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行-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贴身侍卫赶紧从皇太极的身上掏出了一个小瓶子,倒出了一粒黑乎乎据说是大清国首席萨满巫医专门为皇太极炼制的小药丸送进了皇太极的嘴里。
过了一会,服下了药丸的皇太极渐渐的清醒过来,身旁的人赶紧扶着他坐了下来。
皇太极坐下来后深吸了几口气,定了定神,这才说道:“代善、阿济格,你们两旗真的各自只剩下不足五千人马了吗?”“千真万确啊皇上!”年纪最大的代善忍不住伏在地上痛哭了起来。
“五千人马,五千人马啊!”
皇太极虽然不说话,但他的心里也犹如被刀割一般心疼。如果真是着这样的话,那么镶红、镶蓝两旗今天是被打残了,没有十几二十的休养生息休想恢复元气。
想了想皇太极又问道:“代善、阿济格,你们对当前的战局怎么看,咱们还能继续打下去吗?”代善和阿济格对视一眼后一起痛苦的摇了摇头,代善痛苦的说道:“皇上,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再这么打下去,咱们大清就要亡国了!”阿济格虽说平日里也不太喜欢这个心狠手辣的四哥,但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他也不得不说道:“是啊皇上,咱们大清最后的家底都在这了,真要全部拼光了咱们大清也就完了?”听了二人的话后,皇太极依旧闭目不语,他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来不及了,咱们此时若是撤军,那大华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后撤吗?”
代善劝道:“皇上,咱们可以先撤回咱们的大营,然后再徐徐图之也可以啊!”
皇太极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道:“是朕太心急了,没有料到大华军竟有如此战力,此次是朕失策了,回盛京之后,朕就会下罪己诏,向我大清百姓臣民认罪。”
“喳!”
代善和阿济格又相互看了一眼,并没有再劝阻皇太极,此时的大清还没有坐了天下后那么多的臭规矩,下罪己诏这招也是向汉人学的,对于此时尚且不太注重颜面满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撤兵吧!”
最后皇太极无奈的下达了这个他最不愿意发出的命令。
“呜呜……,呜呜呜……,呜呜……”两短一长的号角声响彻了战场,这是撤退的信号,这个声音使得原本强自文撑的豪格终于忍不住如释重负的长舒了口气,撤退的号角一响,他立即就指挥着两旗的骑兵交叉着相互掩护,慢慢的向后面的大营撤走。
“大人,鞋子退兵了,鞋子退兵了!”看到清兵缓缓撤去,对面的大华军阵地上一片欢腾,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敌众我寡的大战中将满人击退,这也预示着从今往后,满人最大的一股力已经被他们重创,满人已经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威胁到他们了。
在众人欢呼的同时,王志却没有闲下来,只是冷笑着说道:“哼,以为退回大营就没事了么,可别忘了,本官的火炮可还没打够呢,来人,命令全军,追击!”
在王志的命令下,剩余的全体大华军以三个方阵为先导开始缓缓的向满清大营逼去。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
看到大华军缓缓逼来,皇太极气得身子乱颤,看样子,对面的大华将领还真是一点面子也不打算给他啊?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皇太极一面下令部队加快速度撤退,一面命豪格率领一部分兵马作为后卫部队,以阻止大华军的追击!!!!
第五百四十二章 气昏了
皇太极撤退了
当王志聪千里镜中看到代表着皇帝身冇份的龙纛向后移动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他知道这场仗他打赢了,他率领的五万大华军队将大清皇帝皇太极率领的十万大军打败了。
他同时也知道,从今往后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在大华的史书上肯定会留下属于他的那浓浓的一笔。其实不光是文官喜好青史留名,武将也喜欢。试问有哪个武将不希望自己死后能像卫青、霍去病、陈汤、徐达、常遇春那样被后人缅怀呢。
王志虽然是跟了庞刚之后才开始读书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那些先贤的仰慕和崇拜。如今皇太极既然败了,并不妨碍王志对其赶尽杀绝的决心。
在王志的命令下,最后才上阵的三个方阵排成了品字形向着清军的大营缓缓逼去,皇太极无奈之下只好命令豪格率领正蓝旗一万兵马的留下来拦截。
原本皇太极的意思是反正都是上阵父子兵,现在老冇子遇到了危险,你这个做儿子的为老冇子分担一下应该是没什么吧。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向被他认为性格耿直的豪格的心理也打起了小九九,正蓝旗可是豪格的命根子,在刚才的战斗中他的正蓝旗损失的也不小,小两万的人马现在只剩下一万出头了,要是再和大华军这么拼下去而导致伤亡太大的话在日后的争夺皇位的斗争中他可是会落于下风的。
要不怎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呢,现在稍微有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遭到重创的大清回去后一定会发生剧烈的动荡,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手中的兵权和实力才是真的。
豪格虽然鲁莽,但鲁莽的人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作为从小就在皇家长大的人来说,某些直觉简直就是天生的。
于是,有了异心的豪格在执行皇太极命令的力度上就缩了水,在豪格的指挥下,这个蓝旗的骑兵们只是在外围骚扰,在靠近方阵步冇枪冇手们的射程后便会立即策马抛开。
当然了这样的骚扰效果自然是没多大的效果,但好歹也能迟滞一下大华军的行军速度,当大华军来到皇太极大营外的时候,皇太极也率领着大军进入了大营,豪格见状也不客气,也赶紧溜了进去。
入了大营的皇太极屁冇股还没坐稳就开始清点损失,这一番清点下来却是让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清高层集体失声。
“此役我正镶红旗损失人马一万一千多人、镶蓝旗损失人马一万二千多人、正白、镶白旗共损失人马三千多人、正蓝旗、镶黄旗损失人马六千多人,蒙古八旗、汉军旗损失两万一千余人,合计损失五万三千余人,大将军炮三十三门、战马……”
位于下手的一名书冇记官一边读着各旗报上来的损失声音越来越低,而一旁的各位王公大臣们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皇太极的脸色更是变成了紫酱色。
“砰……”
一声震响,皇太极身边的矮几被他一脚踢翻,矮几上的茶杯掉在地上发出了清脆声音的同时也被摔成了碎片。
皇太极,原本肥胖的圆脸变得狰狞务必,咬着牙如同要吃人般狠狠喝道:“大华军,看来朕太小瞧你了,朕的五万大军啊!”
说到这里,皇太极就感到心口犹如钻心般的疼痛,损失的这五万大军可是大清国的精锐,他们满族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啊,如今就这么在一场大战中就没了,这让他如何不心疼呢。
“皇上息怒,臣等罪该万死!”
看到皇太极发怒,周围的将领和纷纷跪了下来。
看到面前跪了一地的将领,皇太极的心情并没有哪怕一丝的好转,此时的他只感到全身一阵无力感传到了身上,紧接着就是眼前嗓子一阵发热,一股带着腥味的液体从他的嘴里喷了出来,然后眼前一阵发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皇上,皇上!”
看到皇太极慢慢的倒了下来,众人全都大惊,一个个都扑了上去将皇太极扶住。豪格离皇太极最近,第一个将皇太极扶住的就是他,此时他一望过去,就见皇太极面如紫金,嘴角还有几缕血丝挂着,呼吸也是若有若无。
年轻的豪格此时已经被吓呆了,一时间竟然忘了说话。还是紧跟着跑过来的代善经验老道,一看到皇太极的模样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来人啊,传御医……御医……”
就在清军大帐内乱成一团的时候,王志也率领着大军来到了清军大营外,看着紧闭大营不出的清军,王志冷笑道:“哼,以为紧闭大门就行了么?来人啊,命令炮营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要在半个时辰内赶到此处,然后给本官炮轰大营!”
“是!”
就在王志发着狠要炮轰清军大营的时候,远在江南的洪承畴也整顿好了江苏的兵马,准备对浙江展开行动。
这让盘踞在浙江,关起门来做着山大王美梦的左良玉父子如梦初醒,左良玉赶紧紧急征调了所有能征调的人马来到了杭州,就连安徽那仅存的上万人马也调集了过来。左良玉这么做,纯粹就是做好了放弃了安徽的打算了。
看到左良玉就这么放弃了安徽,洪承畴自然不会客气,他大摇大摆的将派出了一万多人马就将安徽占领了,然后自己亲率两个军团的大军越过湖州嘉兴一代直扑杭州。顿时,杭州城内一片混乱。
此时的杭州城内依然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大街小巷里都流传着新的朝廷要派大军前来征讨左良玉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惶惶。
而左良玉父子此时正坐在原巡抚衙门的签押房内愁眉苦脸的相对而坐。
签押房内一片寂静,今年才到了天命之年的左良玉原本一头乌黑的头发此时已是两鬓斑白,来自江苏的沉重的压力让他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衰老了许多。
左玉亮也耷拉着脑袋坐在一旁默不作声,上次在金陵因为他的缘故,使得左良玉几乎全军覆没,虽然他们父子三人最后都从金陵逃了出来,但从这以后他在左良玉心中的地位已经是一落千丈。
看到气氛太过沉闷,左良玉强打起精神说道:“青儿、亮儿,前线来报,洪承畴这个老匹夫已经亲率四万大军攻下了嘉兴、湖州等地,正在向杭州杀来,你们可有破敌良策啊?”
左玉亮依旧是沉默不语,他知道父亲的话虽然名义上问他们两个,但实际上却是对着左于青说的,现在的他,所说的话对于左良玉来说不会比一个路人甲的话来更让他重视。
在左于亮看来,这又是左于青出风头的好机会,他肯定不会放过的。
谁知他等了半天,左于青并没有说话,而是低头沉默了一会后转头对左良玉道:“父亲,咱们还是听听大哥的意见吧。”
“你大哥?”
左良玉微微吃了一惊,随即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看他们俩人,微微点头就不吭声了。
不过左于亮就没那么淡定了。
“呃……什么?”
左于亮先是吃了一惊,看了看左于青,然后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后问道:“二弟,你这是在问我吗?”
“当然,大哥身为兄长,发表看法也应该是兄长先说才是。”左于青诚恳的表情几乎让左玉亮误以为自己的耳朵和眼睛都出了问题。
左于亮虽然为人有些暴躁,但既然和左于青明争暗斗了这么久,自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想了想,心中冷笑起来,这个二弟还真是打的好算盘,看到此次大华军势大,他们估计是很难抵挡,立刻就将自己祭了出来,反正此时无论什么想法都没用,想必无论自己提出什么想法他都会赞同的,反正万事由自己这个挡箭牌顶缸,他乐得在后面看热闹。
想到这里,左于亮心中那不禁涌起了一股怨恨,看来自己这个好弟弟真是吃定自己了,还有父亲的偏心也让他感到心里一阵凉飕飕的。
激愤之下的左于亮不禁冷笑道:“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大华方面出招了,咱们接着就是,若是打胜了一切都好说,若是打败了自然是一切皆休,我不认为空坐在这里能讨论出什么东西来。”
“混帐话!”
左良玉一拍椅子的扶手站了起来喝道:“于亮,你这是什么话,有你这么做兄长的么,你弟弟诚心求教,你不认真回答也就罢了,怎么说话还夹枪带棒的,传出去没的让人笑话!”
看到左良玉竟然这么袒护左于青,原本就性子急躁的左玉亮也忍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冷笑道:“父亲,既然您认为二弟什么都是对的,那么还让孩儿来这受气干什么?有什么事你们自己做主就是了,反正孩儿也就是个摆设,有没有也无所谓了。”
说完,左玉亮头也不会的走了出去,只在他身后传来了左良玉气恼的声音。
“反了反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 孙希夷
待到左于亮出去后,左良玉气得破口大骂,一直骂了近一刻钟这才停下了嘴,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发现坐在他右下首的左于青脸上一丝阴沉而满足的笑意一闪而过。
左于青没有理会左玉亮的离去,在他看来,自从刚才左玉亮和父亲起了争执开始,他对自己的威胁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从今往后左家唯一的继承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于是他很快就将注意力放回到了正事上,他假意劝慰了左良玉几句后就说道:“父亲,大华军来势凶猛,咱们不可硬敌,要趁早留条后路才是啊!”
左良玉皱起了眉头“青儿你又不是不知道,为父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家当都在这第五百四十三章孙希夷了,咱们哪还有什么后路可以退啊。”
左于青不知可谓的笑了笑,神秘的说道:“父亲,您可别忘了,在咱们身后还有一些人,他们可是比咱们还要着急呢,若是咱们败了,大华要收拾的人下一个可就轮到他们了!”
“你是说福建的郑芝龙他们?”左良玉也不笨,被左于青一提醒就明白了他说的是谁,不过随即左良玉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不妥,寄人篱下的滋味你又不是没尝过。而且郑芝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咱们这般灰头土脸的到了福建咱们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人家给卖了。”
左良玉的话左于青又何尝不明白,他叹气道:“父亲,这只是咱们无奈之下的选择,可但凡若是还有一丝办法,孩儿又怎会出次下策?眼下咱们周围的几个省都已经是大华的地盘,浙江若是失守,咱们唯一能退后的地方就是福建了,总不能往海上跑吧?咱们可不像郑芝龙那般以海盗起家,手里头掌控着一支庞大的船队,进可攻退可守的。”
“唉第五百四十三章孙希夷”
良久,屋里传来了一声幽幽的叹气声,就再也没有声音了。
就在左家父子密议的时候,杭州城里也是暗流涌动。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作为江南一带的繁华地带,向来就是以士绅富户们的聚集地。这些士绅富户们无论是和朝廷还是民间都由着极大地影响力,当然了,由于现在大华新立,他们的手还没能这么快就伸到朝廷,但他们趋利的天性却并没有变,眼下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大华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成定局,这些士绅们心中自然也要为将来好好的筹谋一番了。
杭州城里有一座红柳楼,这座小楼坐落在杭州城的东北角,它所在的地段并不繁华,在一些人的眼里它只是一间幽谧的院子,但在杭州某些公子富户的眼里却不这么看了,在他们看来,能常来这里坐坐并喝茶的人都是杭州城里有身冇份地位的,原因无他,因为这座小楼的主人名叫柳如是。
洪柳楼的今日的小院里,柳如是的小院子里又来了一拨客人,这拨客人的年龄都不大,全都是十八以上二十出头的读书人或者公子哥。
今日,由于来访的客人太多,柳如是的小楼上没法招待,只得在小院里摆下了三桌酒席,十多名年轻貌美的侍女犹如蝴蝶般在众人中穿梭着,虽然天气已冷,没法欣赏她们妙曼的身材,但侍女如花的容颜依然让众人觉得赏心悦目。
在这三桌人当中,有一个年约二十七八的年轻人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年轻人乍看起来很是俊朗,但细看这下却能从他眼中发现一丝不时掠过的阴霾。
他穿着一身青色的苏绣儒衫,头上戴着一个评定四方巾,虽然已是严冬,但他的手中依然拿着一把鎏金扇,很是风流倜傥的样子,这名年轻人正是以前和庞刚有过过节的孙希夷。
由于天气的原因,桌上并没有放置太多的菜肴,而是每个桌子上放置了一个火锅,周围放着十几碟的牛羊肉,火锅中间烧着熊熊的炭火,周边的汤水已然是热气滚滚,闻起来很是香气扑鼻让人不禁食欲大增。
但今天在座的众人显然没有品尝美食的心情,那名年轻的书生淡淡的对身旁的一名侍女说道:“柳大家还没有出来么?”
这名侍女小心翼翼的回答:“回禀公子,柳姑娘尚在梳妆打扮,稍后就会出来见客,怠慢之处尚请公子见谅。”
“劳烦这位姑娘再去催一催,告诉柳大家,今日我们一众杭州士子齐聚与此,为的就是有事与柳大家相商,劳烦她快点出来。”
这名年轻人说的很是客气,即便是对着一名侍女也没摆架子。说完后,他还在这名侍女的手里悄悄塞了一锭银子。
“是!”
侍女接过银子,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屈身后柔声道:“请孙公子稍后,奴婢立刻就去催促小冇姐,请她快点过来。”说完,这名侍女一转身,犹如一只漂亮的蝴蝶般飘然而去。
看着侍女远去的倩影,孙希夷身后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希夷兄,你说咱们今日能见到柳大家么?”
孙希夷神色阴晴不定,过了一会才答道“见到柳大家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能不能让柳大家答应咱们的事情才是难题。”
“是啊!”这个生您轻叹道:“柳大家如今身冇份超然于外,想必也不会管咱们这些人的小事吧?”
孙希夷听后脸色阴沉,做了下来自顾自的倒了杯酒一口喝了下去。
今日来此的可以说都是杭州城里的读书人,他们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有产业、田产在杭州乃至浙江,现在只要不是瞎子,谁都能看得出来,大华收复浙江只是迟早的问题。
他们这些前明的读书人心思灵活,自然要考虑到日后是否投靠新老板的问题,可问题是现在想要投靠新朝的读书人不要太多,没有关系的人那是想都别想。
而曲线救国这个词可不是后世人们的专利,早在封建时代,咱们的古人就已经运用得非常熟练了,这些读书人自然而然就想到杭州的名人柳如是。
柳如是和当今皇帝的爱妃淑妃陈圆圆可是手帕之交,闺中密友,这在民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这些读书人自然不会不知道。于是就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托柳如是向她的闺中密友递个话,希望能通过枕头风请庞刚手下留情,将来收复杭州的时候不要对他们这些人下手太狠,甚至还要看能不能给他们一个为大华效力的机会。
在这些人里头,就数孙希夷的愿望最为强烈,谁让他曾经和当今皇帝有过过节呢,虽说当今皇帝坐上了那个位子后,眼光高了,不和他一般见识,但难保会有某些官员为了拍庞刚马屁而特地刁难他的事发生。
因此,孙希夷今天才特地出头,邀请杭州城里的众位读书人来柳如是这里捧场。
众人又等了大约一刻钟左右,一个窈窕秀丽的身影在几名丫鬟的陪伴下走了过来,只见她绣衣如雪,身周好似笼罩了一层宝光,有如轻纱笼体,但回眸顾盼之间却又透露着一股说不出的英气,此人不是众人苦苦等待的正主柳如是是谁?
之间柳如是莲步轻盈的来到了众人的跟前,对着众人盈盈道了个万福,小口微动道:“如是让诸位久等了,还望诸位赎罪,如是在此自罚三杯,向诸位赔礼了!”
说完,柳如是从身边丫鬟捧着的托盘中提起一壶酒,在杯子里连倒了三杯酒,而后一饮而尽,然后将手中的杯子亮于众人观看,众人赶紧回礼,纷纷道不敢,纷纷起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时,两名丫鬟搬来了一个软榻,放在了三张桌子当中,柳如是款款的坐了下来,众人这才纷纷落座。
柳如是美目流转,盯着众人笑笑嫣然道:“如是知道众位公子贵人事多,你们今日来如是这里,想必不是特意找如是喝酒的吧?”
“呃这”
众人一听,得!这位还真是直接,一来就直奔主题,不过柳如虽是女流之辈,但她的豪爽之名也是人尽皆知,众人也不会有多大的反应。
大伙相互看了看,最后都将目光转移到了孙希夷的身上,意思很明确了,孙兄,今天的事情是你发起的,这话还是由你先说吧。
孙希夷一看,就知道自己不先出头是不行了,于是站了出来说道:“柳大家,孙某有理了。”
柳如是一看,微微一笑道:“原来是孙公子啊,如是今儿还有些纳闷呢,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将这么多的士子召集起来捧如是的场子,原来是孙兄啊。孙兄有话请讲,若是如是能办到的的决不推辞!”
孙希夷听得眉头先是暗暗一皱,随后又舒展开来。微微一笑道:“柳大家,近日来,我朝廷就要向杭州派出大军,眼看杭州光复在即,不知柳大家有何打算呢?”
孙希夷此言一出,周围的众人不禁都在心里暗骂这家伙的无冇耻,你老冇子可是前明的礼部尚书,前明才没了几天啊,你小子就抱上了当今朝廷的大冇腿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杭州
虽然被鄙夷了,但孙希夷的脸上却并没有一丝愧疚之色,他的脸上正展现着一丝淡淡的笑容,仿佛前朝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似的。
看到孙希夷的态度,柳如是的心里不禁也有些惊叹,仿佛重新认识了孙希夷似的,再次打量了他一眼后才说道:“孙公子,如是不过是一介风尘女子而已,您却问出了这么大一个问题,岂不是问道于盲呼?”
“柳大家此言差矣!”孙希夷朗声一笑道:“这满杭州的人谁不知道您和当今皇上最宠爱的淑妃情同姐妹,当今皇上和您又是旧识,又岂能将您和一般的风尘女子相提并论呢!”
柳如是脸上的忿怒之色一闪而过,孙希夷这话的第五百四十四章杭州意思分明是另有所指,和当今皇上是旧识,这不是在暗语她和当今皇帝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吗?若是真的也就罢了,可柳如是和庞刚的关系却并不像世人所猜想的那么暧昧,孙希夷这句话却是让柳如是心中暗生不快。
柳如是面色慢慢冷了下来,不悦的说道:“孙公子此言差矣,如是和杭州一般的风尘女子也并无不同,所谓的区区贱名不过是大伙抬爱而已,确实不敢当孙公子的夸奖。”
柳如是一句话便将孙希夷挡了回去,甚至连客套一些的话语都没有。到了此时,任是谁都看出柳如是的不快了。
而孙希夷也是暗暗生气,在他看来柳如是最多也不过是一个歌姬而已,所谓的名声不过是大家吹出来的,至于说她的容貌超群,这杭州城里容貌超群的*子多了去了,难道柳如是的下面还真镶了金子不成?
孙希夷原本就是公子哥的脾性,现在吃了这么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心中早已不快起来,不过这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城府总算是比以往深了一些。他并没有当场发作,第五百四十四章杭州而是深深的看了柳如是一眼,这才说道:“柳大家这话时什么意思,难道说今儿杭州城里这么多士子齐聚,柳大家也不肯透露一点消息么?”
柳如是柳眉一皱,孙希夷这小子说话太损了,听他这么一说若是柳如是今天不给大家透露一点消息,那分明不给这些在座的这些杭州士子颜面了,这么一来她可是将杭州城里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得罪了。
对于这点意味着什么柳如是可是太清楚了,柳如是作为一介女流,这些年能在杭州城里混得是如鱼得水,究其原因无非有二点,一点是她和当今皇帝的媳妇是手帕之交,闺中密友,对于这点无论什么人都要给她几分面子。二点就是杭州的读书人捧着她,柳如是深知,所谓名气不过人们捧出来的,若是没了这些读书人的捧场,她柳如是纵然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是徒呼奈何。
想到这里,柳如是不禁深深看了孙希夷一眼,此刻她才第一次感到,面前这个往日在她印象里只是个平庸之辈的孙希夷原来也是满肚子坏水混蛋。
面对众人咄咄逼人的目光,柳如是也知道自己原来的装傻的法子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他想了想后说道:“既然如此,诸位公子想让如是做些什么呢?”
看到柳如是终于服软低头,众人脸上不禁终于露出了一丝喜色,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后,又是孙希夷打头阵。孙希夷微微一笑道:“柳大家,我们都知道您和当今淑妃娘娘关系匪浅,我等杭州士子对新朝早就心存敬仰,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向当今皇上表达心里敬仰之情,因此特地请柳大家代我等向皇上表达我等的敬佩之情,这是区区两份薄礼,是分别孝敬当今皇上和淑妃娘娘的,请柳大家代为转达。”
说完,孙希夷拍了拍手,身后边有一名下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在托盘上分别放了放了三分礼单。两份礼单是用黄绸包裹着,另一份则是用红色硬纸装裱,看起来名贵异常。
柳如是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其中两份黄冇色绸缎包裹的礼单是呈现给当今庞刚和陈圆圆,因为有明以来,黄冇色就成了皇家的专用颜色,孙希夷自然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而红色的礼单肯定是给自己这个“跑腿”人的谢礼。
柳如是微微以点头,她身后立即就站出了一名侍女将托盘收了下去。
看到柳如是收下了礼单,众人微微对视了一眼,面上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神色,看来今天的事算是办成了,既然柳如是收下的东西,以她的名声自然会将事情办好。
孙希夷也笑着拱了拱手“柳大家不愧有巾帼须眉之称,希夷先行谢过了!”
柳如是微微一笑,嘴唇微启道:“孙公子严重了,如是既然答应了诸位公子,自然会将事情办妥,不过如是要将丑话说在前头,如是只是负责递个话,至于成与不成的可不是如是能够保证的。”
“那是那是,只要柳大家能把话待到,我等就感激不尽了。”
众人纷纷出言道谢,表示理解。他们之所以这么低下头来求柳如是,不就是因为看上了柳如是能有递话的资本和渠道么,难道他们还真指望柳如是能影响庞刚的决策啊。
他们真要这么想那他们才是集体脑残了呢,只要柳如是能将他们的话待到就行了,接下来究竟怎么样只能看天意了。
在达成了心愿后,众人和柳如是又喝了几杯酒,听了一首曲子后就纷纷告辞了,他们还要回家向家里人报告今天这个消息呢。
送走了众人后,柳如是静静的站在小院里,感受着冬天那丝丝的寒意默不作声,最后在一名年约十五六岁的侍女过来催促,这才迈着碎步上了闺楼。
柳如是的贵方和一般的女子不太一样,她的闺房里除了一张床榻之外,就是一屋子的书籍,柳如是的爱好不多,但看书绝对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进入了书房后,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烧得旺旺的炭火将室内烘烤得温暖如春。
这时,那名贴身的侍女将刚才收下的托盘放在了柳如是的书案上,喜滋滋的说道:“姑娘,这些公子哥可真是大方呢,您瞧这礼单,光是给您的就是白银十万两啊!没想到这些读书人平日里总是叫着什么为大明尽忠,可如今大华的大军还没到呢,忙不迭的为自己留后路了,真是一群软骨头!”侍女的话不屑的意味是那么的明显。
柳如是微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