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的两座库房。

虽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已经两年了,但庞刚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一些想法也有了些了解,古时对于子嗣的传承是非常看重的,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对这样的事情就越是看重,像庞刚这样已经官至从一品的右都督同知的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庞刚手下的官员虽然大多是穷军户出身,许多人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他们并不笨,此刻他们的前程荣辱已经和庞刚牢牢的连在了一起。现在的庞刚俨然已经是一方诸侯,日后的前程是可以预见的,他的传承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只要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投资下一代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庞刚都没有子嗣,这件事也让这些下属们暗自心急,现在身为正妻的孔若兰怀孕的消息传出,无疑给了许多人一个明显的信号,因此将军府里这么快就堆满了各位部下送来的贺礼也就不足为奇了。

孔若兰怀孕的消息传出后,一下子就成了众人眼里的国宝级人物,孔若兰的母亲第二天就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将军府,看架势是要开始正式入驻将军府了。于此同时。孔若兰的身边丫鬟老妈也多了起来,每天十二个时辰都随时有人伺候在身边,动作幅度之大搞得若兰也苦不堪言,最后还是庞刚发了火。把这些老妈子和丫鬟都撵出了自己的那栋私宅,最后家里才安静下来。

过了正月十五,魏同年也离开了青州,在庞刚派出的两千步卒的护送下正式到济南上任。接替魏同年的是一名从京城下来的原翰林院的一名叫汤洪柏的翰林,不过这位汤洪柏什么的已经不在庞刚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因为此时的青州无论大小事宜都已经牢牢掌控在庞刚的手中,在青州诸多将领和官员看来,这位新来的汤洪柏不过是寺庙的菩萨……摆设而已。

位于内院的庞刚私宅里。孔若兰正和一众姐妹闲聊,庞刚的三妻三妾都在这里,若兰的旁边还站着时刻不离自己身边的母亲和灵儿,客厅里一片笑声。

这时众姐妹中年纪最幼小的李雪珠羡慕的说道:“若兰姐。你运气真好,有了小宝宝后相公恐怕就更疼爱你了吧?”

若兰的变得稍微圆了些的俏脸上浮现出了一股母性的光辉,浅浅的笑道:“雪珠妹子,你要是羡慕你也可以让相公在你身上多花点功夫啊,想必以相公对你的疼爱你很快就会怀上宝宝了吧!”

李雪珠吐了吐舌头笑道:“人家才不要这么快就有宝宝呢。相公说了,生宝宝可疼了,他让人家再大几岁后才要宝宝呢。”

李雪珠的天真的话语惹得众女都笑了起来,只是众人的笑容里蕴含了什么味道就只有当事人才晓得了。

庞刚新收入房的侍妾巧儿站在自家小姐的身旁。眼里闪过了一丝忧色,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便是自家姐妹也不例外。在庞刚的三位妻子当中,就数孔若兰和魏蔓葶的身份最为尊崇。她们同时都被崇祯册封为二品诰命,将来最有可能继承庞刚家业的子女必定从她们二人的子女中产生。

其他的几女当中李雪珠是朝鲜公主,她将来的孩子已经可以排除在外,陈圆圆、灵儿、巧儿三位妾侍将来的子女更是不可能继承庞刚的家业,现在孔若兰既然怀孕,那么已然领先了魏蔓葶一步,作为从小和魏蔓葶一起长大的巧儿自然为自家的小姐担心起来。

在巧儿看来,小姐的父亲此刻贵为山东巡抚,而自家小姐无论是相貌、才学、家世都比孔若兰强,但就是因为孔若兰抢先一步和老爷成了亲,以至于现在正妻的位子落到了她头上,虽然自家小姐身为平妻,也被皇上册封为二品诰命,但在孔若兰面前却好像被隐隐压了一头似的,这让巧儿十分的不服气,现在看到全府仿佛都像是众星捧月般碰着她,心里就有了为自家小姐打抱不平的心思。

仿佛感受到了巧儿心中的不忿,面带笑容正在和孔若兰说话的魏蔓葶转过头来满含深意的看了巧儿一眼,巧儿被自家小姐那盈盈秋水般的眼波一扫,仿佛心中的小心思都被看透似的,诺诺的低下了头,和孔若兰又说了会话,魏蔓葶这才转身带着巧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让巧儿去关上了门,魏蔓葶轻盈的坐在床沿上,看着巧儿矜持不语,魏蔓葶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受到的教育和良好的自身修养让她的身上有股雍容华贵的大气和书卷气息,嫁给庞刚被封为二品诰命之后,更是隐隐中有股威严,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仰。

被魏蔓葶这样盯着后,饶是和自家小姐从小一块长大,巧儿也不由得心里发虚。

魏蔓葶缓缓的开口了,“巧儿,你是不是对若兰妹子有什么不满啊。”

“呃,没有啊,奴婢哪敢对若兰姐姐有什么不满的。”被吓了一跳的巧儿把双手摆得跟风车似的,连连否认。明朝的妾侍若是被发现对正是心怀不满,正室有一百种方法可以收拾妾侍,巧儿哪里敢承认这个罪名。

魏蔓葶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白了巧儿一眼道:“好了,巧儿你是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你在想什么我还不知道么?我知道你是担心若兰妹子若是抢先生了男孩,将来母凭子贵会把我压在下面。是这样吗?”

“难道不是吗?”巧儿不服气的问,“奴婢承认若兰姐姐性子平和,待人亲切,可是有些东西小姐却是不能不争啊。您虽然是老爷的平妻。但以您的背景和实力不比任何人差,将来若是生下了男孩完全可以继承老爷的家业,可奴婢看您的样子却一点也不着急,反而干巴巴的凑上去,反正巧儿想不通。”

看着巧儿微翘的樱唇,魏蔓葶微微一笑,伸手在她的小鼻头上轻轻一刮:“你这小丫头,才当了几天的新娘子啊。小心眼就这么多了,你要是眼热,那就让相公在你身上多下点功夫嘛,你也生一个不就好了。”

“小姐”巧儿拉长了声音娇嗔道:“人家那是担心你嘛。你还这样打趣人家。”

“好了,我不说了。”魏蔓葶看到巧儿真急了,轻笑一声道:“你放心,我心中有数。你呀,都已经是老爷的人了。连老爷的秉性脾气都不了解,亏你还是老爷是侍妾呢。”

魏蔓葶顿了顿说道:“你还没看出来吗?我们家老爷对于正室妾侍什么完全就不放在心上,你又何必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呢?至于若兰妹子有了身孕那是咱全家的喜事啊,咱们应该高兴才是。咱们是一家人,可不能像别的妒妇那样小肚鸡肠。没的让人笑话咱们,你明白吗?”

听了自家小姐的话。巧儿红着小脸不吭声,良久才抓住了魏蔓葶的胳膊一阵摇晃撒娇道:“那人家不是担心嘛。”

“扑哧。”魏蔓葶笑了,嫩葱似的玉指轻轻点了点巧儿的琼鼻:“好了,你有那份吃醋的心思,还不如把它放到别的地方上,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比如若兰妹子有了身孕,晚上自然是要单独睡的,你可以多和老爷要几次,然后顺便偷点种子出来嘛。”

听自家小姐这么打趣自己,巧儿不由得“嘤咛!”一声,羞得伏在魏蔓葶怀里,小脸羞得像一块大红布般说不出话来,一双大眼睛眨啊眨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定国将军府邸的前堂的书房里,庞刚正召开过年后的第一场会议。华严、林峰、大壮、李源、王志屠海等一干军政人员也凛然在座。

庞刚正色的对众人说,“正月十五已过,大伙也该把心收回来了。去年的成绩再好也已然成了过去,今年的事却已是迫在眉睫。华经历,我青州三个卫所春耕即将开始,你要把这事抓起来,如今咱们既然多了二十多万的军户,咱们不能让这些人闲着,一定要把他们都组织起来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多开荒地,山东虽然不是鱼米之乡,但也不是什么贫瘠之地,一定要把所有的地方都尽量开发起来,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今年的种粮面积要达到两百万亩以上,而且要保证种到哪里水利就修到哪里,你能做到吗?”

“是,下官明白!”华严肃然的回答,他清楚的知道农为根本,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其他的一切做得再好都是虚的。

“嗯!”庞刚点点头,又对正端坐在一旁的林峰道:“你身为青州知事,青州的商业都由你负责,现在咱们的精盐已经卖遍了山东,但是这还不够,你一定要把江苏、浙江、河北等江南的精盐市场也给抢过来,若是那些盐商不识趣,咱们的水师也不是摆设,该动的时候就要动。”

“对!”屠海搂着林峰的肩膀道:“林知事,你放心,咱们青州水师可不是摆设,若是有那个家伙敢跟咱们玩阴的,老哥我立刻去把他们给荡平。”

庞刚看着屠海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横了他一眼道:“屠海你也先别得意,过完年你们水师也该扩编了,本官给你们水师新增了六千名水手和一百五十艘船,你要在半年内把他们操练好,否则你这个水师统领也就别当了。”

“是!”听了庞刚给自己布置的艰巨任务,屠海缩了缩脑袋就不吭声了。

“至于陆军嘛?”说到这里,庞刚犀利的眼神不经意的往周围的人扫了一眼,一直端坐在桌边的大壮等人知道今天的最重要的议题来了,一个个都不由自主的把胸脯挺得笔直。好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一点。

庞刚笑了笑:“好了,今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议题来了。大伙也都听说了,咱们又要征兵了,而且新征的数额还不少。足有一万多人。这样一来咱们的人马就扩大了,那么现在的编制也不再适合了,所以本官决定把咱们的人马编为五个营,每营五千人,另外还有两个炮营,这样指挥调动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呢本官决定从军中任命五位游击来统一管理这五营的人马。”

说到这里,庞刚故意顿了顿。众人都屏住了呼吸,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盯着庞刚的嘴唇。期待他能吐出自己想听到的名字。

大概是觉得已经把众人的胃口都调够了,庞刚这才敛起了笑容肃然道:“众将听令!”

“哗啦!”会议室里所有的军官都站了起来肃然望向庞刚。

庞刚看着众将一字一句的说道:“下面本官宣布任命!一营游击黄春生、二营游击王志、三营游击李源、四营游击宾世乾、五营游击程凯、炮兵一营游击董国、炮二营游击陆宽亮”

每一个被庞刚点到名字的人都昂首站着,胸膛挺得直直的。众人对这几位被任命为游击的军官都不感到意外,他们不是最早跟着庞刚的老人就是身怀一技之长。能当上游击也是实至名归。

宣布完了任命之后庞刚摆了摆手命众人坐下来,接着说道:“好了,任命本官是宣读完了,可事还没完!现在的五营兵马还是个空壳,还得大伙去努力搭建。从明儿开始,大伙全都给本官征兵去,征了兵后还得好好训练,谁要是练不好那可就别怪本官不讲情面了。咱们青州军里向来是能者上。不能者下,谁也别想占着茅坑不拉屎。明白吗?”

众人心中一凛,大声应道:“是。谨遵大人教诲!”

随着会议结束,紧张的征兵又开始了。在青州,今年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青州的老百姓和青壮军户们对于当兵吃粮便显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在别的地方,只有那些活不下去的人和村头或市井无赖才会走上这条路,毕竟华夏上千年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的心里。但这一套在青州可是行不通,青州自古就是民风彪悍之地历来是征兵的好地方,三国时曹操名震天下的青州军就是最好证明。

加之现在庞刚麾下的青州军军饷虽然不高,但福利却是很好,不但家属可以多分到二十亩田地,若是阵亡了,阵亡官兵的父母若无人奉养则由官府赡养,子女也有官府出资抚养。加之军中规定,出战时所有缴获的四成可以归个人所有,许多官兵就是因为跟着庞大人出战了几次,回来的时候可是赚得钵满盆满,又是娶媳妇又是盖新房的,把周围的邻居可是羡慕死了。

因此,青州征兵令这么一出,许多人全都打破了头似的涌向了征兵地点,一万多的新兵名额很快就满了。

且不说庞刚正在忙不迭的征兵,就说此时的清国却是过得颇为狼狈。

自从阿敏从朝鲜大败而归后,就被盛怒之下的皇太极削掉了所有官职,贬为庶民,若不是众位兄弟苦苦为他求情,阿敏就是有九条命也要被皇太极给灭了。

虽然严惩了阿敏,但是皇太极还是憋了一肚子的火,一个命令就把阿敏全家打发到奴儿干都司打鱼去了。

这个新年,满清过的和后世历史上大为不同,先是有阿济格南侵的失礼,后有朝鲜的打败,两次空手而归使得习惯略靠掠夺来过日子的满清朝廷日子一下子就开始拮据起。

正月下旬,盛京皇宫崇政殿的书房里,皇太极正坐在一张明黄色的软榻上,看着各处如同雪片般飞来的报告,浓密的眉毛紧紧的皱着。

良久,皇太极轻叹了一声,把手中的奏章往案上一人,一把躺在软榻上,双手轻轻的按着太阳穴,一次来缓解隐隐作痛的头部。

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从身后传来,一双柔软的小手轻轻在皇太极的头顶轻按,力度节奏张弛有度,使得皇太极的头疼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皇太极不用看就知道是谁来了,他轻声叹道:“哎,还是大玉儿手艺好,让人感觉就是那么的舒坦。”

只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轻笑,“皇上就是会宽慰人,臣妾那点手艺哪能上得了台面啊。”

随着话语声,一张宜喜宜嗔的俏脸就出现在皇太极的面前。这是一个身材高挑,容貌俏丽,穿着传统满服,年约二十五六的少妇,他就是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后世有明的孝庄皇后。

第二百八十一章 庞刚不是孔有德

博尔济吉特小名大玉儿,这位后世着名的大清皇后,此刻的她还没有显露出后世的老辣和精明,但她聪明和干练已经开始显露大玉儿长了一双女人少见的丹凤眼和浓密的眉毛,配合上她那漂亮的鹅蛋脸显得很是精明皇太极近来愁眉不展的样子让她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轻轻的抚摸着丈夫的额头,仿佛要帮她抚平心中的焦虑,轻轻开口道:“皇上,咱们大清的事情千头万绪,着急是没用的,汉人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治大国如烹小鲜,事情总得一步步来做,您是一国之君,可要保重龙体啊”

“理是这个理,但事却不能不做,你是不知道啊,自从十二弟和阿敏相继大败而归,大清的日子一下子就变得艰难起来尤其是那些朝鲜人,前些日子不但撤销了以往的朝贡,现在是变本加厉,又征集了五万大军驻扎在了平壤至鸭绿江一带,明摆着就是防着咱们大清,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太极一边说,一边咳嗽了几声

大玉儿见状赶紧站了起来,伸出小手轻拍着皇太极的后背帮他顺气,过了一会皇太极才感到好了些皇太极伸手握住了大玉儿的小手,把它合在了自己的手心里轻轻的揉搓着,一股柔软滑腻的感觉仿佛从指尖传递到了心里皇太极把身子转过来,扭动了一下肥胖的身体,双手一用力就把大玉儿搂在了怀里笑着说道:“还是爱妃的体贴朕啊”

“您又来了”白了一眼丈夫大玉儿嗔道:“刚才还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呢,现在又是这幅德行”

皇太极轻叹而来口气:“朕不这样又能如何呢,朕这也算是苦中作乐现在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的,族人们都在帐篷里烧马粪取暖呢要是开春过后还不能从汉人那里抢些东西回来朕都不知道今年该怎么过呢”

“皇上,有这么严重嘛”大玉儿瞪着丹凤眼不解的问道:“咱们大清历年来抢的东西不是还有很多吗,怎么连区区一个冬天都这么难过呢”

皇太极苦笑道:“咱们抢来的东西大多都是金银财宝,这些东西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而抢来的粮食又有限,能支持一个冬天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玉儿好奇的问道:“这一切都是怎么了?往年不都是好好的吗?怎么今年一切都变了?”

当大玉儿问道这个问题时,皇太极的脸色就开始变了,“哼还不是那个叫庞刚的家伙,我大清连续两次行动都被这个家伙给破坏了,此子不除我大清永无宁日”

“庞刚?”大玉儿微微张着小嘴,露出了整齐的银牙“臣妾昨儿个也和小玉儿闲聊,听说有个明军将领好生了得,去年年初之时,就让十二弟吃了大亏,前些日子又把二贝勒从朝鲜赶了回来莫非就是他吗?”

“不是他是谁”一提到这个,皇太极眼里露出了一股阴霾的神色,“此人与我大清有着血海深仇,昨天朕已经下旨谁若能取了此子的人头,朕就封他为大清巴图鲁赏银万两,封固山额真衔”

“赏赐这么重?”大玉儿愣了楞“皇上,臣妾听说他不过只是一个指挥使而已,用不着这么重的赏赐?赏巴图鲁也就罢了,若是封固山额真,是不是太过了”

“指挥使?哼”皇太极冷笑道:“大玉儿你还不知道,现在这个庞刚已经是南京都督同知,大明从一品大员了况且这个庞刚手上可是沾满了我大清勇士的鲜血,我们已经数万勇士折损在他手里,若能除掉此人无论怎么赏赐都是不为过的”

大玉一听,心里也是一惊,但随即心中一动后说道,“既然这个庞刚这么厉害,咱们为何不能让他归顺我大清呢,这种人才正是我大清急需的啊”

皇太极闻言苦笑起来:“玉儿,你太天真了,通过阿济格、阿巴泰以及阿敏的叙述,朕依然明白,这个庞刚对我大清及其仇恨,是不可能降我大清的,你知道他和我大清作战时若是俘虏了我大清勇士后他会怎么做吗?”

大玉儿疑惑的摇头道,“臣妾不知道,不过臣妾以为人生除死无大事,大不了傻了呗,难道这里头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若只是杀了就好了”皇太极神色凝重的摇头道:“据他们报告,那庞刚若是俘获了我大清勇士后往往不是一刀砍死,而是对那些勇士处以酷刑,将他们折磨致死,若是时间够的话就会把勇士们的头颅做成京观,你说,这样的人你让朕如何对他劝说他归顺于朕”

“什么,他怎么能这么残忍?”大玉儿惊讶的捂住了小嘴,小脸上满是惊讶气愤之色“打仗本来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何来残忍一说”皇太极摇头道:“朕这么说只是为了告诉玉儿,从庞刚的所作所为来看,若想此人归顺我大清只能是妄想,庞刚不是孔有德,也不是范文程否则但凡若是有这么一丝可能朕也绝不会放过这个人才,此等人才若肯归顺我大清朕即便是封他一个勤王又如何只是可惜了,朕与此人今生注定只能是敌人”

大玉儿黛眉微皱了一会,眼神突然一亮,“此人既然如此不识抬举,臣妾倒是有个主意,咱们何不用计来除掉他呢?”

“用计?”皇太极不解的看了看大玉儿大玉儿亮亮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皇上您忘了,您是怎么除掉袁崇焕的吗?”

“原来爱妃说的是用反间计啊,玉儿你可能要失望了”说到这里,皇太极苦涩的摇了摇头,“根据咱们潜伏在大清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这个庞刚与大明皇帝的关系并不好,而且这家伙也不像袁崇焕这么好对付,只要皇帝一道圣旨就乖乖的回京受死我听说他上次大明皇帝要派人捉拿他回京受审,他居然调兵就跟前来捉拿他的明军干上了,结果竟然是把前来捉拿他的钦差和武将给活捉了”

“什么,此人竟如此无法无天么?”大玉儿惊讶的捂着小嘴,“难道大明朝廷就不派重兵讨伐他么?”

“可问题就出在这”提到这事皇太极也很无奈,“那庞刚竟然用一百万两银子把这事给摆平了,最后崇祯皇帝竟然不但不知他的罪,反而提升他为南京右都督同知,你说这事闹的,让朕空欢喜了一场”

皇太极娓娓道来,竟是把庞刚今年来的所作的大事都说得清清楚楚,无一遗漏,可见满清对他的重视程度,若是庞刚在这里的话必然会为满清的情报搜集能力而感到吃惊正当皇太极和大玉儿二人闲聊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太监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启禀皇上,大贝勒有急事求见”

“哦,大贝勒来了,快宣”皇太极微微一惊,松开了搂着大玉儿的手,大玉儿很快站了起来站在了皇太极的身后不一会,一名五十多岁,穿着勤王服饰的老者匆匆从外走了进来,他就是努尔哈赤的次子,被封为和硕兄礼亲王的爱觉罗。代善,又因为他是皇太极诸多兄弟中年纪最大的,也是原先众贝勒当中最早的贝勒,因此虽然他早已被封为勤王,但人们依然习惯的称他为大贝勒只见代善匆匆的来到皇太极跟前打了个千道:“臣代善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二哥你就别多礼了,咱们兄弟之间你又何必这么见外呢?”皇太极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笑着问道:“二哥,你今儿过来是有事么?”

代善的脸上神情凝重,从怀里掏出了一份红色的奏报双手递给了皇太极,带着焦急的语气说道:“皇上,南边出事了,丹东镇来报,皮岛已经有半个月没有传来消息,他们怀疑皮岛那边一定是出事了,因此一连派了三波人马前往皮岛,至于在前日发现皮岛上挂着的已然是……”

听到这里,皇太极眼睛一瞪,追问道:“是什么?”

代善咬了咬牙颤声道:“皮岛上挂着的已然是大明的旗帜了”

“什么,皮岛失守了?”

皇太极突地的站了起来,脸上的肌肉一阵颤抖,指着代善大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皮岛上不是驻扎着咱们一个牛录的兵力么,怎么就突然失守了,而且连个警讯都发出出来,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也无怪皇太极紧张,皮岛也称东江,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地理位置居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之间与鸭绿江口的獐子岛、鹿岛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崇祯初年,明将毛文龙就曾经在皮岛驻有重兵,曾一度对满清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之后,皮岛上的驻军也一哄而散,皮岛也最终落入了满清的手里,为了不让皮岛又落入大明的手中,满清长期在皮岛驻扎了一个牛录三百多人的兵力,可见满清对于皮岛的重视但现在代善却突然跑来告诉皇太极说皮岛已经失守了,这让皇太极赶到十分震惊

第二百八十二章 皮岛起风波

皇太极沉着脸问道:“最后一次和皮岛联系是什么时候?”

代善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回答道:“回皇上话,最后一次和皮岛联系是二十多天以前,也就是大年三十的前三天,当时皮岛的回信是让驻守丹东的人多送一些肉食过去,根据驻守丹东的甲喇章京报告,由于皮岛孤悬海上,联系不便,以往都是每隔半个月送补给的时候才联系一次,前些日子他们迟迟不见皮岛守军前来运粮,这才派人上岛查看,谁知……”

“谁知皮岛已然是换主人了,是吗?”皇太极阴冷的声音响了起来,肥胖的双手紧握在了一起代善心头一紧,他知道这是皇太极发怒前的征兆,他不敢怠慢,赶紧说道:“皇上息怒,皮岛孤悬海外,交通不便,皮岛失守,下面的奴才固然是有责任,但请皇上念在底下的奴才颇为不易的份上饶了他们一次”

代善此人名字中带着一个善字,在为人处世上也确实处处与人为善,和众位兄弟的关系都很不错,就连对待众位兄弟一向刻薄的皇太极对代善的印象都不错,加之代善身为努尔哈赤嫡福晋的儿子,身份尊崇,皇太极也不得不给几分面子,此时看到代善明显是替驻守丹东的甲喇章京求情,也不好不给他面子,皇太极冷哼了一声道:“既然二哥替下面的奴才求情,朕也不能不给你几分面子,这样你赶紧发文给驻扎丹东的那个甲喇章京,让他在一个月内把皮岛给朕夺回来否则朕绝饶不了他”

“喳……臣遵旨”

代善打了个千,匆匆的退下了

看着代善急匆匆的脚步皇太极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拳砸在了书案上“碰……”一声巨响书案上的茶水和书籍震落了一地,把大玉儿吓了一跳,她赶紧走过来弯下腰捡起了地上的东西这时,只听到皇太极咬牙切齿的说道:“皮岛失守,必然又是庞刚搞的鬼此人处处与我大清作对,危害也越来越大,看来朕开出的价码还是太少了,哼既然你们不让朕过好这个年,那朕就让你们过不好这个春来人宣诸位阿哥大臣上殿”

皇太极阴冷的声音在书房中响彻,仿佛在昭示着一场暴风雪的诞生……

皮岛东西15里南北10里,岛屿基本不生草木,并不算大但是,皮岛位于辽东、朝鲜、后金之间,北岸海面80里即抵后金界,其东北海即朝鲜,关联三方,位置冲要,因此,自从庞刚决定了在身弥岛建造水师基地之后,收复皮岛之事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在十二月二十九日,庞刚派出了青州水师带着一千陆军士卒在五艘大福船和二十艘快巡航舰的掩护下把皮岛团团围住,接下来的战斗却是异常的顺利,数年无战事的皮岛守军被突如其来的打击给打蒙了,在一千名青州军士的围攻下很快就被消灭殆尽,时隔七年之后,皮岛再次插上了大明的旗帜崇祯十年二月初六,在金州卫沿海海岸,一支由十艘快巡航舰组成的船队正沿着海岸巡逻,青州水师千户关扬站在船头眺望着远处的海岸线,线条柔和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怀念的神情转身对身边的大副说道:“老王,还记得八年前咱们在这里过往时的情景吗?”

身边这名叫做老王的大副眼里露出了一丝向往之色,悠然道:“当然记得,那会卑职还只是一名风帆手,你也只是一名百户,跟着毛总兵在皮岛上讨生活兄弟们在这经常和鞑子的船只遇上,那些鞑子一个个都是数秤砣的,和咱们交手的时候总是吃瘪,咱们可是从鞑子哪里抢了不少好东西啊什么人参、鹿茸黑瞎子皮什么的,拿到关内一转手那可是发了老鼻子的菜了,可惜啊,自从毛总兵被袁督师斩了之后,咱们的日子就一日不如一日了,要不是跟了庞大人,现在咱哥俩还不知道在哪里吃糠咽菜呢,那会像现在那么风光”

关扬点头道:“是啊,毛大人待咱们这帮子下属那是没的说,打鞑子也不含糊,可就是太爱不知道进退了,硬生生的和袁督师顶着干,结果被袁督师找了个由头就给……唉……”

老王轻哼了一声:“袁督师怎么了,还不是被皇上给咔嚓了,下场还比不上毛总兵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大明的武人实在是窝囊,朝廷说抓就抓、说杀就杀,也太让弟兄们寒心了依我看,做人还是得像庞大人那样,该硬的时候就得硬气,别他娘的碰到那些文官就成了软脚虾你看,上次朝廷不是要把庞大人抓进京城受审么,庞大人一怒之下提兵把他们杀了个落花流水,连钦差都给抓起来了,结果怎么样?朝廷立刻就软了,庞大人不但没事,反而升了官,这才是大老爷们该干的事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