布帘,转身进了后堂。
待她木盒取来,崔夫人含笑将宋欢颜招至自己跟前,跟着打开木盒给她看道:“来,挑几个喜欢的。”
宋欢颜应声低头一看,不禁心中一动,木盒里面竟是用各色绢纱做成的簪花。因为手工精巧,乍眼看去,竟和真花一模一样,毫无差别,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宋欢颜看着虽然喜欢,却还是摇摇头道:“崔夫人,这个我不能要。”她之前曾在街边的摊位见过这样的绢花,只小小的一朵就要二三百文钱。
崔夫人闻言,轻柔一笑道:“姑娘不必客气,不过只是些零碎的小玩意儿,你就挑几枝戴着玩吧。”
她身边的丫鬟小梅,也跟着开口附和道:“姑娘就挑几只吧,这些都是我们夫人自己亲手做的,今儿还是头一回拿出来送人呢。”
宋欢颜闻此,还是摇头道:“我年纪还小,真的用不着这些的。”
崔夫人闻言,看了看她头上梳着的双丫髻,顺手拿起一朵樱草色的小花,轻插在她的鬓发上,“我瞧着,这个颜色最衬你。”
宋欢颜的鼻尖瞬时袭来一阵犹如茉莉般清幽的香味。她顺势抬起头,只见崔夫人笑盈盈地看着自己,微微有些脸红,忙郑重地道了声谢。
正说话间,后堂内又有人掀起帘子,一名身材粗胖的老婆子携着一个穿戴整齐的小男孩儿走了进来。
宋欢颜仔细一瞧,来人正是昨天来买馄饨的那名小童儿。
“娘亲。”那小童儿一见崔夫人立马粘了上去,眼角不经意地往旁一瞥,待见宋欢颜也站在屋中,不禁开口问道:“咦?你怎么在我家里?”
宋欢颜还未来得及开口回答,便听那崔夫人先开口道:“宁儿,快叫颜姐姐。昨天你可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
崔宁闻言,看看娘亲,又看看宋欢颜,微微有些别扭的样子,小声唤了一句“颜姐姐。”
崔夫人含笑望着他点头,旁边的老婆子也跟着笑,轻声说道:“夫人,宁哥儿刚刚用过午膳,今儿倒是比昨日多用了小半碗。”
崔夫人听罢,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轻抚了抚儿子的小脑瓜。
崔宁抬眼望望娘亲,作势伸出小手就要抱抱,却被身边的老婆子笑着拦道:“宁哥儿,夫人现在身子沉,可使不得呢。”
崔宁听了有些不高兴,崔夫人含笑握住他的小手,将他重新交于那婆子照看,叮嘱道:“老爷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来,妈妈先带他下去歇午觉吧。”
“是。”老婆子恭谨地答应着。
那崔宁虽有不愿意,却还是一步三回头地随婆子往后堂走。那婆子见他走得慢吞吞地,便俯下身子将他抱起来走。
宋欢颜在一边十分安静地坐着,心里思衬着自己是不是该起身告辞了。
不过,崔夫人却并不怎么着急,又留她闲话几句家常。跟着,又让丫鬟小梅取出一小串子铜钱递给她。
宋欢颜见状,婉拒道:“夫人给得太多了。我家的馄饨每碗只卖十文钱。”
崔夫人闻言只是笑笑,由着身边的丫鬟小梅接过话道:“颜姑娘无需客气。这钱先算做是定钱,我家夫人身子怀喜,出门不便,往后还劳烦姑娘每天晌午送过来一碗馄饨。”
宋欢颜没料到,自家的馄饨竟能博得崔夫人如此喜好,忙道了一声谢,跟着收下铜钱起身告辞。那青衣小厮一直客气地将她送出门外,好像她真的是什么贵客似地。
待她走后,崔夫人携着小梅的手进了内堂用膳。桌上放着温好的馄饨,馄饨搁在上好的青瓷小碗里,看着倒是比之前的卖相好了不少。
小梅侍奉夫人浣手漱口,随即递上羹匙道:“夫人请慢用。”说完,后退两步,静候在旁。
崔夫人的胃口不错,一连用了五六颗馄饨,方才用绢子擦擦唇角。
小梅见她用得稳妥,不吐不呕的,很是高兴,一面上前收拾一面含笑道:“赶明儿,奴婢也得好好琢磨琢磨,这宋家小娘子的馄饨,怎会这般得夫人的意?”
小梅跟了夫人快五年,夫人的饮食起居一直都是她的分内事。这小半个月来,夫人害喜害得严重,口味挑剔得很,但凡是有一点不合适的气味都咽不下去。每天只吃小半碗清汤面,油腥味分毫都沾不得。
崔夫人闻言,微微一笑,想来那馄饨还剩下几颗未动,便一并赏给她吃了。
小梅背过身去尝了一颗,只觉味道很是香甜满口,便又舀了一颗,想要看看里面放得是什么馅料。正觉纳闷的时候,却听夫人忽然轻声提醒了一句:“那里面放了板栗。”
小梅闻言,忙“咦”了一声,随即仔细尝了又尝,果真有板栗的味道。“夫人,真是奇了。奴婢还是头一回见有人往馅料里掺入板栗的。”
崔夫人笑了笑,看了她一眼,淡淡地道:“听着虽然新鲜,倒也并不是头一遭了。”想来之前,她还在老家学艺的时候,经常能吃到这样的馄饨。
小梅一时好奇心起,正想再多问几句,却瞥见夫人眉眼间闪过一丝怅然,便适时地止住了话。
第二十二章 除夕迎春(上)
田氏待见崔夫人送给孙女的那只簪花,很是意外,原本想寻个机会亲自上门道谢,却因为小摊的生意太忙给耽搁下了。好在,宋欢颜每天都要去崔家一趟送馄饨,偶尔会陪着崔夫人说上几句话或者陪小崔宁玩闹一会儿。
一来二去间,崔夫人对她的印象愈来愈好,小崔宁自然也是欢喜的。平时总是那两个丫鬟婆子围着自己的跟前絮烦,这也不许,那也不许的。如今这个邻家小姐姐,倒是比丫鬟婆子们活泼多了。只是她每次来得匆忙,并不能多留,只陪自己掷一会子沙包便要走了。
小年这天,田氏早早地收了摊子,准备买些好吃的,陪着孙女回家好好热闹热闹。祖孙俩走走逛逛,买了不少的吃的用的。宋欢颜为了应应节气,还特意买了一盏大红灯笼和一挂百响鞭炮。
傍晚时分,宋欢颜用竹竿挑起长长的鞭炮,在自家院子里点了起来。田氏在旁护着她,鞭炮的响声极大,噼里啪啦地,引得祖孙俩各自捂住耳朵,躲到屋檐下瞧着。待到她家的放完燃尽,隔壁的几户人家的也跟着凑热闹,一并放起爆竹来。
须臾,田氏在小厨房里张罗出来一桌的菜,有鱼有肉,甚是丰盛。宋欢颜凑到桌前闻了闻,忙拍手赞好,祖孙俩就这般美滋滋地奢侈了一回。
饱食过后,宋欢颜没像往常一样缠着祖母说话,而是回了自己的屋子,取出那只存钱用的陶罐,用手掂了掂。不过才一个月的功夫,那陶罐便变得沉了起来,宋欢颜看着心中一喜,忙拿出线绳将铜钱儿一个个的串连起来。
她一直想给祖母田氏买件礼物,这会终是攒够了钱。不过这么多钱带在身上,实在不方便,万一自己出门时让祖母给瞧见,她肯定不会同意的。
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宋欢颜趴在桌子上,愣愣地发了一会儿呆。
片刻,院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宋欢颜连忙起身去应门。开门一看,竟是一名瞧着有些眼熟的小厮,手上还提溜着不少东西。
“姑娘安好,小的是何家的贾三儿,奉了老爷的命来给姑娘和亲家奶奶送东西。”
宋欢颜这才想起,自己之前曾在何家的医馆见过他,随即笑让着他进来说话。
“今儿是小年,老爷和夫人备了些东西给姑娘。”贾三儿原先是被当学徒收进医馆的,只不过何成春医术平平,实在带不出什么徒弟来。所以,贾三儿也就成了何家名副其实的下人,平时做些扫除跑腿的杂活。
田氏迎他进屋吃碗热茶,贾三儿却是拘谨得很,只把东西放下就推说要走。
田氏见状,忙掏出几枚铜钱给他,并且让他带捎句话给他家老爷夫人,说他们明天就会去上门拜年。
贾三儿平时在何家根本没什么油水可拿,这会收了铜钱,不禁连连道谢,欢欢喜喜地回了。
到了第二天,田氏和宋欢颜穿戴整齐,携着几样礼物前去何家拜年。
虽然还未到除夕,但胡氏已经打扮得如桃红柳绿一般,立于门前,很是扎眼。何成春还是温和客气的模样,只是看起来比前一阵子胖了些,气色也好了。至于,那个爱捣乱的何福官,显然对宋欢颜还有所顾忌的,故意离着她远些,站着一旁也不说话。
宋欢颜见状,心中暗暗偷笑,脸上却没表露出半分,只是按着规矩给两位长辈请安拜年。
拜早年居然也有红包收,宋欢颜倒是没有想到的。身为小辈,长辈给的东西自然要好好收下,这样才显得礼貌。田氏自然也准备了一份给何福官,红包里面装得是一两的银票,按说分量也不轻了。
何老爷子还是那副老样子,下不得床,饮食起居全由小厮婆子们负责。不过,许是因为要过年的缘故,老人家还算得上精神,尤其是见了满脸喜庆的外孙女。
宋欢颜陪着老爷子说了好一阵子的话。她本来不是个话多的人,只是想让老人家高兴高兴,便故意想来几件有意思的趣闻趣事来说。
何福官在旁陪着听,刚开始他还有些无趣的样子,可后来自己听着听着,不禁跟着入了戏,嘴角微翕,似乎想笑又不愿笑似地。
何老爷子也很捧场,无力地倚在床榻之上,轻轻地跟着微笑倾听。期间,甚至还有一次笑得差点喘了起来。
宋欢颜见状,忙止住了话头,顺手侍奉他老人家喝了一碗茶。
何老爷子生怕自己的身子不好,扫了孩子们的兴致,忙嘱咐儿子道:“我这里就病气太重,你带着俩孩子去外面玩吧。午膳就不用等我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就行。”
何成春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吩咐小厮取来人参片给老太爷含着,自己则领着孩子们去厅里用饭。
今天,胡氏的心情不错,对待宋欢颜也比之前更加热情起来。
宋欢颜虽不怎么适应,却还是含笑受了。席上,何福官就坐在她的旁边,这一次他没有胡来,而是十分斯文地吃饭夹菜。
吃过饭后,大人们照例要喝喝茶,说说话。如此一来,宋欢颜不得不和何福官一道玩去,俩人都绷着脸,谁也不愿先开口说话。
宋欢颜自己一个人打量起屋中的摆设,时不时和旁边的婆子说上两句话,只当对面的何福官是个透明人。
何福官却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偶尔偷瞄一眼对面的她,神情有些闷闷的。
婆子见状,也不敢随便出声调和,生怕不小心惹了自家的少爷发脾气。
过了一会儿,何福官好像有些坐不住了,拿起拐杖,一瘸一拐地往外走。
婆子见了,忙上前道:“少爷,您要去哪儿?”
何福官闻言,瞥了她一眼,冷冷道:“我回房睡觉去。”
婆子面露难色,小声道:“少爷,这会还不到午睡的时辰呢?”
“千金难买我愿意,你们少管!”何福官只扔下这一句话,便咯噔咯噔地出了屋。
宋欢颜瞧着他的背影,有些无奈,也有些不解。他虽然残疾,但有爹有娘,生活也富足平稳,平时还有下人们伺候照顾。按说,应该没什么好不满的才对,可他却总是气鼓鼓的,恨不得非要让所有人都跟着他一起不高兴才行。
PS:白雪飘飘,鹿铃霄霄,甜蜜的平安夜来了~~柒柒在此祝愿大家圣诞快乐!
第二十三章 除夕迎春(中)
宋欢颜收回目光,慢慢记起祖母曾经也谈过何福官的事,说他并不是天生的瘸子。他的腿疾是因为小时候的一次意外失足而落下的残疾。听说,他小时候也是个可爱伶俐的孩子,可自从腿瘸了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地,敏感又易怒。凡事有一点点不随他心意的地方,就会暴跳如雷。胡氏就他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所以平时对他也是娇惯迁就,缺少管教,继而使得他的脾气更坏了。
她正独自出神想着,却听门外有人轻唤自己的名字,忙立时应声望去。
原来是田氏过来寻她回去,宋欢颜起身向那对面的婆子道了一声谢。“妈妈做得点心很好吃。”
那婆子闻言,忙含笑回道:“难得姑娘您不嫌弃。”说完,从袖间抽出一只手绢包了两块递给她,“来,姑娘带着路上吃。”
宋欢颜见了,心下一动,笑盈盈地伸手接了点心。
待出了何家大门,宋欢颜忽然扯了一下祖母的衣摆,轻声问道:“奶奶,我想去瞧瞧春儿,顺道把这拿点心给她吃。”
田氏赞同道:“也好,那我陪你一道去。”
宋欢颜摇头道:“我自己过去就成,奶奶先回家去吧。”
田氏稍微犹豫一下,叮嘱道:“那你可得快去快回啊。”说完,摸出几文钱给她买零食吃。
宋欢颜连连点头应了。
原先住着的小杂院,这会已经有了新的租客。他们都是一些做力气买卖的粗人,个个流里流气,不修边幅,说话行事很没有规矩礼貌。
宋欢颜无意间听到他们打趣的闲话,只听了两句,脸色就变了,忙拉着冯春的手急匆匆地出了院子。
冯春见她过来,自然是异常欢喜,却见她这会神情有异,只顾拉着自己往人多热闹的地方去,不免诧异道:“颜姐姐,咱们这是往哪去?我娘不许我往远走。”
宋欢颜闻言,方才停下脚步,回头仔细打量她一番,发觉她好像又瘦了不少,便将点心塞进她的手中。“外面这么热闹喜庆,我寻思着带你出来瞧瞧。来,这个给你吃。”
冯春笑呵呵地道了一声谢,接过点心,开开心心地吃起来。
宋欢颜站在一旁没说话,只是看着冯春,微微觉得有些不安。方才在院中听得那些闲言碎语,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熊氏本就是个没心肝的人,再加上冯来发那个赌鬼。。。。。。
“春儿,我问你件事儿。”宋欢颜微微沉吟道。
冯春闻言,用袖子抹了一把嘴角的糕饼碎屑,脆生生应道:“姐姐你问。”
“这几天来,你家里可来过什么人没有?”
冯春想了想,点头道:“嗯,前天晌午来过一名中年妇人。”
宋欢颜继续问道:“你还得那妇人作何样打扮?”
冯春忽然轻轻笑起来,脑中回想起那日的情景,仔细说道:“那妇人红唇白齿,打扮得就跟一朵大红花似地,满身香气,走起路来的样子一扭一扭的,可滑稽了。”
宋欢颜听罢,心中已经有九成肯定,那熊氏想要做什么了。于是,她忙拉过冯春的手,提点道:“春儿,你要小心啊,你娘她恐怕是想要把你给买了。”
冯春闻此,拿点心的手明显一僵,当场呆愣住了。
宋欢颜心知自己的话,把她给吓着了,忙继续道:“前天那上门的妇人一看便知不是什么良家妇女,你回想看看,她可曾跟你说过什么话没有?”
冯春满脸困惑地望向宋欢颜,勉强定了定神,继续回想起那日的情景。吞吞吐吐道:“那人是和我说过话。。。她问我想不想穿漂亮衣裳。。。天天擦香香。。”
宋欢颜心中暗道:这回坏了。那熊氏怎可这般歹毒无情,竟要将这么小的冯春卖进那种地方,真真是作孽啊!不行,她不能眼见着冯春就这么被人推进火坑活受罪。
此时,宋欢颜微微垂眸,眉头紧锁,却没注意到,冯春的瞳仁里夹杂着恐惧和哀伤的目光。
就在宋欢颜晃神的功夫,冯春突然转身往回跑去。口中还喃喃道:“不会的,不会的,我爹他不会卖我的?”
宋欢颜一怔,连忙追了上去,只是那冯春跑得极急极快,三两步就将她给落下来了。
待到她跑回小院时,熊氏早已经在院中骂开了,“小贱蹄子,老娘养了你整整五年,你居然敢这么跟老娘说话,我看你是不想活了?”说完,便抬脚踹了冯春一脚。
冯春瘫坐在地上,也顾不得身上的疼,只是一个劲儿地大声道:“我要见我爹,我爹他不会卖我的。”
“哼!”熊氏冷笑一声:“你爹?你爹他才不管你的死活呢!若不是我天天给你留口饭吃,你能活到现在?好,如今你既然都明白了,老娘也不瞒着你。那惠春院的孙妈妈肯出五贯钱买了你去,你爹和我已经都答应了。”
冯春闻此,早已满脸是泪,宋欢颜忙上前将她扶起来,一面抚着她的后背,一面望向熊氏:“冯家嫂子,春儿好歹是你的继儿,跟前跟后伺候了你这么多年,你怎么能忍心将她往火坑里推。”
熊氏待见宋欢颜跟了上来,不免蹙了蹙眉道:“我家的事儿,还轮不上你这丫头插嘴,你且哪儿来哪儿去吧。”说完,又对冯春说道:“小蹄子,你可别不知好歹。老娘也是为你想过的。你仔细想想以后你到了那儿,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不说,还有大把大把银钱赚。别看你现在虽然不情不愿地,但待到了以后穿金戴银时,你还要好好谢谢我呢。”
冯春依旧在哭,眼泪就好似断了线的珠子,止都止不住。
院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