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江山-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岂不也是状元点心?”张氏笑道。
“郡主可比状元值钱多了。”陈恪摇头笑道:“我算史无前例,也不过才从六品,郡主可是从一品啊。天上地下。所以还是叫郡主点心的好。”
“整天赴宴没撑着你?怎么跟饿死鬼似的。”赵宗绩笑道。
“那种宴会能吃饱么?”陈恪大摇其头道:“桌上摆得都是不能动的看盘,好容易端上几个能吃的,刚要举筷子,要不就是官家讲话,不就是相公们过来慰问,不就是什么人敬酒,等你把所有神仙都应酬完了,酒宴也结束了……”
逗得张氏嗤嗤直笑,小郡主却关切道:“那应当早吃些食物垫底,再用一份王浆五份蜂蜜兑一茶碗喝下去,虽然三哥不喜欢甜,但可以解酒护肝。”
“我妹子贴心吧,你羡慕不?”赵宗绩呵呵笑道:“你那帮弟弟除了帮你打架,没有这些细心的吧。”
“行了别馋我了。”陈恪啐一口道:“再说谁说我妹妹。”
“哦?”赵宗绩先一愣,旋即瞪大眼道:“莫非,莫非你爹……”
“咳咳……”陈恪咳嗽两声,等于默认了。
“厉害啊!”赵宗绩赞道。
“什么话。”陈恪白他一眼道:“你娃上了半年学,咋也没有半点长劲?”
“还是学了不少东西的。”赵宗绩挂起一丝苦笑道:“不过,你知道么?官家新纳的李贵人有喜了。”
“哦……”陈恪终于明白,小传胪那天,官家所谓三喜临门,是个什么意思了。他看看赵宗绩道:“你深受打击?”
“那不至于。”赵宗绩摇头道:“我真替官家高兴,十多年了,宫里终于又要添丁进口了。”说着笑笑道:“该受打击的是那位,不过面上还真看不出来。”
“没影响到你就好。”
“怎么没影响,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教授我们的师傅,一下子不用心了。”赵宗绩撇撇嘴道:“原来诸位相公时常督促学业,还亲自讲课,但自从消息确认后,相公们也不来了,师傅们也不抓紧了,真是势利的紧。”
“想开点吧。”陈恪淡淡笑道:“你以为人家真关心宗室的教育问题?他们是把你们当储君教,所以才用心。现在人家干嘛还费那劲?”说着敛起笑容道:“不过,你还是得好好表现。须知道,越是没指望的时候认真读书,就越能打动人。”
“这不用你嘱咐。”赵宗绩道:“我不努力点,好意思和你个状元郎做朋友么?”说着轻叹一声道:“而且在宗学里学习正好,能懂那么多道理,那都是王府里的师傅,教不了的。”
第287章 金明池上游(下)
那是自然,王府的师傅,教的是如何温良简让,说白了就是如何混吃等死——能跟帝国未来继承人的培养相提并论么。
争标过后,又有些水上伎艺人,跃入了金明池中,表演水傀儡、撮弄、水百戏等。
张氏似乎很喜欢看水百戏,拉着赵宗绩去上层观看。赵宗绩说我还要说话呢,却被张氏偷偷拧了一把,便半拉半拽的把他弄走了。
画船载绮罗,春水碧于天。
舱室里只剩下陈恪和小郡主两个。
陈恪察觉不出气氛不对,就低头猛吃郡主牌点心。
望着心上人近在咫尺,旁无他人,小郡主面热耳赤,如赤霞红玉,好一会儿平复下心情,声音微颤道:“三哥真爱吃妹子的果子,不是哄我开心?”
“怎么会呢?真是爱的不得了。”前面的还没咽下去,陈恪又塞下一片山药糕,结果就噎着了,小郡主赶紧奉上茶水,他接过来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公主滚烫的小指,小郡主触电般,倏地收手回去,脸更加红了。
“会试的时候查得严,因为点心也要切开看,我可舍不得,就在考试前,把三天的量全吃了,结果,三天都没感觉饿。”陈恪拍拍胸口,顺顺食道:“总之,郡主的点心,在我这里,是天下第一美味啊。”
陈恪很会哄人,逗得小郡主咯咯直笑,道:“妹子想过了,郡主点心不好,状元点心也不好,不如叫‘状元郡主点心’好听。”
“小生岂敢在郡主之前?”陈恪摇头笑道:“还是叫郡主状元点心吧。”
“怎么都行啊,只要郡主能跟状元在一起……”小郡主的声音越来越小,头也越来越低。偷眼看陈恪,见他没什么反应,似乎没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不禁松了口气,又有些小小失落。
不过陈恪惯会哄女娃娃开心,何况他就是满嘴放炮,在郡主听来也如闻仙音。两人愉快的交谈着,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气氛温馨而柔情。
小郡主面上的红霞也消退了,心情平复下来,回想起当年在衡阳城,第一次听到柳笛时,她不禁缅面露怀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距离听三哥吹‘月照庭’,已经过去整整四年。”
“是啊,当时你才这么高……”陈恪比划一下,笑道:“是个十足的小萝莉呢。”
“萝莉是什么?”小郡主不解道。
“就是青春稚嫩的小女孩。”陈恪呵呵一笑道:“当然,现在还是青春无敌,不过不再稚嫩了。”
“原来当时在三哥眼里,我还是个孩子啊。”小郡主失望道。
“你那时候,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陈恪笑道:“怎么不是孩子?不过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了。”
“那现在呢?”小郡主红着脸道。
“没长歪,愈发国色天香了。”陈恪打量着她娇艳欲滴的面容,从侧面看,她光洁的脖颈显得格外细长美好,五官侧面清绝秀雅,还能嗅到若有若无的芝兰芬芳。以陈恪对女人的了解,这不是某种香粉,而是美人的天生体香。
其实与那些绝色的花魁相比,小郡主不算最美的那个,但那份独一无二的高贵却又亲和的气质,却是让人永远难忘的。
“三哥净逗人开心。”小郡主羞涩一笑,望着陈恪的侧脸久久不语。
“怎么,我脸上有灰么?”陈恪伸手摸一把面颊道。
“没有。”小郡主摇摇头,低声道:“听闻三哥要出使云南了。”那日官家与诸位相公的对话,自然传遍了汴京上层,小郡主关注着陈恪的一点一滴,第一时间就知晓了。这也是她今天,下定决心与他独处的原因。
“是啊,官家这状元可不白给。”陈恪苦笑道:“是要我卖命的。”
“什么时候出发?”
“还要等旨意。”陈恪道:“不过军情如火,不可能太久的。说真的,让我风光三日,已经是官家仁慈了。”
“去大理会路过三哥的家乡吧。”小郡主轻声道。
“是啊,”陈恪点头道:“必经之路。”
“那三哥会过家门而不入么?”小郡主也不知,为何要这样问。
“我又不是大禹,”陈恪摇头笑道:“当然要回去了,等我回来的时候,就把你苏姐姐接到京城,到时候她人生地不熟,你可要多多照应。”
“一定的!”小郡主目光复杂的望他一眼,笑容有些吃力道:“我久仰苏姐姐的天人之才,定要时常请教。”
“嗯,你们都是蕙质兰心的女子,肯定处得来。”陈恪笑着点点头,望着公主那张浅浅伤心,却又真诚为他高兴的俏脸,真是二十四般心曲,不知从何唱起了。
偏偏这时,旁边船上有歌妓弹起了琵琶,曼声唱道:‘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更是触动了小郡主的心弦,惹得她眼圈微红,双眸中水汽氤氲,半晌才幽幽道:“三哥,柳笛不能吹了,你能再送我一个么?”
“柳笛?”陈恪一愣,旋即恍然道:“当然没问题。”此时船正好经过一片浸水垂柳,他便站起身来,看准柳枝,抽出腰间软剑,削下了一簇。
拿着一把柳枝,坐回座位上,陈恪挑出一段圆润的,掐头去尾留一段,温柔的轻轻搓揉,小心将木茎抽出,留下完整的外皮。再在上面规则的挖出几个圆孔,送到唇边轻轻吹了起来。
袅袅笛音便回荡在金明池上,他吹的是‘玉楼春’,是想用宋祁的那首‘东城渐觉风光好’,来宽慰小郡主的芳心,填过这词牌的人无数,但数宋祁这首最有名,他亦因此得了个‘红杏尚书’的雅号。
陈恪以为,以小郡主之灵慧,自然能领会自己的心意。
谁知小郡主却轻启朱唇,唱起了欧阳修的那首玉楼春: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一曲唱罢,小郡主已是泪珠连连。
陈恪暗叹一声,便动手又做了一个柳笛,递给她道:“方才手有些生,这个要更精细些。”
“我就要那个。”小郡主却摇摇头。
“还是算了吧。”陈恪尴尬笑道:“这个沾了唇哩。”
“上一个,我一直吹到不能吹。”小郡主面如霞烧,双眸却勇敢的望着陈恪,一把将那个柳笛拿在手里,轻声道:“不嫌你脏……”
“别忘了好好洗洗哈。”陈恪纵使傻子,也能体会到小郡主的浓浓心意,美人情重,确是他不能承受之重啊。便站起身,轻声道:“我要走了,同年们还等着。”
“我送三哥……”小郡主扶着桌角缓缓齐声,轻声道:“三哥一路保重……”前一句,是送他离船,后一句是送他离京。
“郡主,你要永远开心啊!”陈恪一抱拳,挥挥手,下船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望着他乘舟离去的身影,小郡主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倾泻而下。
张氏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边,轻轻拉过她,让她靠在肩头,柔声安慰道:“都过去了,过去了,下辈子咱们先遇见他,这辈子就让给别人吧。”
小郡主点点头,把螓首埋到张氏的怀里,无声的痛哭起来。
※※※
离开赵家兄妹后,陈恪也深感怅然,当天的宴饮没有去,晚上便有政事堂的参议过来,通知他明日上朝。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陈恪还是感到些许紧张。结果上半夜几乎没合眼,下半夜感觉困意来袭时,陈希亮却又叫他起床了。
“该上朝了。”兰佩姨娘敲门,叫他起来用餐。
陈恪不情愿的嘟囔一声,想到日后要没得懒觉睡,就觉着生活极大悲惨。不过还是爬了起来,胡乱披上衣裳,简单洗漱之后,便去前厅用餐。
陈希亮已经快吃完了,坐在那里等他,今天是父子同时上朝,也算一段佳话了。
不过他已经知道,儿子将要出使的消息,心里自然忐忑,便用嘱咐他上朝礼仪的方法,来排解这份担忧。
陈恪忍着魔音灌脑,草草吃了几口,道:“吃好了。”
兰佩和一个侍女便捧着两身着熨烫好的崭新绿色官服,前者侍奉陈希亮穿衣,后者侍奉陈恪穿衣。
看着英俊挺拔的儿子,穿着与自己一样的官袍,陈希亮不禁笑骂道:“臭小子,竟然一下就超过你爹了。”他身上虽然也穿着绿色官袍,但实际才正七品,也属于赐服。
陈恪却是从六品,正好比他高一级。
不过陈希亮虽然嘴上醋酸,脸上却满是骄傲,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就该更比一代强。
父子两人穿好官服,骑着高头大马,披星戴月上朝去了。
第288章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上)
五更不到,陈恪父子抵达待漏院,自然成了百官关注的焦点。新科状元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谁也不会傻到这会儿说风凉话。再说了,陈恪才刚及弱冠,便已是从六品的升朝官,未来宣麻拜相,几乎是必然,谁又愿无端得罪他呢?
因此陈恪听到的,都是赞誉之言、溢美之词,看到的也是一张张热情的面孔。
不过看着他被众人簇拥,少年得志的样子,确实有不少人心里泛酸,没办法,人家二十岁已经是朝官,他们从选人到京官到朝官,却熬了二十多年,如今五六十岁,濒临退休,列班时还要在这少年身后,实在是羡慕嫉妒恨啊……
但真心高兴的也不少,除了熟人以外,更多是四川的同乡。四年一度,青钱万选,独一无二的状元出在蜀中,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凡是乡党,无不与有荣焉,传胪当天就到陈家道贺了,此刻陈恪头回来上朝,自然都围了过来。
当然这也跟四川这地方,在二十年前是一片文化沙漠,开国七八十年,愣是一个进士都没出有关。因此这二十年里从蜀中四路出来的进士,都有一种强烈的自觉,觉着自己是在为四川人打天下。
尽管随着四川重新富庶,文教发达,近些年来四川进士开始井喷,但这种乡党观念却没有变。这不,四川出来的达官皆来为陈恪镇场子,其中王珪、范镇还是他会试的副主考。尽管宋朝严禁搞门生座师那套,但这份师生之谊,是谁都无法抹去的。
所以两位高官成为了陈恪官场的引路人,其中范镇沉默寡言,主要是王珪在指点他,看看天色,王珪起身道:“头次上朝,跟我去拜一拜诸位相公吧。”
陈恪便跟着王珪,先去了政事堂的值房。富弼、曾公亮等都在,陈恪老老实实按照官场礼节一一参拜。宰执们自然要表现出,对晚生新近的爱护,都十分的和颜悦色,除了恭喜恭喜、温言勉励外,也问些诸如年庚、昆仲之类的家常问题。
当然作为首相,富相公还是要多说两句的,劝勉他说:“你如今独占鳌头,本科的进士以你的马首是瞻,后进的学子亦想步你的后尘,你就有领导士风的责任。盼你不仅为将来一己大用之计,亦严以自律,振刷如今愈发浮华享乐的士风!”
陈恪唯唯应着,老脸不禁微红。他焉能听不出,富相公这是在暗示自己,走马章台、纸醉金迷的生活太过荒唐了,要自己收敛一些呢。
但富相公这样的君子,点到即止,绝不会让他脸上挂不住,又说了些赞美勉励之辞,便放他离开了。
从政事堂出来,转过来又去枢密院的值房,本以为也是一番例行公事,谁知道韩相公却嘶声道:“状元郎来得好,老夫正想找你谈谈,要跟你讨教呢。”
“相公言重了。”陈恪赶紧道。
“请坐吧。”韩琦点点头,示意陈恪坐在身边,又对王珪道:“禹玉有事就先忙。”
这就是逐客了,王珪乖乖道:“我还真有点事,不打扰相公谈话了。”便对陈恪笑道:“能得到韩相公的指教,是你的福气,要好生听声,我先回去了。”
※※※
待王珪走后,韩琦看看陈恪道:“久闻大名了,你是个人物,所以老夫不拿对晚生后辈的架子,我们开诚布公,言无不尽。”
“下官遵命。”这是陈恪第一次见到这位赫赫有名的高帅富,觉着他与传说中那种目无余子的高傲并不吻合。殊不知,那是十年前的韩相公,如今的韩琦,已经是三上三下,早就收敛了锋芒。
“你在小传胪上那番奏对,我已请人抄来,细读过了,确非等闲。”韩琦也不跟他废话,直入主题道。
“相公过奖。”
“看来你对西南边陲的情况,很下过一番功夫,我说的对么?”韩琦的声音虽然沙哑,却也因此十分威严道。
“是!”陈恪想了一下,答道:“下官家乡,因为地处西陲,又毗邻吐蕃、大理、交趾等藩国,求学时常怀百岁之忧,所以一直钻研西南的军政民情,只是资质愚鲁,一无成就可言。”
“不必过谦!这在大宋是一门绝学。你能留心钻研,足见不凡。”韩琦道:“你对这次侬智高投奔大理,有何看法?”
陈恪那日跟官家的奏对,其实只是泛泛之谈,拿来唬那些不知天下之大的文学之臣绰绰有余;但在有武相之称的韩琦面前,就显得不够了。是故他不能不出言谨慎。
仔细斟酌一下,他才缓缓道:“下官以为,侬智高乃如李元昊一般的心腹之患,朝廷万不可重蹈覆辙,让其死灰复燃。现在他离开广西,投奔云南,其实已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正是捕杀他的最佳时机。”顿一下道:“而除了侬智高本身外,更重要的是大理国……大理国与我大宋数州相连,且北接吐蕃,南邻交趾,其对我大宋的国防安危极为重要。”
韩琦缓缓点头,虽未有赞许之词,但神色间深有所思,显然对他的话十分重视。
“恕下官直言,大理国所统辖的土地,自秦以来,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一直是历朝历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末至本朝以来,先有南诏,后有大理,这才脱离了朝廷的管辖。而本朝由于重北轻南的战略,以及对大理人先入为主的误解,一直刻意疏远他们,对他们保持戒备,在下官看来,这是不对的。”
“哦。”韩琦笑道:“错在哪里?”
“不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由异族建立的政权,如辽国、西夏、交趾,乃至原先的吐蕃、南诏,都对我中央朝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现实中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训让朝廷对大理保持警觉乃至疏远,但这种认识太主观武断。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不能因噎废食。”
“嗯。”韩琦点点头,示意他讲下去。
“朝廷向来把大理国当作南诏国的延续,认为南诏国极富攻击性,所以他们也是危险的。事实上大理与南诏截然相反,南诏热衷扩张,大理却热衷内斗,且其国内佛教盛行,民众对大宋又多有亲近之情。”陈恪一针见血道:“说白了,这是个像大宋一样温和的政权。他们的当权者从未想要越出大渡河,对我国的边陲构成威胁。”
“嗯。”韩琦终于露出赞赏的目光道:“你能看明白这一点,说明是有真才学的。”话锋一转,却呵呵笑道:“不过照你这么说,侬智高肯定在大理掀不起大风浪来,我们可以不必去理会了。”
“相公在考校下官。”陈恪淡淡一笑道:“四夷之乱,始于人心之不臣。故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以震慑人心。再说如今大理内部三家纷争,保不齐有哪家想要倚仗侬氏的势力,压倒另外两家,虽无意针对大宋,却会给侬智高一个翻身的机会。大理国物产丰饶,人、马、铜、铁样样不缺,真要让侬智高扎下根来,不出数年,他就能东山再起、杀回广西。”
“再者,下官方才便说过,比侬智高更重要的是大理本身。下官以为,大理有三个不得重视的理由。”陈恪屈指道:“第一,其物产丰饶,盛产我大宋最紧缺之银铜、马匹;其二,广源州之南,是比侬智高危险十倍的交趾国,其国民卑劣成性,虽俯首称臣,却常有侵略上国之心,我们若能收服大理,可使其钳制交趾。同样道理,又可用交趾钳制大理,此运用之妙,自然无需下官赘言;其三,收服大理,与我们的国策并不相悖,因为虽然是我们对付西夏的盟友,但却是建立在其赞普唃厮啰的个人意愿上。一旦其改变主意,或者后继者倒向西夏,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大理在吐蕃背后,控制茶马商道,不仅是其重要的供给地,更有锋刃抵背之威胁。我们收服大理后,不管吐蕃赞普是谁,都要掂量一下两侧受敌,后援断绝的危险,不敢倒向西夏。”
“好!好!”韩琦拊掌赞道:“状元郎名不虚传,老夫这枢密使之位,将来非你莫属。”
“相公过誉了。”陈恪赶紧谦虚道。
“收服大理的好处,我完全认同。”韩琦沉声道:“但是,朝廷如今的状况,你想必也很清楚,是不可能再起战端,把大理也变成我们的敌人的。所以,朝廷能做到的,不过是虚张声势,实际上,一兵一卒都不会跨过大渡河,这种情况下,怎么收服大理?”顿一下道:“大理是有过,成为大宋藩属的请求不假,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谁知道,如今他们是何态度呢?”
“这就必须亲自去接触了。”陈恪沉声道:“正好借侬智高这件事,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
第289章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中)
其实陈恪很明白,自己这是在过面试关……派他出使是早就定下来的事,但是担任什么样的角色,还需要相公们来考量。
既然横竖都要出去,当然尽可能的争取主导权,处处掣肘的滋味,可不好受。
韩琦对陈恪的应对基本满意,还要问下去时,景阳钟响了,他只好中止谈话道:“走,上朝去。”顿一下道:“待会儿在朝堂上,你只管撒漫去说,无须顾忌。”
“遵命。”
离开值房,陈恪便与韩琦分开,人家是押班的相公,他还没资格跟去。不过好在王珪还等着他,在朝鼓声中,把他领到班位,又嘱咐了几句才离开。
这不是陈恪首次上朝,但之前状元唱名,万众瞩目,哪敢四处张望。这会儿鹤立鸡群于群臣之中,不用偷瞄,就能把光景看得清清楚楚。但见此时,旭日东升,宣德门、大庆门皆已洞开,皇城司的旗校手执戈矛,护道排列,盔甲兵器光芒耀眼不容逼视。
朝鼓声停后,两匹披红挂绿的朝象,被内侍牵出宣德门,在门洞两边站好,各把长鼻伸出挽搭成桥。此时禁钟响起,朝官们肃衣列队从象鼻桥下进了皇宫,不够级别的京官则留在原地看个眼热。
进去的官员在垂拱殿丹墀列班,伺候朝见。净鞭三下后,文武两班齐,天子驾坐。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便有枢密副使出班奏报,侬智高再现之事。其实诸位大僚,几天之前便知此事,但在早朝上提出来,是国家正式承认此事,并必然要采取对策……而对策也早由官家、诸位相公、有司官员讨论妥当了。只有极为重大或争议性很强的事件,才会拿到早朝上公开讨论。
这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不然什么事也不用干了,光吵架就行了。
当然,大家来这儿,不是光听结果的,有异议可以当堂提出,相关官员会做解答。若说得果然在理,改变决策也并非不可。
※※※
听闻枢密副使的奏报,珠帘后的赵祯缓缓道:“此寇乃是心腹大患,不可不除,谁与寡人分忧?”
便有一班武将出班,请战道:“臣愿往!”“臣愿为官家提此贼头颅!”一时间群情激昂,还真看不出是演戏。
“官家明鉴,侬贼遁入之大理国,与我大宋素无邦交,亦无龃龉。”便有官员出班泼冷水道:“我等既无下文捕捉之权,贸然兴兵亦有树敌之虞,不可不慎。”
“此言也有些道理。”赵祯望向韩琦道:“枢相有何高见?”
“依微臣之见,远交近攻,古有明训。大理虽与我接壤,亦应在远交之列。因为用兵西陲,劳民伤财,自古所戒。”韩琦从容应道:“然两国既无邦交,亦无往来,其国又远处万里之外,故朝廷对其国内情形,全无所知。此乃定策之大忌也。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故而微臣建议,当一面调兵遣将,陈于边境,施压大理,以备不测。一面派遣得力之臣,携国书正告其国主,侬贼乃大宋之敌,劝其交出贼人,勿自取灭亡。纵使其顽固到底,亦可一探虚实。”
“爱卿所言极是。”官家点点头道:“派何人出使,可有人选?”
“今科状元陈恪,素有张骞之志、陈汤之勇、班固之才,可担此重任。”
“宰相意下如何?”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宋的国政决策如儿戏一般呢。
“回官家,枢相所言极是。”富弼出列道:“微臣也赞同派陈状元出使,但有两点还需斟酌,一是其年资稍欠,陡然担此重任,怕会引起大理国君臣之轻视。二是,其出使未知国度,又面对凶残之敌,处境十分危险,还需要问一问状元郎本人。”
“年资稍欠可以借绯,再派一老成之臣压阵。”韩琦道:“至于其本人,已经在殿外候旨。”
“宣。”
“宣新科状元、将作少监陈恪上殿觐见。”殿头官唱道。
陈恪赶紧出列入殿,行礼如仪,待他站起后,官家道:“二位相公之言,状元郎听到了么?”
“微臣听得分明。”陈恪声音洪亮道。
“状元郎意下如何?”
“臣愿往!”陈恪大声道。
“你可要考虑清楚了。”赵祯淡淡道:“一来,按例,你即将得到赐假;二来,此行危险重重,谁也不知道,你将遇到什么。所以爱卿可以不答应,不必有顾虑。”
“汉之陈汤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巍巍宝殿之中,陈恪声如金石,其音绕梁道:“微臣不才,亦不愿坠我宋臣志气!”
他那勃勃而发的英气,感染了大殿中的每个人。
“好!”赵祯的语调,不再是例行公事的温和,拊掌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果然是好男儿!”
这一句话,亦让殿上的韩琦、王拱辰二位宰执面露荣光,尤其是韩琦,他从陈恪身上,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不禁目露激赏之色。
“不过宰相老成之言,不可不听,寡人还要找一位正使。”赵祯问韩琦道:“枢相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翰林学士王珪,亦是蜀人,老成持重,且与状元郎相谐。”韩琦答道:“老臣以为,可以担此重任。”
“宣。”
王珪早就知道自己要被派为正使了,心里已经有准备了。而且出使迈向高级官位进军的重要一步,回国之后往往会得到关键性提升。所以他也不甚抵触。
方才陈恪慷慨昂扬,他也不能输了场面,便也大声道:“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自然也赚足了圣眷。
官家龙颜大悦,赐王珪御仙花带,为正使。赐陈恪绯银鱼袋,为副使。
他又命人取来一把宝剑,交到陈恪手里道:“用此天子剑,斩了侬贼的狗头!”
“臣遵旨!”陈恪捧剑下殿。
※※※
陈恪要紧急出使的消息,惊动了同科进士,都是豪情勃发的热血少年,自然不肯让他独美,纷纷要求牺牲假期,加入使团。
陈恪请示了王珪,后者知道自己虽为正使,不过是给副使保驾护航而已,所以全凭陈恪做主。最后,陈恪点了王韶、曾布、吕惠卿、宋端平四员虎将。若是章惇若在,陈恪肯定要带上他的,可惜章惇不在……
临行前一天,欧阳修约了曾氏兄弟、苏氏父子、还有梅尧臣、司马光他们,到家中聚会,为即将出使大理的陈恪、曾布,和即将出知常州的王安石饯行。
王安石这么快就离京,大家都说,是因为他裁汰太学体太猛,招致的敌人太多,官家不得已才让他离京避避风头。但始作俑者欧阳修却好端端的没有动,显然其中另有别情。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因为一件小事。
宋朝人爱玩爱宴饮,文章盛世之后,自然更加普天同庆,一个个饭局目不暇接。也就是传胪的第二天,进士们去刻题名碑时,京城里稍有头脸的达官贵人,同到皇宫后苑,参加规格极高的赏花钓鱼宴,君臣同乐。
既然叫赏花钓鱼宴会,自然除了吃喝看表演外,还有赏花和钓鱼的环节,赏花没啥好说的,一群大老爷们,围着鲜花指指点点,想想就让人反胃。钓鱼还是不错的,官家提供钓竿、鱼食,命大臣们在御花园的湖边钓鱼,然后交给御厨烹制下酒。
自己动手,乐趣无穷,群臣都玩得兴致盎然,官家却发现,唯有一人坐在那里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