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花灿烂-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话,我只背后对你说。”
原来还是有进步的,只是这进步,也真不知道算不算是进步。春花恨铁不成钢地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的话要是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说,就不要说了!”
“小婶,你真的不喜欢我?”
春花耐心地对温副千户说:“小婶喜欢你,不过就是像喜欢弟弟和侄子那样的,你对小婶也是一样的,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温副千户专门喜欢勾搭小媳妇,在春花看来可能是有些恋母情节,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伯父虽然疼爱他,但怎么也代替不了亲生的母亲,别人都看到温副千户光鲜的一面,春花却能感到他内心的渴望,他不过是个想让别人疼他的孩子而已。
温副千户到了卫城后,对靖远楼的饭菜非常推祟,又第一个在这里包饭,带动了卫城人对靖远楼的重新认识,大大提高了靖远楼的地位,推动了靖远楼收入的大幅增加,只这份赏识,春花就对他有非常的好感,平时也很照顾他。
温副千户也知道小婶对他的喜爱和宽容,这种感觉温副千户虽然说不清,但却能体会到,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感觉,在小婶身上,他总能感到一种类似香甜的气息,使他愿意整天与她在一起,要是能每天都抱着她、靠着她,与她厮混在一起,那是多舒服的事。
在宣府,他也有过几个相好,每个人也都是有差不多的感觉,可是他在小婶身上感到了一种永远不想离开的新体验,让他沉迷。
也许是因为从没得到吧,温副千户这样的劝自己,别看他年轻,对于男女之事,他并不陌生,而且深知其中的三味,只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但对于小婶,似乎又不全对。
☆、第一百三十三章
池指挥佥事温声提醒过自己;卢百户用拳头打醒了自己,小婶不是那种他用金玉钱帛能勾引上手的人;她很正派;虽然见了每个人都说说笑笑,和气热络,但也只是因为她开着饭店;要开门做生意罢了。
以前在宣府时;大家有时攀比般地勾引良家妇人;但也都知道;有一种妇人是怎么也勾不上手的;而这种人并不见得是表面上摆出最三贞九烈样子的人;而是心里有着坚持的人。
遇到这样的人;大家明了后就会退避三舍;温副千户如今想明白了,小婶就是那样的人;除非;可是;温副千户轻轻地说:“小婶,我真想天天和你一起,可是我娶不了你。”
春花知道这是他的肺腑之言,虽然对温副千户没有男女之情,但她还是有些感动,只要是真诚的感情,都值得人动容。
而且她虽然经常对温副千户恶言恶语,但其实一点也不讨厌他,对面这样一个如画的青年,实在很难让人对他生起恨意,何况温副千户人并不坏。
至于温副千户直言不能娶自己,春花就直接略过了。她自然知道,顶着寡妇的名头,只要稍微有些身份的人就不会愿意求娶,这就是世情,春花其实也借着这种世情挡掉了不少的桃花。
“你长得这么俊俏,会娶到好妻子的。”春花半开玩笑地说,把屋子里莫名出现的伤感打散了。
“小婶,”温副千户说:“指挥使向我伯父提亲了,是他家的庶女,就在定辽前卫长大的。”
指挥使在定辽前卫的妾室只生了一个女儿,那么就是曾经让卢百户去相看的那个了,有了卢百户的经历,春花对指挥使家的庶女印象并不好。
“在定辽前卫长大的,上没上族谱?”春花提醒温副千户。
温副千户看了一眼春花,惊异于她能懂得这些,“听我伯父说,原来并没有上族谱,我伯父就一口回绝了。后来,指挥使又特别写信回京,让家中将她填在族谱上了。”
这些高门大户间的联姻,结的就是两姓之好,温副千户的伯父自然会注意这些,春花转念间就已经想明白了。但是,她犹豫一番还是把卢百户的事情说了。
春花第一次看到温副千户叹了一口气,他不再嘻笑,甚至连平素的玩世不恭的神情都收了,无奈地说:“这事我也听过,她们也是在指挥使请客时见到我的。”
春花想起来,那天摆接风宴时,赵氏和胡小姐是曾到大厅外面隔着屏风向内看过,当时春花只当她们是好奇,并没有太在意。
事情很清楚,温副千户英俊迷人,一下子让指挥使的妾室和女儿看上了,然后就给温副千户的伯父写信,又写信到京城改族谱,这亲事已经启动了很久了,大约在温副千户到定辽前卫时就开始了。
“那你?”春花问。
温副千户也是官宦子弟,有他的伯父给他撑腰,完全不必被迫答应这门亲。而且听温副千户话中的意思,对指挥使的女儿并没有多上心,可他流露的意思却是同意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伯父给了我两封信,一封信是同意,一封信是拒绝,让我自己拿一封送给指挥使。”温副千户笑着看着春花说。
自己就是想,如果小婶答应和自己相好,那自己就把拒绝的那封信送过去,和小婶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先过上几年,再找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成亲,可是小婶就这样不以为然地说把自己当成了侄子和弟弟,在那一瞬间,他已经决定把同意那封信送出去了。
春花这边的想法却是觉得温副千户的伯父有些草率,让年纪这样小的侄子自己做主,怎么也不够妥当。但作为伯父,能做到这一点也就算不错了。于是她便说:“婚姻大事,你一定要谨慎。”语气中并不赞成温副千户的这门亲。
卢百户说得对,她们看上的是温副千户英俊潇洒,如果温副千户有了什么意外,夫妻还能和睦吗?
“小婶,你不知道胡小姐的嫁妆有多少,”温副千户笑着说:“现银四万两,还有两万两的各种古玩字画器物,我伯父就是看上了这笔嫁妆。我父母过世时给我留下的钱物不过几千两,伯父有十几个儿子,也不能再给我添太多。”
春花想说钱是能赚来的,但话到嘴边又停住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做生意赚钱的。更何况几万两银子没那么容易赚到手。而指挥使的女儿的嫁妆并不比京城里大户人家女儿差,想来是指挥使在卫城所有的积蓄,他在京城的女儿也未必能有这样一份嫁妆。
更何况她与温副千户非亲非故,也没有理由再反对下去。她便问:“想好了?”
“想好了,”温副千户眼光流转,掠过春花的脸,安慰自己似的说:“听说从小就从京城里请了老师来教,应该不错吧。”
“订了亲,你就把心收一收,别在外面瞎胡闹了。”春花说温副千户。温副千户的风流史,春花怎么能没听过?
令春花欣慰的是,温副千户点了点头。
“喝点茶吧,”春花给温副千户倒了茶问:“孟百户受伤了吗?”
“和我差不多,”温副千户并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实在是他从小经常打架斗殴,受点小伤也不当回事了,可他却八卦地问:“小婶,你和卢百户相好?”
春花伸手敲敲他的头说:“别乱说,卢百户可是好人。”
“那他那天就像疯了似的,我和孟百户都被他吓坏了,也没敢怎么还手,要不然怎么两个人都被他打了?”
“我们认识时有点特别,”春花把除了在小河边的事以外的情况都一一对温副千户说了,然后告诉他,“卢百户是个讲义气的人,他觉得我没了得人头的封赏,总是有些内疚,因此一直很帮我。”
“要是那时候我在就好,”温副千户神采飞扬地说:“那样小婶你就不会这样不待见我了,没准能同意和我相好呢。”
“你这脑子都想些什么,”春花觉得好笑,“那个时候,命悬一线,你要是在,没准能吓哭了呢。”
“小婶,你看不起我,”温副千户气愤地说:“明天我就找卢百户再打一架,上次见他那个样子,我没放开手脚,这一次吗?我一定打赢他,让他一个月起不来床!”
“小婶错了,”春花赶紧道歉,“就是卢百户自己也说你的功夫不错呢!”看温副千户的神态,春花知道他真的被惹毛了,在这些军人的眼里,要是认为他们不够勇敢,就是最大的耻辱,温副千户年纪不大,可也很有自尊心。
“哼!”温副千户并没有被春花的道歉所打动,他斜着眼看着春花说:“小婶,你早晚会看到我有多厉害!”
“是,是,我等着看到温副千户成为大将军。”春花说错了话,只能陪着小心,自己一直觉得温副千户就是问题青少年,怎么也不认为他能有多大的能力,但现在从温副千户身上却感受到一种气势,这孩子说到了正事上,并不是一味胡闹的,自己以往还真的小看他了。
没几天,温副千户与指挥使家的千金定下亲事的消息就传了出来,温副千户的伯父派了人,隆重地下了聘,在定辽前卫重新买了一套两进的院子给他们做新房,又请人重新修缮。
指挥使家也派了人到房子里量尺寸,准备打造家俱等。
这门亲事在定辽前卫就相当于前世欧洲王室举行的世纪婚礼,得到了定辽前卫所有人的关注。春花每天在饭店里也听到大家议论纷纷,从聘礼的礼单到嫁妆的多少,再到新房的布置、院子里栽种的花木,每一样都被反复评说。
很多东西都是定辽前卫的人没见过的,大家艳羡称颂不已。
从此温副千户一反常态,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怜香惜玉,一改处处留情的作派,就是原来有些不清不楚关系的人也都一下子断了。人也收起了嘻皮笑脸的样子,整天一副严肃端正的面孔,让卫城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之余,又感慨要成亲就是大人了,温副千户总算是长大了。
春花倒非常喜欢这样的温副千户,每于他到饭店来的时候,总是热情招呼,现在总不必再担心他什么时候弄出来留门什么的话来。温副千户在春花面前真的就成了一个可爱的美少年乖宝宝,总是对他笑脸相迎。
涂三爷的信来了,他在定辽右卫给春花买了一间铺子,位置、大小,价格都还相宜,花了四百五十两银子。要知道这一年多,辽东镇各卫所的房子价格又提高了,想再以春花当初的价格捡到便宜已经不太可能。
春花看了信非常满意,也就将准备已久的定辽右卫之行提上了日程。
店里两个成手的掌柜都回了话愿意去定辽右卫,让春花左右为难了一阵,最后只好让年纪大些的毕掌柜先去了定辽右卫,先将房子按饭店的需要进行修缮。
与此同时,春花也让年轻些的耿掌柜负责定辽前卫的生意,她的工作重心就要转移到旅馆和连锁店的管理上。前世她的生意就做到这个阶段,她正准备大展鸿途时生了病,眼下如何继续做下去春花胸有成竹。
集团化的管理千头万绪,她需要制定规程、培养管理人才、开发经营项目,扩大靖远楼的辐射,现在的她身体健康,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
春花决定在端午节前去定辽右卫,为那里的靖远楼开业做准备。
才厨师来找春花,“于娘子,不知道定辽右卫那边需不需要厨师?”
春花笑问:“才厨师想去?”
“要是于娘子同意,我愿意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倒是个好主意;宁大厨在定辽前卫手艺最好,已经带了两个徒弟;店里又是以火锅为主;两位厨师就有些多,但因为当初与绮红老板有约,春花就留下了才厨师。如今他自己要去定辽右卫倒是好事;总比在那边请到了厨师更了解火锅一些。
因此春花便点头说:“那自然好;才大厨赶紧回家准备行李衣服什么的;这几天就要走了。”
才大厨丧妻已经几年;一个儿子早就成家了;小女儿前不久嫁了出去;倒是没有什么家累;到定辽右卫还方便。
“我想求于娘子帮我提一门亲事;”才厨师微微有些紧张,加快了语气说:“我想娶秋月姑娘;正好带她离开定辽前卫。”
春花呆了一呆;原来才厨师是这个打算。
她先将才厨师带到了一个没人的房间;刚刚他们只是在院子中间说的话,虽然没人在那里,但保证不了不被别人听到。然后说:“才厨师,有些事就是到了定辽右卫也没有用,人们早晚会知道的。就像池指挥佥事和温副千户过去的事,大家不是一样清楚?”
流言的传播是不可小瞧的,有时它的速度远远比人们所想到的要快。
“这事我已经想很久了,就算没有到定辽右卫的机会,我也想请于娘子替我去提亲。只是我想到定辽右卫去,我们就不必再与儿子儿媳在一起了。”才厨师语气很肯定,“于娘子不也总是说秋月是个好姑娘吗?”
才厨师与秋月秋叶认识时间要比春花长得多,他早就知道这两个姑娘都是好姑娘,只不过是命不好。他丧妻多年,早就动了心思,但一直的所顾虑,最终促使他下了决心的就是于娘子。
于娘子不但将这两位姑娘收下了,替她们说话,还真的待她们如同别的伙计一样。才几个月的功夫,秋月和秋叶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走路说话不再委委琐琐的,人也变漂亮了。
其实以前她们也都长得不差,只是不敢收拾打扮而已,听说于娘子把自己妆盒里的东西都给她们用了。尤其是秋月,本来就清秀,现在把手脸洗干净,又用了些香膏,就是绮红院里的姑娘也没她好看。
春花听了这个消息虽然吃惊,想想后她并不反对,但她怕才厨师以为到了定辽右卫就没有压力了,其实,就是到了天边,该找上门的也一样会来,到那时,他如果抛弃秋月,对秋月的打击就是致命的。
“可是你能保证对秋月一辈子都好吗?”春花问出这个问题后也觉得自己很蠢,但她还是直直地看向才厨师,盯着他的表情。
还好,才厨师很肯定地答应了,总算慰藉了春花的心,她便点头说:“晚上,我替你提亲。”
到了晚上,春花把秋叶打发到范娘子那里,悄悄地对秋月说了。
才厨师已经快四十了,人也很平凡,有着一个厨师们常有的大肚子,这样的人跟貌美如花的秋月比起来真是相差太多了,但他是唯一一个向秋月求亲的男子,也是秋月摆脱这种见不了人的身份的唯一希望。
秋月如果嫁出去了,就是才厨师的妻子,虽然她被瓦刺人掠走过的事实改变不了,但已为□□,大家便会认她的新身份,虽然不至于对她的态度好转多少,但起码出门时不会有人再把她当成坏人,当众调戏她了。
但是愿不愿意,最后还得看秋月的。
睡前,范娘子悄悄对春花说:“于娘子,秋叶一直在哭,说不想和秋月分开。”
范娘子就是这样,知道什么事,都会过来告诉春花,春花点点头,明白秋月是同意嫁人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秋月就对她说:“于娘子,我愿意。但我有个条件,请于娘子再帮我问一下。”
春花点头,有点条件也是正常的。
“我要和秋叶一起嫁过去,如果才厨师同意,我们就嫁。”
春花又呆了,在这里,男人们三妻四妾的不少,但这样姐妹非要同嫁一人的,还是第一次看到。
再一想也是情有可原,秋月和秋叶相依为命好几年,肯定舍不得分开,而且对未来的恐惧使她们比常人都要愿意永远在一起。甚至想的再长远一点,就是才厨师对她们不好,两个人也有个互相安慰的。
春花到了辽东镇,还听说过这里极贫困的民堡里有一妻二夫的,一个男人养家很难时,就给家里再招一个娶不上媳妇的男人,两个人一同养家。
她总觉得秋月和秋叶的情况多少有些相似,不管春花在心里多反对一夫多妻,此时她也没有多说什么,都是为了生活,她只能理解。
春花把话传给才厨师,看着才厨师一脸的惊愕,“娶,娶两个?”
三妻四妾固然是男人们的理想,但平民百姓家却不同,首先多娶一个妻子的花费就不小,将来再养下孩子来,更是不小的负担。有人一个妻子尚且养不活,要将妻子卖出去或典出去。
“嗯,”春花答应着,不去与才厨师震惊的目光对视,低下头说:“她们也是没有办法。”
“没办法?”才厨师重复着春花的话,他喃喃地说:“她们真是没办法。”
春花停了一会儿,又对才厨师说:“你先回去想一想,等想好了再回来告诉我。”
“不用了,”才厨师已经理解了秋月和秋叶的心,他点点头说:“那好,就按秋月姑娘的意思办。”
春花又与他商量成亲的事宜,最后商量先在定辽前卫办亲事,这样到了定辽右卫他们的身份就已经明确了,多少要方便些。而且让秋月和秋叶在靖远楼出嫁,靖远楼就是她们的娘家,就是将来她们有什么难处,还可以回来。
过了两天,才厨师请了媒婆,先是将她们的生辰八字合了一下,这是必要的程序,然后就送了几样银饰来做聘礼。按秋月与秋叶的意思,她们俩不分大小,还是姐妹相称,所有东西都是一式两份。
婚期就定在最近的一个好日子里,只有十几天的时间。成了亲后,才厨师与秋月、秋叶就与春花一同前往定辽右卫,在那边的靖远楼做事。
时间这样的紧,定亲后第二天,早上的高峰期一过,春花就带着秋月和秋叶出门买东西准备嫁妆。
秋月和秋叶在门前犹豫着,秋叶低声说:“于娘子,你替我们买吧,银钱都在这里。”
春花一点也不留情地说:“要是能一辈子不出门,我可以替你们去。现在,都跟着我一起走!”
说着便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门。
秋月和秋叶到了靖远楼里就没出过门,她们几乎不买任何东西,实在需要什么,就请范娘子带给她们。
春花心里也有些打鼓,她是见过秋月被人拦住的场面的,所以带了鲁大姐夫妻,金花主动要求同大家一起出门。
几天前金花已经说服她的外祖父,回了靖远楼学生意。三舅身体残了,她必须负担起家里的重任。
还好,并没有人打扰她们一行人,大家很快就到了银楼。这家银楼是新开业的,专门经营各种金银珠玉,门面虽然不大,货品种类倒也齐全。因为是平常日子,店里的顾客也不多。
春花进了店,就将一直在她后面的秋月和秋叶拉到前面让她们自己选,她给了秋月和秋叶每人十两银子做添妆。
秋月和秋叶每人都有几两银子的积蓄,绮红老板对她们不苛刻,到了春花这里,更是免费吃住,她们俩更是把差不多所有的工钱都攒了下来。
而春花添的银子也是店里的定例,每有伙计成亲,春花都给五两银子,但秋月和秋叶没有父母,所以多加了些。
因为她们很快就离开定辽前卫,所以嫁妆也只是以首饰、衣服为主,其它的用品到定辽右卫再添。
店老板听说靖远楼的于娘子过来了,亲自过来招呼,“于娘子,这是你家的亲友?刚到卫城的?”
春花再看了看秋月和秋叶,明白过来店老板没认出她们来,原来路上没人来打扰,恐怕也是这个原因。
秋月和秋叶穿着店里做的红花布袄,下面是本时代百姓家女人们最常穿的素白裙子,头脸收拾得干干净净,相貌又不错,眼下跟在春花的后面,又有鲁大姐金花簇拥着,很多人已经认不出她们了
春花便笑着说:“是我的姐妹,,麻烦老板帮着选几样银饰,她们就要出嫁了。”
店老板见有生意,笑容可掬地拿出来几款银簪、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除了鲁大姐家的姐夫外,这一群女人都上前参谋。
大丫与小琴也抱着留儿过来了,卫城里没多大,治安也好,大丫与小琴时常抱着留儿到处走,尤其是清明节后,天气已经暖和了,她们三个时常在外面玩。这三人刚刚远远地看到于娘子进了银楼,就跟了进来。
小琴比大丫还要小些,又胆小,春花只让她和大丫一起看着留儿。而小武虽然与小琴一样大,但却懂事得多,已经在店里帮忙了。
留儿一进来后,就伸着小手抓她喜欢的银饰,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春花只好把她一直抓在手里不放的一枚银戒指留了下来,又请伙计们帮着穿上绳子,给她挂在脖子上,逗她说:“母亲就从这个戒指开始给你攒嫁妆吧。”
店老板马上说:“要是嫁妆,怎好是一个,再添一个吧。”
于是留儿的脖子就先挂了两个亮闪闪的银戒指。
作者有话要说:一早怎么也登不上,然后就有事,所以发晚了,抱歉!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月和秋叶选得很快;她们挑的都是一式两份,看来以后是想戴一样的了。春花见她们选取的东西太少;又替她们做主;每人又添一副银镯子,一对银簪子,选的都是式样古拙;份量沉重的;最后算帐;每人十两多一点;多的那些就由秋月和秋叶自己添上了。
在选银饰中间;春花见一个伙计上前与店老板耳语了一句;便猜出来那伙计认出秋月和秋叶了。看店老板虽然变了变脸;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春花也只做不知,笑着付了银子告辞了。
春花以为店老板是为了挣银子才没有说什么;其实当然有这个因素;但还有一点;她没想到,她如今在定辽前卫也颇有些人缘地位,大家也不愿意得罪她,索性就装作不知道好了。
接着就到了田掌柜的布店,田掌柜的儿子正在看店,也是一样,他根本就没认出秋月和秋叶来,还侧面打听了一下她们是谁家的姑娘。春花笑而不答,只是帮她们挑了红色的缎子做喜服,还有够做一年四季各两套衣服、全套被褥的布料,加上棉花、包袱皮等东西,成了亲三年两载都够穿用的了。
她们俩选取的还是都一样的,东西包好后,小田掌柜找了个伙计帮她们送到了靖远楼。
然后又顺便到杂货铺子买了些普通人出嫁时要带的木桶、盆子之类的小东西,春花几个顺利地回了靖远楼。剩下的主要事情就是备嫁了,做衣服、鞋子、被褥,打好包袱。春花本来让秋月和秋叶不必再去干活了,专心在屋子里做针线,但她们俩个并不肯听,每天还是一样的做事,晚上则熬夜做活计。
她们这样的懂事,店里的人也都看在眼里,大家慢慢已经接受春花的观念,并不再对秋月和秋叶避之如虎,就是连鲁大姐,也同店里的女人们一起主动帮着纳鞋底,缝衣服,好在这里差不多每个女人都会做针线,只除了春花。。
人多力量大,虽然准备还不够充分,但到了成亲前的晚上,还是做好了喜服和几套衣服。
春花是经历了一回出嫁的,她当时身上穿的嫁衣,就费了不知多少的人工、金线和珠宝。眼下见到只用一块裁好的红缎子做盖头、没有绣花的红喜服,叹了一声,“时间太紧,还是过于简陋了。”
鲁大姐说:“弟妹,不知你当年成亲时用的什么?我那时穿的是借来的红棉袄呢。”
春花看到范娘子正看向自己,马上改口说:“我只是看温副千户家里准备了那么久,心想,我们比起他差得太多了。”
鲁大姐笑着说:“温副千户出身大家,自是没法比的。鲁千户当年成亲,也不过是穿了件红棉布袍子罢了。秋月和秋叶的喜服不差了。”
春花赶紧点头称是,又在心里默默地想,“自己穿那么豪华富丽的喜服,不过落得个逃婚的结果,但愿秋月和秋叶比自己的命运要好。”
秋月和秋叶的嫁妆准备得七七八八,但有一件事始终没办好。原来成亲所用的被褥之类的东西,都要请个全福人来帮着缝上几针,成亲的时候,也要有她们送嫁,表示吉祥和祝福。
所谓的全福人就是父母、公婆、子女俱全的人,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长的时代,这样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边城,战火频发,使得全福人更少,靖远楼里这些女人里就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
春花请了几位全福人,可她们都推脱了,其实请全福人来是要打点些银钱和礼物的,以示感谢,在平常的时候,全福人是很愿意出来参加这种喜事的,不但能沾沾喜气还有收入,但就因为中秋月和秋叶的过往,竟然没人肯来。
春花心里不舒服,但她也明白定辽前卫的人是极保守的,她们虽然不再为难秋月和秋叶了,但不可能从心里赞成把她们当成平常的人,尤其是到了出头露面的时候,谁也不愿意。
“多许些银两和礼物,让鲁大姐再去请一请吧。”春花这样想着,刚要将鲁大姐叫来,才厨师过来找她。
“于娘子,我家的邻居弟妹就是全福人,我同她说好了,她明天就会过来。”
春花听才厨师的语气很是平常,但她知道才厨师能请到全福人并不是这样容易的,这些天一直提着的心放下了。
能够对自已未来妻子的事情热心关注,遇到了问题积极出面解决,这样的男人一定会是个好丈夫吧。
才厨师已经有几天没上工,他在家里收拾房子,准备迎娶,又与春花商议一下成亲的细节。虽然他表面很是镇静,但春花还是感到了他的焦虑。
成亲的消息本来没说出去,但也没有特别隐瞒,但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压住了温副千户成亲准备的风声,卫城到处都有人讨论着才厨师和秋月秋叶的亲事。
春花天天坚持在饭店里,俨然成了秋月和秋叶的新闻发言人。无论是谁问,她都笑眯眯地说:“男未婚,女未嫁,不是挺好的吗?”
“听说那天,于娘子还说她们俩是你的姐妹?”
春花无视提问的人嫌恶的目光,还是笑着点头,“秋月比我大,秋叶比我小一点,她们不正是我的姐妹吗?”
虽说问的人不少,但这两天没出现对饭店的冷落情况,反而因为来的人多,饭店的生意还要比平时好一些,到了发嫁前一天,店里倒处是人,让春花不禁后悔,早知这样不如多停业一晚。明晚发嫁前,春花会停业的,因为花轿要从靖远楼出门。本来春花也说在要店里摆酒,可无论才厨师还是秋月和秋叶,都坚决反对,春花知道他们都不预备张扬,也就罢了。
春花看了一眼这两天从军储所里一出来就坐到店里直到打烊的卢百户,他刚吃过了一大碗馄饨,还有春花特别给他添的几张饼,正无聊地看向那些说话的人们。知道他是怕这里出事,才特别到这里消磨时间,便走过去,给他添了一壶茶,倒了一杯放在他手边,笑笑说:“耽误你时间了。”
“没什么,”卢百户把春花倒的茶一口喝了进去说:“你累坏了吧。”
“还有一天。”春花向他眨了眨眼睛,明天送亲后,她一定要歇歇。
卢百户又问:“听说你要去定辽右卫?”
“是,金花告诉你的吧?”春花不吃惊,卢百户天天与金花见面。
“让金花陪你去。”
“她家里的事多,就留在卫城里吧。”
“没关系,三舅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好好休养,再说还有我呢。”
“那好,”虽然她是同一群人一起出门,而且也不过两天的路程,但春花也不再推辞了,“有金花做伴,我就方便多了。”
“小婶。”春花回头一年,温副千户站在后面叫她,一副我抓奸在床的感觉。春花不与他计较,笑着说:“温副千户,你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