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远山茶农-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纶见没人,拉过熊大亲了一口:“吃什么醋呢?我对你更好。”

    熊大想了想,确实媳妇儿对他最好,比对姚青还好。姚青被媳妇儿扔在山下,陪着他上山就可以证明,媳妇儿对他最好了!

    这个冬天他进山搜寻那么多次,东西都是媳妇儿在准备;回来好几次是大半夜,媳妇儿听到声音还给他等门,准备热饭热汤;就算是对郝大人和贾军师他们好,也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熊大仔细想了想,突然发现自己在媳妇儿的心里的分量,简直重得不可思议!

    “媳妇儿~”

    温纶听到熊大带着浪的声音,就知道这货又要耍流-氓,果然他就瞬间挪移到了熊大的腿上,被扣着后脑勺直接亲到头晕眼花。

    这是要书房play的节奏吗?温纶感到自己被熊大放到了书桌上,赶集捉住熊大的手:“不准把东西扫下去!”山上添点东西各种不方便,全摔坏了怎么办?

    熊大抬起布满红雾的眼睛,满满都是渴望。喉咙里发出一声细微如野兽般的声音,半天才听清楚温纶的话:“媳妇儿~”

    温纶:再浪再委屈再撒娇也不行!

    熊大垂首趴在媳妇儿的肩头,竟然小声抽了抽鼻子,在温纶的惊讶中,突然将人往肩上一扛,一阵风一样刮回卧房。

    温纶被压倒在炕上,衣服像纸糊得一样被撕碎。温纶想伸手撕熊大的,结果扯了扯,没扯脱一个线头。

    他的衣服质量有问题!

    熊大不满温纶的走神,直接将自己一副扒了贴上去。

    书房外,赵四管家一脸尴尬,对着身边的中年书生道:“主人家忙,宋先生旅途劳累,要不先去客房休息一下?”

    宋林的脸皮子抽抽,笑得也是一脸尴尬:“多谢。”这熊将军和熊夫人真是……恩爱啊!这都成亲几年了,怎么还这么黏糊呢?这大白天的……

    宋林这一次是带着要事过来的。大茶村发现了西戎人的踪迹,这件事情事关重大,皇上对此十分重视。本来应该是蔡公公来的,但是以来蔡公公毕竟年纪大了,再来这建造堡楼的钱是太子出的。太子在皇上面前直接揽下了这件事情。他宋林作为太子一系跟熊家接触过的唯一一人,就这么被派了过来。

    本来应该立刻商谈的,结果他没想到在山上闲居的熊将军会这么……忙,一直忙到了晚上!

    晚饭都吃完了!

    宋林很心塞,看着浑身懒洋洋的熊大,还只能一本正经地上去拜见。

    熊大倒是很客气。他心情很好:“宋先生先稍等片刻,等我先吃完饭。”辛勤耕作了一天,有点饿了。

    于是,宋林看着威武霸气的熊将军,先是端着一碗粥进去伺候将军夫人用饭,再端了洗漱用品进去伺候将军夫人洗漱,最后才自己随便吃了点晚饭。

    等坐到书房商议事情的时候,宋林觉得自己已经心塞成石,但公事就是公事:“这次宋某奉命过来,除了自己之外,还带来了二十名工匠。”

    二十名工匠!熊大眼前一亮:“人在哪里?”跟着宋林来的工匠,不是从工部也是从皇家,媳妇儿应该会喜欢。

    宋林指了指山下:“还在县城。他们会暂时负责筹备材料。名义上是大人您特意从京城雇佣的建造茶庄的工匠。”

    熊大点点头:“嗯。我为了讨我媳妇儿欢欣,特意请了技术高明的工匠,这说得过去。”

    宋林语塞。有必要这么强调你们夫夫恩爱吗?

    熊大见宋林不说话,问:“宫里面的那些人,要抽调回去。”开春了就不比冬天,人多眼杂的,宫中好手还剩下九十六个,那么多人可不好藏。万一被西戎人发现了,可是打草惊蛇。这事情还是尽量做得隐蔽一些。

    宋林将思维掰回到正事上:“是。皇上的意思是,这次就留下十个人,协助排查西戎人过来的路径。然后从龙门关那里抽调一支百人的队伍,过来协防。但是,这百人的队伍得有个遮掩的身份。”

    熊大的眉毛立刻就皱了起来:“一百个人,可不是十个人。”无论是茶园药园,还是即将开始的堡楼,都不需要用那么多人。或许堡楼建造的时候需要用挺多人,但是这些人力完全可以用村里面的,舍近求远特意去雇佣一群来路不明的人,根本就不合理。

    宋林见熊大思考,也不说话,慢慢喝着茶。

    熊大想不出来,决定稍微先放一放:“还有其它事情呢?”

    宋林微微一笑:“还有就是太子的事情。太子想跟将军合作,在京城开牙粉铺子。”

    熊大很干脆:“这个没问题。具体事项,我们再商议。不过要麻烦宋先生跑一趟,给京城里递点东西。”

    宋林一愣:“嗯?”这熊将军自从卸甲之后,奇奇怪怪的好东西可是层出不穷啊!这回又弄出了什么?

    熊大将早就准备好的木匣子拿了出来,递给了宋林。

    宋林单手接过,木匣子有些压手,在熊大的示意下,打开木匣子一看,里面是几块又黑又硬实的小砖块……嗯?不对,这哪里是砖块,这味道分明就是茶叶!木匣子里有个夹层,里面有两张纸,一张写着制作方法,一张写着砖茶的优点。

    以宋林之能,只是看到砖茶的时候,就几乎已经将砖茶的好处给想了个通透!他看完两张纸的时候,已经激动地手都在抖了。

    “宋林这就下山!”

    熊大根本来不及阻止,就看到宋林消失在书房里,那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他的水平。熊大搓了搓牙花子:“京城里都是些什么人啊?”一个蔡公公也就算了,这个宋林不是个书生吗?这一手轻身功夫是怎么回事?

    嗯?说不定他也只会轻身功夫,就跟华永一样。

    等等,宋林就这么走了,钱和人呢?联系方式也不留一个?

    熊大摇了摇头,还是回房陪媳妇儿睡觉。

    第二天一早,宋林就出现在熊家。以皇家的网络,递送个东西,当然不需要宋林亲自跑到京城,县城里就有人接应。

    此时,山里面尽管还堆满了雪,可是有些工作倒是可以先做起来。

    村长被叫了过来,一起讨论。

    村长在经历了之前一段时间的惶恐之后,最近一段时间倒是挺乐呵的。堡楼一建,大茶村可以居住的面积又扩大了许多,适合建房的宅基地也多了许多。临近开春,已经有许多户人家上门看过宅基地了。有打算今年建房的,也有看看价钱,算算还得存多久钱的。

    大茶村最近一两年里结婚生娃的人家不少,人口大大增加。村长觉得自己已经是大茶村历史上的第一村长,走路都抖了起来。书生们培训礼仪的时候,村长是重点关注对象,还真别说,现在他这么随便一走,还真有一点领导的派头。

    当然,一到熊家,他立刻又躬成了虾米。

    温纶一边商议正事,一边还惦记着那几个敢惦记他家李二的书生,在空下来的时候,眯着眼睛对村长交代。

    宋林在一旁听着,暗暗提醒自己,千万别不小心得罪了这位将军夫人。

    村长原本很是惶恐,越听越眉开眼笑,拍胸脯保证:涨价!没有问题!
第七十五章 一鸣惊人
    在经历了许多场考试之后,卓安等人终于等来了姚青。

    科考,哪怕只是最初的童生试,也是十分考验人的。除了学问之外,对考生的体力也是一大考验。

    前面几场考试还好,考试进入中段之后,几乎每一场考试都有人被抬出来。

    到了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这些不说衣冠楚楚也是干净整洁进考场的考生们,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不比流浪汉好多少。胡子拉碴,蓬头垢面,就差没有衣衫褴褛。

    姚青夹子一溜大长腿中,险些被带翻好几次。他到底年纪小,高强度的几天下来,幸亏习武身体强健,否则早就趴下了。这时候同是书院的学生也是自顾不暇,更别提看顾姚青。

    卓安眼疾手快地将姚青从人群中拉了出来,直接放到一名蹲下的护卫背上。

    姚青只是张了张眼,咕哝了一句不知道什么,很快就打起了小呼噜。

    回到府城的家中,黄真已经带着厨子张罗了半天,其实也没什么可忙叨的。姚青一个小孩子,再累又能吃得了多少。

    姚青迷迷糊糊被喂了一碗鸡粥,很快就在仆从的伺候下睡了过去。

    由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管家,现在在府城里,黄真一直兼任着管家。府城小小的院子,总共也没几个人,黄真完全管得过来。

    一名护卫过来请示:“要不要上山报个信?”

    黄真想了想:“不忙,等放榜了再一起报上去。”成绩出来也没几天,从府城到山上的路现在还不好走,还是到时候直接报成绩就好。

    温纶在山上倒是没想这么多。山上已经渐渐开始忙了起来。

    雪还没有化开,但是堡楼的位置已经被清理了出来,其它能准备的东西,也陆续准备了起来。

    堡楼的重要性村民们并不知道得太清楚。但村民们也不是眼瞎,蔡公公带上来的一百号人,他们又不是看不见,后来还被熊大带着村长下了封口令。这其中的严重程度,村民们只是想想就胆寒。

    “造了就不用再怕野兽进村了。”村民们只能这么想,就是冲着这一点,他们也能积极工作。

    这也是村子里对外的说法。八百里大山,几乎所有的村子都有过野兽进村的可怕经历。这些野兽哪怕不伤人,毁掉的田地和财物,也足以让这些本来就困苦的山民们活不下去。

    仗着离得近,路也略微能走了,隔壁两个村子的村长,像是商量好的一般,前后脚找上了大茶村的村长。两人被大茶村的样子惊呆了。

    “这大茶村是……”

    这还是那个大茶村么?山里面的冬天,谁家不窝在炕头,怎么大茶村里倒是全在外面忙活?这人来人往的,热闹得跟县城里似的。

    这路也干净,全都铺上了石板,一点雪花都没有。两个村长看着自己一脚踩上去的泥印子,老脸一红。

    大茶村自从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就已经养成了每天扫路的习惯。这石板铺上后,别说城里人爱来,连自家走着也舒坦。每天早晚扫扫也不费事。

    两个村长被大茶村的村长接进屋子里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往炕上坐。这炕怎么这么干净?不都是土坯房吗,怎么这屋子也能这么敞亮?

    村长其实也没多忙,现在地还没化开,堡楼就是要造,那也造不起来。他每天最多的时间,就是跟村里人一样,跟着书生们念书识字,跟着壮汉们跑步打拳。

    “两位老哥,怎么这时候就出来了?这会儿路可不好走。”

    两个村长搓了搓手,喝着村长老婆端上来的热茶,到底还是开了口。

    村长越听,眉头皱得越高。什么叫大茶村赚了大钱了?什么叫让大茶村照顾点兄弟?什么叫大茶村不顾别人的死活?

    村长的大巴掌举起来刚要拍桌,手一转捂上自己的脸,手放下时,捏了捏鼻子,眼眶有些红:“唉……老哥啊,你们这话说的真是……咱大山里面谁家不知道谁家的事情。这两年,咱村里确实比往年好了许多,这不假。可今年一个冬天全毁了啊!”

    两个村长一愣:“咋回事?”

    村长重重醒了一把鼻涕,加油添醋地把野兽进村的事情说了。

    野兽进村,这在山里面是要人命的大事情。两位村长也只能相信,可他们到底还是不死心:“咱们就整不明白,不都一样是大山里面,怎么城里人就爱住在你们大茶村,不往咱们村里来呢?”

    其实也不是没有游客去其它村子,可游客们都不约而同将大茶村作为住宿地点,其它周围的村子都只是白天过去转转,并不会留宿,连吃饭都极少。这样只是看个风景,其它村子的收入就可想而知。他们连卖门票的意识都没有。

    村长看到这两位,不由得想到当初的培训,想了想还是提点了几句,至于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多少,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两位村长听着不时点头,虽然他们都不太明白这么做有什么用,但是都打算回去好好执行。

    临走,村长突然说道:“咱们村子的茶庄建好后,温先生打算开个学堂,山里面不管是娃子还是大人,想要识字的都可以过来。”

    识字!两个村长的眼睛都瞪大了。

    村长点头:“不错。只是这时间可能还要往后,茶庄不是一时半会能造得起来的。”

    “那束脩?”

    束脩?!这两个字将村长也问得一愣,最后将两位村长打发之后,村长往回一边走也是一边想:怎么就把束脩给忘了呢?

    从小先生开始,到现在的书生们,村民们跟着读书识字都像是理所当然,从来没有出过一文钱的束脩。这就是山下,也不是人人都能进私塾念书的。他们怎么就这么厚脸皮呢?

    温纶倒是没注意村长这边的动静,他正在和宋林斗智斗勇。

    这宋林忒不讲究。这才几天,就将他书房摆在外面的那些翻了个遍,还差点把姚青做的船模给弄坏了。

    这手残!任何东西到宋林手里,只有粉身碎骨一个下场。

    温纶本来听着宋林带了两百个工匠来,还大有好感。两人一交流下来,温纶还发现宋林的见识不小,无论是对堡楼的前期建设,还是对后期茶楼的装潢布置,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温纶手痒,就拿了工具直接开始做模型。

    然后,就开启了某一扇大门。

    一周后,宋林眼巴巴地看着紧闭的房门:“温先生,咱们今天不是说好了做那个模型吗?”这模型真是有意思极了,几块小木片也能做得这么精巧。若是换成别的材料,再放大……

    温纶规定今天是赖床日,完全不想动弹,假装没听见门外的声音。

    熊大只能披衣下床。他其实早就已经做完了早课,刚回来钻媳妇儿被窝,就被人吵起来,火气大得很:“大清早的,吵什么吵?”

    宋林被熊大这么一看,不由得气弱:“那个模型……”等开春了就没时间了,他哪能不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多问多学?

    熊大大怒:“什么破模型,不能等到我媳妇儿睡醒了?”说完就把门给关上了。

    宋林完全没脾气了。他对着房门发了一会儿呆,反省自己这段时间的各种忘形。似乎这温先生本身就有把人带沟里,不,是让人放松的能力。

    温先生身体不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真的是逾越了。看看他现在,身为一个客人,竟然直接跑到主人的房门口,叫人起床给他做模型……宋林老脸一红,施施然地走开。

    只是今天,温纶注定没办法安心睡个懒觉。

    他刚有点睡意,就被一阵剧烈地敲门声给吵醒了。不过这次他没生气,还差点连衣服都不穿就冲下去开门。

    熊大眼疾手快地将媳妇儿一把捞回来穿衣:“别急别急,马上就好。小心着凉了,又要喝药。”

    在中药的巨大威胁下,温纶终于安分了,可是眼角眉梢都还带着高兴:“咱家阿青中了头名案首!”

    姚青才几岁啊,长得还没人腿高,不仅过了童生试,竟然还是头名什么的,温纶恨不得出去跑三圈!

    熊大也高兴:“咱家阿青就是厉害。等开春了咱们就下山。”本来打算是春茶上市的时候,再去府城;可姚青中了案首是大事,温纶这个做先生的,要忙的事情也不少。最多他们就辛苦一点,多跑两个来回。

    温纶眼神晶亮:“几个月没见了,也不知道阿青长高了没有?”他临走前,在姚青的房间白墙上,画了量身高的刻度,不知道这次去往上了几格?

    一格都没有!

    姚青瞪着墙上的刻度尺,将比划的小尺子往书案上一放。

    黄真在门外守着,原本的兴奋劲平静下来后,觉得姚青这段时间怎么越来越严肃沉默了,开口都有些迟疑:“咱们是直接在茶楼摆酒,还是选一处酒楼摆宴?”

    考中考不中的,这几天都开始活动了起来。什么谢师宴赏花赏雪之类的层出不穷。他们家这位年纪小,哪怕地位有些超然,适合参加的宴会也不多。

    姚青想了想:“谢师宴等先生来了再请。”谢师宴不仅是请温纶,还得请一些对他有过帮助的长辈和书院的先生同窗们。但是,如果温纶不在,怎么叫谢师宴呢?

    “那摆酒呢?”谢师宴可以缓一缓,但是和其它同窗的交流活动,姚青作为这一次的案首,理应出头请一次客。姚青上次也问过开销花费了,怎么转眼就没了下文了呢?

    姚青干脆摇头:“不摆。明天起,在四个城门口设粥棚施粥三天。”童生试考中了第一等,就有津贴可以拿。他这个案首的津贴是最多的,可是也就是那么一点。花那么多钱请一群不认识的人吃饭,他完全看不到意义在哪里,还不如施粥给穷人,做点善事。

    黄真一愣,不由得提起嘴角:“是!”

    黄真倒是没想到钱这一茬。温纶给姚青的零花钱,黄真大概有点数,天天请客吃饭,那肯定是不够的,但是随意请上个几次,绝对够用。再说,姚青平时的开销极少,住在书院里面,根本没什么花费。就连日常的文房四宝衣物日用之类,都是黄真给准备的,花用的是茶楼的账。

    黄真想到的只是做善事这一点,所有人想到的也只是这一点!

    现在满城的考生几乎都还在,听闻了这次的案首施粥的事情,纷纷放下手中的酒盏。

    良久,长长叹息:“自愧弗如。”
第七十六章 谢师宴
    堡楼还没有正式开始建造,随着春天临近的脚步,温纶已经逐渐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大兴土木。

    作为工头的宋林,这些天也不再有时间抓着温纶问东问西,仗着一手绝顶的轻功,山上山下跑得尤为勤快。

    山下的路已经逐渐恢复通行,材料筹备工作终于能够以一个较高的节奏开始展开,但是……

    “龙州县这个小地方,很多东西都没有。”

    其实在大茶村建造堡楼,用量最大的石料可以就地解决,木料的话龙州县内也能搞定。但是其它相关的配件,那么大的量是不可能有存货的,都需要重新造起来。虽然已经制作了一部分,但是龙州县的工坊数量有限,哪怕是宋林带来的二十名匠人能够搭把手,也几乎无济于事。

    宋林盘算着这几天去一趟府城。

    温纶和熊大也准备去:“同去。”

    宋林不意外地点点头。温纶的学生姚青中了案首的事情,在整个大茶村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当然大茶村的村民们羡慕归羡慕,并不能够太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不满十岁的案首的价值。但是在山下的县城里可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县伯府里,差不多算是一巴掌直接扇到了脸上不算,还被兜头踩了一脚。

    宋林在京城里见惯了豪门阴私,县伯府的这些事情,他只消看一眼就能推断个七七八八。现在可好了。一个他们巴不得送出门的庶长子,结果教出了一个案首。而他们家自己看中的几个嫡子,还不如一个庶长子教出来的学生出息。尽管县伯府上的几个嫡子,都不需要走科举的路子,可大家都在府城书院里读过书,谁不知道谁的水平?

    县伯府的当家主母,也不知道背地里被人笑话过多少回了。

    因为这次并没有打算去多久,温纶和熊大的行李是早就收拾好了的。

    山路还不能走驴车马车,熊大直接背着自家媳妇儿下山,温纶身上连个小包裹也没有。

    宋林一人带着两个包裹,摇了摇头。但是一想到在温纶这里的收获,又立刻心甘情愿起来。

    没人知道,或者温纶知道,毕竟宋林这些天用的是温纶的书房,给宫里面递消息。这些温纶平时用来玩乐的东西,能够给整个齐国带来多大的改变,宋林都说不好。给温先生拿个包袱什么的,完全是应该的。

    两名高手下山,速度倒是比一般的驴马还要快。温纶趴在熊大的背上,感觉没睡多久,就到了山下。

    马车和一应事务县伯府已经准备好了。三个人并没有多做停留。老县伯身体不适,温纶和熊大去看了一眼,临到出发钱倒是刘氏代表着一家出来送行,脸上的表情像是被冰雪冻住了一般僵着。

    温纶有点担心这位嫡母的脸会崩,赶紧走人。

    马车上很妥帖,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奢侈的布置,但是让宋林也舒服得舒了口气。

    车夫姓余,是吴氏的人,老实憨厚话不多。

    熊大将车帘子掀了一条缝透气,自己坐在上风口给温纶挡风:“趁着这次有工匠,咱们家也做两驾马车,照着书房里的马车样式做。”他媳妇儿早就已经是熊家的人了,总不能再一直这么让县伯府准备东准备西的。

    熊大不是没察觉这样不好,只是一来太忙,二来整个县城几乎都在县伯府的眼皮子底下,做什么事情也绕不开去。不过,只是安置一个宅子倒也没什么事情,平时堆放一些东西,或者时间晚了,来不及上山休息一晚什么的,总比在县伯府的好。

    宋林的眉头一挑,刚想说这么公器私用不好,听到后面半句,想到书房里的马车模型,立刻就没声了。那马车里面能点炭炉,有各种卡位,还能拼成床板,还有各种好用的设计,不仅图纸,连模型他都硬是向温纶要了一件,送到太子手上了。

    马车内的这种功能应用,皇家也有,但是皇家那种马车但是体积就要大上很多,多数是用来摆排场。如果想要轻车简从地出行,根本没可能。

    马车这东西,到了冬天帘子一挂,里面几乎都没有光线。温纶有些犯困,靠在熊大肩头,任由熊大给他捂手:“实物比模型麻烦多了好嘛,哪有那么简单的?”

    熊大十分嫌弃宋林的存在。要不是这货,他都能给媳妇儿捂脚:“没事儿,那二十名工匠可厉害了,能搞定的。”不就是一辆马车嘛!

    在温纶他们还没有到县城的时候,熊家已经有人提前将消息递给了姚青和黄真。黄真也掐着时间开始安排起谢师宴。

    新晋案首施粥的影响还没有从府城退去。冬天临近开春这段时间,本来就是贫苦百姓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能在粥棚看到跪地磕头感激涕零的百姓。府城繁华,但也有着穷苦的人家。

    原本背地里那些对姚青作法看不上的人,在看过了实际情况后,也纷纷闭了嘴。

    “小小年纪,沽名钓誉。”

    “慎言!”

    “就是沽名钓誉又如何?至少人家切切实实让这么多老百姓吃上了几天粥饭。你呢?”

    “嗤!不就是几个粥棚,本少爷牙缝里省下一点就有了。来人,明天开始也给本少爷在四个城门口摆粥棚!”

    “那我也趁着便利,送几缸泡菜吧。”

    于是,等到温纶他们到安江城的时候,看到的是即将收摊的粥棚。五颜六色的杂粮粥上面,还有一小撮酸泡菜或者腌萝卜之类。

    宋林见熊大夫夫一脸茫然,解释道:“这还多亏了姚青。”

    嗯?

    随着宋林一番解释,温纶和熊大总算转过弯来。现在这些粥棚早就和姚青没有关系了。而是有书院牵头,让各个有意施粥的学子或者乡绅出粮出钱。

    就是那些家境一般的,也在施粥的各个环节上出力不少。最后随着一张写满了名字的公告,所有人都算是赚到了名声。

    到了府城,宋林另有去处,就和温纶他们分道扬镳了。

    马车先到了茶楼。黄真正忙得不可开交。

    从童生试开始前,茶楼作为文人墨客汇聚之地,就一直生意兴隆,到现在这波热潮也没退下去。那些大家们倒是来的少了。

    温纶听着黄真的汇报,不以为意:“年纪大了,大冷天的还是在家里舒坦。阿青还在书院?”

    “不,书院放了几天假。小少爷这几天正在递拜帖。”本来黄真想跟着一起去,结果被姚青断然拒绝,只能看着一个小小的小孩儿,带着一个比他稍微高一点的小孩儿东奔西走。幸亏他们身边总是跟着一个护卫,否则黄真还真放心不下。

    熊大看了看茶楼的经营状况:“如果忙不过来,就再请几个人。或者看看手下有没有能用的,能提拔的提拔,能培养的培养。还有,谢师宴的地方联系好了没?”

    谢师宴不在茶楼摆。倒不是熊大舍不得一天的生意,而是在茶楼摆起来,各种不方便。上次拜师宴就已经折腾了个够呛,这回还是直接在别处摆,省事。

    黄真直接说了几个地方:“本来打算直接租个园子,在请上一班戏……但是小少爷不喜,所以就选在了云来酒楼。”

    云来酒楼就在书院附近,是书院一位先生的家人开的,布置雅致。经常有书院的学生先生,三五人在云来酒楼小聚。关键是离家近。温纶不想大冷天的跑东跑西。

    温纶在茶楼没坐多久,就被熊大催着回府城的家。

    到家的时候,是护卫开的门。院子里扫得干干净净,几个月没来,倒是和之前没多大区别。

    卓安正在厨房里揉面团,听到声音急急忙忙跑出来,行过礼后道:“正在准备面条,马上就好。”

    在外面吹了冷风,吃一碗热乎乎的汤汤水水,感觉整个人都解冻了。

    两人刚吃完没多久,姚青三人就回来了。

    护卫忙着卸车牵马,姚青直接就从马车上跳下来扑进温纶的怀里。

    熊大赶紧往媳妇儿背上扶了一把,否则媳妇儿非得被撞倒。他看了看几个月没见的小孩儿,到底没舍得骂。

    温纶拍了拍姚青的背,一手虚虚比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