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邱振晔不可能跟一个六岁小儿计较那么多,道过谢后,邱振晔对邱夫人说:“母亲,我该回去温习功课了。”

邱夫人说:“你下去吧,好好读书才是正理。”

邱晴然热闹看够了,觉得自己和杨初月一家人没有共同话题,也起身行礼告辞。邱夫人是个热心肠的人,留下杨老三夫妻说话。

杨初月见到气氛没那么尴尬后,起身对邱夫人行了福礼,说:“夫人,王大娘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下去帮她。”

邱夫人笑道:“也好,你去帮着她吧。”

杨初月走出堂屋大门,就听邱夫人夸她说:“你家闺女乖巧懂事又能干,难为你们教得好。”柳四娘应声了几声“是”。

杨初月刚走出夫人所在的堂屋,就见到邱振晔负手而立,站在那一颗正开着花的桂花树。“杨初月,你得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要想着攀高枝,这种麻雀变凤凰的事绝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等会儿告诉你那无知愚蠢的爹娘,不要再说你是邱家的媳妇,也不要以本公子的丈人自居。若是不知好歹,小心你家一辈子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杨初月不卑不亢的行了福礼,说:“谢公子提醒,我知道名当户对这个道理,从没妄想过高攀邱家。等公子回京城后,我自会离开,绝不留在您面前碍您的眼。”

邱振晔冷哼一声,甩甩衣袖就走。

杨初月走到厨房,帮王大娘烧火切菜递作料。王大娘看着杨初月的小脸,想起杨初月这几月在邱家的所作所为,再联系杨家夫妻今天的样子,对杨初月的认识变得有些复杂。杨家那对夫妻她见过一面,她自知是俗人,想不到还有比她更粗俗的。

杨初月不像杨老三那么胆怯窝囊,也不像柳四娘那般的急性子,算起来杨初月在那种家里,能有这样的性子还真是难为她了。

因为邱夫人吩咐要做一顿丰盛的午膳,所以王大娘拿了鸡鸭肉来,做了几道大鱼大肉的菜。乡下人没怎么吃肉,用这些肉来应付应该行了,拿出去也不丢面子。

第34章 看清现实

文澹到厨房对王大娘说,大公子中午不到客厅用午饭,得单独做一些。文澹把菜单子给了王大娘,说了一声辛苦。

正午时分,杨初月和碧云把王大娘做的菜都端上桌:魔芋烧鸭子,土豆烧猪肉,补药炖老母鸡,豆豉烧鲫鱼,粉蒸五花肉,醋溜兔片儿,花生黄豆炖猪肘子,银耳雪梨羹,荷塘三宝和一道紫菜蛋花汤。

都是大碗大盘子装的,分量十足。杨宝弟看了早就嘴馋了,那么多肉,都是他没吃过的菜,仍不住用手去抓,被柳四娘一巴掌给拍回来了,讪讪的坐在一旁。

杨老三肚里的馋虫也开始乱跳了,看着桌上的大鱼大肉仍不住咽口水,只是强撑着不动筷子,心里盼着邱夫人早些叫开饭。

等所有菜都端上桌了,碧云扶着邱夫人落座,杨老三和杨宝弟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想吃了。邱晴然看着饿劳鬼一般的杨家父子二人,秀眉紧蹙。一看桌上都是大鱼大肉,看着都觉得腻。

杨家父子一顿饭从没吃过那么多肉,一双筷子夹了这个吃那个。因为那道红烧肉肥厚多汁,杨老三一个人几乎就消灭了一盘。

邱夫人夹了一块豆鼓烧鲫鱼,尝了一口,对柳四娘说:“你尝尝这个,这道鲫鱼做得不错。柳四娘夹了一块吃,果然很好吃。

杨老三和杨宝弟见了争着去夹鱼吃,邱晴然也想吃鱼,但看到杨宝弟筷子上沾着口水和没吃干净的菜沫,一下子又把筷子收了回来。拿起勺子舀鸡汤喝了几口,鸡汤喝完后,那道鲫鱼已经只剩残炙了。

其余的菜也吃了三分之二,邱晴然看到杨宝弟的筷子和杨老三的吃相就不敢再动筷子。极度不自在的坐了半顿饭的功夫,对邱夫人说道:“娘,我吃饱了,你们慢用。”用绢子擦了擦嘴角,邱晴然以最快的速度离了饭桌。

柳四娘看到丈夫和儿子那吃相,出言阻拦他们继续风卷残云下去,但杨老三和杨宝弟应了声,手上的动作却没停下,还以最快的速度吃,没多久就把桌上的食物吃了个精光,连那道最素的荷塘三宝都被消灭光了。

杨宝弟和杨老三已经打了好几个饱嗝,还没停下,把盘子里剩下的东西都挑挑拣拣的吃了。邱夫人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对王大娘说:“大娘,厨房还有多的没?有的话就全部端上来。”

王大娘刚才在为邱夫人布菜,看到杨家父子的吃相也被吓到了,这哪是人的吃法,这对父子分明就是山里跑出来的饿狼。

王大娘去厨房添菜,碧云也跟着去。一路上两人都在议论杨家父子刚才的表现。“你看到了,杨初月她爹吃饭的样子真吓人,像八辈子没吃过肉一样。”王大娘拍着胸脯顺气说。

碧云撅撅嘴,说:“还好大娘知道怎么对付这种人,专做最不值钱的鸡鸭鱼肉,要真拿出鲍鱼鱼翅燕窝之类的出来,邱家还不被吃垮?你说这杨家到底穷成什么样子了。”

王大娘端着托盘,想起杨老三那副吃相,王大娘面露鄙夷。杨初月还在清理灶头,把用过的工具放回原处,舀了一盆水擦碗柜等地方。

王大娘把锅里剩下的菜都乘到盘子里,不过豆豉烧鲫鱼没有备份,其余的都还剩了许多。因为杨老三的关系,王大娘和碧云看杨初月的眼神也没那么好了。锅里剩的,汤罐子里剩的,碗柜里多余的食物,王大娘和碧云全部倒进盘子放到托盘里。

“初月,把这些东西都洗了,我们吃的午饭要重新做,你清洗好锅和盆子后,就做一些家常菜吧。”王大娘把所有剩下的都端到饭桌上,她不信杨老三和他儿子还能吃个精光。

杨老三不负王大娘的期望,就算肚子涨得不行了还坚持大口吃肉大口扒饭。柳四娘一边对丈夫和儿子说慢点儿吃,一边赔笑对邱夫人道歉,“让夫人见笑了。”

杨老三的想法是,这些好东西不吃白不吃,能吃好东西的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下次了,所以要一次吃个够,哪怕把肚皮撑破了还要吃。

邱夫人的嘴角依旧挂着微笑,说:“不用着急,杨家相公你不用抢着吃,这些东西吃剩下的就给你们打包回去吧。我听说你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给他们包一些回去让他们也尝一尝。”

柳四娘听了大喜,激动的拉着邱夫人的手说:“夫人,这怎么好,真是太谢谢你了。”

杨老三听到这些东西可以打包回家吃,一下子就放下了筷子,又叫杨宝弟别吃了,给四姐和大哥留一些回去。

杨宝弟还想吃,柳四娘对他使眼色,示意这些东西都可以打包回家,回家后再吃,杨老三眼睛里的神色也有威胁的意思,杨宝弟恋恋不舍的放下筷子,一副没吃饱的模样。他的脸上满是油和饭渣,柳四娘撩起衣袖就给杨宝弟擦脸。

一旁碧云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还好杨初月身上的穷酸气没这三人那么重,否则她在邱家会待不下去。

王大娘拿来一个小食盒,把剩下的菜都放了进去交给柳四娘。柳四娘咧嘴笑着接过,很宝贝的抱在怀里。

人看过了,肉吃过了,杨老三和柳四娘赶着回去。邱夫人不多留他们,吩咐韩启家的封二两银子给他们,将他们送出邱家大门即可。

杨初月吃了午饭后跟着韩启家的一起送他们,韩启家的送到门口就停下,只说了路上小心就没多的话。杨初月说要送他们出镇,韩启家的说了一句快去快回便转身进屋。

王大娘扭头看到杨家四口人离开,穷人有穷人的无奈,但不是每个大户人家都喜欢穷人。杨家不像是个善茬,但邱家已经有了这么个“穷亲戚”,只能拖着他们走了。

杨初月帮柳四娘提食盒,从邱家走到村口,杨老三和杨宝弟一直在打饱嗝。今天饭桌上的阵仗杨初月没见到,只叮嘱他们早些回去,一路上要小心些。

“今天少爷的反映你们也看到了,他不喜欢我们一家子,也不想有这么一个亲戚,以后你们不要再对乡亲们说邱家大公子是杨家的女婿了。邱家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我们家高攀不上。”

柳四娘极度害怕邱振晔的眼睛,想起今天邱振晔那副嫌弃和高高在上的样子,以及他的反映和待人态度,柳四娘对这门婚事也不怎么看好了。杨老三今天见了邱振晔,一方面觉得他高不可攀,自己的女儿配不上他,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这么个金龟婿,放弃了着实可惜,一时间觉得心里烦躁。

“娘知道了,你放心。回去好好伺候夫人,夫人是大好人。”柳四娘说,邱夫人和善,给她的印象很好,今天得了邱夫人二两银子,柳四娘自觉没什么好报答她,只能让杨初月在邱家好好干活当做回报。

杨初月点头,兴许今天他们来对了,至少让他们知道邱家不是那么好攀附的,邱振晔绝不可能成为杨家的女婿。

邱振晔站在树荫下看着杨初月回到邱家,嘴角露出一丝阴狠的笑意,他已经想到了用什么法子摆脱这家人。

杨老三背着杨宝弟,柳四娘提着食盒回到他们的破土屋,柳四娘端出里面的剩菜放到锅上热着,好等着杨兴年和杨十九回家吃晚饭。

因为中午吃得太多,油腻的东西不易消化,所以杨老三和杨宝弟父子两人都嗝食了,吃晚饭时,看着直冒油光的肥肉也吃不下去。

杨十九长到近十岁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晚上吃了好几大碗饭,杨兴年好久没吃到这么好的东西,晚上也多吃了几口。

柳四娘中午吃过了,晚上吃肉的时候一筷子也没夹,全都留给杨兴年和杨十九吃。杨宝弟在一旁直呼给他留点儿。

杨老三和杨宝弟白天吃得太多,晚上胃胀得难受,最后到茅厕里吐了个干净。杨老三看了觉得恶心的同时又觉得可惜,这些都是好肉啊。

在邱家吃了顿好的,还得了二两银子,杨宝弟已将邱家视为一个极好的去处。数十天下来没吃到肉,杨宝弟怀念在邱家大鱼大肉的滋味,三天两头的拉着他爹娘问什么时候再去镇上看五姐。

去了邱家一趟,杨老三变得识时务多了,虽然邱夫人为人和善,但邱大少爷不是个好的,尤其是他那形态和言语间流露出来的鄙夷,和他那可以杀人的眼神,他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

杨初月说将来邱大少爷发达了,会让她回乡下,上次去看了,确实是他的闺女配不上邱家大少爷,这邱家不是他们这种人家能高攀得起的。“那是别人的家,还去干啥子?”杨老三呵斥无理取闹的儿子。

杨宝弟没得到好,就去他娘那里,说明天要去看五姐。

柳四娘去了邱家一趟,看到杨初月在邱家像个丫鬟一样被邱家人使唤来挥过去的,明白杨初月并不是邱夫人看中的媳妇,知道从前那些想法太不切实际,再说了,他们一家哪能靠杨初月过活?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得自己勤快些,才能过上好日子,“那不是五姐的家,我们指望不上。”柳四娘对儿子说。

第35章 偷了金镯子

杨宝弟知道得不到好吃的,就坐到一边哭去了。无论是杨老三还是柳四娘都没理他,自顾自的挖土。

还有三天就到了发月钱的日子,韩启家的又收了好些不要的旧衣裳给杨初月,让她给杨老三和柳四娘送去。

现在杨家的日子好过一些了,已经不用挨饿受冻,杨初月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只要她安分守己的待在邱家,将来邱夫人放她出府,或许日子会过得轻松些。

“锦贞,你看到我那只赤金镯子没?”邱夫人在卧室里翻箱倒柜的找那只镯子。

韩启家的见到自己夫人这幅模样,知道那只赤金镯子是她经常待在手腕上的,是当年她嫁到邱家时,宴老夫人给她戴上的,宴老夫人死后,夫人就一直戴在手上甚少脱下。“夫人您先吃早点吧,奴婢帮您找镯子。”韩启家的说。

她昨晚睡觉前才脱下放在枕头底下的,怎么今早就不见了。邱夫人找了大半个早晨,有些筋疲力尽。找镯子这活计交给韩启家的去做,邱夫人舀了一勺粳米粥喝。

杨初月收好旧衣裳,只等发月钱就可以一并将这些东西在下次赶场的时候送到杨老三手上。正午时分,王大娘在做饭的时候说起邱夫人的金镯子不见这事。

“夫人的东西都是锦贞姑姑守着,兴许是放错地方了吧,多找找就行。”杨初月烧着火说,灶膛里的火快熄了,杨初月塞了一把稻草进去,火苗窜起映红了她的脸。

王大娘把勾了淀粉的牛肉放进锅里炒,“韩启家的都找了整个上午了也没找到,她不是那种马虎大意的人……”王大娘看了镇定自若的杨初月一眼,随即说道,“那只镯子虽不怎么值钱,但拿出去好歹能卖上几两银子,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那只镯子是夫人最喜欢的,是宴老夫人留给夫人的遗物,夫人宝贝着呢,你若是看到了,早些拿去给夫人吧,免得夫人担心。”

杨初月没怎么在意,随口答道:“知道了,大娘。我回头帮夫人找找看。”她才收拾了自己的屋子,里面没任何不属于她的东西。为了避免拿东西莫名其妙的出现在自己的东西里,杨初月帮着王大娘做好了午饭回到后罩房又检查了自己的东西一次,还好没有。

王大娘炒好菜端上饭桌,在午膳时,邱夫人问为她布菜的韩启家的:“找到了吗?”

韩启家的舀了一碗花生猪蹄汤送到邱夫人面前:“是奴婢的大意,镯子还没找到。”

邱晴然说:“锦贞姑姑一向严谨,不会放错东西。”

邱振晔夹了一筷子山药滑牛肉,漫不经心的说:“不是锦贞姑姑放错地方了,就是家里出贼了。”

邱夫人斜睨了邱振晔一眼:“邱家门风严谨,怎会有手脚不干净的人。”

邱振晔冷冷的笑了一声,说:“邱家门风严谨?我倒不觉得。”他的话刚落音,邱夫人脸色变得苍白无力。

忠毅侯府是他们母子三人内心永远的痛,邱振晔知道自己说错话,忙转开说:“娘和锦贞姑姑治家严谨,宅子里的人都是自己人,不过那个贫家女除外。”

杨初月到邱家半年来一直老老实实的,刚开始试探的时候她也没偷拿东西,不会没脑子的现在偷东西,韩启家的说:“杨家姑娘家里虽穷,但手脚干净,不像是小偷小摸之人。”

邱振晔深不以为然,说:“最开始没偷东西,保不定现在手脚也干净。又或者她为了赢得你和娘的信任,一开始就是装的呢?”

韩启家的不说话了,毕竟人心隔肚皮,万一她看走眼了又怎么办?邱夫人听了,说:“那只镯子不值钱,也是我最宝贝的东西。既然不见了,那就在家里好好查一查,看看是不是出了内贼。”

午膳后,由韩启家的带头到宅内下人住的屋子里搜东西。杨初月自认为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刚才她还检查了一遍自己屋子里的所有东西,没什么金镯子,因此很坦然的接受韩启家的搜查。

韩启家的在她住的屋子里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东西,对杨初月说:“没事了,你好好做事吧。”

陪查的邱振晔拦住韩启家的,说:“还有一个地方没检查。”韩启家的奇怪的看着邱振晔,只见他打散杨初月叠好的那堆衣裳,使劲抖了几下,从里面掉出一只金镯子和三两碎银子。邱振晔扔了旧冬衣,捡起地上那只金镯子交到韩启家的手上:“锦贞姑姑,你看是这只吗?”

韩启家的看到那只镯子,顿时变了脸色,不分青红皂白,紧紧拽住杨初月的手,说:“走,跟我去见夫人。”

韩启家的拽着杨初月的手往邱夫人的房里走,杨初月临走看了邱振晔一眼,只见他带着几丝阴狠和讽刺的看着她。

杨初月跪在邱夫人面前,邱夫人旁边的桌子上摆着一只赤金镯子和三两碎银子。韩启家的站在一旁低头回话说:“夫人,这些东西都是从杨初月的房里搜出来的,请您过目。”

邱夫人面无表情的看着杨初月,问:“你有什么话说。”

杨初月跪在地上,心里有些慌张,直说道:“夫人,我不知道。我在午膳前检查了自己的东西,那时候都没有,不知怎的才一会儿的功夫镯子和银子都放到衣裳里了。”

邱夫人严肃起来,比一个男人还可怕,一张冰块脸比邱振晔更难看:“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还是你自以为在邱家站稳了脚跟,就开始做这等下作之事?”

杨初月急道:“夫人,我真的没偷您的东西。您的卧房我从未去过,更没碰过您的金银首饰。虽然我家里穷,但还不至于沦落到偷东西的地步。求夫人明察。”杨初月向邱夫人磕了一个头。

邱振晔在一旁说道:“从前不敢去,不代表现在不敢去。俗话说咬人的狗儿不露齿,谁又知道你是不是装老实来博取锦贞姑姑和夫人的同情?”

杨初月的上身还伏在地上,听了邱振晔这话,明白自己被人诬陷了,估计那个诬陷她的人就是邱振晔。难道她在邱家就那么碍他的眼,逼着他用这种方式赶她离开?

“夫人,我真的没偷您的东西。锦贞姑姑,我的为人您还不清楚吗?若我要偷东西,为何要等到现在才下手?杨家家穷不假,但我从未偷拿府上的东西救济自己的家。”

邱振晔说:“是吗?我最近得知你爹娘要把你家那破房子好好休整一番,好像钱不够吧。你身为那家里的女儿,怎会坐视不理?保不定你就想偷了金镯子拿去当了好捎给你爹娘。做人还是老实些好,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妄想。”

杨初月跪在地上无言以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邱振晔这次铁了心要赶她走。邱夫人说:“我平生最恨面上老实,实则城府极深之人,你平常就一副规矩老实的样子,若不是出了这事,我还看不清你的真面目。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要说?”

杨初月咬牙:“我……无话可说……”

邱夫人说:“那就是承认这些东西都是你偷的了?”

杨初月不答话。邱夫人对杨初月极度失望,说:“既然如此,你就回杨家去吧,邱家容不下小偷小摸之人。当初送给你家的聘金,也不用你还,就当是给你家的谢礼。你的月钱,我会让锦贞给你。回房去收拾东西,自己走吧。”

邱夫人说完审判结果,扶着韩启家的回房休息了。邱晴然看着跪在地上一声不吭的杨初月,又看了一眼笑得阴险又略带失望的大哥,也回自己的屋子午休了。

杨初月回后罩房收拾自己的包裹,那些东西都是邱家的,她原封不动的放着。找出刚到邱家时穿的旧衣裳换上,拿了自己那份月钱就走。

回望一眼死气沉沉的邱家大宅,她果然不适合内宅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只不过是一只金镯子就让她败下阵来,她果然很没用。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杨初月苦笑了一下,看着天气,走到杨家已经天黑了。若再耽搁一阵,保不定路上会出什么岔子。捡了一根大木棍拄着,杨初月心思复杂的回了当初的那个家。

杨初月离开了邱家,邱振晔心里无比的顺畅。没了心病,他看书都比往常来劲。说起来对付杨初月这种人一点挑战性都没有,他还没使出绝招,杨初月就认输了,果然乡下人就是比京城里的笨。

心情颇好的写了几幅大字,京城,他一定会回去,从他那几个庶弟和那个狐狸精手里夺回一切,把他所受过的耻辱和伤痛通通还给侯府那一家子。

杨初月连夜赶回桐安村,还好一路上没遇到坏人。敲响杨家的门,开门的是杨兴年:“五妹,你怎么回来了?”

柳四娘一听是杨初月回来了,放下碗筷迎过去:“五妹,你咋个回来了?”

杨初月进门没怎么说话,拿了粗碗,舀了一碗冷水咕噜咕噜的灌下。将就着那碗舀了一碗稀饭,就着咸菜吃下,洗了脸倒头就睡下。

杨初月突然回家,杨老三等人均是一头雾水,想问杨初月发生了什么,杨初月露出头,疲惫的说了一句:“爹娘,大哥四姐,今天我累了,明天再说吧。”说完又捂着头睡下谁也不理,任凭柳四娘怎么叫她,她也不答话。

第36章 人情冷暖

柳四娘和杨老三惴惴不安地过了一晚上,第二天杨初月一醒,柳四娘就拉着她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杨初月舀水把铁锅洗了,放了红苕,糙米和玉米面,坐到草蒲团上,说:“娘,我被邱夫人赶出来了。”

柳四娘大惊,继续问道:“你怎么被赶出来了?”

杨初月面无表情:“做错了事。”

柳四娘追问道:“你做错什么事了?”在她的印象里,杨初月是最老实的,话少踏实肯干。在邱家就算他们求她拿东西救济自己家,她也不做。

杨初月说:“她们说我偷东西,但是我没偷。因为没证据证明不是我偷的,所以就被赶了出来。”

柳四娘惊呼:“这怎么可能?你没偷东西,怎么会被赶出来?说,是不是你做了什么惹夫人不高兴的事,被夫人赶出来了。”

杨初月折断玉米杆,塞进灶膛内,说:“夫人的金镯子不见了,结果在我住的屋里找到了,就成了我偷的。娘,我真的没偷东西。”

柳四娘自是相信杨初月没偷,但她着实想不明白为什么杨初月会被赶出邱家。

“娘,你别问了,邱家上下现在都平安无事,我对他们已经没有用处了。以后,我们一家别去邱家打扰他们了。邱家咱们高攀不上。”杨初月定定的看着灶膛里燃得正旺的火焰。

柳四娘心里一凉,富贵人家果然薄凉。

“娘,这事你不要拿出去说。”杨初月拉住柳四娘说。

柳四娘摇了摇头,说:“娘明白。”

杨初月明白,金镯子那事是邱振晔陷害她的,但她也没证据是邱振晔做的。邱家原本就是个是非之地,也许离开那个地方事件好事。

吃早饭的时候,杨十九看杨初月的眼神都是幸灾乐祸的,若不是爹娘和大哥在,她定要说几句讽刺杨初月一番。

杨老三知道杨初月被赶出来的前因后果,坐在一旁郁闷的抽叶子烟,这件事明明有那么多破绽,邱夫人不仅没为杨初月洗冤,在没查清事实的情况下就将杨初月赶了出来,看来真是一用完后就迫不及待的将杨初月赶了出来,富贵人家靠不住,还是杨初月那句话说得对:一切还得靠自己。

杨十九不知道杨初月被赶出邱家的j□j,只知道杨初月犯了错被赶了出来,心里想着,要是自己去一定比杨初月做得好,至少不会被这么灰溜溜的赶出来。

“我说五妹,你到底做了什么事让邱家容不下呀?该不会是偷了他家的东西吧?”杨十九从小到大,被打得最厉害的一次就是自己偷了家里鸡蛋吃的那次,如果杨初月被惩罚,估计也是因为偷东西。

杨初月的心事被杨十九说中,沉默着没有回答,吃了早饭后,背上背篓拿着镰刀就出门割猪草。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杨初月因为犯了错被邱家赶出来这事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桐安村,一时间到杨老三家来看笑话的人很多,看到杨初月都要讽刺上几句,要么说她是条夹着尾巴实则会咬人的狗,要么说她面上老实心里不干净,要么说她被邱家赶出门来是先前不孝顺父母的报应。

本来在桐安村里杨初月的名声就不怎么好,现在出了这事,杨初月的名声变得更加不好。很多人都在猜杨初月到底做错了什么被邱家赶出来,说法有很多种,诸如好吃懒做,诸如手脚不干净,诸如起了什么不安分的心思等等,乡亲们说话比往常都难听上十倍。

杨老爹和杨陈氏得到消息,老早就到杨老三家去坐着教训了杨老三一顿。“都是你们教出来的好闺女,现在好了撒,被人家赶出来了,我看你们一家以后怎么在桐安村抬得起头来!”杨老爹指着杨老三的鼻子说。

杨老三这几天一直抽烟,杨老爹说他,他也一直抽烟。杨陈氏一把扯过杨初月,扇了她一耳光:“杨家怎么出了你这个死女娃子哦,你自己偷东西就够了,还连累我们一家跟着受罪。都是你那个娘教的,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老三一家都没个好的。”

杨初月被杨陈氏打了一巴掌,脸上火辣辣的,邱家有心要赶她出来,随便捏造一个罪名就能赶走她。现在能说什么?

后来关于杨初月被赶出邱家,说法最多的就是杨老三一家太穷了,一直到镇上去问着杨初月要钱,杨初月为了救济自家,经常在邱家偷东西回来救济自家,一开始没被发现,到最近才东窗事发,新仇旧恨一起算,所以杨初月就被邱家赶出来了。

邱家是大户人家,听说还是京城里的大官,杨老爹和杨大一家害怕被邱家找秋后算账,在杨初月被赶出来没多久,就赶着跑到镇上去找邱家人撇清这件事。邱夫人和邱振晔没出门,这事由韩启家的代为处理。

韩启家的刚出门,杨老爹、杨陈氏和杨大夫妻就跪着走到韩启家的面前,拉着她的衣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杨大哭得声泪俱下:“夫人呐,杨初月偷了你家的东西不关我们的事啊,杨初月那个死女娃子偷了东西后都救济杨老三家去了,我们一点儿好处也没得到啊,你老人家千万不要来找我们啊,我们都是清白人家,从来不贪小便宜不偷拿东西。虽然我是杨老三的大哥,但我早就跟他没关系了,只不过他看到我还叫我一声大哥而已,其实他跟我家早就没来往了。”杨大说得非常真切。

一旁的王金镯不停的点头,哭着说:“夫人,我当家的说的都是真的。杨家那个死女娃子偷东西,跟我家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杨陈氏说:“夫人啊,你大人有大量,就不要牵连无辜了,杨老三一家偷了你家的东西,跟我家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你不要来找我家啊。”

杨老爹一大把年纪了,还对不到四十岁的韩启家的磕头:“夫人,老三一家早就分出去了,他家出了啥事不管我的事。我早就没他这个儿子了。”杨老爹急于和杨老三一家撇清关系,一时间连没杨老三这个儿子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韩启家的站在石阶边的门槛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一家跳梁小丑般的杨家人,那番话在她听来着实可笑。

杨家老小见到韩启家的不说话,继续跪着哀求,说他们和杨老三一家没关系,说杨老三一家发生的事不关他们的事,甚至还说要和杨老三一家断绝关系。

“诸位都说完了吗?”韩启家的问道。

见到“夫人”说话了,杨家老小都噤声不说话,等着“夫人”发落。

韩启家的扫了杨家人一眼,说:“第一,我不是夫人,第二,我来传达夫人的意思。杨初月偷拿邱家的东西,夫人和大公子大人有大量不怪罪,你们也不用担心。邱家给杨家的东西也不会收回,你们快回去吧,以后别来邱府门口闹事,否则夫人就真不客气了。”

杨老爹听后,大大的松了口气,不管他们的事了,杨大一家也是如此,对韩启家的磕头道谢:“谢谢夫人,多谢夫人不怪罪。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杨老爹夫妇,杨大夫妻转眼间就消失在邱家大门前。回到宅内,韩启家的对邱夫人说了这些事,邱夫人听了也只是冷笑,锦上添花易,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