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馥春-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富户里,还不知道往后日子会怎么难过呢。

外间傅老太太也感觉脸上无光的紧,她总感到杨氏就在正屋里听着她妯娌和侄女在外院里丢这么大一份人。她实在忍不住便又重申了一遍,“老大媳妇,这丫头你要再不好好管教,这名声传扬出去,就连仙女镇也嫁过不去。总之你明日一早就带人回江都,免得在亲戚面前丢人。”

第七十五章 送别江都探亲团

等到晚间傅老实回来,傅老太太与傅老实说了回江都的打算。傅老实待问明缘由,着实郁闷了个不住。他原本也不那么相信傅老太太等人是专程过来照顾杨氏的,可是看在傅老爷子的书信的份上,他勉强“令”自己相信了。可是此时傅老太太将要走的话这么一说,傅老实便再想说服自己也不可得,因此他才会如此郁闷。傅春儿与杨氏反而不似傅老实,她们心中早已有数,没有预期,自然也不会有失落。

傅老实尽管郁闷,但是还是挠了挠头,想了半日道:“娘,要不等落了灯再回去吧!”

广陵府每年元宵之时,全城举行一年一度的广陵灯会,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而正月十五之时,灯会的气氛达到顶点,家家户户都有晚间上街赏灯的习俗。而这等盛况,在江都老家那里则是看不到的,因此傅老实才想留傅家亲眷再住上两日。

如果没有傅兰儿的事,傅老太太原也是没有这个打算这么快就回去广陵的,她听傅老实这么说了,想了一会儿,才道:“也罢,再多住一日,我们娘儿几个十四早间回江都去。”她说到这里,颇有些歉然地对傅老实说:“老实啊,娘原本是怕你媳妇刚刚生产,没人照顾,可是眼下你的儿女都出落了,娘想来想去,还是带她们几个回去江都,看顾家中老的小的去。”

“这是应该的,应该的——”傅老实连连说。他压根儿没有去想,江都老家“月子团”过来这里几日,实际不过是蹭吃蹭住,顺便办了金氏与傅兰儿想要办的事情而已。或者傅老实心中隐隐约约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只是实在没敢往深里去想罢了。

而傅老太太之所以答应傅老实留下来再住两日,实际的原因是——傅老太太要办的事情还没有做完。

回程的事情定下来以后,傅老太太又将傅家小食铺的事情详细问了一遍,并且要求第二日跟着傅老实到铺子里去看一看。

傅家小食铺耽搁了几日,在正月十二的时候才重新开业。沈舟提前一日就过来,帮忙将铺子里里外外都收拾了,将各色食材也都一一备好。正月间早间出门的人不多,因此傅家铺子没做早上点心的生意,而是将主要的工夫都放在了下午一档上。下午的时候,傅家铺子跟前,人来人往的,铺子生意也不错。这日傅老太太算是亲眼见到了傅老实与沈舟两个在铺子里做生意,她里里外外看了几圈,又单扯着傅老实问了沈舟的工钱。她听说了傅老实每月所发工钱的数目,不禁一吓,说:“老实啊,你不是给那伙计给坑了吧,怎么这么多工钱哟!”

傅老实说:“娘,没事的,这个是一日做两档生意的工钱,眼下只做一档,自然不会给这么多的。”

傅老太太想了想,就问:“当**爹是怎么和你说小四的事情的?”

傅老实怔了一怔,老实地回答:“爹让小四到我铺子来做一阵子工。”

傅老太太想了一想,就说:“老实,要不,还是让你弟弟到铺子里来做工吧!”

“娘,不会,不会觉得小四在铺子里做活太辛苦了?”傅老实小心翼翼地问。

“唉,小四,要他做活,他也得会做才行啊——”傅老太太深深地叹气,似乎被触动了心事。“你爹因为上回的事情,将他打了个半死,叫我心里那个难受的啊……但是后来想想,也是该教训。他这么大个人了,什么活计都不会……整天游手好闲的,自然不行。”

“要不你也别辞你眼下这个伙计,我与你爹将小四送与你白做工。你不用给他工钱,只要他好好地跟你学学,只要他手脚能勤快起来,爹娘就要好好谢你了啊——”傅老太太似乎有些追悔,有所触动。她提出的这个要求,与傅老爷子当日提出的如出一辙,竟令傅老实有些无法拒绝。他想了想,道:“娘还是回家去与爹再商量商量?”

他这副婉拒的口气叫傅老太太听了很是不高兴,道:“老实,你别真是娶了媳妇就忘了爹娘弟弟了。你当年娶媳妇的时候……”

“娘——”傅老实用求恳的语气说着。

“好,娘不说了,娘总想着每个人都有年少糊涂的时候,你弟弟也是一样。”傅老太太想了想又道,“老实啊,你千万别觉着爹娘偏着小四,眼看着你们弟兄几个都各自成家,过得也不错,只是小四一个人还没着落,我这心里啊,就一直空落落地放不下来。”

“唔——”傅老实用鼻音哼了一声,表示他理解了。

“小四的事情,娘答应你,回去还是会再和你爹商量一下。如果真的让他来你这儿做工,也一定不会超过半年。”

傅老实又哼了一声。

“只是老实你要多担待一些小四啊!”傅老太太谆谆嘱咐了一阵傅老实,满意地回去,留傅老实一人在铺子里发了一会儿呆,这才帮着沈舟招呼生意去了。

傅春儿听说江都老家来的探亲团终于要回去了,心中还是挺高兴的。她心内盘算着,在正月十八落灯之前,傅家小食铺应该都只做下午一档生意,铺子里光靠傅老实与沈舟就够了。这几天她便不打算去铺子里做活,只在家里给杨氏做些粥汤,外加洗洗涮涮的,顺便想一想春天这一季,铺子里可以做什么“新味”小食。等到正月十八落灯之后,杨氏的身子应该稍好一些,能够自己在房中照顾自己和“小三子”了。她便打算早上的时候去铺子里搭把手,午饭前自己就赶回来照看杨氏和弟弟。

杨氏在自己屋内,一边听傅春儿说了她的打算,一边给襁褓中的傅正哺乳。她奶水充足,傅春儿在饮食上又比较精心,所以这“小三子”每日都吃得饱饱的,原先有些皱巴巴的小脸此刻已经开始圆润起来。“春儿,你可不要为了家人,将你自己的身子给累坏了。”杨氏嘱咐她,“爹娘心中都有数,你是个好孩子,但是饭还是要一口口吃,咱家的情况,也许没办法那么快一下就好起来。所以春儿你也莫要太急了。”

“不急?”傅春儿心道,她可着急呢,她觉得自家当务之急是赶紧能够储点钱财,能够置点恒产,否则住在赁来的屋子里,她总是没有安全感,总是会想起当日被郑家扫地出门的情形。

只不过她虽然这样想着,却没有将这话说给杨氏。她只顾着逗弄着杨氏怀里的傅正,捏捏那只小手,再拉拉那只小脚丫,眼看傅正快要哭出来了,傅春儿赶紧放开。杨氏一边嗔着傅春儿,一边又摒不住笑了出来。

傅春儿觉得在杨氏身边的时光快活得紧,然而她晚间回到西厢却又要面对之前刚刚爆发过的傅兰儿,傅春儿心里一直觉得惴惴的。哪知道进屋以后,傅兰儿却早已躺在床上,面朝里,一个字都不说,似乎已经睡着了。

这堂姊妹两人,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早起来,傅兰儿却顶着两只乌青的眼圈,肿着两只眼睛,完全不似平日里那个打扮起来水嫩,说话做事又有些骄矜的傅兰儿。但是不管怎样,今日她势必要随母亲与祖母回江都老家去。金氏神色也不是很好,与杨氏等人告别时一直有点讪讪的。然而傅老太太却表现得与三房的儿子与儿媳都十分亲热,临行还给傅正留了个小小的银元宝,用红线穿了,系在傅正的小脚踝上,算是提前给傅正的满月礼。不过众人心中都清楚,待到“小三子”傅正满月的时候,江都老家怕是不一定会再专门来人庆贺了。

临走之前,傅兰儿想了想这几日在广陵发生的种种,又狠狠地扎了傅春儿两眼,心道:“等着吧,往后的日子,我定要过得比你好!”

然而傅春儿却全不在意。堂姊妹两人,对于“好日子”的定义相差了个十万八千里,对于“嫁个好人家”的态度也相差了个十万八千里,这就注定了姐妹两人日后会走截然不同的路。

第七十六章 灯市花如昼

送走了江都来人,隔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傅春儿满心想待傅阳回来,让他陪自己上街看灯。可是没想到中晌的时候,傅阳让人传了个信回来,说是今儿个李掌柜家中有事,他晚上须在大德生堂值守,就暂且不回来与家人一起过节了。

杨氏听了这话,想了想,便叫傅春儿用食盒装了几十个个今天一早傅家自己包的四喜汤圆,送到大德生堂去。这些汤圆还是生的,届时在滚水里下了就可以吃。晚间还有大夫与几个伙计留在大德生堂里,他们知道傅家是开小食铺的,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好。看到这些汤圆,伙计们的脸上都露出笑容,心中都觉得傅家主母挺会做人。

到了晚间,傅老实回来,一家三口一起用过了晚饭。杨氏便推傅老实:“今日灯节,老实你便带春儿上街转转去吧!”傅春儿连忙推辞,说:“爹,没事的。咱们都留在家里陪娘说话吧!灯会每年都有,我觉着也没啥特别好看的。”其实她还是有些心痒痒的,话说古代广陵的维扬灯会可是闻名四方的。可是眼下杨氏需要人照顾,傅老实自然是走不开的。她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娃娃,也不可能独自上街。为了免得傅老实为难,傅春儿便干脆做出一副不在乎不感兴趣的模样。

岂料这时候门口有人轻轻的敲门,有个清脆的女声问道:“请问这家姓傅么?”

“是——”傅老实一边应道,一边去开了门,见是一位十五六岁俏生生的大户人家丫鬟立在门口。那丫鬟见了傅老实,就福了福身,说:“傅老爷好!”

傅春儿闻声赶紧从里屋出来,有些不可思议地说:“小喜姑娘?”她自从开始称呼黄宛如为“姐姐”的时候,便不敢再随意称呼小喜为“姐姐”了,免得黄宛如觉得尴尬。

见到傅春儿,小喜面上稍稍有些复杂,但还是马上堆上了笑容,道:“傅姑娘,我家小姐在外面的大车上候着,想邀您一起去赏灯。”

傅春儿闻言便低声对傅老实说了黄宛如的身份。门外停着一辆大车,夜色之中隐隐见到黄宛如拉开车帘,露出脸来,朝傅春儿挥了挥手。傅老实见确实是黄家的大车,便允了,低声嘱咐傅春儿几句。

傅春儿噗嗤一声笑,说:“知道了,记住了,爹——”她稍许看了看身上的装扮,觉得衣饰什么的还算是整齐,便随着小喜一起出门,朝街边停着的那辆大车走去。

那辆大车相当大,竟由两匹马拉着。车夫见到小喜伴着傅春儿出来,连忙从座位上跳下来,看着两人上车。小喜便说:“傅姑娘,我来扶你上车吧!”傅春儿点头,任由小喜扶着,谁知她刚刚一足踏在大车的车板上,旁边小喜便“唉”了一声,扶着傅春儿的手一歪,傅春儿整个人便失了重心。

惊慌之际,突然有人在旁扶了一把,傅春儿的身子便稳住了。她抬头,见刚才那扶住自己的人,此刻正笑嘻嘻地从大车里探出头来,不是别人,正是当日执意安排自己妹妹与傅春儿认识的黄以安。他见扶住了傅春儿,赶紧将手收了回去。这时候黄宛如也打了车帘子出来,上前拉着傅春儿的手说:“春儿妹妹快进来。”

傅春儿依言进了大车。只见车中极为宽敞,除了黄家兄妹以外,还有一人也在车中,却也是自己认识的,此刻正微微冲自己笑着。不是别人,却是大德生堂的少主人,纪燮纪小七。

傅春儿在车中,正要给众人一一见礼,黄宛如却一把拉住她,说:“春儿妹妹,别这么拘礼啦。今日过节,咱们都是一起出来寻个乐子的,要是成天价这么礼来礼去的,就不好玩啦!”

黄宛如这么一说,黄以安连声称是,纪燮也微微笑着,冲着傅春儿点头。黄宛如还说:“幸亏今日带了小喜出来,我可真不敢让哥哥或是表哥去敲你家的门,怕你爹不肯放你出来与我们一起看灯。”傅春儿这才想起来,纪家与黄家是姻亲,黄以安是纪燮的表兄,而黄宛如则是纪燮的表妹了。

黄宛如见到傅春儿则极其亲热,拉着她的手说:“好春儿,你前日里给我送的那几个点心方子,我都一一做了,人人尝了都说好,老祖宗直夸我呢!”

黄以安听了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我说呢,怎么一回到家中,就听人人在说九小姐眼下厨艺大进,弄了半天原来是靠的人家的方子。”

傅春儿连忙帮黄宛如说话:“那几个方子都是书上抄来的古方,我也是试了好多遍才能做好的。宛如姐姐能做得好,那自然是姐姐手巧。”黄宛如闻言大喜,身子朝傅春儿靠过来,看着黄以安道:“你看你看,人家都是怎么说话的?”接着又嘟着嘴道:“怪道人人都喜欢春儿,瞧你这一张小嘴,说得人心里真欢喜。不像某些人,好不容易年节时候回家一趟,见面就不会说好听的!”说着朝黄以安丢了个白眼。

“黄五爷之前在外公干?”傅春儿略略有些吃惊。她见到黄以安,突然想起了翠娘日前告诉她的有关震丰园的事情,正在犹豫要不要说与黄以安听。

“唔,是的,过了正月十八,还要继续在外面办差,往淮北、山东那边去。”黄以安点点头。傅春儿低头想了想,还是收起了适才的心思,觉得为那一点小事麻烦黄以安,似乎有点不大好。

这时候,车子在广陵大街上慢慢地行着,黄宛如不时撩开大车的帘子,与傅春儿两个,将小脸凑上去,看着车外街市上随处可见的各色彩灯,小点的有兔子灯、莲花灯、西瓜灯之类,还有不少大型的如船灯、麒麟灯、龙灯等等。只见一只龙灯在路边绵延而去,竟不知道到底有多长。黄宛如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傅春儿也觉得新奇无比,兴致盎然。

小喜坐在帘子外面,问道:“小姐,眼下我们往哪里去?”

黄宛如还没有答话,黄以安便说:“往蜀岗那边去吧!”

纪燮闻言便笑道:“表哥要去那里看自家园子?”

黄以安咬牙切齿地道:“你就笑我吧,过两日看姑父姑母把你关起来念书,看你怎么笑!”

大车里表兄表妹们说笑着,而傅春儿听见“蜀岗”二字,倒是真的被震住了,面上露出些惊奇的神色。她对这两个字可是久已闻名,而与“蜀岗”二字常常相连的“瘦西湖”三个字,在后世简直是如雷贯耳啊。她前一世曾经去瘦西湖游览过,知道那一片烟水亭桥,大多建于康乾盛世之际。可是这个时空里,乾隆帝此时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关外打马牧羊,而明朝国祚却一直延续至今。眼下这个蜀岗,也不晓得是不是她所知的那个蜀岗,这便勾起了傅春儿的兴致来,她可真的很想去看看,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致,现今是什么样的。

大车中纪燮一直颇为注意傅春儿的神色,见她双眼一亮,面上现出向往的神情,便开口对黄以安说道:“表兄,一会儿过了大虹桥,我们有机会换船吧!”

黄以安瞥了他一眼,说:“这还用你说,早已安排好了。”傅春儿听了这番话,更是心痒起来,夜游乘船观灯,这一趟出来得太值了。

一时间到了大虹桥,傅春儿跟着黄以安他们,上了事先黄家安排好的一只画舫。坐在这画舫船头,三面临水,一面是一间雕梁画栋的小小船舱。舱后有小炉,船娘已经烹好了茶,此时一一给众人送上来。

傅春儿只觉得眼睛不够用啊。大虹桥离船不远,此时已然遍挂彩灯,缤纷的灯火映在水中,衬着粼粼的波光,宛如一道彩虹,卧在水中,这情景竟似梦境一般,幻耶?真耶?

这时纪燮轻声吟诵道:“广陵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驻兰桡。”黄以安这时咽下一口茶水,拍着纪燮的肩膀,说:“小老弟啊,偏你什么时候都不忘掉几句文!”纪燮也一般笑道:“老兄啊,那你要不也绉两句试试?”

黄宛如大约一向与纪燮交好,此时便嗔了黄以安几句。而傅春儿此时,却全没注意周围的人都在说些什么,只顾着欣赏两岸的风光。船越往前,水面便越开阔些,传便离岸稍远。岸边亭台,到处都张灯结彩,映在水中,越发的清楚。虽然船隔得远了,但是还是隐约能听见岸边有丝竹之声传来,伴着人声喧哗,可见热闹非凡。

纪燮见到傅春儿沉思,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说:“就这样静静地赏月观灯才见风致。”黄以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大声道:“不行,不能这么容易让你如意。船家,船家,往前走,我要去看看我家的园子。”

“如果日后,这蜀岗跟前各家园林能得连成一片,联络至山,气势贯通,船行各处,处处是景,才不负了这瘦西湖的美名。”傅春儿若有所思地说着。

第七十七章 傅小四的回归

傅春儿的一番话听得船中余人都有些发愣,却只有在一旁奉茶的小喜不为所动,心道:“果然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这蜀岗之畔,全是各家盐商富户自家修的园子,怎么可能能够连在一处?”

纪燮则看着傅春儿,道:“傅姑娘也知道这‘瘦西湖’之名?”在这个时代,刚刚开始有人将蜀岗附近的这一片水域称为瘦西湖,以前一直是用其旧称保扬湖罢了。

傅春儿点头不语,心道:在后世,这瘦西湖之名较之蜀岗要有名得多了。

黄以安说:“傅姑娘刚才说的意思是,将湖畔各家园林,拆去藩篱,合为一处?”

傅春儿点点头,迟疑了片刻,才说:“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她原本不想掉这么个书袋,但是此刻便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虽然她眼前只是明月在天,照着蜀岗前面狭长的湖面,但是以前所见瘦西湖一路绵延的美景此刻就像在她脑海中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地播映着。

听她这般说,船中几人,全都露出惊讶的神色。黄宛如更是大呼小叫,说:“春儿妹妹,这是你想出来的吗?”

傅春儿自然不能答应,刚才那两句,已经大大违背了她穿越之后给自己定下的“低调”原则,当下得赶紧补救才是。于是她说:“家母原是爱看些札记杂书,闲来就会与我说一说。不过刚才那’合为一处’什么的,只是春儿随口瞎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纪燮听了,便点点头,说:“傅家伯母,不仅识文断字,而且这样看来,实是甚为渊博。”他是三人之中与傅家走得最近的一个,这么一答话,便是变现肯定了傅春儿的说法,把她的话给圆了圆。

然而黄以安却似当了真,将眉头皱了,口中反反复复地念着刚才傅春儿所说的那几句,叹道:“有意思,有意思,回头我定要说与父亲知道。小丫头,谢你了啊!”

黄宛如圆睁着一双美目,混不知道黄以安这话的用意。而傅春儿也不敢再多口了,只好掩饰着托起茶盏,饮了一口。船舱之中,只有小喜听自家“少爷”称赞傅春儿的话,心中甚是不高兴,忍不住微微地“哼”了一声。

船往前行,直抵平山堂脚下,慢慢地泊下来。船娘过来问黄以安:“这位少爷,是要上岸耍耍么?”

“不用了,”黄以安指着岸上一大片黑黢黢的空地就说:“看,这里就是我家园子了。”众人向岸上望去,却不见一点灯光,但是约摸可以感受到这黄家园子占地极大,若是白日里来看,定然不凡。

“嗤!”纪燮笑了出来,道:“我说表哥今日怎么巴巴地带我们出来看园子,原来就是要跟我们这几个来显摆一下黄家园子有多大啊!”

黄以安高兴地道:“我家园子只是刚占了块地,还没开始修。修好了就可以请大家来园子里坐坐看看,眼下就只能请你们月下赏景。只不过小丫头刚才的话,让我想到好多事情,真是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啊!不枉我今日好茶好酒地招呼你!”他一拍桌子便说:“船娘,给送酒上来……再,送些茶食!”黄以安用力挺大,画舫似乎晃了几晃。

黄宛如嗔怪了哥哥几句,而傅春儿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她刚才风头太劲,此刻不想再出了。

黄以安似乎兴致真的是不错,吃了几盅酒之后,兴致越发地高,一人在湖上唱起歌来。黄宛如笑嘻嘻地,而纪燮也如司空见惯一边在旁慢慢地品着手中的茶,突然对傅春儿说:“傅姑娘,大德生堂还有几盆珠兰是要给你的,有时间记得来取。”

黄以安听了这话,便停下了他粗豪的歌声,也对傅春儿说:“小丫头,我……我过两日就要出城北上,若是有什么事要帮忙的,不要客气,可以找他……”他一边有点大着舌头说话,一边一手指着纪燮,“或者想办法到内宅给我妹妹递个信也好——”

纪燮与黄宛然都诚恳地望着傅春儿,似乎在盼着她答应。傅春儿心中登时涌上不少感动,回想当初,自己还曾经因为一碟辣椒与黄以安置过气,现在想想这是有点太冒失了。

一时月到中天,时间已是不早。画舫又转了回去,众人在大虹桥附近下船登车,黄家兄妹与纪燮坚持要送傅春儿先回家。傅春儿推辞不过,好在大虹桥离埂子街不算远。饶是如此,傅春儿到自家门口的时候,傅老实已经在门口伸着脖子望了很久了。

正月十五过完,年节就算是过得差不多。第二日,傅老实去铺子做生意,傅春儿照顾好杨氏与“小三子”傅正之后,就坐下来好好算了一通账。年节一过,铺子收得流水连以往一半不到,然而节前自家备各式节礼年货,又大把的银钱用出去。傅春儿看着她的小账本,心中就涌出四个字——“入不敷出”。好在马上落了灯之后,傅家铺子又可以做两档生意,那会儿就不用太愁了。

然而正月十八落灯那日,傅小四又从江都上来,到广陵的时辰也奇特,竟是傍晚才到的。他手里提了个包袱,装了些简单的衣物,来寻傅老实。傅老实心知最终傅老太太与傅老爷子还是决定将这个小儿子送到自己这里来磨练。其实钱不钱的,傅老实也真没有太在意,只是管教这个弟弟的责任傅老实又给背到自己肩膀上来。他觉得有些头疼,但是还是打算多花心思,好好教教这个弟弟。

傅老实先是安排傅小四与自家人同吃同住,每天自己带着他上工,让他没有机会去接触外边乌七八糟的人。岂知傅小四期期艾艾地对傅老实说:“哥……我就住到铺子里,和沈伙计搭伙好了,不打吵你,也不吵着嫂子养月。”

傅老实想了想,虎着脸对他说:“不行,娘将你交了给我,我总得好好看顾你不是?正好,上回娘和大嫂她们过来,收拾出来的西厢,你就在那边歇着,谁也扰不到的。”

傅小四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傅老实手一挥,“就这么定了。”傅小四便不敢再说些什么,傅家便又这么增添了一位临时家庭成员。

傅春儿也对这位有“前科”的四叔不太放心,这次他来,傅春儿对他极为注意,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跟着。久而久之,她倒确实觉得这位四叔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对铺子里的生意真的开始上心起来。

傅小四的脾性与沈舟有些相像,都是一棍子下去也打不出三句话的那种。按照常例,这样的人并不太适合在铺子前面招呼客人,可是傅春儿发现,沈舟招呼客人,却似乎比傅老实去招呼要效果好。沈舟是个年轻后生这自然是一个原因,另外,沈舟说话俭省,废话半个字没有,记性又好,就算是客人再多,点什么餐食,他都从来不曾弄错过。因此傅家铺子的配置常常是傅老实与傅春儿在厨下,由沈舟出面招呼生意。

而傅小四这人,虽然与沈舟脾气有些相像,却打死也不肯去铺子外面招呼的。哪怕傅老实强他在铺子门口,他也半天不说一个字。傅老实说他几句,傅小四就恼了,面色就越发不对。这下傅老实便也觉得不好意思,便不好再强他,任由他在灶间待着。

傅小四在灶间待着的时候,极注意傅家各色小食的做法,每一样都细细地看着,还找了纸笔,说是想把这做法写下来。傅家男丁都在宗学中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看个信什么的都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傅春儿也不疑有他,一项一项地细细地与他讲了。只是要傅小四上灶自己试一试的时候,傅小四便有些畏缩。

“四叔,你看着我这样,将三丁都炒匀了,然后将这碗芡汁都勾进去。”傅春儿一边做着样子,傅小四一边在旁边看着直点头,但是就是不肯伸手。

傅春儿见了他这副样子,趁无人的时候私下问傅老实:“爹,在江都的时候是不是男人家不会下厨做活的?”

傅老实想了想,“在铺子里下厨那是讨生活,跟在江都家里不一样。”言下之意,江都老家,男人自然是不会去做厨活的。傅春儿想了想,难怪当日傅阳想给自己搭把手,傅家的堂兄还有这样那样的说法。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再加上前面有三个兄长一个姐姐,外加父母宠爱,难怪傅小四是这么一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怂样子。

然而这是在广陵,已经由不得傅小四不动手了。在傅老实再三劝说之下,傅小四终于也开始能在厨下搭把手了。傅老实觉得欣慰了不少,可是傅春儿却有时隐隐觉得有些怪异,似乎这位四叔,对自家各色小食的做法太过热心了,但是对于铺子生意如何,哪样菜品卖得坏、卖得好,却全不在意。

难道这位四叔日后想做个厨子?

第七十八章 二月二龙抬头

傅家铺子重开之后,日子似乎就过得快了起来。虽然天气还冷,但是市面上的新鲜时蔬,却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荠菜自不必说了,芦蒿、马兰头、韭黄、水芹菜,纷纷上市。傅春儿见了这些“新味”,自然是喜不自胜的,整日里都在琢磨着,拿这些可以做些什么菜品出来:韭黄剁碎了和上肉馅可以包小春卷炸了吃,马兰头汆熟了拌香干就是一道小菜……

奇怪的是,傅春儿每想出一样,她那位四叔都是极热心的,张罗着要将作法记下来,即便有些菜品不适合在铺子里售卖的,他也照记不误。傅春儿奇怪地说:“四叔,这些都是极家常的,每家都会做的,为啥一定要写下来呀?”傅小四听她这般问,便支吾两声,将纸笔收了起来,不再问了。

沈舟也发觉傅小四有些异状,有一日趁傅小四到后门去搬柴的时候,好似无意之中立在傅春儿身后,低低地对她说:“东家的那位兄弟,昨天下午铺子收了以后,和一个人在东街,说了好长一会儿子的话,似乎还给了人家什么东西。”

傅春儿一下子便警觉起来,她有这印象,傅小四似乎昨日晚间确实回家回得晚了一些。但是傅老实最近已经开始逐步信任傅小四,除了经手银钱的事情,好多其他的杂事,只要傅小四能做的,都交了给傅小四去做,似乎想通过这样,将傅小四“锻炼”得更加勤快一些。所以傅小四回来得晚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