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多尔衮由衷的夸赞皇太极,赵强想起了自己的那位刻忌成性,心胸狭隘的主子,不由的深深叹了一口气。

阅过兵,已是晌午,多尔衮带着赵强离开校场,顺着一条窄窄的街巷策马前行,三拐两绕,过了几道门,赵强见道路两边开始有清廷侍卫在站岗,不由问道:“元帅,咱们这是要去什么地方?”

多尔衮神秘的说道:“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一会儿就到了。”

两人又走了一段,在一个月亮门儿前下了马,随从接了缰绳,两人步行穿过一个大花园,来到一座大屋跟前,多尔衮在门前跪倒说道:“启奏陛下,臣多尔衮奉旨将赵强请到。”

只听门里一人沉声说道:“哦!快请赵先生进来。”

“遵旨。”多尔衮起身,撩开棉布门帘,伸手一让,说道:“赵先生请进,我太宗皇帝就在屋内。”

赵强这才惊觉,原来自己是到了清廷的皇宫内院,被秘密安排来见大清的皇帝皇太极了。他迈步走进屋里,只见皇太极正背对着他看着北侧墙上的一张巨大的地图,皇太极转过身来,两人相互打量着。那皇太极五十多岁,个头不高,脸膛黝黑,额头宽阔,目光深邃,仿佛能一眼看到人的内心深处。

赵强自恃乃一国使臣,只对皇太极一揖,淡淡的说道:“在下大明钦使赵强,参见皇上。”

皇太极并不介意赵强的态度,随和的说道:“呵呵,赵先生请坐,盛京苦寒偏远之地,先生远道来此,可还习惯吗?”

“哦,有劳皇上挂怀,一切都好。”赵强说道。

皇太极沉吟说道:“赵大人久居京城,敢问这盛京比那京城如何?”

赵强不知皇太极问话的用意,直截了当的答道:“要说地势优越,气候舒爽,是京城好些,要说官民和谐,社会安定是盛京好些;要说物产丰富,繁华热闹则在伯仲之间。”

“恩,说的透彻,赵先生真是爽达之人。”皇太极由衷赞道。他站起身,走到北墙那张大地图前面,招呼道:“赵先生请到这边来。”

赵强起身来到了皇太极身边,同他并肩观看那张地图,那是一张明朝的疆界图,图中国家及各省的边界画的很清楚,各种地貌特征也标注清晰,河流、山脉、高原、草原都用不同的颜色描画,所有的地名都用满文,在下面用汉文小字注解,在地图上还画了各色的小旗,代表着当前国内各派势力的范围。

皇太极指着这张地图问道:“赵先生,看这张地图,你可有什么感悟吗?”

赵强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已经领略到了皇太极的雄才大略,知道此人有称霸华夏的野心,他思考了一下,说道:“这张地图所示的是皇上的心胸与眼界,在下妄断,皇上是以统一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为理想!”

“知我者,赵先生也!不错,这张地图所及就是我眼中未来的大清帝国,我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盛世帝国。别人说我是野心也好,妄想也好,都没关系,这是我自少年时代起就立下的雄心壮志,也是我毕生的追求!”皇太极侃侃的说道。

赵强静静的听着,思考着。

“我想创建的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更是一个百姓富足安乐的太平盛世,到那时,没有战争、没有匪盗、没有民族歧视、没有疆界的争端、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大,万国来朝。如此盛世,你以为如何?”皇太极张开双臂挥动着。

赵强叹息一声,说道:“皇上心胸博大,志存高远,在下佩服,不过建立这么个帝国不知要经历多少年的战争,造成多少的杀戮啊。”

“不错,是会付出很大的代价,造成很大伤亡!但是你想过没有,照大明朝如今这种内乱的局面,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人在战乱中流血丧生?前年北方一场大旱又饿死了多少黎民百姓?”皇太极一连串的质问让赵强哑口无言。

皇太极接着说道:“杀是为了不杀,战争是为了永远的消除战争。我一统华夏,给天下苍生一个和平的家园,有何不妥!不瞒先生,以我大清的军力,别说东北,就是现在兴兵中原,进占北京也是绰绰有余的!但我不想那么做,你可知是为什么吗?”

赵强默默摇头说道:“在下不知,请皇上开导。”

“就是因为想少些杀戮。”皇太极指点着地图接着说道:“如今明朝虽内乱,但还只是西北、西南一隅,江南、直隶、山东大半个国家还没有乱,一些地方还比较富足,部分老百姓还有活路,还对大明朝廷报有一丝留恋。如果我们此时进军中原,必定招致广大汉人的激烈抵抗,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异族,是靼子!”皇太极说道这里,脸色微红,显然有些气愤,接着说道:“但是据我判断,过不了多久,明朝的江山就会土崩瓦解,因为你们有一个太无能、太自私的皇帝,李自成很快就会把明廷的江山打烂。到那时候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自然会人心思定。那时侯,我朝将会出兵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百姓得了太平,自然会拥戴我们,也就少了很多的杀戮。正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其实满汉本是一家,这大明天下本来就是民族混杂,苗、蒙、满、回、藏不都是炎黄子孙吗?为何非要汉人当皇帝呢!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你们的皇帝昏庸无道,心胸狭隘,连袁崇焕这样的忠臣良将都能屈杀,如此倒行逆施,大家还保他做甚!”

皇太极转过身子,扶住赵强的肩膀,郑重说道:“赵先生,我今日对你敞开心扉,是希望你能弃暗投明,归顺满清,我愿给你王侯之位,你我携手共创炎黄子孙的太平盛世如何?”

赵强被皇太极的话深深的打动了,尤其是皇太极创建太平盛世的理想也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

赵强愣在当地,陷入沉思,他觉得让皇太极这样一个圣明的君主一统天下,真是万民之幸,比那崇祯皇帝好了不知多少。可他随即想到,在历史上,满清是以残暴和嗜杀而闻名的,满人圈地让汉民失去土地,沦为贫民;逼迫汉民去发留辫子,否则杀头;在统一天下的征伐中也屡屡犯下血腥屠城的罪恶,在锦州城外清兵残忍杀害汉民的情形也历历在目。这和皇太极所形容的太平盛世相距甚远,为什么会这样呢?赵强疑惑了。赵强回忆着历史,猛的,他想起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所有的疑惑也有了答案。

皇太极还扶着赵强的双肩,期盼着他做出决断。赵强缓缓的用力的摇了摇头,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注视着皇太极说道:“皇上,您的雄才大略令在下钦佩,您创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也让在下感动,不过,我不能答应您的要求。”

皇太极神色黯淡,平静的说道:“人各有志,我不会强人所难,你既做此决断,想必有你的理由,不知能否见告。”

赵强一笑说道:“当然可以,皇上胸怀天下万民,乃不世出之一代圣主,但恕在下直言,您一人之志非整个满清之志,您一生之志,非万世子孙之志。您能体恤天下万民,有建太平盛世之愿,但您的手下呢?您的子孙呢?您想过没有,一旦您百年以后,天下会是什么样子,您的臣下、您的子孙,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纵观历朝历代,开国的君主大多是克己自律,有一腔强国富民的抱负,想建万世不拔之基业,但传至子孙,往往就忘了先人的意愿,穷奢极欲,残民以逞,时日久了,必然招致天怒人怨,乃至亡国。再说,我觉得满清人从总体来说还是嗜杀好战的,只您一个人有济世之心,恐也难调这么多的部众啊。所以在下想来想去还是待在明廷,静观其变为好,再说我身为汉民,也不愿背了这助纣为虐的骂名,万望皇上能见谅。”

皇太极长吁了一口气说道:“先生之言透彻三札,朝代兴起更迭确实无不遵循这条铁律。其实先生所言我也多有顾虑,只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良方,只能在训导子孙,选立皇储上多下功夫。不瞒先生,如今我给我的皇儿们请的老师一个是教汉文、满文的,另一个却是一位佛学高僧,我这样做,为的就是让他们多一份佛家的仁心,少一些我们满人的暴虐,但我所做的也仅此而已,再传至后代就难以料想了。可惜人生只有百年,能否得尝夙愿,还要看天意如何呀。唉!”

两人都直抒胸臆,言谈发自肺腑,谈的甚是投机,不觉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这时候,庄妃玉儿领着皇子福临进来了。原来到了午膳时间,玉儿发现皇帝没有用膳,一打听,知道他正在御书房接见赵强,料想是谈的投机,连吃饭都忘了,所以吩咐人将酒菜送过来,她也对赵强颇为好奇,就带着儿子福临一起过来了。

皇太极将玉儿和福临引见给赵强,那皇后今年只有三十几岁,号称满洲第一美人,举止端方,气韵高雅,她不仅生的美貌,而且聪明干练,不让须眉,她拜范文程为师,潜心钻研汉学,对汉人的文化、习俗、历史、心理等有颇深的研究,是皇太极须臾不能缺少的参谋助手之一。

福临还只有五岁,生的面如冠玉,齿薄唇红,惹人喜爱,只是性情十分温和,稍显木呐,既无其父的雄武,又无其母的睿智。赵强见了,心中一掐算,暗道:“这小子应该就是后来的康熙他爹了。”

皇太极看重赵强,与他以平辈论交,所以招呼福临以子侄之礼给赵强叩头,那福临很是乖巧,翻身跪倒,口中叫着:“侄儿给叔父请安!”

赵强慌忙阻止福临说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皇子千斤之体,在下可承当不起呀。”

那玉儿冰雪聪明,一看屋内的情形就知道皇太极劝降之举没有成功,心思一动,笑着说道:“赵先生远来是客,又是天朝的使臣,与吾皇乃兄弟之谊,并无君臣之高下,不让福临叩头,岂不是不愿与吾皇为友了吗?呵呵,临儿,还不快给叔父叩头。”

福临听话,再次跪地给赵强叩头,赵强被玉儿的话说的手足无措,只好勉强受了。

那玉儿接着说道:“赵先生,我儿这个头可不是白叩的,我久闻先生博学大才,奇思睿智,忠厚仁义,是当世的英雄豪杰,我儿年幼,性情儒弱,将来有难为之事相托,还请你这位叔父施以援手,不知能否答应。”

赵强被玉儿的话搞得窘迫,赶紧点头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玉儿还不甘休,就势说道:“赵先生真是爽快之人,我们满人一诺千金,对朋友最讲诚信,您即答应了,可敢跟玉儿击掌为誓吗?”

赵强这才发现落到了玉儿的圈套里面,但他已经被玉儿用话逼到了墙角,不好再推脱,于是说道:“好,就依娘娘之言,如若将来皇子身处难中,赵强定当竭力相救,决不食言。”他特意强调“皇子身处难中”给自己留了余地。

“好!”玉儿赞了一声,伸出玉手同赵强连击了三掌,定下了誓约。在满族,男女之间不象汉人那样讲究授受不亲,所以玉儿能大大方方的与赵强击掌,而赵强倒有些害羞的红了脸。

皇太极微笑着看玉儿摆弄赵强,见她简单几句话,就给自己儿子的将来留了地步,全然不费功夫,也深喜她的机变之才。

不一会儿,宫人将酒菜摆好,皇太极邀赵强对坐一起用饭,玉儿则带着福临退出去了。

皇太极端起酒杯说道:“赵先生,今日与你一番交谈真是畅快,来我们共饮此杯。”

赵强也举杯陪着喝了。

皇太极放下酒杯,看着桌上温酒的水瓶说道:“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我今日却想与先生温酒论仇敌。”

“哦?”赵强好奇的看着皇太极。

皇太极自斟自饮了一杯,问道:“赵先生,纵观天下,你可知谁是我雄霸天下最担心的敌人吗?”

赵强也自己喝了一杯,思索着明末历史进程中的知名人物,笑着说道:“我猜应该是李自成,他雄居西北,也有争天下之心,手下猛将谋臣甚多,而且他现在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得民心,应该是您统一中原的劲敌。”

皇太极摇摇头说道:“不然,李自成是个劲敌不假,但他出身草莽,靠勇悍统兵,杀伐掠地,有打江山之勇力,无治国家之才能,终归是个枭雄而已,他手下谋臣勇将虽多,但多是宵小贪婪之辈,没有能成大器之人,有个李岩还算通些谋略,但也缺乏见识和雄心。所以这李自成不足为惧。”

皇太极一直在为统一天下而积极的做着准备,所以对明朝各派势力都秘密的派人侦察,对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人的情况更是了解的很详细。

“那张献忠比之李自成更加无能自然也不是了?”赵强问道。

“不值一提。”皇太极摇头答道。

赵强琢磨一下,在东北统兵的有洪承畴还有吴三桂,这两人应该是满清进军中原的绊脚石,于是说道:“那就是眼前的洪承畴或者是吴三桂了。”

皇太极喝了杯酒说道:“也不是,这洪承畴虽然老辣,但其心无斗志,对崇祯也已疑惧甚深,既无心也无力。吴三桂是个统兵之将才,可也是奢靡贪婪,首鼠两端之辈,此人也不难对付。”

“那还能有谁呀?卢象升,已经是明军的手下败将;史可法吗?他现在官也太小了,还不知道在哪猫着呢。崇祯?操,别提他了就。”赵强思量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了。

皇太极又满饮了一杯,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唉!赵先生怎么就忘了你自己呢!”

“我!哈哈哈哈。”赵强闻听朗声笑了起来,说道:“皇上,您这话可是有点耸人听闻了,我只是一个空壳的小太监,手下没有一兵一卒,面团似的随人捏弄,这次回去,还不知道皇帝怎么发落我呢,我怎么会是您的大敌呢。虽说我是两次击退过清军,但别人不知道,您却应该心里清楚,第一次在通州是靠了坚城利炮,运气好;这次在锦州辽西更是靠着清军主动撤离,实际上是中了您分散我军兵力的计策了。”

皇太极默默看着赵强说道:“赵先生此言差矣,不瞒先生,自从你开始办大市场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你留意了,我自认对你的了解比你的主子还要多一些。”他站起身来,踱着步子说道:“办市场、开钱庄、供应军需,你样样办的有声有色,种地的农民被你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练成虎狼之师,打退了数万清军,换了是我,恐也办不下来这么多事情,这足见你之大才;你收服李刚、尚大勇、田精明这些悍将能臣,让他们死心塌地为你卖命,现在又办了个学校,培养能臣良将,可见你善于用人,爱惜人才;你遭人暗算,招了皇上的猜忌,居然能韬光养晦,忍辱偷生,足见你城府之深。这些都是你的过人之处,但如果光是这些还不算什么,你真正可怕的却是另外三条。”

赵强见皇太极对自己的情况如此了解,很是惊讶,又听他说自己还有三条可怕之处,则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了,好奇心起,不由的也站了起来,望着皇太极,等着听下文。

皇太极伸着指头说道:“第一,你有爱民之心。你在山东杀官放粮,为的是救百姓;你在锦州冒险劫营破了清军,实际上也是因为怕百姓再受戕害。你有爱民之心,救民之举,自然也就会受到百姓的拥戴,纵观大明天下,能如此深得民望的只有你先生一人。一旦我朝入侵,你先生登高一呼,率众抵抗,万民景从,实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

“第二,你有称雄之志。我观你的为人,不贪财,当然更不会好色,但自出仕以来,你就一直在积极的培植羽翼,积攒实力,如果不是你那昏庸的主子压制,恐怕你如今已经羽翼丰满,无人可以制衡了。你办学校的宗旨,不提忠君报国,却说强国富民,其用意深远,凡人如何能够体察!你这么做恐怕不是为了报效朝廷吧?你此次来盛京,我以国士之礼待你,以王侯之尊诱你,你都不为所动,那除了皇位,还有什么能让你动心!你我二人都有称雄之志,天下却只能容一主,那我们不是仇敌又是什么?”

“这第三,也是你比我要强了百倍的地方,那就是年轻!你小小年纪,已经有如此作为,再过些时日如何得了!你一天天的长大,我一天天的变老,你可以等,可我不能一直等下去。这满清有我在,还能与你制衡,一旦我撒手人寰,我朝将无人是你的对手!所以刚才让你盟誓关照我儿福临绝非儿戏之举,实属无奈呀!”

“我本想千方百计说服先生,与我联手共创大业,以你的年龄,可以关照我的儿孙三代,确保天下共享百年太平,可先生却不肯应允,实在令我心痛。你既不能为我所用,就必定是我争霸天下的障碍,那就是我大清的死敌!”说到最后,皇太极竟凶像毕露,声音凄厉。

门外的侍卫听见皇太极的吼叫,以为是赵强行刺,慌忙破门冲了进来,用刀逼住赵强,

赵强本就听的心惊肉跳,见此情景,心中一个念头闪过:“不好,皇太极要杀我!”吓得一下坐在椅子上。

皇太极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紧吩咐侍卫退下,温声说道:“刚才是我酒后失态,让赵先生受惊了,你放心,你虽是我大清的敌人,但在满州的地界,你是我的朋友,我们满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我决不会乘人之危加害于你。”

赵强稳住心神,小心的问道:“听皇上的意思,一旦我离开满清的地界儿,您就可以害我了?”

皇太极凛然说道:“赵先生既我大清的仇敌,我自然要除之而后快,而且我们对付敌人从来不讲宽恕仁义的。不过我敬先生是个英雄豪杰,不会用毒药、行刺这类下三烂的手段,不管是阵前厮杀、还是巧用计谋,总之要光明正大,同时也决不留情!你可要小心了。不过,如果哪一天,你想归顺我大清,只要踏足我满清边界,我依然以国士之礼以待先生。”

“多谢皇上提醒,赵强自当小心谨慎保全自己。”赵强抱拳说道。

二人虽是仇敌,却又肝胆相照,志趣相投,一起纵论天下,欢谈畅饮,直喝得面红口吃方散。
正文2 第52~54章
第五十二章诈伤

赵强辞别皇太极回到馆驿,反复琢磨着皇太极的话,觉着这个皇帝比那崇祯不知强了多少倍,尤其是皇太极创建太平盛世的理想让他折服,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万国来朝,这幅画面多么让人向往和期盼呀。可这个理想非要一个鞑子皇帝去实现吗?非要经过流血、杀戮以后才能完成吗?我现在在帮崇祯,实际上是不是在助纣为虐呢?这满清既然把我当成死敌,劝降不成,肯定会千方百计的除掉自己,而他们除掉自己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到处造谣,让崇祯皇帝起了疑心,借他的手杀了自己,可怕的是清廷对自己的情况了解的太多了,将自己办学宗旨、私下拜谒袁崇焕的墓地这些事情传扬出去,再无中生有的编造一些谣言,那不管自己怎么韬晦,以崇祯的昏庸和猜忌的本性,恐怕自己也难逃诛戮或者罢黜了,不管怎么说,这崇祯皇帝是不能再保了,得想个什么办法先摆脱了他的控制再说。赵强苦思冥想,彻夜未眠,直到天明心中才有了计较。

接下来几天,周亭继续同清廷官员商谈划界事宜,清廷甚是大方,又将占领的四座县城归还给明廷,周亭见谈判顺利,收获很大,自然兴高采烈,赵强却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清廷继续施行先予后取的把戏罢了,却也不好说破。

赵强每天留在馆驿不再外出,倒是满清的一些王公大臣仰慕赵强的大名,纷纷上门来拜会他,交谈之中依旧是希望赵强能归顺大清,赵强一概敷衍过去。又过了三天,两国疆界划定,草签了协议,赵强决定启程返回锦州,临行之前,多尔衮又宴请了赵强一行,并当面送给赵强一匹宝马叫踏雪无痕,皇太极和玉儿也托多尔衮转送给赵强礼物,皇太极送的是一口宝剑,玉儿送的则是一块玉佩,玉佩的穗儿是玉儿亲手用金线编织而成,赵强自然是没口子的称谢。

赵强一行启程南归,晓行夜宿,六天以后已经到了锦州城郊,遥遥的能看到锦州的城头,明军一名参将带着一队士兵前来迎接,那参将告诉赵强:在赵强赴盛京期间,锦州风传他已经归顺了大清,将一去不返,东北军民人心惶惶,连洪大帅也是坐立不安,所以现在听闻赵强已经回归,满锦州城的老百姓敲锣打鼓的庆祝,洪大帅带领官军在锦州城外列队迎接,要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另外朝廷的钦差已经到了锦州,皇帝旨意好象是要调赵强回京,另有委任。

赵强听了只是一笑,他归顺大清的谣言肯定是清人离间的伎俩,而调自己回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好在自己一路之上已经想好了对策。

队伍到了锦州城外,已经隐隐的能看到城门口迎接的人群。赵强吩咐停车,他下了马车,叫随从将多尔衮送给他的那匹宝马牵过来。赵强冲那参军和周亭说道:“呵呵,二位,此番去满清议和,清人甚是恭敬,我们不仅在和谈划界上占了大便宜,而且他们还纷纷以宝物相送,贿赂本大人,这匹马是多尔衮送给我的,你们看看这匹马如何?”

那参军凑过来抚摩着那马雪白发亮的皮毛,脱口赞道:“好马!真是一匹宝马!毛色纯正发亮,腿长腰细,实在是良驹的根骨体型,必定能日行千里,大人得此宝马,真是可喜可贺呀!”

那周亭却觉得赵强收受清人的礼物甚是不妥,他在朝中当差,知道崇祯的禀性,怕赵强此举招了猜忌,于是说道:“赵大人,此马虽好,却似乎不宜招摇,毕竟是清人的东西,传到朝中,恐遭非议呀。”

“诶,周大人多虑了!清廷惧怕我天朝,才以礼物供奉,此马就好比是我的战利品一般,有什么可藏掖的?我现在就要骑了此马入城,以显我大明的威武雄风。各位请上马启程!”

众人都上马,赵强一马当先,走在队伍前面,离城还有三里的样子,赵强暗中松了缰绳,用手中一枚铁针狠狠刺了一下踏雪无痕脊梁,那马吃疼,稀溜溜嘶鸣一声,亮开四蹄狂奔起来,赵强故意吃惊的大叫一声,使劲儿伏在马背上。踏雪无痕确是一匹宝马,奔行迅速,起落平稳,很快把其他人远远甩在后面,赵强只觉两耳生风,腾云驾雾一般,两边的大地飞速向后倒退,让他感到晕眩。

在城门口,数千明军士兵列队迎接赵强,洪承畴带着一干将领站在队前,队列后面是成千上万的百姓挤挤挨挨的抻着脖子,等着一睹抗清名将的风采,塔山军校的学生在顾炎武的带领下也挤在人群中,张晓平和兰汀则在城门的角落里站着。

踏雪无痕载着赵强飞奔着向城门冲过去,城门口迎接的众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下子乱起来,几个中军的护卫见情况不妙,赶紧抢在洪承畴身前准备拦截惊马。马上的赵强看到已经接近人群了,将心一横牙一咬,狠劲的一勒缰绳,那马仰脖嘶鸣一声,两只前蹄牢牢瞪住地面,身体向前一倾,噶噔一下停了下来,赵强被巨大的惯性推着,一下从马的前头直掼出去,面口袋一样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城门口一下大乱,洪承畴等人看清从马上摔下来的是赵强,顿时大惊失色,慌忙围了上来,在外圈的百姓听说赵强出事儿,也蜂拥着上前,列队的明军赶紧站成一圈,把百姓们挡在圈外。洪承畴等人赶到近前,看赵强倒在地上,脸色煞白,口吐血沫儿,昏迷不醒,左胳膊肘向外翻转着,显然已是断了!他惶急的吩咐道:“快找军医!快找军医!”

军医挤到赵强身边,附身一探赵强的鼻息,还有微弱的呼吸,连声说道:“还活着!还活着!”接着又探摸赵强的胳膊腿,说道:“左臂骨折,其他还好,赵大人摔晕过去了,得赶紧救治,迟了有性命之忧!”

这时候,只听一个女生尖利的吵嚷声传来:“让我进去!混蛋!我是赵大人的侄儿!”原来是兰汀看到赵强摔伤,想进来,被明军士兵拦住,心急的叫嚷起来。一个副将在赵强府中见过兰汀,知道她是赵强的亲近之人,于是吩咐放她进来,兰汀和张晓平、顾炎武挤进圈内,一同抢步到了赵强身边,兰汀带着哭腔俯在赵强身侧,叫着:“叔父、叔父!我是兰汀,你快醒醒啊!”

洪承畴一脸的愁苦看着赵强,心中焦急,暗道:“满天下都知道赵强是抗清的大英雄,如今我回东北,已经有传言说我是回来抢功的,现在赵强又在我的跟前摔成这样,弄不好我要背上因为妒忌争权,陷害忠良的名声!就是皇上那里也不好交代呀。”

这时候,军医已经给赵强做了简单的包扎,一副担架抬了过来,几个人轻轻把赵强抬上担架,送到军营的医院去了,兰汀、张晓平、顾炎武紧紧跟在后面,洪承畴对军医官高声交代着:“一定要好生看护赵大人,需用什么尽管到帅府来讨,出了差错唯你是问!”

那军医诺诺连声而去。

好好的一场欢迎仪式就这么给搅了,这时候,周亭和赵强的随从等人赶了上来,周亭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挤进人群,同洪承畴见礼,洪承畴阴沉的问道:“周大人,赵大人刚才被惊马摔成重伤,有性命之忧,好好的马怎么会惊了呢?”

“啊!赵大人他,他人呢?”周亭急切的问道。

“已经抬到军医院去救治了,到底怎么回事?”洪承畴追问道。

“嘿!中了清人的奸计啦!”周亭一脸的懊悔,他指着旁边的踏雪无痕说道:“大帅请看,此马名叫踏雪无痕,是清军主帅多尔衮送给赵大人的,当时在下还提醒赵大人当心,可赵大人不听在下之言,刚才硬是要骑了此马入城,不想就突然出事了。依在下看来,这是清人惧怕赵大人,专门训出此马以伤害赵大人的性命呀!”

“哦?是这么回事!”洪承畴心里一松,已经有了计较,赵强被摔伤是被满清设计害的,这样对外宣传,自己就可以脱了干系了。

洪承畴当下回府,同周亭联名拟写奏折,将赵强中了清人的奸计,被摔成重伤,生死难料的情况详细写了,同时他下令,在各地张贴告示,将赵强被摔伤的事情大肆传扬,征集东北各地的名医给赵强治伤。

却说赵强被抬到军医所,服用了醒脑开窍、行经止血的草药,又把左臂接好,打了石膏夹板,折腾了一个下午,赵强呼吸已经平稳,性命已是无碍,但依旧紧闭双目,任谁呼叫也不转醒。

张晓平、顾炎武见军医所条件简陋,环境嘈杂,不利于赵强休养,于是提出将赵强接回塔城的府中居住。军医所请示了洪承畴以后,安排一队士兵将赵强送到塔城,同时安排一名军医随同到赵强府中接着治疗。

第五十三章诈伤(二)

当天夜深,兰汀独自在房里陪在赵强床边,赵强脸色苍白,静静的躺着,还处在昏迷之中。兰汀默默注视着赵强,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柔情。

兰汀打小就顽皮异常,象个男孩子,长大后跟随父亲和叔叔走南闯北历事甚多,见识也比寻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