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煜戮≈形薮ⅲ羌扔兴叫模凑蟪疾荒芤灾已韵嘹桑前②姆钣炒颖菹碌囊庵迹┛指吖僖安荒芰钫乓⒆袈猓贡菹孪萦谒疥呛蠊�

相继将陈执中、文彦博、宋庠等宰相参下台,台谏官员越发的自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愈加的骄纵,居然当众打皇帝与宰执们的脸,丝毫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考虑到这是台谏官员们的一惯表现,赵祯与庞籍等人,也懒得理会了。

“……即日,太阳阴晦,凶气潆潆,臣敬请陛下切莫徇私,立即下令追夺张尧佐四使官职,如此,才合天意,顺人情,天下臣民欢庆心服。”说着言官心中得意,表情肃穆,昂首直面皇帝,目光凝重,寻思着皇帝肯定不会同意,待会应该是撞墙,还是击柱呢,表情可以激烈些,但是动作定要稍缓,不能真碰上了……

“前段时间,诸官请求罢免张尧佐三司使之职,并说不能用他为执政,免生祸端,若给之美官,是合大体,朕决意纳此建言。”赵祯淡声说道:“然而,诸官现在又认为不行,如此前后反复,言官按法应当罢黜……”

百官仔细倾听,话是这样没错,可您也不能恩宠过厚啊,身兼四使,荣耀极至,难道不知这很让人……眼红的吗。

果然不出所料,皇帝却是不肯悔改,还想威胁大家,但是咱们同心同德,为了弘扬正义,是不怕任何威胁滴,底下台谏官员相互使了个眼色,商量着该谁上了,或许,干脆一起进言算了,那样比较有气势。

于是,十分默契地,一只脚才踏出半步,身体立即僵滞,却听赵祯继续说道:“但体念诸官也是尽职言事,朕就不予追究了,至于张尧佐,既然是加官过厚,那就撒去宣徽使、景灵宫使两职,即日出使河阳吧。”

台谏官员心神恍惚,这样就胜利了?不仅如愿以偿,夺去张尧佐官职,而且还把他贬出朝廷,简直就是出乎意料的惊喜啊,但是不知为何,他们却有些兴奋不起来。

第四百一十九章 青涩的梦

半响,回过神来。台谏官员寻思,今日皇帝到底怎么了,我们精心准备的许多大招还没有施展出来呢,怎么就退缩了,好歹你也要坚持片刻啊,让大家一哭二闹三上吊,情绪熏染得差不多了,你才能表示同意,而且一定要勉强点头,不能答应太快,不然,像现在弄得大家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告诫百官,有事紧奏,无事散朝。”

内侍尖锐的嗓音还是那么地讨厌,但是百官都忽略过去,皇帝的突然退缩,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连那些有正事要上奏的官员也愕然不止,等反应过来,却发现朝会已经散去,算了。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明日再奏也不迟,还是打听八卦要紧。

二十多年了,皇帝是什么样的性子,大家还不清楚,贪恋女色,不务朝政,优柔寡断,好听阿谀奉承之词……,等等,等等,没点雄主气度,最重要是,耳根子特别,听信妇人之言,实在是劣迹累累,前科众多。

对于忠言直谏,总是置若罔闻,按照以外的惯例,皇帝绝对不会那么容易妥协的,台谏官员本已经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连遗书都写好了,就打算当朝来个死谏,不料,突然之间,怎么就峰回路转,雨过天晴了。

其中必有缘由。天下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就是皇宫大内,别的可能很少,但是却有许多的眼线,很快,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暴露无遗。

“台谏论事,职耳。尧佐恩实过,恐非所以全之。”就是一句乖巧的话,最终使得皇帝改变了主意,要比台谏官员的冒死劝谏都有用。

道理十分简单,从宏观上讲,唐介也好,包拯也罢,他们所用的招数都是在要求、劝戒、讽刺皇帝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总是不自觉地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尤其是和执政的大臣们的关系总是摆不平,不是对着干,就是根本不屑一顾。

往死了得罪,就算你们说得再有道理。出于逆反心理,皇帝怎能听得进去,明知道是忠言逆耳,苦口良药,那为什么不放些糖蜜调和一下,非要那么僵直。

当然,这个问题,又给官员们本能的忽略过去,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说话的是谁人,毕竟在他们眼中,梁适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执政之才。”皇帝的评价,分量很是不轻,当年梁适有真宗一句,梁颢有子矣,从此就青云直上,一路高升。

现在,赵祯这句,分量更重,天下十几万官吏,能得此评价的有几个?

当时,赵祯说不必打听,免生事端,但是甘昭吉岂能真的听信,而且抬辇的几个小黄门也不是耳聋眼瞎的,在层层逼压下,口风能有多密,在诸官同心协力下,没有多久。楚质自然而然浮出水面。

居然是他?听闻这个消息,百官满面愕然,随之,该干嘛就干嘛去了。刚整跑张尧佐,难道还要再扶持个外戚不成,幸好,皇帝似乎没有这个打算,那大家何必提醒他呢,至于十几年之后,那时的事情谁能料到,还是少给自己找不自在。

所以,除了几个有心人,对他留下深刻印象,楚质还得继续过着无聊而烦恼的日子,直到一天,接到一封来信,拆开信封,展开缭绕淡淡清香的信纸,顿时一阵心情欢畅。

“……西湖与君一别,期日时久,闻君归来,心中喜不自胜,……不如小聚……”

正所谓佳人有约。看着白瑾瑜拜上,几行熟悉的字迹,楚质哪里有迟疑的道理,若不是没到约见时间,怕是早就托假而去了,心不在焉,恍恍惚惚地,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下班,楚质连招呼也没有打,直接奔行出宫。

在裁衣铺买了现成的衣裳,再到澡堂洗刷片刻。换了官袍,又是羽扇纶巾,潇洒俊逸的翩翩少年,也不也再耽误,赶紧疾步驰向春意楼。

春意楼,在汴梁城中摆不上号,却有几分清雅,特别是包厢之内,精致写意,摆放着几盆微型花木,入眼一片绿意盎然,轻风微拂,确实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同时,非常符合楚质现在的心情。

吩咐伙计先上两杯热茶,再奉上时鲜果瓜,楚质便安静的等待起来,仔细琢磨着,待会应该怎样与佳人对话,是温柔似水,还是含情脉脉,或许聊下诗词字画,要不干脆些,商量婚后要几个小孩算了。

胡思乱想,可见心中的紧张情绪,按理来说,经历那么多的事件,楚质应该不会再有初涉情场的青涩,然而,想到这是与白瑾瑜的约会,莫名其妙地,却多了几分慌乱。

然而,正如同世上许多事情一样,幻想是美好的,却经不住现实的残酷。

“楚校理!”

楚质的耐心等待,没有迎来佳人曼妙身影,厢房内却进来一位中年文士。两条细长的眉毛飘逸如飞,双眼明朗如星,朴素的白色儒袍,气度从容,态度温和,客气有礼,嘴角一抹和煦笑容,让人看了就心里舒服,觉得此人可交。

但是看清来人模样,楚质的反应却十分激烈,猛然直立,双腿蹦起,只听哐铛一声,座椅向后弹出,翻倒在地。

顾不上扶正椅子,楚质慌忙行礼道:“许群马世叔……”

来人正是许宣,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妹婿,许汉卿、白瑾瑜生父,矾楼的幕后东主,也是进士出身,只不过是弃官不做而已,与朝中许多大臣素有交情,也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但光看表面,却如同文人秀士,没有丝毫压迫之力。

不过,在楚质看来,许宣温和淡笑的模样,要比什么高官权贵还要有震摄力,心跳如雷,额头发角都冒出汗来。

“不请自来,楚校理不会介意吧。”许宣微笑道。

“不敢……”迅速扶起座椅,楚质腆着脸,热情笑道:“世叔请坐。”

拂袖坐下,许宣依然淡笑说道:“当不得世叔之言,若是楚校理不嫌弃我乃一介商贾,唤一声许东主即可。”

压力好大,楚质唯唯诺诺,只有无可救药的傻蛋才听信这话。

“听我儿汉卿提及,在杭州之时,多得楚校理照应,且赠予墨宝,在此要先表示感谢才是。”许宣和言笑道,拱手行礼,楚质却是万万不敢接受,连忙惶恐推托不已。

没有想象中的先礼后兵,却听许宣继续说道:“闻楚校理近期将与曹家联姻,果真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许某厚颜,前些时候,已经向公伯兄讨了张喜帖,待到亲迎之日,必奉上贺礼,以聊表心意。”文:'心':{阁}

恭喜几句,许宣挥一挥衣袖,从容告辞,没有言及其他,仿佛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祝贺楚质似的。

楚质却明白,没有明说,往往比直截了当更加可悲,呆愣片刻,木然倚窗而望,却见春意楼下,一辆华丽马车内,苏月香探身而出,明眸笑语的迎接许宣进来,似乎察觉楼上楚质的目光,回望了眼,却没有什么特别表情,瞬间,车帘落下,马车扬蹄而去。

“你怎么不追上去。”质疑的声音在房中响起,却见洛小仙纤步走了进来,柳眉蹙起,埋怨说道:“刚才为何沉默不语,难道不知……”

“他没给我机会。”楚质抱头伏案,缓声道:“而且,我怕……”

本来还有几分歉意,没有把事情做好,给苏月香察觉到了,但是见到楚质逃避的模样,洛小仙忍不住愤然怒道:“你怕什么!事到临头,你居然连句话都没说,是不是男人。”

楚质黯然不语,这个时候了,还能说什么,怪不得当日在曹家,曹佾会轻易忽略矾楼诗词之事,怕是已经调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或许已经和许宣成达了某种默契,已经给了一次机会,要是自己再不识趣,那后果……难以想象。

“瑜儿真是看错了你。”洛小仙狠声道,踩跺纤足,转身就要离去。

楚质也没有阻拦,继续呆若木鸡的坐着,片刻,伙计闻声进来,唤了几声,才无意识的掏出钱袋,嘴里吐出一个字,酒。

有钱好办事,不久之后,桌案堆积满各种陈年淳酿,封泥已经打开,楚质也不讲究,直接抱坛就往口中倒,衣襟沾湿,满口苦涩,心中一片冰凉。

也不知道喝了多久,细碎的步履声传进,却听到洛小仙的声音:“刚才,瑜儿已经给许大官人接回家中,日后我这红娘也再无用武之地,你好自为之吧。”

醉态朦胧,楚质依然如故,没有什么表示,举坛独酌,直到华灯初上,在酒楼伙计的提醒下,才步履蹒跚地起身下楼,漫步街头。

心中酸楚,楚质突然觉得眼角有些盈热,抬起头来,天上黑幕,沉甸甸地压在头顶,轻风扫过长长的街道,两旁树木枝叶奏出瑟瑟的乐音,春意的麻布招牌在风中猎猎作响,张牙舞爪,仿佛似痛苦的悲鸣。

一张清纯娇颜在脑中掠过,几滴晶莹的液体,悄无声息地跌落地上,渍湿,融化,没入尘中,消失无影,没留下丝毫痕迹,像是带走了一个青涩的梦,一段思绪,一缕情丝。

……

受某人之托,继续推荐北宋仕途。

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风流事

大醉而归,一觉醒来。楚质与往日相同,上班点卯,下班回家,有空就与家人闲叙聊天,没事就往何涉府上跑,请教经术学问,不然,就是和高士林、曹评兄弟出郊游猎,或许携同初儿回村探亲。

这个时候,小六子已经进学,取了个大名叫做杨再兴,很有寓意,为继续兴旺杨家的意思,自然是出于楚质的手笔,却得到杨震仲与初儿的一致赞同,至于小六子,小孩子是没有人权的,也就自然被代表了。

一晃眼,又到八月桂花飘香四溢的季节,金明池畔,各样花卉绽放。绿柳如烟,蝶飞燕舞,景色秀丽如画,然而,行人游客却没有心情欣赏这别样式景致,反而团聚在一起,在阵阵锣鼓声中,观看由三十二人组成的蹴鞠比赛。

却见,在不大的运动的场地中,有两根三丈多高的木柱,木柱相距二尺多,拉了一张大网,中间有一个直径三尺左右的洞孔,就是球门,在球场上蹴鞠的,两为两队,站在球门两侧分成左右军,每队十六人,分工配合。

在笛响鼓鸣中,只见一个锦衣少年,将脚上气球踢得团团转,戏耍几个花样,气球就像粘在脚踝一般,不离分毫,在场外观众阵阵喝彩声中,小踢几下,待球端正。一步箭步,气球呼啸而去,穿越球门,落到另外一侧。

而另外一侧的球队,却接之不及,球落触地,胜了……,立时,场外一阵欢呼,锣鼓欢庆声接连不断,得胜那方,特别是锦衣少年下场时,观众拥挤上前,欢呼祝贺。

“哥哥又胜了,刚才那招流星随步转,明月逐人来真是厉害,一定要教我才行。”一个年约十四五年的俊美少年,雀跃甜笑迎了上去,殷勤递上毛巾给锦衣少年。

“没有问题。”锦衣少年亲昵笑了起来,抹着汗水,笑着说道:“就怕你与以前一样。学了两三日,又抱怨叫苦喊累了。”

“才不是呢,你总是要我蹴球,又不教我绝活,太无聊了。”俊美少年嘟嘴说道,皱着娇俏的小鼻子,却是有几分明媚可爱。

旁人也不觉别扭,毕竟一看俊美少年的模样,面容精致秀气,巾冠之下是满头的青丝秀发,肌肤细腻如雪,说话时娇滴滴的,连小脸上的脂粉还未洗净,任谁看了,也知道她是个易钗而弁的小娘子。

对于她的抱怨,锦衣少年啼笑皆非:“根基未稳,勉强能走,就想学跑,天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不嘛,哥哥,教我……”小娘子撒娇恳求,扯着锦衣少年衣袖,来回晃荡,声音娇甜腻人,旁人听了也觉得一阵酥软,更加不用说明白妹妹可怕之处的锦衣少年,只觉得一阵头晕脑胀,简直要比上场蹴鞠还要累上几分。

不提那边的纠缠,却说失败那方。灰溜溜的跑到角落之中,表情沮丧,垂头叹气,一脸羞愧不堪的模样。

“景纯,想笑就笑吧,我是不会介意的。”高士林认真说道,坐了下来,拍打着满是尘土的衣裳,英俊的面孔上,汗水与灰尘交加,痕迹条条累累,可以用狼狈两字来形容。

“可是你说的哦,哈哈……”楚质微笑说着,再也忍耐不住,抱着肚子,放声大笑起来,很是夸张。ω×ɡ点Cc

“小子,欠揍。”取水洗面,高士林愤然一扔毛巾,立即挽袖杀将过去。

“别,是我错了,还不成。”楚质连忙避让旁边,微笑说道:“真是弄不懂你们。明明蹴鞠技术不行,为何偏偏凑这个热闹,分明是上场……找虐嘛。”

望着楚质啧啧摇叹的模样,高士林怒发冲冠,大呼道:“你们别拦着我,今日,我非要给他点颜色瞧瞧不可。”

“谁人拦你啊。”或许是输球的缘故,一向稳重的曹评在旁懒洋洋说道:“别说他还不是我们妹夫,就真是了,你们两个连契互殴,作大舅子的。还真不好插手。”

“才发现,原来公正才是我们之中最狡诈的一个,偏偏还那么貌似忠厚淳良。”高士林气呼呼坐了下来,哼声道:“偏不如你之意。”

“不闹了,回归正题。”楚质坐回笑道:“好端端的,怎么有闲情逸致蹴鞠啊,若是我没有记错,你们好像是锦标社的社员吧,难道说最近转社了?”

宋朝民间,各种游戏活动诸多,时常游聚,后来就慢慢地发展成为各种社团,如喜词的称同文社,唱乐的为清音社,善射弓弩的叫锦标社,好舞刀兵棍棒的是英略社,蹴鞠运动自然而然就是圆社了,也叫齐云社,大概是指气球蹴起,与云霄齐平之意。

这些活动,不仅普通百姓喜爱,也是权贵子弟平时的休闲运动,其中蹴鞠更是风靡天下,毕竟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就连太祖太宗及开国相将也好这一运动,话说还亲自下场比赛过,给人画出图来流传后世呢。

其实,在水浒传中,高俅因球上位的事迹,也是有根源的,事实上,因为蹴鞠运动影响极大,深得王公大臣的喜爱,所以在民间坊市中,蹴鞠高手不乏以笔墨为生之人,更不乏以高超的踢球技术。当作攀高结贵求升迁的阶梯的文人。

真宗时期宰相丁谓,也就是溜须拍马典故的那位仁兄,有一个落魄文人,非常想向他谋求一官半职,后来听闻丁谓喜蹴鞠,苦心寻到机会,在他面前施展自己的球技,令丁谓叹为观止,最后自然如愿以偿,这就是天下风流事,齐云第一家的魅力。

“何谓天下风流事。”高士林解释着,哼哼道:“就是吟得诗,做得词,品得乐器,射得弩,踢得气球,所以说,景纯啊,你还差得远呢。”

“了解,了解,只能道一句自愧不如。”楚质拱手,笑道:“只不过,才卿兄,说句实话,气球你是踢得,但确实不怎么样啊。”

“有本事,你也下场试试。”高士林撇嘴道,却也没有反驳,默认自己技术不行。

“献丑不如藏拙,明之事不可为,坚决不自虐。”楚质打趣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在锦标社混得太风光得意了,每次比赛都夺得标头,所以故意尝试吃败阵的滋味,好体验生活啊。”

听得含糊,却知道不是什么好话,高士林翻白眼道:“我看你才是在故意幸灾乐祸吧。”

“才看出来啊。”曹评淡声道:“想来还在记恨,前段时间被我们敲了那笔呢。”

“难道在你们眼中,我的气量就是如此狭窄不成。”楚质叫屈感叹。

“确实就是。”曹评、高士林十分肯定。

笑闹片刻,几人换过衣裳,整理清楚仪表,气息平缓,又是翩翩风度的英俊少年,理着衣领,高士林说道:“景纯,别不识好人心,趁着还未成亲,特意带你出来嬉耍几日,过了这段时候,你就明白什么叫做家室之累了。”

“哎,才卿,这类话你别让我听到成不。”曹评苦笑道:“你这样很让我难做的,隐瞒不说吧,觉得对不起媛儿,心中愧疚不安,说了,又觉得……”

“觉得对不起兄弟之间的情谊,心中更是难受,那自然不要透露啊。”高士林讨好笑道:“你看,我也没说媛儿不好……”

“不用解释。”曹评摆手,和煦笑道:“我的意思是,说了,又觉得心中欢喜,所以,我还是决定这两天,找个时间去探望媛儿。”

“你狠。”高士林双眼含泪,拉着楚质的手,悲声道:“相对来说,还是景纯……”

还没等高士林渲染出感情来,却听旁边有个清脆玉润的声音:“哥哥,他们就是你说的那种断袖子关系?”

高士林错愕,呆若木鸡,半响才反应过来,瞬息收手,回头,恶狠狠的瞪眼,看看到底是哪个家伙,居然敢在青天白日之下,污辱自己的清白,为了挽回声誉,少不得以拳头来证明自己的正常。

“哥哥,我怕,有坏人要打我。”俊俏的小娘子半躲在锦衣少年身后,探出一双明媚可爱的眼睛,灵动的眸子闪耀着如同黑宝石一般的光泽。

高士林连忙落袖,悻悻笑道:“有德孺兄在旁,我哪里敢动手啊。”

“莹儿,别闹。”安抚妹妹,锦衣少年客气行礼,微笑说道:“公正兄、才卿兄,今日小弟却是侥幸,再胜了一局,特来询问一声,是否还要相约来日再战。”

“比,怎么不比,但不是现在,等到乾明节那日,再在天子与百官、万民面前,决一胜负。”曹评站身,肃容说道:“但到那时,比的却不只是蹴鞠了,望德孺兄有个准备。”

“自是没有问题,期盼能与二位同场较技。”锦衣少年笑着,轻微道:“莹儿,走了。”

“哥,你先走,我找个人问句话。”莹儿小娘子小手挥挥,迈着纤步走到楚质面前,秀眉微蹙,打量片刻,疑声道:“你是那个很有名气的大才子楚质?”

“是我没错。”楚质站了起来,心中急转寻思,发现对眼前的小娘子没有丝毫印象,微微拱手,温和笑道:“却不知道这位……有何见教。”

“真的是你啊。”莫名的,莹儿小娘子神情有些扭捏,小脸多了层红晕。

第四百二十一章 勾搭

不用说,又是自己的仰慕者。唉,有的时候,长得太帅也是种过错,容易诱惑天真烂漫的清纯少女,楚质心中长叹,手中折扇轻轻摇动,微风缕缕,吹得衣裳发巾拂起,真是好一个飘然俊逸的少年公子。

“问你件事情。”莹儿小娘子轻垂臻首,一双纤嫩的小手,娇羞地揉搓着衣角。

“请说。”楚质含笑说道,心里已经做好了断然拒绝的准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早就没有了那个心境,但措辞定要委婉些,免得伤透了人家的心,毕竟小姑娘还是蛮可爱的。

“你是他哥哥,请代我问声,都好多天了,他怎么不来找我……”莹儿小娘子满面羞涩。细语蚊声说道,在楚质惊愕的目光中,嘤咛转身,踏着细碎的步子,拉着一旁迷惑不已的锦衣少年轻盈而去。

“楚景纯,人都已经走远,别看了。”快步上前,高士林愤然怒喝,勒着楚质的肩膀,幸灾乐祸道:“你完蛋了,都快要成亲,居然还敢勾引小娘子,不想给馨儿知道的话,赶紧想想怎么贿赂我吧。”

“去,别在这胡扯,景纯怎会是这样的人。”曹评凛然斥责,上前两步,严肃道:“但是话又说回来,作为馨儿的兄长,我有责任告诫你,这样子拈花惹草是不行的,会惹出乱子来的,当然,念在大家相熟的份上,只要你开口请求,难道我还能把事做绝不成……”

“滚。”楚质哼声,站了起来。折扇轻摇,回来度步,脸上忽然绽放灿烂笑容:“没想到啊,真是没有想到啊。”

“怎么回事?没有想到什么?”高士林与曹评面面相觑,十分好奇。

其实,莹儿小娘子声音轻微,到底说了些什么,他们也没有听到,原来也以为不过是楚质的仰慕者罢了,但是看到他现在的表情,事情似乎不是那么简单。

“刚才那个,锦衣……是什么底细。”着实感叹了番,楚质连忙询问起来。

“宰相庞籍长子,大理寺丞庞元鲁……”高士林歇了下,继续说道:“的儿子,庞恭孙,字德孺,侍卫司殿直,人不怎么样,但蹴鞠还有两下子。”

“直接说是庞相的嫡孙不就成了吗。”楚质表示鄙视:“又没问他爹是谁。”

“以为你想知道得详细些。”高士林嬉笑道:“怎么,难道真看上那个小娘子了?”

哼。哼,楚质保持神秘表情,微笑问道:“你们和那个庞德孺,关系似乎有些紧张,但相互之间还算客气,不像是结怨的样子啊。”

“这就要问才卿了。”曹评在旁说道:“本来没我什么事,在锦标社待得好好的,硬是给他拖下水来,弄得那么狼狈,丢尽了脸面。”

“别那么说嘛,你是大舅子,不帮妹夫,难道帮别人啊。”高士林有些不好意思,揉着下巴说道:“我也没料到,这小子不仅善乐,而且连蹴鞠也分外娴熟,看来,想要报仇,只能等到乾明节那天了。”

“未必。”曹评不介意泼冷水:“庞相是西北军出身,若是得他的指点,弓马骑射自然不在话下,你想在这方面胜他,非下番苦功不可。”

“好像也是如此。”高士林颇似赞同。

“两位,好歹先将事情经过告知一声,再慢慢商讨对策吧。”楚质说道,明白乾明节是什么日子,十月十七,宋太宗赵光义的生日,按照惯例要举国欢庆。而且朝廷肯定也要举行一系列活动,上到高官权贵,下至民间百姓,都可以参加。

“没什么好说的,无非是参加清音社的聚会,斗乐输了,然后心中不服,相约蹴鞠,结果你也看到了。”曹评说道:“已经是第三局了,就没胜过一次。”

“听话里的意思,好像比什么由你定的,所谓扬长避短,既然有公正之助,为什么不比射箭呢。”楚质好奇问道。

“他不信任我,能有什么办法。”曹评没好气道。

摸着脑袋,高士林羞赧说道:“你没有看到,在殿前校场演武之时,这小子的百步穿杨之技,不逊于公正,所以就……”

“明白。”楚质了然点头,高士林为求稳胜,觉得自己蹴鞠不错,没想人家更强。所以就彻底悲剧了。这就是权贵子弟们的生活,总因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斗去,未必只是为了一点面子,实则是太过清闲无聊的缘故,胸襟广阔的,还能相逢一笑,心胸狭窄的,积下宿怨也正常。

“只是,才卿,我记得你好像也是锦标社的,什么时候转会到清音社去了?”楚质还是有些迷惑不解。

“咳。咳,媛儿是清音社的。”曹评轻声道。

“那,更加明白了。”楚质重重点头,表示理解,以及支持:“才卿,还有两月时间,回去认真苦练,以你的基础,突飞猛进不是问题,到那个时候风光夺魁,让嫂子看看你还是很有上进心的。”

“滚。”耳濡目染,高士林早学会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愤然,但是对楚质描述的前景,确实有些心动了。

“好,不说了。”楚质笑着,站了起来,挥挥衣袖,悠然说道:“没别的问题,你们就在这好好休憩,我呢,就先行一步,要去确认件事情。”

“等等,一起去。”相互对视,两人就知必有八卦,毫不迟疑,连忙追赶而上。

不久之后,城东郊外白雀山下,却见清幽凝碧的水流淙淙,两岸树木苍郁,碧草青青,姹紫嫣红的鲜花遍地开放,更远处,如帘的柳丝掩映着片片农田,又该到秋收时候,放眼望去,尽是金黄颜色,沉甸甸的穗子随风摇曳。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行走在山间小道,看着田园风光,楚质心中感叹,希望杭州也是如此丰收在望的场面。

“景纯,你要拜访何学士,直接到他宅院不成吗,为何要来此地。”高士林迷惑道:“近年来,山长很少管书院的事情了,未必在这里。”

“谁说我来找老师的。”楚质说道,要知道昨日刚被训过,肯定要缓两天,透透气,才会继续上门拜访,不然,连续遭受打击,心情很是郁积的。

“那不然,就是要找文玉?”高士林猜测。

含糊答应了声,楚质不作其他回应,快步上前,走到半山腰处的书院门前,报上身份,说明来意,轻而易举的进了书院,望着熟悉的建筑,还是有一点点感触的。

“怎样,有没有物是人非的感觉。”高士林笑道。

“没有,反而觉得,终于解脱了。”楚质缓缓点头,凑近低声笑道:“早些年,你有没有放把火,把这给烧了的念头。”

“不是有没有这个念头,而是没有机会实行罢了。”高士林也很认真回答,瞬息与楚质放声轻笑起来。

曹评摇头晃脑,叹息道:“你们呀,真是可悲,居然没有半点尊师重道的思想。”

“别以为自己没进过学,就能在那里装,我们之中,最狠的是你。”高士林撇嘴道:“听闻前几年,曹府的教谕可是经常更换的,出来的时候,都是鼻青面肿的,最后差点弄得没人敢去的地步。”

“污蔑,绝对是谣言。”曹评义正词严推托道:“自然,或许有这些事情,但经常更换的却是教导公善教谕,与我无关。”

“急着澄清,肯定是心虚之故。”楚质微笑道:“要找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