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宋Ⅱ·权柄1-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惠卿点点头,〃十之八九便是王元泽。除了他,还有谁有这种能耐,有这种毒辣?还有谁同时忌恨我与石越?又知道我素来忌惮石越?想不到他大病之中,竟还能……仅凭这无凭无据的揭贴,皇上未必会杀石越,可纵然不杀,将来用起石越来,亦难免会心存疑虑,不敢大用,如此便是绝了石越的进身之路。同时又给我下了一个饵,我若上钩,借机对付石越,是使天下人疑我,以石越之能,临死前反咬我一口,只怕我吕某也就从此完了!〃他以己度人,越想越觉得是王雱所为,不禁恨得咬牙切齿。   

  〃那我们就这样放过石越?〃吕升卿有几分不甘心。   

  吕惠卿思忖一会,忽问道:〃你说这种揭贴遍布汴京?〃   

  〃单相国寺就发现数十张,其余各地,到处都有,开封府几乎全部出动了,正在收缴。韩维刚刚坐上开封府,便碰上这档事……〃吕升卿幸灾乐祸地笑道。   

  〃抓到人没?〃   

  〃一无所获。〃   

  吕惠卿笑道:〃那就不用担心。事情闹得这么大,怎可能不传到皇上耳中?这件事情,你切记不可以出面。只要辗转托人去找邓绾或唐坰,把这些东西交到他们手中。这两人自会找自己相熟的御史去对付石越。〃吕惠卿轻轻啜了一口茶,闭着眼睛,悠悠道:〃这次我不仅不攻击石越,还会不痛不痒地保他一本。〃   

  唐康和秦观几乎是一路闯进桑府的,进到客厅,却发现厅中除了桑充国外,还坐着几个人,都是平素认识的。东边第一个座位,坐的是明理院院长程颢,紧接着坐着的是守孝完毕刚回汴京的欧阳发;西面坐着格物院的正副院长沈括与蒋周。五人正谈笑风生,似乎在聊什么高兴事。见二人不请而来,众人都不由怔了一下。因有师徒名份,唐康二人也不敢怠慢,忙先给五人行礼完毕,唐康便道:〃表哥,揭贴你可曾见到?〃   

  他没头没脑这么一句话,众人都是一怔,桑充国愕然道:〃什么揭贴?〃   

  唐康与秦观对视一眼,知桑充国等人还不知此事。秦观便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来,递给桑充国。桑充国连忙接过,只看了一眼,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又递给在座众人,传阅一圈,众人都知此事非同小可,尽皆沉默不语。只有程颢道:〃这是陷害!〃         

▲虹桥▲书吧▲BOOK。▲  

第21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1)         

  唐康点点头,他年纪虽小,但行事已非常果决,此时只是目不转睛的望着桑充国,等桑充国说话。桑充国知道唐康是石越义弟,对石越非常敬服,这般作为,是对自己有见疑之意。他心里也不禁苦笑,他妹子嫁给石越,若石越要谋反,族诛之罪,他这〃妻族〃岂能逃脱?但唐康却有不放心的理由……谁知道桑充国会做出什么事来?表兄弟俩默默对视着,室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异样起来。沈括与秦观都是所谓的〃石党〃,此事牵涉身家性命,自然关心。便是程颢、欧阳发、蒋周,都是聪明剔透之人,立时便明白了这依然是此前的心病所致。这时一句话不对,唐康这等年轻气盛的人,真不知道能干出什么事来。   

  欧阳发轻咳一声,打着圆场笑道:〃这不过是奸人陷害子明,《汴京新闻》断不会是非不分的。长卿,你明日要去接新娘,报社之事,有程先生与我在,尽可放心。〃   

  桑充国摇摇头,苦笑道:〃我的事不要紧,王旁会护送妹妹来京,我让家里再多派人去便是了,这次我一定留在汴京,为子明辩污……只可惜,我没有个好弟弟,否则倒可替我跑这一趟。〃   

  唐康听到这酸溜溜的话,却总算是放下心来,笑道:〃弟弟替哥哥迎亲,于礼不合……这程先生是知道的。小弟还有要事,就此告辞了。〃说罢团团一礼,扬起衣袂,与秦观转身离去。   

  桑充国望着二人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欧阳发知道他的心事,轻声道:〃但凡坚持理想者,难免被人误会。〃   

  〃我明白。〃桑充国摇摇头,〃我只是担心子明。〃   

  〃但愿他能挺过这一关。〃   

  〃一定能的!〃桑充国对石越的信心,可能比石越自己还大。   

  陈留附近的汴河之上,几艘官船逆水而行。岸边行人远远望去,官船的仪仗上,隐隐约约写着〃龙图阁直学士石……〃、〃高丽国……〃这样的字迹。   

  再有一天,便可以到汴京了。石越陪着金德寿,站在船头,无限感慨:〃我又回来了,汴京!〃   

  金德寿是高丽国中受汉化较深之人。高丽国自五代时建国,便依着传统请求中原王朝敕封,其遣使者来往宋朝,自建隆二年起便开始了,而大宋皇帝也不断赐高丽国王国书、文物。此时的高丽国王叫王徽,赵顼在给王徽的诏书之中,称其为〃权知高丽国王事王徽〃,视同藩属,而王徽也居之不疑,可以说四夷之中,宋朝对高丽格外的另眼相看;而高丽也是最心慕中华的。但饶是如此,高丽使者在宋朝境内逗留之久,也要以金德寿为最。他在杭州与官员唱和,在西湖学院与学生一起听课,穿汉服,讲汉话,俨然便是一个汉族士大夫。而对于石越这个二十余岁的龙图阁直学士、杭州郡守,金德寿更是非常的钦服。能够与中原王朝声名鼎盛的人物同船,对于区区一高丽使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荣幸了。而大宋皇帝特意让石越陪他入京,不知内情的金德寿,更是受宠若惊。   

  〃大宋山河的壮丽,真是让人赞叹!真不愧是中土上国。〃金德寿站在石越身旁,指点两岸风光,大发感叹。   

  石越微微颔首,想起千年以后韩国与中国,不由平兴感慨,便向金德寿询问高丽国的风俗历史政事,石越或有所问,金德寿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谈正欢之时,忽听到岸边有人呼喊道:〃那是龙图……学……石……送高……者……船……吗?〃声音略显稚嫩,随江风传来,隐约听不太真切,但又似乎颇为熟悉。石越连忙走到舷边,循声望去,却见岸边有二三骑随着船前进,一面有人便在呼喊。   

  石越忙叫过护送的指挥使,指着岸边,问道:〃你听得清岸边那人喊什么?〃         

←虹←桥书←吧←。  

第22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2)         

  那指挥使连忙倾耳静听,半晌,方说道:〃听得在问是不是大人的船。〃   

  〃问问他们是谁。〃   

  那指挥使忙叫过几个士兵,一齐喊道:〃这是石学士的官船,你们是谁?〃一连喊了几遍,才停下来,听岸上的人喊道:〃我……康……〃   

  石越吃一惊,〃唐康,是唐康!快,把船停下来,划个小舟过去,把他们接过来。〃   

  那指挥使答应一声,连忙派人去办。石越却在心中暗暗疑惑,不知道唐康来此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小舟把唐康等人接上船来,石越定晴一看,是唐康、秦观,还有几个仆人,唐康一见到他,便道:〃大哥,借一步说话。〃   

  石越心中一惊,却依旧从容不迫地等秦观等人参拜完毕,这才向金德寿告了罪,将唐康与秦观叫进船舱,问道:〃康儿,出什么事了?〃   

  秦观从袖中取出揭贴,递给石越,道:〃此事非同小可。〃   

  石越见秦观都说得慎重,心中更是惊疑,接过揭贴,细细读了,背上不觉冒出冷汗。〃这是要置我于死地!〃一面问道:〃这是自何处得来?〃   

  唐康道:〃昨晚一夜之间,此物遍布汴京城。大哥,此事当如何是好?皇上若有疑心,今日不死,迟早也是灭族的大罪。〃   

  对于后果,石越知道得比唐康更清楚。自古以来,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曹操、王莽,虽然赵顼断不会为了这无凭无据的揭贴而杀自己,但是想想自己在朝中政敌林立,若有人再构陷其中,后果便不堪设想。石越背着手,踱了几步,一个念头浮上脑海:若此时折转船头,或投高丽,或者干脆夺薛奕之印,或往冲绳,或往台湾,击破土人自立为王,毫不困难……这念头一闪而过,竟是把石越自己给吓了一跳。〃我两世为人,有什么可怕的?我若这样一走,谋反之名坐实,一切心血,立时就要全毁了,还不如一死,成全一个好名声……可是我死了不要紧,梓儿呢,她岂不也要……未必会有那么严重吧,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一时之间,各种念头纷至沓来,让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石越知道在此时是一点也犹豫不得的。其实宋朝的祖训只是不杀言事者,但因宋朝的确甚少诛杀士大夫,所以这当儿石越竟是记混了。他想来想去,赵顼毕竟也不是昏君,他最多也就是罢官流放的罪,既是这样,真到了海南岛再另做打算也不迟。当下道:〃皇上自会还我清白。如今之计,是以不变应万变……康儿,你怕不怕死?〃   

  唐康与秦观哪里知道石越一瞬间转过如此多的念头,见石越顷刻之间便从容如此,心中更是佩服。唐康握了握腰间剑柄,笑道:〃兄长不怕,我也不怕!〃   

  〃少游,你呢?〃石越把目光转向秦观。   

  秦观笑道:〃我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成仁取义,当能从容应之。〃   

  石越走到二人跟前,笑道:〃你们都是好男儿,日后必是我大宋的栋梁。放心,绝不会有事的,你们就随我一道回去,平日如何,日后依然如何,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   

  石越抵达汴京之后,刚刚将金德寿送至驿馆,甚至没有来得及回府,就接到旨意,宣他立即晋见。   

  在东华门前下马,便碰上不少官员,若是往常,这些官员必然亲切的招呼,但碰上这等时候,人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官员中间较好的,也只是淡淡的打个招呼,便匆匆走开。他虽然知道世态人情,本就如此,实不足深怪,但一直少年得意,几曾有过如此光景?心中亦不免有郁郁之意,只是强打精神,装出笑容,不肯让人小觑了自己。他刚刚要进东华门,一个人满脸笑容,朝他走来。他定晴一看,原来是吕惠卿。   

  吕惠卿远远便拱手揖礼,亲热地说道:〃子明,你终于又回来了。〃         

▲虹▲桥▲书▲吧▲。  

第23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3)         

  此时石越纵明知他虚伪,却也生不出半点排斥之意,只是答礼道:〃吉甫,久违了。〃   

  吕惠卿走近来,在石越耳边放低声音,笑道:〃奸人陷害,子明不必介意。今上是英明之主,断不会受人挑拨。某已在皇上面前,力保子明忠心。〃   

  石越大出意料,亦不觉感动,连忙道谢,又道:〃皇上召见,不便久留,请恕罪。〃   

  如此入了东华门,直趋崇政殿。所谓〃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琼玉的台阶,镏金的檐壁,石越在内侍此起彼伏、尖声宣唱〃宣石越入见……〃的声音之中,万分感慨的拾阶而上,进了崇政殿。   

  〃罪臣石越,叩见吾皇万岁。〃   

  〃爱卿免礼平身。〃熟悉地声音中,似乎有一点情绪的波动。   

  〃谢陛下。〃例行公事的参拜之后,石越终于站起身来,打量皇帝……赵顼今年已经二十有七,脸色依然苍白,毫无血色。赵顼也在打量着石越……石越的脸上,有三分憔悴,七分成熟……   

  〃子明,你在杭州做得不错,朕很欣慰!〃赵顼突然叫着石越的表字,夸奖道。   

  〃全赖陛下之洪福。〃   

  〃朕知道外面有人陷害你,你不必放在心上,朕已着韩维缉拿歹人。〃   

  石越连忙拜倒,〃臣粉身碎骨,亦不能报此知遇之恩。〃   

  〃卿平身。谁是忠臣,谁是奸臣,朕心中清楚,别人想离间,也离间不了。〃赵顼亲手挽起石越,温声笑道。〃卿在杭州,朕听说市舶司官船通商高丽、日本国,获利倍于盐茶之税,高丽使者前来,除入贡之外,卿可知他还有何事?〃   

  石越忙答道:〃国朝与高丽交通,海道已经熟悉,据海商所说,从四明或杭州,若得顺风,二三日入洋,五日抵达墨山入高丽境,自墨山过岛屿,七日至礼成江,又三日抵岸,再四十余里,便至其国都。往返一次,约四五十余日,这条海道从来没有发生过风险。而日本国,向来倭人至我大宋者有之,而大宋至其国者少,海道风险略高。但高丽国所产,是人参、水银、石决明、茯苓、鼠毛笔等物,获利远不及倭国。倭国有丁八十八万三千余众,多金矿,生丝、糖贩至彼国,获利近十倍。故杭州市舶司官船,往往分走高丽、倭国两处,往返一次,获利超过杭州府一年茶盐之税。杭州市舶司行此事之后,臣思逐年减少百姓科赋,使两税法名副其实。至于高丽使者来华,除了朝贡之外,主要是求皇上赐书。〃   

  〃赐书?〃   

  〃高丽国一向心慕汉化,臣以为不妨许其国使者买《九经》、子、史类书,而陛下可以要求高丽国贡马,或许可大宋官民从高丽买马。〃石越答道。   

  〃高丽也有马?〃赵顼奇道。   

  〃高丽国产马,倭国产水牛……〃   

  石越回到府邸之时,天色已经全黑。   

  君臣二人相谈如此之久,在外人来看,那也许是证明着石越恩宠未衰,但石越自己却非常的明白,赵顼已经有猜忌自己之意。几个时辰的交谈,全是说石越在杭州的政绩,与外国交通的利弊,没有一个字涉及到与辽国的边境纠纷,更没有对石越的任何任命!皇帝召他回来,难道是在乎他在杭州的政绩吗?   

  下了马车,管家石安早已率领家人,在门口恭候。侍剑见着石安,便问道:〃安叔,房间收拾好了么?〃   

  〃已经收拾好了。〃石安笑着迎石越进府,一面说道:〃最近桑府又送来了一个厨娘,竟是张八家的庶支,端的好手艺,小的已叫她准备了晚餐……〃一面走着,两旁的家人纷纷请安。丫环婆子等女眷,则在中门以内给他请安。石越心里不甚喜欢这些排扬,进了中门,也没有注意看,就随口说道:〃不用多礼,都散去吧。〃         

虹桥书吧BOOK。  

第24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4)         

  不料回答他的,竟是一阵莺声燕语:〃谢学士大人。〃   

  石越愕然抬头,这才发现跪在他面前的,除了几个熟悉的丫环婆子外,更多了一群红绫绿衣的歌姬,一个个都长得美艳动人。当时官宦之家,便是个县官,蓄养歌姬,也不过平常之事,但是石越府中却从来没有养过这些人。石越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指着那些歌姬,冷冷地对石安的老婆问道:〃安大娘,这是怎么回事?〃   

  石安家的见到石越动气,忙道:〃公子,这些婢女是石安叫养在内院,等公子回来再处置的。老奴便拨给她们一座院子,平时并不许她们随便走动的。〃   

  石越见她说得不明不白,更加恼怒,〃这事潘先生可知道?〃   

  〃这是潘先生出门之后的事……〃   

  〃二公子呢?〃石越说的二公子,是府内对唐康的称呼。   

  〃二公子一向不进内院的。〃石安家的见石越生气,声音越来越小。   

  石越冷笑道:〃好本事,潘先生不在,倒也算了,二公子就在汴京,为什么不问过他?你去叫石安来见我。〃说罢也不理会,便往厅中走去。石安家的从来没有见过石越发这么大的脾气,连忙跑出去叫石安。   

  不多时,石安便急匆匆走了进来,侍剑知道石越动气,忙抢先道:〃安叔,那些歌姬是怎么回事?内院怎么可以养来历不明的人?是不是有什么内情?〃   

  石安看见石越脸色阴沉沉地,也吓了一跳,忙陪笑解释道:〃非是小的敢乱招人进来。公子的家规,小人是明白的,平时便有人送礼都是一概拒绝。便有人丢下礼品,小人也一定会找到府上,给他送回去,绝不敢乱收人家东西。〃   

  侍剑见他说得明白,道:〃既然如此,那些歌姬又是怎么一回事?瞅着这些歌姬,至少也要几千贯钱,难道是自己跑进咱家的?〃   

  石安笑道:〃倒也不是自己跑进咱家的。她们也是一位大人送的,送来还没有几天,那位大人留下名帖,还有一封信。只是小人坚拒不受,送的人却不闻不问,丢下便走;小人按名帖上留的姓名打听,却说不是京官,只好养在府内,等公子回来定夺。〃一面说一面递上一份名帖与信函。   

  侍剑接了过来递给石越。石越听他这么说,脸色稍霁,当时官员之间,互相赠予歌姬,是十分平常之事,甚至不被人当成贿赂,他自己也是经常要给一些重臣们送礼,只是一向以来,却并不怎么收礼。当下随手打开名帖,看见上面的名字,却不由一皱眉,〃彭简?!〃……石越万万料不到,这批歌姬竟然是彭简送来的!他也不知道彭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忙把信拆开,细细读去。侍剑在一边瞅见他的神色,却是一边看一边不住的冷笑,待看完之后,石越随手把信揉成一团,往地下一丢,低声咒骂道:〃狗拿耗子!〃   

  〃公子,我在杭州时,和彭家的书僮说过话,知道彭简有个表亲在京师,开了一间大酒楼……〃侍剑随石越多年,主仆之间颇有默契,早知石越心意,便轻轻笑道。   

  石越不待他说完,便举起手,略带嘲讽的说道:〃明天你们寻着那家酒楼,把这些歌姬给我送回去。告诉彭简那个什么表亲,让他转告彭简,这等粗陋的女孩,还入不得我的眼!以后别往我府里乱塞。〃   

  侍剑和石安都不由一怔,不料石越居然说出这种不给人台阶下的话来……须知石越平日对人,都是非常懂得留余地的。彭简与他在杭州同僚这么久,表面上并无矛盾,不过送几个歌姬给他,也是一番好意,如何便说出这种重话来?   

  侍剑迟疑道:〃公子,这……这话似乎不宜说得太过……〃   

  石越瞪了他一眼,沉了脸,喝道:〃照我的话去办便是,有什么过不过的?〃         

。←虫←工←桥书←吧←  

第25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5)         

  侍剑与石安见他发作,也不敢再说,连忙应道:〃是。明日就去办。〃   

  石越这才不再说什么,吩咐道:〃等一会让人把最近的报纸送到我卧室,侍剑,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说完,转身便往卧室走去,他也自知心绪太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能好好地迎接这次的挑战。   

  石安连忙答应,出去吩咐人进去服侍石越睡觉。待人手安排妥当,这才又回到厅中,却见侍剑站在那里,拿着石越揉烂的信在看。他便凑了过去,问道:〃侍剑,你说姓彭究竟怎么惹我们家公子了?生这么大脾气,以前也不是没有收过歌姬的,都是客客气气的送回去……〃   

  〃安叔,有些事你不知道,也别问。公子最近心情不好……〃   

  石安又试探着问道:〃是不是外面传的那码事?〃   

  侍剑眉毛一挑,问道:〃外面传的什么事?〃   

  〃说公子是石敬塘之后……〃   

  〃安叔,你乱说什么?!〃侍剑厉声斥道,石安虽然是管家,但是在仆人之间,到底只有侍剑是石越最亲信的人。   

  石安笑道:〃侍剑,这不是我乱说,外面满大街的在传,有些人更是说得天花乱坠。信的人也有,不信的人也有……〃   

  〃这种谣言,也有人相信?真是无知!长了眼的人,也知道有人在陷害我家公子!成百上千的揭贴,攻讦朝廷大臣,他们以为皇上会相信吗?!〃侍剑愤愤说道。   

  〃皇上信不信,倒也难说。〃一个声音从厅外传来,侍剑与石安转身一看,原来是唐康与秦观,二人连忙行礼:〃二公子、秦公子。〃   

  〃我大哥呢?〃   

  〃公子已经休息了。〃   

  唐康与秦观对望一眼,笑道:〃大哥倒真有几分谢安的风度。〃 秦观也笑着点头。他们没有看到石越方才恼怒的样子,倒以为石越根本没有把这么大事放在心上。只是石安却茫然不知所谓,而侍剑虽然也读过一些书,却同样不知道谢安是什么人物,二人也不敢多问。侍剑想起方才唐康所说之话,便笑问:〃二公子,为何说皇上信不信也难说呢?我听说皇上是英明之主,这种事情,皇上能相信吗?〃   

  唐康年纪虽小,但是他的师长朋友,都是石越、程颢、苏辙、桑充国、晏几道、秦观这样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加上生性聪明,论到见识,远非一般人能比,平时行事果决,有时候竟让人觉得便是石越也颇有不如。这时候见侍剑追问,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隋文帝杨坚,何尝不是英主?不过因为一句童谣,一个梦,就诛杀多少姓李之人?身居高位者,对能干的下属,有几人能没有猜忌之心?〃   

  隋文帝的事情,侍剑与石安倒是都知道,当时坊间讲评书的,也就有人讲那一段的。石安不由就紧张起来,小心翼翼地问道:〃那……那公子会不会……?〃   

  唐康望了他一眼,心中一动,嘻嘻笑道:〃安叔不用担心,我大哥圣眷未衰呢。我方才看到那边院子里有十来个歌姬,若是咱们家有事,别人避之惟恐不及,能有人来送礼么?〃   

  他提起那些歌姬,石安与侍剑不由相对苦笑。唐康见二人神态甚是古怪,不由笑问:〃这又是如何?那些女孩子有什么古怪么?〃   

  石安便笑着把经过说了一遍。唐康听完,便问道:〃侍剑,信中写了什么?〃侍剑脸色尴尬,却不说话,只把信给递给唐康。   

  原来彭简以为石越入京,必然会被皇帝加以大用,他便想趁机巴结石越……自来少年新贵,没有几个不好色的,而且韩梓儿与石越成婚经年,却一直没有生育,若在杭州,碍着韩梓儿的面,还不好冒然送歌姬,此时他们夫妻相别两地,石越枕边寂寞,他便让京师的表亲买了十几个色艺双全的女孩子,抢在石越回京之前,送到他府上,料想必能投其所好……但是他却不太懂得含蓄之道,石越与韩梓儿结婚两年多,虽然谈不上如漆似胶,却也是恩爱非常,他在信中隐约暗示韩梓儿没有生育,对梓儿已是颇有不敬之意,这些话让平日对梓儿百般维护的石越看到,自然非常生气,所以才说出那等话来,意思是告诉彭简:〃那些女孩子没有我老婆好。〃         

←虹←桥←书←吧←。  

第26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6)         

  侍剑看到这些,本来就是非常尴尬了,事涉他的主母,哪怕是转叙别人的话,说出来也是不敬。何况韩梓儿平素对下人非常和气,在仆人中,也得颇得好感的;而站在他面前的唐康,更是韩梓儿的嫡亲表弟,唐康平素与梓儿感情最深,是石府众所皆知的事情。   

  果然,唐康接过信来,略略读了一遍,就不由怒从心生,恨声道:〃大哥骂他,已是客气了,真是小人。明日便照样告诉他就是了。〃   

  秦观凑过身子,看了信一两眼,便已知端倪,他却毕竟是旁观者清,笑道:〃贤弟,石学士此时似乎不宜过多树敌,把这些女孩子,好言好语送回便可以了。〃   

  唐康毕竟年纪还小,心里虽然知道秦观说的有理,却依旧气鼓鼓的说道:〃就这样送回,实在难消我心头之恨!〃   

  〃二公子,俗语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石安虽然不知道详情,但也是不主张做得太过份的,只是石越有令,他却不敢违拗,便盼着唐康出来做主。   

  秦观见唐康还有不平之意,当下微微一笑,走到茶几边上,用手指沾了剩茶,在几上写了几个字,笑道:〃明日便把这几个字交给彭简便是。〃   

  三人上前一看,秦观写的却是〃燕婉之求,蘧篨不殄〃八个字。唐康是读过《诗经》的,看到这句话,不由一怔,转念一想,才明白秦观的意思,不由莞尔,击掌笑道:〃妙哉!如此才算出了我胸中的恶气。〃侍剑与石安,却是莫名其妙。他们自是不明白,秦观引了《诗经·新台》中的这句诗,也是在嘲笑彭简……〃你给我送枕边人,鸡胸驼背之人我可不喜欢!〃   

  杭州,早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彭简一身便服,带着两个小厮走在杭州南郊的田间小道之中。江南的田野风光,让彭简亦忍不住赞道:〃真是好所在!〃   

  两个小厮却是一脸茫然,〃这又是什么好所在了?杭州十里八郊哪里不是这样的地方?〃   

  彭简笑骂道:〃你们又懂什么,风雅之地,有风雅之人。龙必潜于深渊,兰必生于幽谷。我们可是来找一个兰心慧质的美人儿。〃   

  〃什么美人?还用得着老爷您亲自来寻?〃   

  彭简笑道:〃你们不知我费尽辛苦才找到她隐居之所,若非我亲自来,必然请不动她。〃   

  一个小厮咋舌道:〃难不成是什么公主娘娘,哪有这么大的驾子?官府相请,也敢不来?〃   

  彭简显得心情极好,笑道:〃倒也并非什么尊贵之人,不过却是子明学士的红颜知己,以前也是京师有名的歌姬。我听说她脱籍回了杭州,便让人查阅户薄,终于找到。〃   

  〃那怎么竟住在这种地方?难道是什么屋藏什么?〃那小厮奇道,另一个小厮啐骂道:〃那叫〃金屋藏娇〃!〃   

  〃可我听石府的下人说,石夫人最是好脾气的一个人,怎么还用……?〃   

  〃你懂什么?石夫人这么久都没有一儿半女的,将来若一直不生育,便难免犯了七出;要是石学士收了小妾,后来先有了儿子,难免有一天她的诰命不保呢……便是不被休出,恩情转薄,妇人哪有不妒的?〃   

  两个小厮竟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石府的家事来。彭简的心思却早已转到了别处,他托表亲送歌姬巴结石越,那边托驿站送来急信,说石越把歌姬送还,还有〃燕婉之求,蘧篨不殄〃八字回复,彭简也是读书之人,马上便想到石越毕竟是有名的才子,寻常女子,入不得他的法眼,恰好有门客提起石越在京师结识名妓楚云儿,而这个女子也听说已经脱籍回杭州。彭简巴结上司,倒有一种契而不舍之心,便发心非要把楚云儿寻出来,好从中给他们做一个冰人,由此不仅一举博得石越的好感,更可以让楚云儿一生都感谢自己,留下一个大大的内援。只是他那表亲,却忘记在信中告诉他,京师有关石越的流言……         

虹桥书吧。  

第27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7)         

  彭简一行出了田间小路,又穿过一个村庄,便见眼前出现好一片翠绿竹林,郁郁葱葱,一条石径小道,直通幽微之处。彭简已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