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她满心欢喜等着孩子出世的时候就出了她和侍卫私通这事。六王爷说她身体弱,派了更多丫鬟婆子到她住的院子伺候,还增派了护卫来。那天她正在屋里休息,醒过来的时候就见到身边赤身裸体的躺着一个男人。她吓得张皇失措,所有的下人都被她的尖叫声引进屋来。
第74章 定亲了
后来六王爷来了,面色铁青的看着她和那个突然出现在她床上的男人。“亏本王带你不薄;你看你做的好事!”
“王爷;你听我解释……”
“眼见为实,还有什么好解释的!来人;赐酒!”宇文景不给她解释的机会。
她还没给自己辩解;就被灌下一杯苦涩的药酒;无论怎样也说不出话来;想写一封伸冤的书信,手又被折磨得拿不动笔。是以在她被赶出王府之前,只有她和宇文景两人知道她有了孩子这事。
被赶出王府的时候,她确实有过想死的心,也想回王府解释清楚。不过她没得到机会,皇帝就以谋逆的罪名抄了六王府。她躲在角落亲眼看着王府被抄,所有女眷披头散发的被打入天牢,在京城流浪的那半月内得知六王爷被贬到西州的凉州城,她也一路乔装打扮的跟过来了。在半路流浪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会说话了。为什么宇文景不给她解释的机会?
忽然想起她被赶出王府那阵,伺候她的嬷嬷曾在她怀里偷偷的塞了一袋银子:“走吧,不要再回来了。看在你服侍王爷多年的份上,这是给你的赏金,拿好了自己过日子去吧。”为什么冷酷无情的宇文景还会在她红杏出墙后给她银子?
听了杨初月的话后,难道六王爷这么做,真的是为了保护她?想起那时候六王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再细细想一想杨初月刚才说的那番话,她说得不无道理。但她一个只听信了传言的乡下农女,怎么猜得透?杨小雨一时犹豫了,到底该相信自己真实经历过的,还是相信杨初月的猜测。
不管当时如何伤心难过,现在保住孩子才是最要紧之事。杨小雨端起杨初月放在床边的参汤,咕噜咕噜的灌到肚子里,孩子,她必须保住。和今后的日子比起来,过去那些伤心事还不值得一提。
杨初月的劝说起了一定的效果,杨小雨至少不再作践自己让全家人为她伤心。杨初月每天都会把家里的几个孩子要喝出门去玩儿,她就扶着杨小雨在院子里遛弯锻炼身体,再严格按照江大夫给的食谱给她食疗。
不过孟老板自那天回了莱川县城后,就再也没了消息。孟家三兄妹派人在莱川县内说了不少杨初月和邱振晔的事,见到亲爹突然不在家提娶继室的事了,还以为他们的计策起了作用,心里窃喜不到丰莱镇找杨初月的麻烦。
过了一个多月了,杨小雨的情形好了些,杨初月的婚事突然没了着落,柳四娘心里万分着急:“五妹啊,这门亲事真的不成了吗?”杨小雨曾经说过,有她在这个家里,杨初月和孟老板的婚事万万成不了。难道是真的?
“这门亲事我本来就不看好,何况还没定亲,中途出现状况也是难免的。亲事黄了也不怪谁,说到底是我没那个命吧。”杨初月笑笑说,虽然孟坚诚是一个优质的大叔,但她对那个大叔是在没感觉,嫁或者不嫁,她都不在乎,倒是柳四娘心里有些惋惜了。
“杨家姑娘,你的信。”杨初月正午买菜路过驿馆的时候老板叫住了她。
杨初月提着菜篮子走了进去,“我的信?”
“是啊,从江州寄过来的。”驿站老板从柜子里拿出一封信来交给杨初月,“你拿好了。”
“多谢啦。”杨初月拿着信,信封上写着杨初月亲启。江州,杨兴年现在在江州梧北县当知县,也许是他寄过来的。
杨初月回到家,当着全家人的面念了杨兴年的信。信上说了他在梧北县的情况,说他在那边一切安好不用挂念。他说梧北县是他的家乡,县里经过上次旱灾和蝗灾后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他找到了当年指腹为婚的比他小了五岁的姑娘,他在信上说那姑娘在灾情过去后回了梧北县,一直在等他。他不想辜负那家姑娘,而且对那个姑娘也很上心,正准备商议婚事,所以写信回来对他们说这事。
“大哥果真是个重情义的人。”杨初月念完信后说。
杨老三坐着感叹:“兴年也成家了,我们要不要倒梧北县去看一看?”
“江州离我们这里太远,我看还是不去了吧。”柳四娘说。
“爹,要不还是去看一看吧,毕竟是大哥成亲,他原来家里的长辈都不在了,大哥也想有长辈帮忙主持婚礼。我帮你雇一辆骡车,你到那边也轻松。娘是去不成了,大姐跟着你一起去吧,说起来你还没到外面去看过呢。”杨初月说。
杨初七脸上有了光彩:“真的行吗?”
“家里有我和娘在,你和爹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全家人的。”杨初月说。
“好,我这就去收拾东西。”杨初七应道。
杨初月到梁大户家雇了一辆骡车,还请了一个护院送杨老三和杨初七去江州梧北县。杨兴年能娶到他喜欢的姑娘是喜事,杨十九现在能过得好也能让杨兴年少一分牵挂。
“现在外面有什么大事吗?”杨小雨挺着六个月大的肚子对杨初月说。
杨初月谨慎地扶着杨小雨,“没什么事,好像听说皇上发落了几个世家。”
“那就好。”杨小雨扶着腰说。
“我今天再请大夫来帮你诊脉。”杨初月说。杨小雨能恢复,江大夫也很吃惊:“确实不可思议,我当初也以为大人和孩子都救不回来了,想不到现在母子平安,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杨初月交了诊金,“这都是江大夫的功劳。”
“哪里哪里,还是你们照顾得好。我看我也没什么事了,你们好生照顾她就行了。”江大夫说道。
初春雪化,杨初月又得到杨十九怀孕的消息,徐家大婶拉着杨初月的手笑得合不拢嘴:“你家四姐嫁到徐家去以后啊,徐家二老都喜欢得不得了。不说你四姐模样好,人又勤快,我那侄子都对外人说捡到宝了。我过年回娘家的时候才得到这个消息,已经有三个月了。”
“太好了,我得回去告诉我娘去。”杨初月笑道。
“你家现在的情况我和徐家说了,你爹和大姐去了江州,你娘又怀着孩子身子不便,你还得照顾一家老小。就把这个消息带过来告诉你们一声,让你们也乐一乐。”徐家大婶说。
杨初月感激道:“谢谢他们一家体谅我们,也谢谢大婶来告诉我们。”
柳四娘听了后,恨不得立刻赶到隔壁荣川县去,杨初月拦住她说:“娘,外面的人都知道你怀着孩子,出门可不行。我们等到爹和大姐回来后,我和大姐去荣川县看四姐吧。”
柳四娘看了杨小雨一眼,有些失落地说道:“好吧。”
两个月后杨老三和杨初七回来了,“当家的,兴年怎样了?”
杨老三坐下喝了口热茶,说:“我看他那父母官当得也不容易,整天忙上忙下的。那姑娘我们也见过了,听说是梧北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姑娘,家里落魄了搬到乡下住,当年她爹看上了杨兴年,就有了指腹为婚一事。我看她的模样和性子都配得上兴年,你不用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十九有了,我不方便出门,五妹又脱不开身,你和初七什么时候到莱川徐家去看看她吧。”柳四娘说。
“四妹有了?”杨初七问道,“今年家里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我们忙得快喘不过气来了。”
“是啊,有得忙了。”柳四娘说。
“娘,刘一郎死了。”杨初七突然说道。
“怎么死的?”杨初月问道。
“是他恶有恶报。”杨老三说,“我们出西州,刚到江州界内,就见到有人打官司。原来是因为男人喝醉酒打婆娘,那女人被打残了反抗,不小心把家里的男人给打死了。我和初七凑热闹去看了一阵,结果发现被打死的男人竟然是刘一郎。”
“哪有那么巧的事?”柳四娘问道。
“管他巧不巧,刘一郎死了,再也不会回来打扰我们一家了。我还见到了他在那边新娶了个漂亮姑娘呢。”杨初七恨恨地说道。
在场的气氛有点儿僵,杨初月把话题转到杨小雨身上,“三姐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我们得把东西都准备好了。”
“是啊,现在都三月了。”柳四娘说道。
杨老三和杨初七在家歇了两天,提了鸡鸭和禽蛋到荣川县去看杨十九,那天下午孟坚诚突然到杨家,商量和杨初月的婚事。先前还以为这门亲事黄了的柳四娘,此时面上笑得更欢了。杨家的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砸得她都应接不暇了。
孟坚诚说,把定亲酒定在四月初十,请亲朋好友来喝上一盅。结婚的日子,就选在八月八那天。沉寂了四个多月的亲事被重新提起来,杨初月多少有些不解,她在私下里问孟坚诚:“我三姐还在家里,你不怕被我们牵连?”
孟坚诚说:“这四个月我亲自到京城打探消息了。现在朝堂中一片混乱,几大世家人人自危。皇上处置完六王爷的事后,就没再追究六王爷那位和侍卫私通的侍妾的事。只怕皇上已经忘了你三姐曾是六王爷侍妾这回事。反正这事于皇家来说无碍,你三姐不用担心被追杀。不过,你先前隐瞒下你三姐怀孕这事是对的,决不能让皇上知道六王爷还有子嗣遗落在民间。我看把你三姐有孕这事推在你娘亲身上,这事无论对你三姐,还是对那个孩子和你家,都有好处。”
“所以你就不担心了?”杨初月问道。她一直以为孟坚诚是个明哲保身的人,那四个月没任何表示不想结这门亲事,原来孟坚诚考虑得更长远,到京城打听消息去了,他还想好了后路,杨初月对孟坚诚顿时心生感激,这位大叔确实太靠谱了,至少比某些男人强。
另外,杨初月对孟坚诚为了几个孩子多年不续娶这事也有了一些感慨,等到长子成年了再娶,到时候可以让长子多锻炼,避免被后母苛待。到底是这位孟先生想得通透,杨初月一时觉得,嫁给孟坚诚算值得了。
没有感情也行,在这个社会里,没有感情的人也会白头到老是不是?想起上辈子那些电视里和那些光鲜的明星们之间曾经发誓在一起一辈子的爱情,和最后不欢而散的结局,杨初月一时觉得,爱情也不是靠谱的东西。
时间是检验爱情的最无情的东西,在时间的消磨下无论再深厚的感情也会变淡。只要两人有长期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一时半会儿要分开也不是那么容易。杨初月那时感慨,嫁给孟坚诚,确实值了。
因为杨初月的婚期定下,她确实不能再到铺子里抛头露面,所以铺子里的生意暂时交给了杨初七和杨宝弟。杨宝弟跟着梁大户学做生意,已经学会如何跟客人打交道,学会了看账本打算盘,对铺子里那些事他能应付过来。
杨初七还要领着一对儿女过日子,铺子交给她看着,让她以后也有些收入,不至于没钱养儿子。杨小雨肚子的孩子已经九个多月,柳四娘留在家里照顾她。杨初月在家里专心绣自己的嫁妆,杨秋月被柳四娘打击了一通,知道自身的不足后,跟着杨初月学杨初月会的一切东西。
到了四月的时候,孟家办了定亲酒,这门亲事算是正式定了下来。孟坚诚搞突然袭击,孟家三兄妹顿时措手不及。现在孟杨两家的亲事定下了,他们只能在事后想办法再孟坚诚结婚之前搞破坏。
“爹不是不同意这门婚事了吗?怎么突然要娶杨家姑娘了?”孟康平说。
“我也想不通。”孟康元一拳打在桌子上。
孟玉英扑在她大哥怀里哭:“大哥,你要想办法,不能让那个女人进门来。”
孟康元看着孟家大宅子,心里特不是滋味。
“三姐放心,你怀有六王爷骨肉这事没人知道,京城的皇上也没继续寻你的意思。不过最初救下你的时候,我对镇上的人说是娘怀了孩子。若三姐想你和孩子都平安无事,得先照着我的法子做。”杨初月说。
杨家到底亏欠杨小雨太多,能帮她保住孩子保住一条命也是好的。杨小雨现在全身浮肿,她自知脑子不太好使,加上现在的形式复杂,杨初月不至于害她,遂点头说:“好,我都听你的。”杨小雨肯乖乖听话,杨初月暂时放下心来。
柳四娘这几日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在家里安心照顾三女儿。树上的荼靡花落尽了,长了一树翠绿的叶子。杨初月早起为一家人做早饭,馒头包子,豆浆和稀饭,外加咸鸭蛋。
早饭刚端上桌子,听到宅子的大门被敲响了,传来急促的“咚咚”声。杨初月心一紧,该不会是官兵来抓杨小雨了吧。杨初月急急的叫来柳四娘和杨初七,让她们把杨小雨扶到地下室去躲着。等到杨小雨糊里糊涂的进了宅子里的地下室,杨初月才应声说:“来了。”
忐忑不安的去开门,杨初月见到风尘仆仆的熟人,大吃一惊:“怎么会是你们?”
第75章 一个屋檐下
只见邱老夫人穿着粗布麻衣,满面风霜疲惫不堪;早没了当年的红光;满头银丝还有许多头皮屑,人也显得瘦弱不堪。当年杨初月离开京城的时候;邱老夫人还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富贵中年太太;现在她像一个风烛残年的将死之人。她手里牵着五岁多的邱炜鸣;目光喏喏的。
邱晴然穿着一身灰布衣裳;脸黑黑的还有饥色,整个人瘦弱不堪,她怀里还抱着一个熟睡的女孩儿,小姑娘在梦里还在喊饿。而邱振晔,一脸胡茬,头发乱蓬蓬的,他的身材依旧高大,整个人身上笼罩着阴郁之色,看起来老了十多岁,像一个历经沧桑的江湖汉子。他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怀里还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
“快请进。”杨初月开了门,让他们进了屋子。杨初月扶着邱老夫人走在前面,邱晴然抱着孩子跟在后面。
杨初月看他们一个个像没吃饱的样子,从厨房里端出熬好的稀饭和刚出笼的包子,邱家人像是饿了许久,见到桌上的东西不管不顾的风卷残云起来。等到他们吃饱了,杨初月回到厨房重新做了一份自家人吃的。
家里突然多了七个人,杨家感觉很怪异。先不说他们因何而来,就是他们现在的狼狈样子,着实让杨老三和柳四娘大吃一惊。杨秋月不认识邱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偷偷问杨初月:“五姐,这些人从哪儿来的啊?看着像叫花子一样,你为什么要收留他们啊?”
杨初月小声说道:“这是京城忠毅侯家的老夫人、小姐和侯爷,还有小公子和小小姐。”
杨秋月瞅了瞅几人,颇为不屑地说道:“这就是爹娘常说的忠毅侯府的人?看着不像啊。”
“别多话,吃饭。”杨初月小声训斥杨秋月说。
旁边坐着的邱老夫人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倒是邱振晔狠瞪了杨秋月一眼,杨秋月被下了一跳端着碗低着头啃馒头。
等到家里人吃了早饭,各自干各自的活儿后,杨初月才烧水给风尘仆仆的邱家人洗澡洗头。杨初月提了热水到洗澡房,扶了邱老夫人进去。邱老夫人手脚不便,杨初月就帮她洗。“老夫人,洗好后你先回房休息养好精神。”邱老夫人听了哭得老泪纵横。她一路奔波,全身都是泥,杨初月提了三桶水才给她洗干净换上衣裳。
“小姐,这是你当年留下的衣裳,先将就穿吧。我明天给你做两身新衣裳。”
邱晴然拿着衣裳,紧握着杨初月的手说道:“谢谢了。”
因为当年他们走的时候,还有好些留下的衣裳,杨初月一家搬到镇上后自己花钱置了衣裳没动邱家的,她从柜子里翻出来给他们换上,四个孩子穿的,是宅子里杨家几个孩子的衣裳。
来的不是官兵,杨小雨不能继续躲在地窖里。不过她原先住的房子是不能继续住了,杨初月趁邱老夫人休息,邱晴然洗澡和邱振晔照顾孩子的空档把杨小雨扶到自己的房间住下:“三姐,以后你就住我的房间,千万不要出门。”
杨小雨点点头,杨初月关上门出去,她开始庆幸自己这间屋子在邱宅内的不容易引人注意的西南角。杨初月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和杨秋月挤一间屋子。邱晴然洗浴好后把四个孩子哄着睡下后,坐在床头长叹。
杨初月提了好几次水到洗澡房去,邱振晔还一个劲儿的喊多提水来。“大公子,这是你当年穿的衣裳。”杨初月站在门口侧着身说。
邱振晔伸出一支青筋暴起的黑手出来接过衣裳,“多谢。”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很沧桑。早前听杨兴年说新皇会拿邱家开刀,果不其然,这事真的发生了。
邱家估计被抄了家才狼狈的逃出了京城,不过杨初月奇怪的是,一般皇帝抄大臣的家,不是会把罪臣家里的人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吗?为什么邱家这些人还平安无事?
吃了饭洗干净身上的污秽物,邱家人全部倒在床上昏天暗地的睡了一天一夜。杨初月看到他们熟睡后帮自家人收拾住的房子,安排好杨小雨和柳四娘,尽量不让邱家人发现杨小雨的存在。
他们醒过来的时候正是第二天早晨,杨初月待嫁,留在家照顾杨小雨做家务。早点多做了一倍多,因知道邱家人优越感重,杨初月搬出当年邱家用餐时的桌子放他们的吃食。用过早点,杨初月请了江大夫来给杨小雨诊脉,江大夫说她随时都有可能生,必须把该备下的都备下。因产妇身体弱,在生产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原来你家又要添丁了,恭喜了。”邱晴然说。
杨初月笑笑说:“是啊,想不到我还能多个弟弟。我看老夫人精神不太好,要不也给把把脉?”
江大夫给邱老夫人看过病,说没什么大碍,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就行了,令几个孩子也是如此。
“没事就好了,多谢大夫。”邱振晔刮了胡子,脸上青黑一片,脸上的轮廓清晰而僵硬,他一开口把江大夫吓得不轻。
江大夫连忙抱拳回礼:“不谢不谢,只要老夫人和公子小姐好生调养就没事了,医馆还有事,老朽先走一步。”
邱家在京城发生的事,杨初月没多问。对于这一家曾经给他们吃够了苦头的人,杨家人表示明显的不欢迎。杨老三的意思就是,不收留他们。不过想到他现在住的房子曾经是邱家的,种的田曾经是邱家的,一时间也不好赶他们走,担心邱家把当初送给杨初月的东西一并收回,因此心里慌慌的。
给他们住的房子还没来得及收拾,只能先住杨家人的房间。突然造访的邱家住了进来,宅子内的住房格局得重新分配。两家人一共十八个人,好在宅子里的房间多,收拾收拾还能住。杨初月收拾了邱家人原来住的房子出来给他们住,自家人新收拾了别的屋子住。
“我看过了,这些都还是好的。每年夏天都有翻出来晒,还能用。”杨初月抱着半新不旧的棉絮说道。邱晴然在京城的时候,夫家被抄,丈夫一家被贬到西域边疆那边。在被贬之前,她丈夫假意给了她一封休书,让她带着孩子回娘家,不过没多久邱家又被皇帝抄了,一家子颠簸流浪,在京城里受尽了白眼和嘲笑。过了几个月的苦日子,他们想到当年的杨初月,于是带着剩下不多的人一路向西南逃。
邱振晔那些姨娘逃的逃,下人跑的跑,走到丰莱镇的时候,就剩下他们了。本以为杨初月不会收留他们,想不到杨初月还念着当年的恩情留下了他们。难怪邱老夫人一直说杨初月厚道,看来到丰莱镇是来对了。“谢谢你啦,我们一家人来打扰,真不好意思。”邱晴然颇不好意思的说道。
“小姐说哪里的话,这房子本来就是邱家的。”杨初月说道。柳四娘和杨初月一起帮邱家人收拾住房,听到杨初月说的那句话,难道她要把这房子还给邱家?那他们一家子住哪儿?
杨初月那时正在寻思要不要把房子和田地都还给邱家人?收拾好宅子已是正午,杨初月做好了午饭,让杨秋月帮忙送到铺子里去。
邱家六人已经好几个月没吃上一口饱饭,饭桌上的饭菜几乎被吃光了。全无当年吃饭时候的文雅和风度,杨老三看了后庆幸的想,还好家里过年的猪肉还有,地里还种了好些菜,不用花银子到菜市场买东西。
两家挤在一座宅子里住了几天,照现在的情形看邱家的日子很难过,杨老三和柳四娘一直担心他们会把这座房子和五十亩地收回去。而杨初月则担心邱家在京城犯了什么事,他们这般急匆匆而来,不知会不会连累他们一家。毕竟杨小雨对皇家没什么影响,邱振晔可是明目张胆的帮着宇文景,目标更明显明确。
杨家是乡下小民,吃不起官司更受不了牵连,平凡百姓只希望能够安宁的种田,能一家人守在一起好好过日子。
邱家到丰莱镇上没多久就传了出去。当年邱家无声无息的来,两年后又高调的离开,现在又灰头土脸的回来,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反正看着不像是好事。
这当口杨初月正谈婚论嫁,邱家突然回来是什么意思?于是乎当年杨初月在邱家做童养媳这事又被镇上的人提起,“唉,你们说杨家五姑娘和孟老板的亲事还能成不?那个邱家大公子来了呢,还住在杨家,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很容易让人乱猜。”茶馆里的茶客甲说道。
茶客乙悄声说道:“我看八成不会成。你们看当年杨家五姑娘都到京城去了两年,你们看杨家姑娘那模样,我都不相信她和邱家大公子之间没点儿什么暧昧关系。我看孟先生这绿帽子是带定了。”
茶客丙反驳说:“也不一定,孟老板是何等精明之人,他在打算娶杨家五姑娘的时候,能不把她那些过去查个一清二楚?我听说新皇登基后大肆铲除世家侯府的,八成是皇帝端了邱家,邱家才跑到丰莱镇避难来了。”
接着就是一阵叽叽呱呱的讨论之声,无非就是说杨家这门亲事还作不作数,说杨初月到底和邱家大公子有没有一腿。“现在杨家姑娘和邱家大公子同住一个屋檐下,没点儿闲言碎语传出来才是怪事。”不知谁说了一句。
杨老三路过茶馆,听了一些里面的流言,不悦地对茶馆内的人吼了一声:“我家五妹清清白白的,和邱家大公子什么也没有,你们不要乱说。”
茶馆里立刻有人起哄,说:“杨老三,你做不成孟老板的岳丈是不是特别失望呀?听你刚才的语气倒像是心虚的表现。”
“就是就是。”另一些人起哄说道。
这事越描越黑,杨老三无心理论赶忙回家把那些闲言碎语告诉了杨初月。杨初月现在和邱家半点干系也没,邱家给过她恩情,也给过她苦头吃。也不算她冷漠无情,她着实不想管邱家这事。杨家在丰莱镇上做了两年多的生意,他们家还是有些家产,杨初月说道:“爹,我看我们还是把房子和地还给邱家吧,毕竟这是他们的。”
杨老三回来说话的时候杨初月正在后院绣嫁衣上的图案,要和邱家彻底没联系,只有把邱家的东西都还给他们。
土地和房子是庄稼人最宝贝的两样东西,听到要把房子和土地都还给邱家,杨老三登时就不同意:“这都是你的了,你啷个还要还?”照他的意思,把邱家人赶出去不就得了。而且这房子多好多宽敞,住十几个人也没问题。把土地交出去,他到哪里去种这么好的田地,每年哪有那么多的租可以收?
杨初月放下针线,说:”爹,我们还不知道邱家出了什么事。我听说当今皇上正拿京城里的世家开刀,保不定邱家变成现在的落魄样,就是得罪了当今圣上。连坐的罪名,我们承担不起。我们现在能和邱家没什么干系,就尽量摆脱。虽然他们在三年前把房子和土地都送给我了,但我觉得要想避免引火上身,还是得把邱家的东西都还给他们才好。我还有些银子,能在镇上买一座宅子和一些地。至于以后的事先从这里搬出去再说。”
杨老三一听到这事事关一家人的性命,再也不贪图这房子和地了,着急地问道:“五妹啊,真的有那么严重?”
“只是我的猜测,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些总是好的。”
杨初月召集杨家人把这事说了,“这宅子是邱家的,我们种的地也是邱家的,他们现在回丰莱镇了,我们还是把房子和地还给他们吧。另外,我这几天已经选好了新房子,等交了钱就可以搬过去了。至于土地的事还没落实,不过还是会有的。大家都放心在镇上住着,不会再回桐安村。”
杨家人都知道杨初月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因此对她的话都表示赞同。住着别人的房子,心里始终不踏实。两家人还是分开吃,不过吃的饭菜还是一锅里做出来的。杨初七收拾了碗筷到厨房洗,杨初月叫了两家人到堂屋里说话。
邱老夫人刚刚安顿下来,气色还没恢复,面色枯黄干瘦,没往日半分贵太太的模样。邱振晔这几天一直做沉闷状,到丰莱镇后没主动说过一次话。邱晴然见到堂屋的气氛有些不对,担心杨家人仗着人多,欺负他们一家人,现在的人总不介意做火上浇油和痛打落水狗的事。在京城之时,她牢牢的领教过一次了。
“其实也没什么,当年老夫人对我们一家的恩情,我们都记着。虽然不知道邱家出了什么事,但现在夫人和大公子都来了,我也把话说清楚了。这是当年夫人送给我的房契和田契,现在一并还给夫人。尽管不知道夫人大公子和小姐会在镇上住多久,但房子和地是必不可少的。”杨初月打开装田契和房契的匣子,拿出那两样最重要的东西交到邱夫人手里。
第76章 秉烛夜谈
邱晴然原以为杨初月会说很难听的话;再把他们一家子赶出门,想不到杨初月竟把房契和田契还给他们。“这……”邱老夫人捏着手里的房契和田契发抖;“那你们……”
“地契和房契的事就劳烦大公子到县里走一趟;把名字改了。老夫人放心;我已经在镇上找好了房子,等收拾干净了就搬过去。我们家人多;做事快,搬家也不碍事。对了;当年夫人留下的东西我都没碰,收拾出来还能用。现在宅子里的都是我回丰莱镇后一家人置的;搬家的时候得搬走。你们的东西我都放在后罩房那边,仓库里还有,夫人和小姐可以去检查一二。还有,这是当年留下的单子,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留了哪些东西,请老夫人过目。”杨初月把物件清单送到邱夫人面前。
邱夫人接过一一的看了,她已经不记得当年留了些什么东西在宅子里,见到单子上还有那么多心里又安心了不少,家用东西还在,把家安下来后他们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了。
“这座宅子的房子够多,住在一起也不觉得挤,何必要搬出去另寻住处?”邱晴然问道。
柳四娘笑着说道:“平常亲兄弟住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也会发生龌蹉之事,更何况是两家人呢?我们总想着,还是搬出去比较好,这样对两家人都有好处。”
邱夫人笑容有些不自然:“这话倒说得不假。”
“我们家五妹已经定亲了,若再和大公子挤在一座宅子里,难免会有更多闲言碎语。五妹这个年纪,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