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宝弟年纪虽小,但已经是个十足的小坏蛋,柳四娘担心他长歪了,就和杨老三商量要好好教他,不能因为杨宝弟是个儿子就随意纵容他。
杨老三只是笑了笑,说:“孩子还小呢,管那么严做什么?以后长大了就懂事了。”
柳四娘看着正在洗碗的杨初月,又看了看在一旁因为少吃了鸡蛋就赌气的杨宝弟,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男娃儿尤其惯不得。几个闺女四岁的时候,都懂得帮家里做事了,就宝弟一点儿也不懂事。我知道你心疼宝弟,但你那样会把他惯坏了,以后宝弟就让我来教,养好一个儿子比什么都重要。”柳四娘铁了心要自己管儿子。她不能在一个几乎赤贫的家里,养一个富家少爷一样的儿子。
杨兴年在井边用木桶提了一桶冷水起来,冲过凉后顺带着把衣裳洗了。白日里发生的事他已经都知道了,家里穷了,没办法,连他整天吃稀饭吃野菜都熬不过,肚子里也没什么油水,在义父义母家里,他再怎么嘴馋也得忍着。
回想起从前,他爹是屠户,家里有几亩薄田,平日里还有干饭吃,他爹还会进山里打些兔子山鸡之类的野味回来打打牙祭,那日子还是过得去。哪像这家里,连饭都吃不上。
不过这是他自己选的可以依靠的人家,也不能说走就走,他们一家不顾杨老爹二老的反对收留他,还把自己碗里的一口饭省下来给他吃,就凭这点,他也不能抛弃这个一贫如洗的家。
现在田里地里的农活几乎做完了,明天可以到后面的荒山坡看看,兴许能猎到好东西,哪怕只有一只兔子,也能让这家人吃上肉。回屋后躺在草席上睡下,杨兴年望着头顶能见到星星和月亮的破屋顶,这土房子确实该修上一修了。
第二天一早,杨兴年就起身在井边的磨刀石上磨他的箭镞,早饭是柳四娘做的,杨初月就端了木盆到井边洗衣裳。
“又要到山里去打猎?”杨初月把木盆放到一边,放下轱辘汲水。
“现在没那么忙,想去山里看看有什么猎物没。我看后面大山上的猎物很多,好像没什么人去猎。”杨兴年磨着箭镞,希望他这次运气好,能遇到野猪之类的大猎物。如果能有人跟着他一起进山就好了,兴许能帮上忙,但杨初月太小了,去了也只能帮忙拿东西。
杨初月把衣裳泡在水里,家里没皂角,只能使劲儿的用刷子刷,再用捣衣棒把衣裳里的脏水捣出来。听到杨兴年那句话,杨初月抬头看向后面郁郁葱葱的大高山说:“山里太危险了,没人赶去。以前我去挖野菜看到了一条大腿粗的大蛇,上次不还听到狼的叫声么?所以没人敢去那里,说来你还是第一个敢走到半山腰的人。”
杨兴年知道山里危险,但不冒险就得不到好东西。野狼之类的动物人多了也不用怕,要是杨老三能去就好了。“如果爹也去的话,说不定能猎到更多东西。不知道爹愿不愿跟我一起去?”
“爹?”杨初月心里暗暗的摇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知道杨老三被野猪咬了一次还敢不敢到山里去?但山里确实太危险,走太远容易出事。“不用冒险走太远,有野兔和山鸡就够了,野猪不是每次去都能猎到。”
想起当初杨兴年说他原来的家是屠户,家里有几亩田,还能供他读乡学。想来他也是个小康之家的儿子,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这回事。杨初月有些不相信过惯了温饱日子的杨兴年能习惯她家这种贫苦的日子。“你当初为什么要选我家?现在会不会后悔?”问过这个问题后,杨初月拿着捣衣棒狠狠的捣石板上的衣裳。
这个问题杨兴年想过很多次,笑了笑,说道:“也许是这家人还比较善良吧。心眼好的人家比什么都好。如果后悔的话,我就不会一直待在这里不走了。”
杨初月继续洗衣裳,不再和杨兴年继续说话。早饭有糙面粉蒸的馒头,稀饭是饭桌上最常见的东西,再从泡菜坛子里夹了一些泡豇豆来。
坐在饭桌上,杨兴年对杨老三说:“爹,我今天要进山里一趟,你去不去?两个人去也好有些照应。”
杨老三几乎是脱口而出:“山里太危险了,上次我就被野猪咬了,腿到现在都还是残的!”想起上次杨兴年一人就猎了一头野猪回来,杨老三刚说完话老脸就红了,他还比不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能耐。
“兴年和初月都进山几次了,小心些总会好。总不能被野猪咬了一次,就再也不敢去了。”柳四娘说。
杨初月看到杨老三纠结的脸,一副想去又不敢去的模样,劝他说:“爹,兴年哥会打猎,他的箭法很好你别担心。现在正是夏天,野狼都在深山里不会下山来。如果怕其他猛兽的话,可以把家里那两只大狗带上,我看它们凶得很,应该能帮上忙。兴年哥去了几次都没事,你也不用太害怕。”
杨老三犹犹豫豫的,如果不去的话,他面子上过不去,他的儿子女儿都睁大一双眼睛看着他,他要是不去,只怕一张老脸早就丢光了。要是去的话,有担心遇到狼和很凶的野猪。可是杨兴年和杨初月都去了好几次,也一点儿事都没有,要是他不去的话,就显得太窝囊太没用。
想到昨天杨十九说的那番话,以及他自省时候的那些想法,这个家太穷,都是因为他太没用了。如果连后面的高山都不敢去,他还怎么当一家之主?下定决心后,杨老三说:“好,我也去。这次多打一些野兔和山鸡回来。”
去山里就意味着有肉吃,杨十三杨十九和杨宝弟都高兴得不得了,一个劲儿的催促杨老三和杨兴年快去。
杨兴年背了他的大弓和箭,还在腰间别了一把镰刀,肩上扛着锄头。杨老三腿脚不便,就负责牵狗,背背篓,怀里还揣了几块柳四娘做的糙面饼。后面的荒山坡是无人区,杨老三看到大山难免害怕,但看到杨兴年从容不迫的脸,心里想着决不能在孩子面前丢了长辈的脸,于是壮起胆子跟着走在杨兴年后面。
顺着小路上山,杨兴年在野猪经常出没吃草的地方挖陷阱,铺上野猪最喜欢吃的草,还往上面撒了一点儿盐水。挖好一个陷阱后,杨兴年又去了另一个地方,他上次看到有野羊,听他爹说,羊喜欢吃撒了盐水的草,所以在野羊出没的地方,杨兴年在陷阱上铺的野草里多撒了盐水,希望这次能猎到野羊。
第17章 野猪和野羊
布好陷阱,杨兴年又领着杨老三去了其他地方。放开两只大黑狗在前面探路,杨老三走在草丛里多少有些害怕,一会儿担心有狼出现,一会担心草丛里窜出一条蛇来咬他。两只大土狗追着前面的野兔跑了,杨兴年也赶紧跟着跑过去,杨老三一瘸一拐的跟在他后面,担心在山里迷路。
“爹,你快把两条狗喝住,前面有兔子窝。”杨兴年对杨老三说道,那两只土狗还不怎么听他的使唤,只得让杨老三来招呼它们。
杨老三听到有兔子窝,连忙喝道:“大黑二黑快回来。”大黑和二黑都是杨老三抱回来的,平常也最听杨老三的话,杨老三一吆喝,两只大黑狗就停了下来,不甘心的跑回杨老三身边。
杨兴年连射两箭射死两只大兔子,拔出箭让杨老三帮忙提着,又抛开草笼,看到一窝刚断奶的小兔子。杨兴年小心翼翼的把小兔子捧起来放进背篓里,扯了些草放到里面。
往前走了好些路,这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估计已经中午了,杨老三掏出布包着的糙面饼,递了两个给杨兴年。杨兴年挖了四个陷阱,逮了一窝兔子,又走了好几里路,现在肚子已经饿了,接过糙面饼就咬了几口。
松开两只土狗,让它们自己去找吃的。两只土狗在树林里追着山鸡跑,两只狗每个嘴里叼了一只山鸡。杨老三想夺了狗嘴里的山鸡,但山鸡已经被两只狗咬得不成样子了,只能让它们当午饭吃了。
杨兴年一看有山鸡,匆匆忙忙的吃过糙面饼,喝了一口水就拿起弓往前走。顺着血迹走到一处枯死的老松树下,杨兴年刨开树洞前的松针,看到里面有好几个山鸡蛋。杨兴年把山鸡蛋都掏了出来,想来这些鸡蛋就是刚才被土狗咬死的那两只山鸡下的。
估计这里也没有山鸡了,不过树上的野鸽子和鹁鸪很多,当年他跟着他的猎人爹学过箭法,应该能射一些下来。野鸽子和鹁鸪也是肉,拿回去也能让杨初月做成一道菜。
杨兴年连发数箭,射了几只大野鸽子下来,他捡起那些野鸽子放进背篓里,把箭镞上的血用灰布擦干净了继续射野鸽子和鹁鸪。几个时辰后,杨兴年射了不少野鸽子和鹁鸪,估摸着能吃上两顿。
想起杨初月说,山里的葛能吃,可以挖一些回去。野葛在山脚下,等待会儿回去的时候挖一些。已经过了三个时辰,半山腰上挖的几个陷阱应该猎物了。
杨老三正在松树下捡蘑菇,他看过杨初月捡蘑菇,那种白蘑菇和草菇都能吃。杨初月说只要把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了青褐色就有毒,如果葱没变色,蘑菇就没毒。杨老三想着山上的蘑菇多,来的时候就带了几根葱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用杨初月说的那个办法实践了几次,这里有毒的蘑菇很少,无毒的较多,杨老三捡了大半背篓的蘑菇,晒干了可以吃上好久。
“爹,我们回去看陷阱里有野物没有。”杨兴年收拾好弓箭,把两只大黑狗招呼回来就往回走。第一个和第二个陷阱里什么也没有,杨兴年打算继续用,兴许下次来就有猎物了。第三个里面有一只小野羊,杨兴年滑到陷阱里,用腰上的绳子套在小羊的脖子上,把羊抱了上去。
杨老三见到有一头小羊,高兴得不得了,帮着杨兴年把小羊抱了上来,“这羊养大了可以卖个二两银子。”杨老三看着这头小野羊嘴都笑咧了。
杨兴年在陷阱里喊道:“爹,拉我一把。”杨老三这才注意到杨兴年还在陷阱里,忙把拴着小羊羔的绳子的另一头捆到自己腰上,把杨兴年拉了上来。
走到草丛深处的一个陷阱边,里面有一只大肥野猪,更把杨老三乐坏了。杨兴年下到陷阱里,用腰上的另一条绳子牢牢的套住野猪,把它抱了上去。这次杨老三没忘了杨兴年,牵好野猪后,忙把杨兴年拉了上来。
走到山脚下,杨兴年放下背着背篓,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到自己那个背篓了,让杨老三先牵着野羊和野猪,自己去挖野葛。估摸着挖了十斤,杨兴年把东西从新分配了一次,最底层放野葛,然后放上一层野草,再把射来的野鸽子和鹁鸪放进去,再是杨老三捡的蘑菇。
杨老三的空背篓里放着小野兔和山鸡蛋。杨兴年让杨老三牵野羊,自己牵野猪,那两条大黑狗就让它们自己走。
杨初月猜想他们今天会多猎一些野物回来,就让杨十三做饭,自己跟着柳四娘去接杨老三和杨兴年。远远的就看到两只欢蹦乱跳的大黑狗,柳四娘加快脚步往前走,看到他们一人手里牵着野羊,一人牵着野猪,柳四娘也震惊了,这次的收获果然不小,她忙走过去接过杨兴年的背篓。
杨兴年说:“娘,这背篓里有野鸽子和鹁鸪,还有挖的一些野葛和捡的蘑菇。”柳四娘不管背篓里有什么,就是杨兴年牵的这头大野猪就够让她高兴上好一阵了。
杨初月帮杨老三背背篓牵野羊,杨老三也是喜上眉梢,就是那头大野猪也能买上好几两银子,可以把买镯子的钱还了,到时候才是真的无债一身轻。回到家,杨初月把小野羊拴在猪圈里,喂了些草给它。杨老三当即就把那头大野猪杀了,等着明天挑到镇上去卖。
杨初月把野猪的肝脏和泡豇豆一起炒,放了一些酱油和姜在里面,做了一道炒猪肝。有肉吃,剩下的三个孩子做家务都特别积极。猪血是一道好菜,尽管杨初月看到猪血心里有些发怵,但她还是忍着,猪血补人,可以用来做猪血汤。
处理好那头猪,杨老三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把晚饭吃了。因为现在是夏天,猪肉容易变质,加上他家到丰莱镇要走三个时辰,所以杨老三和杨兴年决定吃了晚饭就去镇里。
把猪肉放进担子里,猪肉上还带着血丝,猪肉下面是木盆,里面装着刚打上来的井水,可以用来保持猪肉的鲜度。杨兴年的口才最好,也最会做生意,自从他来了以后,柳四娘就很少到镇上去了。
柳四娘留下继续帮着料理家务,那些野鸽子和鹁鸪,全用沸水烫了拔毛,破开膛肚用盐腌上做成腊肉。杨初月把十只刚断奶的小野兔放进上次养野兔的笼子里,又拿起那六个山鸡蛋,拿到灯下照了照,里面有未成形的小鸡的黑影,根据她上辈子的经验,这六只山鸡蛋可以拿来孵小鸡。
家里正好有一只可以孵蛋的母鸡,杨初月对柳四娘说了一声,就把山鸡蛋拿到那只大母鸡的窝里放着。
处理杨老三采回来的蘑菇时,杨初月还在里面发现了几个松茸。在古代乡下,一般人都不认识松茸,在镇上都很少有人吃蘑菇,所以这种前世贵得惊人的好东西,杨初月决定留下,拿来做一道好菜给家里的人补一补。野鸽子补人,杨初月决定把松茸和着蘑菇一起拿来炖野鸽子。
收拾好今天的战利品,已经是子时了,一家子满足的睡下,明天还可以吃上一顿好的。早晨起床后,吃过早饭杨初月开始烧火,柳四娘炼猪油,家里以后可以继续吃猪油了。
一旁的杨十三杨十九和杨宝弟时不时的转到柳四娘身边要油糟吃。柳四娘乐坏了,很大方的把练得干干的油糟给姐弟四人吃。
练完油后,杨初月背了一个大背篓出去割猪草,现在家里养着一头猪,一直野羊和十只小兔子,等到都卖了,家里又可以多一笔钱。
杨老三说,得了钱后要把这个家修上一修。杨十三现在十三岁,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在这个男多女特别少的地方,家里的适龄女孩儿才显得金贵起来。隔壁村的邹家看中了家里的杨十三,今天派了媒婆来说媒。
柳四娘的三个女儿都没好出路,所以她对杨十三的婚事特别关心,忙拉着媒婆问邹家的情况。媒婆说邹家家里有田有地,嫁过去不会挨饿。加上那家的人口简单,公婆的脾气也好,家里还养着四头猪,还能弄一些小钱,像杨老三这样人家家里的女儿嫁过去不会吃亏。
谈论到终身大事,杨十三羞得低下了头。下午杨老三回来了,他说这次的野猪足足卖了三两银子。已经把前还给那家铺子里,现在还欠着三两银子的账,估计把野羊买了就能把债还完了。
柳四娘忙把今天白天的事给杨老三说了,杨老三觉得那家的条件还好,不过嫁女儿这事还得谨慎,他说等过几天就去那边看看。
因为杨初七嫁得稀里糊涂的,柳四娘对杨十三的婚事非常上心。那家对于他们家来说条件已经是最好了。
柳四娘和杨老三两人都去邹家看了,那家的孩子是个正紧的青年,除了个子稍矮后,夫妻两个都很满意。
第二次换婚
邹家也选了个日子去杨家看女儿,因为知道杨老三家里穷,他们也没多要嫁妆,只要女儿好就成。邹家来看杨十三,杨老三全家上下一起把破土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邹家来的那天,夫妻两人留下杨十三,其余两个姑娘两个儿子该干嘛干嘛去。
杨十三模样不出挑,但比起王金镯的女儿看起来顺眼多了。邹家对杨十三甚是满意,杨十三看起来就是乖巧听话的那种。邹家选杨十三,也是经过多方打听过的。杨老三家家里穷,几个女儿都是能吃苦能干农活的,人又不娇气,模样又好。加上现在娶媳妇的聘礼太高,他们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杨家家贫,要的聘金也不高。综合考虑后,就定下了杨十三。
邹家那儿子见过杨十三后也觉得好,只要抬头看到杨十三,他那一张脸就红得像只煮熟的虾子。两家把杨十三的婚事在口头上说定了,邹家先给了一个银镯子当信物,等到杨十三十四岁就来娶。
杨十三现在是待嫁的闺女,屋外的农活都不让她做了,杨初月把做饭洗衣的活儿交给她,自己顶了杨十三在地里的农活儿。
柳四娘数好了二十个鸡蛋,称好了十斤新鲜蔬菜,让杨初月给杨家院子的杨老爹夫妇送去。杨十三背着背篓,提着篮子就往三里外的杨家院子去。
走到杨家院子后面的竹林,杨初月听到前排房子里断断续续的传出说话的声音,听到“换婚”这两个字,杨初月绷紧了神经。
这两年,她断断续续的来过杨家院子数次,这排挨着竹林的房子是她大伯家的。现在二堂哥杨永平也到了娶妻的年纪,难道大伯和大伯娘又想打她家姐妹的主意,逼她爹娘再用一个女儿去给他家换一个媳妇儿回来?杨初月放轻脚步走到墙壁边听他们讲话。
只听到里面王金镯说:“当家的,那你打算怎么办?现在那些有闺女的人家都是狮子大开口,张口聘礼就要十两,我家里现在又没有钱当聘礼,难道让永平打光棍?我看还是用当初永康娶媳妇的办法,到老三家去用他家的闺女换。”
杨大一口骂道:“你以为上次那个方法还行得通啊!老三把欠你的镯子还给你了,又把欠爹的牛还了,还当着院子所有人说了不会再窝囊到连自己的女儿都保不住了。你倒是说说初七到那里过的什么日子。”
听到杨初七的名字,杨初月心里一紧,她们已经两年没有杨初七的消息了,她只知道杨初七被换婚到了很远的地方,那里比杨老三家还要穷。因为地方太远,她爹娘一次也没去过那里,不知道她这辈子的大姐到底怎样了?
“上次咱们去老三家,是因为他娶媳妇儿是用了咱俩的钱,老三媳妇的卖身契还在爹娘手里,但现在咱俩啥子都没捏住老三家的,你以为还能像上次那样捡便宜啊!莫得了!”
王金镯跺脚,又气又哭:“当家的,那你说要啷个搞整嘛?老二都十七了,我这当娘的不是着急嘛。”
杨大说:“不急,总会有办法。当年我也不是二十好几了才娶媳妇吗,永平还小,不着急。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偷偷绑了老三家的闺女去换。到时候老三家的闺女莫名其妙的不见了,也怪不到我家头上来。”
听到这个,王金镯才有了笑声:“当家的,我就知道你不会不管老二。”
后面的话杨初月没听清,刚才杨大的那句“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偷偷绑了老三家的闺女去换”把她吓得魂不附体!杨大居然连自己的亲侄女也不放过!还想出这种犯法的事来!她愣在原地,浑身如置冰窖。
那她现在来算不算羊入虎口?杨初月一个激灵,她必须把这事告诉杨老三和柳四娘。想到自己现在还背着菜,提着鸡蛋,杨初月轻手轻脚的离开杨大了家屋后的阴沟,等屋里听不到她的脚步声时,她赶紧跑到杨老爹家把菜和蛋送了进去,然后背上背篓提着篮子从另一条路飞快的跑回家去。
看到惊魂甫定的杨初月,杨兴年忙问出了什么事。杨初月走到水井边,拿起木瓢从水桶里舀了一瓢水咕噜咕噜的灌到肚子里。
杨初月又打了一桶冷水,洗了个脸。杨兴年看她张皇失措的样子不停的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杨初月坐在水井边好久,才回过神来,问杨兴年说:“你家那边有换婚的事情吗?”
“换婚?”杨兴年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想起自己的老家,杨兴年说:“我江陵老家那边换婚的情形并不多见。”
杨初月看着井里的水,说:“那年我六岁,大堂哥要娶妻,但家里没多少聘礼可以娶回一个媳妇,他们一家拉上爷爷和奶奶坐到我家里,把我大姐拿去给大堂哥换一个媳妇。听说那家比我家还穷,爹和娘都不同意,结果大伯娘就说当年爹能娶到娘,是卖了她最喜欢的嫁妆才买回来的。娘的卖身契在奶奶手里,奶奶偏心,帮着大伯娘,说如果爹娘不同意把大姐拿去换婚,就把娘卖了给大堂哥娶媳妇。爹娘迫不得已,无奈的把大姐拿去换回了大堂嫂。也不知道大姐现在怎样了?”
杨兴年在江陵那边听过换婚这事,但还没见过换婚这回事,江陵那边虽然也是乡下,但那边的农民还有能力娶媳妇,还不至于穷到要用自家的女儿给儿子换婚。从杨初月的话里听出,换婚这种婚姻并不好,已经给她留下了阴影。当年杨大家用杨老三的大女儿换婚这事他多少有些耳闻,但其中的细节他还不清楚。
“估计那家太穷了,而且那家的男人比大姐大了十二岁,大伯娘舍不得用自己的女儿去换,就把主意打到我家。”杨初月苦笑着说。
这些年都没听到杨初月细说当年的事,难道她到杨家院子又遇到了这种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杨兴年突然问道。
杨初月一直担心这件事,想起大伯和大伯娘的那个计划,她浑身不寒而栗:“我?”她看了一眼这口三十多尺深的水井,“我宁愿死,也不愿去换婚。”
杨兴年一惊,只看到杨初月瘦瘦小小的脸上浮现决绝的神色。“这次你去那边听到了什么话?”
杨初月说:“二堂哥也该娶妻了,大伯娘和大伯拿不出像样的聘礼,又想用上次的方法。不过这次爹娘没什么短处握在他们手里,所以他们就想着等哪天家里的姐妹独自在地里做活或在家的时候,去到田间地头或家里来绑人。家里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失踪,谁也不会怀疑到他们头上,就算查出了真相,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还能挽回什么?爹到底是大伯的三弟,不可能一家子闹到县里去,弄得一家不和。”
杨初月想清楚了杨大的打算,她知道杨老三的性子,杨老三是顺民,一辈子老实本分不愿意吃官司,杨大就笃定事发后杨老三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和他撕破脸皮。
杨兴年震惊,如果某一天家里的三个女孩中的一个莫名其妙的失踪,那会是怎样的情形?而且想出绑架这个狠毒办法的还是自家的亲戚,杨兴年想想就觉得不可置信。“他们真打算这么做?难道就不怕被关进大牢吗?”
杨初月摇头,“你不知道爹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算出了这事,爹也不会伸张,他只会认命。大伯是他的哥哥,他不会和自家兄弟反目成仇。在这里,女儿永远比不上兄弟亲情重要。”这事,她还是会向柳四娘和杨老三说一说,她不想再有一个姐妹出事。虽然像她们这样的穷人家嫁不了什么富人,至少比换婚来得好。
杨兴年看着杨初月走上石阶回到破土屋里,暗暗的握紧了拳头,他不能让自己的妹妹担惊受怕的活着。
杨老三和柳四娘听了杨初月的话后陷入沉默,想不到杨大一家的心这样歹毒。害了自己的一个女儿就算了,还想用绑架的方式再给他们换一个儿媳妇回来。
柳四娘面色沉重,一双手不安的握着拳头:“当家的,这事你打算怎么办?”
杨老三眼里恨恨的,若不是杨初月发现得早,恐怕自己的女儿丢了都不知道。等到事发后,他一定不会再追究杨大做的坏事。杨老三坐着编草蒲团,手里的稻草搓了一圈又一圈,“如果大哥真要那么做,就别怪我不顾兄弟亲情。三个闺女绝不能出事。”
从那天起,杨老三几乎都守在家里看着几个女儿,做活也是一起,柳四娘看着三个女儿心焦,只盼着不要出什么事才好。杨兴年自从听到杨初月几天前说的那番话后,对土屋周围的一草一木都盯得紧。
柳四娘去邹家把这事说了,邹家担心自家的儿媳妇被莫名其妙的绑走了,就商量着把这门婚事提前。柳四娘对邹家人反复说不要把她家大伯密谋用她女儿换婚的事传出去,邹家一口应下了。
还没等柳四娘回到家,就听到二女儿不见了的消息。柳四娘急得跺脚:“你们这么多人守着她,怎么还会不见呢?”
第19章 捅破窗户纸
杨老三也同样着急:“我就想,天黑快了让二妹在家做饭,五妹跟着我出去割个猪草,哪想一回来人就不见了。我想门关着就没事,哪想这门还是被撬开了。”杨老三后悔出去割草的时候没把杨十三带去,他哪里想到杨大一家的动作那么快。
这时候杨兴年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回来,扶着已经被劈成两半的破木门,说:“爹,娘,大伯和大伯娘把二妹绑到杨家院子去了。你们快去,还有一个时辰换婚的那家就要来接人了。”
现在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看来他们真是早就密谋好了,黄昏时分把人绑走,等着半夜把人带走,乌漆麻黑的,那时候谁看不见。想到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杨老三一家人都去了杨家院子,杨老三也顾不得脚上的残疾,一路上都走得飞快。脚程慢的杨十九和杨初月也领着杨宝弟往杨家院子赶,希望二姐不要出事。
那边杨大和王金镯把杨十三的手和脚都绑得死死的,嘴里也塞了一块破布不让她出声,“十三,你也别怪大伯和大伯娘,为了我家永平能够娶到媳妇,只有牺牲你了。”杨十三手脚还没放弃挣扎,脸上的眼泪早就流了出来。
“我晓得你爹你娘给你订了一门好亲事,但我二媳妇那家着急,那家里想快点儿要孙子,你那两个妹妹还小,只能绑你来了。你是我的侄女,就当为我家做了一次贡献吧。我家这辈子欠你的,下辈子再还给你吧。”王金镯苦口婆心的开导杨十三,杨十三一直呜呜的哭,一直不停的摇头。
王金镯不想看到杨十三哭丧着脸,想骂她几句还是忍住了。只要再等一个时辰,那家就会把她二媳妇带来交换了,到时候一切都成定局了。
一刻钟后,听到外面的狗叫声,杨大和王金镯赶忙迎出去,心里还想着吴家怎么提前到了。看到杨老三和柳四娘时被下了一跳:这家子怎么来了?!
杨老三问道:“大哥,十三是不是在你家?有人说看到你来我家把十三接走了。”杨老三把话说得十分客气。
杨大笑容僵硬的摆手:“我家里又没事,接十三来干啥?再说是谁看到我去你家了?该不会是天黑了他没看清吧。”他心里还想着到底是哪个该死的看到了,他和王金镯去的时候明明没人的。
杨兴年站出来说:“是我看到的,那时候我做完地里的活儿,走到坡脚的时候看到的。大伯娘和大伯用一个大麻袋把十三抬走的。”
杨大大怒:“你说啥疯话!我怎么可能用麻袋绑自己的亲侄女?你这个外地来的不要乱说!三弟,我是你亲哥,你要相信我,我绝对没绑你闺女。”
杨老三说:“我当然愿意相信大哥,但我也相信兴年没骗我。如果大哥真的没绑十三,就让我去你屋里看看,如果十三不在,我就相信你。”
王金镯一听到杨老三要搜她家,心里暗道不好,忙说道:“不行!”
杨大说:“我家怎能让你说进就进,我说了,我今天没看到十三!更没绑她!外乡来的,你不要诬陷我!”
柳四娘担心女儿,说道:“大伯如果真的没绑十三,为什么不敢让我们一家进去看一看?如果没人,我们一家自然会走,到时候带上母鸡到你家来赔罪。”
这时候杨永康的媳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