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鱼跃龙门(重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梅心中已经想好了,她只是“打趣儿”,等会儿夫人生气了可不关她的事,她只是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姑娘而已。
李蔡氏笑着说道:“谁说不是呢,都说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等到时候我儿不理我我就天天和梅儿一起做衣裳,我也不理他们,好不好。”
李梅面上还是笑着,可是心中一阵迷惑“夫人怎么就不生气呢?她难道不害怕么?”可是面上却不敢露出异色来,还是笑着和李蔡氏凑趣儿。
☆、第4章 方家宝英
第四章方家宝英
清晨,方宝英坐在自己的梳妆台前任由着小莲给自己梳头,她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一手扶着梳妆镜,一手轻抚自己的脸庞。少女光滑而有弹性的脸蛋手感非常好,她对自己的皮肤很满意。
小莲笑嘻嘻地拿出一朵红色的月季花来说:“小姐,今天戴月季怎么样?这朵红红的花很配你红红的脸蛋呢!”
方宝英啐了她一口,说道:“就你话多!”
小莲知道方宝英今天心情好,所以忍不住想要逗逗她,说道:“前几天不知道也不知道是谁发脾气,差点儿还把这个镜子砸了呢。”
方宝英哼了一声,说道:“谁啊?我怎么不知道?”说完却也忍不住扑哧一笑,笑自己的杞人忧天,笑自己以前怎么这么傻,把父亲这么些年来的教导都忘记了,差点儿让小莲看了自己的大笑话。
方宝英母亲早亡,方常庆和妻子鹣鲽情深,容不下另外的女人,所以便独自抚养女儿,根本不管世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歪理,将自己一生所学尽数教给了自己女儿,还常常带着她到各处游历,增长她的见闻,使她心胸宽广,不将眼光拘于闺阁之中。
方宝英也颇具灵性,不枉费方常庆的苦心教导,对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比一般的县学弟子还要强上几分。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方宝英自然有着自己的独特气质,而且也如方常庆所料,她这样的人最适合做当家主母了,不仅能打理好后院,还能与丈夫有共同语言,最可贵的是还有政治眼光,能与丈夫一起筹谋外间的各种事情,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方宝英没有遗传到她母亲的花容月貌,反而比较像方常庆,长得比较英气,不符合当下主流的审美观。
为此,方宝英在小的时候曾经气恼过,但是方常庆常常哄她“女儿像爹才有福气”“红颜只是枯骨”内在才比较重要,而且也说过,一定会好好给她物色一个能欣赏她的丈夫。
小小的方宝英一直将自己的爹爹看做是天神一般,自然他说什么就信什么。
等到方常庆看好了李鸿过之后,方宝英也偷偷到县学里看过李鸿过。李鸿过才思敏捷,长得又风流倜傥,虽然穿着不显富贵,可是自由一股风流气度,方宝英早就在心中悄悄喜欢上了自己的这个未婚夫。
可是后面的事却出乎方宝英的意料之外了,她做了鞋袜、衣衫送给李鸿过,他却只是淡淡的,看着自己的眼神半点欢喜也没有,虽然自己和他已经定过亲了,可是他却从来不曾邀约自己出去踏青或者是游玩,甚至连封书信也没有过,真是让自己太伤心了。
方宝英自暴自弃的想到,肯定是因为自己太丑了,所以才得不到他的心。
可是一夜之间,事情全部都变了!原来他心中是有着自己的,而且还那么深,那个时候他在昏迷之中还喊着自己的名字,一定是看到张家背信弃义就害怕爹爹也和他退亲,害怕失去自己……
哎呀,真是越想越羞……
方宝英不再怀疑爹爹的话,不再因为自己的长相自卑,高高兴兴地拿出了白纸开始抄爹爹和其他几位夫子的讲义。最近已经到了冲刺阶段了,可是李鸿过却为了照顾家里不能听课,那么自己一定要将讲义好好誊抄下来送给他,不能让他拉下一个知识点。
虽然县学里的夫子们每次押题也没有押中过几道,可是万一这一次押中了呢!
小莲看着方宝英一心为了李鸿过誊抄讲义,也不去打扰,只是安静地将茶水点心放在书桌上,方便方宝英在需要的时候食用,自己也时时观察着方宝英的需要,在一旁为她磨墨添水,主仆两个默契无比。
另一边,方忠驾着牛车进门了,他随意收拾了一下自己,换了身衣裳,就直接去到了老爷方常庆的书房。方家仆从众多,方忠也算是二管家级别的了,如果不是因为送的是李鸿过,也轮不到出场,他自然知道老爷让他送李鸿过回去的深意,因此回来之后立即就向老爷汇报起最新的消息了。
方常庆听了方忠的汇报之后叹了口气,说道:“鸿哥儿果然是个争气的,做事果断,而且有自信,还有气节,我真没有选错人。只是这样一来,他今年考童子试的压力就大增,万一考不上,对他的打击可就大了。”
童子试年方十三岁才有资格参考,可惜上一届科考的时候鸿哥儿只不过是十二岁,错过了,他今年只不过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丝毫没有经验。本来考中的希望就不是很大,现在张家这么一闹,铁定会影响鸿哥儿的心情的,他一个孩子,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心急,虽然下了狠心,恐怕考中的可能却更加低了不少。
方常庆料得不错,前世里李鸿过便是因为张家退婚这一变故分了心,在这一次的童子试中失利,否则,李徽有着一个做童生的弟弟,张家又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把她磋磨致死?
方常庆又问道:“你看鸿哥儿的状态现在如何?”
方忠说道:“昨儿个夜里,鸿哥儿书房里的灯一直亮到子时二刻,今天早上他也早早就起来温书了,看着他这次是真的逼急了。”
方常庆点了点头,他最欣赏的就是鸿哥儿勤奋这一点,聪慧的人常有,可是很多人都浪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从来不肯像鸿哥儿这样在学问上下苦功夫。而且比起其他那些只会埋头苦读的学子来说,鸿哥儿又比他们多了些灵性,凡事一点就透,怎能不让他惜才呢?
再者他以前和鸿哥儿的父亲李德潜也是朋友,有着同窗之谊,夫人在世的时候也和李蔡氏相处甚欢,和自己几次说过李蔡氏是宅心仁厚的人,所以他才愿意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女儿宝英嫁进李家,就是为了宝英日后能一辈子平安顺遂。
这个时候,方忠见到时机差不多了,于是说道:“老爷,李少爷今早给老奴带了一封给您的口信,他说他与税赋和刑律一科之中还有很多疑惑,想于十日后过来向老爷求教。”
方常庆点了点头,说道:“可以,我们寒门出身的人本来就易折在这一科之中,我可以好好和他聊聊。而且我这里还有几本这方面的书,让他过来之后就在我家住上几天,一边温书一边备考吧,也免得来来回回的浪费时间,考试的时间可是越来越近了。”
方忠应了一声,然后犹豫了半响。
方常庆看到他的表情,皱眉问道:“忠叔,怎么了?”
方忠说道:“李少爷还给小姐带了口信和东西,我不知该不该回禀老爷。”
方常庆一挑眉,问道:“哦,什么东西?”
方忠从自己的衣袖中拿出了一根被打磨得光滑圆润的木簪子,上面刻着祥云的图案,刀法稚嫩,构图也不够精细。而且,这个料子也不是什么好料子。只是能看得出来这是一支被人用心打磨的簪子,且已经做好了两三个月了。
方常庆一笑,自己的女儿给李鸿过做衣服和鞋袜他是知道的,未婚夫妻本来就该互送东西了。可是以前李鸿过一直没有什么表示,没有想到却是暗地里早就细心打磨了这支簪子。
小儿女的情话他也没有什么兴趣听了,挥了挥手就让方忠下去了。他现在重要的是多向几个同在县学里教书的夫子借借有关税赋和刑律的书,为自己的未来女婿好好铺路。
方宝英那边受到了李鸿过的木簪子自然是爱不释手,再听到方忠转述的那些话之后自然更是对李鸿过什么不满都没有了,只是满心地盼望十天赶紧过去,李鸿过赶紧过来自己家中住下备考。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把这些讲义拿给他了,还能和他好好说说话……
☆、第5章 方府小住
第五章方府小住
“方夫子让我提前过去住几天?”李鸿过惊讶地看着低眉顺眼弯腰立在一旁的方忠,梦中的那一世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件事。
李鸿过叹了口气,上一世的这个时候,他心思完全不在科考上,而是一直和方夫子不停地去找学正大人,想要拼命保住大姐和张子鸣的婚事,方夫子心里必然也是乱的很,那里能想得到这一遭?他们二人当时就是钻了牛角尖了,一心只想着保住婚事才是头等大事,哪里知道通过科考、提高自己的身份才是正途?
这一世里面他既然做了不同的决定,发生的很多事情肯定也会不同了。不管怎么想,他去方府住上一段时间复习也是一件好事,方夫子出身却非寒门,虽然不知道他本家具体是哪里的,但他的出身不差,对于世家内部之事和政务还是略通一二的,能得到他的指点真是再好不过了,于是李鸿过极快地点头答应了。
只是李鸿过心中微微后悔,如果早知道还有机会去方家的话还不如亲手将木簪子给方宝英递过去呢,还能和她交交心,他要给他的宝英更多的信心,让宝英知道他有多在乎她,不让宝英失去那种因为才华和自信而产生的美丽光泽。
送别了方忠以后,李鸿过也不耽搁,立即让李茂祖帮自己收拾行李和书籍,并且让方忠准备套车,他准备立即就去方府,因为他觉得自己看书这几天来对赋税和刑律这一科的起色并不大,他也比较心急,想要好好和方宝英交流一番。
但是总得和母亲报备一下,于是李鸿过提脚去了母亲所住的正院之中,他住的书房是在前院里,需要穿过客厅才能到母亲和姐姐住的正院里面。
李家的宅子在乡中已经算是顶尖了,他爹爹李光浩童生的身份可以免去赋税,于是很多人为了免税都求着把田地写到李童生名下,求人帮忙不可能不给点好处吧?
而且童生可以开馆授徒,为孩童们启蒙,李光浩在乡里是头一份的,武乡里所有的孩童们都是送到他那里来启蒙的,等到十二岁才能去县学里面念书,因此大家都很尊重李光浩,尊重李家,过年过节少不了礼物,平日里见了面也是客客气气的。
因此,李光浩娶媳妇的时候盖大宅子,大家也是拼了好大的力气来帮忙的,全都是青砖灰瓦,气派得和县城里的富户们一样一样的,占地还宽,是个三进的院子,外院有李鸿过的书房、卧室以及根叔根婶他们一家人住的小耳房,祖哥儿则睡在李鸿过卧房的外间里面给他值夜,又当书童又当小厮。进了正院以后是待客的客厅以及东西两个厢房,住着李蔡氏和李徽、李妍两姐妹,李梅住在李蔡氏的卧房外面值夜,当他们三人的丫环。最后一进门里面是一个空旷的院子,以前李童生或者的时候侍弄了些花花草草,甚至还有一个池塘,他去世以后就改成菜园子了,池塘里的莲花倒是没有死,还能是不是捞点儿莲藕吃,根婶和李梅也种种菜,但是鸡鸭等等动物是不养的,嫌气味重。
李宅地上也不是土,除了种菜的后院其他的两个院子以及屋子里都用细细地用青石板铺好了每一个角落,那是相当的上档次。
所以,即便李光浩英年早逝,他们李家早早没有了经济来源,这栋宅子也是经得起风雨的,家里的钱财、田地以及乡亲们的尊重还在,他们孤儿寡母过得一点儿也不憋屈。
武乡的人都在盼望李鸿过能考上一个童生,然后继续在武乡开馆授徒,他们的孩子们就不用大老远跑到亲戚家所在的乡里念蒙学了。只是他们不知道,李鸿过有着更加远大的计划,他们想要孩子就近上学心愿恐怕还得继续等很久才能实现了。
走到正院,还未掀起门帘进门,李鸿过便听到二姐李妍大声的说话声:“姐,你别难过了,又不是你的错,错的都是他们张家,凭什么让你难过啊!”
然后是母亲微怒的声音,说道:“妍儿,你说什么呢?不是告诉过你不准再提这件事的么?你还嫌你姐姐心里不够烦?”
李妍继续抱怨道:“娘!姐姐这几天一个笑脸都没有,我看着心里难受。”
“就你难受?你姐姐心里比你还要难受!算了,过段时间就好了,还有个把月就是童子试了,等你弟弟考上了童生,一切就都好了。你也别烦你姐姐了,难道在自己家人面前还要让她强颜欢笑么?”母亲劝解到。
然后她们又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很多别的话题,只是李鸿过没有听见自己大姐李徽的一句话。
李鸿过紧紧握紧了拳头,他一定要考中童生,还要抓住今年恩科的机会考中秀才,让自己的姐姐可以扬眉吐气!闭上眼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才像自己刚来一样提高了声音愉悦地说道:“母亲,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和你说。”
一掀开门帘,母亲已经站起来迎过来了,一边心疼地用手帕擦着李鸿过额头上的汗,说道:“鸿哥儿,你天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念书,可心疼死为娘了,快过来歇歇。”
李鸿过笑着坐下,喝了一口茶,吃了点心,陪着母亲和姐姐说笑了几句,才开口说道:“方夫子刚才派方忠来接我过去备考,正好考场是在县学里面,方夫子家里离县学比较近,可以让我养精蓄锐准备考试。”
李蔡氏自然是答应了,但是她却不放李鸿过当天就走,而是让人安排方忠住下,自己给李鸿过准备东西,还把李徽、李妍、李梅、根婶等等家里的所有女人都发动了起来,除了李鸿过住在方府里那里几天的衣服鞋袜、笔墨纸砚以外,还要把她早就给李鸿过准备好的考试用品带上,考试要持续整整四天,还有不少干粮需要提前准备,她还没有开始做呢……
李鸿过不想让母亲这么辛苦操劳,但是他也无法阻挡李蔡氏拳拳爱子之心,于是只能感动地等着李蔡氏给他准备各种物品,因为他本身参加过考试,所以也知道准备东西的注意事项,也给李蔡氏提了提,又让李蔡氏一通忙活。
大姐李徽给李鸿过绣了个精致的笔墨袋子,让他考试的时候带进去。李鸿过笑着接过来谢过了大姐,其实考试的时候搜查很严格,这样绣花的笔袋子别人是不会允许他带进去的,只是他日后求学的路还有很长,笔袋子肯定用得着的地方。
二姐李妍脸红红地拿着一双没有任何花纹的白布袜子给他,说道:“你也知道我的绣活儿不好,给你绣露在外面的东西怕你丢人,这个你穿在里面别人也看不见。”
李鸿过接过袜子,很珍视地看着上面稀疏的针脚,他这个二姐和宝英一样都不擅长针线活儿,但是她们做出来的衣服鞋袜都特别合身特别舒服特别好穿,说道:“二姐平日里都不动针线的,这可让我受宠若惊了,而且二姐做的袜子最合脚了,我喜欢穿着呢。”
李妍笑着拧了一下他的耳朵,大大咧咧地说道:“行啊,你小子嘴什么时候变这么甜了?开窍了?”
李蔡氏看见李妍又开始拧李鸿过的耳朵,嗔笑着拍了一下她的手臂,说道:“就你手吵,别逗你弟弟了,他都已经是大人了!快跟我一起收拾东西去!”
李妍对着李蔡氏做了一个鬼脸,然后笑嘻嘻地跑到根婶那里给李鸿过准备另外的东西去了。李蔡氏见状也跟了过去。
屋里就只剩下李鸿过和李徽了,趁着这个时间,李鸿过也去找自己的大姐李徽谈心,告诉她不用担心,自己以后一定会在科考上努力,给她挣个好出身,找个好婆家,不过看着李徽淡淡的样子,李鸿过心中有些难过。
等他考上了秀才,再给大姐姐找个好夫婿嫁了之后,大姐姐一定不会再这样了,一定会再次开心起来的。
首先,他要全力以赴,考上童生。
方忠赶着马车带着李鸿过和李茂祖在吱吱呀呀声音中去到了方府,里面还有李蔡氏给他准备的一堆东西,以及回给方常庆的一堆礼物,所以整个马车挤挤囔囔的。而且方府的马车并没有铺软软的垫子,李鸿过坐了不久之后就腰酸腿疼,他已经很久没有坐过这样简陋的马车了,上次回家的时候因为心慌意乱也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难以忍受。这样的他还能忍受得了科场里那种艰苦的环境吗?他第一次产生了怀疑,也平复了一下心情,将童生考试看得更加重了,不再怀着以前那种“自己必然会考中”的心态,决心要更加刻苦一些。
住在方府里面的李鸿过是惬意的,但是他一直在给自己加大学习力度,每天书写经义以及做题的时间远远超过科考的强度,可以说,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是在文书、写题,一刻都不得休息过。
他这样努力方常庆自然是欣赏万分的,所以每天都不用李鸿过去拜访他,他自己就会定时走到李鸿过住的书房里面问他是否有需要答疑解惑的地方,李鸿过也从来不客气,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股脑儿都问出来。有些问题方常庆其实也没有想到,或者是没有想那么深入,但是总会和李鸿过一起讨论,然后定下一个解题的思路。
科考毕竟是一种考试,除了你要懂那些知识点,还要懂得做题的技巧,知道怎么讨好考官。不过好在童子试里面很多都是有固定答案的题目,只要你能答对了便不会有人乱扣你的分,比考举人或者是进士那种全凭考官喜好的做文章式的考题还是不同的,童生试这样的考试更容易摸清套路。
在方府的时间里面李鸿过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前世里考上同进士之后他就没有那么认真的学习过了,后面为官期间学识甚至可以说是有了一点儿倒退,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讨好上官、钻营以及平衡后宅,精力太分散了。这次能有机会系统地静下心来学习,再加上他前世已经储备好的高度,他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展,他心中忍不住激动起来,说不定这一世他可以达到比前世更高的成就,说不定能将“同进士”前面的那个“同”子去掉,真正成为一个“进士”。
遗憾的是他在这里住了好几天了都没有见过方宝英一面。
☆、第6章 考童子试
第六章考童子试
方夫子为了怕李鸿过在科考前分心,严禁方宝英从后院跑到外院来见他,而他又无法进入别人家的内宅,所以与方宝英只能缘悭一面。
但是方宝英用簪花小楷给他抄来的讲义他刚来的那天就收到了,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字他心中就是一荡,这些可都是宝英的心血啊!可是随即心里又是心酸又是后悔,他以前怎么能那么狠心对待宝英呢,活泼自信的宝英生生被她逼成了一个冷冰冰的主妇,与其余妇人毫无区别。
说实在的,以前他年少慕艾,总是幻想着自己的妻子容貌与才华兼备,得知自己和方宝英定亲后,对方宝英的外貌有所不满,所以成亲后总是对她淡淡的,并不是很将她放在心上,只是后来年纪渐长,见识过了不少貌美但是无脑的女人之后才能明白方宝英的可贵之处,才知道其他的女人要不就是图他的钱,要把就是图他的势,总是想要从他身上取得好处,真正看重他这个人的,真正能和他交流的只有宝英一个!
可惜那个时候已经晚了,他将宝英伤得太深,家中的小妾和庶子已经梗在了他们中间,宝英已经变得对什么事都很麻木和平淡了,他无法弥补,他失去了那颗最难能可贵的真心。
这辈子,他一定不会重蹈覆辙,他会宠着自己的宝英,让她一直都像在闺阁之中那么快乐,再不会让那么鲜活的宝英变得那么冷硬。
看着对什么事情都越来越提不起兴趣,都越来越淡漠的大姐姐,他的心很痛,很担心大姐会变成以前的宝英,所以他这次一定不能失败,不能辜负他们所有的人。
只是,他还是很想宝英,所以忍不住写了一首情诗让李茂祖想办法传给宝英,他知道方常庆必然会知道的,但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以前给了宝英太多的冷淡以对,这一次要让宝英感受到他那颗滚烫的爱她的心。
考进士科的时候有一科就是考诗赋,所以李鸿过是专门学过作诗的,再加上他对宝英沉淀了几十年的深情,一化用在诗中,无人能不被这首诗动容。
收到诗的方宝英自然是喜不自胜,知道了这件事的方常庆也是长叹一口气,然后说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算了,还是在考前让他们见一面吧,也好让鸿哥儿安心去考试。”
于是,几天后的黄昏,方宝英带着莲儿到外院的书房去找李鸿过,而其他的方家仆役则早就被方忠支开了,这双小儿女得到独处的时间可以互诉衷肠。
方宝英带着李鸿过送给她的那根木簪子,含羞带怯,在李鸿过的眼中美得不可方物。李鸿过那双申请的眼睛印在方宝英眼中,她更加娇羞地低下了头。
两人就那么默默相对了一会儿,虽然没有任何的言语,但是他们无端地就觉得屋里热了起来,仿佛都是桃花开放的声音。一会儿之后,李鸿过才开口,说道:“宝英,你带着簪子真好看,以后等我考中了,给你买玉簪子、金首饰来戴。”
方宝英低头说道:“钱财首饰都是身外之物,我只愿李少爷一直上进。”
“放心吧,我必不让你失望,这一生也必不负你。我愿你一生都像在闺阁之中那么快乐,比方夫子还要宠你。”李鸿过喃喃地说着她的誓言。
方宝英心中暖暖的,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她真心觉得,自己的爹爹看人的眼光真的很准……
考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当天寅时的时候方府的所有人就都醒来了,各种准备忙碌异常,方常庆最后再抓紧机会和李鸿过交代一些考试的注意事项和经验之谈,方宝英也在屏风后面偷偷看着李鸿过。
李鸿过微笑着听着方常庆介绍着各种考试的经验,其实他都懂,前世的他已经考过好几次试了,甚至连方常庆从来没有参加过的“进士科”考试他也考上了一个同进士,可是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在方常庆心中还是那个从未参加过考试的幼稚的自己,那些关怀和教导的话语让他心中温暖万分。
最后,他礼貌地告辞了方常庆,带着满满的自信坐上了方忠的马车,往县学而去,李茂祖也在车里,拎着他考试需要的各种物品。
看着李鸿过的背影,方常庆心中有欣赏,但更多是担忧,他知道李鸿过是个念书的好苗子,可是始终没有经历过童子试的残酷,可能会在心中把这个考试的难度预估得不足,难免会折戟沉沙。
最怕的并不是今科考不上,怕的是把信心考倒了,日后再也没有如今的劲头和锐气了。但愿他这一科能考上,方常庆心中默默祈愿。
方宝英自然更是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眼巴巴地看着李鸿过走出院子,恨不得自己能将他送到考场外。不过想到他答应考试的时候必定穿着自己给他绣的鞋袜,方宝英心中又觉得甜甜的。自从那天和李鸿过见过一面之后,她就再也不知道伤心失望是什么,每天都过在幸福之中了。
方家离县学只有一条街,这也是因为方常庆在县学当夫子所以才能住在离县学比较近的宅子里面,其他人即便有钱也难以住到这附近来,有些时候,钱并不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身份地位。
因此,李鸿过只是上车了一会儿便到了下车的时候了,如果不是方夫子强烈要求,他甚至会带着李茂祖走过来县学。
他来得不算很早,前面早已经有乌压压的一群人站在县学的门口等着进去考试了。面对这种人生大事,没有人愿意迟到。
等了不一会儿,县学的大门就打开了,学正大人、县令大人领着本县的各种书吏以及衙役已经出现在县学门口了,学子们忽然间就安静了下来,那种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发出的“嗡嗡嗡嗡”的声音立即就停住了。
县令大人和学正大人都比较满意,分别对着安静的学子们勉励一番,然后便让大家排队进场了。为了制衡学正与县令,在科考中由一县的学正主持,但是人手都不是县学里面的人,而是从县衙里派来的书记官和衙役们。
进门的时候采用严格的搜身制度,为了杜绝作弊,每个学子都不能带任何有夹层的东西,衣服、鞋子、笔墨纸砚以及带着食物的篮子都要被搜个底朝天,好在等候的人虽然多,但是考试的学子只有60名,其余的全都是书童、小厮或者车夫,于是半个时辰之内学子们都到了自己考试的号间里面等候了。
但是他们进去了以后,小厮、书童、车夫等人都未立即散去,还是乌泱泱的一大片,虽然他们知道学子们要考四天的试,中途不可能会出来的,他们在这里等着也没有什么用,但是还是没有人早早散去,希望着能从里面听到一星半点的消息。
李鸿过早就经历过这些,所以到了自己的号间之后不慌不忙地收拾了一下床铺、将食物放到床边的凳子边,远离答题的书桌。科考的时候最怕就是污了卷子,如果饭菜、油污等等沾到卷子上,说不得会被扣掉很多卷面分的。最后他才将笔墨纸砚摆好放在书桌上,自己坐在书桌前闭目养神一番,心中不断地回想这一个月来自己的复习成果,各种知识点一遍一遍地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不一会儿,衙役们敲过了锣鼓,开始发放考卷。童子试考的是你对知识记忆是否深刻,完全不考虑做题速度,一科考一天,从早上卯时开始发卷子,一直可以考到子时最后收卷,只要你懂这个题目,绝对有时间可以做完。但是即便做完了你也不能出去,只能在号间里躺着睡大觉,一直等到第二天的考试开始。
第一科考的是经义,李鸿过先将考卷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心中默默对答了一番,发现全都是自己懂得的经义题,虽然有几个题印象不是很深,但至少都有印象,于是开始倒水磨墨,在心中又打了一下腹稿,再在稿纸上誊写。
卷面的分数也是很重要的,此时的他已经练得一手过硬的馆阁体,对于拿得准的题直接答在白纸上,拿不准的题则先打一下草稿,一路答起题来酣畅淋漓,才堪堪到中午就将卷纸做完了。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交卷了,有些人是知识渊博答题快,也有人是不懂的题目太多,想要提前交卷扰乱别人的心思,但是李鸿过都不受影响,他也没有匆忙交卷。
他先是拿出干粮来吃了午饭,然小憩了一会儿,再精神充足地起身过来将自己所做的题目全部都检查了一遍才上交了试卷。对于这种人生大事,他不敢不慎重对待。
☆、第7章 准备礼物
第七章准备礼物
第二天考的是算学,对于这一科大家做得比较辛苦了,一般都交卷得比较晚,很多人还不死心地把卷纸留到子时最后收卷那一刻,等到衙役们把卷子强行收走之后才无奈地捶胸顿足。
对于这一科李鸿过还是比较淡定的,虽然还是有几个题不会做,但是他感觉比他考上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