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心事一了,他更加高兴,说:“朕想吃粥。”
刘娥听了大喜,想吃可是好事,难道小石侍郎真的是官家的福星,他一来病就开始好了。于是连忙叫人下去备粥。等到粥上来后,真宗又说:“朕想皇后和祯儿、堇儿和石侍郎喂我。”
敢情他在撒娇了。
众大臣听了他这声娇嘀嘀的语气,全都头上冒出冷汗。不过这也等于是他的家事,即使石坚和小公主名份没有定,这意思还不明摆在这。只有丁谓脸上阴晴未定,眼睛珠儿打着转,不知在想什么。
真宗吃完了粥,说:“朕今天很高兴。石侍郎,你把那个球给朕拿来。”
他指的球就是石坚上次给他制造的那个大玻璃球,里面还有石坚画的宋朝疆域图,自从石坚献上这个玻璃球后,真宗就爱不释手,藏在寝宫里时常拿出来把玩。
石坚连忙把那个球从案几上拿来递到真宗手上,真宗看着这地图上的疆域,脸上露出微笑。
石坚看了心里酸楚。其实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武官地位很差。以致宋朝之富裕雄居中国封建各个王朝,可一直受困于外,其实北宋时不乏有作为的皇帝,无论是太宗还是仁宗、神宗、哲宗,除了中间的英宗稍差一点,就是这个真宗也不能说是昏君,可是他让辽人打怕了,虽然用了几十万不起眼的岁币买通了平安,可这名声却不是好听。从他内心深处何尝不想做一个唐太宗那样的雄主?
然后真宗才抬起头,向石坚问道:“石侍郎,你是否能做到象对待朕一样对待吾皇儿?”
石坚正色说道:“陛下,请安心,微臣愿永远做圣上和皇太子手上一把最锋利的宝剑,只要圣上和皇太子愿意,这把宝剑随时可以出匣,将大宋的威武和光芒射向四方。”
说着他拿起案上一支毛笔,当着众人的面折断,说道:“臣若有违此言,犹如这支毛笔,不得好终。”
真宗面露笑意,说:“那就好,那就好。”
然而看到他们君臣相处融洽,丁谓的脸色越加的阴沉。其他大臣中也有一些人不知道在想什么。
真宗又向赵祯问道:“我儿,你可以象朕一样优柔对待石侍郎?”
赵祯答道:“儿臣可以。儿臣知道石侍郎是一个罕见的良臣。以后儿臣一定会重用他的。”
毕竟他才十四岁,可不象石坚那样是带着三十岁的灵魂,多少还有一些少年的天真,说着他还向石坚吐了吐舌头。
真宗和刘娥听到他这句话,都想到石坚初次进宫时,赵祯为难他出的那个问题,两人相视,都是莞尔一笑。
真宗又说:“你们过来。”
第124章 信任
赵祯和石坚相视一眼,挨近他。真宗对他们说:“朕希望你们就象刘备与诸葛亮一样,以后君臣相好。不过,祯儿,切不可学阿斗。”
赵祯说:“儿臣知道。”
真宗这才看着丁谓,对他说:“朕也不希望你以后和石侍郎有什么恩怨。”
丁谓和石坚点头称是,可两人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不屑的眼光。
真宗又想到马上自己儿子就成了寡人一个,他还太小,刘娥又是一个女人家,未必能服住其他反对的大臣,犹豫了一会还是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以示优宠,更希望借他们的手镇住那些反对的人。
然后下诏让皇太子赵祯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并且怕帝位最终流入他人之手,还下旨刘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并看着众臣连同他的八弟元俨发誓,赞同此议,这时他已耗尽了最后一丝元气,连说话也不能,只是看着赵祯和石坚微笑,最后崩于他的寝宫延庆殿。
这些大臣劝住正在哭泣的赵祯,立即行皇帝礼叩见。不管赵祯是如何难受,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身份要立即确定下来。石坚也知道其中的关健,协同众臣劝阻赵祯。
赵祯还小,刘娥一边派人准备真宗的后事,一边立即商量以后的事。按照真宗的遗命,国事暂由刘太后权兼处分。然而在这权上边大臣们又发生了争执。丁谓为了拍刘后的马屁,谏直接去掉权,这样一来,她就等于是直接兼管国家。可这时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王曾站了出来说:“圣上岁数也不小了,现在政事出于闼门(小门,意思是刘娥主掌政事不光明正大),称权已经足够了。”丁谓听了不敢作声,王曾又说:“而且刚才圣上尊杨后太急,还等到过段时间议定后才能定旨。”
丁谓说:“王大人,刚才先帝刚下的口谕,你想改旨。”
两人争吵不已。
看到王曾站出来与丁谓对干,朝中还剩下一批有良心的大臣心中大快。可他们不知道这使刘娥心中的疑心病更重,后来王曾也让她找了个理由贬到青州。
这时刘娥望着石坚,问:“石爱卿何意?”
石坚知道历史上刘娥并不是一个很坏的太后,相反她声名还很好,当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的确贬了一些忠臣。但是一旦让她去掉一个权字,会不会加重她的野心,这就不好说了,他说道:“回太后,水满则溢。昔日杨广向天下张驰文治武功,可继位没几年就亡国。而千古罕见的圣贤君主唐太宗却唯恐自己不足,用魏征作镜。虚名误事。何必争。”
他说得很委婉,不委婉不行,事实刘娥现在很敏感。他意思是说反正你现在也执掌了朝政,何必在乎有那么一个权字,相反如果硬要去掉那个权字,真要闹得天下汹汹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他这短短几句说得无比委婉,却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元俨因为忌讳在一旁不敢插言,可听到石坚的话眼睛一亮,向石坚投向一个赞赏的目光。赵蓉也投过来一个嘉许眼神。
刘娥这才色霁。她说道:“就依石爱卿所言,不过杨太妃之事不能更改。”
在这上边她可不想再让步了,这可以说是她的底线。第一她和杨妃关系莫切,第二一旦不让她尊为皇太妃,也会引起别人的嫌话,认为自己是有意弹压她。
只是王曾看着石坚郁闷,哦,敢情我吵了半天,唾沫都吵干了,却成了石坚功劳。当然他没有想过他那种说法,叫谁听了舒服,那有石坚这样一句话里绕了三八二十四个弯子,让人听得入耳。
吵完了名,还有真宗的山陵,这个好商量,最后一至决定让丁谓做山陵使,太监西京作坊使入内押班雷允恭为山陵都监。
这个雷允恭和丁谓关系十分好,两人勾搭成奸,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现在权倾朝野。
只是石坚听到这里他眼睛忽地一亮,他这个眼神只有赵蓉一个人看到,向他投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石坚不能当着这么多人面告诉她他记忆里好象丁谓的下台就与这个修造山陵,雷允恭出事有很大的关联,背下里也不敢说,否则真让婉蓉怀疑他是一个妖怪。而且真宗已经晚死了一年多时间,历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悄然的改变。
安排了山陵的事,又要安排朝政,王曾奏可引东汉故事,请五日一御承明殿,太后坐左,赵祯坐右,垂帘听政。因为刘娥毕竟是女流之辈,不好入主殿听政。
可是丁谓想到赵祯和石坚关系,不想让赵祯掌握更大的权利,奏说帝太幼,还不能决定国家大事,可半月召见一次群臣,大事可令太后召见群臣决断,小事可让雷允恭传奏。
这样一来,赵祯等于权利全部被架空,石坚看到赵祯脸色气得发青。他冲赵祯使了一个要忍耐的神情。
王曾听了立即反驳:“丁相,从太祖时就不让宦官参政,这样一来,恐怕会在传递过程中有了闪失,会给宦者造成有机可乘的机会。”
两人又吵了半天,最后刘娥为了权利,还是选定了丁谓的议见。
不过王曾今天犯了牛劲,却让刘娥起了警觉,她怕朝中有更多的人反对她,于是加了丁谓司徒,冯拯司空,枢密使曹利用左仆射,并兼侍中。她示图用这些人来弹压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
这时候已经很晚了,众臣见到诸事告定,这才离宫,只是刘娥却将石坚留了下来。
刘娥对他说:“石侍郎,你陪哀家吃过晚饭。”
石坚知道她是有话说,于是称诺。
刘娥看着众臣走远,才对石坚说:“石侍郎,哀家用了丁相,你心里有没有意见?”
石坚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太后,现在朝中大事已定,太后还是不需要那么小心,固然丁大人维护着太后,可说句不好听的他维护太后是假,维护自己是真。微臣估计这样长久下去,朝中正气无存,奸邪之气旺升,反为不妙。”
他看到刘娥还在沉吟,又说:“或者说比如王大人刚才争执不休,他也是对事不对人,并不是想动摇太后的位置。”
他看到刘娥还在蹙着眉头,知道想让她放下疑心病是不可能的,而且他还知道赵祯并不是刘娥的亲生儿子,于是又说:“太后,微臣认为丁相并不是真正帮助你,他是认为女子见识少,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不过你若能掌握住局面,也没有关系,不必要考虑微臣的感受。不过丁谓此人奸诈,还请太后小心了。”
刘娥这才点点头,她一生无子女,现在经过真宗主动提起,群臣的默认,她已经把石坚当作半子。别人说出这话,她也许还会着恼,但这少年可是真正的忠心,而且善解人意。他这也是说的是心理话。赵祯则在一旁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让石坚差点哑然失笑,他知道今天丁谓的一番话更让赵祯对丁谓恨上加恨。
刘娥还叫来了正在哀伤的赵堇一起用餐。现在赵堇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小的姑娘,也开始发育,如果是旁的大臣,不可能和她在一起共宴。不过在刘娥的想法里,两人基本上现在已成定局,就差最后明媒,不过因为真宗的死亡,两个人还要得拖上几年。
石坚不由摇头,今天这些大臣碍于真宗当时的盛怒,没有有异议,如果将来真的同时娶了赵堇和赵蓉回来,还不知得吵成什么样子。不过自己还小,走一步算一步吧。
赵堇却好奇地打量着他,毕竟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见面,石坚长得快,现在越发象一个大人。一双星目如漆,剑眉飞扬,却不时地露出刚毅沉稳的神色,让她看得小脸儿红了起来。
刘娥和赵祉看到她这神色,两人都微笑起来。这也是他们自真宗死后第一次露出笑容,可也在忧伤之下,一闪而过。
刘娥又说:“天见可怜,先皇一直将你看作半子,连老天也有人,终于让先帝在临崩前见到你一眼。”
提到真宗,石坚眼眶里又是湿润,他有些哽咽地说:“微臣不忠。让先帝挂念了那么久。”
刘娥说:“好孩子,你就不要自责了,要论忠心,这满朝的文武也没有一个有你忠心的。你看皇帝还经常用飞白书写你的正气歌。”
这时赵祯对向石坚说:“可惜朕自从石侍郎走了后,那几本《格物学》没有教导,就没有再读了。朕想如果朕也学会了上面的知识,也会和石侍郎一样做出许多有用的东西吧?”
石坚突然正色地说:“圣上可百事不需要会做,只要会做一个皇帝就行了。”
刘娥听了连声说好。
赵祯却疑惑起来,问:“怎样才能叫会做皇帝?”
石坚说道:“皇帝第一是以身作则,不要有不良的习惯,让下边人跟着学习。第二善于用人,象汉高祖就因为用了萧张韩陈四人,才典定了天下。陛下,还记得微臣第一次进宫时,陛下向微臣说过君子与小人的事?”
“朕永远都会记住。”赵祯想起以前对石坚刁难,和石坚相视一眼,两人都会意一笑。
“不错,也许一个好皇帝什么事都不会做,但他只要做好这两件事,就肯定是一个好皇帝。无论什么事,宋朝几千万上亿的子民,总有一个能把它做好,而不必要陛下亲自动手。比如杨坚,可以说是一个最勤快的皇帝,可他在历史上地位远不如汉文汉景。再比如诸葛亮。”
“哦,诸葛亮不是好丞相?朕可是记得你是最祟拜他的。”赵祯好奇地问。就连刘娥也来了兴趣。这少年在《三国》中为了将诸葛亮放在祟高的地位,都将他神话了。
“陛下,人无完人,物无尽善之物。微臣是祟拜他那么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精神。却不是说明他什么都做对了,臣写的那本《三国》也是为了宣扬这种精神,才将他完美化。他一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事必恭亲,结果自己活活累死,而蜀国的其他大臣因为诸葛武候一人就将事情做光了,得不到煅练机会,在诸葛亮死后,蜀缺少真正可用的大臣,才迅速灭亡。”
“石侍郎的意思是要朕什么事都要放手给大臣做?”
“也不是也是。陛下不是什么事都要放手,关健是识人,知道下边大臣的长处,这样才能让他们担任适当的地位。比如谏官就要象寇准这样的倔脾气担任。而宰相就要象王相这样肚量大,沉稳公正的人担任,再比如先帝让微臣担任工部尚书,那是最微妙不过的。”
听到这里,刘娥与赵祯终于忘记真宗之死给他们带来的忧伤,呵呵笑了起来。这天下如果说石坚担任工部尚书不适合的,就没有人担任了。
刘娥听到他将寇准放在王旦之后,更是高兴,说道:“石侍郎说得好,来人,叫史官来将石侍郎这段话记下来。”
刘娥说完后,又说:“石侍郎不但是一个良臣,也是一个开心宝,可惜因为守孝,还是没有能陪在官家身边,否则官家还能多活一段时间。”
石坚听了汗滴,幸好这没有旁人,否则传到丁谓耳中,还不知道会做出多大的文章。
刘娥又说道:“石侍郎,这次进京是打算作短暂停留,等到孝满,再进京做事,还是留下来帮助哀家与皇上?”
石坚拱手答道:“回禀太后与陛下,微臣孝期就要满了,而且微臣在和州也在做一件事,如果此事成功,天下将会增加许多人读书。”
赵祯抢先问道:“就是那个活字印刷?”
石坚苦笑了一下,心想朝廷对自己还真够重视的,一举一动都放在眼里。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即或是丁谓现在翻开了王家的帐目,看到石坚玻璃和水泥产生的利润也是愕然吃惊,心想不愧让那些商人称为他冒一句话就价值万两黄金,他搞出这两种东西,赚的钱简直不能让丁谓相信。现在他又在大张旗鼓搞这个活字印刷,朝廷怎会不注意。
“不错,此举若成,天下书籍成本将会降下七到八成,这样一来,就会有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买得起书,也会有更多的人读起书,同时也会造就更多人才。”
刘娥听了谓然一叹:“先帝说你是小圣人,有些大臣还说先帝夸奖了你,可是即使是孔圣人转世,也不过就只有你这慈悲心肠。”
石坚连说不敢。
刘娥又说:“可是就如你所说,现在圣上登基未稳,朝中大臣去向不明,哀家还是希望你能留下,帮助哀家和圣上,这朝中真正让我们母子信任的只有石侍郎一人了。”
第125章 帮助
石坚不由地脸上露出了犹豫不决的神色。现在他孝期未满是一,其次现在丁谓得势,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逮谁灭谁,面在自己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利用守孝为借口,暂时逃离这个漩涡,等到丁谓事发时,正好回京,一下子将他扑死。可是看到这对孤儿寡母,又生起了怜悯。在原先的历史上,丁谓看轻了刘娥,结果在刘娥坐稳位置后,一下子就把他掀翻,如果不是冯拯说情,刘娥都会杀掉丁谓。可现在因为自己的出现,使真宗多活了一年多时间,也就是说让丁谓也多占了一年多的相位。这一年多的相位,使丁谓的势力更加强大和深厚,刘娥还会不会容易在将他扑死?连他自己也不好说,至少原先历史上的丁谓也是胆大包天,可不敢指使刺客刺杀一个朝中重臣这种手段都使了出来。
刘娥也看到他脸上露出犹豫不决,她不知道石正在将现在的历史与原先的历史对比,猜测下边会发生什么事。她还以为石坚在考虑他的孝期未到。于是又说道:“其实石侍郎现在的声名已经声震中外,即使是因为孝期没有守满,也是为了军国大事,相信他人还会理解的。”
赵祯也说:“是啊,石侍郎,你就留下来帮朕和母后吧。”
石坚看到赵祯一脸肯切的样子,毕竟两人亦师亦友的身份,况且就是刘娥用了丁谓,但对自己是用心,对丁谓却是用心眼。他叹口气说:“这件事再说吧,即使微臣想要离开京,也最少要有五十多天。”
因为真宗驾崩,新皇即位,就要好几天安排,作为真宗最宠爱的臣子,他最少也得帮真宗守完一个中孝,这又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加起来的确最少要有五十多天才能离开京城。
然后他们才用晚餐,只是因为真宗的身死,几人都吃得不香,草草用完后,石坚才向刘娥赵祯告辞。临离开皇宫时,石坚再次来到真宗灵柩前恭恭敬敬地跪了三个响头,让其他的太监和宫女看见,都说石坚忠心。
石坚来到家中,已经是很晚了,却看到家中还亮中灯火,还听到有人在说话,他进屋一看,却是明媚如同春花绽放的赵蓉带着她那个帖身的丫环来到他家。
石坚连忙见礼。那个调皮的丫头却在一旁说:“石大人,就不要客气了,反正不久都是自家人了。”
赵蓉即使气质再是雍容典雅,也让她这一句话说得脸绯红起来,转过来对她说:“小嫱,你再胡说八道我不扭烂你的嘴。”
石坚还是上次用降落伞降落时落入八王府遇到过这个丫头,可从那以后他虽常与赵蓉见面,却没有看到她将这小嫱带出来。他不知道这是这个郡主害羞,不想让这个帖身丫环笑话她。
只是他好奇地问道:“你的名字叫小强?”
小嫱点点头说:“是啊,难道不好吗?”
“很好。”石坚答道,他想这名字还真不能计较,先是遇到一个胡汉三,后来收了一个崔永元,还有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一个比一个强悍,也让他汗滴。
然后他看向赵蓉,赵蓉也正看着他,这少年自从去年一别已经一年多没见了,也变化了许多,变得更沉熟稳重,散淡地站在那里,却别有一番独特的魅力。虽然她也怀疑石坚的来历,可石坚的人品才学刻苦却深深地打动了她。这一年多来,她时常在梦里梦到这少年努力勤奋的身影。恰巧两人目光一碰,赵蓉毕竟是一个古代人,立即羞红了脸将目光闪了过去。
在石坚所认识几个少女中,小红鸢岁数最大,也有点小气泼辣,可她心地很好,单纯,而且勤快。绿萼温顺,善解人意。李慧柔弱,楚楚可怜,也是对他最痴情。小道姑公主则是憨态可鞠,只是让他头疼的是她喜欢听故事,还好从去年她开始逐渐长大,也开始不过份地对他提出这个要求,可还是时常央求他讲一个。至于婉蓉,聪明能干,至少她以一个郡主身份为了接近他甘心在他家做了一年多婢女的身份,就可足以证明,还有她还会哄人,自己都差点让她哄得不知东南西北,可是太阴沉了。而在这几个女子当中,他对这赵蓉印象是最好的,这与她长得和前世的苓相像有一部份原因外,的确她气质雍雅,和她相处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且在这几个女子当中,单论相貌唯有婉蓉才能与她相媲美。可是一想到她的智慧,石坚还是有点发悚,她有一次开玩笑说他这才华固然也与他本人天份和努力有关,也可能是他投胎时没有喝孟婆汤,将后世的经历和知识带来了有关。
这让他证实了一件事,她不是一个穿越者。可他更是心惊,也佩服她想像力的丰富。
当然,她是一个云英未嫁的少女,虽然两人很熟,他也不能傻傻地盯着她看,可是有人却盯着他俩看,那个小嫱双手托着腮饶有兴趣用眼睛看着他们的表情,一会儿微笑,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叹气,不断做出各种古怪的表情。
赵蓉再也忍不住,用石坚家的鸡毛帚子追着她打。直到小嫱求饶才放过她。
石坚等到她们停下,才问:“不知郡主来微臣家中有何贵干?”
没等赵蓉回答,小嫱接过话说:“石侍郎,你这话可就错了,你现在是少师,工部尚书,可不是微臣。”石坚郁闷,我这不是自谦吗?
然后小嫱又打量着他说:“啧啧,十五岁的少师,前途果然无量,难怪都我们这姐心动。可你这话中还有一个语病,我们家的郡主来到你府上,不是天经地义的?”
石坚更是汗滴,这都是那儿和那儿,难怪以前赵蓉出门没有带这个丫环。和那个小巧一样,这两个都是出口让人晕倒的主。
当然他也理解她们变成这样子的原因,她们现在年幼,正处于似非懂时候,平时仗着自己主子的权威和宠信,说话肆无忌惮。
赵蓉说道:“石侍郎,你别要听她胡扯,不过本郡主来的确有件事要问侍郎的。”
“哦,请问。”
“我在白天看到当太后任命丁谓做山陵使,雷允恭担任监督使时,你为什么会露出得意的神情?”
“哦,这个呀。”石坚稍迟疑了一会,说:“其实当时微臣在想,所谓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现在丁谓权倾朝野,还不知道收敛,也说明了他离下破路不远了。就象是郑庄公对待自己的兄弟段,故意让段养成骄傲跋扈的习惯,造成他野心膨胀,最终自不量力造反,才使得郑庄公有理由将他杀死。”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奴婢心想皇后,哦,太后如此聪明,却这样重用这个大奸臣。”小嫱说道。
赵蓉却听出他这种解释十分勉强,也不点破,只是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赵蓉又说:“不知石侍郎有何打算?是留在京城,还是等中孝期满回去?”
石坚问道:“有何区别?”
他现在也在为此事犯愁,不知如何选择轻重。不过这个鬼丫头机灵的很,听听她的意见倒也不错。
赵蓉答道:“如果石侍郎能有把握扳倒这个人,可以留。如果没有,还是离开得好。”
石坚想到历史,丁谓也是在真宗死后没有几月就倒台的,并且自己知道丁谓的命脉所在。只是相比于历史,现在丁谓这势力更大。所以一切并不好说。他不由沉吟起来。
赵蓉说道:“假如石侍郎想留下来,并且不嫌弃本郡主,本郡主可以为你提供一点帮助。”
石坚听了大喜,才学他是不怕,可是说到勾心斗角,自己无论前世,还是今世,都稍欠缺了一点。有了这个比耶律焘蓉还在妖的郡主相助,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他连说:“这再好不过了,那么就有劳郡主相助了。”
赵蓉微微一笑,说:“不必。”
小嫱乘机忙插一言:“石学士,你就不要再客气了,反正都是自家人。”
又被赵蓉追着打闹一阵。赵蓉才说:“这件事暂时还不能急,现在太后将丁谓倚为靠山,无论是谁想劝说都不可能的。”
石坚想到自己刚刚也劝过刘娥,可是她的确没有听见去,点了点头。
赵蓉又说:“只有稍过一段时日,等到丁谓没有了真宗压制,到时自然飞扬跋扈,露出他的真面目,让太后感到失望,没有了太后的支持,想扳倒他就容易得多。石侍郎,你也别忘了,朝中现在大多是丁氏党羽,可也有忠臣,如晏大人、王大人,他们也是在伺机待发,等待时机。”
石坚点头称是,的确历史上丁谓就是王曾扳下去的,随着他的失势,墙倒众人推,连丁谓的死党钱惟演也落井下石。不过这少女没有参加朝政,却能从蛛丝马迹里发现这些细微的东西,不由让他大为敬佩,他点头后似乎想到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敬重,又拱了拱手。
赵蓉一笑说:“石侍郎不要行礼,其实石侍郎今天在皇宫里的神色,本郡主就知道你已经有了把握。”
说到这里她欠了一下身体说:“那么今天不早了,我就不打扰石侍郎休息,过几日等事情有了眉目,我自当前来和侍郎商议。”
说着告辞,石坚也十分高兴地将她送到门口。她还对自己父亲送来保护石坚的两个护卫叮嘱了一番。她也听到红鸢和绿萼说过石坚在应天府遭到刺杀一事。只是她和石坚一样,这件事丁谓做得漂亮,没有留下一点证据,如果就这样弹劾丁谓,反到被丁谓冠上一个污蔑朝中大臣的罪名。所以石坚没有在太后和赵祯面前提起,她也没有和石坚谈起,即使谈起也只是徒增烦恼。
第二天,京城的人民就得知了真宗的死讯,宋朝几个皇帝只有仁宗死了,最让百姓难过,几乎全国百姓都自发地披麻戴孝。真宗想要赶上他的儿子,还差得太远,可真宗毕竟不是一个恶皇帝,在他的治下,宋朝基本上还算是平稳地发展,所以百姓也念着他的好处,第二天京城几乎所有人都飘白,为真宗自发地戴孝。
就是辽圣守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召集番汉大臣,为之举哀号恸,还对宰相吕德懋说:“朕听说宋朝的小皇帝还小,怕不知道两国通好的原因,被大臣所盅惑,怎么办?”
其实他说这句话,是担心石坚的去向不明,据他掌控的消息,这个小皇帝和石坚关系好,而且现在宋十分富裕。那个少年又神鬼莫测,现在好象还是真宗的托孤重臣。这时候接到刘后派来的使者薛贻廓前来报丧,圣宗大喜,特地为真宗设了道场,还禁止全国停止作乐,以哀悼真宗,还派了殿前都点检耶律藏引和耶律焘蓉的哥哥耶律宗政前来宋朝祭奠、吊慰。
第二天太后颁下喻旨,大赦,除常赦所犯下得罪不能愿谅的罪犯外。百官进官各进一等,优赏诸军。山陵诸费,全部从国库里拿出,不要百姓加赋。同天礼仪院进言:“准礼例,差官奏告天地、社稷、太庙、诸陵,应祠祭惟天地、社稷、五方帝诸大祠,宗庙及诸中小祠并权停,俟祔庙礼毕,仍旧。”这天朝中除了派阁门使薛贻廓告丧辽国,还派了宣庆使韩守英为大内都巡检,带着卫士守卫宫殿和各门。阁门使王遵度为皇城四面巡检,带领禁兵检查巡逻京城,防止有宵小乘机捣乱。
第三天仁守即位,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师和工部尚书,石坚自然也要叩见新皇。看着这少年这么年轻,就已经居于如此高位,众大臣都侧目而视,而开封城的老百姓都纷纷叫好,说苍天有眼。如果不是真宗的丧事,都有不少人家想放鞭炮庆贺。
第126章 大仗
在石坚心目中也不相信人人平等,即使在他的前世,你指望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真正平等么?那是不可能的。但是面对这时候的阶层太过分明,他还有些不适应。特别反映在朝堂上。就比如他自己来说,因为是赵祯的少师,现在穿着进贤七梁冠:襈,蔽膝随裳色,方心曲领,绯白罗大带,金涂银革带,金涂银装玉佩,天下乐晕锦绶,青丝网间施三玉环,白韈,黑履。其余还有六梁冠、五梁冠、三梁冠,两梁冠,六品以下无中单,连剑、佩、绶都没有了。自中丞以下见到他都要绕路而行,当然在他上面还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左、右仆射。在这其中还规定了文武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