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另类书僮-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由于大唐朝还没发掘出像是倪萍或者朱军这么有才的人,于是杜风也只能将这样的场面在大脑里YY一番了。只是觉得有点儿可惜,这么好的大场面。啧啧,那一定很过瘾……

由此。杜风也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加留心,看看身边会不会有朱军潜质的人,要是有,回头倒是要好好培养培养。身边要是多一个这样的家伙,以后出去跟人谈个判什么的,何愁不是无往不利啊!!

说话间。这些大臣们就嘻嘻哈哈的到了紫宸殿外。之所以是嘻嘻哈哈的,是因为这时候好像大伙儿由于这次地统一意见,心情也都比较好,这气氛也自然就好了起来,显得其乐融融无比和谐。

宦官总管又走了出来,高声叫到:“皇上有谕。宣文武百官进殿面君!”

哗啦啦啦,一帮人争先恐后的往紫宸殿里走去,平时从来没看到这帮人这么积极地。简直就是一窝蜂,估计都想抢个好位置想要好好的讨好一下皇上李昂吧!

杜风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等到那帮大臣都进去了之后,他才慢慢吞吞地往紫宸殿里走去。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福寿永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山呼之后,分开两班各自站好。

李昂心里挺高兴,脸上却露出好像有点儿犹豫的神色:“诸位爱卿啊,你们的奏折朕都大致看过了。这次你们的意见很是统一啊……不过,真的要讨伐河北三镇么?”

这话一说,低下那帮大臣不明白了,心说这不都是你自己的意思么?虽然你没说过,可是杜风的态度明摆着,难道杜风跟皇上地态度是相反的?

这么一想,这帮老东西就犹豫了,甚至于没人敢站出来了。

杜风摇摇头,心说这帮王八蛋,感情都是墙头草啊!心说看来还得本少爷亲自带个头。这李昂也是,都什么时候了,直接拍板不是完了么?怎么莫名其妙的还要搞个欲拒还迎,你又不是青楼的那些个妓女,搞得什么狗屁名堂么?

正当杜风打算走出来的时候,却突然听到李宗闵高喊了一声:“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李昂也在那龙椅上偷偷的抹冷汗呢,心说我不就是想要再搞点儿玄虚出来么?你们这帮家伙也顺风倒地太快了吧?奏呈倒是递上来了,但是这变脸变的也……

他正打算给杜风使个眼色,让杜风站出来当当当当把出征河北三镇的好处陈述个清楚,突然看到李宗闵站了出来,不禁微微点头,心说得亏还有人说话啊!

“李爱卿有何要说?”李昂发话了。

李宗闵站出来,手捧朝笏,低头看着自己地衣襟,开口说到:“皇上,臣以为出兵讨伐河北三镇势在必行!前些日子是臣糊涂,以为跟那些节度使相安无事就能让他们蒙感圣恩,从此受命于朝廷心中再无逆反之心。可是,这些日子以来,臣从河北得到的线报,发现那些节度使在地方上不务正业,疏于军务,对于朝廷应有供奉更是顽抗不已。臣以为,对于如此冥顽不灵之辈,也只有大军压境,方才能够使得他们清醒一些……”

李昂点了点头,颇为赞许的笑了一笑。

其余众臣一看,哦,原来皇上刚才是希望咱们说出口啊,一个个懊恼不已,心说又让李宗闵抢了头功,于是再不甘落人后,一个个纷纷附和:“李大人所言有理,这帮逆臣贼子,早该出兵讨伐,也好让其知道吾皇天威……”

杜风看到群臣激昂的样子,撇了撇嘴,心说你们这帮狗屁大臣。刚才一个个都上哪儿去了?现在知道要抢功了!还真是无耻的可以啊!

“既然诸位爱卿都以为应当出兵讨伐河北逆臣,朕便准了你们地奏请。白居易白爱卿,你身为中书舍人,立刻给朕起草一纸诏书,择日选兵出征河北三镇!”

李昂这话一说,群臣拜倒,纷纷高呼:“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次出征,必当大破河北三镇军马,凯旋回师……”

紫宸殿中。一片马屁讨好之声,无非也就是刚才杜风说过的所谓尧舜禹汤文成武德之类的屁话。只是这一大帮人一块儿拍马屁,就显得有点儿不是滋味儿了。李昂听了也不禁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好了好了,这些马屁的话以后再说吧。这讨逆之举是已经定下了,只是诸位爱卿觉得,当由何人使兵出征呢?哪位将军愿为讨逆之师元帅一职,这监军又由谁担任比较好呢?”

群臣一听,心说这还真没考虑过,谁来干这个倒霉的差事呢?这倒是个问题。

所以说。到了这种时候还得说是杜风,他是早就有了盘算的,所以,听完李昂的话,当时就站了出来:“微臣杜风有一个人选……”

李昂一看,好。杜风果然是值得自己倚重啊,这小子每到关键时刻总是能帮上大忙。

于是立刻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指指杜风:“杜爱卿速速说来……”

杜风双手捧住朝笏。微微一点头:“皇上,微臣以为,此番出征河北三镇,其领帅印者,必使我大唐一代名将汾阳王郭老将军之后,以显我大唐声威。那些乱臣贼子,听闻我领帅之人乃是汾阳王之后,必然闻风丧胆,我大唐神策军也可所向披靡……”

那帮大臣们一听,心说这倒是个好主意,的确能起到一定地威吓作用。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这郭子仪是战功彪炳威名赫赫不假,可是他的后人,貌似还真没什么名将,也没见到有什么太大地贡献了。让他们中的一个做大将,恐怕也不见地就能战无不胜了……

可是杜风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杜风很清楚郭子仪到底是什么想法。

当时郭子仪受封汾阳王,可说是权倾朝野,基本上算是只要他想当皇帝,这天下就一准儿是他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份心思,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大臣。

之所以郭子仪的后代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并不是因为郭子仪的后代们就没本事了,而是更加凸显出郭子仪一来是个忠君之臣,二来也地确是个老狐狸,他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因为功劳太多而被皇族忌恨担心,所以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本事传给自己的儿子。

不过呢,他最小的那个儿子郭映却是唯一例外的一个,几乎继承了郭子仪全部地本领,只是郭子仪一再嘱咐他不可出头,凡事都要躲在人家的后边,否则等到郭子仪一死,就再也无法让皇上放心了,到时候子孙们再有功劳的,却也绝对不可能再建立像是郭子仪那样地倾天之功了,说不得就要被皇上给铲除掉了……

这就是郭子仪老谋深算的地方,也实在是有点儿无奈,毕竟要顾忌到自己的后代的安危么!

这里边还有个传说,也不见的是真实的历史,说的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暖跟升平公主结婚了之后,有一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小夫妻俩吵架了。

当时郭暖一时气不服,就说了一句:“你凭什么跟我兜威风,就凭你父亲是当今皇上么?我父亲还不屑于做这个皇上呢!”

这话一说,事儿就大了,升平公主心说你小子打算谋反啊?不行,我得跟我爹爹说说去。于是一气之下,就跑回了皇宫,找到代宗就跟他说:“郭子仪那个儿子太不像话了,居然让我跟他父母行公婆大礼,我不肯,他居然说什么我父亲是皇上没什么了不起的,是他爹爹不愿意做这个皇上,否则天下就是他们家的了!”

这升平公主也是有点儿不像话,这小夫妻之间斗嘴的事情怎么能拿来当真呢?也得亏代宗这人还比较拎得清,一来是知道郭暖当时就十三四岁,口无遮拦的,当不得真。二来也知道要是自己真打算跟郭子仪翻脸,搞不好就真的要失去天下了,于是也就忍气吞声,说了一句:“女儿啊,你这就不知道了,别人或许没这个能耐,但是他老郭家要是想当这个皇上,恐怕天下还真的就是人家的了。”

后来郭子仪知道这事儿了之后,立刻将郭暖五花大绑,送到皇宫里让代宗发落。代宗一看,更加的信任郭子仪,觉得他的确是个一点儿谋逆之心都没有的大忠臣。便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俗谚云:‘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儿女闺房中的话,有什么可听的!”可是郭子仪却没有因此就放过郭暖,将其绑回去之后使劲儿责打了一番。

从这上边,就可以看出郭子仪对于大唐王朝的忠诚度。但是忠诚不代表他没心眼啊,他也知道皇上之所以没有干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事情,那都是因为郭子仪实在太牛了,皇上要跟他翻脸基本上就江山不保啊。但是只要自己一死,自己这些个儿孙,恐怕就没这么罩得住了。所以呢,八个儿子,倒是只有最小的郭映学到了郭子仪的本事,但是郭子仪还不断的嘱咐,让其不可露出任何的锋芒。

所以,杜风其实很清楚,郭映这一脉下来的,恐怕还是有领兵打仗的能力的,而且是大才,只是缺少经验而已。不过这次他本来就不打算让领兵的人真的去攻打河北三镇,所以倒是不如给郭家的人一个机会了。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一百八十章 召杜牧回京啦
杜风的算盘打的很好,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一番言辞。

李昂听了也是微微一皱眉,心说你杜风让太皇太后收了做孙子,你倒还真是很替老郭家打算啊,这就向着太皇太后的娘家人了。

不过想了想,杜风之所以这么说,必然有他的考虑,基于对杜风的信任,所以李昂还是问道:“那杜爱卿觉得由汾阳王后人中的哪位来领军比较好啊?”

杜风微微一笑,这也是他早就做好了功课的。

他是什么人啊?御史中丞,这手底下的小间谍无数啊,遍布全国各地,想要搞出点儿绝密的情报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呢,他一早就打听到了,郭映有个儿子,叫做郭厚的,绝对是文才武品,要是多给他一些带兵打仗的机会,恐怕将来的成就不会比郭子仪小。而且,杜风出于稳妥的考虑,还让小胡治去试探了一下那个郭厚的武功,就连胡治都赞叹说郭厚的确身手非常好,比自己还要高出一筹。能让胡治夸出口的,想想看就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物了。

于是乎杜风听到李昂的话,立刻就说:“现有朔方节度使麾下虞侯郭厚,现年四十一岁,正是当年,皇上如若信任微臣的举荐,可使郭厚回朝领兵讨逆!”

诸位大臣一听,有消息灵通的自然早就知道这个郭厚的确武艺高强并且熟稔兵法,只是一直低调作为不愿抛头露面。众臣也心知肚明郭厚为何如此,不禁也有些黯然之色。

李德裕听到杜风这句话,暗自神伤之际,不由得又觉得郭厚不见得愿意受命回朝,于是站出来说了一句:“臣觉得王爷所言虽然有理,但是也有不妥之处。那郭厚秉受其父郭映之命,远离朝廷,现如今他……”

杜风轻轻一摆手,笑道:“呵呵,不妨不妨。既然我提了出来,就自有办法让其回朝辅佐我皇。”

李昂点点头:“那就一切拜托杜爱卿了!”

众臣一听。什么?拜托?没搞错吧?这是皇上说出来地话?皇上对杜风说拜托?这实在是有点儿让人吃惊了。

杜风淡淡一笑,也不去纠正李昂的话了。虽然他也觉得多少有些不妥。

当即倒头拜下:“臣杜风领旨!”

群臣散去,杜风却没有离开,他知道,李昂一定有话要跟他说,而他自己,也有些话要跟李昂说叨说叨。

回了御书房之后,杜风等着李昂遣散左右。关上了房门,这才笑眯眯的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皇上,有话想问我吧?”

李昂这时轻松的多了,心情好的居然主动给杜风倒了杯茶,杜风倒是也不客气,端起来就喝了一口。

“这郭厚你看应当如何命其心甘情愿的入宫啊。他郭家对我大唐有再造之恩,我倒是也不想逼迫于他。”

杜风嘿嘿一笑:“这个简单,皇上忘了我是你的御皇兄了?”

李昂恍然大悟。随即笑着说:“你这个家伙,还真是什么都算好了啊,又把主意打到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头上去了。”

杜风嘿嘿一笑:“太皇太后估计要后悔收了我这么个干孙子了,哈哈,净给他添麻烦。”

李昂不禁也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杜风趁着李昂高兴,又说了一句:“皇上,臣还有件事要说,刚才在朝上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臣倒是不方便说出。”

李昂点了点头:“子游你有话便说,早就说了,你我二人单独相处之时,不必拘泥君臣之礼。”

杜风微微一笑:“有些礼数是不可废的……不跟皇上说这些闲话了,本次出征河北,臣想让皇上下一道圣旨,召我族兄杜牧回朝,随军出征,担任郭大元帅的幕佐副使。臣这位族兄,虽然是一介书生,可是对于各路兵书,却是熟稔于胸,而且对于天下时局也有不凡见解。请皇上准奏……”

李昂低头沉思,其实他早些时候也看过杜牧写过地一些制策,以及对于各地兵力以及藩镇设置的见解文章,也地确知道杜牧对于军事兵法都有很深的造诣。而杜风现在地提请,也是基于郭厚虽然武艺超群并且熟稔兵法,可是毕竟缺少实战经验,身边多一个可以商量的人,也好相互补充,更加有利于本次的行军。

想了半天,李昂微微颔首:“子游所言有理,好,我这便让人起草圣旨,召你族兄杜牧回朝。就任这行军的幕佐副使吧!”

杜风笑着点了点头,又说:“臣还有一事……”见李昂点了点头,杜风接着说:“白居易先生将圣旨拟好之后,皇上宣旨之时,一定要让那新任的神策军右军中尉鱼弘志作为监军同往……”

李昂听了这话又是一愣,心说好容易把兵权拿到手了,干嘛还要带上鱼弘志?

“这又是为何?”

“皇上您想想,这王守澄现在虽然受伤,可是短时间内我们还不敢拿他如何,必须要等到那讨逆大军离开长安城至少五六日的行程之时才能对其下手。可是,如果这大军之中没有任何王守澄的心腹,王守澄怕是难以安心啊。到时候万一他倚老卖老地说要自己做这个监军,皇上就又不便不许了。所以,臣以为,皇上倒不是变被动为主动,先委了那鱼弘志的差,这王守澄就无话可说了。这叫欲求先予之计……”

李昂高兴的哈哈大笑:“好一条欲求先予之计啊!只是,子游啊,不知道这欲求先予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几条计策啊?”

“此乃反客为主加上偷梁换柱再加欲擒故纵,而后稍稍加以变化,便成了这三十六计之外的第三十七计 ̄ ̄欲求先予!”

“好哇好哇,好一条第三十七计啊!哈哈。只是为何不派那梁守谦出征呢?他一个老头子,岂不是更好对付一些?”李昂显得非常高兴,连连夸赞。

杜风淡淡一笑,也早已知道李昂会有此一问,于是从容的回答:“梁守谦年过知天命,若是让他随军出征,一来他自己未必肯,二来即便他去了,反而对于郭厚以及我地族兄更加不利。鱼弘志毕竟年轻一些,也好对付一些,而梁守谦此人老奸巨猾,且疑心病甚重,让他过去的话,少不得这个老东西会让自己的手下严密保护,反倒不容易动手了。而鱼弘志年轻气盛,经验未免就要差得多了,而且好容易有了这样地一个让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势必也愿意随军出征,这就是一举数得之举了!”

李昂微微的点了点头,也不得不佩服杜风的确思虑缜密,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

“那等大军出征之后,你打算如何对付王守澄以及梁守谦等人?”杜风诡异的一笑:“嘿嘿,这个就不劳皇上操心了,而微臣呢,也只需要安心的等待,到时候自然有人帮皇上完成此愿,倒是不用我们自己出手了。”

李昂一愣:“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杜风还是嘿嘿的笑着,摸了摸下巴,一副奸诈的表情:“嘿嘿,皇上就等着看戏吧!”

李昂听到这话,也知道杜风是不打算说了,于是也懒得多问,反正杜风早就把一切都考虑停当了,就由得他去做吧。

“那好,既然如此,我也不多问了,你去操办便是。还有什么事情么?”

杜风笑着摇了摇头:“皇上关于我族兄的圣旨,还要快些下啊。但是还是有个问题,等皇上的使臣带着圣旨去了扬州,然后我族兄再行回朝,怕是会误了大军出征。因此微臣想自行先通知族兄令其回朝,皇上只需派使臣在明德门外守候,等我族兄到了长安城外,直接宣旨而后他领旨进京便可。”

李昂一想,这倒也是,要不然等圣旨到了扬州,估计要半个月了,再等杜牧回来,又要半月有余,这一来一去就一个多月了,的确是耽误了大军的出征。

于是便也点头应允了杜风的请求。

从李昂的御书房出来之后,杜风便径自回了自己的家里。

他一回到杜府,就让下人去学所找胡治回来,自己则坐在书房里耐心的等候。

我要票票,我要票票!!!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给胡治的任务
不多时,胡治便笑眯眯的跑了回来。

他自然是有理由高兴的,他本来就不太喜欢上学,那些学问上的事情对于他而言本来就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折磨,现在杜风自己叫他回来了,他自然是高兴的。

兴冲冲的,胡治就推开了书房的门,笑眯眯的叫了一句:“杜风哥哥,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啊?”可是突然看到杜风满脸的严峻,他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胡治啊,来,坐下。”杜风见胡治进来了,便和颜悦色的说到。

胡治看到杜风这个样子,心里头更是起了怀疑,小心翼翼的问道:“杜风哥哥,你叫我回来到底什么事儿啊?搞得这么严肃!”

杜风淡淡一笑,心说这个小胡治也的确是个鬼灵精,于是和颜悦色的说到:“胡治,我来问你,你跟随我已经多长时间了?”

胡治歪着脑袋简单的算了算:“快两年了。”

杜风点点头:“你今年多大了?”

“十六啊!”胡治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连忙说到:“杜风哥哥,你不会因为觉得胡治长大了,想要赶胡治走了吧?”

杜风笑了,站起来,走到胡治身边,看着满脸忐忑不安的胡治,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胡治还在担忧的说到:“杜风哥哥,要是小胡治哪儿惹您生气了,你要打要罚都可以。就是不要赶我走啊,我不想离开你,就想一辈子呆在你的身边。”

杜风微笑着,继续摸着胡治地脑袋:“呵呵,你又不是小姑娘,怎么能一辈子留在我身边。而且,你一身武艺,现在又读了不少诗书,兵法谋略也懂了许多,就不想到军中效力?”

胡治一听这句话。眼睛当时就放出了光彩,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杜风哥哥。你是说打算送我入军了么?”

看着刚才还有点儿落落寡欢之状,现在却一下子又兴奋的不行的胡治。杜风不禁摇了摇头,轻笑着说:“你看看你,刚才还说想留在我身边呢,现在一听说要送你入军,就兴奋成这个德行,你倒是说说让我相信你那头儿啊?”

胡治这会儿就开始撒娇了,抓着杜风的膀子晃了起来:“嘿嘿。这为朝廷效力,不也是杜风哥哥对胡治的期望么?快说快说,别卖关子了,到底要送我进那支军队?”

杜风笑了笑,回到书案后边坐下:“你杜牧杜大哥就快回来了,而且很快要随神策军大军出征。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因此我希望你随他入军,随侍他的左右,做他的一员亲卫……”

胡治好像有点儿泄气:“哦。就做个亲卫啊!我还以为能够上阵杀敌呢!”

杜风笑了,摇了摇头说:“你杜大哥此番是这支八万众的大军的首席副使,你若能护得他的安全,功不可没啊!而且,我还有另外一个任务要交给你去做。”

胡治一听到这个,又来劲了,这小子就像是骨子里有那么一种好战地血液,只要听到有特别任务就来劲。

“快说快说!”

杜风摆摆手,笑道:“你急个什么劲儿!不过我可要事先对你说清楚,这次恐怕是要真的杀人了!你是怕也不怕?”

胡治小嘴一撇:“切!这玩意儿有什么好怕地,不就杀个把人么?小菜一碟。说吧,打算让我回头杀了谁?是不是元帅?杀了他好让杜大哥成为统帅?”

杜风一听,满头满脑的黑线,心说这个小胡治什么狗屁心思啊,居然要杀了郭厚。不禁摇了摇头,无奈地说:“瞎说,元帅是大将郭子仪之孙,你也杀?”

胡治眨巴眨巴了两下眼睛,尴尬的笑了起来:“嘿嘿,原来统军元帅是郭大将军的孙子啊?那一定是个大忠臣,胡治不杀!”

杜风笑了,心说这小子还真是耿直,顿了顿又说:“大军出征之时,会有一个太监做监军,那个太监叫做鱼弘志。他肯定不会是一个人去的,身边一定有不少高手,而且他本人武艺也非常高。你的任务可不简单,千万别小看了这个任务。要杀的,也不只是鱼弘志一人,而是他身边,所有跟他过从亲密的,都要杀死,一个活口都不能留,否则就要误了大事了!”

胡治一听,也明白了这个任务很是严峻,这表情也就跟随着凝重了起来。

但是很快,他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胡治省得,这次就算是赔上我这条小命,我也要完成杜风哥哥你交给我的任务。”

杜风点了点头,眼中稍稍有点儿爱怜之色:“胡治啊,不是杜风哥哥不疼你,这项任务的确是艰险至极,弄得不好真的会赔上性命。可是,我又不得不让你去,我所能信任的人里,也只有你的武艺可以试一试了,其他人,怕是更加不行了。”

胡治重重地点了点头:“你放心吧,杜风哥哥,我就不信了,那个太监还能折腾出什么大花样来,虽然说此项任务很艰巨,但是胡治还是有信心完成任务的。”

听到胡治这句话,杜风稍稍放了点儿心,胡治他比较了解,这个小家伙虽然整天都会叽叽喳喳的,可是通常而言,他对于自己地能力,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衡量的。虽然目前还不知道鱼弘志身边的那些亲卫究竟如何,但是大体上也有个差不多的衡量,所以他说了有信心,杜风也多少放心了一些。

“你过来,我给你详细讲讲,这个任务究竟要如何去完成。”杜风招了招手。

胡治依言走到书案之前,表情很严肃,认真的倾听杜风的话。

“我盘算着,大军出征之日大约会在半月左右,半月后出征,你便随侍你杜大哥左右。大军行进的时间上我不太清楚,郭元帅如何安排三镇的次序我也不知道,但是此三镇呈上下之势。你看,这卢龙镇在最北,而成德镇居中,魏博镇最南。根据方位,要攻打河北三镇,最不可能首先攻打的,便是那居中的成德镇。因为如此,即便拿下了成德镇,也必然会收到魏博以及卢龙的两头包夹,实在不利。所以,我推测,这郭元帅首先要攻的,必然是卢龙或者魏博二镇中的一个……”

胡治也点了点头,接嘴说到:“这个我懂……为免自己腹背受敌,必然要从其一侧攻入,而最远的节度使,如若想要出兵援助,必然要经过中间的成德镇,如此借道,成德镇的节度使想必也不放心,必然会拒之在外,即便是成德镇的节度使对被攻打的一方进行援助,也必然要分兵两处,一处把守成德镇,以拒另外一镇,而另一处兵,则去进行援助。如此,一镇半的兵力,也不过十万众,凭我大军八万,足以破敌了……”

杜风含笑颔首,心说这段时间让胡治看兵书这些到底是没错:“没错!正是如此!而你再看看这一南一北的两镇,如果让你领军,你会想要首先攻打哪个?”

胡治毫不犹豫的回答:“我当首取魏博!”

“为何?”杜风饶有兴趣的问道,毕竟这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

胡治笑了笑:“杜风哥哥,你看,这卢龙和魏博一北一南,可是卢龙镇的位置稍稍偏向东边,如果大军压境,势必要从中间的成德镇边缘走过,那成德军马万一孤注一掷从后方杀出,这就麻烦大了。而且,魏博镇与我大唐东都较近,我东都的东都畿防之军也有三万众,虽然我们知道无法调动,可是那成德镇的节度使并不知晓。多半投鼠忌器,即便是要前来救援,恐怕也多少有些犹豫。他们只要稍有犹豫,至少会耽误其行军速度,所以,我以为,最佳的攻打途径是自南而北!”

说完,胡治目光炯炯的看着杜风。

杜风笑了,一拍桌子,喝了一声:“好!小胡治啊小胡治!看来这段让你熟读兵书真的起到作用了。你都能明白,那么你杜大哥以及郭元帅一定也都明白。很好很好。现在你再看,我长安城距离魏博镇之间,大约是一千八百里,你等到我方大军行至八百里左右的时候,就觅一个机会下手!”

听了这话,胡治一愣!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一百八十二章 差点儿被带到沟里去
胡治有些不解:“为何要在那个时候下手?我出城就下手,更容易成功!”

杜风点点头:“是呀,这就是你最难的地方。我让你杀了鱼弘志,跟朝中一些其他的太监也有关系。如果你动手太早,很容易被朝中的那帮太监知道,而他们会立刻动用兵符将大军召回,到时候郭元帅和你杜大哥,根本管不住这些军队。到时候大军围住长安城,恐怕你我以及皇上的性命都要玩完。所以,只能让你待到大军走出八百里之后再动手,那时即便是做急行军,回到长安也恐怕需要五到六天,有这几天,朝中的事情我也就都安排停当了。想必那帮宦官也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他们也便就不会做无谓的抵抗,试图召回大军了。当然,你还需注意,一旦发现有人企图在半路上追上大军,最好是能将其击杀在路上,这个不要求一定完成,只是能够击杀的话,那便是最好的了。”

胡治看了看杜风,很认真的点了点头:“胡治明白了!”

杜风笑了笑:“好了,这些天你便不要去学馆了,就呆在家中吧。好好的养精蓄锐,并且自己也多多考虑随你杜大哥入了军中之后,应该如何行事。虽然此刻多想无益,可是想想总比不想的好。”

胡治再次点了点头:“那我就先回屋了……”突然,胡治的肚子里传来一声咕噜声,胡治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好像已经过了午时了。我们是不是该吃饭了?”

杜风哈哈大笑:“好,今日我带你去天一阁吃饭吧!”

三日之后,李昂地圣旨下来了,命神策军左右二军,派出八万军马,准备出征河北三镇。

对此,王守澄虽然身上伤势都还美好,却依旧抱病前来,恳请李昂收回成命。

李昂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我的圣旨都下了。你打算让我堂堂一个皇上,说话不算数还是怎么着?

但是想了想。这时候不是翻脸的时候,所以李昂也只能忍着心里的不快。淡淡的说到:“王爱卿身体不适,就该在屋里好好休息。”

王守澄跪在地上半晌都还没起来呢,一听李昂这话,就知道李昂不想跟他说这个话题,于是又说:“皇上,不是老奴不想休息啊,实在是皇上这道出兵的圣旨事关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