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鱼跃龙门(重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一科李鸿过还是比较淡定的,虽然还是有几个题不会做,但是他感觉比他考上童子试的那一年已经做得好多了,那些题他就是再想几天也不会做,他确定已经将自己的最好水平发挥了出来,所以问心无愧。
第三科农学对于他来说就是强项了,这也是他父亲李光浩坚持到乡间开学馆给他带来的好处了,他从小便亲自参与种田,每年农忙的时候都跟着佃户们忙农活,知道什么节气该干什么事情,知道如何种才能提高庄家的质量,也知道如何使用农具,各种农具是干什么时候用的,再加上他上学的时候学了很多农学的理论书籍,比起那些纸上谈兵的人自然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其实他最有自信的便是这一科了,他感觉远在京城的那些豪门子弟即便有再多的念书资源都不一定能在这一门上考过他。
第四课赋税与刑律的题目还是一如既往的难,不过李鸿过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他感觉自己考得还是不错的,至少里面出的几个案例题他以前做官的时候听过相应的案例,知道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心情很不错。
考完四天以后李鸿过觉得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而且因为食物硬邦邦的没有食欲,吃得一直都很少,担心自己拉肚子,一是影响握笔的手劲儿,另一个是让号间里面臭气熏天影响心情,所以他喝水也很好,四天来简直是吃尽了苦头。
交卷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李鸿过站起来收拾了自己的篮子出门的时候恍惚了一下,差点儿就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了。
踉跄地出了县学的门以后,还未等他用眼神四顾寻找自己的家仆,李茂祖早已眼尖地冲过去扶住他了,忠叔也赶紧去到他身边顺势就接过了他的篮子。
见到他们以后李鸿过狠狠松了一口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将自己的一大半身体靠在李茂祖身上,在他的搀扶下上了马车。虽然县学离方府近得很,但是李鸿过还是直接上车以后就睡着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的马车,怎么睡到床上的,等他醒来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黑暗中他摸索着起身,想要寻点吃食饱饱肚子,就发现已经亮起了一丝烛光。李茂祖一直在房间里面伺候着他呢,因为怕影响他睡觉就没有电灯,直到李鸿过醒来才点亮了油灯。
李茂祖欣喜地凑到床边对他说道:“少爷,您醒啦!给您做的饭菜都热着呢,我这就去给您端过来!”说完不等李鸿过说话就立即飞奔了出去。
李鸿过挣扎着起来坐在四方饭桌前,拿起李茂祖已经凉好的一晚茶喝了一口,李茂祖就已经跌跌撞撞地把抬着食物的托盘拿进来了。
他殷勤地招呼道:“少爷,先喝一碗鸡汤补补,暖暖胃,然后将这碗鸡肉稀饭吃了,才能吃其他的饭菜,这可是方小姐特意交代的!”
李鸿过点了点头,他吃了四天的干粮,胃里空空如也,猛然吃油荤大的东西胃会受不住的。看着那晚鸡汤,上层的油已经被人小心地拿走了,只剩下散发着浓浓香味的下层清汤,上面还飘着一些葱花,闻起来就让人食指大动。
李鸿过拿起碗来将鸡汤一饮而尽,虽然李茂祖没有说,但是他心中知道这必然是方宝英亲手熬的,夫妻这么多年,他早已熟悉她亲手熬的鸡汤那份鲜美的滋味了,已经好多年都没有尝到了呢。
再将鸡肉稀饭狼吞虎咽地吃下去,鸡肉先煮熟了,然后再将它们撕得极细地拌在稀饭里面,将鸡肉和稀饭再次熬在一起,并且煮稀饭的汤还是熬了几个时辰的鸡汤。鸡肉、鸡汤的味道已经深深地混进了稀饭里面,吃起来软烂,毫不费力,他稀里哗啦就飞快地将一小碗鸡肉稀饭吞吃下肚了。
后面的饭菜他也吃得又快又多,他吃了四天的干粮,简直已经撑不住了,现在的这些热腾腾的饭菜对他来说就是无上的美味!再加上已经用一碗鸡汤和一碗鸡肉稀饭暖胃、开胃,他觉得此时的自己简直太幸福。
才刚刚吃完以后方常庆就过来了,简直是掐着点过来的,一刻也不耽误。本来李鸿过并没有准备当天晚上去拜见方常庆,他还以为这么晚了方常庆已经休息了呢,看来方常庆心中比他还要着急。
李鸿过也不耽搁,和方常庆移步到书房中把他能记得住的科考各科的题目都和方常庆好好地研究了一番,方常庆听了他的答案之后一直点头,直到目前为止,方常庆对李鸿过的经义题、算学题、农学题都比较满意,只是对于税赋和刑律一科就有些差强人意了,有好几题他还是觉得李鸿过答得有些偏了,可能得不了很高的分,但是平均下来总分过320分应该是很有希望的。
方常庆笑呵呵地捋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说道:“鸿哥儿,我觉得你这次考上童生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只是等着成绩罢了。县学和州学里都没有批改童生试卷的资格,要等着将试卷运送到郡学之后才能统一批改。而且在运送卷子前会有书吏们将你们的名字、籍贯等等信息全部密封起来,不用但系舞弊的问题,只是好好地等着一个月后放榜就可以了。等你当上童生以后就可以冠礼了,未满十六岁就可以及冠,我们永平县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才了!”
大秦风俗,男子十六岁及冠,女子十五岁及笄,到了这个年龄之后男子就可以取表字,然后成婚,女子就可以盘头,然后嫁人了。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男子如果在十六岁以前能考上童生,那么放榜以后便可及冠娶妻,不用等到十六岁了。
不到十六岁及冠的人在整个大秦朝来说挺多的,在别处可能并没有什么稀罕的,但是对于永平县这个科举上的“不毛之地”来说就很难得了。
方常庆笑着说道:“下个月宝英也及笄了,不如将你母亲和两个姐姐们接来方府住上几天,一边是等着你的成绩,一边可以庆贺一下宝英的及笄之礼,正好双喜临门啊!而且我还邀请了学正夫人来坐宝英的及笄嘉宾,到宝英及笄那一日学正大人必然也要过来,你也可以和学正大人多亲近亲近。”
李鸿过点了点头,虽然李蔡氏是方宝英的未来婆婆,对于她来说是很尊敬的人,但是李蔡氏并没有为方宝英及笄的资格。这个时候的人讲究“福气”,如果一个女人父母双全、儿女绕膝、丈夫康健、公婆健在,那么才能说得上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才有资格做其他规格女子的及笄嘉宾,好让待嫁的闺阁女子也沾一沾她的福气。
李蔡氏虽然父母双全,但是嫁给的丈夫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丈夫也早早就逝去了,虽然儿子成器,人人都赞她日后必有后福,但是她却也无资格作为闺阁女子的及笄嘉宾。
李鸿过心中一动,或者还可以和母亲说一说将自己和宝英的婚期提前,他很怀念那种凡事都有宝英替自己打点一切的日子。这碗鸡汤和鸡肉稀饭更是勾起了他对以前美好生活的回忆,祖哥儿虽然也机灵,但是他毕竟是个男子,有些事情想得不是那么周到,而李鸿过又不愿意再让其他的丫环近他的身,免得害宝英无端猜度、伤心,所以想要宝英快点儿进门。
母亲早就盼着自己娶妻生子、给李家开枝散叶了,这么一提他肯定会答应的,只是不知道方夫子会不会答应,会不会想要将宝英多留几年。
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是李鸿过心情最放松的时候了,不过他却并没有闲着。虽然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但是方宝英及笄的时候是要送及笄礼物的,李鸿过冥思苦想半天,决定送给她两样礼物,一样就是一副自己画了宝英披发女儿态时候的画像,另一个就是自己以前答应给她买的玉石簪子。
事不宜迟,第二日天刚刚亮,李鸿过便带着李茂祖跑到书铺里面去买了各种很好的颜料,然后买了最贵的宣纸,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开始作画了起来。
☆、第8章 一举成名
第八章一举成名
对于送给方宝英的及笄礼物,李鸿过是极为在意的,玉簪可以等他考中童生之后得了些钱财再去细细挑选,但是画画就颇为耗费他的心神细细准备了。
先是想这幅画的构图,他回忆起他与方宝英会面时候的那个傍晚时方宝英的穿着打扮,还有书房外的那一树桃花,再回想着以前刚刚新婚时宝英明快的笑容,认真思量了两个时辰才终于开始提笔作画。
先是用浓淡不一的墨色将整个画面构图粗略勾出一遍,然后再换小号的毛笔用焦墨和浓墨细细勾勒各种细节,仅完成这两步就耗费了他整整一天的时间。黄昏的时候他担心再继续画下去颜色难以辨明,所性搁笔等到了第二天一早的时候才让李茂祖为他调制颜料,细细晕染这幅画。同时在晚上狠狠思量了一下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二天天明十分将画面再精致了几分,才开始着色。这一画也再次到了傍晚时分,这幅画才算是画完了。
李鸿过满意地吹了吹画,这幅画他越看越是满意万分,比他上一世里成就最高的画还要满意!上一世里他年轻时空有灵性却画不出惊艳的画技和意境,到了年老时却又老眼昏花,难以一展胸中沟壑。这次这样费劲心力地作画,自然是远远超过以往所有画作的水平了。
刚想要往上面题字,可是又忍住了,他想到他的宝英和他这么有默契,题诗这件事是不是应该交给她?
想到以前的浓情蜜意、书画相得,李鸿过微笑着放下了笔,吩咐李茂祖送到书铺里面去小心地将这幅画装裱好,不用节省银钱,只管按照最贵最好的那一种装裱。
至于为什么选择画一幅画送给方宝英,这就是李鸿过想要卖弄一下他的才华了。说句实在话,他本人对于经义学问并不是特别的精通,否则上一世就不会只考了一个同进士而不是进士了。虽然他的字为了科考狠狠地练习过,可是也仅限于馆阁体,这样的文字考科考还行,写成一幅作品送人却少了大气和灵性,他羞于送出手。
更何况,宝英于写字一项很有灵性,写出的字来往往让他自愧不如,他不想在宝英面前班门弄斧,也不想矮了宝英一头,让宝英看不起自己。
说来惭愧,他本人心思并不如宝英灵巧,字写得不如宝英有灵性,棋下得不如宝英好,就连琴艺也远远不如宝英,唯一让他能找回点儿自信的就是画技了,宝英于绘画这一项有些手拙,没有他的悟性与灵性,所以前一世里他除了新婚时期都不愿意和宝英于其他三样再有所交流,只愿意勤练绘画,除了他本人喜欢绘画以外,他仅有这一项比方宝英强也是重要的原因。
是男子都不希望不如自己的妻子,但是无奈李鸿过的妻子方宝英是整个大秦都难得一见的才女,所以李鸿过的压力特别大。有时候他常常想,如果方宝英是一个男子,考起科举来定比他轻松多了,也会比他名次好多了。
为此,他一生不辍的勤练画技,就是因为想要自己的妻子方宝英佩服自己,本来就有的天赋与灵性加上几十年的画技钻研,李鸿过觉得自己现在的这幅画很能拿得出手,比起有名的几个国手可能还会有些不足,但是比起宫廷里御用的几个画师都要强得多。
李蔡氏携同两个女儿慢慢地收拾了各种行李,在临近一月之期的时候才姗姗来迟,因为李蔡氏这个人特别的倔,日前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方府里面小住也是为了他能更好地考试,可是面子上始终过不去,更不要说这种举家都到方府住下来了,她拉不下这个脸,总觉得不愿意在自己的岳家面前落了脸面。因此她各种拖延,算着放榜的日子差不多了,才带着两个女儿到了方府。
方宝英对着自己未来的婆母和两个大姑子自然是有心要讨好的,对李蔡氏的衣食住行无不用心服侍,对李徽、李妍二人也不冷落,直把李家母女三人哄得整日里都笑得合不拢嘴最。而且她本身就长得端庄贤惠,一点儿都没有李蔡氏不喜的狐媚之气,李蔡氏那么一大把年纪了,对于是真心亲近和假意逢迎如何能区分不清楚,对这个机灵乖巧又真心对自己的小姑娘自然也是十分满意。
她活了这么大把的岁数,小姑娘们眼睛一转她就知道她们的所思所想了,对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又单纯的小姑娘,实在是难以产生任何不喜之情。再加上这个小姑娘正是她自己看好的儿子媳妇,日后会日日服侍自己儿子,和自己朝夕相对的,又怎能不满意。
同时,她极力鼓励自己的两个女儿与方宝英相交,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日后女儿出嫁了只能指望这个弟弟,有了一个心地好、出手大方、又相处得好的弟妹,她的女儿们在夫家自然也抬得起头,日后有什么不便和兄弟诉说的妇人烦恼也有个缓解倾听的人,有什么银钱不趁手的地方也能得到弟妹的悄悄接济,免得还要女儿们对着儿子羞赧地开口借银子,她担心自己养大的两个女儿心气儿高,拉不下这个脸来。面子上的好过,哪里比得上日子过得实惠。
尤其是她的大女儿李徽,现在看来已经嫁不进张家那种高门大户了,再寻一门亲事肯定会往下掉几个台阶。这个世上哪个男子乐意取一个被人退过亲的女子?就算李鸿过再考得好,李蔡氏也不看好李徽的命运。因此,能在方宝英过门前就帮李徽好好笼络她一番,日后让她出银子时也会大方一些。
不同于李蔡氏三人的热情相待,李梅在方府里就觉得处处受气,她这个时候年纪还不大,对得到少爷喜爱的方宝英自然会有所不满,这种不满就明晃晃地挂在脸上,怎能不让人所知?再加上她对李鸿过的心思虽有所隐藏,但是哪里又敌得过方家内宅里那么多双经过无数宅斗经验的女子,早早就被当成是“狐狸精”似的人物在方宝英亲近的丫环莲儿和常嬷嬷那里备过案了。
只是方家的这些仆从害怕方小姐担心,这个李梅长得颜色过人,虽然她们更加喜欢方小姐,但是无法否认李梅在颜色上却是要甩过方宝英几条街,且她自幼生活在李府,与李鸿过一同长大,怎么都会有几分情分,日后如果真的成了后院里的人物,必然会成为方宝英的大敌!鹿死谁手都未可知!
现在里只能细细瞒着方宝英,如果让她在和李鸿过感情未深之前就因为李梅的事情起了嫌隙,那岂不是要害了方宝英一辈子的幸福?
为此,莲儿自然不会给李梅什么好脸色,而且这里都是方家的主场,常常在不惹人的细节处给李梅使绊子,弄得李梅有苦无处诉,即便说了李蔡氏也不会给她主持公道,反而会劝她在别人家里不要那么跋扈挑剔,弄得李梅肝火一天比一天还旺。
不过经过了种种绊子,李梅的宅斗技巧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也会不懂声色地在李蔡氏以及李氏姐妹两人面前给方宝英以及莲儿上眼药了。
看着方宝英的这么一位“劲敌”慢慢成长起来,莲儿急得嘴角都起泡了。偏偏还得瞒着方宝英,让她生活在幸福之中,好多时候莲儿也是心中苦闷无比。
不过不管她们在后宅怎么斗得风生水起,李梅都无法到外院见李鸿过一眼,李鸿过对李梅的脾性上辈子就了解得十分的清楚了,绝对不给她任何的独处以及说话的机会。李梅唯一能见到李鸿过的时间就是李鸿过每天给李蔡氏请安的时间了,不过整个过程李鸿过必定对她绝不看一眼,绝不说一句话,反而在李蔡氏面前上了李梅好多眼药,也让李蔡氏觉得李梅对李鸿过太过殷勤了,对李梅难免生出些许不喜的情绪来。
不久之后,放榜的日子就到了,那天真的是万人空巷!所有人都挤到县学门外的院墙上看着他们挂公告了。这个公告却不是仅仅公告永平县一县之榜,而是公布整个荻郡的童生名次。
虽然参加考试的永平县学子有60几个,但是每科能考上的也不过是一两个,甚至有几科永平县是一个也无,煞是丢人。那样的榜单有何公布的价值?自然是荻郡郡学将全郡的童生名次公布后,每个州的州学都派人全文誊抄一份到州学去公布,而县学的人也誊抄一份至县学公布。
算上整个荻郡,每一科通过童生试的人也不会超过100个。不过,那也是好多人的名字了,县学的一整面墙壁都挂满了榜单。榜单上不仅仅写着各个学子的姓名,为了保证唯一性,避免同名同姓的人难以区分,还在名字后面加上籍贯和唯一的考号。最后,考分也加在后面,让人一望可知。
一般的学子们都不会直接到榜下去看成绩,那里太拥挤了,会让他们看起来狼狈不堪。所以到那里去拥挤拼杀的一般的都只是识字的书童或者是小厮们。
李茂祖一早就到县学外面等候着了,而且凭着自己灵活的身手早早就挤到了前面去,不住地用自己的大眼睛兴奋地往下扫视着。
他家少爷这么厉害,他当然是从前往后看了,看到第十六名的时候,忽而发现了上面写着“第十六名,李鸿过,荻郡长治州永平县武乡人,年十五,考号零零伍玖号,总分叁百七十八分。”
李茂祖惊呆了,这可是整个永平县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啊!
☆、第9章 闻讯而喜
第九章闻讯而喜
李茂祖心中惊喜万分,正待高声大叫以表达自己的欣喜时,忽而听到旁边传来另外一个人的叫声:
“中啦!中啦!我家少爷考中啦!”
定睛一看,那个不正是自己最讨厌的张宝么?话说那张宝乃是张子鸣的书童,张子鸣和李鸿过不对付,那次还狠狠地打了一架,李茂祖和张宝这两个书童之间自然也不对付,李茂祖上次在拉架的时候也没少吃张宝的拳头!
李茂祖愤恨地盯着张宝,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让那个可恶的张子鸣也中了童生!
想那个张子鸣人品一塌糊涂,用嚣张跋扈和盛气凌人来形容他再好不过了。平日里他觉得自己的父亲是秀才,同期的县学弟子里面没有谁比他的出身更好,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错,每天都是把眼睛顶在头顶上,谁也看不起的。
自己的少爷初进县学的时候,因为老爷曾经是童生,大小姐又和张子鸣定了亲,很是照顾了少爷一阵。也不能说是照顾,就是想要少爷做他的跟班,根本不把少爷平等以待。后来少爷懒得敷衍他,成绩又一天天超过他,他便对少爷起了嫉妒之心,平日在县学里没少折腾少爷。
本想这一次少爷高中之后能狠狠打他的脸,让他以后不敢这么横了,怎么他也中了呢?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只见张宝张扬地在人群中介绍着他家少爷张子鸣,直把张子鸣夸得文曲星下凡一般。李茂祖不屑地一哼,忽而兴奋了起来——张子鸣再厉害也比不上少爷!刚刚自己可是从榜单的前面往后看的,张子鸣根本不在少爷前面!即便他中了,也只是中了个末尾的名次,哪里比得上少爷这次的成绩轰动?
少爷不仅中了十六名,而且总分超过了以前的最好成绩370分,怎么说都是永平县几十年来的头一份!而且少爷年纪这么小,前途大好,哪里是张子鸣这个庸人可以比的?少爷和他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
忽而,那张宝似感觉到了李茂祖的视线,他得意地看着李茂祖意欲喷火的眸子说道:“我家少爷中了今科第五十七名,已经成为童生了!哼哼!似我家少爷这般年仅十七便中童生的在整个永平县里也没有几个,你们李家还想来攀附?笑话!也不看看自己是哪根葱?”
李茂祖怒而挤到他身边,跳起来指着他的鼻子说道:“得意什么?我家少爷中了第十六名!永平县立县以来有谁可以考进整个荻郡前二十的?且我家少爷年方十五,前途大好呢,你不看看你是哪根葱?”
“什么?十六名?吹牛的吧?”张宝还未回话,旁边就有听到声音的人插话了,实在是李茂祖的话语太惊人了,他们完全不敢相信。
榜单那边也有好事者赶紧查找榜单的十六名,不一会儿已经有人惊叫到:“那位小哥说得没错,本县李鸿过中了第十六名!”人群顿时哗然了,纷纷谈论起了李鸿过来,不知他的人四处打听他是什么人,知道他的人则洋洋得意的和周围人介绍起他来,直把张子鸣的风头完全盖过,无一人再关注张子鸣。
张宝见状愤恨地看了李茂祖一眼,然后跑回张家去报信了。虽然在榜前张子鸣的风头被李鸿过抢了,可是家里老爷和少爷都在等着自己去报信呢,张家众人得知这个喜讯必然欣喜万分,自己凭着这个喜报肯定能领到不少的赏钱呢!
看着张宝灰溜溜地走掉,李茂祖心中的抑郁之气一扫而空,他得意的看着张宝的背影狠狠地呸了一口,也欢欣无比地跑回了方家报信去了。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方夫子还未天明就到县学去与学正开会了,他们几个夫子会与学正聚集在一起观看由州学传来的榜单,然后一方面派人抄写成大榜单张贴在县学门口的墙上,一方面会由学正带领着大家对今科永平县、长治州以及整个荻郡的科考成绩进行分析,以期日后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李茂祖跌跌撞撞的跑回方府的时候,方夫子虽然已经提前知道了李鸿过的好成绩,但是还未回到方府。
今早,李鸿过在向李蔡氏请安过后就一直留在李蔡氏居住的小院子里面与她拉着些家常,也是存着与她一起等待成绩的心思,如果不是李鸿过与她说些家常缓解一下她的紧张情绪,李蔡氏还不知道得急成什么样呢。
李徽、李妍和方宝英三人也都和他们在一桌对坐着,李妍性子开朗,也不觉得自己的兄弟中不中举是什么天塌下来一般的事情,还时时在李蔡氏和李鸿过之间插话。
李徽则是淡淡的蹙眉,什么也不说,她是在座几人中最希望李鸿过高中的人,如若李鸿过这次考场失利,那么她的终身便无望了。可是她看着李鸿过日日夜夜都在苦读,知晓李鸿过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所以从不在李鸿过面前透露自己的心思,生怕自己的弟弟因为自己的事情影响了科考发挥,那样她岂不是成了罪人,害了弟弟一辈子?
方宝英虽然什么也不说,可是却是因为有李蔡氏在跟前,不好跟李鸿过太过于亲近。她虽然年幼丧母,很多事情不得母亲教导,又让父亲的宠成了天真不知事的性子。可是她生来聪慧,稍一想便知道了自己和寡母婆婆的关系,在婆婆面前自然收敛万分。
虽然没有言语的交流,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时不时拿着自己的双眸偷偷向李鸿过望过去,每当看见李鸿过的目光也往回看时,便如小鹿一般急忙闪躲,同时心中充满了羞涩和甜蜜,他怎么能这么直愣愣的看我呢?直教人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李梅和莲儿两人自然在一旁服侍,只是此时这两人的心情却是冰火两重天,李梅虽然不时往李鸿过跟前凑,给他端茶倒水殷勤无比,可是李鸿过不止不用正眼看她,压根儿就当没有她这个人!
莲儿看着李梅那样焦急又伤心的姿态,自然是欣喜无比——凭你李梅再漂亮如何?再有手段如何?未来姑爷一点儿都不喜欢你,什么都是白搭!
看着莲儿那时不时投来的一瞥鄙视的眼神,李梅心中更加恼怒了。可是对着莲儿和其他丫环婆子使出来的计谋她还有办法还击,对着冷淡的李鸿过她却是毫无办法!
屋里各位的情况暂且按下不表,且说那李茂祖一路狂奔着回方家,还远远没有跑到方家大门,就竭力嘶喊着:“中啦!中啦!少爷考中啦!”
方府的小厮们与李茂祖一起相处了月余,对他的声音自然是不陌生的,因此守门的仆从们急忙开门迎接李茂祖,另外机灵的就跑到李蔡氏居住的那个院子里面给主子们报信了。
“中啦!小姐!李少爷!李夫人!祖哥儿回来了,说少爷考中啦!”方明生兴奋地跑到客厅内用糯糯的声音说道,他今年只有五六岁,方忠又特别疼他,直让他吃得虎头虎脑的惹人欢喜。
客厅里的众人听到立时就兴奋地站了起来,李蔡氏激动地站起来说道:“中啦!中啦!我儿考中啦!苍天哪,你总算是开眼啦!”
李妍怕她欢喜过度反影响了身体,便立即过去将她扶住,方宝英则是高兴地对小莲说道:“莲儿,赏给明哥儿一个荷包!重赏!”莲儿知趣地递过去一个厚厚的荷包,直把方明生喜得鼻子里都吹起了泡泡。众人望着他那可爱的样子又是一阵笑。
赏过之后方宝英也知趣地凑过去和李妍一起扶住李蔡氏,两个小姑娘交换了一下眼神,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藏不住的惊喜。
坐在一旁的李徽先是一愣,继而却是泪水连连,趁人不备赶紧擦掉自己的泪水,也向李蔡氏迎过去,几个女人凑到一起。
本来她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么蹉跎了,自己的弟弟是个读书的好材料,中童生是必然的,然而哪里听说过有十五岁的童生?待到下一科弟弟考中了,自己却也已经成了20岁的老女人了,还能找得上什么样的好婆家?
没有想到弟弟竟然今科就中了!自己才十七,妹妹也才十六,她们都能说上好人家了!虽不敢去攀附读书的人家,但嫁给富户和商户那种小康人家却也不愁了。
相比之下,最为镇定的却是李鸿过了,他虽也有些喜色,然而还是问道:“祖哥儿呢?他看榜都看到了些什么情况?”
方明生说道:“我来的时候,祖哥儿已经进大门了,约摸着这会儿也该到了。”
话音未落,李鸿过已经听到了李茂祖的声音:“少爷!你中啦!中了第十六名,成绩是三百七十八分,可是整个永平县几十年来的头一份!”
李鸿过心中此时才终于欣喜了起来,考中童生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考一个让人惊叹的好成绩!
只是他心中本来想要考出全郡前十的名头来,可惜却只能堪堪挤进前二十,他心中暗暗警醒,感叹道:还是小觑了天下英雄啊!
随即他问道:“永平县其余人考得怎么样?有几个考中的?”
李茂祖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有几个考中,看到少爷的成绩我就急忙赶来了,只是知道张子鸣也中了,不过他只有五十多名,比起少爷来可差远啦!”
☆、第10章 张家反应
第十章张家反应
张宅里,张宝匆匆地跑到了客厅之中,对着张家众主子单膝跪地行了一个礼,口中讨巧地说道:“恭喜老爷、少爷、夫人,少爷今科中了童生啦!”
张高氏一喜,站了起来呼天抢地地说道:“天佑我儿!快快快,赏,重重的赏!”然后欣喜地在原地使劲儿地揉捏自己的帕子,说道:“我就知道我儿是读书的料!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这不就应验啦!真是菩萨保佑,我明天要去给菩萨添点香油钱!”
张铭阳斥道:“妇人之见!这童生乃是我儿努力考中的,关菩萨什么事?子不语怪力乱神,你不懂吗?”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张铭阳的脸上的喜色却遮都遮不住,完全泄露了他此时的喜悦心情,张家众人也都知道老爷只是喜欢端着架子,心中还是很喜欢奉承的,因此各种好话不住地往张家三口人耳边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